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14(星期四)
今日晚間文才議員率同二位助理同仁赴雙龍村活動中心參加南投縣政府觀光處擬於雙龍七彩吊橋設置附屬高空景觀步道工程說明會。
會議由觀光處陳處長、部落會議金國賓主席連袂主持,全文才議員、原民局史強局長、全得民村長、縣府單位代表、測設公司及雙龍鄉親共同參加。
會議開始金主席即請各長官來賓致詞:
文才議員致詞時特別對一年來眾多雙龍部落鄉親對縣府觀光處在園區各項營運方針及管理問題表現相當漠視及無感感到相當不滿與沉重,議員表示~近二年來在各項會勘及與部落各項會議都親自參與並對鄉親所提意見都是相當重視並請縣府即刻列入檢討並強化,但縣府卻表現出不尊重民意及對於議員監督職責的漠視,如今後續縣府推動任何建設有其困難與窒礙已在想像之中,會中也對觀光處強力提出目前應先解決鄉親部落生活圈改造及推動小營經濟的營造與建設為現階段列為最首要的工作,未來本人也將在議會就此案強力監督政府各項營運管理及部落發展推動的改進進度成效。
史強局長除以自己身為原住民身分期許部落能因七彩吊橋的營運更使部落長久發展並改善部落鄉親生活經濟外,也特別語重心長表示縣府在整個中長期規劃中欠缺以部落為主體的軟體建設,造成普遍原民及部落居民甚大的期望落差,政府應趕緊在各項軟體建設上予以補強才能獲得鄉親的認同與支持。
長官致辭后即請測設公司簡報說明。
說明結束,由於鄉親對與縣府規劃單位在進行土地洽談及同意的過程中顯有不足及不甚尊重之處,加上與會鄉親們對此附屬建設案對於部落困頓現況、無法提升部落整體發展及居民經濟生機毫無幫助的前題下,金國賓主席遂以舉手表決方式讓鄉親自主選擇此工程是否有進行設計施作的必要。
表決結果~極大多數鄉親表達建設案不予以通過。
部落會議將擇期召開針對七彩吊橋園區的交通接駁方式、部落生活商圈營造及後續推動管理事項加以討論並提出改善方案要求政府單位立即檢討、改進與補強施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的網紅涂醒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重整嘉義市都市計畫 ※終結派系把持,啟動都市計畫 1. 結合國土永續開發策略 2. 提高土地價值,阻止失序亂象 3. 鼓勵廠商進駐成立企業總部 4. 打造特色商圈,提高居住品質 5. 帶動嘉市經濟、社會、空間轉型 ※善用都市更新,改善前後站風貌 1. 改造市區街廓景觀,啟動垂楊路造街計畫 2....
商圈營造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對輕軌陣營聲音雖大,資本雖然雄厚,但從前幾次公聽會發言者自曝的背景來看,卻不免令人質疑,到底這些真的是多數居民?還是只是一群有錢地主、建商、加拿大人的集合體?
【市民支持或反對輕軌?速公布諮詢民調勿再有藉口!】
高雄輕軌二階立即續建,是市長陳其邁競選時的政見。然而,在議會開議後,陳其邁面對議員質詢,僅保守表示:會提出不同方案作調整,及有更優化的交通方案,需要時間作客觀評估。
上週四,所謂的「輕軌自救會民眾」,夥同中國黨議員「走路比輕軌快」的李雅靜、陳美雅、黃紹庭等人到議員抗議,表示輕軌錯誤路線,希望停建輕軌。然而,輕軌「原路線造街方案」,是韓市府時代,經過專家決議由葉匡時提出的報告,中國黨議員當時沒意見,此時才有意見,套句曾撞人肇逃的黃紹庭自己講的話,就是「政治凌駕專業」。
另外,反輕軌陣營的理由千奇百怪,例如李雅靜表示 ,高雄市十大肇事路口,第一名是中山、凱旋路口,隨即被打臉車禍中不到1%和輕軌有關,難道應該禁止車輛通過中山凱旋會車? 而中華藝校家長會表示,輕軌會影響「師生在南、北校區通行安全」,「噪音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然而,輕軌肇事率遠較一般車輛低、行駛噪音也較私家車輛少,請問家長們是否先放棄開車接送小孩?
反對輕軌陣營聲音雖大,資本雖然雄厚,但從前幾次公聽會發言者自曝的背景來看,卻不免令人質疑,到底這些真的是多數居民?還是只是一群有錢地主、建商、加拿大人的集合體?
好過日先前就建議市府:
👉針對仍有疑慮之號誌噪音、車流疏導、人車動線、運具轉移誘因、輕軌運力提出說明,並儘速公布。
👉整合各局處(特別交通局),針對公車路線全面調整、周邊共享運具設置、各站點運輸方案(含行人路權改善)、商圈營造等細節,提出整合性方案,並配合工期逐步投入預算完成。
👉儘速辦理二階沿線影響各區完整民調,並分析市民對新方案接受度,以及較有疑慮之問題。若贊成市民明顯較多,就應加速推動!
過去幾分民調,支持輕軌市民都明顯較多,而根據吳益政議員今年公布的自辦民調,差距已經來到5:1!或許有人仍覺得民調並非市府委託,或是民調範圍太大,我們進一步認為,可針對大順路段的三民區、美術館路段的鼓山區,優先進行諮詢民調,了解沿線居民對「造街新方案」的支持度,以及較有疑慮之考量點。
而若沿線居民支持輕軌比率顯著超越反對者,陳市長就應順應專業與民意,#立即續建 二階輕軌,不要再有任何拖延理由!
商圈營造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民支持或反對輕軌?速公布諮詢民調勿再有藉口!】
高雄輕軌二階立即續建,是市長陳其邁競選時的政見。然而,在議會開議後,陳其邁面對議員質詢,僅保守表示:會提出不同方案作調整,及有更優化的交通方案,需要時間作客觀評估。
上週四,所謂的「輕軌自救會民眾」,夥同中國黨議員「走路比輕軌快」的李雅靜、陳美雅、黃紹庭等人到議員抗議,表示輕軌錯誤路線,希望停建輕軌。然而,輕軌「原路線造街方案」,是韓市府時代,經過專家決議由葉匡時提出的報告,中國黨議員當時沒意見,此時才有意見,套句曾撞人肇逃的黃紹庭自己講的話,就是「政治凌駕專業」。
另外,反輕軌陣營的理由千奇百怪,例如李雅靜表示 ,高雄市十大肇事路口,第一名是中山、凱旋路口,隨即被打臉車禍中不到1%和輕軌有關,難道應該禁止車輛通過中山凱旋會車? 而中華藝校家長會表示,輕軌會影響「師生在南、北校區通行安全」,「噪音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然而,輕軌肇事率遠較一般車輛低、行駛噪音也較私家車輛少,請問家長們是否先放棄開車接送小孩?
反對輕軌陣營聲音雖大,資本雖然雄厚,但從前幾次公聽會發言者自曝的背景來看,卻不免令人質疑,到底這些真的是多數居民?還是只是一群有錢地主、建商、加拿大人的集合體?
好過日先前就建議市府:
👉針對仍有疑慮之號誌噪音、車流疏導、人車動線、運具轉移誘因、輕軌運力提出說明,並儘速公布。
👉整合各局處(特別交通局),針對公車路線全面調整、周邊共享運具設置、各站點運輸方案(含行人路權改善)、商圈營造等細節,提出整合性方案,並配合工期逐步投入預算完成。
👉儘速辦理二階沿線影響各區完整民調,並分析市民對新方案接受度,以及較有疑慮之問題。若贊成市民明顯較多,就應加速推動!
過去幾分民調,支持輕軌市民都明顯較多,而根據吳益政議員今年公布的自辦民調,差距已經來到5:1!或許有人仍覺得民調並非市府委託,或是民調範圍太大,我們進一步認為,可針對大順路段的三民區、美術館路段的鼓山區,優先進行諮詢民調,了解沿線居民對「造街新方案」的支持度,以及較有疑慮之考量點。
而若沿線居民支持輕軌比率顯著超越反對者,陳市長就應順應專業與民意,#立即續建 二階輕軌,不要再有任何拖延理由!
商圈營造 在 涂醒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重整嘉義市都市計畫
※終結派系把持,啟動都市計畫
1. 結合國土永續開發策略
2. 提高土地價值,阻止失序亂象
3. 鼓勵廠商進駐成立企業總部
4. 打造特色商圈,提高居住品質
5. 帶動嘉市經濟、社會、空間轉型
※善用都市更新,改善前後站風貌
1. 改造市區街廓景觀,啟動垂楊路造街計畫
2. 打造觀光夜市文化區、眷村文化區
3. 規劃阿里山茶文化街、彌陀路咖啡街、舊城區徒步街等
※平衡東西區域,全面發展嘉義
1. 建構藝文新廊道,再現「畫都」光榮
2. 成立青年創意產業園區
3. 公園特色化
※縣市合作,互利共榮
1. 推動大阿里山觀光特區
2. 嘉義縣市資源整合,觀光、產業行銷一條龍
3. 嘉義市為研發行銷中心
4. 嘉義縣為製造重鎮
二、打通交通任督二脈
※實現鐵路高架化,整合轉運站機能
1. 優先編列市府預算,協調中央立即動工
2. 檢討火車站周邊土地使用
※廢除垂楊路BRT專用道,打造安全行車環境
1. 恢復機慢車專用道
2. 設置交管行控中心
3. 規劃大眾運輸網絡系統
4. 成立嘉義市公共運輸與智慧發展處
※建立環市自行車系統,形塑單車友善城市
1. 鼓勵市民以自行車取代機車
2. 建構Smart-Bike系統
3. 廣設自行車租借系統
4. 定期舉辦自行車比賽
三、打造健康防老園區
◎涂醒哲:讓嘉義市蛻變為台灣的佛羅里達,是「防老」不是養老!
◎涂醒哲:人口老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就必須有前瞻性的規劃,除了養老,更要防老!我要打造嘉義市為銀髮樂活的健康城市,還要創造就業機會,以吸引年輕人返鄉服務,與老人共享天倫。
※建構衛星防老社區,創造就業機會
1. 成立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吸引廠商進駐設立企業總部
2. 導入TMO「Tow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市鎮管理組織)營造機制
3. 提供健康管理、教育與社福、護理師等醫護工作機會。
4. 衛星社區以增加五萬人口數為目標
5. 各行各業預計可增加20%營業額
6. 打造雲嘉嘉特色商圈
※營造幸福住宅社區,共享天倫之樂
1. 吸引有老人的家庭移居嘉義市
2. 標榜環保綠建築、無障礙空間設計
3. 興建出售或出租的一般與老人住宅
4. 公共空間管線地下化
7. 輔導社區營造、商圈經營與城鎮營造
※善用嘉義豐沛醫療資源
1. 全面盤點醫療資源,避免重複浪費
2. 園區規劃電動公車交通服務
3. 開辦日間照護與護理之家
4. 定期舉辦健康講座與健康生活輔導計畫
※提高重陽敬老津貼,老人長壽久久久
1. 設籍本市3個月以上並實際居住者
2. 年滿65歲至79歲,每人新台幣5,000元整
3. 年滿80歲至89歲,每人新台幣6,000元整
4. 年滿90歲至99歲,每人新台幣9,000元整
5. 年滿100以上,每人新台幣12,000元整
四、建構「食品安全」首都
※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
1. 培植嘉義市專業認證分析實驗室
2. 推動食育自治條例
3. 仿效日本推動校園食農教育
4. 根據地方特色,建立食品安全優先防禦順序
5. 啟動「在地食材供應計畫」
※嚴格管控、源頭管理
1. 要求食品業者提供添加化學物質清單
2. 訂定新上市食品申報與核可機制
3. 不定期、不定點抽查
4. 加重罰責、提高檢舉獎金
※建立「集體訴訟」求償平台
1. 協助受害者求償(含括民眾、廠商)
2. 由市府協助集體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