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工程即刻啟動!推進國家憲政發展
今天上午,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修憲記者會,正式提出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並提出四大訴求:
1️⃣降低修憲門檻
2️⃣國會選舉聯立制
3️⃣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4️⃣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一、降低修憲門檻
自從2005年憲法第七次修正以來,就再也沒有修憲。
原因很簡單,公民複決的門檻超級高,有效同意票要「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以2020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人總額是1931多萬人,過半數就要965萬5千多人,比歷屆總統當選人最高得票數817萬票還要高。
修憲變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時代不會停止進步,憲法當然也不能停滯。因此,時代力量希望降低修憲門檻,只要一半的選舉人出來投票,並且有效同意票超過總投票數1/2,就可以通過。
只有這樣,才能讓憲法更容易貼近人民的需求和時代的脈動。
二、國會選舉聯立制
目前的國會選舉,是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在每一個選區,只會有一位當選人。同時,除了投給特定候選人的選票之外,選民還會有一張政黨票,得票率到5%的政黨,就能分配「全國不分區」的立委席次。
單一選區最大的問題,就是「贏者全拿」。就算兩位候選人分別獲得50.1%和49.9%的選票,有席次和沒有席次的差異,這也讓「民意支持度」沒辦法100%反映在代議士的組成上。
這樣的選舉制度,除了犧牲相對少數人政治參與的可能性之外,更可能因為零和的選制競爭,深化社會的對立。
為了避免相對多數人被過度代表,以及相對少數人代表不足的問題,「政黨票」就會是重要的調節方式。
時代力量的版本上,我們嘗試調和了「尊重地區民意」、「政黨全國支持度」和「代議士運作成本」三個面向。
在席次設計上,會有73席區域立委、10席原住民立委,以及73席不分區立委。立委的總席次是固定的,以避免立法委員人數增加所帶來的成本。
同時,政黨的總席次會在尊重區域立委和原住民立委當選結果的前提下,透過不分區席次的分配,盡量接近政黨的得票率。
如果某個政黨在區域和原住民立委所得到的席次比較多,那麼不分區的席次最多補到和政黨票得票率相當的差額;如果區域和原住民立委席次相加,已經多於政黨票的得票比例的話,就不再分配不分區的席次。
最後,目前5%的當選門檻,也不利於小黨的發展,難以在國會呈現台灣多元的聲音。因此,當選門檻應該也要適度下修至3%。
三、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所謂的「五權憲法」,是孫中山吾人兄弟所獨創的制度,但也帶來許多問題。
例如考試權是典型的行政權內容,但因為「五權分立」的結構,掌理考試權的考試院,和實際用人的各機關「考用分離」,也造成組織肥大和效能不彰的問題。
又如監察院,從第二次修憲之後,就不再是如同立法院一樣的民意機關,也沒有包括政治問責在內的可能性,但仍然掌握調查、彈劾及審計等廣義立法權的權限。也不斷有監委不當以職權介入行政、司法的質疑。
廢除考監兩院,將憲政機關的權力重新進行適當的分配,是國家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四、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自從憲法1947年公布以來,憲法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完全沒有修正。
然而,國際憲政潮流早就對人權的保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第二代人權的健康權、工作權、對婦女兒童之保障、經濟社會弱勢團體之實質平等保障等權利,以及第三代人權的環境權。
歷次的憲法增修條文,雖然嘗試將一些價值納入增修條文第10條的規定,但性質上是屬於「基本國策」,和人民基本權的保障程度有相當落差。
大法官們雖然也努力透過憲法解釋的方式,將新興的基本權利納入保障,但除了未必有能釋憲的個案之外,也會受到憲法解釋極限的限制。
也因此,需要用「修憲」的方式,系統性地建立、擴張人民基本權利的範圍。
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廣泛盤點各項基本人權,並特別將勞動權、兒童權和環境權寫入憲法。
憲法的調整,已經遲到了太久。我希望能在接下來的任期中,有看到憲法修正的機會。我也會邀請朝野共同連署修憲草案,將這些重要的價值帶進討論。
四大審計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立法會書面質詢:精神健康服務】
************
在7月14日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二○二○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在禁毒基金中預留額外三億元,為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提供針對性及持續的支援。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今年一月表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會)正積極進行籌備工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委員會至今就籌備工作舉行了多少次會議,以及取得的進展為何;
(二)委員會是否已制訂有關的支援項目;若是,每個項目的詳情(包括名稱、內容、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預計受惠人數、所涉開支預算和人手、推行時間表,以及監察和評估成效的機制)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有否估計,現時全港有多少人及百分比的人口需要由公營醫療系統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務,以及當中有多少正/已獲公營醫療系統提供有關服務,並按他們所屬的年齡組別列出分項數字;該等服務的類別,以及現時的名額和輪候人數為何;若沒有估計,原因為何,以及會否作出有關估計;及
(四)會否主動在社區尋找有精神健康服務需要但未有求助的人士,以及早向他們提供適切支援;若會,詳情(包括所涉人手)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容海恩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我現回覆如下:
(一)、(二)及(四)就禁毒基金所預留用作支援精神健康新項目的額外三億元,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會)及其轄下的項目評審小組先後進行了三次會議,討論推行有關計劃的安排。委員會同意計劃分兩期進行,並訂定了第一期計劃的優先項目類別。
第一期計劃的優先項目將包括培訓社區人士以建立精神健康社區支援網絡、照顧者支援,以及長者資訊科技支援三個類別。除所述的優先項目外,計劃亦會考慮其他具創意及成效的精神健康相關項目。根據現時籌備工作的進度,委員會計劃於二○二一年第三季內邀請相關機構提交項目計劃書,包括項目名稱、內容、服務對象和預計受惠人數、涉及費用和人手,以及推行時間表等,讓項目評審小組審視申請,並提交建議由委員會批核。一如其他資助計劃項目,獲批推行項目的機構須定期提交進度報告、年度審計報告,以及成效檢討報告,讓委員會監察項目的推行情況及成效。
項目評審小組在審視機構的申請時,會考慮不同環節,包括服務對象的覆蓋面、支援成效、是否具備推廣尋求支援的信息和協助有需要人士主動尋求支援的元素等,而具體方案則視乎個別計劃書內容。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會以委員會秘書處的現有人手資源跟進項目的推行。
在汲取第一期計劃的經驗後,委員會暫擬於二○二二年內籌備第二期計劃。
(三)在二○二○/二一年度,於醫管局接受診治、按年齡組別分項的精神病患者人數(包括住院、專科門診診所和日間醫院的病人)表列如下:
年齡組別 二○二○/二一年度
接受診治的精神病患者人數
18歲以下 40 100
18至64歲 164 900
65歲或以上 70 800
總數: 275 800註:
1. 指截至相關年度六月三十日的年齡。
2. 數字調整至最接近的百位數。
在二○二○/二一年度,按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分項、在醫管局分流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第二優先類別(次緊急)和例行類別(穩定)的新症預約數目及輪候時間中位數表列見附圖。
食衞局於二○一九年已委託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別為兒童、青少年及長者進行三個全港性的精神健康調查,以了解不同年齡組別人士的患病率及精神健康需要。有關調查預計於二○二二年內完成。此外,食衞局亦正籌劃在下一階段進行成人精神健康調查的工作。食衞局期望透過調查所得的數據,協助政府了解需要精神健康服務的估算人數,從而制訂精神健康服務的長遠發展方向。
完
四大審計工作內容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監督不是反對|政策應勇於接納檢視 🤛
日前楊鎮浯縣長前往乳南營區視察圖書館基地,宣告將於年底前發包規劃設計與工程施作一事,森堡一連多日對此事發表看法,引發鄉親民眾討論,鄉親對於圖書館、美術館興設與否、場址選擇皆有所討論。欣見地區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和討論,這是金門社會進步的表徵之一。
監督行政權是民眾賦予民意代表的責任,但民主社會最珍貴的,莫過於每個人都有權利監督政府施政的權利,對於公眾事務發表看法,不代表反政府、反建設、反發展,民眾在討論中異中求同,有助於更好的公共政策成形,也讓行政部門能夠更嚴謹的面對,推動中的公共事務與建設。
🔴 #雙乳山不適開發不是今天才說
談及重大建設興設地點,位於金門中心地帶的水源涵養地,又鄰近具有珍貴古蹟雙乳山坑道,此一議題實際上從森堡任職金門日報時,便曾撰寫專文報導,籲請縣府相關單位理性思考行政園區設置與否,慎重處理行政園區選址問題(2015年)。2016年,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發表《尋找金門老營區》一書時,也曾帶領金門大學學生前往坑道探尋,再次籲請縣府慎重考慮行政園區選址問題。
2018年時,司法大道工程破壞雙乳山支坑道事件,森堡急文向文化部部長信箱陳情,後來經文資審議認定為古蹟。即便森堡有幸擔任民代,也不曾忘卻此事,多次在議會中提出質詢,這些都有相關議事紀錄可查。
🔴 #擇址討論不是反對
森堡對於圖書館應該要妥善擇址興建的看法,卻被指責「為反對而反對」,行政單位面對民意代表監督尚且如此,那一般民眾呢?主管單位在此次事件中,有意無意地模糊焦點,將圖書館、美術館包裹做說明,但這其實是二個展館,應該分為二件事來看。
首先,金門圖書館興建模式並非只有新建一途,這一點森堡在前文已說過。而圖書館的擇址應考量便利性、利用率,也是主管單位應該要思考到的,金門有太多地點都比這塊中心敏感地帶更為合適,也更便利民眾到訪借閱圖書,不論是森堡建議過的福建省政府(原中正圖書館),或是慈濟原本欲價購的的環北用地,甚至將文化局遷至文化園區內,落實當初文化園區所規劃平衡東西半島的本意,將文化局現址修建或改建,都比現有方案更為妥適!
🔴 #建設不是有蓋就好
重大建設的形成,必須經過多方討論方才定案執行,不是關係好的人去説說就成,也不是只要縣府爭取到預算,不管計畫內容好壞都一昧地執行到底。金門文化園區就是最好例證,不但未達到原先預期規劃,為了避免園區閒置,從啟案迄今十餘年過去,先後投入公帑超過十億以上,始終停留在擬訂經營管理方向。
👉 文化園區議題懶人包:
🌐https://pse.is/3kq6g2
👉 金門文化園區未來很有文化味(2007/7/21,金門日報)
🌐https://pse.is/3hr8lp
金門的美術館確實倡議已久,但是去年送審議會的預算並無美術館名目,金門縣總預算書526-35頁僅有一筆:「新建中心圖書館,依教育部 108年1月24日臺教社(四)字 第1080006869E號函辦理、總經費5億8千15萬元、中央補助1.5億元,地方款4億3千15萬 元(109年350萬,110年5,800 萬(中央3,470萬/地方2,330 萬),111年5億1,865萬(中央1 億1,530萬/地方4億335萬)」的預算科目,如今卻要以「中心圖書館與美術館建築基地」規劃設計帶過,是否有預算科目與執行項目不符的問題,主計與審計單位應主動介入瞭解,此次規劃設計案發包有無違法之虞。
🔴 #想像不同結果就不同
新建圖書館是為了執行預算(政見),還是為了真正改善圖書環境?如果只是為了改善圖書環境,除了新建圖書館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增加圖書種類及數量、提高借閱的方便性、改造現有閒置空間等等方式,都可以對金門民眾(不管學子、親子)都有幫助,並非只有新建一途。
此外,我們可以透過聚落古厝洋樓、碉堡營區維護改造,取得一定使用年限後,讓知名藝術家可以回歸聚落、進駐碉堡,不管是設置紀念館,或補助設置藝術畫廊、工作坊,讓藝術與聚落結合,拉近與村民、遊客的距離。
當然,這些只是想像,決定權在縣府高層手上!畢竟,一席議員人微言輕,無力改變縣府既定政策。即便如此,森堡也不會放棄鄉親所賦予的監督權利,也希望縣府能多方聽聽鄉親意見。
森堡雙乳山藝文特區質疑(一)
👉 縣政府沒告訴你,讓森堡告訴你!
🌐 https://pse.is/3laam3
森堡雙乳山藝文特區質疑(二)
👉 一顆爛的蘋果,還要吃下肚嗎?
🌐 https://pse.is/3le6a5
金門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