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輕的好朋友每次看診都是辛苦的南北奔波,他們最主要的問題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不規則排卵日亦不好抓。多囊的患者主要治療方式是用口服排卵藥幫助排卵,接著透過夫妻自然同房以達到懷孕的目的。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口服排卵藥為「#快樂妊Clomiphene」,或者「#復乳納Letrozol」,兩種藥物選其中一種每個月口服治療5天,大約 50% ~60%的病人 都可以達到有效排卵。但約有30%的病人再服用快樂妊Clomiphene時會有內膜薄月經量變少的問題,這時改用復乳納Letrozol便可解決,但相對復乳納的排卵數目是比較少的。
他們前後共嘗試多次的排卵藥療程後仍沒有好消息,他們也非常積極的往下一個療程人工授精前進,但再預計回診照超音波之前,她很敏銳的觀察到排卵試紙及基礎體溫有要排卵反應所以提前回診,幫她安排超音波及抽血發現確實已經提前排卵了,我建議他們這週期的人工授精取消改自然同房。很高興的,這次他們成功懷孕了。
今天他們順利懷孕滿三個月畢業了,也非常用心的準備好孕蛋且每一顆裡面都有她們親手寫的好孕紙條要送給大家。
她說在備孕期間,她也曾收到畢業媽媽準備的好孕蛋這讓她深感鼓勵及希望,所以她也準備相同的畢業糖,深信一直傳承下去的好孕,會讓還在備孕路途上的各位好孕成功。
====內文如下====
每次回診時看到電梯口貼的那些卡片,心中想著何時才能輪到我呢…?今天,終於輪到我了。
與老公結婚快兩年,積極備孕一年半,每個月等到的都是無情的小紅…決定先到大醫院掛不孕科,雙方檢查均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有多囊AMH13.5,所以生理期常常很不準…大醫院看了約半年仍無效,內膜因為吃了排卵藥(健保)變薄…後來就再批踢踢得好孕版找了很多人推薦的黃建榮醫師,由於我與老公是假日夫妻,我住南部所以常常要請假北上,但覺得很值得,黃醫師真的很親切,也不是那種愛錢的醫師,建議我們先靠自費排卵藥開始(我28歲),加上之前的健保排卵藥吃了半年仍無好消息,休息了半年決定在暑假做人工。
做人工前有吃排卵藥+排卵針,黃醫師算了日子後約好回診時間,結果就再回診前一天我發現基礎體溫上升了,緊急跟黃醫師約回診抽血發現竟然提前排卵了!黃醫師說那這個週期沒有植入的必要(真的讓我覺得黃醫師很不斂財)請我們先自己努力看看~
結果!沒想到寶寶就來找我們報到了,希望可以藉由這張卡片鼓勵還再努力的你們,相信黃醫師就對了,寶寶一定會挑正確的時間降臨的喔~
銘&汝 2021.9.29
回診前兩週抽血 在 職能治療師 陳宜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arvin結束白色巨塔之旅囉!
回到家不僅變回一條龍,
而且還是一條level up後的龍!
這趟旅行雖然驚險,
但我們全家人收穫也滿滿,包括:
🌻 #更深刻體悟醫療共同決策SDM的重要性
在第一間醫院就診時,回診幾次,Marvin體溫持續偏高,當時我分夫妻倆內心很清楚可能是體內哪個地方仍在發炎中,有試圖向醫師請示是否可以抽血檢查,但醫師堅持再觀察,接著我們也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看法,當然也就沒堅持下去(其實就我的臨床經驗,我最擔心是癌症,因為這初期的病程跟我先前接觸幾個兒癌的個案初期很相似)。直到回診完的隔天,Marvin狀況急轉直下,我們就再往層級高一階的區域教學醫院就診,抽血檢查結果「#發炎指數高於標準10倍!」醫生也很好奇為何上一間醫院沒有抽血檢查,接著表示必須立刻住院治療!此外,上一次的抗生素療程貿然停止也是個很大的風險,因為擔心會有抗藥性的發生,所以處理起來更加棘手。
🌻 #感謝一路以來扎實的醫學養成教育
大學所學的解剖、生理、病理、小兒科學等,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對於寶寶病程的推理,加上醫師的深入解說,思路會更加清晰,也比較不會慌慌張張。有時,爸媽慌慌張張,寶寶會更加不安。此外,經常跟家長會談時會聽到個案的醫療史,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 #13年的醫學中心服務經驗
這點很重要,至少對醫院是不陌生的,也能很快適應醫院內的服務流程、動線等,所以很快就移動自如,也發現了許多捷徑(哈),從病房到大門口取餐,最快紀錄為1分32秒!不過也有當過主管的職業病,腦中會一直幫他們思考服務流程與環境設備改善等😆
🌻 #感謝醫療專業團隊與親友的大力協助
特別感謝主治醫師李醫師,他非常細心,從問診、檢查、查房,總是讓人有種非常安心的感覺,重點是不慌不忙,總是會仔細、有耐心的跟我們討論。過去陪病經驗,許多醫師總是來匆匆去也匆匆,想多問一句都有種沈重的壓力。此外,感謝李醫師在腹部超音波時熱情的教學,也讓我學到了不少😁
病房的護理人員也相當辛苦,Marvin特別喜歡實習的護生們,因為他們仍保有「未受到職場荼毒」的熱情與活力,也比較有時間投入在與Marvin培養感情,所以他們在協助一些醫療處置時,Marvin也感到比較心安。
還有,爺爺奶奶每天大老遠煮粥來給Marvin吃,還有外公外婆、乾爹乾媽,也因為Marvin的健康每天心裡面懸著一顆石頭,辛苦他們了!
最辛苦的,莫過於偉大的Marvin媽,24小時無微不至的貼身照顧,尤其是接近兩個星期的病程,幾乎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睡眠大大的不足,還必須背負著龐大的心理壓力,真的很偉大!
🌻 #財務規劃很重要
首先,醫療保險一定得妥善規劃,至少在住院的過程中,不用擔心醫療費用,其中病房可以升等至單人套房(舒適度真的差很多)對於Marvin這階段的寶寶很重要,至少哭鬧不會吵到別人,也比較不會因為噪音影響睡眠,照顧者可以比較舒適休息,也能提升照顧寶寶的品質。
此外,身為老爸的我一路因Marvin就醫、中秋連假、Marvin住院,連休了相近兩星期,說真的,還是會些許「經濟壓力」,畢竟貸款、治療所營運成本、生活開銷不會停歇,但經過了先前疫情停業2個多月的洗禮,也重新進行了財務檢視與規劃,特別準備了一筆緊急備用金,所以這一切似乎能比較「雲淡風輕」的看待了。
但......實在不想面對過去兩週「積欠」一堆的工作啊🤣
回診前兩週抽血 在 辣味太太/陳禹婕 Amber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洗澡只好坐著洗頭😶🌫️
七月底
醫生說我長了一顆8公分的腫瘤
看位置可能是從卵巢長出來的
也因為懷孕前後從來沒有照到過
懷疑是短時間迅速長到8公分這麼大
立刻寫轉診單要我到馬偕做檢查
緊張焦慮大師如我
當場就開始哭
我真的以為最壞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門診當天就做了初步超音波檢查
醫生說
確定是卵巢長出來的
看起來像是 #畸胎瘤
有8公分一定要手術拿掉
安排CT斷層掃描
要確定是良性惡性才能決定開刀方式
整個對話我一直在哭
哭到走出診間又被護士帶去空診間平復心情
所有最壞的情況不斷在腦中預演😭
但真的很感謝醫生
安排我在最快速的時間做斷層和回診看報告
確定是 #良性畸胎瘤
用 #腹腔鏡手術 切除
一顆恐懼無比懸著的心
終於漸漸能安定了
/
住院前到馬偕戳鼻孔核酸檢測
打針抽血都怕爆的我
必須用十隻指甲用力摳住大腿肉
才能好好的把頭留在原地⋯
真的好痛好痛好可怕⋯⋯
拜託疫情退散別讓戳鼻孔變常態⋯🙏
老公因為要陪病也順便一起戳了😂🤣
即使已經知道是良性
還是怕戳鼻孔、怕抽血、怕開刀
怕肚子很多洞、怕痛、怕醜
怕沒那麼順利、怕有什麼萬一
很多擔心害怕的時候
老公總是相信事情是好的;會好的
能安撫我、逗笑我、接住我
世界上最好的老公就是你❤️
/
雖然手術後整個上半身痛到爆
痛到哭不出來
但我還是提早一個晚上拔尿管
速速開始練習下床
手術隔天就出院回家休養了
一切都有幸運之神眷顧💛
遇到很暖心的腫瘤腹腔鏡權威醫生
被迅速安排檢查和手術時間
順利用單孔腹腔鏡就完成手術
有婆婆幫我們照顧飛飛
休養時有爸爸媽媽妹妹先生照顧我
幸好能在懷二胎前檢查出來處理好
/
來說說[畸胎瘤 ]
畸胎瘤不是胎
成因有幾種說法
有人說是無緣的兄弟姐妹
也可能是自己的卵巢細胞變化
畸胎瘤不分性別年齡
男女老少、嬰兒、幼兒、
甚至是孕期胎兒都曾有案例
無法透過飲食和作息來避免
它就是一個細胞變化的產物
大多數人沒有感覺
除非當它大到一個程度
因為壓迫或扭轉造成的疼痛才會察覺
/
我第一次肚子痛是在三月底
是那種說不出話站不起來的劇痛
冒汗嘔吐一起來
忍了兩個小時真的受不了
終於準備要去急診時卻突然完全好了
四個月以來痛了四次
最後一次在七月底
那天獨自揹飛飛出門散步
越走越痛差點走不回去
到家也只是覺得躺著休息一下就好
好像沒有必要急著去看醫生
月經週期穩穩28天準時報到
沒有在忌口也不會經痛
決定要懷孕就懷孕了
不覺得婦科會有狀況就是沒去看醫生的原因
經過這件事我真的必須說:
千萬不要太能忍
哪裡有痛
該去檢查真的就要去!
/
忐忑不安的那段時間一直在想
如果生命就這樣了
我會想把握什麼?放下什麼?
我的生命中
真正值得在意的事情是什麼?
大部分無時無刻無謂的煩惱和糾結
原來其實都不是我們真正想在意的事啊
/
明天終於可以回家陪飛飛了👶🏻
謝謝爸爸媽媽妹妹的愛🥰
謝謝老公你最最最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