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年0425 日本疫情新聞 緊急狀態正式生效 為期17日至5月11日 奧運倒數89日 變種病毒大擴散未能受控 大阪府連續6日過千人確診 百貨 餐廳 酒吧 戲院 主題公園全部停業 巴士地鐵減班次 https://youtu.be/_gY7HNhGLYY 新型コロナ 51人死亡 4607人感...
商品圈擴大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擁有龐大用戶與特店基礎的街口支付,不只切入跨境電商結算服務,更透過數據分析為商家提供精準行銷服務,找出價值變現的商業模式。電支電票兩法合一後,街口將跨足金融商品跨售,擬發行附隨電支帳戶儲值卡,甚至正在打造開放平臺,將技術標準化方便異業串接,來擴大經營生態圈的力道
#看更多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6776
商品圈擴大 在 寶太太的人工智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透過支付去build(建立)一個生態圈,是電子支付機構的最終目的,」 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經理翁詩涵表示,掌握了用戶的消費行為,便能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商品及服務,電子支付機構可以透過自身平台去推薦合作夥伴的商品、服務給用戶,讓生態圈變得更吸引人。
她舉例,除了支付寶轉型為螞蟻金服的成功案例,東南亞叫車與外送巨擘Grab,它將服務範圍從叫車擴大至外送後,再成立支付工具,串起各合作夥伴的服務,最後在新加坡申請銀行牌照,跨足金融生態圈。
#全支付
商品圈擴大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1年0425 日本疫情新聞 緊急狀態正式生效
為期17日至5月11日
奧運倒數89日 變種病毒大擴散未能受控
大阪府連續6日過千人確診
百貨 餐廳 酒吧 戲院 主題公園全部停業 巴士地鐵減班次
https://youtu.be/_gY7HNhGLYY
新型コロナ 51人死亡 4607人感染
▽東京都は13万5173人(635)
▽大阪府は7万5559人(1050)
▽神奈川県は5万2410人(221)
▽埼玉県は3万6881人(211)
▽千葉県は3万2488人(146)
▽愛知県は3万1996人(225)
▽兵庫県は2万9235人(473)
▽北海道は2万3270人(110)
▽福岡県は2万1915人(334)
▽沖縄県は1万2135人(66)
▽京都府は1万1881人(150)
計劃收緊奧運選手及工作人員入境安排 加強檢測次數 限制奧運選手出入範圍
東京都單日再多635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是自一月底以來周日的新增個案再度突破600宗。大阪府亦再有1050人染疫,是連續六日新增過千宗確診。
日本東京和大阪等4地的緊急事態宣言生效
日本東京、京都、大阪及兵庫4個都府縣,再次進入緊急狀態,日本政府因應疫情第三次頒布緊急事態宣言,為期大約兩星期,直至下月11日。
為期17日
大阪就連續五天新增過千人確診,兵庫縣和京都的感染數字亦創新高。
只有售賣生活必需品的店舖可以繼續做生意,餐廳要縮短營業時間至晚上八時
卡拉OK、酒吧、戲院、餐廳和大型百貨公司要暫時關閉,體育賽事閉門進行。當局又要求包括火車和巴士在內的公共交通,在平日提早結束營運時間,並減少周末和假日的服務。
呼籲僱主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和鼓勵他們休假,希望將通勤人流減少7成。
因為發緊急狀態,反而令好多人係前一日去到百貨公司搶購貨品
好多餐廳,超市,商店都因為咁反而排長龍,最長需要3-4小時先可以入場購物
運動會取消觀眾入場,棒球賽也取消或延期
神社縮短開放時間
日本亦正籌劃東京奧運的檢疫安排,共同社引述消息指,政府計劃在周三與國際奧委會等舉行的新冠對策協調會議上,建議要求從海外入境日本的選手及相關人士,在出境前96小時內進行兩次新冠病毒檢測,他們入境後亦要每日做檢測。
日本疫情延燒,三度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今天上路,發佈對象是東京、大阪等4都府縣。正在東京鐵塔下舉辦的台灣美食活動將暫停,主辦單位煩惱成堆的金鑽鳳梨要賣誰。
東京鐵塔台灣祭(美食活動)4月16日開始舉辦,原訂辦到5月16日,預定吸引15萬人次進場,期間銷售8萬個台灣金鑽鳳梨,可是日本政府23日決定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今天起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到5月11日為止。台灣祭執行單位昨天接獲東京都政府的指導,決定26日起停辦。
台灣祭執行委員會顧問張維正今天對中央社說:「這道緊急事態宣言來得太急,我們這次進口了非常多的台灣金鑽鳳梨,接下來有2萬個鳳梨要進來,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購買,可透過KKday旅行社官網買鳳梨。」
台灣祭的執行委員會原本希望趁著目前日本掀起一股台灣鳳梨熱,協助台灣農民將金鑽鳳梨銷到日本,未料東京進入「緊急事態」,即將從台灣運抵東京的2萬個鳳梨成了煩惱的根源。張維正說,明天起會在網路上呼籲旅日的僑胞們大家幫忙。
這一次的緊急事態宣言讓很多餐飲業者叫苦連天,有日本餐飲業者說,艱苦抗疫一年,最後宣告投降。尤其是這一波,餐飲業被籲請不得賣酒,等於是被下了禁酒令,重創餐飲業生意。
在東京經營多家餐廳的張維正說:「幾乎沒辦法做生意,一整天都無法賣酒,下了禁酒令。餐廳最晚只能營業到晚上8時,8時之前營業也都不能賣酒,造成我們(餐飲業)很大的困擾。」
他說,還好日本政府會給餐飲業者休業補助金,協助度過難關。但類似東京鐵塔台灣祭的活動無法獲得日本政府的補助金。
這一年多來疫情重創旅行業,來自台灣的KKday旅行社的經營內容一直在調整,除了販售一日遊的行程、季節性的旅遊商品之外,現在也透過官網販售許多台灣的伴手禮,包括鳳梨酥、水果等。
他說,台日都因為了防疫,實施邊境管制措施,很多日本人無法去台灣旅遊,於是推出東京、橫濱地區的「台灣氣氛」(類出國遊台灣)一日遊行程,現在還擴大到埼玉縣聖天宮,也安排團客享用台灣最高級的點水樓湯包等,希望與在日本發展的台灣的餐飲業者等一同度過難關。
日本富士晚報報導,這次第三度發佈緊急事態宣言,政府籲請提供酒品的餐飲店、大型商業設施暫時歇業等措施,原本4月底5月初大型連假期間是業者大賺期,但營業勢必受到重創,可能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3兆日圓(約新台幣7800億元)的損失,政府應儘速研擬針對低收入戶的補助或實施減稅等大型經濟對策。
日本政府上一次實施緊急事態宣言是在今年1月初開始,是以餐飲業為主,主要是籲請餐飲業提早打烊,但這次因變種病毒株的傳染擴散急速,因此日本政府除了籲請餐飲業,也籲請商業設施暫時歇業,以減少人流或人與人的接觸。有些百貨公司除了部分賣場外,今天起暫時歇業。
餐飲店如果是提供酒品的業者,譬如居酒屋,很多業者決定暫時歇業,但如果是適合家族聚餐的餐廳、牛肉蓋飯連鎖店等不提供酒品,可營業到晚間8時。
美術館、博物館等的文化設施很多都已決定臨時休館。東京的國立劇場、國立演藝場等在緊急宣言期限的公演取消。經營電影院的東寶、松竹等在4都府縣的營業也暫時歇館。
4都府縣主要的主題樂園已決定臨時歇業,但位於千葉縣的東京迪士尼樂園及東京迪士尼海洋25日以後持續營業,但28日起不提供酒品。
體育等的大型活動原則上不開放觀眾進場,但門票已售出的情況,為避免混亂,25日還是讓觀眾進場。
此次宣言採取廣泛的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提供酒類的餐飲店及除生活必需品賣場以外的大型商業設施暫停營業等。1月起針對11個都府縣發佈的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僅限於餐飲店縮短營業時間,而此次的影響將更加深刻。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永浜利廣分析稱,比照2020年4月發佈的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時的影響來看,此次個人消費將損失5200億日元左右。估計日本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減少4400億日元左右,3個月後失業人數將增加約2.5萬人。
4個都府縣以大城市圈為主,GDP佔到日本總量的約3成。從經濟學家預估的GDP減少額來看,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預估為6990億日元,瑞穗證券的小林俊介預估為4000億日元,雖然宣言的期限較短,但經濟損失很大。
日本政府此次的目標是利用強有力的措施在短期內控制住疫情。但有很多觀點認為,此次會跟過去的緊急事態宣言一樣,擴大適用地區、延長期限。據野村綜研的木內登英估算,如果針對4個都府縣加上東京圈3縣(埼玉、千葉、神奈川)共7個都府縣發佈為期2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經濟損失將達到3.864萬億日元。木內指出,在上述情況下4~6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有可能會連續2個季度出現下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gY7HNhGLYY/hqdefault.jpg)
商品圈擴大 在 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業就是要懂得運用碎片時間,每集都有知識量點為補充大腦!
墨樊創業顧問公司執行長【Harry】
在這集與大家分享他從16歲開始創業至今的歷程,他創業的思考切入點是興趣、專長、人脈、市場。不過他大多時候都是看市場的面向來決定,而且也會思考產業的天花板、自己有無可以運用的資源!
墨樊有很多店面與品牌主的資源可以提供給創業者,幫助想要創業的人能夠衝出舒適圈,並透過自媒體發聲,讓更多人了解創業的知識,Harry覺得不想給自己壓力的人、不想制定業績目標的人不要盲目出來創業,因為創業這條路非常辛苦!
額外沒說的知識點教給大家 ►
(1) 透過KOL自身流量,可以搭配行銷團隊打造商品或選品進行銷售
(2) 隨著KOL的創作擴大流量池,在品牌初期有效降低行銷成本
(3) 中期需要思考流量來源以及陌生流量獲取,若搭配行銷團隊能更有效
(4) 將網紅品牌做出市佔率,不要只是賣給粉絲
0:00 展開Talk系列的理由
0:53 創業歷程與尋找商機的破口
2:56 為什麼開第三間公司
5:58 開第三間公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7:06 開我媽叫我不要創業頻道的原因
✦ 如何衝出舒適圈 ? 三招帶妳衝出來
‣‣ 傳送門 ► https://www.instagram.com/p/CF9Tk4hFCBe/
▬▬▬▬▬▬▬▬▬▬▬▬▬▬▬▬▬▬▬▬▬▬
我媽叫我不要創業的社群資訊↓
‣‣ Facebook ► http://bit.ly/2Zzts5g
‣‣ Instagram ► https://bit.ly/2NF1sdE
‣‣ Youtube ► http://bit.ly/3s8Ppo4
▬▬▬▬▬▬▬▬▬▬▬▬▬▬▬▬▬▬▬▬▬▬
更多精彩影片↓
💬 擁有老闆創業思維 | 聽創業者心路歷程專訪 ► http://bit.ly/3ufG9A2
💬 我媽叫我不要上班 | 團隊不正經日常生活 ► https://bit.ly/3s8U2ON
💬 執行長下凡來透可 | 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 ► http://bit.ly/3pHtClI
▬▬▬▬▬▬▬▬▬▬▬▬▬▬▬▬▬▬▬▬▬▬
‣‣ 合作邀約 ► 220mofan@gmail.com
▬▬▬▬▬▬▬▬▬▬▬▬▬▬▬▬▬▬▬▬▬▬
#創業 #工作 #網紅 #行銷公司 #娛樂公司 #顧問公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_Q7bgGU-qE/hqdefault.jpg)
商品圈擴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在美國時,老實說,韓劇看得很少。我對韓劇裡面,男女主角又美又帥是沒錯,但全都包緊緊,明明荷爾蒙都要溢到電視外來了,男女主角還是親個嘴就算了,嘖! 當我們觀眾全都吃素的啊!
但回來台灣之後,看習慣了,突然越看越有味道,尤其一些跟時事貼很緊的劇,像是最近才追完《指定倖存者》,我就覺得比美國版的好看。本來以為我回台北兩年追韓劇也算追得認真,頗有心得,比如金秀賢跟李敏鎬現在我就分得出來誰是誰,程度至少贏凱莉跟動眼神經,跟鄒宗翰可能平手,還蠻得意。結果碰到Thomas才知道,我真的看得太粗淺了。
像我看Nelflix原創韓劇《The King:永遠的君主》裡,女主角金高恩在劇裡用的萬用膏,是造成熱議沒錯,但我看劇時,就覺得置入的也太明顯了。
Thomas說:韓國政府不但允許韓劇置入,還鼓勵!因為韓國政府想用韓劇來推廣美妝業。其實韓國政府不只想用韓劇推廣美妝業,根本巴不得透過韓劇發展所有產業,因為這種文化軟實力置入的商品商機實在太大了。
根據「韓民族日報」近期所刊載的一篇關於韓綜置入性行銷的相關報導。該報導指出:
1.韓國從2010年開始允許在戲劇或綜藝節目中置入性行銷,置入時間不超過節目時長的5%,不超過畫面的1/4,也不可以直接提到商品或鼓勵觀眾購買和使用,另外,置入的行為也不可以妨礙節目的進行,要自然的融入其中。
2.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所發布的韓國廣告產業相關調查報告:韓國的置入性行銷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405億韓元,擴大到2018年的1270億韓元,短短五年擴增3倍以上,置入性行銷極為盛行。
3.之前韓國SBS電視台為了幫助中小企業,通過政府所屬的中小企業流通中心(SBDC)尋找優秀或有創意的中小企業產品,打造了採用中小企業產品作為題材的綜藝節目,讓藝人用這些商品進行遊戲,公然進行置入性行銷。
真的好會喲!來看看Thomas介紹更多韓流行銷的眉眉角角吧,將來看劇鐵定更有心得。
|看更多|新興市場情報誌|韓飯圈都在瘋傳的韓流行銷|
https://mvp-plan.cdri.org.tw/videoMarket/detail?id=ff8080817405a9a901740a28f16d0002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CcAicDKT7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