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智模型衡量局勢
人類的思考需要運用各種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又譯為思考模型)。這些模型描繪著現實,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看出各種模式、預測事物的發展、瞭解自己遇到什麼狀況。要是沒有這些心智模型,現實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怒滔洶湧的資訊洪流,又或是各種原始感官體驗與情感的叢林。正是心智模型為我們帶來秩序,讓我們能夠無視不必要的事物而抓住重點—就像在雞尾酒會上,只聽到自己的對話,而不管四周其他人的吱吱喳喳。我們會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套現實的模擬,用來預測情況的發展。
雖然我們可能並不自覺,但心智模型時時刻刻都在運作。但也有時候,我們會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運用怎樣的觀點在衡量局勢,而且也能夠刻意堅持觀點或改變觀點。需要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像是換工作、生小孩、買房子、關掉工廠、蓋一棟摩天大樓),就最常有這樣的感受,你會發現自己的決定除了出於客觀邏輯,還會有一些更根本的理由,像是看待當下情境的視角、認定世界運作的方式。而這種潛藏的認知因素,就是由各種心智模型組成的。
我們必須去詮釋這個世界,才能真正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些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也總是覺得理所當然而渾然未覺。
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我們所選擇應用的心智模型,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歸納類推,得出抽象的概念,再應用到其他的情境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即使面對新的情境,也有辦法應對,而不需要每次都從頭開始學習。無論何時,思考框架都會默默運作。但我們可以刻意停一下、問問自己:現在我們運用了怎樣的框架?這真的是最適合目前情景的框架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能去選擇其他更好的框架,或是創造全新的框架。
.
▍我們所謂的「框架」
框架(framing)這個詞,在社會科學領域已經談了很多。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就曾清楚解釋過,對各種結果採用了不同的說法,會影響別人所做的選擇;他們把這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並認為這是人類推理的一項缺失。
而在這本書,我們雖然也用了「框架」一詞,但含義卻有所不同:我們指的不是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而是要刻意掌握自己的心智模型,在下決定之前,先發掘出各種選項。面對特定情境,選錯思考框架肯定就會讓決策有所疏漏;雖然如此,建立思考框架仍然是人類為自己賦權賦能的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重塑世界。無論是個人或是整體人類,要是少了這種能力,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可能有人會認為,另啟思考框架就好像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也就是:某個特定領域的主要概念及實務有了根本上的改變。1962 年,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就提出主張,認為是一次又一次的典範轉移,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然而,典範轉移和改變思考框架並不完全相同。每次典範轉移,都是在另啟思考框架,像是哥白尼的地動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天動說模型。但是,每次另啟思考框架,卻不一定稱得上是典範轉移;另啟思考框架是一件相對頻繁得多的事。有些時候,改變思考框架會改變整個社會對世界的觀點;但遠遠更為常見的現象是會為個人的生活,帶來一些小小但深遠的改變。
不論是哪一種,如果另啟更適宜的思考框架,就能讓人做出更好的決定,創造更好的局面。
說要建立或改變思考框架,可能讓人覺得很複雜、很困難。這確實需要一點技巧,但人們其實很懂這一套。雖然我們平常不見得意識到這點,但人類幾萬年來一直在建立及改變思考框架。
思考框架並不只是個人的個別觀點,而是我們的基本認知模型。不過,若以「觀點」來打比方,確實有助於瞭解什麼是思考框架。義大利建築師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在1420年左右,確立了幾何透視畫法,而在這之前的繪畫是把世界畫成平面,各個物體的位置則是以重要性來決定。是在布魯內列斯基之後,畫家才學到了透視法,學會如何表現深度、如何畫出我們眼睛實際所見的景象。比較這項改變前後的畫作有何不同,有助於理解改變思考框架有何效力。
每個人都會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做出大大小小的各種預測和決定。而這就像是一直進行著某種心理上的時空旅行。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更善於此道,但不論是誰,也都有一些可以再改進的地方。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所改進。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我用我的理解舉了原生家庭與關係的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思考框架對我們的影響。學習「思考框架」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在於覺知:我們如果持續使用不適合的框架,導致痛苦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使用更合適的思考框架呢?
像這種練頭腦的書,偶爾看看,可以預防失智,強迫思考,也是蠻好的事情。這種自我挑戰,是我自己平常就會做的事,也跟您分享。
祝願您,能建立適宜自己的思考框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廣東話) https://youtu.be/H0R8mHUG9v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
哥白尼發現什麼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創作於1937年的小說。
這本書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讓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Hayao Miyazaki)在2016年再度復出,近乎執念地要將它製作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
這本書環繞著主角對世界的困惑開始,年輕的我們是不太懂人生這種沈重的話題。
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十四歲的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園中遇到了許多他不能理解的事情:
家境不好的同學受到同學欺負;
高年級學生制定下無理的規則,要求低年級服從;
同學們在交朋友的時候,比起人品、性格,更看重的是成績、出身……
主角的舅舅就針對困惑與主角寫信交流,探討關於貧富、欺凌、勇氣的問題,引導小哥白尼樹立人生觀,開始思考要活出怎樣的人生。
📚即使過得貧窮,也依然是值得尊敬的人
主角小哥白尼,有個叫做浦川的朋友。
有一回,家裡開豆腐店的浦川連續幾天沒有來上課,「小哥白尼」有點擔心地去探望他,卻發現浦川身體很健康,只是因為父親有事,家裡的員工又病倒了,不得已在自家豆腐店幫工。
那一次,作為富家子弟的小哥白尼第一次用機器磨了豆子,也真正見識了什麼叫做「貧窮」。
從朋友家回來,「小哥白尼」就和舅舅討論起「貧窮」的問題。
舅舅問「小哥白尼」覺得自己和浦川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小哥白尼」覺得「最大的區別可能是自己家很富裕,而浦川家卻很窮」。
舅舅否定了小哥白尼的答案,接著告訴小哥白尼,雖然浦川年紀還小,但已經靠自己的勞動生活,而家庭富裕的「小哥白尼」僅僅只是一個生活優渥的消費者。
所以,勞動者和消費者的區別,這一點才是「小哥白尼」和浦川最大的差異。
舅舅告訴小哥白尼:
「人真正的價值並不取決於他的穿著、住所或食物。
如果有高尚的心靈、卓越的見識,即使過得貧窮,也依然是值得尊敬的人。」
對比書中先前提到「炸豆皮」事件,浦川就算被山口羞辱,他也要奮力勸阻北見不要去傷害羞辱自己的山口,足以見得浦川是一個擁有著高尚心靈的人,所以即便是衣服參有炸豆皮的味道,他也根本不用感到羞愧。
換個角度來看,正是作為勞動者的他們,才真正扛起了這個世界。
哥白尼發現什麼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Galileo的教誨:人類非宇宙中心點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1日
【明報專訊】人類非常自以為是,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動物。自古以來,不止大部分人都以為大地是平或者是方的,他們更以為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圍繞着我們而運轉的。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以望遠鏡觀察得來科學證據,支持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太陽中心論,他就被教廷批鬥和逼害了20多年之久。
即使現代人也有同樣自以為是的主觀願望。不少人偏見地以為近數十的所謂新發明,例如互聯網、手機、AI、機械人和加密貨幣等,都必然是人類史上最偉大和最重要發明。更有不少人甚至相信所謂加速回報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認為重要科技發明的速度不斷提升,很快就將達到人網合一的所謂「奇點」(Singularity)!
客觀點來看,這些科技發展雖重要,尤其互聯網和手機,令到日常生活更方便和豐富,但怎可能比火、蒸氣機、電力、電話、汽車和飛機等更重要?有人曾問過李光耀,什麼是偉大發明?他的答案是對新加坡而言,最重要的發明是空調!他認為在熱帶地區,如沒有空調,工作效率非常低,經濟發展必更困難。你可能以為李光耀此言是開玩笑,小小一台冷氣機,怎可能那麼偉大?但事實擺在眼前,新加坡是熱帶國家中,極少數(差不多唯一)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國家之一,成功原素當然不止空調這麼簡單,但他立國不久即決定盡快在所有政府辦公室裝置空調,肯定對提升政府效率有極大幫助。
近20年科技無助提升生產效率
若以生產效率的趨勢來判斷近20年科技發展的成效和重要性,不幸客觀結論就必然是頗為失望,甚至驚訝。因為不論美國或中國,過去20年的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ductivity)增長都不斷放緩(見圖1及圖2),就如數以萬億美元計的IT投資,每人手中一台超級電腦,都提升不了我們的生產效率。更不需遑論AI結合機械人,再加5G,所有工廠都應變得更自動化,需要的工人極少,理論上人均生產效率必定急速提升。
這麼多「超偉大」發明,怎去解釋生產效率增長率不加速反放緩的重大謎團?我認為可探討3個可能性。
(1)從1970年代開始,個人電腦(PC)開始崛起和普及,企業投入大量資源,期望生產力效率大幅提升。但長近20年的投資期,效果一直是失望的,在互聯網普及前,大部分電腦幾乎可算是獨立的,主要用途只包括文書處理(word processing)、電子試算表(spreadsheet)和簡單資料庫(database)等,即使有通訊功能,也只限於速度極慢、撥號連線的modem。在這個單打獨鬥的環境下,大部分PC亦是一台昂貴的高級打字機,對生產力提升當然有限。後來隨着互聯網崛起、寬頻普及,企業開始看得到大量投資IT的回報。當然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創立大量新企業的機會(但即使如此,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生產力增長也一直放緩)。
同一道理,過去30年的新科技發展,將有重新提升生產力效率的一天,可能只是時辰未到。我贊同有此可能性,但到底現代科技,缺乏什麼催化劑,防止它們完全體現潛能?我也沒有準確答案,部分可能是投放的量未足夠,例如5G,大家一直期待網絡速度馬上提升10倍以上至Gbps級別,但事實上在美國和中國的用戶體驗極差,平均速度提升50%不到,某些情况和地區,甚至比4G更慢,亦較受障礙物如牆壁阻礙接收。應用方面更缺乏「killer apps」,據說在中國的流行5G App是Speedtest,就是用來測試通訊速度!現時平均每個基站服務約7000用户,當然寄望繼續增加密度,到了某個水平,希望能較成功體現5G功能。除此,高頻率的mmWave網絡仍在起步階段,高頻率才可真正大幅提升速度,但不幸物理上,mmWave穿透力更差,要實現IoT夢想,實時遙控高速機器,進行精細手術和應用於交通系統等,仍面對極大挑戰。
(2)人均生產效率增長放緩,有可能是定義和數據準確度的問題。會否是不可以金錢來量度近代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所有好處,除經濟增長外,亦有助改善人類健康、延長壽命,以及提升快樂感?有可能,事實上在過去200多年,全球人類壽命的確上升很多,從不到30歲升至現在的70多歲;但大部分應該是公共衛生的改善,尤其自來水的普及,農業進步導致營養改良,以及接生技術和環境改善,大幅減低嬰兒夭折率等,而非來自先進癌症治療法或基因工程技術。當然,近年英美的平均壽命更出現下跌趨勢。快樂的定義更抽象,跟科技發展更沒有一個必然關係,去多幾次日本就一定開心啲?著名人類學家Steven Pinker認為,原始的hunter-gatherers,以狩獵為生,不用花太多時間工作和計劃生活,平均快樂度反而比生活較穩定和富庶的農業社會高很多。原因是農業需要長達一年的工作計劃、播種、灌溉、收割和儲糧等等,全年忙碌,亦需全年憂慮天氣和瘟疫等。現代人更惨,不止需要計劃一年,未上幼稚園,已需要開始計劃人生,每年每月每日都有無窮無盡的所謂工作、責任和煩惱。
有人企圖解釋,可能分母也有問題。人均生產力增長減速,或者是因為現代經濟高度自動化,需要工作的人愈來愈少,即是失業,underemployment和不需工作的人愈來愈多,所以人均生產效率就被拉低了。這個解釋有兩個問題,首先在這次COVID大流行前,以美國為例,失業率跌至3.5%的50年新低,何來工作人數在減少?近月隨着美國疫情減退,失業率又再急速下降,所以此論點不成立。
有人指出,雖然表面失業率低,但有不少人不再尋找長工,只做點「零工」(gig),或只領救濟,所以人均生產效率被拉低。我沒有深入研究過,但我懷疑近年underemployment的情况,是否真的比以前嚴重。我的印象是從前較以農業為重的社會,鄉下的「閒人」更多,城市化才是提升人均生產力的最重要元素。
總括來說,我承認經濟數據未必能夠完全反映科技進步對人類的影響,但仍不可以此為解釋生產效率增長放緩的藉口。
人類發展漸近兩科學極限
(3)我認為最重要的解釋是人類發展已逐漸走近兩個科學上的極限。第一個是地球資源所能提供的可延續發展極限。人類發展,從古至今,尤其從工業革命開始,都可說是建築在耗用地球資源身上,尤其倚賴化石能源,最初是最髒的煤炭,後來是更好用但更有限的石油,再加上較清潔但難儲存運輸的天然氣。近年我們當然開始發現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帶來嚴重氣候變化問題,如不能在極有限時間內解決,足可導致一次全球大規模動植物滅絕災難!
樂觀來看,這個危機當然也提供很多發展再生能源、電動車輛(electric vehicle, EV)、儲能、碳捕獲(carbon capture),以至「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技術的機會。但不能否認的是地球本身是個充滿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的環境,最方便的能源必然是與炭相關的,石油的能源密度是任何電池技術的20倍以上。按《巴黎氣候協議》的計劃,人類必須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談何容易?去年因疫情,全球碳排放確下降了約6.5%,接近但仍不到每年遞減7%的目標,今年美、中等經濟重開,有可能達標嗎?
另一個更根本的是物理的極限。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突破,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初,愛恩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稍後由玻爾(Niels Bohr)、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等人所發展的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兩套理論非常偉大,亦有極大實用性,核能和核武正是它們的結合,是禍是福,見仁見智。但不幸過去60年,理論物理已可說碰到了堅硬牆壁,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有非常根本性,甚至哲學性矛盾,聰明如愛恩斯坦,窮人生最後30年努力,也無法解決此問題。後人想出很多充滿創意的理論,例如超弦理論(Superstring Theory),但全都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驗證明,所以於事無補。
物理極限對應用科技和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整個IT革命都是由半導體技術進步所推進。最有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雖並非一條真正永恒不變的物理定律,但在過去50年,一直是芯片發展的一個指標。事實是每一代的芯片發展,雖仍在進步,但速度早已放緩,最初摩爾定律預期每9至I2個月,芯片密度即可翻一倍,近年已放緩至兩年以上。強如過去的老大英特爾(Intel),已停滯於14nm兩年以上,只有台積電和三星能繼續推前,能成功生產7nm芯片。即使台積電等能如期做到2nm,無疑必將接近物理極限,再縮小必將帶出各種量子世界的奇怪現象如「穿隧效應」(tunneling effect),極難控制芯片性能。
在應用層面上,影響也必極大。單是AI無人駕駛,已是個極重要的科技夢想,亦是Tesla股價的一個重要支柱。馬斯克(Elon Musk)教主是個頂級銷售員,他一直不斷告訴「信徒」無人駕駛是個相對簡單的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應用,只需GPU或ASIC夠快,加上視覺數據,必可在短期內成功。按馬斯克的說法,年輕一代不需要學駕駛汽車,法律甚至將禁止人類開車,所有汽車變成AI無人駕駛的EV。
無人駕駛為極複雜AI難題
事實上,無人駕駛是個極複雜的AI難題,最近連馬斯克開始承認困難比原先想像中高很多。不止Tesla,大部分其他公司都碰到同樣問題,不少甚至已放棄。Uber和Lyft都計劃出售無人駕駛部門,Alphabet的Waymo,近日CEO和CFO等多位高層相繼辭職。德國各大汽車廠近日都推出質量非常不錯的EV,但並無太多AI功能。
我一向認為無人駕駛沒那麼簡單,應屬於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問題,即需要所謂common sense。人腦當然遠比電腦慢,但複雜度遠比芯片高,人腦neurons(神經元)數量超過1000億,synapses(突觸)數量更超過125萬億,更加是三維物體,連形狀和組織都對人腦的思考、性格和整個意識(conciousness)非常關鍵,遠比現時最先進二維為主,7nm GPU的540億原子粒多和複雜。即使未來用到2nm技術,能做出人類common sense的機會仍很低。不少AI專家認為,AGI需要whole brain simulation,或甚至不可以矽為基礎原料,改以用所謂wet ware,不知是否想以基因工程技術,在試管中培植出一個以碳為基礎原料的有機AI系統?聽起來,比Frankenstein(科學怪人)更恐怖!
我沒有答案,只想提醒大家不要過度自以為是,人類始終是渺小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非常有限!
(中環資產擁有Tesla、Uber、Alphabet、台積電及三星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3.php?col=1463481132098
哥白尼發現什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廣東話)
https://youtu.be/H0R8mHUG9v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系指有關火星嘅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喺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嘅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嘅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嘅學者對火星嘅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喺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喺火星上嘅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热气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嘅萊文, 10月10日喺著名嘅《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喺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喺嘅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嘅研究風格著稱,佢喺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話,維京號上搭載嘅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嘅氣態痕跡」。
為證實呢個系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直头沒有出現反應。
唔過,NASA聲稱無法喺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嘅化學反應,而非真實嘅生命。
而且喺此後嘅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喺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系否存喺生命嘅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喺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佢相信NASA很快就會揾到火星上嘅外星生命,並宣布声气。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話:「這將系革命性嘅,好似哥白尼所講嘅,『唔,我地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嘅,它將開啟全新嘅思路。」
佢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地還沒有為此搅掂(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喺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得食地喺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嘅著陸點,預計它將喺2021年2月18日降落喺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喺2020年嘅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嘅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嘅「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系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屎友嘅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喺尋揾嘅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嘅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嘅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揾到外星生命嘅證據。
「當我地喺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揾喺極端環境下生存嘅生命。」格林補充話,「我地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系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嘅環境,結果這些地头都充滿生命。最重要嘅系,有水就有生命。」
佢認為,喺像火星這樣嘅「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堂我地暫時講完, 多謝各位同學咁專心聽書, 喜歡我地課堂嘅朋友, 請,讚好, 同埋分享, 最緊要訂閱我地頻道, 要按埋旁邊個鐘仔,我地一有新影片,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啦, good bye class!
哥白尼發現什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國語)
https://youtu.be/1t6oZsv2PQ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是指有關火星的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在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的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對火星的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在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在火星上的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上火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的萊文, 10月10日在著名的《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在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在的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的研究風格著稱,他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說,維京號上搭載的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的氣態痕跡」。
為證實這是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完全沒有出現反應。
不過,NASA聲稱無法在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的化學反應,而非真實的生命。
而且在此後的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在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他相信NASA很快就會找到火星上的外星生命,並宣布消息。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說:「這將是革命性的,就像哥白尼所說的,『不,我們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的,它將開啟全新的思路。」
他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為此做好(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在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成功地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預計它將在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在2020年的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的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的「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是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能力的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的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的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的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
「當我們在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找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命。」格林補充說,「我們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是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的環境,結果這些地方都充滿生命。最重要的是,有水就有生命。」
他認為,在像火星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天我們的課暫時完畢, 謝謝各位同學那麼用心聽課,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現在下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