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聽一點 #740】你可以不被「打回原形」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身邊有些朋友,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離家,不管是出去求學還是出去工作。
在外面的歷練裡面,慢慢的把他形塑成一個他自己覺得,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人。包含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
我呢,大學就離開了台中的家,到台北求學;而自此之後,我就一直都待在台北。我也覺得我在台北的工作、生活、求學的歷練,把我形塑成一個我更喜歡的自己。
可是呢,妙就妙在這裡了!每一次像我們有這樣子歷練的人,只要一回到老家,可能不用待太久;可能是半天,可能是一天,就會深刻的感覺到自己被打回原形。
無論是負面情緒啊、悲觀的想法啊,這些一切的一切;好像呢,自己多年來在外地所磨練的心智的力量,那些所謂正向的觀念,都不復存在了。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其實關於這個部分喔,就讓我想到關於在心理學裡面「刻板印象」的研究。
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是在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叫「巴巴拉.佛瑞.德里森」。
他所主持的實驗,就告訴我們刻板印象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在這個經典實驗裡面,找了一群大學生,男女都有。
請他們進入心理學的實驗室,一次來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來參加情緒,以及消費行為的研究,那當然我們知道這只是個幌子啦!
在這樣的宣稱底下,要他們評估三種消費性的商品,分別是一瓶男女通用的香水、一件衣服,還有一樣食品。
然後在受試者給香水評分之後,請他們進入更衣室,這個更衣室裡面呢,有一個全身鏡。
他們拿到的衣服可能是泳裝,或者是毛衣,女生試穿的是那種一件式的連身泳裝;尺寸呢從4號到14號;或者是呢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大中小。
而男生呢,穿的就是泳褲,這泳褲有4種尺寸,從小號到特大號;或者是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特大號、大號,或中號。
這些大學生從耳機裡面接收到指令,要他們換完衣服之後,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然後再填問卷。
問卷的內容,和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是有關的,在整個流程完之後,請他們換回自己的衣服;而受試者走出了更衣間,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下一個階段的測試,是美國的一個學術能力測驗,叫做GMAT的20題。這20題呢,都是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
給他們15分鐘回答這20題,而這時候實驗者明白的告訴他,這是為了測量他們的數學能力。
在整個數學測驗結束之後,最後請他們接受一個巧克力棒的試吃測試;並且告訴他們想吃多少巧克力,就吃多少巧克力。
結果你知道嗎?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哦,那些穿著泳裝的人,會比穿的毛衣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焦點跟認同,落在他們的身體意象上。
無論男女都一樣,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到了最後要吃巧克力糖,女生普遍會比男生吃的來的少。
可是如果他們在試穿泳裝的時候,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不滿意的;他們吃的糖就會比其他的受試者少更多。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數學的測驗。在這邊提醒你一下,這些受試者穿泳裝,或者是毛衣都是隨機指派的。
而研究人員呢,在這之前也控制了重要的因素,像是呢,整體受試者的數學能力,他們找的人呢,數學能力都是比較平均的。
然而呢,相對於試穿毛衣的女生,那些試穿泳裝的女生,在數學裡面表現出比較低的表現。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當一個女性她被暗示,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他連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這是多麼可怕,而且也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刻板印象。
在美國的文化裡面喔,好像覺得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數學就一定不好;而且更可怕的是,這些當事人測試出的實際表現,也都還印證了這件事情。
所以它已經不是在於,其他人對於所謂的美女的刻板印象了;它是連當事人自己也都接受了,而且在無意識的狀況底下,接受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然而同樣的狀況放在男生身上,那些男生在數學測驗上的表現,就完全不受他們試穿的到底是泳裝,還是毛衣而受到影響。
特別用暗示的方法,讓他們聚焦在自己身體的認同,並不會在任何方面去傷害他們,自己認為自己的數學能力。
所以呢,有時候整個環境帶給我們的影響、帶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它還不是別人對我們的偏見而已,而是我們自己也會不小心的認同他。
好!談到這裡,那跟前面所談的,我們明明在外地擁有自己的生活,過了一個自我覺得比較好的人生;但為什麼一回到家,就馬上會覺得打回原形呢?
很簡單!因為當我們一回到家,我們的內在狀態就會是個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大的認同就是我們的父母親。
我們的父母親怎麼看我們,無論我們表意識上怎麼樣反抗,我們都很容易接收~對!當你的父母親認為你就是怎樣的人的時候,可能你在成年之後的世界、成年之後的人生,根本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你一回到家,如果你沒有一個清楚的覺察,你就很容易的把自己又放回了那個位置。
甚至於不止如此,在我自己的經驗裡,當我已經離開家,可能已經一兩天了,我覺得那個影響都還在呢!
是不是就像這個實驗裡面,當一個女生,她被觸發了要留意自己的身材,連她自己的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
所以呢在這裡,我倒不是要跟你說好像要跟家庭斷裂,因為這很違反人性;而且呢,這也是連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
倒是我想要透過這個分享,邀請你去覺察,當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是你想起你的原生家庭的時候,有很多的無奈、有很多的不得不!
甚至於有很多的被打回原形的感覺,我鼓勵你不是跟這些刻板印象對抗,而是把這些刻板印象,當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或許我們的家人,用他一輩子的時間跟生命證明了,怎麼樣的生命形態、怎麼樣的概念,是不會得到幸福更快樂的。
就好像是很多朋友從小到大,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的金錢觀念,可能就是充滿著匱乏感、罪惡感,或者是一些負面情緒的。總覺得呢,花錢在自己身上是不應該的!
再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毫無節制的花錢,大手大腳;或者是另外一種典型,一想到錢就覺得它是骯臟的、它是邪惡的。
然而這些信念,是不是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你,讓你在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主觀意識覺得已經活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是每當遇到錢,或者是跟錢有關的決策的時候,又好像很容易跟自己的父母親、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那個決策模式很像、很像…;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的辛苦。
因為如果你的父母親常常會莫名其妙的,讓錢在自己身旁溜走,可能不管你做什麼,當你沒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很容易重複了他們的模式。
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希望透過今天這段分享,千萬不要回家,看到你的原生家庭、看到你的父母親,就對他們生氣發脾氣!
雖然他們帶給你很多很多的影響,雖然這些影響可能會讓你在發覺了這一點之後,會有很大的負擔的感受。
但是請你把他們當成是一個,他們用他們一輩子為你所寫的一個教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他們至少很確定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的生活形態、怎麼樣的思維跟信念,沒有辦法過一個更富有,或者是更富足、更滿足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財務觀念。
其實每一個人在成人世界裡面,所實踐的財務觀念,幾乎都受到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你要怎麼樣能夠擺脫這些限制,能夠建立起屬於你自己、適合你此刻生命的金錢觀,並且具體的做法?
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反映,我們幫助他看見了他這一切,關於財務的觀念是怎麼來的?當你弄清楚了這個源頭,你再去學相關的做法,才會真正的有用。
否則啊,我遇過好多好多朋友,學了好多好多厲害的投資方法。但不管他怎麼活,他永遠都活的像個過路財神,這是一個很令人挫折,也很辛苦的結果。
【理財心裡學】歡迎你的加入,詳細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內容裡,都有附上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品牌認同問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影響力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專業版功能】感謝Banner,協助品牌曝光| 免費線上問卷 的評價
- 關於品牌認同問卷 在 每個人都可以是幸福快樂的人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品牌認同問卷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結果指導教授出來護航李佳芬的碩士論文,
更讓我覺得有錢人真好,寫那爛東西還有學者願意用學術人格背書。
#我應該讀嘉義大學der
昨天我的無心之過,沒想到引起一股我預料之外的波瀾,今天,李佳芬碩論的指導教授回應我了,由於這位教授話也相當多,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留言處連結。
我質疑李佳芬研究維多利亞學校,說她是「自己研究自己」,這個說法不夠嚴謹,應該是「自己研究自己的企業」。
而這位教授的回應大致是:「李佳芬這個狀況可能是「自我民族誌」(auto-ethonography)研究。」這個我不免質疑,您真的認為李佳芬研究維多利亞學校的品牌管理是自我民族誌研究?自我民族誌研究最重要的精神,我認為是「說故事」還有「以自我過程來進行文化分析與社會詮釋」,李佳芬整篇論文,我看不到一點有民族誌研究的痕跡,如果她今天的論文題目是《維多利亞學校創辦歷史之研究》,那她「自己研究自己」我一點意見都沒有,您用「自我民族誌」來幫她護航我也才聽得下去。
我嘲笑李佳芬,說她這個《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理》論文題目,根本用不著辛苦訪談,跟她爸還有她老公坐下來吃宵夜就能知道事情,何必大費周章?何必做成論文?
這位教授的回應大致是:「李佳芬都有告訴受訪者她是董事,而且李佳芬都有謹守學術倫理,這我可以保證。」首先,我一點都沒有質疑李佳芬的論文是別人寫的,還有,李佳芬以董事的身份訪問家長跟潛在客戶這點,這可能有點問題,但這個我也沒質疑她。我只是認為,從她的結論看來,她真的沒有必要這麼辛苦訪談,要知道維多利亞建築很美、雙語教育很強、有競爭力、願意推薦給朋友來就讀這些感覺起來是用問卷調查得到的結論,竟然是用焦點團體跟訪談法做出來的?我不解,到底是李佳芬文筆太爛,還是她的受訪者根本講不出更多。
最後,我調侃李佳芬的論文,簡直是「維多利亞學校的滿意度調查」,這個教授的回應,我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他說:研究者熟悉研究方法且堅守嚴謹的研究歷程,對於研究成果之學術貢獻原本就不會苛求。事實上,搜尋已發表的期刊論文,只要能提出可以檢證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以「滿意度」為題的研究論文亦多如牛毛。所以,誰說滿意度調查不能成為「論文」呢?
哈囉,你前面跟我說李佳芬是「自我民族誌」研究,也說她很認真訪問「11個人」,然後你現在又跟我說,綜合這11個人的意見所寫成的「滿意度研究」當然可以是論文啊!
哈囉,你的邏輯在哪裡?滿意度研究當然可以當成論文,但是!請記得李佳芬的論文題目叫做《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理》,並不是在說滿意度。我又再看一次李佳芬的問題意識,她說她的研究問題是:「維多利亞的品牌形象建立策略跟策略成效,以及影響這些策略的成敗因素」,人家並沒有要做「滿意度調查」阿,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做出來就變成滿意度研究了。
好啦!話說太多了,進入我的結論。碩論品質參差不齊,這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可悲現況,這邊不討論。但當今天李佳芬打著她是教育研究所畢業,在「佳芬講堂」上大談教育政見,甚至刻意用誤傳跟謠言,來抹煞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時,不好意思,我無法原諒也無法認同。
我檢視李佳芬求學歷程唯一的方式只有去看她的論文,就如我上一篇文說的,看完她的論文,我只能說,從她口中說「三年級教肛交」、「六年級教性高潮」這個我一點都不意外。以她荒腔走板的論文看來,她連最基本思考邏輯跟論述能力都差勁透頂,你還奢求她會去分辨事情的真偽?
李佳芬的指導教授們,我不覺得你們有問題,指導教授有督導論文與照顧學生之責,你們的護航與溢美之言,是你們該做的事情。但我相信這個社會多數人是公正客觀的,那本論文寫得好不好,事實擺在眼前。
品牌認同問卷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老闆們,想要專心賺錢,就別做這件事…﹞
在一群人中,大C很容易會被一眼瞥見,藏都藏不住,因為她身上有一股濃到化不開的外商氣息,大器﹑開朗﹑外向,一派西式作風。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她是外商總經理!後來知道了,百思不解,這位大人物來上我的寫作課,究竟是為了哪樁﹖她說:
「我要幫公司打品牌呀!」
再仔細一聊,發現我們是同行!她以前是大企業的人資主管,後來新加坡來台開分公司,延攬她當總經理,要在台灣打開一個全新市場,向中小企業推廣一個顛覆性的做法,就是你不需要也雇不起人資長,可以採用共享制,包給這家管理顧問公司,由他們統籌一切的人資業務,從招募﹑培訓到薪酬等全都可外包。
大C非常認真,上課後也是每周交一篇文章,這是她的第2篇,寫得很專業,也很好看,特別在此跟你分享!她的筆名是「人資好夥伴 Christine」,新加坡商 意聯國際公司台灣區負責人,文章連結在此,歡迎大家按讚﹑留言與分享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89333271823352&id=165752804181402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這次8/7號的直播,我邀請到不敗教主陳重銘跟你分享:「怎麼用傻瓜投資術,不再缺薪水,不再害怕失去工作!?」詳細的直播內容,會在直播前三天預告給大家!
*** ***
詢問我的斜槓或寫作課程,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新創老闆們,想要專心賺錢,就別做這件事…﹞
Hi, 新創公司的老闆或前老闆們,如果你五年內曾經創業失敗過,或者正煩惱公司營運不善,擔心氣數不久了,正在思考要如何打包下架而痛苦不已時, 不要哭哭喔,這證明你是 正 常 人!你並不寂寞,因為你跟這個行業的99 % 的創業家一樣。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新創公司一年內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也就是說,能撐過前五年的創業家,只有1%,前五年陣亡率高達99%。
新創公司的七大死因
以上新創公司陣亡的統計數字可能各家說法略有出入,但新創公司超高比率的”夭折率”的確嚇人!專家說,新創公司通常有以下死法:
不了解市場需求的「摔死」;
費用只出沒進的「餓死」;
不懂授權分工的「忙死」;
專業不被認同的「悶死」;
同時接太多案子的「脹死」;
被邪惡的對手由背後「刺死」;
還有,太有良心讓帳款放太久,造成資金流周轉不足而「被佛心害死」。
由上述的“死因分析“可以看出,失敗的新創公司常常是花了過多的人事成本,但員工沒有發揮產出應有的產值,造成進度落後,加上收入有限或發生收付款條件不佳,發生創業早夭的慘劇也是可預期的!
為了解決這些非預期的管理問題,常常會占去創業者多數的時間與精力。 前兩天一個由美國回來,做頂級商務業務的年輕老闆跟我抱怨,他為了找員工,要自己去設計面試的流程與刊登徵才廣告,看到《就業服務法》新規定,要揭示徵才的薪資範圍,這個問題就卡住他兩個星期,這期間客戶幾個大單,他也只能忍痛放棄了。
我聽了他的陳述,內心一陣抽痛呀!如果這家公司早用到我們提供的服務,幾萬美金的單子就撿回來了!
在我20多年的人資實務累積的心得是,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有不同階段,不管是初期創業、正式營運、籌備上市、企業轉型、合併求生、每個階段要做好的人力資源的重點工作大不相同。
新創公司最要緊的人資任務就是找對的精英上車。因為新創公司存活的關鍵因素就是以小博大,要用最少的人力與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
再者,因為人少事多,很多任務分工是無法釐清的,所以初期人力除了要有具備專業的技能外,還必須是對公司的商業模式或產品技術有著堅定的信念與信心,他們之間也要信任基礎,才能不計較的付出時間與精力。
沒有人和,一切是空
但是,多數新創公司進用的員工時,因為沒有人資專業,通常不會注意新人的理念或特質,入職後也未能做好留才措施,於是同仁對公司的未來沒有認同與熱情,於是員工們在乎的就是權利與義務,領一份錢,做一分事,反正一切該有的新資﹑該休的假,通通不能少,所有的問題就是老闆問題。
這樣的公司,通常是溝通成本高,運作管理效率差。創業老闆每天得花大量的時間去處理自己不拿手的人事問題,常常導致決策速度呆滯。團隊中因為缺乏信任基礎,造成彼此的猜忌與不和諧,人力與訂單的流失問題就浮現了。
這就是新創公司的成立時,即便算好了「天時」,掌握了「地利」,但常常死在「人和」,「人和」造成了很多新創老闆的心頭的遺憾與最深的痛!
其實,多數的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誰不希望有個管理體系,吸引對的人來共創大業,但限於公司的財力與人力,資源總要優先放在搶訂單和作廣告,真得很難做到人力資源的管理,但又常常因為人的問題而苦惱,造成惡性循環的一大痛點!
用「共享人資長」解決人才的痛點
面對這樣的痛點與困境,採用「共享人資長」服務,是最佳對策!新創團隊小而美的運作原則就是要做到「核心能力極大化,非核心業務外包化」,人資或其他後勤的業務可善用「共享經濟」的優勢,聘用外部顧問來擔任「共享人資長」,不僅費用低,還可依需求找到自己最適用的服務內容。
優秀的「共享人資長」,必須有豐富的產業經驗,能依據量身訂作的原則,用耐心與關懷,協助新創發展出公司的願景與制度,設計出實用的管理工具,形塑出同仁個個有使命必達的工作態度。
如上面老闆苦惱的例子,專業的人資長就會設計出一套招募策略,包含對外求才廣告的寫法、內部員工的推薦辦法、面談問卷的設計和主管面談的技巧、和後續的留才措施等等,這樣完整的一套做法才能找到對的人上車,並確保車上的人能發揮所長。有了好的人資長,老闆就不需要為人事問題傷腦筋,可以專心在核心業務上賺錢。
共享就是業務委外專家處理,可能會面臨需要與外部顧問花較多的時間溝通,或要處理與內部運作的整合;公司內部機密資料的安全性也可能造成委外的疑慮;但只要請有專業的人力資源顧問,透過高階主管的支持與循序漸進的溝通與導入,外包的效益一定是利多於弊。
如果你問大部份的創投家或投資基金,要去選擇的投資新創公司時的標準是哪些? 答案除了要觀察創業構想、商業模式、核心技術外,其中創業老闆的特質與核心團隊組成必是一大評估重點。創辦人的智慧與領導力決定了這家新創公司的存活與未來。
成功,就是找到行得通的元素
矽谷傳奇創業家、PayPal創辦人-《從0到1》作者彼得‧提爾(Peter Thiel)說得好,他說:「創業時要掌握核心思維,很多事情無法時十全十美,重點不是把細節全都做對,而是要讓行得通的元素更加順暢。」
聰明創業老闆核心思維就是,將專業的事交給專家做,善用外部資源,讓內部的人才管理行得通,自己則能夠開心專注在核心業務上,去追逐成功的創業旅程。
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如果你是個專業工作者,很想要學習把知識變現的方法,那麼今天的內容就是為你製作的。
在收看今天的分享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你的舉手之勞,是我們製作優質內容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現在的你可能是個專業工作者,你很有料、你很想把這麼多年的經驗,傳承給其他人,成為一個老師。
你也可能是一個公司的經營者,你很想要讓你的員工,學會你身上的本領;但問題是喔,每一次你一開口,就讓人很有距離感、聽不下去…更別說融入你的教學和經驗分享,或者是按照你的話去做該做的事。
你,就是商品的一部分
那要怎麼樣去創造出參與感、感染力、讓人跟你一起享受、一起同在這樣的互動經驗,這真的是很需要學習的啊!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商業案例,它是一個知名的家俱品牌,你可能也去逛過,叫做「IKEA」。
他們做到了不著痕跡的讓客戶參與互動,最後還自願幫他們的品牌做宣傳,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大家都知道喔IKEA賣的是「自己動手做DIY」的組合家俱,但你可能不知道,IKEA有兩家自己動手做的「餐廳」,這有點稀奇齁!
這兩家餐廳,不像是我們一般常見的IKEA門市,一般常見的門市,只有家具的擺設和假道具,你只能看、在腦子裡面想像實際用起來的感受。
而這兩家自己動手做的餐廳裡面,你可以使用所有的廚房設備,而且還可以辦party,替你的小朋友慶生,或者是招待親朋好友聚會,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家餐廳它「完全免費」!
而且申請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上網預約,並且自備食材,就能夠免費的享用這個空間,和廚房裡面所有的硬體設備,包含廚具啊、烤箱啊、冰箱啊、洗碗機啊,全部都可以使用。
其實IKEA過去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那種佔地廣大,它的動線像迷宮、刻意呈現溫馨的家庭感,讓消費者不知不覺的就把東西帶回家。
那怎麼這一次,他會大費周章的經營一個「沒有賣東西」的獨立餐廳呢?他們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體驗變現金的秘密
從市場行銷的角度來看,IKEA這麼做的好處有三個。第一個,那就是透過消費者的試用體驗,增加銷售的機率!
你想想看喔,一套動輒好幾萬起跳的廚具,你平常會有機會「試用」它們嗎?而且廚房的廚具,它不像是我們隨便可以坐一坐、躺一躺,就能夠獲得體驗的沙發或床組。
而消費者如果能夠透過食材的準備、烹飪、用餐,到事後餐具的清潔跟整理,來試用「一頓飯」的完整過程,那麼是不是只要消費者用得順手,他最後買單的機率,就會大大的提升啊!
再來,IKEA非常聰明的地方就是喔,在一開始預約的時候,他會先規定參與者,事後必須填寫「問卷調查表」。
接著提供十幾種形式、大小不一樣的廚房款式,搭配各式各樣的廚具,來讓消費者選擇。也就是說喔,IKEA透過收集使用者的實際經驗,做為改善品牌跟商品的資訊。
而最後第三個好處,那就是IKEA在行銷的訴求點,它並沒有著重在廚具的功能,而是從消費者購買廚具的真正意義~叫做「為你在乎的人準備一餐」啊。
從這樣的出發點做為主要的訴求,吸引人呼朋引伴一起來參與,增加了社群的傳播率,也增強了人對於IKEA的品牌好感度。
這樣的經營策略,確實讓IKEA達到市場跟客戶雙贏的局面,不過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品牌跟行銷上的好處,而是更深入的層次,那就是善用「動機」跟「容易」這兩個技巧,來取得更多人的投入跟參與。
讓人掏錢的兩大關鍵
「動機」指的是,做這件事情對人們有什麼好處?或者是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而「容易」呢,它指的是人們有沒有能力跟機會,做到這件事情?
我們回到IKEA的例子來看,當他們對於消費者打出「為你在乎的人準備一餐」這樣的訴求的時候。
消費者真正解讀到的是「有免費的場地可以用,還可以大顯廚藝,增進感情」,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很容易的讓人心動啊?
再來,IKEA要求消費者只要事前預約,並且自備食材,就能夠使用餐廳裡面的所有設備,這個條件門檻並不高,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得到,那自然就會讓人覺得,很容易就能夠做得到。
(文字標:如何創造「歸屬感」)
然而呢,IKEA高明之處還不止如此喔,他們更進一步的做到,讓參與者都有一份「歸屬感」。
我先說明一下喔,要能夠達成「歸屬感」有三個要素。分別是第一,這是你自己做的決定;第二,這是你做的事情;第三,所以你會認同。
這什麼意思呢?我們來拆解一下喔,首先,因為你會做菜,你想要有更好的環境來招待親友,所以你自己來預約「餐廳」,這就是「你自己做的決定」。
再來,當天餐桌上的菜,都是你自己帶來的食材,都是你親手做,每一道菜都有你的參與!
正因為你自己做決定,所有的菜都是「你做的」;你就不會討厭IKEA,而是會深切的感受到「這是你的事」。
於是你會發自內心認同IKEA是個好東西,也就對IKEA產生了「歸屬感」。
那麼回到你身上,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知識變現,告訴大家學習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付費學習的價值,那你會怎麼訴求呢?進而去創造歸屬感呢?
(文字標:啟點文化開課訣竅)
從IKEA的案例裡面,我們知道創造一個人的「動機」,並且讓他覺得「容易」,辦得到,他就會願意配合你;不管是成為你的學生,或者是購買你的課程。
特別是「容易」這個部分喔,這是我最想要強調的,因為有很多專業人士會覺得,如果教得太簡單,似乎有辱於他多年的訓練或經驗,不知不覺就把課程或商品,設計得很「高端」啊!
而他真正的TA,一看到就會腿軟,深怕自己學不會,其實你這麼做,只是把你的客戶趕跑;他們連門都進不了,又怎麼樣會知道你到底多有料呢?
只有引發你的對象的「動機」、並且讓他們覺得「容易」,才會促成他們的「具體行動」。無論是照你說的去做,還是購買你的商品或服務。
你可以從IKEA的案例裡面,感受到這些結果的背後,有一系列從觀念思維,到流程設計的系統運作。
然而啟點文化在這幾年的耕耘底下,得到市場的肯定,表面上我們只是把心理學,結合生活這樣的運用,銷售實體課程和線上課程。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怎麼思考?如何設計?如何讓市場能夠買單?特別是怎樣傳遞表達訊息?
讓你覺得有「動機」跟「容易」,甚至讓許多朋友,透過我們製作的內容得到「歸屬感」。
我把這些背後的「系統運作」,尤其在「表達」的應用層面,全部不藏私的整理在「自信表達力」這門線上課程裡。
與其說這是一門線上課,對我來說更像是給努力耕耘專業的你,一份誠心的禮物。
因為我看過太多學有專精、努力不輟的人,卻沒有好好的被看見,只因為他們不懂得怎麼樣表達自己。
除了心疼這樣的人之外,更多的是對於他們的美好,沒有辦法造福更多人這件事,而感覺到很惋惜。
你想要被正確的看見嗎?你渴望把自己多年的心血結晶「變現」嗎?我想學好「表達」是這一切的起點,讓我用【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陪伴你前進!
我深信每個努力認真的靈魂,都值得過得更好,我們一起加油!希望啟點今天的分享,能夠成為你成就自己的起點;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在YouTube上收看之外,我們也有開通Podcast的頻道。
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你是一個專業工作者,你想要把自己的知識變現;那就請你一定不要錯過啟點文化的課程。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都用盡心力的、把最實戰的,從觀念到作法提供給你;希望你的加入!
而這相關的內容,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希望我能夠陪伴你一起進前。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身邊有些朋友,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離家,不管是出去求學還是出去工作。
在外面的歷練裡面,慢慢的把他形塑成一個他自己覺得,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人。包含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
我呢,大學就離開了台中的家,到台北求學;而自此之後,我就一直都待在台北。我也覺得我在台北的工作、生活、求學的歷練,把我形塑成一個我更喜歡的自己。
可是呢,妙就妙在這裡了!每一次像我們有這樣子歷練的人,只要一回到老家,可能不用待太久;可能是半天,可能是一天,就會深刻的感覺到自己被打回原形。
無論是負面情緒啊、悲觀的想法啊,這些一切的一切;好像呢,自己多年來在外地所磨練的心智的力量,那些所謂正向的觀念,都不復存在了。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其實關於這個部分喔,就讓我想到關於在心理學裡面「刻板印象」的研究。
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是在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叫「巴巴拉.佛瑞.德里森」。
他所主持的實驗,就告訴我們刻板印象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在這個經典實驗裡面,找了一群大學生,男女都有。
請他們進入心理學的實驗室,一次來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來參加情緒,以及消費行為的研究,那當然我們知道這只是個幌子啦!
在這樣的宣稱底下,要他們評估三種消費性的商品,分別是一瓶男女通用的香水、一件衣服,還有一樣食品。
然後在受試者給香水評分之後,請他們進入更衣室,這個更衣室裡面呢,有一個全身鏡。
他們拿到的衣服可能是泳裝,或者是毛衣,女生試穿的是那種一件式的連身泳裝;尺寸呢從4號到14號;或者是呢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大中小。
而男生呢,穿的就是泳褲,這泳褲有4種尺寸,從小號到特大號;或者是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特大號、大號,或中號。
這些大學生從耳機裡面接收到指令,要他們換完衣服之後,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然後再填問卷。
問卷的內容,和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是有關的,在整個流程完之後,請他們換回自己的衣服;而受試者走出了更衣間,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下一個階段的測試,是美國的一個學術能力測驗,叫做GMAT的20題。這20題呢,都是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
給他們15分鐘回答這20題,而這時候實驗者明白的告訴他,這是為了測量他們的數學能力。
在整個數學測驗結束之後,最後請他們接受一個巧克力棒的試吃測試;並且告訴他們想吃多少巧克力,就吃多少巧克力。
結果你知道嗎?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哦,那些穿著泳裝的人,會比穿的毛衣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焦點跟認同,落在他們的身體意象上。
無論男女都一樣,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到了最後要吃巧克力糖,女生普遍會比男生吃的來的少。
可是如果他們在試穿泳裝的時候,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不滿意的;他們吃的糖就會比其他的受試者少更多。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數學的測驗。在這邊提醒你一下,這些受試者穿泳裝,或者是毛衣都是隨機指派的。
而研究人員呢,在這之前也控制了重要的因素,像是呢,整體受試者的數學能力,他們找的人呢,數學能力都是比較平均的。
然而呢,相對於試穿毛衣的女生,那些試穿泳裝的女生,在數學裡面表現出比較低的表現。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當一個女性她被暗示,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他連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這是多麼可怕,而且也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刻板印象。
在美國的文化裡面喔,好像覺得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數學就一定不好;而且更可怕的是,這些當事人測試出的實際表現,也都還印證了這件事情。
所以它已經不是在於,其他人對於所謂的美女的刻板印象了;它是連當事人自己也都接受了,而且在無意識的狀況底下,接受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然而同樣的狀況放在男生身上,那些男生在數學測驗上的表現,就完全不受他們試穿的到底是泳裝,還是毛衣而受到影響。
特別用暗示的方法,讓他們聚焦在自己身體的認同,並不會在任何方面去傷害他們,自己認為自己的數學能力。
所以呢,有時候整個環境帶給我們的影響、帶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它還不是別人對我們的偏見而已,而是我們自己也會不小心的認同他。
好!談到這裡,那跟前面所談的,我們明明在外地擁有自己的生活,過了一個自我覺得比較好的人生;但為什麼一回到家,就馬上會覺得打回原形呢?
很簡單!因為當我們一回到家,我們的內在狀態就會是個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大的認同就是我們的父母親。
我們的父母親怎麼看我們,無論我們表意識上怎麼樣反抗,我們都很容易接收~對!當你的父母親認為你就是怎樣的人的時候,可能你在成年之後的世界、成年之後的人生,根本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你一回到家,如果你沒有一個清楚的覺察,你就很容易的把自己又放回了那個位置。
甚至於不止如此,在我自己的經驗裡,當我已經離開家,可能已經一兩天了,我覺得那個影響都還在呢!
是不是就像這個實驗裡面,當一個女生,她被觸發了要留意自己的身材,連她自己的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
所以呢在這裡,我倒不是要跟你說好像要跟家庭斷裂,因為這很違反人性;而且呢,這也是連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
倒是我想要透過這個分享,邀請你去覺察,當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是你想起你的原生家庭的時候,有很多的無奈、有很多的不得不!
甚至於有很多的被打回原形的感覺,我鼓勵你不是跟這些刻板印象對抗,而是把這些刻板印象,當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或許我們的家人,用他一輩子的時間跟生命證明了,怎麼樣的生命形態、怎麼樣的概念,是不會得到幸福更快樂的。
就好像是很多朋友從小到大,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的金錢觀念,可能就是充滿著匱乏感、罪惡感,或者是一些負面情緒的。總覺得呢,花錢在自己身上是不應該的!
再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毫無節制的花錢,大手大腳;或者是另外一種典型,一想到錢就覺得它是骯臟的、它是邪惡的。
然而這些信念,是不是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你,讓你在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主觀意識覺得已經活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是每當遇到錢,或者是跟錢有關的決策的時候,又好像很容易跟自己的父母親、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那個決策模式很像、很像…;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的辛苦。
因為如果你的父母親常常會莫名其妙的,讓錢在自己身旁溜走,可能不管你做什麼,當你沒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很容易重複了他們的模式。
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希望透過今天這段分享,千萬不要回家,看到你的原生家庭、看到你的父母親,就對他們生氣發脾氣!
雖然他們帶給你很多很多的影響,雖然這些影響可能會讓你在發覺了這一點之後,會有很大的負擔的感受。
但是請你把他們當成是一個,他們用他們一輩子為你所寫的一個教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他們至少很確定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的生活形態、怎麼樣的思維跟信念,沒有辦法過一個更富有,或者是更富足、更滿足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財務觀念。
其實每一個人在成人世界裡面,所實踐的財務觀念,幾乎都受到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你要怎麼樣能夠擺脫這些限制,能夠建立起屬於你自己、適合你此刻生命的金錢觀,並且具體的做法?
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反映,我們幫助他看見了他這一切,關於財務的觀念是怎麼來的?當你弄清楚了這個源頭,你再去學相關的做法,才會真正的有用。
否則啊,我遇過好多好多朋友,學了好多好多厲害的投資方法。但不管他怎麼活,他永遠都活的像個過路財神,這是一個很令人挫折,也很辛苦的結果。
【理財心裡學】歡迎你的加入,詳細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內容裡,都有附上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品牌認同問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愛情關係裡,你認為存在「Mr.Right」或者是「真命天子」、「真命天女」這樣的概念嗎?你相信老天爺會幫你安排一個「對的人」,只是自己還沒有遇上?
還是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對不對」,一切只是相處跟磨合的結果。伴侶它真正的意義,其實只是一個陪伴你,走過人生階段的存在。你相信哪一種說法?好像比較命定,還是只是一個相處的過程?
這兩類喔,一類是叫做「靈魂伴侶組」。這些人呢會相信愛情是找到對的人,存在於這種「完美的另一半」。在這樣的概念底下,他們相信的是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叫做「愛是由居住在兩個身體裡的單一靈魂所構成的」。
而另外一種人呢,他們相信的是叫做「旅程的伴侶」。他們認為呢,愛情的重要性是兩個人一起走了多遠、經驗了多少事情。
用一個更簡單的比方哦,「靈魂伴侶」比較像是去找出,跟自己契合的另外一片拼圖,而拼出一個完整的畫面;而「旅程的伴侶」呢,比較像是兩個人,一起在地圖上面移動。
曾經有心理學家喔,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找了73個在一段感情當中,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人,他們進行了一些相關的研究。
從這裡你可以知道心理學家,有時候真的是一群很無聊的人,特別針對這件事情,還找一缸子的人來做研究。
好,我們言歸正傳喔,心理學呢,把這73個人隨機分成四個組別。分別是~「靈魂伴侶:回憶衝突事件組」、「靈魂伴侶:回憶慶祝事件組」。
再來另外兩組,就是「旅程伴侶:回憶衝突事件組」,而接下來最後一組「旅程伴侶:回憶慶祝事件組」。
他們請這四組人,完成針對不同組別的問卷。這些問卷的目的,是提供一些暗示跟提示,創造出這些人在腦子裡面的關係認知。
像是引導他們傾向於相信「靈魂伴侶」,還是相信「旅程伴侶」;並且呢,引發相關的事件創造衝突,還是慶祝事件的一些相關聯的想像。
接著呢,請他們去評估自己,在這段親密關係裡面的「關係滿意度」。結果發現喔,把對方看成是「旅程伴侶」的人,不管是在回憶衝突事件,還是慶祝的事件,他們對於浪漫關係的滿意度,都會變得比較高。
但是把親密關係視為「靈魂伴侶組」的那一群人,他們在回憶衝突事件之後,他們對「關係的滿意度」就會明顯低於,他們回憶慶祝事件的這樣的情況。
也就是說喔,把親密關係看成「一段過程」這樣的夥伴,會比較能夠容忍衝突,甚至於會因為一起穿越了衝突,而產生更親密的感覺。
相反的,如果是「靈魂伴侶」這樣的信念;他們會把愛看成是「完美結合的戀人」,會認為對方必須是最適合自己的另外一半。
但是這樣的關係產生衝突跟困難的時候,就會發生很多認知上面的矛盾。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的這一段關係,或者是這個人並不完美啊!
「關係的滿意度」,在這種想法底下自然就會降低。可是說到底喔,怎麼可能會有那種不發生衝突,跟困難的親密關係呢?
透過這樣子也可以理解哦,當你越是想要找到那個「對」的人,往往就是越找不到;不然就是一直走進關係,也一直在嫌棄關係。最後呢,就一直心碎的離開眼前的關係。
似乎「關係」給你,或給這樣的人,是一段段的失落感啊,而不是一次次的體驗跟學習。
談到這裡喔,如同今天開頭的問題,你看待關係的信念是什麼?你追求的是「對」的人?還是一個可以跟你一起「經驗各種可能性」的人呢?
我想起一句話「會出問題的不是追求,而是我們對追求的執著。」我並不是要企圖說服你,你要選擇哪一種信念。到底是「靈魂伴侶」好,還是「旅程伴侶」好?
但是如果你願意,你不妨想想看,自己執著的是什麼?除了「執著」之外,還有另一個層面,就是你有沒有處理衝突的「能力」?
也就是說喔,你相信的是「旅程的伴侶」。你願意去接受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戀人。那只是你不知道怎樣面對跟處理衝突,讓衝突成為彼此關係裡面的養分。
如果你認同我剛剛說的,那麼「學習」就是很必要的。因為,如果不存在所謂的完美戀人,那麼也就不會有完美的自己、完美的我啊!
其實,學習就是一段自己跟自己的旅程,關鍵在於一起經驗了什麼?又穿越了什麼?這才是重點!圓滿關係跟圓滿自己的生命,其實是一樣的。
並沒有存在那種所謂的「完美的終極版本」,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斷的發現跟持續學習的旅程。
所以,希望今天透過這一段分享,你可以先圓滿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那麼那一位能夠陪伴你人生旅程,一起牽手走下去的存在,他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完美伴侶」到底存在嗎?
我想不管它的答案是yes or no,我們永遠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叫做「圓滿自己」。圓滿自己的層面有很多,可能是心理上的、可能是靈魂上的。
但是圓滿自己,更有可能在另外一個層面,叫做讓你生命當中,所有你真心想做的、真心向前進的,都能夠如實、如期的去完成。
那麼如果你聽到這裡,你希望在自己的生命裡,透過「實踐」來圓滿自己人生的話,那你可以好好期待,我們即將要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它會幫助你,有效的提升自己生命的效率,並且透過實作,讓自己成為那個更圓滿的自己。更期待你加入學習的行列,我們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品牌認同問卷 在 【專業版功能】感謝Banner,協助品牌曝光| 免費線上問卷 的推薦與評價
訂閱追蹤SurveyCake,不錯過最新功能教學:http://bit.ly/2zaEa6S 在 問卷 裡,想對填答者進行更多 品牌 曝光,或更加凸顯自己的風格? 使用感謝banner ... ... <看更多>
品牌認同問卷 在 每個人都可以是幸福快樂的人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認同的在自己想法裡,別人無權斷定你如果認為你是快樂的、幸福的別人無法否定你,無法跟你辯駁啊!因為那是你自己的感受自我感覺的幸福、快樂就端 ... ... <看更多>
品牌認同問卷 在 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影響力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設計品牌知名度調查問卷時需要採取兩項測量標準。 ... 《 名人認同與資訊有用性對於購買意願及再傳播意願之影響-以YouTuber為例》碩士論文下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