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 英國牛津大學
距離倫敦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處的牛津,因是知名學府牛津大學所在地,本就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後來又因電影『哈利波特』曾在這裡取景,又迎來許多影迷與書迷,和劍橋同為熱門的一日遊地點。
牛津大學創建於中世紀初期,是英語世界裡最古老的大學。即便是與牛津齊名、歷來相互競爭的劍橋大學,當初也是由從牛津出走的師生建立。牛津大學作育了眾多英才,包含28位英國首相、53位諾貝爾獎得主,甚至還出了12位聖人,對於形塑西方的文化與歷史有極大的影響。
從倫敦前往牛津的方式相當多元且便利,除了傳統的火車外,經濟實惠、班次多且24小時營運的Oxford Tube客運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我這次因為是臨時起意,因此是搭乘火車前往,下次有機會再體驗Oxford Tube。
如同劍橋,牛津的各學院也是散佈鎮上。因此,除漫步於街道上、巷弄裡,感受這座古典城鎮的氛圍外,主要的遊覽方式便是逛各學院。牛津的學院眾多,我時間有限無法遍訪,因此只挑選了比較經典的幾個學院前往。
▌基督學院 Christ Church College
基督學院於1546年由英王亨利八世成立,是牛津大學中規模較大的學院。除了有13位英國首相、17位大主教是從這裡畢業之外,英王愛德華七世、荷王威廉二世、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及發現虎克定律的科學家虎克,都是基督學院畢業的校友。
但Christ Church今日最吸引遊客的地方,則是它的用餐大廳Dinning Hall。這座大廳在查爾斯一世時期的英國內戰(清教徒革命)中,作為國會議場使用。然而曾經出現在哈利波特的場景中,也是每年讓逾五十萬遊客造訪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莫德林學院Magdalen成立於西元1458年,歷史悠久。座落在優美Cherwell河畔上,甚至在英國清教徒革命時的牛津圍城中,成為保皇黨的駐軍處。
Magdalen學院除了是牛津最富有的學院之一外,在我的心中,它也是最美的之一。而整個學位的精華,就是被稱作 Great Quad的中庭與迴廊。這個中庭被稱作該學院的中世紀核心,是不能錯過的拍攝重點。此外,如同基督學院,莫德林學院也有自己的用餐大廳,與禮拜堂一樣是值得停留拍攝的地方。
▌萬靈學院 All Souls College
萬靈學院是牛津大學的主要學院之一。要入學萬靈學院也不容易,除了只收研究生外,它的入學考試更曾被稱為是世界最難的。所幸對旅人來說,進入萬靈學院簡單得多。我本來還在不算起眼的門口張望、不確定能不能進去參觀,裡面的門衛看到後,便揮手招呼我進去參觀。
從門口進去後會先看到一處小中庭,一邊通往萬靈圖書館Codrington Library前大中庭,另一邊則是通往萬靈學院禮拜堂。開放參觀的地方很有限,但可以踏足世上最難考進的學院,也是值得紀念的體驗。
▌拉德克利夫廣場 Radcliffe Square
拉德克利夫廣場得名於牛津的校友、後來的英王御醫約翰拉德克利夫。廣場中央的拉德克利夫圖書館與周遭優美的歷史建物,讓此處成為牛津最著名也最受歡迎的廣場。
▌博德利圖書館 Bodleian Library
緊鄰拉德克利夫廣場的博德利圖書館,是牛津大學主要的圖書館,館藏豐富,僅次於大英圖書館。博得利圖書館如同許多學院一樣,是「口」字型的結構。圖書館內除了有著牛津大學最早設立、專為教學之用的教室外,在內庭也仍可看到過去舊時以拉丁文書寫的學院院牌。
而教室之上的Duke Humfrey's Library必須要參加導覽才能參觀,我因為時間無法配合因此沒有去參觀,只有造訪下方的Divinity School的教室,圖書館只能之後再補遺了。
▌嘆息橋Bridge of Signs
嘆息橋本名是Hertford橋,是作為連接Hertford學院兩棟建築之用。雖然因為形似威尼斯的嘆息橋而得名,但其實興建當初並沒有模仿之意。今日是旅人來到牛津的必拍景點之一。
▌請大家留意一下
最近不知是否因為臉書改版的原因,發現以前我有追蹤的一些專頁,莫名的被取消追蹤了,所以都看不到更新。如果大家發現我的這個專頁也有一樣情況的話,再麻煩幫我按下追蹤,十分感謝 :)
另外,我的Instagram上除了分享旅行攝影作品外,最近也開始在這裡分享一些拍攝當下的短片,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5的網紅小兔,世界跳跳中 Rabbit's Journ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一月出發到美國的西雅圖之城內旅行第三集! 好喜歡西雅圖給人的感覺:) *行程* 【華盛頓大學 → 獨眼雕像 → 地窖之旅 → 大吃海鮮料理 → 煤氣廠公園夜景】 其實西雅圖城內景點非常近,交通也非常方便! 如果有買Ciry Pass可以走很多景點真的非常划算喔!! →西雅圖Ciry Pass...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的推薦目錄: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洲最美圖書館與哈利波特取景地: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圖書館
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成立於1592年,正式名稱為College of the Holy and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都柏林附近伊莉莎白女王神聖和不可分割的三一學院),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創辦和頒授特許,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不列顛及愛爾蘭七所古典大學之一。走進圖書館有條壯闊的60公尺長廊,而長廊左右邊放置知名哲學及作家大理石雕像,而圖書館全是以橡木材質做為書架,架上的書籍都是非常珍貴的手稿還有包含古老的工藝品,共達20萬件的古老的作品。
館內最著名的手稿之一是《凱爾斯書:走出黑暗,開啟光明》(The Book of Kells: Turning Darkness into Light),手稿內容是以拉丁文書寫在牛皮紙上的四福音書。這份手稿每年就吸引了超過50萬名遊客。長廳裡收藏著其中一把愛爾蘭最古老的豎琴。追溯到15世紀,橡木豎琴是當時愛爾蘭的典型象徵。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跟著雪倫愛出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上一篇牛津新文章😘😘
👉🏻 https://bit.ly/3iQ2heC
我最近是不是勤奮過頭了,隨時掌握便宜飯店資訊、發Vlog、又兼當安親班老師、現在又捧著自己的鐵飯碗,本宮真的好累!😩 不過能累於自己喜歡的事上,其實也挺幸福的,就像我之前說的:只有把自己埋在文字堆裡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心裡終究還是開心的 😚😚
-
很多人以為只有劍橋才能Punting,其實在牛津也能實現。如果又是哈利波特迷,那來牛津準沒錯,還記得哈利波特電影中出場率極高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食堂嗎?也是在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取景的,但得自費才能進入參觀。
不能去旅行,那就來看著文章幻想自己就走在英國街頭,抑或是騎著飛天掃帚在空中盤旋,也是很棒的體驗🤣
👉🏻 https://bit.ly/3iQ2heC
-
#跟著雪倫愛出走 #英國牛津
★instagram 追蹤
👉🏻http://www.instagram.com/lovetogo.jp
★YouTube 頻道訂閱
👉🏻 https://bit.ly/2CnnvzO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小兔,世界跳跳中 Rabbit's Journ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年一月出發到美國的西雅圖之城內旅行第三集!
好喜歡西雅圖給人的感覺:)
*行程*
【華盛頓大學 → 獨眼雕像 → 地窖之旅 → 大吃海鮮料理 → 煤氣廠公園夜景】
其實西雅圖城內景點非常近,交通也非常方便!
如果有買Ciry Pass可以走很多景點真的非常划算喔!!
→西雅圖Ciry Pass這裡買←
https://www.klook.com/zh-TW/activity/26144-seattle-citypass/?aid=15695
跟我一起看看西雅圖城外秘境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7QOHcIskg&t=16s
西雅圖城內之旅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SgQF1putM&t=4s
西雅圖城內之旅第二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cTrzWs2Zc&t=2s
-
【小兔,世界跳跳中 Rabbit's Journal】
Share Life / Travel / Stories / Experiences
生活 / 旅行 / 故事 / 經驗分享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sJourn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0406/
Website ► http://rabbitsjourna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O6lNPMx8Mo/hqdefault.jpg)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非凡新聞】哈利波特取景地! 牛津大學影迷瘋朝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英國倫敦有許多著名的電影拍攝場景,像是金牌特務、還有福爾摩斯等等。當然還有知名小說 哈利波特 ,拍攝成電影造成全球轟動,締造了77億美元的票房佳績 ... ... <看更多>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KKday【澳洲旅遊攻略】神似哈利波特魔法學院的澳洲雪梨大學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這是澳洲最古老的 大學 「雪梨 大學 」,歐風的磚牆建築和綠色草地,還有魁地奇社的社員在進行比賽,難怪這裡常被誤會成是 哈利波特 的 取景 地 #來到雪梨怎麼能不去踩 ... ... <看更多>
哈利波特取景大學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霍格華茲與中世紀大學
十幾年前初見霍格華茲與四大學院時,我第一個聯想到的還不只是電影取景的牛津大學與齊名的劍橋大學,而是更廣泛的歐洲「中世紀大學」。四大學院與其說是中世紀大學的四大 academies(神學、法律、醫學、自由七藝),恐怕還更像是中世紀大學的「學院」colleges。
中世紀大學,從 11 世紀以來都是很鬆散的去中心化組織,組織的構成就是各自分庭抗禮的學院,每個學院各有其派系、人脈、性格、格言,甚至學院之間充滿競爭與衝突,只是大家基於共同利益身在一地相依為命、各自貢獻長才截長補短組成個拼拼湊湊的「大學」,推選出個校長成為調和一眾學院山頭的長工而已。不知道大家在看《哈利波特》系列的鄧不利多校長時,是否有類似的感覺?
中世紀大學儘管是「大學」,實際入學年齡是從 14 歲起跳,大學預備班「拉丁文法學校」 Grammar School 更是從 12 歲起跳。這和《哈利波特》的入學少年們是否似曾相識呢?
Town & Gown,巫師與麻瓜?
中世紀大學身在大學城,卻是同一個物理空間中的「城中之城」,自校長以降自己有自己的管轄權、司法權,大學生與老師犯了事不歸市民法院而歸大學法院管轄,而且大學生和大學城鄉民有數不盡的 Town & Gown之衝突。這是否也有《哈利波特》系列「巫師 vs 麻瓜」衝突的影子呢?在《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這 1920s美國片似乎又更加劇烈了。
中世紀大學儘管分四大科、其中 Artes這個通識科還包含「自由七藝」,但最尊崇的學科是神學,甚至其他醫學法律與自由七藝也多以神學為中心(部分由地方國王成立的大學例外)。事實上中世紀大學的學生組成大致就是歐洲教會網絡,各地教區與修道院各自派遣他們的少年修士們來讀大學、拿到學位準備回鄉從事教會工作,包括中世紀城市教會對城市負責貢獻的傳道、醫療、救護、教育等等。
《哈利波特》系列是在講平行於麻瓜世界的魔法社群,是否和中世紀平行於鄉民世界的宗教社群有那麼點相通呢?說不定有。中世紀大學緊貼教會,是要培訓教會人才貢獻鄉民,而《哈利波特》中的少年巫師們精進魔法是否意在貢獻麻瓜社會?那我就不太熟悉了,只能希望有這個精神。
也許,在中世紀掌握鄉民所無法掌握的知識的「教會社群」,就類似掌握當代社會無法掌握的「巫師社群」?
中世紀大學的貴族與平民
如果接受了「霍格華茲就是中世紀大學」,那下一步就可以來談談霍格華茲的四大學院,也許「四大學院就是中世紀大學學院」?中世紀大學學院就是 college,不是現行美國與台灣以及各個親美國家大學以學科「文理法商工農醫」區分的學院,而更像倫敦大學各自獨立可媲美獨立大學的自治學院,甚至更像劍橋牛津等中世紀大學的獨立學院,是連牛津劍橋校長都管不著的、自己擁有地產資產特權人脈的獨立學院。
中世紀大學學院,在每一間學校都有很多間;學院的分類並非照學科,而是照派系;派系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有的學院是根據教會分,有本篤會方濟會道明會等各自的學院贊助各自的少年修士;有的學院照地域分,有贊助法蘭西日耳曼法蘭德斯波西米亞等許多不同地域同鄉的學院;有的學院則照理念分,就像霍格華茲的葛來分多雷文克勞與赫夫帕夫等。學院通常是一個有錢贊助人成立的獎學金機構兼學生宿舍,供窮學生刻苦度過大學歲月的,有的贊助人看學科、有的看修會、有的看品格、有的看地域,反正贊助人想贊助哪種,就成立個學院設個獎學金與申請資格就對了。
然而,學院創辦人兼贊助人,往往自己也很有限。其中許多是具有理想的大學教授,有的是熱心而有點閒錢的商人市民,有的是富裕的主教或國王或公侯伯爵。其中許多學院是慘澹經營的,一方面要本著淑世理念收留擁有才氣與仁義的教會少年,另一方面又要收留來受大學教育過過水沾沾光的貴族少年,那就從貴族這邊得到學費贊助、轉而得到更多獎學金支持有才氣仁義的貧苦少年們。這個財務邏輯是中世紀大學的日常,套用在現代大學也差不多,現代大學往往收一堆富家子弟過水賺學位,卻貢獻了許多金錢讓貧窮人才得以出頭貢獻知識,魚幫水水幫魚相輔相成呀。
巫師是貴族嗎?
認知到中世紀大學學院兼收貧窮與貴族的兩手策略後,也許我們可以用這眼光觀察一下霍格華茲四學院的組成:
葛來芬多是一群有勇氣的少年,有哈利有妙麗有榮恩,也許他們就是願意一往無前發展魔法知識的基進派?
雷文克勞是一群愛讀書的少年,也許他們就是一路認真紮實抄寫典籍的修道院青年(中世紀大學的起始,就是各地的大教堂學校與修道院學校)?
赫夫帕夫是一群有仁愛的少年,志在改善麻瓜社會與奇獸社會讓世界大同,就像紐特不顧自身形象只想愛護動物愛護人們?就像中世紀教會捲起袖管扛起城市醫療與福利?
史萊哲林,毫無疑問的富二代屁孩們,他們是否在無法貢獻人格與智識之餘、仍然貢獻了物質的金援讓霍格華茲屹立不搖?史實的中世紀大學儘管理念神聖,實際執行還是脫不了一個「錢」,總是需要貴族子弟沾光過水以贊助貢獻獎學金、讓更多有才氣與仁德的貧苦青年能上大學精進後返鄉服務。
反正,現實的中世紀大學一直都有這麼一群世家子弟,他們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至少在 19 世紀起國家開始接手大學前),他們可能道德與實力都不夠但有錢有勢,自是大學校長與其他學院必須重視的一群;而他們的討厭存在,也餵養了其他有才氣有仁德的學者與學生能在大學存活下來,就算惡也還是個必要之惡。
巫師的階級
說這麼多中世紀大學的傳統,試圖從中世紀大學的圖像呼應一點點霍格華茲的少年巫師圖像,不外是想要回應「巫師是貴族嗎」這個爭議問題。綜上所述,我認為羅琳阿姨的小說畢竟很英國,但不是在英國當中分出一個有別於平民麻瓜的魔法貴族階級,而也可能是在凡人麻瓜當中分出一個教會網絡的巫師社群。這個巫師社群有貧有富、有勇氣有學識有仁德有世家,各自不同的特質與背景構成了魔法學校的多元組成,彼此互相支持又牽制而達成平衡。
凡是教會出身的或有志教會的少年,都能想方設法進入中世紀大學成為人才庫;凡是有巫師血統的少年不論貧富與特質,也都有管道收到霍格華茲的入學通知加入魔才庫。也許「巫師與麻瓜」的分別,只是像「鄉民與教士」一般的分別,看人有沒有巫師血統或宗教天賦罷了,倒未必對應到貧富貴賤?看看哈利榮恩與妙麗,沒有哪個出身高貴呀,反而唯一高富帥的好像是馬份?至於紐特這種連學業都無法完成自己孤身走遍異鄉的就不用說了。
羅琳是英國人、受英國教育喝英國奶水,《哈利波特》系列故事呼應英國現實當然是自然的、也未必是負面的。只是也許我們未必要把巫師當成「貴族」讓我們平民麻瓜羨慕或嫉妒,也許就把巫師當成一種特別的人種、社群、或是宗教,他們和我們不同,但內裡自有貧富貴賤,各自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實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