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沒有非常努力?
哺乳類動物生下來後就有一定的活動能力,
人類卻是最需要被呵護的。
尤其是前幾個月,真的是走到哪大人就要抱到哪,
嬰兒用哭聲用水汪汪的眼神看著你,
希冀你帶上他,保護著他。
兩三個月開始練習抬頭,接著練習翻身,慢慢地開始會移動。
零到一歲這段嬰兒時期,充滿著各種需要練習跟學會的生存必備本能,
有了這個體悟後就覺得嬰兒真是了不起。
最近復學的哥哥,歷經換老師以及升班後進到一個全新的大班級,
加上放假放到充滿惰性,
上週上學都哭著進學校,連當初轉學時都沒遇到這樣的狀況,
一直在跟他溝通以及鼓勵他認識新朋友,
這幾天回家終於開心的分享認識了新朋友,進學校也能瀟灑地說掰掰了。
想想孩子們也是充滿著無比坦率跟很強的適應力哪。
最近在思索關於收納和整理這件事,
開始慢慢正視家事的樣貌,
每天花最多時間的廚房希望能好好整頓,
讓煮飯跟收拾能夠更順手,
購買東西前也是再三思索,
這是我最喜歡跟最需要的嗎?
如果不是最好的就不要輕易入手。
孩子們都很努力,
身為媽媽的我,也要在其他地方非常努力。
圖文不符之
小球妹妹正在用力接近POP IT ,
聽說這東西國外超紅,
但是為什麼中文會被翻成滅鼠先鋒….
聽起來很….耶
最近FB鎖觸擊率實在是讓人心累,還有很多想發的心得,一想到發了比個人動態還差就有點沒力,
寫了覺得有點老派,但還是忍不住說了,
您的讚真的是我發文的動力來源,
請大家多多幫忙啦~~噗哈哈~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
哺乳類 最多 在 孫怡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著怡琳看世界 32
Why sharks matter to ocean ecosystems: an expert explains
專家解釋:為什麼鯊魚對海洋生態系很重要
tactical 策略性/戰略性
astute 精明的
box office 票房
ecosystem 生態系統
phytoplankton 浮游植物
ray 鰩魚
excrete 排泄
dwell 居住
In 1975, the fictional beach town of Amity and cinema audiences the world over were terrorized by a tactically astute great white shark. While films like JAWS often do well at the box office, their legacy is to cast the planet's shark species as dangerous predators that prey on humans. This image is highly misleading , says Andy Cornish, leader of the World Wildlife Fund’s ‘Sharks: Restoring the Balance’ conservation programme.
在1975年,虛構的濱海小鎮Amity和全世界的電影觀眾,都被謀略敏銳的大白鯊嚇壞了。雖然像《大白鯊》這樣的電影,票房通常都不錯,但它們要留給觀眾的印象,是將地球上的鯊魚塑造成捕食人類的危險掠食者。不過這樣的形象有高度誤導性,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鯊魚項目總策劃Andy Cornish說。
Sharks evolved more than 400 million years ago and continue to thrive. These ancient creatures have outlived the dinosaur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marine ecosystems. Human activity poses a much greater danger to sharks than they do to us, and it is pushing more species towards the endangered list - or extinction.
鯊魚在4億多年前進化並持續繁衍壯大。這些古老生物活得比恐龍更久,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人類活動對鯊魚的威脅比牠們對我們還大,並且人類活動在將更多物種推向瀕危名單-或是滅絕。
Around 507 species of sharks are recorded, and only 11 of those are known to have ever caused human fatalities – less than 2% of the total. Even when fatalities do happen, generally it’s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 Sharks very rarely eat their human prey, instead they typically swim away.
根據紀錄,世界上大約有507種鯊魚,其中已知只有11種導致人類死亡-不到總數的2%。即使真的發生了死亡事故,通常也是誤認身分的情況。鯊魚很少獵捕人類吃,反而牠們通常會游走。
“The ocean’s upper surface receives the most sunlight, which enables phytoplankton – the engines of marine ecosystems – to thrive, but these shallow waters are nutrient poor,” says Cornish. “When sharks, rays and marine mammals like whales dive to feed on animals in deeper waters, they return carrying essential nutrients, which they excrete and help make shallower waters more productive.” With 500 plus species, sharks don’t just dwell in the ocean, they help shape it.
「海洋的上層表面接收到最多陽光,使得浮游植物-也就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引擎-能夠成長茁壯,但這些淺水區營養匱乏,」Andy Cornish說。 「當鯊魚、鰩魚和海洋哺乳類動物如鯨魚,潛入更深的水域捕食動物時,牠們會攜帶必要的營養物質返回,把營養物質排泄出來,幫助較淺的水域更有生產力。」鯊魚有500多種物種,牠們不僅生活在海洋中,還幫忙塑造海洋。
資料來源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7/sharks-overfishing-ocean-ecosystems-endangered?utm_source=ig&utm_medium=social_video&utm_campaign=social_video_2021&utm_content=22983_IGTV_sharks_vital_ocean_health
哺乳類 最多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0萬物種滅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哺乳類、魚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的平均數量減少了60%,全球評估報告中說明目前有 100 萬種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這是人類史上數量最多的紀錄,而其中許多物種在幾十年內就會滅絕。
物種滅絕原因多數為棲地破壞、人為濫捕、氣候變遷等因素,生物多樣性就像一個複雜且相互平衡的支持網絡,當生物種類越多,將可越穩定平衡整體生態系。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影響整個生態系,人類賴以為生的資源系統也將受到損害。
5/22 世界生物多樣性日(World Biodiversity Day)
生物多樣性與你我息息相關🐳
讓我們一同守護珍貴的地球🌎
哺乳類 最多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並呈現台灣最多樣的地景環境以及特有生物,從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全方位記錄台灣陸、海、空特有種的保育與復育。
全世界平均每五分鐘有一隻穿山甲被捕殺,是地球上盜獵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
節目團隊跟著國際知名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博士攀爬險壁,追蹤穿山甲媽媽的生命歷程,並挖掘死亡穿山甲的巢穴,努力挖出死亡真相。五十年內,台灣從穿山甲的獵殺王國,翻轉為保育王國,經多年復育,台灣穿山甲的族群數量逆勢成長,野外族群密度高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穿山甲的最後堡壘。
標題設計: 黃一峯 李維娜
音樂提供: 音韶文化
影像提供:
關務署高雄關
Save Vietnam's Wildlife
孫敬閔 劉明浩 劉威廷 劉佩珊
特別感謝:
暨南大學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的精靈 #地球的孤兒 #台灣穿山甲 #白心儀 #台灣1001個故事 #孫敬閔 #野生動物急救站 #暨南大學神獸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哺乳類 最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時候我們在前進之前,要先後退,要成長前,要先學會放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啊要透過一些人類發展的研究,跟你做分享。
先從我們的手指頭說起喔,我們人類的手指頭非常的靈巧,他們精確到任何先進的機器,甚至於都沒辦法代替的地步。
但是呢,最近的科研人員利用醫學儀器,很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喔,人類的胚胎在子宮裡面,還只有幾週大的時候,我們的手啊,有像蜥蜴一樣那種多餘的肌肉。
然而,隨著胎兒的發展,這些肌肉會慢慢的消失,一直到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全部不存在了。
這個發現到底意味著什麼呢?生物學家認為喔,這是人類在演變的過程當中,最古老的進化痕跡之一;儘管呢,它在人類的胎兒發展的過程當中,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生物學家還把這一個發現,發表在醫學雜誌上。科學家認為喔,這種進化的過程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億五千萬年。
他們說這是我們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過渡的時候,所遺留的產物。但是沒有人知道,人類為什麼在出生之前,會把這些多餘的肌肉「刪除」。
然而生物學家說,這一個發現的過程,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拇指,比其他手指頭更靈巧。
大家可以試試看喔,我們拇指可以做這種動作;因為呢,拇指比其他的手指頭多了一條肌肉。
美國的霍華德大學的迪奧戈博士(Dr.Rui Diogo)他表示喔,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面,由於不再需要這麼多餘的手指頭的肌肉,因此就退化了。
既然不需要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在我們的胚胎裡面呢?對於這個部分迪奧戈他解釋,他說喔,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它可能不會一下子就徹底的刪除。
因此呢,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有一些器官雖然是可有可無的,但它仍然可以看得見,比如說闌尾啊、智齒啊,和尾骨這些部位。
但是呢,這些胚胎的手部肌肉結構,之所以更引人注意,是因為在其他的哺乳動物,包括像老鼠啊、狗啊這些動物身上,都找不到這些肌肉。
然而在某些爬行動物裡面,比如說蜥蜴群體裡面,就可以發現這些多餘的肢體肌肉。
迪奧戈博士表示,這些肌肉是在兩億五千萬年前消失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發現,讓人類對於我們自己的進化,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長期研究人類和猿猴進化的學者,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阿爾.梅西哈(Dr Sergio Almécija)他就說喔。
這個研究的新奇之處在於,它讓我們能夠精確的判斷,在人類發展的過程裡面,哪些結構的出現和它消失的時間點。
同時呢,他表示這也提出一個很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在進化的過程當中,還丟失了哪些東西?如果我們能夠更詳盡的,觀察到更多人體的結構,那我們還能夠再發現什麼呢?
生物學家已經針對人體的其他部位,進行更詳盡的研究,包含對於我們腳部的肌肉的研究。
他們發現喔,在子宮裡面的胎兒的腳,也有額外的肌肉,但是隨著胎兒發育的時間點,往後遞延之後它又消失了。
但人類的近親~猿猴和猴子,牠就保留了這些肌肉,因為牠們在攀爬的時候、在爬樹的時候,是很有用的。
迪奧戈博士就認為,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所放棄的、所丟失的某些東西,正是讓我們能夠現在成為「超人」的這些東西。
就在人類演化的過程裡面,我們放棄了強大的咬合能力,因為咬合能力的釋放,這才讓我們的大腦,有額外可以發展的空間。
另外一個大腦發展的例子它更有趣,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會有的「共同經驗」。
新生兒的大腦,他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也是腦部細胞最多的時候。但是他的數目,還不足以說明大腦的複雜性。
很驚人的是喔,腦部神經元的連結:所謂的「軸突」跟「樹突」,它會讓神經元進行足以令任何人都很驚訝的連結程度。
這也就是說,每個神經元通常可以跟數千、乃至數十萬個神經元相連結。
根據估計喔,在出生的時候,每個神經元平均形成2,500個突觸,到兩、三歲的時候,達到15,000個突觸的巔峰。
然後開始進行所謂的「神經元修減」的過程。所謂「修剪」喔,是把單獨的神經元,或神經元之間沒有用處的那些突觸,把它們刪除掉。
修剪的原則,就是用進廢退;如果這個神經元,沒有辦法成為持續作用的神經迴路當中的一員,它就很容易被修剪掉了。
過去認為突觸的大量形成,跟刪減的過程,它是發生在嬰兒期到學步期這中間;這幾年之內就已經完成了這個動作。
但是到了九○年代,科學家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在青春期之前啊,會發生第二波突觸的增生!
他們發現喔,負責自我控制啊、判斷啊、情緒調節啊、組織啊、計畫啊…一直到執行;這些功能的我們的額葉,在十歲到十二歲的過程當中,竟然又像我們在胚胎期的時候,一樣開始成長。
通常女生會比男生要來得早一點。所以呢,就像是我們在故事裡面常常聽到的,尤其在青少年的時候,同年紀的女生,都會比男生來的更成熟,大概是這個道理喔。
在青春期的後期,額葉會出現顯著的改變,一直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也會像嬰兒期一樣開始萎縮;向外伸出的部分,透過經過神經元的修剪,被刪減成為更精簡、更有效率的神經網路。
因為這樣子不斷的擴增、再刪減,擴增、再刪減的這個循環裡面,我們發展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讓我們有限的體力,能夠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也讓人類的文明,得以有效的發展跟前進。
那麼今天談了這麼多,現在終於要回到你身上了喔,在我們有限的人生裡,你是不是有著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這樣的幻想呢?
然而,你卻不是把有限的精力跟時間,投注在對你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裡。
你要能夠聚焦,就要能夠主動的「刪減」啊!跟我們演化過程、跟神經發展過程是一樣的。
你要有意識的拒絕那些讓你分心的事,或者是那些一時吸引你,卻沒有辦法為你帶來長期價值的東西。
然而至於要怎麼做到這件事?這裡給你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就是請你問自己:「如果往後的人生只能做一件事,那會是哪一件事呢?」
如果你一時半刻,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參考第二個方法,那就是加入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的學習。
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喔,會陪伴你找出人生真正「要的」是什麼?
透過人生羅盤的確立,讓你在時間的汪洋裡面,知道什麼事情該聚焦跟堅持,而什麼事情可以刪減跟放棄,期待你的加入。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的學習,我都希望你能夠長出「放棄的勇氣」!
因為這樣子,你才能夠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裡,成為一個在演化長河中,能夠被留下來的「超人」。
而不是為了堅持擁有強大的咬合能力,可是到最後卻被滅絕、或者是只能生活在動物園裡面的猿猴~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透過學習,能夠讓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哺乳類 最多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穿山甲是世界上被盜獵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但幸運逃過盜獵者魔爪,被送到救傷中心的穿山甲,卻因生性緊張、食性特別,容易胃潰瘍出血而死亡。如何人工保育與哺育穿山甲,成為具挑戰性的任務。但台灣這20年來,卻創下全球人工哺育穿山甲最久的經驗,香港、日本、德國團隊都來取經。這個成功經驗是怎麼累積的?風光的背後,台灣穿山甲保育仍有何挑戰?
攝影/蘇威銘、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記者/林慧貞
監製/李雪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taiwan-pangolin-conservation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