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餐廳做MealKit料理懶人包有優勢嗎?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避免外出,減少實體活動,我們取得大量的居家時間,飲食模式不同以往。這讓餐廳苦惱,卻讓雜貨零售商成長,其中,meal kit(料理懶人包)是銷售亮眼的一種產品。
Meal kit目前沒有妥適的中文翻譯,有謂快煮餐、食材配送、鮮食配送、餐點DIY配送箱,但我認為,都不若「料理懶人包」來得貼切。簡單來說,meal kit把生鮮食材、料理半成品與食譜捆綁在一起,比傳統意義的烹飪方便,因為食材已經幫你配好、處理好,還有料理步驟可供參考;又比外帶外送的餐點新鮮,因為你是自己動手做菜,現煮現吃。
台灣疫情升級、餐廳被禁止內用後,也有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我最近反覆舉的例子就是Gēn Creative與Club Voilà(Ephernite子品牌),它們讓人耳目一新,不過,meal kit不是現在才在台灣問世。
早在2016年台北就曾有meal kit專賣店「Phoebe’s Kochhaus 菲比食事」,可惜走在太前面;Green & Safe的「食材百寶箱」也行之有年,唯欠缺食譜與配料、處理,可謂meal kit前身。至於現時有在營運、真正意義的meal kit品牌,台灣則有「樂煮 Let’s Cook」、「FoodGo Box 今晚想自己煮」等等。
疫情前,meal kit在台灣乏人問津;進入非常時期,至少我自己,才親身體驗meal kit的魅力。然而,進一步查閱資料後,我也才發現,meal kit這個六、七年前在國際募資市場非常火紅的網路新創項目,商業模式是遭受質疑的;疫情中,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也只是一種變通之策。
本文將試圖探討以下議題:
1️⃣ Meal kit的市場概況為何?
2️⃣ Meal kit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3️⃣ 獨立餐廳做meal kit是否有優勢?
#MealKit的市場概況
Meal kit在台灣,是小眾之小;在國外,雖和傳統雜貨零售相比仍屬小眾,卻也發展出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眾多業者。根據「Business Wire」的數據,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eal kit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來到23億美元(註1);放大到全球的範圍,綜合「Business Wire」、「Grand View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來到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並預期接下來七年將以複合年均成長率約13%繼續茁壯,2027年全球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在美國,meal kit新創業者如Blue Apron、HelloFresh,零售巨擘如 Walmart、Amazon,以及某些獨立餐廳,都投入meal kit的競爭。Meal kit的產品也愈趨多元化,除了在餐點風格上的變化(各種異國料理)、飲食需求上的專精(如素食者、健身者),產品設定上,起初的「cook and eat」(需要或多或少的烹調)之外,也往「heat and eat」(不需烹飪、加熱即食)發展,這就比較像微波爐或烤箱加熱的電視晚餐了。
若查詢meal kit的歷史,一般認為以下二家瑞典企業為先驅:Middagsfrid,創立於2007年;以及Linas Matkasse,創立於2008年。二家公司目前都仍健在。
Blue Apron是美國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據說參考了瑞典的Linas Matkass,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卻始終走在前面。然而,Blue Apron如同彗星路過,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IPO可謂慘烈災難,其後每況愈下,疫情雖有幫助業績,現又回到掙扎狀態。
2016年時,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也歷經分眾化的過程(如專攻素食的Purple Carrot),在Blue Apron上市前後也有一波整併潮。現在,美國市佔最高的meal kit業者是HelloFresh,這家德商同時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美國是其主要市場,2020年美國的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也拜疫情所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巨擘、雜貨零售商加入戰局。Amazon在2017年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引起業界波瀾,後逐步推出meal kit服務,去年才讓meal kit固定上架全美Amazon Fresh;也有幾間超市併購meal kit新創,如Albertsons收購Plated(2017)、Kroger收購Home Chef(2018)。Walmart也從2018年起推出自己的meal kit。
以上美國市場發展歷程,我將有另一篇專文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Meal kit新創業者的發展,為什麼會走到IPO困難,或者被雜貨零售商併購呢?這就和其商業模式有關了。
#MealKit的商業模式
Meal kit的訴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說法相當貼切:它是在餐廳內用、外帶外送、買菜自煮以外,第四種飲食消費行為,自給自足的程度,介於外送與自煮之間。
Meal kit比傳統烹飪方便許多,省時間省力氣,理由在於,它幫你完成規劃菜單、買菜、備料等等,在家自煮的繁瑣雜務;一道菜的內容,通常包含生鮮食材、醬汁、其他調味佐料、料理半成品以及食譜,某些食材甚至已經洗好、切好。對於廚藝欠佳的煮夫煮婦而言,meal kit是在家做出餐廳水準菜色的機會;對於熱愛嘗鮮的吃貨來說,meal kit也是拓展味蕾、嘗試異國風味的方案。當然,新鮮現煮也符合健康訴求,而針對有飲食限制或特殊飲食需求的消費者,例如素食主義、減脂增肌,某些meal kit特殊菜單也令飲食規範更好遵守。
這類料理懶人包,可謂數位時代的產物。Meal kit的先行者皆屬網路新創,設立之初就採取線上訂購與配送,且大多綁定 #訂閱制,以確保營收基礎。亦即,如今的meal kit產業是從線上起家的,實體零售在幾年後才跟進。並且,其初期成長大多來自都會區收入較高、年紀稍長的Y世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者),代表其消費門檻是比較高的—有數位能力,並擁有較多可支配所得。
這也預示了meal kit業者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價格。在美國,一人份的meal kit定價約莫介於8美元至12美元之間,差不多是在大眾餐廳能飽餐一頓的價格,也比傳統意義的買菜自煮貴上許多。方便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也限制了meal kit的目標客群。
再來,訂閱制反成為消費者卻步的理由。一般訂閱方案為一週二到四餐,視餐數與份量有不同的運費規則,基本上愈多餐就愈容易免運、單價也愈低,但愈多餐也代表消費者的承諾是愈高的。然而,我們都清楚每天的食欲變來變去,上餐館、叫外賣也很方便,更何況,有時候就是不想煮飯。假設我這週想少煮二餐meal kit?或者我接下來一個月都想休息?管理訂閱成了一件麻煩事;顧客忠誠度也不高。
因此,現時許多meal kit業者強調無需訂閱,或者管理訂閱容易,想取消、跳餐隨時隨地。
然而,為什麼網路新創meal kit業者起初會採取訂閱制?那是因為,業者必須綁定較高收入的用戶,才能彌補目標客群較小眾的落差,也才能彌補高昂的營運成本與費用。
開一家meal kit公司的成本與費用很高。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理貨與包裝,也需要大量的包材,物流與後勤也複雜,因為牽涉到容易腐壞的生鮮食材與料理半成品。行銷也花錢,因為要留住舊客很難,開發新客也面臨競爭。
於是,#營運成本高昂、#顧客忠誠度低,成為meal kit商業模式的二大弱點。
已經擁有基礎建設的零售巨擘與雜貨商,如Walmart、Amazon、Kroger,因此看到入市機會。這讓Blue Apron一類網路新創起家的meal kit業者面臨更沈重的壓力。
#獨立餐廳做MealKit是否有優勢?
了解meal kit的產業概況後,我們就會明白,獨立餐廳做meal kit,完全不能把自己當作meal kit業者。不僅沒那個資本,也不需要玩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的遊戲。但是,疫情中,餐廳被禁止內用的情況下,餐廳在思考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產品給消費者時,meal kit確實是一個選項。
亦即,把meal kit當作外帶外送的一種變形。
和傳統意義的外帶外送相比,meal kit作為一種料理半成品與食材的組合,交由消費者自己在家烹調,可以避免餐點在運送途中狀態劣化的風險。我們都清楚,外帶外送的餐點,和內用相比總是差一些,如果能讓我們說出「冷了也好吃」、「味道沒什麼改變」,就已經是高度讚美了。而meal kit,就是把料理的完成階段交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在家能夠掌握料理的狀態,關鍵的調味與備料,餐廳大廚又幫我們準備好了,所以好吃的機率會比較高。
#專業主廚的烹飪知識與技藝,可以發揮不同的創意。這仍然是 #廚師的主場。
不過,如同所有meal kit,價格會是一個問題。多數美國市場調查報告都顯示,meal kit定價偏高,是許多消費者不繼續使用服務的原因。獨立餐廳做meal kit,也會面臨價格怎麼設定的問題,即便用很好的食材,還有支持食材供應商的美意,但如果定價最終和內用差不多,或者不比外帶外送便宜,消費者就會開始打算。
於是再度顯示這個困境:以內用為主的獨立餐廳,除去內用服務後,其價值不容易被彰顯。除非已有堅強的品牌力,並已進入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領域,否則,餐廳轉型推出商品,並不容易。
當然還是要再細分業態。獨立的fine dining餐廳,疫情中轉型做外帶外送、meal kit或其他商品,會相對困難,因為其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較難被證明,業績因此難以和正常營運時齊平。客單價調低,量就要變大,但能變多大?客單價較高,量就會變少,而少了服務、裝潢、氣氛、美感等等現場體驗,非內用的定價,到底該怎麼定?怎麼做對餐廳是比較好的,能夠支付員工薪水、房租、食材費,是業主的數學習題。
一個餐廳做meal kit的正面案例是英國的小型披薩連鎖店「Pizza Pilgrims」。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五月底的報導,Pizza Pilgrims在倫敦地區有十三間分店,去年推出「平底鍋披薩組合」,內含發酵好的麵團、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與橄欖油,並有線上教學影片。報導當時,Pizza Pilgrims已售出一萬二千組,有10%回頭客。不過,披薩仍是相對適合外帶外送與商品化的品項,Pizza Pilgrims比單獨的餐廳也大上不只一個層級。
在談到為什麼做此披薩組合時,Pizza Pilgrims的創辦人Thom Elliot表示:「如果我們能打平收支,並且在社群媒體上有聲量,就值得做。」打平收支很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徹底喪失和客人互動的機會。若有社群聲量,也是不錯的宣傳。
其實,疫情中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保住員工、支付房租、維持動能。這是最實際的目標。
疫情下,餐廳的營運轉型,目標也轉型。台灣餐飲業者接下來可能面對部分內用、部分外帶的情況,該怎麼安排後勤,又是另一件功課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EGO除了有一盒盒套裝,向來亦鼓勵玩家自行創作,官方LEGO ideas網站就是提供平台讓玩家將創作上載,再公開投票,只要設計有10,000票支持,LEGO公司就會考慮將其商品化推出,之前的《回到未來》時空車或是《The Big Bang Theory》就是例子。最近有一隻《恐龍戰隊》大獸神的合體...
商品化例子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16z:#雲端比起本地部署更高價,科技公司若將工作負載撤回本地部署會更好】
知名的科技風險投資機構 a16z 彙整了一篇文章稱,現在雲端數據中心的價格非常高,不如將數據中心轉回本地部署在成本上更加便宜,#但這是真的嗎?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I8VrN5vsFORXRnNtq41N
📩 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39U5HKw
#a16z該文摘要
🔖 隨著公司擴張規模且面臨成長放緩,它對利潤率所帶來的壓力可能要開始超過好處。由於這項轉換發生在公司生命週期的較晚階段,原因在於公司數年來的發展都專注於發展特色功能,而非對基礎建設進行最佳化。
🔖 隨著雲端的成本開始對營收總成本 (COR) 或銷貨成本 (COGS) 造成顯著的提升,一些公司已經採取了重大的一步:將大多數的工作負載從雲端「遣返」回本地部署 (如同 Dropbox 的例子)
🔖 將工作量從雲端遣返,能讓成本比起在雲端上運行同等資料負載量的成本,降至 1/3 到 1/2。若你經營大規模公司,雲端的成本至少會將你的基礎設施費用加倍
----------
但 #Gamma認為上述的論點有些缺漏,#幾點可以補充說明:
✏️ 非科技公司要將工作負載量移往雲端,有三個主要的理由在其他原因中,成為最關鍵的因素:資安和資料保護、成本和 IT 運營的效率、數據分析。
✏️ 轉往雲端讓公司能擁有使用「線上分析處理」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的能力,我們目前所觀察到的「#轉往雲端的穩定遷徙潮」趨勢將會持續。
✏️ 就數據中心的成本細看:「一般儲存」的資料儲存,價位確實是有爭議的;事實上,#資料儲存最貴的面相,並不是資料儲存本身,而 #是資料的傳輸。
✏️ 在 2010 年代的前半,人們相信資料中心的訂價會遵循摩爾定律,也就是成本會隨著時間自然而然的下降。這股趨勢在大約 2014 - 2015 突然停止。 Gamma 認為這個停止與兩個重要的因素有關:#Intel晶片的先進製程失敗、#數據中心從重視商品化的服務轉向平台特定功能
✏️ Andreesseen Horowitz 在文章裡用 Dropbox 做為案例這點很耐人尋味,因為 Dropbox 狹義上來講並不是企業軟體商,驅使 Dropbox 做出這樣的決定,與 Dropbox 自己有許多獨特的商業特性有關
✏️ 對企業來說,不從雲端轉移到本地部署的最大原因在「#是否要聚焦在創新」本身。對絕大多數的企業型軟體商來說,#開發和發表新的功能會比成本的優化來得重要,因為這可以讓他們成長的更快。當管理團隊開始將資源轉向投資在成本的優化時,這意味著該司在未來的創新會很少。
#更多詳細的分析在全文
#訂閱戶還有文末限定內容
#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免費訂閱電子報
商品化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梧:
難得今日得閒無事,同大家9up吓一啲無聊嘢。
話說,喺若干年之前(起碼5年前),喺一個私人酒局入面,在下曾經同幾個朋友講過:「Crypto is here to stay,just not necessarily BTC。」(當年市面上都無咁多隻crypto,BTC同ETH已經係叫做比較多人識嘅)
若干年後嘅今日,crypto已經係全世界人日炒夜炒嘅嘢,同日講夜講嘅一個話題,但係在下都係認為當年呢一句說話仍然apply;咁當然啦,好多人亦都知道在下呢句說話嘅意思——之前喺呢度問過大家關於BTC嘅hard cap問題嘅時候,已經見到好多朋友嘅思維都知道:就算BTC發行量(21球)到頂,之後仲會有千千萬萬隻crypto俾大家玩,所以唯一嘅問題係大家想唔想玩架姐。
在下今日想鳩問嘅問題其實係——「若干年之後,crypto呢一樣嘢將會點呢?」
(講明先,在下唔撚係叫人買邊隻crypto嚟保值呀乜乜柒柒,你如果想要呢啲建議嘅話求撚其搵個KOL就得。在下只係純粹搵啲嘢同大家9up吓咁解)
同幾年前相比,而家稱crypto為一個asset class相信已經無乜人會再有異議;Crypto有各式各樣嘅algo、有得掘礦、有得當錢咁用、有得儲存/囤積、同埋有得喺平台上交易,連regulation都開始有(要好強調係開始),亦代表呢一個class嘅硬件設備已經發展得頗為完善。
雖然係咁,在下反而認為點樣去解答crypto何去何從呢個問題,唔可以單純以crypto嘅科技角度去解答;「去中央化」呢樣嘢當年嘅願景自然好崇高,但係可惜嘅係,應用crypto嘅始終都係人,即係你同我,同埋林鄭;人類身邊嘅科技不斷地進化,不過人類社會嘅運作模式卻沒有因此而進化過。而喺普通人嘅生活認知入面,仍然會消費、會搭車、會返工、會供樓,所有起居飲食都係要錢,講嚟講去都係錢(唔係crypto)。
所以,問題嘅癥結其實比大家所想嘅簡單好多——crypto最終會唔會成為錢?又或者在下用一個好聽啲嘅terms:「貨幣化」。
而相對於貨幣化,crypto亦行緊另外一條路,在下稱之為「商品化」,因為經過過去呢幾年嘅演進同應用,crypto其實已經向世人證明咗,就算佢唔係一舊實質嘅嘢,亦已經符合晒傳統對於「商品」嘅定義;而重中之重嘅一點係——佢真係有限供應。
一隻商品究竟能唔能夠成為貨幣?過去嘅歷史自然話俾大家聽可以啦,黃金同白銀就係最好嘅例子。問題係——而家嘅政府想唔想咁做?就算想,亦唔代表佢地將現有嘅crypto當作貨幣,最重要嘅原因係因為控制唔到,and government is all about control。如果用一樣自己無得控制嘅嘢做法定貨幣嘅話,歷史發生過無數次嘅嘢就會重演;呢個係legacy issue。
相信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年人民銀行已經測試緊eRMB,而如果大家有睇賴叔嘅 規佬筆記 Compliance Notes 嘅話,就知道近日HKMA亦將會開始利用大六嘅科技去研究呢樣嘢。當全世界其中一個最中央集權嘅國家都做緊呢樣嘢嘅時候,相信大家明白control對於政府嚟講有幾咁重要,無論係意識形態、稅收、生育、定係錢。
Crypto究竟會貨幣化定商品化?在下認為其實係會兩樣嘢同時間一齊進行,但係政府一撚定係end up使用自己可以控制嘅crypto,而唔會係任何市面現有嘅crypto。當你同我都可以創造一隻crypto出嚟嘅時候,政府亦可以,而佢做到大眾做唔到嘅嘢,就係立法。
(題外話:El Salvador嘅Bitcoin Law係將bitcoin變成同美元一樣嘅法定貨幣,除非商戶無呢個科技去收crypto)
喺政府嘅角度嚟講,佢地開發同應用crypto嘅目的其實好簡單,就係將M0電子化(畢竟因為歷史原因,成個貨幣體系入面都係得M0未電子化姐),同埋可以追蹤(話就話反洗黑錢喎……你明啦)。
以上呢一點同當初crypto「去中央化」嘅願景都幾差天共地,因為由中央機構製造出嚟嘅嘢,點可能會去中央化?政府要靠自己發行嘅貨幣嚟收稅,同埋央行要控制貨幣供應架嘛。除非推翻政府,否則crypto只會變成政府嘅監控工具之一;而只要當政府製造嘅crypto出現之後,市面現有嘅crypto就會無可避免淪為商品(甚至係黑市非法嘢),因為可以預見政府喺未來甚至會監管/控制新crypto嘅發行;最有效快捷嘅方法就係立法監管現在同以後嘅所有crypto交易平台。
最後,除咗政府之外,crypto最大嘅敵人就係quantum computing。喺現有嘅電腦科技之內crypto係近乎安全,但係理論上一旦呢個世界出現到可以量產嘅量子電腦嘅話(雖然唔知要幾多年之後先實現到)就仆街。不過,在下無打算喺度FUD你地,又咁講啦,當政府真係控制到自己發行嘅crypto之後,嚴格嚟講大家就係企喺同一陣線,如果真係可以用quantum computing打劫嘅話,政府一撚定仲驚過你地;就算矛越嚟越強,但反之盾亦會變得越嚟越強,所以,最有可能嘅結果應該會係——crypto嘅安全問題最終唔會比而家你出街俾人打荷包,又或者銀行俾人打劫嘅大。
9up完畢。
#好耐無喺呢度寫過過千字嘅嘢
#之前有條友叫在下寫港航同HNA在下無興趣
#呢篇當補返俾佢
商品化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EGO除了有一盒盒套裝,向來亦鼓勵玩家自行創作,官方LEGO ideas網站就是提供平台讓玩家將創作上載,再公開投票,只要設計有10,000票支持,LEGO公司就會考慮將其商品化推出,之前的《回到未來》時空車或是《The Big Bang Theory》就是例子。最近有一隻《恐龍戰隊》大獸神的合體機械人在LEGO ideas網站上也引來網民討論,原來其創作人是香港玩家Jacky。他除了和我們分享砌LEGO心得也談到了怎樣用LEGO氹老婆開心。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商品化例子 在 知識產權商品化成功案例(商標) – 非油炸麵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老字號註冊商標,方便顧客認明正貨。 公司結合大灣區的生產、物流、分銷等豐富資源,加上香港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成功為品牌建立全球銷售網絡。 ... <看更多>
商品化例子 在 節日商品化例子集 Commodification of... - Ample Edutainment 的推薦與評價
節日商品化例子集 Commodification of festivals 相關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之前同大家用中秋節帶出左節日商品化呢個議題 其實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