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惠政績回顧-嘉創中心】
⭐️爭取設置「嘉創中心」,協助中小企業研發⭐️
敏惠自2005年底上任市長後,爭取在原中油嘉義供油服務中心現址,開發設立「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並列入當初「愛台12建設-產業創新走廊」的一環🇹🇼;2011年6月12日,在嘉義人的驕傲-前副總統蕭萬長的見證下,落成啟用。嘉創中心的建築物採用現代化綠建築概念,結合了太陽能發電☀️、水資源循環利用💧,以及環保再生建材等設計,不但是節能減碳的最佳示範,更是嘉義市的門戶新地標。
「嘉創中心」是全台第一個創新研發中心,扮演著帶領南部產業創新與轉型的火車頭的角色,是要取法新竹經驗,並以「健康」與「保健」為導向,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四大機構進駐,積極發展轉型的產業有健康保健原料產業及食品產業、化妝保養品產業、機械設備與輔具產業等,已成功吸引在地人才回流及高科技人才來這裡就業,也結合附近大學研發,不但協助嘉雲南傳統產業轉型,也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這就是嘉義市未來的希望。🌟🌟🌟
嘉義地區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中,距離中科、南科,以及中部、南部產學研發單位,都在一個小時的車程內,由於缺乏帶動地區產業發展的規劃;故透過嘉創中心的設置,除能吸引廠商進駐,對內亦可協助二、三級產業升級轉型,因此不論就大嘉義地區長遠發展、地方產業轉型及發展台灣產業價值鏈,均將扮演重要角色。💪
更重要的是,嘉創中心已逐漸發揮三個效益:第一,使大嘉義地區利用既有的核心製造優勢,吸引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研發產業,例如保健、養生、精密機械及精緻農業等進駐,扮演火車頭的角色;第二,以在地深耕的觀念,提供鄉親就業機會,厚植大嘉義地區的科技實力,帶來更大的發展能量;第三,使嘉義成為我國健康產品的技術移轉及應用中心,並成為兼具科技、人文、永續的健康城市。👍👍
阿惠改變了嘉義的產業價值鏈,打造創新研發中心。下一步呢?
嘉義不止步!嘉義向前行!
#嘉創中心
#嘉義產業要轉型
#轉型後再次逆風高飛
#青年回家就業的希望
⚾我的LINE:https://goo.gl/fbh2uH
⚾我的IG:https://goo.gl/oHFW72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6的網紅翁章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人機產業在嘉義 #亮點產業 小英總統到嘉義民雄航太園區預定地視察發展進度,也到原台體大校區看民間業者未來要進駐狀況。 小英總統在民雄航太園區感性的說:過去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縣,支援台灣的糧食生產,全力支持嘉義的未來產業,也是對嘉義貢獻的回報。當總統講到這邊,我的眼眶有點溼潤,嘉義長久農業縣角...
嘉義產業要轉型 在 翁章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無人機產業在嘉義 #亮點產業
小英總統到嘉義民雄航太園區預定地視察發展進度,也到原台體大校區看民間業者未來要進駐狀況。
小英總統在民雄航太園區感性的說:過去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縣,支援台灣的糧食生產,全力支持嘉義的未來產業,也是對嘉義貢獻的回報。當總統講到這邊,我的眼眶有點溼潤,嘉義長久農業縣角色,人口外流,高齡化嚴重,終於有轉型農工大縣的機會。
嘉義加油!
#勇敢轉型農工大縣
#未來產業落腳生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nS-zMPEFAc/hqdefault.jpg)
嘉義產業要轉型 在 翁章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本學堂招生中!
農業為國家之本,更是嘉義的命脈產業,我特別成立國本學堂,要訓練從事農業的精英部隊,提升農民專業、能量、地位。
從事農業很不簡單,相關知識非常多元,今年課程以「科技農業」、「農業產銷人」為主,要培養現代專業農,跟上網路科技時代腳步,帶動嘉義農業轉型與創新。
國本學堂報名至7月6日報名截止,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成為農業精英部隊!
請至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網站、粉絲專頁或活動通(https://pse.is/TKJ5Q)登記報名。
#國本學堂 #農為國本 #專業農 #農業 #專業 #精英部隊 #夢想從農起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Q0Cu9lQ4d8/hqdefault.jpg)
嘉義產業要轉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WA0EWWlS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