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病毒瞬息萬變的時代,特別是這兩年新冠肺炎更擾亂,提升自體保護力更是重要!
原本布丁兄妹倆就是吃威德在美市賣場的那款益生菌,這次接到威德的邀請好開心,而且是肯定會引起小孩興趣的正版迪士尼授權款,我還沒拍開箱文之前,兄妹倆一直覬覦桌上那兩個迪士尼盒子,哥還不時催我「拍好了沒、可以打開了嗎?」狂打益生菌主意😆
這次挑選了四樣我想要的產品,除了給兄妹的基本款之外,其中兩樣是媽媽自已想要的,當我看到「蔓越莓乳酸菌」就有高度興趣,因為這是對女性很好的產品,迫不及待打開嚐試,細緻的粉末入口即化,很快就吸收,我自已很喜歡;兄妹的益生菌我也都有試吃,味道很好,不會太甜也是很棒的一點,真心推薦給媽媽們,明明以前小時候我只有葡萄糖水可以喝,現在小孩怎那麼幸福啊😬
會讓小孩愛上的「正版迪士尼授權食品 #美國WEIDER威德」開團囉!
🌟豬V小姐 x 美國WEIDER威德
✅團購連結:https://groupbuyforms.tw/fxsfo
✅團購時間:3/11(四)~3/25(四)23:59關單
✅團購專屬優惠:最低到 #79折超優惠組合!
下單就送「兒童用口罩5入」!
🉐滿$3,000再送蔓越莓乳酸菌體驗組(5入)
🉐滿$5,000 再送柑橘風味皙軟糖*1
🉐滿$8,000 再多送敏飛兒乳酸菌*1(市價$1,080)
🌟買越多送越多超划算!🌟
🌟#益口酵乳酸菌(每盒60包)
這款是兒童全方位益菌,
幫助 #排便順暢 #口氣清新 #蔬果營養
🔺酵素+乳酸菌,雙效順暢
🔺專利SG-A95微笑菌,保持口氣清新
🔺鳳梨&木瓜等80種酵素+10種複合好菌
🔺排便順暢,調整體質
🔺水蜜桃口味,低熱量無負擔
🔺正版迪士尼授權,收納玩具盒設計
✍🏻這邊特別說明一下,哥其實偶爾會出現口臭的問題,就是睡不飽+火氣大的那種味道,剛好前陣子又出現,通常會維持4-5天,我就一天餵哥兩包益口酵,第3天覺得明顯有改善許多,他那種「口氣」其實就是腸胃也點問題,從腹裡就累積上來的味道,所以這時候每天讓他多吃1-2包來調整生理狀況我覺得是OK的。
🌟#敏飛兒乳酸菌(每盒30包/草莓口味)
可調整體質,提升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
🔺澳洲功效專利LCW23益生菌,一包高達 60億菌
🔺菌數安定,不需冷藏
🔺洋蔥槲皮素&鳳梨酵素,幫助適應舒緩
🔺正版迪士尼授權,收納玩具盒設計
🔺酸甜好入口,兒童易食
✍🏻除了基本款的益生菌,我特別挑了這款針對敏感體質的,主要是發現哥的黑眼圈越來越嚴重,但是他並沒有像我以前那樣起床因為空氣變化而不舒服,也沒有什麼其他問題,但每到晚上鼻子還是會有輕微小敏感,所以該做的預防措施還是要做,就有幫他尋找一些優質的營養品,想說加減亡羊補牢,看到這款有LCW23益生菌,是專門調整體質專用的乳酸菌更是要試一試,味道一樣很好而且粉末也細緻,推薦給有同樣家有敏感兒的媽媽使用~
🌟#蔓越莓乳酸菌(每盒30包)
🔺專利蔓越莓+10益菌
🔺Cran-Max®蔓越莓,相當於34倍新鮮蔓越莓
🔺GFU3複合菌、STP4複合菌,雙效專屬益生菌
🔺專利包埋技術,耐胃酸、好吸收
🔺每包含蔓越莓500mg
🔺正版迪士尼授權, 8款迪士尼公主一次收藏
✍🏻這個我真心大推每個媽媽都應該買來吃!👍 其實我想大多數的婦女都有一些比較擾人的困擾,悶悶有異味等情況,蔓越莓是已被證實對女性有益處的食物,含有濃縮型單寧酸,讓女生比較不會反覆發生,產後這幾年固定每年都會做抹片檢查,報告已經連續5年是「有發炎現象、無須回診追蹤」,醫生也是回我無礙、但多補充對女性有益的保健食品,所以除了買益生菌給小孩以外,這款我也推薦媽媽們都應該買來愛護自己哦❤️
🌟#淨麗酵素 (體驗組7包)
🔺排空淨化,130種酵素精華
🔺專利Fibersol-2膳食水溶性纖維,幫助蠕動
🔺23種消化酵素,幫助食物分解
🔺80種蔬果精華,調整體質
🔺每包10.9大卡,清爽健康
🔺正版迪士尼授權,米妮隨身包設計
🔺藍莓口味,酸甜好滋味
✍🏻這款酵素也是針對成人,特別是蔬果攝取不足、三餐老是在外者、飲食不均衡者,排空淨化、提升代謝力,非常符合現在大多數有生活壓力的成人,我自己覺得食用後有比較好排便的現象哦!
👉🏻趕快幫小孩跟自己補起來💪🏻
🌟豬V小姐 x 美國WEIDER威德
✅團購連結:https://groupbuyforms.tw/fxsfo
✅團購時間:3/11(四)~3/25(四)23:59關單
✅團購專屬優惠:最低到 #79折超優惠組合!
下單就送「兒童用口罩5入」!
🉐滿$3,000再送蔓越莓乳酸菌體驗組(5入)
🉐滿$5,000 再送柑橘風味皙軟糖*1
🉐滿$8,000 再多送敏飛兒乳酸菌*1(市價$1,080)
🌟買越多送越多超划算!🌟
喝黑糖水催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
這兩天分享蘋果泥的製作方法後,有位媽媽來私訊問K力,蒸了蘋果之後,會不會造成營養的流失,因為她的婆婆 #不准 她用這個方法製作,只能現切現刮蘋果泥給寶寶吃。
在我全職帶兩個孩子的過程中,不只蘋果泥,說老實話,K力也聽過很多~很多長輩那一代的「育兒建議」。
要餵寶寶喝葡萄糖水/喝現榨柳橙汁?
吃冰磚副食品對氣管不好?
寶寶衣服手洗就好很快很方便?
孕婦吃醬油寶寶就會黑皮膚?
煮飯時「順便」把一些食材剁碎煮粥就能邊煮副食品?
說帶小孩哪會累啊(殊不知上一代可能都是看電視育兒法)
等等等等等~真的列舉不完
有沒有人發現,這些建議美其名是對寶寶好
但是, #哪一項是對媽媽好的呢?
我的個性因為比較 #逆骨 又很愛 #質疑,所以長輩的建議對我來說都是建議。聽過之後,我會自己認真的搜集資料,現在查資料也很方便,google點幾下就有數十篇的專家文章,告訴我怎麼做最好。
#媳婦就是媳婦 #妳絕對不會是婆婆的女兒
孩子是我自己帶的,不管生病或健康,都是爸媽要去承擔的。所以身為一個媽媽,我必須要找出 #對我和對孩子 最合適的相處方式。
現刮蘋果泥當然也可以,但誰要吃掉那半顆殘碎黑黑的蘋果呢?我覺得丟掉浪費、自己一個人吃剩食又很悲催(內心戲很多),所以,我就是想要蒸蘋果做副食品啊~!
沒有一個媽媽會樂見自己的孩子生病,所以K力相信,每個媽媽,都正在很努力的學習當媽媽。也為了孩子,我們有時候也需要 #硬起來,把耳朵關上, #學習拒絕不合理的外界聲音,因為,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唷❤
#我不會管長輩對我的評價
#因為我知道 #自己已經盡全力了😉
#身為吃貨爸媽的糖姐
#有時候只能看著我們吃飯
#麻辣鍋生魚片壽司鹹酥雞紅酒啤酒也會吃
#因為爸媽要快樂育兒過程才會更開心呀🤣
喝黑糖水催經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各種關於女性身體、孕期和運動相關知識後,陸續有很多人會問我「知道這些觀念後,接下來要怎麼和想法不同的家人溝通呢?」過去,我總覺得這問題涉及每個家庭相處模式和個人表達能力,要回答的好實在非常困難,直到最近接連遇到兩個案例,讓我深感不能再迴避,得試著好好回應這個大哉問。
第一個狀況是,有位媽媽在診間焦慮地來問我,「醫師,看了你的文章後,發現孕婦最好滴酒不沾。可是我媽做菜都習慣放酒,說以前就是這樣啊,你們還不是都長很好?我實在很擔心胎兒受影響,又不敢和她據理力爭,我喝這點酒應該沒關係吧?」
另一位媽媽則是在例行產檢時,無奈地和我分享,自己孕前也練了好幾年重訓,但因為上一胎,染色體異常最終引產,先生認為這次還是小心一點,不許她再運動。看到社群網路越來越多孕婦持續深蹲硬舉,讓她實在非常羨幕。
聽完這些,實在讓我有種事情做一半的無力感。畢竟我分享知識後,媽媽若不敢勇於和不同意見的家人溝通,反而會在科學新知與舊觀念中間進退維谷。更何況,這些觀念的落差總是環環相扣,從孕期直到產後與育兒,不是隱忍一下就過去了。比如說,坐月子時堅持要產婦喝雞酒補身體、不予許媽媽洗頭出門,給新生兒喝糖水、穿過多的衣服等,這些歧異有時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再挑戰媽媽的耐受度,最終就可能因為很小的事情而大爆發,導致嚴重的爭吵。
而針對第二個案例,假使孕婦接受了先生的「禁令」不去反駁將責任歸屬釐清,豈不等於默認懷孕中各種無法預期的後果是和自己的食衣住行有關。日後萬一真有如早產、胎兒窘迫的狀況發生,反而會被認定是不是不夠「小心」,甚至得背上沒把胎兒「顧」好的黑鍋。
因此,我認為無論如何還是得嘗試溝通。我會建議可用讚美、同理對方的口吻作為起頭,再進入想溝通的主題和理念。以上述個案為例,我就會說「媽,謝謝你在我孕期幫我準備餐點。我知道照顧孕婦妳很有經驗,但現在新的觀念都認為孕婦應盡可能滴酒不沾,因為酒精很可能傷害胎兒腦部。酒精雖然經熱會揮發,但還是無法定量。媽,可以為了我們的寶貝改一下習慣嗎?」
「老公,我知道上一胎這樣大家都很難過,可是寶寶染色體異常不是誰的錯。研究也顯示運動不會增加早產、流產的機會,還能增加血液循環,讓我有體力應付生產和育兒大小事。為了母嬰共好,我希望可以繼續運動。」
當然在對話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對方可能會以聽過的特殊個案,去強化自己的想法。比如,朋友的媳婦就是催生才會吃全餐剖腹產、鄰居以前就是搬了重物提早破水生產,或一再強調以前都這樣,怎麼現在的孕婦意見這麼多?
當遇到這種狀況時,不要簡單地用一句「這醫師說的喔!」, 更無需和對方大小聲,可以耐著性子從事情的原理去回應。比如根據最近醫學研究顯示,催生不會增加剖腹產機率,反而可避免胎兒過大生不出來或胎盤功能退化、胎兒解胎便導致待產時胎兒窘迫。
因為比起醫師的權威,很多人反而更相信自己過去的經驗。就曾有我的孕婦和我反應,她喝冰水被朋友阻止,他直接回應「我的醫師說可以啊!」結果朋友反而斬釘截鐵的和她說「那你的醫師該打屁股了!」更何況有時候,醫師的想法也不盡相同。尤其針對孕期運動,太多醫師根深蒂固認為孕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躺幹嘛去亂動,且有這些想法的醫師,還往往是極資深的醫師。
因此我寫文章都期許自己可以細說從頭,將原理解釋清楚,如此一來,才能將迷思連根拔起。當然我也會期待我的讀者們,不要一昧相信我寫的結果,而是從根本開使理解吸收,甚至是挑戰我。這樣才能真正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信念,在面對外界質疑時,也懂得去應對溝通。看到一些令人害怕的經驗分享或似是而非的農場文時,也不會人云亦云,無所適從。更期待的當然是,大家能從我的文章中獲得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大家都是如何和家中長輩、伴侶、親人溝通各種關於醫學認知的不同呢?歡迎分享經驗喔!好的壞的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