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世界裡,和人類一樣有哭有笑也有悲傷,因為牠們與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陽光。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於1986年12月31日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辦的「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乃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首次跨年演唱會。
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實況:https://fb.watch/7--3TAhOdV/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於1986年進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參與演唱的歌手包括:張艾嘉、陳淑樺、黃韻玲、唐曉詩、齊豫、潘越雲、紀宏仁、錢懷琪、李宗盛、鄭華娟、周華健、王新蓮。其歌詞如下: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 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臺北市動物園成立於1914年4月5日,然後在1986年從圓山遷到木柵。2014年4月19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建園百年,在當天重現1986年9月14日的「動物園搬家大遊行」景況;踩街遊行車隊從花博出發,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南門市場,一路到動物園,全程出動87輛車,有24所國小的小朋友將打扮成動物模樣踩街;不過這場復刻版大遊行並沒有真的動物上街,而是由動物園的老員工及志工帶領,以布偶重現動物大遷移的景象,讓大家回味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
《臺北動物園 百年簡史》
根據191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的記載, 臺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來自日本的一位馬戲團團長,片山竹五郎,而非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裡聲稱的大江氏。
1913年底,日人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 首先在臺北市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演出1914年元旦檔期,之後接著前往台中和台南演出。
片山團長率領的曲馬團以馬術為主,例如將三匹馬綁在一起,馬上站兩人,兩人共挑竹竿,竹竿上頭再站一個人之類的特技,另外也有大象的表演。
片山竹五郎的曲馬團此番來台,還另外帶了三種稀奇的動物,即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從1914年元旦開始,放置在艋舺媽祖宮口街(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一帶)供人觀賞。半個月後,大蛇暴斃,片山竹五郎將死蛇泡在藥水裡,連帶棕熊一起送給博物館。
1914年2月初,片山竹五郎又從南洋買來猩猩,但這次不再開放展覽,而是要善加培育。根據報載,片山喜歡飼育動物,不過他在日本飼養的猩猩不曾存活超過三個月,常死於運送的船上或是登陸幾天後即告夭折。到了臺灣之後,他發現臺灣的氣候溫暖,飼育動物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比在日本高出許多。於是,隔月片山竹五郎開始向日本動物園購買各種珍鳥猛獸,在臺北籌設起動物園來了。
不知是片山竹五郎做事有效率,還是百年前的海運能力超過想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買來了義大利的孔雀、澳洲的袋鼠和駝鳥、錫蘭的火喰鳥和印度蛇等十幾種動物,隨即於1914年4月5日就在圓山開園了。
當時園內的鸚鵡既會學狗叫,也會講日語「歐多桑」(爸爸)和「歐卡桑」(媽媽),為動物園帶來了新鮮的趣味。
1915年,臺北廳政府買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動物園,園內飼養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臺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17萬人口而言,算是非常熱鬧。
至於目前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記載的動物園創辦人「大江氏」,應該是指1910年代的動物園養育主任大江常四郎,他在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購買老虎時,不幸病逝於當地;雖然大江氏為了動物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終究不能算是臺北動物園的創始者。
1934年,臺北市市役所買下圓山動物園鄰接土地,增設兒童遊園地。
圓山動物園於二戰末期曾經短暫關閉,當時的動物園隨時有可能遭到空襲,園方為了避免動物在園區遭到破壞時脫逃而傷害民眾,便於1943年執行「猛獸處分」,以添加化學藥劑的飼料餵食老虎、獅子、黑熊、大象等猛獸,令其死亡。
直至戰後,1946年,圓山動物園才重新開放。1946年6月,張明印奉派接任圓山動物園園長,為戰後首任園長。1946年底的時候,園裡只有178隻動物與4名職員。
歷經戰火的動物園裡的動物數量雖剩下不多,不過園內欄舍受損的狀況並不嚴重,因此動物園的建物規模與日治時期相去不遠。
到了1950年代,圓山動物園開始進行擴建工程,新增獸欄並大量引進新品種的動物。
1951年,為了吸引遊客,園方開始舉行動物表演與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其中的動物表演因為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便演出的固定戲碼,而當年參與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羊及鸚鵡等。
1952年,大量購置動物,其中包括象、豹、熊、獅。
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並擴建園門。
1958年,兒童遊園地由民間承租經營「中山兒童樂園」。
1961年,開始與日本的動物園進行許多的動物交換、贈送與購買等行為。
1967年,進行改建及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當時動物園的員工編制已經有30人。
1968年,臺北市政府收回動物園,劃歸教育局管理。
1970年,兒童樂園併入動物園,更名為「兒童遊樂場」,成為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
1979年,圓山動物園結束了持續近30年的動物表演。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1986年,動物園遷至木柵後,將動物園遷建後之園址及圓山兒童樂園合併,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籌備處。
1991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社教機構。
2014年12月14日,為營運80年的圓山兒童樂園之最後開放日,當天下午5點,圓山兒童樂園功成身退,之後由同月12月16日開幕啟用的士林「兒童新樂園」接棒為兒童們服務。
《臺北市立動物園 1986年搬家大事紀》
1986/08/15,圓山舊址關園。
1986/08/16,舉辦「為動物整理新家」活動。
1986/08/18,首批新引進動物抵達木柵新園,計28種。
1986/09/01,舊園動物陸續搬遷。
1986/09/05,行政人員搬遷。
1986/09/14,舉辦「動物搬遷大遊行」活動,沿途夾道參觀民眾達數十萬人。
1986/10/14,高齡大象「林旺」搬遷,順利抵達木柵動物園。
1986/10/28,舉辦「開園記者會」。
1986/10/29,長頸鹿搬遷,順利抵園。
1986/10/31,木柵新園正式開幕。
1986/11/03~1987/01/12,舉辦「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參觀教學」活動,計43萬2千人參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1949年,大量...
哺乳類是內溫還是外溫 在 In my 3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有新生兒的一周小記 & 睡眠記事👶
#1M10D
這兩天小球妹妹的心情突然驟變,
不吃奶嘴,很難安撫,睡前瓶餵總是剩一大半,白天的小睡狀況變差,
一邊還要陪伴失學兒童,雖然不意外,可是繼續失學下去,還要抽空做家事的媽媽真的快失心瘋了.…嗚嗚…
但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只要回想起哥哥當年的轟轟烈烈,
小球妹妹不管怎樣鬧,媽媽目前都可以接受~
畢竟就是一個作息一直被打擾,
一個一直求關注,兩難哪…
有時候連親餵安撫都不要的妹妹,幸好很愛洗澡,舒服的 #棉花糖澡盆 可以好好安撫情緒哪~~
這麼小就知道用泡澡紓壓,小球妹妹~妳很懂內~
新生兒最煩惱的睡眠部分,坊間睡眠理論跟訓練方法超多,
先了解理論~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92904354062887&id=1202484396438219
但我真心覺得寶寶先天氣質很重要之外,
總結我之前帶哥哥時的經驗,以下是我曾經犯下的問題,也給新手爸媽參考避免⚠️⚠️
1. #觀察和紀錄是重要的
住月子中心時,除了好好休息之外,記得跟護理師多了解寶寶的睡眠狀況,
如果有餘力多留一些時間母嬰同室,可以更加清楚寶寶的睡眠狀態。
出了月中後,寶寶又長大了一點,天使寶回家可能又一團混亂,
但是觀察跟紀錄寶寶每次喝奶,清醒,睡眠的長短,會比較容易了解寶寶的生理狀態,
我目前還是處在這個階段,新生兒會有很長的時間都在睡覺,
我們能幫助他的是
在他想睡之前就讓他進入睡眠狀態,而不是讓他過累導致難以入睡。
2. #親餵媽媽避免過度餵食
小球妹妹是很明顯喝飽了就不喝的寶寶。
即使是親餵,經常一邊喝完,小姑娘不喝就是不喝,夜間的瓶餵最近也經常只喝一半。
哥哥小時候則是,來我就張口,新生兒時期他經常各種莫名爆哭,媽媽疲累至極無法安撫下,最有效的就是塞奶。
但我在想可能是因為這樣導致過度餵食,也讓他腸胃不舒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新手爸媽應該多多了解寶寶可能爆哭的原因,以及學習安撫方法,
推薦SUNNY 老師的影片很多都值得看看喔~
⬇️⬇️⬇️
https://youtu.be/JNEGnF8JqoA
3. #避免經常性變換環境
當年因為爸爸經常不在台灣,一打一育兒太疲累下,我們經常會返回娘家,一待就兩周才北上,
寶寶其實多少是會認環境的,對睡眠環境的溫溼度更是敏感,寶寶真的很怕熱,冷氣請開下去,
噢,如果要說救婚姻要有三機,洗碗機,烘衣機,掃地機器人。
那新生兒的家中我覺得也有三機,除濕機,空氣清淨機,冷暖氣機(廁所有更好)~
新生兒對環境很敏銳,現在的環境很容易誘發過敏體質,除濕機跟空氣清淨機真的很必要,
我家廁所沒有暖氣,住月中時就特別喜歡一按就熱呼呼的浴室。
如果要加裝的話據說瓦斯型的暖風機便宜又溫暖。
4. #規律的睡前儀式
夜間長睡眠前,逐步調暗室內光線,安排一套固定的睡眠步驟儀式,讓寶寶知道:現在是睡覺時間囉~
忘記在哪裡看到,
哺乳類動物會在睡著後確認環境是不是跟睡著前相同。
所以如果你是抱睡,半夜寶寶醒來發現自己不在你的懷中可能會因此大哭。
就像當初我一試再試,每次熟睡一放下就秒醒的疲憊循環。
目前小球妹妹是使用了母嬰界神物,
來自澳洲的蝶式包巾 🌟Love to dream 包巾🌟
由 翔盛國際baby888代理的 Love to dream 包巾
🌠包巾分成三個階段:建立睡眠習慣、睡眠轉換關鍵、習慣夜夜好眠
🌠蝶型包巾四大特色
安全睡眠,寬大腿部空間、雙手上舉專利設計、內縮腰身(包覆感)
老實說這條包巾,哥哥小時候我也有買,我開始使用的時候,已經是方法用盡,對於效果半信半疑,
哥哥已經是個對睡眠有很多負面聯結的寶寶,加上習慣手腳自由的他來說,
又回到月中時要被束縛的感覺,他非常抗拒,所以當時我使用這條包巾是失敗的。
這次我有觀察,妹妹自然入睡時會呈現跟 #LTD包巾 穿好後相同的姿勢,
就是雙手上擺,雙腳自然放鬆。
於是在月子中心時,我就提早購入,夜間母嬰同室時,先讓她穿跟適應。
一開始會掙扎跟躁動,我覺得是正常的,但是越小時適應,效果會越好。
#LTD 在母嬰二手市場的出現率超高,代表著真的很多人在使用。
但是寶寶用品我只敢在正規通路買,而它的價格幾乎就是公定價,太便宜的來路不明真的不要亂買哪…
我幫怕熱的妹妹選擇了最薄透的竹纖維款,
在民生社區的母嬰用品好店 doudou,發現他們有個組合是1399,加贈兩條Tiny Twinkle花型圍兜 ,
這組圍兜的好幾款花色都很特別,平常兩入就要400多了,組合感覺划算~~
#Tinytwinkle 有出包巾也有出圍兜,是獨特的Kaffle™蜂巢式紡織材質。
哥哥是口水怪,一路用到一歲多還圍兜不離身。
沒想到妹妹這麼快就要用到圍兜,因為她最近實在是太容易溢奶了~
沿著嘴角流流流的,沒有圍兜實在不行哪~
女孩配件何其多,就從實用的圍兜開始收集吧~
#棉花糖澡盆
#新生兒睡眠
#LTD
#Lovetodream
#蝶型包巾
#包巾
#翔盛國際 #baby888 #圍兜 #口水巾 #tinytwinkle
哺乳類是內溫還是外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以下想分享我常見看到的真實個案狀況,非指涉某位特定之個案。
.
我常常遇到家長跟我說「我這孩子從小都很乖,怎麼到三年級之後情緒反彈這麼大」。
.
經過我細心觀察與評估後,就會發現這些孩子有輕微ADHD(過動)、ASD(自閉)或合併兩者都有,而且這些特質在幼兒園時就出現了,只是不嚴重,但就是會一直持續影響日常生活表現。然而,這些的孩子的天資不錯,在比較年幼的時候,能力與表現可以蓋過症狀的強度,家長往往認為他們只是需要好好管教,因此教養的方式通常都非常高壓,只要孩子不順從就用威逼恐嚇或拳頭讓他知道「Who's your daddy」,更甚者以虎爸、虎媽自居為傲。
.
父母親總是相信自己是「為他好」,反應了父母內心的無力、自身過去不好的被養育經驗或信奉以暴制暴的價值觀。但撇開父母親來看(畢竟我的專長是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在壓抑與挫折中長大,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他可以反抗了,那可能就要把從小到大被強壓的感覺一口氣討回來,但父母親這個時候會以為孩子管不動了(以前只要發飆或大罵孩子就會聽話),反而加大對孩子的約束,想當然爾,家庭內開始出現「權力爭奪」的戰爭。
.
孩子跟父母爭奪掌控感,是一場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好結果的戰爭。跟父母爭輸了自己的掌控感,孩子自尊與自我會更挫敗;但若跟父母爭贏了,也會失去對大人的尊敬與從此不屑權威的引導,開始無法無天。
.
哺乳類的天性,會使得這樣被對待的孩子即便怨恨著父母的同時仍愛著父母,長期下來體驗到的是愛是「溫暖的感覺」,卻同時包覆著「高張的恐懼」與「強烈的憤怒」,可能會同時影響到孩子的人際與長大後的愛情關係。
.
另外,也可觀察到這類型的孩子在人際之間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正想要的,畢竟從小到大他的父母親就不太被重視他的感覺與情感需求,加上ADHD(過動)、ASD(自閉)的特徵讓他更難以理解自己與他人,常常會發展出覺得自己的感覺根本「不重要」或是自己的真實感覺很「差勁」,不如假裝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覺好了,假裝久了,也忘記真正真正的自己了。
.
這些類型的孩子,若人生際遇比較好的話,常會自嘲自己是邊緣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因此在人生選擇中,總是「選擇自己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再感到後悔」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亂做決定」的階段反覆度過,然後傷害身邊真的親近他或對他好的人;人生際遇比較差的,在團體中總是讓別人占自己的便宜,反正好事總輪不到自己,不然乾脆當個惡霸,以避免被別人欺負。這些惡霸即使外表兇惡跟刺蝟一樣難以親近,但內心仍存在一個受傷的孩子,而這個受傷孩子如果沒獲得有意義的心理介入與情緒照顧,幾年後就會長成內心壞掉的大人。
.
然而,生理與心理是交互影響的,到最後也會搞不清楚到底誰先誰後,是情緒問題很嚴重才加劇生理的ADHD、ASD症狀,還是反過來因為ADHD、ASD症狀導致心理越來越偏執,只知道人生會長期在這件事中打轉,卻很困難有脫逃的一天。然後,家人與朋友開始疏遠他,畢竟過去也互相傷害的太深。這些兒童終將長大,很諷刺的是,因為ADHD衝動的特質,可能會比同儕更早成家(通常是未婚懷孕),並持續複製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治療模式中,與家長一起工作這麼重要的原因,我常常覺得好好的與孩子互動,不見得當下會立刻有效(反而還有可能短時間惡化情緒張力),但慢慢的孩子會變成一個情緒更成熟的人,因為長期來看:慈悲比嚴刑峻法更有用(Mercy bears richer fruits than strict justice)。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line友募集中!
專注力教材「情緒對對碰」與其他教材購買連結(請見留言區)
哺乳類是內溫還是外溫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1949年,大量中國大陸難民湧入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香港。猶太裔的羅蘭士勳爵及賀理士爵士兄弟在1951年聯同胡禮先生(Mr. Norman Wright)和胡挺生先生攜手創立「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簡稱「KAAA」),研究及開發農業技術,讓這些中國難民務農維生。賀理士爵士偶然在大帽山的高嶺發現一株無人料理的橘樹,當時一般相信香港的高嶺地勢太陡峭而氣候潮濕,不適宜種植柑橘屬樹木,然而山上那株橘樹仍能生長,由此萌生開設嘉道理農場的主意。五年後的1956年獲政府批租現址的土地並以「嘉道理試驗及推廣農場」名稱營運,示範高效能及有利可圖的耕種和畜牧方法,同時致力改善牲口的品種及培訓香港農民和駐港的啹喀兵。隨著香港的農業日漸式微,於1995年1月立法局通過「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條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正式成為非牟利及慈善機構,把重點轉移至自然保護及教育方面。KFBG雖然是一所公眾公司,但其資金和管理由私人經營,經由「嘉道理基金」信託人委任的董事局獨立管理。嘉道理農場每年開支約為8000萬港元,由「嘉道理基金」撥出,而佔地148公頃的KFBG,部份屬政府租地,其他為機構擁有。KFBG與多個政府組織、大學和非政府機構進行多個合作項目。員工數目約230人(80多人為專家,硏究及行政人員,例如蝙蝠、爬蟲類,哺乳類,蘭花、鳥類, 淡水魚類, 樹木, DNA 研究等) 。 2016年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立60週年紀念。
觀音山海拔546公尺高 ( 英語:Kwun Yam Shan ) 是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部的一座山,位於大帽山以北近嘉道理農場一帶,海拔546公尺高。據清代《新安縣志》記載,觀音山因其峰頂建有觀音廟,因而得名,現時峰頂仍有一尊魚籃觀音像,而觀音像旁的熱氣洞(溫泉眼)更會排出暖氣。每年春天都有大量遊人前往嘉道理農場觀賞山櫻花及櫻桃花,前往觀音山山頂的園內車票迅即完售。傳說觀音菩薩得道之後,便化作普通百姓,深入下層人民,對他們進行教化。有一次,觀音得知東海之濱住著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禮儀,不諳教化,於是便化妝成一名漁婦來到東海之濱一個小鎮。正趕是小鎮的集市很熱鬧,便提著一隻竹藍,竹籃裏裝著兩尾魚,便混迹在那一群賣魚人當中。衆人忽然看見一個很漂亮的漁婦來賣魚,便一擁而上,紛紛搶著買魚。可是漁婦卻問他們:“你們買魚作什麽用呢?”衆人都說:“當然是回去做菜吃。”漁婦卻微笑著說:“我這魚呀,不能賣給你們做菜,只能賣給你們放生。”衆人一聽,都不願意,誰也不想花錢買條魚又放了。結果漁婦站了一天,兩尾魚都沒有買出去。第二天早上,漁婦又來了,仍然堅持只能賣給他們放生,結果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只是有個馬郎的人卻開始注意漁婦他發現那漁婦賣的還是昨天那兩尾魚,可是那魚離開了水整整兩天還是活蹦亂跳,實在有點小可思議,可又實在看不出什麽名堂。不久,金沙灘上的漁民,特別是那微單身漢,見漁婦長得實在漂亮,於是便紛紛跑來說親,爭著想娶她爲妻。漁婦笑著說:“你們這麽多人,叫我嫁給准呢? 這樣吧,我教你們頌經,你們誰先在一天之內學會,我就嫁給誰。”大家一聽,都覺得可行,於是便答應了。漁婦便教他們念頌《普門品》,結果一天之後,有半數的人背會了。漁婦又說:“還是不行,《普門品》還不能最後分出勝負,我再教你們念《金剛經》,誰一夜之間念會,我就嫁給誰。”十多個人都同意了。於是漁婦又教他們念《金剛經》,第二天,能完全背會的,只有三四個人,其他人只好怏怏地走了。 漁婦又對剩下的幾個人說: “先別急,最後的勝負還沒有分出來,我這裏還有一部大乘寶藏《法華經》,誰能在三天之內背會,我一定嫁給他。”結果三天之後,只有馬郎一個人背會了。於是漁婦便答應嫁給馬郎。可是新娘那天,新娘卻無緣無故地死了,而且屍體很快就腐爛了。馬郎很是難過,可又沒有辦法,雖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將屍體掩埋了。此後,馬郎經常沒事的時候便念頌漁婦教給他的三部經,念來念去竟也悟出點道理。觀音菩薩脫身離去之後,經過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馬郎已經開始悟道,於是便又變成一個老和尚,前去點化馬郎,跟他談經論道,指點迷津。後來又告訴他,原來他以前娶的那個漁婦是觀音菩薩變的,不信可以掘開墳幕看看。馬郎將信將疑,果真跑去掘開了墳墓,裏面真的沒有屍體,卻只有一副黃金鎖子骨。那老和尚說:“現在相信了吧。菩薩化身漁婦是爲了點化你。她既然教給你三部經書,你就應該宣揚佛法,切莫辜負菩薩一片度化之心,”馬郎聽了,連連點頭,忽然那和尚就不見了。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薩在點化他,於是回去之後,便把自己三間草屋變成庵堂,又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爲“魚籃觀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6c1YhQzdVs/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St7AIZYlT7HL3pduk4OFhHIFp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