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中認識 人性】
說到莎士比亞,這位超經典的文學家,也是戲劇家、詩人
應該大家都聽過他的名字
小時候看過電影版「羅密歐與茱麗葉」,
當時好喜歡聽這電影的原生帶
李奧納多演的羅密歐,克萊兒演的茱麗葉,可愛稚嫩的年輕氣息,在當時真的是很多人的偶像
(1996年的電影...應該不會只有我看過吧)
YT上有片段👉https://reurl.cc/X6zl4R
國高中時,同學都很愛去圖書館借莎士比亞的詩集
拿來抄寫成情書,送給心儀的人
相較詩集,我更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
==============
🔖A Stage Full of Shakespeare Stories Hardcover
去年在amazon上就看過這本評價5星的書籍
(喜歡原文的可以收藏,博客來、三民都有引進原文版)
現在臺灣也看得到這本書了,而且還有中文版的
🔖莎士比亞經典劇作:12篇成長必讀文學啟蒙
出版社:小熊出版
適讀年齡:低年級親子共讀,中高年即可自行閱讀
精裝書
書中收錄了
🔸12篇為孩子而簡化改寫的莎士比亞經典劇作,
🔸包含莎士比亞文學必讀四大喜劇與四大悲劇,
🔸書本最後有書末附有莎士比亞生平介紹及劇作賞析,
🔸紙張拼貼的繪圖風格
🔸是一本很好上手認識莎士比亞作品的入門書
繪者Alice Lindstrom以她擅長的紙張拼貼、繪圖,
製成這本書的插圖
使這本書有別於其他莎士比亞的兒童繪本的插圖風格
🔸12篇故事🔸
✅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皆大歡喜、威尼斯商人
✅四大悲劇-馬克白、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
✅還有其他四篇:羅密歐與茱麗葉、凱撒大帝、暴風雨、無是生非
莎士比亞的故事,故事寓意比較深,
好看之處在於 #對人性的深度刻畫
#不談人性何有文學
建議每則故事讀完
可以和孩子討論故事中的角色的作法與他的心境變化
小子幼兒園時就有聽我講過莎士比亞的故事
主要是因為媽媽我曾經在看Ian McKellen主演的「李爾王」的電影
(Ian McKellen就是演魔戒的甘道夫、X戰警的萬磁王)
當時他很好奇我在看甚麼,要我講給他聽
我雖然儘量講的比較白話,但故事比較長篇,對小子當時來說有點深
小子現在開始有在看一些中國歷史朝代的故事
最近透過這本『莎士比亞經典劇作』,
小子對於故事裡豐富的角色還有角色的變化,比較能理解
莎士比亞筆下的劇
大多是「財富、權利、階級」的高低對比,而衍伸出的喜怒哀樂的劇情
就好像中國歷史朝代故事中也常看到的「爭權、奪利、親情拉扯」
我們最近常透過這本書,討論人性
「好人不一定是好人,壞人不一定是壞人」
是小子目前的感想
小子個人目前最喜歡「李爾王」和「凱薩大帝」,這兩個都是王的故事
小子會跟我說:
李爾王的小女兒個性比較好,大女兒二女兒內心有小黑黑,比較壞
小子也會好奇:
都已經變成王的一個人,為甚麼還要聽近不好的建議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被小子排名最後一個的故事,可能小子還小,對於愛情劇還沒有感覺
坊間有一本類似的,我會列在這篇最底下
但小子比較偏好小熊出版的這本『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插畫風格
====其他莎士比亞童書======
另外有一套已經絕版,只能從圖書館借
🔖莎士比亞文學精選繪本(中英對照),CD有聲書
每本書有2中2英CD
有注音
適合:國小/國中/想練雙語
套書共有10本:
1馬克白 2羅密歐與茱麗葉
3仲夏夜之夢 4雅典的泰蒙
5奧塞羅 6威尼斯商人
7哈姆雷特 8李爾王
9亨利四世 10埃及豔后
🔖莎士比亞繪本-世界經典故事系列
出版社:風車
這本有注音
故事內容較淺
#鄰家小書蟲 #小子的書單
#文學 #莎士比亞 #世界名著
#人格 #品德
#小熊出版
哈姆雷特賞析 在 李阿思浪跡天涯小筆記 - 英國闖蕩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學,是最美的語言】
工作的甜品店有對匈牙利雙胞胎姊妹,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歐洲朋友。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遇見讓我瞠目結舌的情景,匈牙利姊妹、香港同事、日本同事四個人開心的閒聊,用非常流利的 — 日文。
欸,不是,講英文就算了,用日文聊天有合理嗎?後來我才知道,香港同事大學主修日文,匈牙利姊妹呢,則是當了十年的英日翻譯。
倫敦旅人實在個個臥虎藏龍,身懷絕技。大好機會不能放棄,我後來老纏著匈牙利姊妹和日本同事,要她們ㄧ天教我ㄧ句日文。得意的是,目前我已經學會唱大象歌了!(到底學唱童謠幹嘛😂)
有一天,匈牙利姊妹一來上班,就衝到我旁邊,用極其興奮的口吻問我:
「Michelle,聽說你大學主修文學?」
「呃,對啊,中國文學。」我有些愣住。
「好棒啊!你為什麼學中國文學?」
「因為我喜歡老東西,幾千幾百年的文章字句,現在仍流傳著,還是那麼美,還能同感,我覺得很神奇~」
然後我就看到了,閃閃發亮的眼眸。
那是遇到知音的眼神。
那一整天,我們都在聊文學,匈牙利姊妹問我最喜歡莎士比亞的哪部作品,我說「哈姆雷特」,她們問我為什麼不是「羅蜜歐與茱莉葉」?於是我講了我覺得更美的「梁祝」給她們聽;她們問我最喜歡哪個古典故事,我講了很經典的「莊周夢蝶」。
然後,她們說她們最喜歡的日本歌舞伎,板東玉三郎演的「楊貴妃」,就是改編自中國崑曲。於是,我們約好八月要去劇場看莎士比亞;然後要再找一天,一起在家,看我推薦的,當代傳奇劇場的「夢蝶」和國光的「三個人兒兩盞燈」。
我從來沒有想過,能在國外,跟外國人聊中國文學。很多時候,我只是喜歡,說不上原因,看京劇的時候明明聽不懂,卻常常在台下哭;以前編教科書要寫賞析,編到蘭亭集序,讀了幾十遍,小時候不明白,只覺得頂多字句美,那一刻才忽然懂王羲之想說什麼,也在辦公室偷擦眼淚。
我說我很神經病,常掉淚掉得莫名其妙。匈牙利姊妹說,我們也會。聽我講中國古典故事,也會感動。
明明只能用英文溝通,但那天彼此的語言隔闔好像完全不存在,我能感受到那內心的頻律忽然相契的美好振動。
其實一直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這故事很私人,也怕寫得太長,太無聊。但,那天的感動一直在心裡,能跟外國人聊共同喜歡的事物,現在想來心情仍是激動,想好好紀錄下來,留給自己。
謝謝倫敦,謝謝這些美好的相遇。
哈姆雷特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埃及公主與考古學 ◎#利文祺
「埃及考古學家發現阿肯那頓王
的女兒自三千年封陳後仍然跳動著心臟
他們小心著如同呵護雛鳥般把她抬出
順著門廊,石柱,兩排蒼翠的無花果
預計抬到實驗室掃描,歸檔,如果有機會
這位公主可以在博物館受人矚目
做為世界的鏡子。考古學家想著。
他們將屍體運至尼羅河
河馬張開大嘴吞走了白天
考古學家害怕,害怕他們的記憶也被吞噬
鷹蛇盤旋,他們想起冥王歐西里斯
如何分屍,如何被尋找,如何審判靈魂
他們無法想像一根羽毛如何審判他們
衰敗的埃及一顆戀人的心。考古學家想著。
沿著尼羅河即將運至蘇伊士
但之前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密林
考古學家聽見屍體的心跳
悸動著棕梠葉翻開了它的手掌
像是複雜的旋律,一篇言情小說的開頭
實質上靈魂沒辦法被縫合而復活的
一朵花也是。考古學家想著。
那時夕陽斜照腐化過度的死屍
在一片黃金沉醉中,考古學家彷彿
看到那位公主,披著寶藍紗麗,覺醒般的
眨了眨眼,瞬時拉住了時間
考古學家以為聽到她說「浪子」
我原諒你無心的錯誤
還有情敵,腐壞的擁抱。
但我相信──
考古學家將為我復活的愛情
所驚訝。」三千年前的
公主這樣想著。
-
◎作者簡介
利文祺,1986年生,政治大學經濟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現於瑞士蘇黎世大學攻讀漢學博士,研究台灣詩歌。出版有詩集《划向天疆》、《哲學騎士》;翻譯《哈姆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暴風雨》。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Shadea84 (@pixabay)
-
◎小編 ü 賞析
利文祺的敘事風格基本帶有西洋文學色彩,在台灣年輕現代詩壇中可謂少見,對於這樣的詩歌要做一位負責的讀者並不輕鬆,因為往往有些典故或脈絡,是容易被疏忽或難以進入的。不過有時這也沒有關係,本詩收錄於其第二本詩集《哲學騎士》,讀者也可選擇輕鬆地跟著騎士遊歷,聽他流暢地講述這位埃及公主的天真與執著。
詩中前兩段運用埃及著名的法老與神祇作為鋪陳,先大致勾勒了上古的北非場景,一個矛盾之處或許是阿肯那頓法老以推行一神信仰留名,冥王歐西里斯想必正是埃及眾多被排除在外的神祇之一。不過這首詩本是一則架空故事,事實上,無論透過考古學或詩學,我們不但不能知道這位公主是誰,詩中也根本沒有寫到已成木乃伊的埃及公主在世時,那真正的愛情故事自身;只是側面透過千年的時間,在事件都不可考之後,讓考古學家與讀者看見了一份永誌的心意。
第三段從尼羅河至蘇伊士,是古文明之源到現代人工運河的旅程,象徵一種時空的穿越,並藉由密林的場景掩護了考古學家的這場與公主心靈相通的神秘體驗。也因此,第四段才能不再如前三段末尾那樣總是「考古學家想著」,而終於變成了「公主這樣想著」。在這末兩段當中,先是有考古學家提到了「心跳」,後是公主提到了那浪子的「無心」,然而事實上木乃伊的臟器是被挖空,另外於陶罐中保存的;可是愛最重要的就是心,這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實際上無心的木乃伊公主,偏偏才是有著最真摯心意,而去指責活著、有心跳的浪子根本「無心」的那位。
另外,若再退後一步看這首詩,眼尖的讀者也許已經發現引號的安排,整首詩事實上幾乎從開始就在引號裡,下引號直到最末段到數第二行才出現。也就是說,這首詩的鋪陳其實是更後設的,事實上,上面所有引號中的敘述,都是埃及公主在將死之際,所想像出來安慰自己的場景——公主相信自己將會復活,且相信自己如此一份抱持愛意死去的真心,能在三千年後撼動世人。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4/2016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