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的滅亡》贈書活動已經結束。本次留言實在太過踴躍,我很感謝眾齋友們的熱心參與,除了替幸運的得主感到開心之外,也替留下優質留言卻沒被抽中的齋友們感到惋惜。不過齋主也老實說,三本贈書目前還由廠商調貨中,我會盡快將其寄出。
此次抽獎得主為
Flora Tsai
李佳昕
至於留言區最優質者,由於人選眾多,最後齋主決定將幾個優質留言排出,也使用抽獎的方式抽選。恭喜Vanessa Chou幸運被抽中,也很感謝她於留言區中極有誠意的分享內容。
附上她的留言
頭號粉絲
Vanessa Chou
#我對奧匈帝國的印象
#子迂的蠹酸齋 #請來按讚加入粉絲團
#來抽書 黃至民 Tree Lee
在台灣底層長大的小孩,讀歷史最多的時候大概就是在國中的時候了,背歷史從史前時代到第二次大戰,背得昏天暗地,對奧匈帝國倒沒有什麼印象,大概就是考卷上的一個空白填項,等人寫進去吧?考完就忘了。
直到成年後去看西洋藝術史,我對其中最感興趣的是巴洛克藝術。
要了解巴洛克藝術的起源,就必須從當時興起的宗教改革講起。
巴洛克風格的所以能成功流行,與羅馬天主教會的鼓勵有關。教會借著豐厚的捐款請藝術家來建造宏偉的神殿、在繪畫上畫出神的故事,表揚神衹的神聖性,畫的金光閃閃、雄偉莊嚴,再加上普通百姓都做不到的繁瑣綴飾,借以震懾信徒,得到擁戴。
貴族們看到教會借著藝術鞏固了神權,跟著仿效請藝術家來裝飾自己的宮殿和住處,斥資宣傳中央集權的統一正當性,削弱地方權力,最佳代表就是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表揚王族們的正統高貴,歷經王朝交替,延續到現在,仍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室。
就連當上皇帝的拿破崙,縱使戴上了王冠,在歐洲貴族眼中仍是一介平民的暴發戶,為了打入歐洲貴族的圈子,就和約瑟芬離婚去娶歐洲最古老最正統的皇族公主,公主就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這就是我對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個印象。
歐洲貴族身上的誇張裝飾,教會場所的莊嚴宏偉,在在表示自己神聖的不可褻瀆。其實只要回去看哈布斯堡王朝的起源,就會明白他們的第一個國王也是從地方頭目做起,一樣赤手空拳血淋淋打天下,侵門踏戶,燒殺搶掠,起步比拿破崙早了百年而己。
為什麼喜歡巴洛克風格呢?因為我小時候和許多小女孩一樣,看到的是宮廷洋派的華麗,喜歡畫大眼睛、蓬蓬長裙,以及很多很多的蕾絲和蝴蝶結。就是法國瑪麗王后所穿衣裝的巴洛克風格經典。
小時候崇尚的華麗浪漫,實在不知道這些王權的時尚,背後有那麼多的政治宣傳上的計算,不知人間疾苦,無法想像他們是多麼致力融合多種民族,來鞏固一個王朝。有太多人放不下權力,談判妥協,轉移更迭,還是不小心又分裂為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再繼續努力融合成為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立憲制二元君主國,再次鞏固一個權利中心。
擁護王權需要軍隊,誰能想到,一個軍官要發號施令,必須說多國語言?
讓我們看看,這奧匈帝國到底有多少個民族?歷史記載的是: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埃西亞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烏克蘭人等所有其餘民族……,哇!面對多種語言,換你帶領軍隊,你帶得動嗎?
一次大戰後,奧匈帝國解散了,各自分裂為小國。
奧匈帝國之所以解散,乃在於多民族上的語言分岐,國內民族起事和民族糾紛不斷,中央行政效率低下,經濟發展舉步維艱,於是有些地方吵著要獨立,脫離奧匈帝國。
如今王權式微,人民有更幸福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科技及網路消弭了階級,財富和資訊快速流動,基本教育更加普及化。更重要的是我喜愛的巴洛克藝術,從宮廷走向人間,走進平常百姓的繪畫中,成為一種畫風,不再不可觸及。
在人類的活動裡,哈布斯堡王朝只是一個媒介,奧匈帝國只是一個國家機器,就像人們要如何使用鈔票,鈔票本身沒有意識,如何使用它的人,才有意識。一個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千千萬萬的人在推動?何況是一個有計畫性、有權力誘導性的大家族?
在人性慾望下帶來的政治流動,才是我們要研究的細節。
哈 布 斯 堡 君主國 在 JUICE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FR2 | New Arrivals
Fxxking Rabbits 最擅長的主題之一名畫翻玩又有新作品!本次畫中主角為 Maria Theresa of Austria 哈布斯堡君主國 (奧地利) 史上唯一女性統治者。
The Empress Tee - NT$2,880
JUICE 全台店點及官方網店皆有發售!
哈 布 斯 堡 君主國 在 妙雅 Mia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波蘭獨立紀念日快樂!🇵🇱❤️
十八世紀,在波蘭立陶宛聯邦分裂後,
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侵略並劃分波蘭領土,
此後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一百二十三年之久。
然而,即使遭佔領超過一世紀,數百萬波蘭人的愛國心也沒有因此消失。
1918年11月11日,波蘭王國的攝政委員會--取代入侵者,由三人組成的波蘭政府--任命約瑟夫·畢蘇斯基為總司令,畢蘇斯基撤除了華沙的德國駐軍。
同一天,新選出的社會民主黨德國政府接受了由協約國提出的康邊停戰協定,正式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雖然從1926年起11月11日就是國慶日,但一直到1937年4月23日,它才被正式訂為獨立日。
1989年重新被命名為波蘭獨立紀念日以來,每年,世界各地的波蘭人都會盛大慶祝這個日子。
After partitions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in the 18th century, conducted by the Russian Empire, the Kingdom of Prussia and Habsburg Austria, which divided Polish lands in the process of territorial seizures, Poland disappeared from the maps of Europe for as long as 123 years! Yet, our patriotic spirit could not have been erased from the hearts of millions of people, who survive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in an occupants-created reality.
It was on 11th November 1918, that the Regency Council of the Kingdom of Poland-the Polish government consisting of three people as the replacement of deposed invaders -ceded power over the Army to Józef Piłsudski. The same day, newly elected social-democratic German government agreed to Armistice of Compiègne between the Allies and Germany, which officially ended the First World War. That day, Polish people in Warsaw disarmed the Prussian military garrison and invading soldiers patrolling streets of the city.
Even though 11 November was a national holiday for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ince 1926, it was on 23 April 1937 when it was officially recognized as The Independence Day. The holiday is celebrated regularly since 1989, when it was renamed as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