【精彩的健康人生,從八字開始】
2020年12月11日
阿彌陀佛,季謙師父,您好!
首先,發自內心感謝季謙師父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與我見面,也很無私慈悲的給了我很多針對我八字的關鍵建議和注意事項。
我選擇見季謙師父,是為了改變現在的命運。不是一時衝動。今年年頭已經打算去看八字,改名字。只是不確定選的是不是對的師父。就一直猶豫著。直到我的男友分享了季謙師父的視頻。因為當中的內容融合了風水與佛學,是極度少見也開闊視野,所以就很肯定的選擇了季謙師父。
在我原本的觀點里,我的一生沒有很大的挫折(相對有些人可能有更不好的遭遇),但也不算特別好。雖然這麼說,也當然還是經歷了很多挑戰,如:分手(花很長時間放下),在異鄉孤軍奮鬥,受上司欺壓,生病暈倒等等。面對的方式就是積極,從失敗中學習,樂觀的相信明天會更好。也遇到了很好的貴人,朋友,同事幫忙解脫困境。如今,過了30歲,人生好像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進展,彷彿走到了一個瓶頸。原生家庭從小就吵吵鬧鬧,不和諧(也因為這樣所以我才勵志要快點獨立盡量靠自己出去闖蕩),談感情也面對價值觀/溝通問題,職場也沒很好發揮,存不到錢,身體一直都有小毛病,最近父母親的身體也開始出狀況等等。加上我從小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不是特別喜歡我的名字,說不出原因。所以不知該怎麼辦了,今年特別想算八字,改名字,看居家風水。
我一直以為「認命」是有帶點消極,好像在服輸,所以一直堅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後來發現另一個角度是「認識命運」,因為要知己知彼才能更有方向去掌握,調整並改進,也不會走過多不必要的冤枉路。
在這之前,我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甚至連「皈依」是什麼也沒有聽過。因為看了季謙師父的影片,而第一次仔細聽聞關於佛法,真佛宗,師尊等等。也因為看了關於報父母恩咒的視頻,在農歷7月的時候第一次持咒。也因為看了關於水子靈的視頻,分享給我母親關於安奉與供養水子靈。
也因此翻查了一些真佛宗的影片,資料,和書籍。一開始閱讀了有持必應高王經,當下集,不可思議蓮生活佛說因果故事等書籍後,對於師尊傳下來的內容,很容易明白與接受,因此生起信心。決定在農歷八月初一皈依蓮生活佛。因為整個過程好像很理所當然,很順理成章地接受了佛法教導的內容。對於這樣沒有排斥,很欣然接受與做出的嘗試和改變,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奇跡。如果不是季謙師父費心費力呈現出來的視頻,我也不會有機會聽聞佛法,所以真的萬分感激!也已經對季謙師父有絕對的信心,不會有半點想要測試準確度的成分。
見面當天,我就抱持著,季謙師父說什麼,我都全然接受的心情去赴約。也由於第一次面對面看命,也因為第一次見本人,那天特別緊張和壓力,我表達到不是很好,天真的以為季謙師父已經洞悉了一切,所以很多問題/想法/心路歷程都省略掉,也沒多加解釋/沒很好的表達讓季謙師父明白我心裡在想什麼。這是我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自從今年(2020)10月24日請季謙師父看了八字以後, 當下,我是有點錯愕也不知所措。因為很多事情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原來我喜歡去旅行的景點,未必是旺我的。例如:我一直都很喜歡海邊和游泳,唯一幾個自己覺得可以自豪的事情—參加過游泳比賽並得獎,卻是一項我不該繼續的活動。還有,例如黃梨是對消化很有幫助也有很高抗老化效果的水果,該多多攝取,但其實一直都在克我的五行。真的一再一再的打破我以往的認知。也第一次認知我的業障有多麼深厚。
收拾心情之後,做了很多調整。包括
①換了手機品牌,XX錶,攜帶XXX
②換了包包
③在家擺放了XXXXXX
④吃XX,XX,XX,XXX,XX,XX,XX
⑤喝XX湯,XX茶,XX湯,XX,XX
⑥多XX
⑦改變穿衣配搭與顏色
⑧開著XX
⑨水晶處理掉90%
⑩整理雜物等等 ,
也還有很多還沒調整的包括考XX,除痣,矯正牙齒,鐳射XX,X髮等等。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內,我的氣色改善了許多,尤其是唇色。以前每次都是蒼白沒血色,現在早上起來明顯紅潤了許多,膚色都亮起來了。沒有血色已經困擾我很久了,也嘗試過不同的飲食法,卻也都沒見效。上個月的例假,也似乎沒有之前痛得那麼嚴重。自從換了新穿搭以後,非常喜歡,覺得比原先的穿搭更顯現氣質。不禁感慨為什麼之前沒想過這樣子的配搭。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覺得別人好像對我比較有禮貌。
我的消化系統的困擾,也改善很多。之前我每次上廁所都會很壓力,害怕不知道會不會又突然發作。現在,上廁所很順暢也不會感到壓力,就已經很好了!還有之前常常失眠到半夜3點都睡不著,現在一躺下去很快就可以進入睡眠,而且還可以一覺到天亮那種,真的很開心!
看起來只是在做不起眼的雞毛蒜皮的調整,但其實背後有很深的奧妙和學問!真的受益匪淺。如果繼續好好做調整,相信會越來越好。鼓勵自己需要再接再厲,不只是調整好飲食起居,也要調整好內心和修行。
回想小學,中學時期的經歷。小學的我非常內向,極度文靜也沒朋友。可是當我上中學,被選為巡查員之後,我的個性是180度轉變,變得很開朗很容易交朋友。回想的時候發現,巡查員的制服是紅色的,而普通制服是水藍色,小學制服是深藍色。好像很多事情都突然說得通了?
本來限時90分鐘的會面,也因為季謙師父無私分享更多佛學知識,八字的注意事項等等的慈悲心,而延長了。在這短暫的相處過程里,真的如視頻里一樣,季謙師父很重視禮儀和轉達佛法。導正了我一些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如:進食前的超度供養。一開始我不清楚皈依學佛,需不需要吃素,還是可不可以吃牛肉羊肉等,所以上網搜索的時候看見師尊開示的片段,解說吃飯之前可以念7次「嗡。啞貝拉吽。堪渣拉。梭哈」,就照著做。但沒有留意咒的名稱。而且是在季謙師父告知才知道皈依灌頂也不一定能念,需要另外寫信灌頂。關於學佛,我還需要專心閱讀書籍和向名師學習。也察覺到自學,會因為我個人的經歷/角度和有限的智慧而影響理解到的層次和完整性。
最後,看了八字以後的感觸是,要真正改命,還需要從內心出發。自身的領悟,修心、修行、懺悔、行善等等。不是咨詢後,調整一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自身累世的種種業障,加上祖先們過得不好,自己也不會好。放遠望去,發現我家人,親戚,祖父母們的命運,好像也沒有過著很好生活的例子。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這是我濃縮版的心路歷程,雖然很多事情無法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盡我所能,希望能傳遞到我的心意。有任何表達不夠全的地方,還請多多見諒。
*小插曲:在與季謙師父見面的大約一兩個星期前,我夢見季謙師父。夢里,當我第一次和季謙師父見面時,師父很忙著顧家人,好像沒空搭理我似的,當終於可以跟我說話時,季謙師父要求我做合十手勢,可是我的右手不聽使喚的向外歪了,掰不正。季謙師父就請我先回去,等弄好了才再來找她。然後,第二次見季謙師父的時候,可以很順利的做合十手勢了。也可以很愉快的交談了。(不知道是不是白天想太多了?也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
*附上一張前後對比照,兩張都沒塗口紅,也沒P圖。右邊明顯唇色是紅潤的。
祝 吉祥如意
麗怡 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閒聊] 還有人在玩命運之子嗎-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命運之子反和諧圖鑑的彩蛋和評價,PTT和線上看 - 電影和影城 ...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viagra對比必利勁,日本騰素ptt快速解決性生活問題,生活越來越和諧 ...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viagra對比必利勁日本騰素ptt快速解決性生活問題,生活越來越和諧壹 ...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親愛的搭配師你好, 久等了,關於〔風林火山〕系列活動的問題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閒聊] 快一年了還沒有比原神好的手遊嗎- C_Chat - PTT情感 ... 的評價
- 關於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施佳音鋼琴音樂會作品分析研究 的評價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泰戈爾《新月集》── 黑暗之中的溫暖 ◎黃禹涵
一、作者介紹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 5. 7. - 1941. 8. 7.)是一個跨世紀的印度詩人,跨越了十九世紀後半期,和二十世紀前半期,在印度有著「詩聖」的文學稱號。當時歐洲、美國和日本都進入資本主義的時代,並且進一步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同時對外爭奪,作為列強國家開始瓜分全球。
泰戈爾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1861年,英國已經對印度侵略長達260年,同一年也是印度民族大起義後的第五年,當時殖民者的貪婪掠奪、殘酷壓榨和欺凌,讓印度人民極端反抗。在他晚年的時候,1914年和1941年又先後爆發兩次世界大戰,他在1941年離世,由此可見,泰戈爾生長在一個非常動盪不安的年代。
雖然被殖民者苦不堪言,但是泰戈爾卻誕生在一個地主兼商人的文藝家庭中,這是一個不同於他人的生活起點。
從泰戈爾的祖父那一輩起,已是成功的企業家,而其父親身為長子,承襲了祖父的家產,處在一個社會地位極高的位置,享有高等教育和資源。他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父親教育孩子們能夠適性楊才,各展所長,遺傳基因圍繞在文學和藝術裡面,在泰戈爾生長的家庭環境裡面,充滿自由民主、文學藝術、古印度文化及宗教信仰,而他本身也是一個富有哲學思維、愛國主義的人。
二、《新月集》成書背景與創作理念
泰戈爾在1901年於聖蒂尼克坦創辦小學,此舉對於後來的印度有著極大的貢獻。隔年,與他生活二十年的妻子瑪麗娜麗妮(比泰戈爾小12歲,原名薄瓦達莉尼)病逝。1903年,《新月集》(原出自詩歌《兒童》)出版了,創作的語言包括孟加拉語和英語,同年九月,二女兒列奴卡病逝。1905年,父親逝世。
泰戈爾有很多著作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和種姓制度的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反抗精神。但是《新月集》這部作品,是一個充滿愛與美好,描繪兒童的詩集。
在動盪不安的社會裡成長,伴隨著親人相繼離世的歲月裡,泰戈爾也寫下很多作品追憶親人,即使如此,他依然堅強地書寫,擁有對於「愛」的一套美學觀念,他以兒童為中心寫下《新月集》,從詩的文字中可比對出當時印度社會兒童與外界之間產生的微妙關係。此外,在讀者的視角中,也能看到一個他在詩裡的母親投射和最後對於迷失的人的呼喚,以下分別舉例說明:
(一)以兒童為主角
泰戈爾在《新月集》裡開篇的第一首詩〈家〉寫著(節錄片段):
我獨自漫步於田間小路,
夕陽如吝嗇財主,隱匿最後一點金黃。……
望著幽黑的大地在我眼前開展,
用雙臂環繞著無數的家庭、搖籃和眠床、
母親們的心和夜晚的燈光,
還有那年輕而自然愉悅的生命,
毫不自覺這樣的歡愉對於世界的價值。
混亂的社會是印度當時的黑暗,泰戈爾緩緩透出人們漆黑幽暗的心境,但是那些年經的小生命,就像未被浸染的純淨成為黑暗中的光彩,作為《新月集》的開端,「孩童」們成為這本詩集裡的主人公,化作一股黑暗中的清流,以歡愉的聲音流入人間。
(二)孩童與外界的關係
隨著兒童成為詩集的主角,他們的純淨則與外界的混亂形成一種反差。在《新月集》收錄的第二首詩〈在海濱〉的末段(節錄片段):
暴風雨在無徑的空中怒吼,
船隻在無蹤的水裡崩解。
死神處處皆在,而孩子們嬉耍。
在無盡世界的海濱,
是孩子們盛大的聚會。
泰戈爾藉著海與孩子的嬉耍,寫出作為童年孩子最乾淨而純樸的歡笑,透過前一章作者時代背景的介紹,已知當時的印度生活並不容易,從「暴風雨、船隻崩解、死神」中看見其中的辛酸與悲憤,即便如此,孩童也依舊快樂玩耍,有一個自己的世界,這份對比也轉化為人們希望的力量。
(三)母親角色的投射
數篇詩中也有以母親的語氣去關懷兒童的詩,透過一種母愛的親情來傳遞世界上仍存在的美好,〈盜眠者〉(節錄片段)寫著:
母親將水瓶抱在腰間到鄰村汲水。
正午。孩子的遊戲已結束;
池塘的鴨子靜謐。
牧童在菩提樹蔭下臥睡。
白鶴肅靜的佇立在芒果樹叢邊的水澤。
這時,盜眠者前來,
從嬰兒眼中奪取睡眠逃走。……
是誰從我們的嬰兒眼中偷走睡眠?
我定要知道。
我定要找著她,並將她鏈起。……
我會搜查她的巢穴,
看她將所有偷來的夢藏在何處。
我會全數搶來,將它們帶回。
〈盜眠者〉藉由孩子的睡眠,詩人以真實的生活姿態投射到母親的角色裡,即使在詩裡一句「愛」的獨白都沒有,也可以看到詩句流露出來的母愛。
(四)最終的呼喚
〈榕樹〉收錄於《新月集》較末端的篇章,在這個篇章哩,彷彿可以看到詩人在藉著榕樹這個大自然的形體取代,並呼喚著那些遺忘世間最純真美好的人,以下節錄:
啊,你,佇立在池塘邊枝葉扶疏的榕樹,
你忘記那個小孩了嗎?
她曾向鳥兒般在你的枝枒間築巢,
後來又離你而去?
你難道不記得他如何坐在窗邊,
驚奇的望著你那竄進地底的糾結樹根?
其中,透過母愛親情的回顧,〈榕樹〉更將印度婦女到池塘取水和自己心中黑暗的陰影寫出:
婦女們來到池塘用她們的水瓶裝滿水,
你那巨大的黑色身影,
在水面上蠕動,
彷彿從睡眠中掙扎著醒來。
陽光在水波上舞蹈,
有如不停息的小飛梭編織著金色織錦畫。
最後,〈榕樹〉也用了兒童最單純天真的模樣呼喚著榕樹:
兩隻鴨子沿著遮覆牠們倒影的
濃密草叢邊緣遊過,
而這孩子則靜坐著沉思。
他渴望是風,吹過你颯颯的枝枒,
渴望是你的影子,隨著日斜在水面上延展,
渴望是鳥兒,棲息在你最高的細枝上,
像那些鴨子在草叢和倒影之間漂浮一樣。
從大自然中化身為榕樹,看到婦女們每天依然來池塘邊取水,再到純真的孩童仰望著榕樹,整首詩象徵一種自身麻木而被溫情喚醒的味道。
三、泰戈爾的美學風格
首先,探討傳統印度美學的風格,其中包含「神人合一」、「主客合一」、「我與自然合一」、「小我與大我合一」的準則,泰戈爾承襲印度美學的傳統思想,並擁有屬於自己的藝術特色。
泰戈爾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他曾在《創造的統一》書中的篇章〈詩人的宗教〉這麼說:「美無所不在,任何事物都具有使我們享受的能力。」論美的本質,他曾到過歐洲,他認為歐洲人往往喜歡談論抽象的美,泰戈爾獨立出自己的派別,他的美學不是脫離周圍世界的一種抽象,他說:「美不是幻想,它具有實在的永恆意義。」然而,美也不是指事實本身,因為事實有時會引起沮喪和憂愁。美則意味著某種實現,即是愛的實現。
在泰戈爾的心裡,世界的本質由愛出發,《新月集》裡寫下的美學情感,就是母愛、孩童之愛,也是人類最純潔的情感,他希望透過純樸的愛去填滿世界,只要世界擁有這份純樸的美,便會換來和諧。那些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遺忘、麻木的情感,他寫下來,在《新月集》的世界,他有時以詩人,甚至是大自然的角度去看孩子,有時候又將自己投射為一個愛著孩子的母親,有時又或者是一個孩子的視角。
泰戈爾在〈詩人的宗教〉說:「美就是『一』對另一個『一』的自我奉獻。」前面的「一」指個人,後面的「一」指他人、神或大自然。現實社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這些矛盾往往使我們感到迷惑,關於想像和現實的統一,在泰戈爾的美學觀中,想像的作用就是要把實際的東西轉化為心靈的東西,把各種雜亂無章的事物轉化為使我們心靈達到完美歡樂的和諧。
註:
一、 專書
泰戈爾,《泰戈爾詩集:新月&漂鳥》,李慧娜、卓加真譯,初版,臺北,遊目族文化出版,2014年。
宮靜,《泰戈爾》,初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1992年。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1-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泰戈爾 #新月集 #兒童與母親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人碎片》將近 25 分鐘的「在家生產」,可能是我近年看過最好的開場戲之一。
近年,隨著女性對於自主權的醒覺,「居家生產」逐漸受到重視。許多人主張「生產」並非「生病」;「孕婦」也非「病人」,當一切準備妥當,女性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且更認識自我身體,學著與自然法則共處、尊重。或許「生產」是偏向私人的,也更屬於家庭的,於是所謂在家「溫柔生產」的溫度,就與傳統「醫院生產」的冰冷拉開距離。熟悉的「家」取代陌生的「醫院」,生產是準媽媽、準爸爸、新生兒的生命旅程(加上助產士),生產方式的感知差異,就是《女人碎片》開場做到的事。
在此前提下,凡妮莎柯比飾演的女主角瑪莎選擇在家生產,觀眾便可知曉她是對「身體」主控權有所求的女性,某程度就刻畫出角色的強勢與思維,在迎接新生命時,凡妮莎柯比是想抓住自我、嬰兒與家庭的鏈結。於是在「溫柔生產」時,觀眾跟著凡妮莎柯比感知一切,包含起始羊水漏洩在地的驚訝、子宮收縮的痛楚、助產士臨時變陣的慌張等等,在呼吸吐納,情緒起伏之間,最終迎來新生的喜悅,同時碰觸消亡的遺憾。
於是 25 分鐘的影像堆疊,透過虛構的戲劇力度,再現生命迴圈,呈現真實感知,觀眾就能理解「在家生產」的巨大能量,是「醫院生產」所無法望見的。
在生產過程中,匈牙利名導 Kornel Mundruczo 的場面調度細膩出色,令人折服。其一為浴缸戲,當丈夫西亞李畢福將凡妮莎柯比抱至浴缸時,鏡頭轉為特寫(Close-Up),並巧妙抽離雜音,在秒瞬之間,世界寂靜,新手準爸媽在手忙腳亂的慌張之中,反倒映照出和諧的共感,夫妻的齊心生成愛情的模樣,是直接而強大的靜謐力量,隔著螢幕透出,美麗動人。在醫院中,或許難能一見此情此景,再度拉開「家」與「醫院」的距離。
而此時劃破「寂靜」的,是助產師的「聲音」,此影像語言象徵這對夫妻的愛情,遭逢助產師介入,也暗示故事接下來的風暴,在嬰兒喪命與助產師官司等原因催化之下,皆是愛情與生活變質、相異的主因。兩人愛情世界的「安靜」,就此有了「雜音」,此等場面調度就能清楚傳遞創作者善用影像的內化功力,精準且犀利。
其二為結尾。「家」作為一種保護與彰顯自我(女性)價值的場域時,當象徵危險、緊急的「救護車」(醫療體系)介入時,立刻打破將外界隔絕在外的機制,西亞李畢福慌張衝出家門尋求救援之際,家的防護罩隨之瓦解,外在世界的冰冷,如同救護車的緊急聲響,教人不安,更帶來死亡。當救護車現身之際,這對夫妻與助產士,就捲入外界紛擾,片名《Pieces of a Woman》隨後緊接浮出,替這場「在家生產」戲收束,並為全片點題。
女人何以成為碎片,其因便始於此開場,雖然長達 25 分鐘,但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笨重,反倒透過出色的場面調度,兼顧戲劇張力以及暗示後續故事的發展,細膩拆解生產過程,此戲若缺少一分一秒,其味便會走偏,這樣的開場在我看來是完美楔子。
其實,或許「家」也恰恰呼應敘事,轉化為女性「子宮」的符號。離開家/子宮的庇護之後,世俗的社會眼光與生活壓力直面而來,西亞李畢福與凡妮莎柯比的愛情,正如同自己剛出生的女嬰,逐漸發青、逝去,這樣的轉變,正是《女人碎片》後續欲探討的核心與內裡。女性/碎片如何重新解構,如何重新拾起,當家庭乃至於家族碰上死亡哀愁,迎來可能的分崩離析,導演便攜著角色,徐徐展開與自我、親人對話的療癒旅途。
在開場戲之後,導演繼續展現對於「場域」與「色調」的敏銳度。在了無生氣的「灰色」厚重「高牆」下,凡妮莎柯比獨步走至「辦公室」,其氣氛與生育前的熱鬧截然不同,在空間與色彩的雙重堆疊之中,烘托人心的離異與冷卻,而觀眾仍能望見凡妮莎柯比的堅韌樣貌,在角色形塑上,從開場戲至此,自然能感受凡妮莎柯比的立體度,是強悍且極具主導性。這樣的女性角色就延伸出與上一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思緒,當故事往下探索時,凡妮莎柯比與年邁的母親在觀念與溝通上自然有著巨大鴻溝。
說到底,「女人碎片」的樣貌有三,其一是年邁母親、其二是凡妮莎柯比、最後是死亡女嬰。導演 就以死亡開啟對話,遊刃有餘地捕捉到兩代女性間價值觀的對立、衝突,隨著敘事推演,更有達成自我/雙方和解的可能,這樣的碎片是心理上的。至於生理上的,則是女嬰。死亡伴隨而來的議題即是器官捐贈與否,觀眾在人體研究室看見各種「器官」,被肢解過後大小不一的器官,就成了「碎片」,而這些「碎片」化為當代人類醫學進步的力量,或許就可浪漫地視作導演對於女性的另一種想像與致敬。從上述三名女性來解讀,「女人碎片」就裹藏了心理與生理,也可歸納為三代女性的對話,進而合一,建立女性姿態,緊緊扣題。
至於貫串於女性世界的雄性視角,則由西亞李畢福撐起,前半段能看見導演對於男/女性對於嬰兒死亡的態度,也刻畫雙方的差異,例如藉由性愛逃避苦世,男性是外顯奔放的,女性則是內斂克制的。最終,西亞李畢福之於凡妮莎柯比的這段關係,垮在藍領與知識份子的階級窠臼之中,西亞李畢福最終遠走他鄉,對於舔舐傷口可能出現的難堪或復原,顯見編導對於男女兩性觀察的底氣。而編導也就此捨棄這條敘事線,轉而加深力道探問母女關係。
不過,私以為全片過於迅速地與西亞李畢福斷裂是可惜之處。凡妮莎柯比對於摯愛出走,毫無作為,雖然中間描述了夫妻關係的變質,但對比開場你儂我儂的化學效應,仍令人有頭重腳輕之感,稍嫌突兀與粗糙。簡單來說,我並不認為將西亞李畢福最終放在見錢眼開的位置,以及凡妮莎柯比對於曾經的摯愛無動於衷,這樣的鋪墊能完全說服我。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法庭戲,此場戲做為尾聲,要替全片論點定調,是坦然放下,抑或承載憤怒,都是法庭攻防戲值得窺探之處。導演首先將鏡頭拍向「律師」、「原告」凡妮莎柯比以及「被告」助產士的嘴與咽喉,在此做法之下,觀眾立刻清楚知曉在法庭當中,誰擁有話語權,主/被動關係透過咽喉形象化後進而立體鮮明,此筆觸巧妙而精湛。至於,凡妮莎柯比與死亡女兒的影像在暗房中顯影,就能視作「重生」,也成了推動凡妮莎柯比的轉折,以便傳達全片最終核心。
於是透過凡妮莎柯比的嘴,說出以下對白更顯意義:「助產士並非故意傷害我的女兒,她那晚只想幫忙生下健康寶寶,我不認為是妳的錯。」這樣的女性宣言,鏗鏘有力成了女性主導的直接證明,在凡妮莎柯比的醒覺中,達成諒解/和解的可能。「解鈴還須繫鈴人」此等爛俗的勸世警語,在結尾中被明確體現,而在影像的幫襯之中,就少了言語的說教感,反倒能令觀眾欣然接納。
而在落幕前的高潮,《女人碎片》仍體現出女權縮影,在這樣的案例之中,不需要男性法官落槌,或是陪審團隔著距離的冰冷判決,「女人的碎片」仍有能力阻絕男性話語權。而此番女性宣言,似也替「在家生產」的醫療糾紛拉出一條可理解的路,消除女性承擔惡名的可能。
最後,綜合上述所言,《女人碎片》是一部匠心獨具的作品,其結構明確,也利用自然環境的氣候推移,講述故事的起、承、轉、合,在秋、冬、春三季的更迭與循環中,以新生兒的消逝(死亡)為題,用蘋果樹的盎然(新生)收束,餘韻飄散,久久縈饒於心,雖然從影像脈絡來檢視,以「大自然呼應人物心境與事態發展」的手法並不新穎,但使用得當,便能收穫良好效果。
《女人碎片》也透過生孕過程提出生命運行的法則,在 9 月即將迎來寒冬、樹葉離散的波士頓,到了 4 月就有可能春風徐徐、生機復萌,導演更同時善用橋墩工程與緩緩流水,洗鍊出小人物與大自然的狀態,悠遠而深長,自然與人心彼此共生,無法切割,從此角度來看,《女人碎片》便不僅止於女人故事,而是宏觀的生命真理。至於女人的碎片終在導演溫柔的鏡頭之下,被輕輕拾起,賦予重生的可能。
#Netflix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延續著上一集的主題「想要找一份工作安穩一輩子?這樣想,你就會被淘汰!」。
我們談到了「思想遺毒」,會阻礙你生涯的發展。假如你對於我提出的危機,仍然有懷疑或者是保留,那麼你不妨聽聽看這個故事。
十年前呢,就有用手機的人喔,都知道一個品牌,叫「諾基亞」。
他們從1996年開始,連續15年的時間,都獲得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而這樣的榮譽呢,在2007年達到了頂峰,為諾基亞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
不過就在iPhone推出之後,徹底改變了手機的定義,諾基亞仍然對於這個現象有一點傲慢,仍然覺得自己夠大、夠穩,所以不怕iPhone的威脅。他們覺得呢,沒有必要跟iPhone,甚至於Android的系統,去進行任何的協商跟合作。
正是因為這樣的致命決策,諾基亞並沒有及時的搭上「智慧型手機」這個高速列車,從此呢,就被消費者遠遠的甩開。
甚至於在2017年,它們全面的退出東方市場的時候,他們當時的總裁就說喔:「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失敗了!」
諾基亞確實沒有做錯什麼,而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喔~「什麼都沒有做!」
談到這裡你以為我要跟你說,諾基亞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迷信過去的輝煌,自以為是的認為就算不創新,沒有跟上潮流,也能夠穩穩的活下去?
但是,其實並不是喔!
我真正要告訴你的就是啊,科技的發展會消滅很多、很多的工作跟公司,但同時呢,也會創造更多新的工作跟新產業。
就像汽車一旦發明之後,馬車伕就不再被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鋪路工人,或者是加油站的人員。當ETC上路之後,國道收費員就會被裁撤,這個時候會需要更多的系統維修,和安裝的人力。
因此喔,我真的要說的不是工作消失了,而是當「新的工作」發生的時候,你還做得來嗎?你有能力跟上去嗎?當「穩定」成為你生涯的唯一信念時,你就很容易停止學習跟成長。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會影響「行動」,而行動會造成「結果」,那麼不管結果是不是你想要的,你都逃不掉啊!
而諾基亞的沒落就是在警告我們,活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要是不趁早幫思想排毒、不斷的升級思維,你的人生崩盤也只是遲早的事。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知道,自己腦袋有沒有毒?跟得上跟不上時代?
以下呢,我會分析「三種」一般人在生涯規劃的時候,很容易有的「思想遺毒」。讓你明明活在21世紀,但卻繼續用20世紀的腦袋,因而卡住自己,只能被焦慮感淹沒,但是卻找不到任何可以翻身的方法。
第一種思考的遺毒呢,就叫做「太需要正確答案」。
我有一個學生,他嫌現在的工作太累、太操,他想要換工作,也投了很多履歷,結果等到了兩家公司請他去做面試。
在面試完A公司之後,他很滿意A公司的薪水很高,但發現它們的內部鬥爭有點嚴重,這並不是他喜歡的工作氛圍,所以他決定去看看B公司。
而B公司的薪水雖然差了一點,不過員工相處比較和諧,但我的學生又考量到,B公司的產業相對比較沒有前景;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定,不知道該選哪一家公司。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裡,我這個學生一直很焦慮,因為沒有人可以跟他保證,選哪一家公司才是「對」的。再加上呢,他太害怕自己選錯,會導致自己的「失敗」。
所以呢,他決定去求神問卜、去擲杯啊!也就是喔,他寧可把責任推給神明,而不是自己做決定,真的是喔,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我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把「做決定的成敗」,跟自己「個人的價值」劃上了等號。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其實跟我們從小的學習經驗,是很有關聯的。
在傳統的教育裡面,我們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看到題目就要在最快的時間裡想到答案,並且做出反應,這樣子才能脫穎而出,或者是順利畢業。
你可能以為這只發生在校園裡,然而這樣的考試習慣,很容易讓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一切都有「答案」,因而沒有辦法跟「不確定」共處。
因此呢,就算離開了學校,這個習慣還是會留著,當生活一遇到挑戰,我們就很想快的,想找一個「答案」來解決它,然後呢,獲得高分或者是順利通過考驗。
但事實上呢,需有要「正確答案」,它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就算神明幫你做了決定,也不代表你從此以後就能飛黃騰達啊;任何決策的重點,都是在做了決定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就像你決定結婚,並不是結了婚之後,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真正的考驗,都是在結婚之後的生活經營,這是一樣的道理啊。
如果你也認同在快速變動的21世紀,任何看起來很對的答案,過一陣子就會被推翻,所以呢「太需要正確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有問題的觀念。
如果你想要升級到更有適應力的想法,那麼你首先要修煉的,就是啊「別讓感覺走在前面」這個功夫。也就是說,你要很小心的覺察自己的思考重點,別把力氣放錯了地方。
要是你滿頭滿腦的只想著「如果選錯了怎麼辦呢?」,讓這樣的焦慮走在前面的時候,你就什麼事情也都做不了。
你只會一直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的事情,而妄想要預測「未來」。這樣的思考方式,你到底是想要幫助你自己,還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說到這裡啊,就讓我想起自己的經驗。我跟嘉玲在創立「啟點文化」之前,我們也曾經有創業失敗的經驗。
如果你問我:「再次創業,會不會擔心?」,說沒有是騙人的。但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如果我們讓那些擔心,跟害怕的情緒走在前面;而不是很務實的,去計算「假如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們會有哪些具體的損失?我們是否承擔得起?」
如果呢,當年我們讓情緒走在前面,你今天就不會認識「啟點文化」了。
我們之所以能夠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們很清楚,在21世紀面對「失敗」的定義,就叫做「原來這樣子做,會得到這樣的結果」這樣子而己。而這種對失敗的「重新定義」,才是能夠幫助我們面對未來的關鍵思維。
在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當中,會用很實際的方法,讓你學會面對生命的關鍵選擇時,該怎麼想?
特別是剛剛的例子,多數人沒有辦法下決心,是因為把自己卡在失敗的「感覺」裡;而不是務實的去評估「如果最差的結果發生,我是否能承受?」,以及啊「在什麼樣的條件底下,會有最差的結果?」
其實只要你能夠想清楚這些,要做決定與下決心,其實就不困難了!
再來,第二種落後的觀念,那就是認為「只要認識自己,一切就會沒問題」。
坊間很多談「生涯」的書籍,和專家都會告訴你,找到自己的天賦或熱情非常的重要;所以你一定做過不少的生涯測驗,或者是人格特質的測驗。
想透過這些標準化的測驗,來發現自己的優勢,像是有沒有語言啊、藝術啊、數理啊…這些天份?
等到確定之後,就往那個方向走,覺得呢「選對了」就應該沒問題。這就讓人產生一個很大的迷思,那就是一定要找到「熱情」,才能開始。
所以我就發現喔,很多人終其一生最大的熱情,就是不斷的在找熱情。
於是客觀來看喔,他只是從一個興趣換到另外一個興趣,在本質上,並沒有為自己累積任何資源、能力或者是認知啊。
你覺得不斷找熱情的人生,會是個「好人生」嗎?
相反的,還有一些人喔,他們確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熱情跟召喚;可是這也不等於,他們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啊。
其實呢,「熱情」是個生涯的假議題;過好人生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因為只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你才能夠讓眼前的事情得到圓滿。
就像我常說的「幸福並不是找到『對』的事來努力,幸福是透過做『對』眼前的事情,去引發出下一件『更對』的事啊!」
如果沒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算找到了「熱情」,那又怎樣呢?所以呢,創造結果的能力,才是你是否能過上好人生的關鍵指標。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賣座的國片,「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先生。他就是一個擁有熱情,但同時也能夠創造結果的最佳典範。
「海角七號」是魏德聖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然而呢,對魏導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喔;其實在拍「海角七號」之前,他真正想拍的電影,是「賽德克巴萊」。
只是當時礙於自己的知名度不夠,找不到足夠的資金,所以呢,他抓住了「海角七號」的機會,盡一切的努力,後來「海角七號」叫好又叫座;這才讓隨後的資金到位,一圓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夢想。
不管是「找錢」還是「找資源」,它就是創造結果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空有拍片的熱情。也因為魏導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夠讓他的電影,一部部的繼續拍下去、繼續走下去啊!
在我的實務經驗裡,也看過很多有熱情、有才華的藝術家,他們鬱鬱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就是呢,他們只做自己開心的事、覺得只要有才華,別人就應該看見他、肯定他。
他們沒辦法彎下腰,從頭培養更核心的基本功;更不懂得去務實的修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只會發夢啊、漫談啊,才會把自己困在原地。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你想要過好人生,就得先搞清楚,做什麼能夠為你創造出結果?你必須做「有效的努力」,而不是「為了做而做」;然後再把自己的人生,都浪費在「瞎忙」上面。
在【過好人生學】裡,我會陪伴你建立「創造結果」的能力,包含怎麼樣聚焦在高價值的事務上、如何優化自己在做的事、還有建立起學習反饋的機制,這些會讓你透過「創造結果」的過程當中,走向你自己真正滿足的道路上。
經典的電影《教父》裡,有一句很棒的台詞,它影響了很多人,這句話是這樣說的:「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楚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而看清事物本質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為你的思想把把脈,看看自己的腦子裡,是否仍有上個世紀的思想遺毒。如此這般,你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二十一世紀究竟是什麼樣的新世界,而提早做準備。
所以呢,敬請期待「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三集,我會跟你好好的來探討,第三種思想的遺毒,以及啊我們面對未來的新思維,陪伴你一起看清楚「過好人生」的本質。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而然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要怎麼樣過好人生?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歡迎你的加入。
詳細的課程內容與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跟你一起活出你想要的「好人生」。
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viagra對比必利勁日本騰素ptt快速解決性生活問題,生活越來越和諧壹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騰素ptt快速解決性生活問題,生活越來越和諧壹柒日本線上藥妝店>日本藤素正品> ... 是後晉安州防禦使張穎之子,因為張穎與郭威交好,所以郭威把第四女嫁給張永德。 ... <看更多>
命運之子和諧對比 在 [閒聊] 還有人在玩命運之子嗎-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 服想當初火爆場面對比如今冷冷清清看來抖動的奶子也是有極限的還有人在玩命運之子嗎-- ... 21 F →r901700216: 就國際版和諧讓人傷心 09/24 22: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