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學會珍惜生活】
對於創作出《三體》的大劉,小編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佩服他在科幻小說上,各種奇思妙想的設定——唯獨沒有想過,會被他的科幻小說灌雞湯(笑)
這部〈帶上她的眼睛〉就是這麼特別的作品。在短短不足萬字的篇幅中,除了慣有的科幻、解謎元素以外,還相當催淚。有種「萬萬沒想到,是科幻小說教會我珍惜生活」的感覺。
一起來看看這部有些感傷的故事吧。
-
帶上她的眼睛 / 劉慈欣
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實在累了,便請求主任給我兩天假,出去短暫旅遊一下散散心。主任答應了,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我也答應了,於是他帶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盡頭的一個小房間裡,現在還剩下十幾雙。
主任遞給我一雙眼睛,指指前面的大螢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紹給我,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呆呆地看著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顯得嬌小,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顯然剛剛體會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學圖書館中想像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獄還稍差些。
「麻煩您了,真不好意思。」她連連向我鞠躬,這是我聽到過的最輕柔的聲音,我想像著這聲音從外太空飄來,像一陣微風吹過軌道上那些龐大粗陋的鋼結構,使它們立刻變得像橡皮泥一樣軟。
「一點都不,我很高興有個伴兒的。你想去那兒?」我豪爽地說。
「什麼?您自己還沒決定去哪兒?」她看上去很高興。但我立刻感到兩個異樣的地方,其一,地面與外太空通訊都有延時,即使在月球,延時也有兩秒鐘,小行星帶延時更長,但她的回答幾乎感覺不到延時,這就是說,她現在在近地軌道,那裡回地面不用中轉,費用和時間都不需多少,沒必要托別人帶眼睛去度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作為航太個人裝備工程師,我覺得這種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裝上看不到防輻射系統,放在她旁邊的頭盔的面罩上也沒有強光防護系統;我還注意到,這套服裝的隔熱和冷卻系統異常發達。
「她在哪個空間站?」我扭頭問主任。
「先別問這個吧。」主任的臉色很陰沉。
「別問好嗎?」螢幕上的她也說,還是那副讓人心軟的小可憐樣兒。
「你不會是被關禁閉吧?」我開玩笑說,因為她所在的艙室十分窄小,顯然是一個航行體的駕駛艙,各種複雜的導航系統此起彼伏地閃爍著,但沒有窗子,也沒有觀察螢幕,只有一支在她頭頂打轉的失重的鉛筆說明她是在太空中。聽了我的話,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趕緊說:「好,我不問自己不該知道的事了,你還是決定我們去哪兒吧。」
這個決定對她很艱難,她的雙手在太空服的手套裡握在胸前,雙眼半閉著,似乎是在決定生存還是死亡,或者認為地球在我們這次短暫的旅行後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聲來。
「哦,這對我來說不容易,您要是看過海倫·凱勒的《三天所見》的話,就能明白這多難了!」
「我們沒有三天,只有兩天。在時間上,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窮光蛋。但比那個二十世紀盲人幸運的是,我和你的眼晴在三小時內可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那就去我們起航前去過的地方吧!」她告訴了我那個地方,於是我帶著她的眼睛去了。
草原
這是高山與平原,草原與森林的交接處,距我工作的航太中心有兩千多公里,乘電離層飛機用了15分鐘就到了這兒。面前的塔克拉瑪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變成了草原,又經過幾代強有力的人口控制,這兒再次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地方。
現在大草原從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邊,背後的天山覆蓋著暗綠色的森林,幾座山頂還有銀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晴戴上。
所謂眼睛就是一付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高頻資訊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傳感眼鏡的人接收到,於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現在,長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帶工作的人已有上百萬,他們回地球度假的費用是驚人的,於是吝嗇的宇航局就設計了這玩藝兒,於是每個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員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雙眼睛,由這裡真正能去度假的幸運兒帶上這雙眼睛,讓身處外太空的那個思鄉者分享他的快樂。這個小玩藝開始被當做笑柄,但後來由於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觀的補助,竟流行開來。最尖端的技術被採用,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緻,現在,它竟能通過採集戴著它的人的腦電波,把他(她)的觸覺和味覺一同發射出去。多帶一雙眼睛去度假成了宇航系統地面工作人員從事的一項公益活動,由於度假中的隱私等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意再帶雙眼睛,但我這次無所謂。
我對眼前的景色大發感歎,但從她的眼睛中,我聽到了一陣輕輕的抽泣聲。
「上次離開後,我常夢到這裡,現在回到夢裡來了!」她細細的聲音從她的眼睛中傳出來,「我現在就像從很深很深的水底沖出來呼吸到空氣,我太怕封閉了。
我從中真的聽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說:「可你現在並不封閉,同你周圍的太空比起來,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連呼吸都停止了。
「啊,當然,太空中的人還是封閉的,二十世紀的一個叫耶格爾的飛行員曾有一句話,是描述飛船中的宇航員的,說他們像……」
「罐頭中的肉。」
我們都笑了起來。她突然驚叫:「呀,花兒,有花啊!上次我來時沒有的!」是的,廣闊的草原上到處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嗎?」我蹲下來看,「呀,真美耶!能聞聞她嗎?不,別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聞,一縷淡淡的清香,「啊,我也聞到了,真像一首隱隱傳來的小夜曲呢!」
我笑著搖搖頭,這是一個閃電變幻瘋狂追逐的時代,女孩子們都浮躁到了極點,像這樣的見花落淚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們給這朵小花起個名字好嗎?嗯……叫她夢夢吧。我們再看看那一朵好嗎?
他該叫什麼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兒去,啊,謝謝,看她的淡藍色,她的名字應該是月光……」
我們就這樣一朵朵地看花,聞花,然後再給它起名字。她陶醉於其中,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忘記了一切。我對這套小女孩的遊戲實在厭煩了,到我堅持停止時,我們已給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頭,我發現已走出了好遠,便回去拿丟在後面的背包,當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時,又聽到了她的驚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覺得很可笑,就用兩隻手各捂住一朵小花,問她:「她們都叫什麼?什麼樣兒?」
「左邊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莖上有分開的三片葉兒;右邊那朵叫火苗,粉紅色,莖上有四片葉子,上面兩片是單的,下面兩片連在一起。」
她說得都對,我有些感動了。
「你看,我和她們都互相認識了,以後漫長的日子裡,我會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們每一個的樣兒,像背一本美麗的童話書。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這兒的世界?要是你再這麼孩子氣地多愁善感下去,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醫生會讓你永遠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無目標地漫步,很快來到一條隱沒在草叢中的小溪旁。我邁過去繼續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說:「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裡。」我蹲下來把手伸進溪水,一股清涼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頻資訊波把這感覺傳給遠在太空中的她,我又聽到了她的感歎。
「你那兒很熱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艙和隔熱系統異常發達的太空服。
「熱,熱得像……地獄。呀,天啊,這是什麼?草原的風?!」這時我剛把手從水中拿出來,微風吹在濕手上涼絲絲的,「不,別動,這真是天國的風呀!」我把雙手舉在草原的微風中,直到手被吹幹。然後應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濕,再舉到風中把天國的感覺傳給她。我們就這樣又消磨了很長時間。
再次上路後,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輕輕地說:「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說:「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這方面的感覺都磨鈍了。」
「怎麼會呢?!這世界能給人多少感覺啊!誰要能說清這些感覺,就如同說清大雷雨有多少雨點一樣。看天邊那大團的白雲,銀白銀白的,我這時覺得它們好像是固態的,像發光玉石構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這時倒像是氣態的,好像所有的綠草都飛離了大地,成了一片綠色的雲海。看!當那片雲遮住太陽又飄開時,草原上光和影的變幻是多麼氣勢磅薄啊!看看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麼嗎?」
……
我帶著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轉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中躍動的每一縷陽光,渴望地聽草原上的每一種聲音。一條突然出現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條小魚,都會令她激動不已;一陣不期而至的微風,風中一縷綠草的清香都會讓她落淚……我感到,她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已豐富到病態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間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為旅遊者準備的一間小旅店,似乎好久沒人光顧了,只有一個遲鈍的老式機器人照看著旅店裡的一切。我又累又餓,可晚飯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議我們立刻去看日落。
「看著晚霞漸漸消失,夜幕慢慢降臨森林,就像在聽一首宇宙間最美的交響曲。」
她陶醉地說。我暗暗叫苦,但還是拖著沉重的雙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確實很美,但她對這種美傾瀉的情感使這一切有了一種異樣的色彩。
「你很珍視這些平凡的東西。」回去的路上我對她說,這時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現。
「你為什麼不呢,這才像在生活。」她說。
「我,還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這樣。在這個時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質的東西自不必說,藍天綠水的優美環境、鄉村和孤島的寧靜等等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們認為最難尋覓的愛情,在虛擬實境的網上至少也可以暫時體會到。
所以人們不再珍視什麼了,面對著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們把拿起的每一個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沒有這些水果。」她低聲說。
我感覺自己剌痛了她,但不知為什麼。回去的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
這天夜裡的夢境中,我看到了她,穿著太空服在那間小控制艙中,眼裡含淚,向我伸出手來喊:「快帶我出去,我怕封閉!」我驚醒了,發現她真在喊我,我是戴著她的眼睛仰躺著睡的。
「請帶我出去好嗎?我們去看月亮,月亮該升起來了!」
我腦袋發沉,迷迷糊糊很不情願地起了床。到外面後發現月亮真的剛升起來,草原上的夜霧使它有些發紅。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無數點螢火蟲的幽光在朦朦朧朧的草海上浮動,仿佛是草原的夢在顯形。
我伸了個懶腰,對著夜空說:「喂,你是不是從軌道上看到月光照到這裡?告訴我你的飛船的大概方位,說不定我還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軌道上。」
她沒有回答我的話,而是自己輕輕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過後,她說:「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著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記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從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像著太空中的那個嬌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銀色的月球,下面是藍色的地球,小小的她從中間飛過,把音樂溶入月光……
直到一個小時後我回去躺到床上,她還在哼著音樂,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輕柔的樂聲一直在我的夢中飄蕩著。
不知過了多久,音樂變成了呼喚,她又叫醒了我,還要出去。
「你不是看過月亮了嗎?!」我生氣地說。
「可現在不一樣了,記得嗎,剛才西邊有雲的,現在那些雲可能飄過來了,現在月亮正在雲中時隱時現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種音樂了,求你帶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惱火,但還是出去了。雲真的飄過來了,月亮在雲中穿行,草原上大塊的光斑在緩緩浮動,如同大地深處浮現的遠古的記憶。
「你像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完全不適合這個時代,更不適合當宇航員。」我對著夜空說,然後摘下她的眼睛,掛到旁邊一棵紅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覺去了,明天還要趕回航太中心,繼續我那毫無詩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傳出了她細細的聲音,我聽不清說什麼,逕自回去了。
我醒來時天已大亮,陰雲已佈滿了天空,草原籠罩在濛濛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掛在紅柳枝上,鏡片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我小心地擦乾鏡片,戴上它。原以為她看了一夜月亮,現在還在睡覺,卻從眼睛中聽到了她低低的抽泣聲,我的心一下子軟下來。
「真對不起,我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為你,嗚嗚,天從三點半就陰了,五點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沒睡?!」
「……嗚嗚,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嗚嗚,好想看的,嗚……
我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溶化了,腦海中出現她眼淚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樣兒,眼睛竟有些濕潤。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一天一夜裡,她教會了我某種東西,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樣朦朧,由於它,以後我眼中的世界與以前會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總還會有日出的,以後我一定會再帶你的眼睛來,或者,帶你本人來看,好嗎?」
她不哭了,突然,她低聲說:
「聽……」
我沒聽見什麼,但緊張起來。
「這是今天的第一聲鳥叫,雨中也有鳥呢!」她激動地說,那口氣如同聽到世紀鐘聲一樣莊嚴。
落日六號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經歷很快就淡忘了。很長時間後,當我想起洗那次旅行時穿的衣服時,在褲腳上發現了兩三顆草籽。同時,在我的意識深處,也有一顆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顆種子已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是無意識的,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後,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點點的嫩綠在其中出現,並在增多。當這種變化發展到讓我覺察出來時,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無意識地,在閒暇時甚至睡夢中,她身處的環境常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那封閉窄小的控制艙,奇怪的隔熱太空服……後來這些東西在我的意識中都隱去了,只有一樣東西凸現出來,這就是那在她頭頂上打轉的失重的鉛筆,不知為什麼,一閉上眼睛,這支鉛筆總在我的眼前飄浮。終於有一天,上班時我走進航太中心高大的門廳,一幅見過無數次的巨大壁畫把我吸引住了,壁畫上是從太空中拍攝的蔚藍色的地球。那支飄浮的鉛筆又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同壁畫疊印在一起,我又聽到了她的聲音:
「我怕封閉……」一道閃電在我的腦海裡出現。
除了太空,還有一個地方會失重!!
我發瘋似的跑上樓,猛砸主任辦公室的門,他不在,我心有靈犀地知道他在哪兒,就飛跑到存放眼睛的那個小房間,他果然在裡面,看著大螢幕。她在大螢幕上,還在那個封閉的控制艙中,穿著那件「太空服」,畫面凝固著,是以前錄下來的。「是為了她來的吧。」主任說,眼睛還看著螢幕。
「她到底在哪兒?!」我大聲問。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
一切都明白了,我無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計劃發射十艘飛船,它們是「落日一號」到「落日十號」,但計畫由於「落日六號」的失事而中斷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標準的探險航行,它的航行程式同航太中心的其它航行幾乎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太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
第一次太空飛行一個半世紀後,人類開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險,「落日」系列地航飛船就是這種探險的首次嘗試。
四年前,我在電視中看到過「落日一號」發射時的情景。那時正是深夜,吐魯番盆地的中央出現了一個如太陽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雲層變成了絢麗的朝霞。當火球暗下來時,「落日一號」已潛入地層。大地被燒紅了一大片,這片圓形的發著紅光的區域中央,是一個岩漿的湖泊,白熱化的岩漿沸騰著,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遠至烏魯木齊,都能感到飛船穿過地層時傳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動。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飛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層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號」創造了迄今為止人類在地層中航行深度的紀錄: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號」不打算突破這個紀錄。因為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結論,在地層3400-3500公里深處,存在著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學術上把它叫做「古騰堡不連續面」,一旦通過這個交界面,便進入地球的液態鐵鎳核心,那裡物質密度驟然增大,「落日六號」的設計強度是不允許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號」的航行開始很順利,飛船只用了兩個小時便穿過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連續面,並在大陸板塊漂移的滑動面上停留了五個小時,然後開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長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員們能看到無限的太空和壯麗的星群;而地航飛船上的地航員們,只能憑感覺觸摸飛船周圍不斷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質。從飛船上的全息後視電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熾熱的岩漿剌目地閃亮著,翻滾著,隨著飛船的下潛,在船尾飛快地合攏起來,瞬間充滿了飛船通過的空間。有一名地航員回憶:他們一閉上眼睛,就看到了飛快合攏並壓下來的岩漿,這個幻像使航行者意識到壓在他們上方那巨量的並不斷增厚的物質,一種地面上的人難以理解的壓抑感折磨著地航飛船中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受到這種封閉恐懼症的襲擊。
「落日六號」出色地完成著航行中的各項研究工作。飛船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里,飛船需要航行20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深度。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警報出現了。從地層雷達的探測中得知,航行區的物質密度由每立方釐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質成分由矽酸鹽類突然變為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物質狀態也由固態變為液態。儘管「落日六號」當時只到達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跡像卻冷酷地表明,他們闖入了地核!後來得知,這是地幔中一條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壓液態鐵鎳充滿了這條裂隙,使得在「落日六號」的航線上,古騰堡不連續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飛船立刻緊急轉向,企圖沖出這條裂隙,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由中子材料製造的船體頂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釐米1600噸的巨大壓力,但是,飛船分為前部燒熔發動機、中部主艙和後部推進發動機三大部分,當飛船在遠大於設計密度和設計壓力的液態鐵鎳中轉向時,燒熔發動機與主艙結合部斷裂,從「落日六號」用中微子通訊發回的畫面中我們看到,已與船體分離的燒熔發動機在一瞬間被發著暗紅光的液態鐵鎳吞沒了。地層飛船的燒熔發動機用超高溫射流為飛船切開航行方向的物質,沒有它,只剩下一台推進發動機的「落日六號」在地層中是寸步難行的。地核的密度很驚人,但構成飛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態鐵鎳對飛船產生的浮力小於它的自重,於是,「落日六號」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像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裡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資料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草原返回航太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資料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畫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射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普無雷] 僕愛/君愛兩部平行時空的純愛動畫片-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friDay影音- 前世多少次回眸,才讓這兩人又坐在一起 #詹姆斯 ... 的評價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普無雷] 僕愛/君愛兩部平行時空的純愛動畫片-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JC - 說散就散Lyrics Video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親近欣賞的對象】
常在批踢踢男女版中,遇到有人說遇到欣賞的對象想要跟她更進一步。然而對方可能常常句點他或是跟他說:我先去洗澡。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這樣的感覺確實蠻讓人感到挫敗的,不過我也蠻好奇對方為何吸引到你呢?
如果只是外表,那意味著你們之間並沒有真實的交流,她也很清楚你只是看到打扮時的她或是在工作時候的她,她認為跟你之間並不熟識,而且她也不是24小時都在上班狀態或是帶妝狀態,她若想要維持跟你的關係還要一直帶著面具也太辛苦了。更別提她這麼可人的外表,一定也有不少對象私訊她,你認為自己有什麼吸引她的特質讓她停留下來呢?
上次談到在酒吧算塔羅牌時,因為我常常坐在那邊發呆(誤)很多人待在我桌邊講他們的心事,然後覺得我很溫暖與同理他們,便開始追求我。而我對於這樣的追求者有點恐懼,因為我感覺他們看到的只是在酒吧中擔任傾聽者的占卜師,期待我未來成為他們的戀人之後,便能夠成為他們「24小時的情緒照顧者」。
倘若,你很清楚你是真正喜歡對方,或許是個性、相處的感覺、又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等,花點時間去認識對方的想法以及傾聽對方是重要的。
是的,有時候對方可能有些防備或在觀望,但若發現你始終有耐性地傾聽她、又或是接納她、尊重她,不會因為她沒時間陪伴你而心急,她自然也會對你的態度有所改觀。即使最後沒有結果,至少你學習到了經驗,也留給她一個好印象,說不定未來她有單身好友也會介紹給你。(不過我知道尺寸真的很難拿捏啦!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是自己不想要親近的人,做到什麼地步會你感到不舒服?)
如果一開始連交流都不容易,就算以後有什麼發展機會也難有更深的互動。有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假設跟心魔先打敗。我們過於害怕被拒絕,就先因對方觀望的態度而嚇傻自己。
倘若真的是如此,說到底,你也不是真的喜歡她。因為害怕被拒絕的恐懼大於想要親近她。「脫離單身」或許來說沒有這麼誘惑你。畢竟要面對很多未知,也可能要為對方調整與付出太多,看不到會不會有結果,這樣的狀態是會讓人很焦慮的。
無奈的是,愛情往往不是我們努力就能夠把握住的,一個感覺不對就可能被打發掉了。試著停損與留意自身的底線,確實也是大智慧啊!
【于玥談書】關於情傷與療癒、復合
https://youtu.be/R7LvsOKomkc
習慣用聽的朋友可至:
https://soundcloud.com/user-694618743/3a-1
于玥的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yuyue/id1519048139
【塔羅骰占卜】2020年下半年有甚麼好運在等著你?
https://youtu.be/_0n0vRcAFpg
【星座運勢】12星座7月運勢分析(手機聽為佳)
https://youtu.be/2CbLgMq2wVU
#您的按讚與留言是于玥創作的動力
#運勢占卜
#塔羅占卜
#脱單
#脫離單身
---------
成為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如何打造理想人生?
https://youtu.be/rS0IAL39zds
為何你的對象總是忽冷忽熱、捉摸不定?明明分手嫌棄個半死還要回來跟你復合?「依附」這本書來解答
https://youtu.be/EZJCrAFNn0M
Get the Guy:戀愛大師教你如何脫單
https://youtu.be/D44vJjha_Xs
------------------------------
人生的紅綠燈:http://yuyueqiu.blogspot.tw/2017/08/q.html
于玥推薦書清單:https://yuyueqiu.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html
于玥線上諮詢》https://goo.gl/b3PUVR
(請於一周前預約)
流年運勢》https://goo.gl/5sZFk8
email占卜》https://goo.gl/tjIh23
(單題200,急件600台幣)
天賦報告書分析服務》https://goo.gl/oVudBu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20 星期四 絕對音樂】
「這世界上,任何成功都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期望不勞而獲,只會虛擲寶貴的生命。
生命是交換的過程,你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從生命長遠格局來看,精準無比,分毫不差。」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致好朋友——自己》
你有一個好朋友叫「自己」。
小時候「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歡做什麼就會去做。
你跟「自己」約好,長大後一定要變成「自己」想變成的人。可是長大後,你遇見一個新朋友叫做「別人」。
「別人」似乎比較受歡迎,說得都對。
「別人」問你在哪裡上學?考了第幾名?
「別人」想知道你就讀的學校是普通的還是名校?
「別人」問你的成績是好還是不好?
「別人」不會問你喜歡讀書嗎?也不會問你對哪方面感興趣?
「別人」是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
總之,「別人」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社會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再過不久,「別人」會問:「讀那間大學(研究所)呢?什麼科系?」
如果你說:「臺成清交、國外名校,學管理,學金融理財。」「別人」便嘖嘖稱讚。
但若你回答:「某某科大。」「別人」則會微笑點頭,給你一點鼓勵或者安慰的眼神。
可是,「別人」不會問你「喜歡你的科系嗎?從學校學到了什麼?」
「別人」是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
出社會以後,「別人」還是有問不完的問題。
「別人」的問題變成了「在哪裡工作?薪水多少?」「別人」聽完你的答案後會在心底掂量,進而選擇炫耀、艷羨或是抿嘴微笑。
可是「別人」不會問你:「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未來的生涯規劃是什麼?」
「別人」就是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
當你年近三十,再遇見「別人」時。
「別人」會問:「結婚了嗎?找到對象了嗎?」「他家裡是幹什麼的?」「他哪裡畢業的?」「學歷怎樣?」「薪水如何?」「有房有車嗎?」……
「別人」不會問:「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對你好不好?」
「別人」就是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
總之,「別人」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社會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而總有一群「別人」總會依照這樣的標準攀比。然後社會影響了人,人又反過來影響社會。以至世上太多太多的你決定為「別人」而活。
有時候,你不由得問自己,你在做的事情,是否真心為了自己,是不是你內心的渴望,還是為了面子,為了自尊?甚至為了「別人」的面子,又或者「別人」的自尊?
做自己是最難的一件事,許多人總是為了討好「別人」打腫臉充胖子,心裡累了一輩子,靈魂不快樂一輩子。
有的人把「自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不再讓「別人」傷害。有的人把「自己」弄丟了,卻再也找不回來。有的人替「自己」戴上面具,最後連「自己」都認不得。
慢慢的在那些為「別人」而活的日子中,你學著溫柔、妥協、堅強、冷靜、成熟,變得能夠微笑的包容「別人」。
因為透過那些包容,你想起了那個好久不見的好朋友 ——「自己」,那個試圖抵住甚至拋開社會普遍價值壓力的「自己」。
分手以後還可不可以是朋友?
了解自己還有「去愛」另一個人的能力,再承認自己「愛過」吧。
我收過數百封失戀朋友的來信,除了充斥著低落的情緒外,這些信的內容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希望分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聯繫。講白一點,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分手以後還可以做朋友。
曾經有位讀者告訴我,他跟女友交往了一年半,一個月前分手了,女生說:「不是不愛了,只是覺得累了,也覺得彼此不適合。」分手後就與男生漸行漸遠,但男生仍然放不下,不曉得該在心裡痛苦地繼續愛她,還是該恨她的狠心。
他寫信問我:「分手之後有沒有可能繼續當朋友?」
有一句話這麼說,離開一個地方,風景就不再屬於你;承認一段感情的結束,接受不再相愛的事實,比我們想像中的困難太多,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慧選擇放手讓自己自由。愛情無法勉強,試圖去挽留一顆已經離開的心,就別再說是愛情不肯放過你,是你不肯放過自己。
要如何學著放手,坦然面對愛情的結束呢?
首先,應該先釐清「失去」和「去愛」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不必把兩件事綁在一起。失去一段愛情,不代表你沒有能力找到下一份感情。了解自己還有「去愛」另一個人的能力,再承認自己「愛過」吧。認清曾經愛過不代表依然「相愛」這個事實,接下來才有可能坦然放手,尋找下一個幸福來敲門的機會。
至於分手以後可不可以當朋友?當然可以,但絕對不是馬上就能做到的事。畢竟彼此費過心思在一起,如果分開後不用冷靜一段時間,釐清那些紛擾,怎麼對得起曾經付出過的那顆心。
曾經有對朋友愛情長跑十年,他們是班對,從十七歲開始談戀愛,二十二歲那一年討論結婚,雙方決定先工作存點錢再說;後來男孩出國進修,希望女孩等他回國。他們通過遠距離的考驗,出社會的改變,但一等再等,等到男生真的學成歸國,事業略有小成,存了一筆錢以後,女孩還是沒有等到自己想要的──一個家庭。
最後兩人協議分手,女孩身旁很多朋友都認為,男孩對不起她,讓她等了十年,卻還不給名份,實在太過分,浪費了女孩最寶貴的十年青春。但女孩不這麼認為,從十七歲就開始的愛情到了二十七歲依然刻骨銘心,可是整個過程沒有誰對不起誰,真的要說,只是因為彼此對未來有著不同的追求。
他們分手以後還是朋友,平常也有聯絡。
兩年後,女孩找到了新的對象要結婚了。男孩收到女孩寄來的喜帖卻沒有前往祝賀。就因為是朋友,所以他考慮到對方的感受更勝過自己,怕老情人的身份敏感,怕太多的關心只會干擾對方未來的生活,於是他決定不出席,僅以一個大紅包表示心意。
不是每一段感情用盡全力就能永遠在一起,可是沒有關係,就算分開了,至少搞清楚了什麼是我們不想要的。「分手後還是朋友」,這句愛情經典語錄,就讓它存在於放手之後吧。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你來,我熱情相擁。你走,我坦然放手。
把你的痛苦打個分數
記錄煩惱,發洩煩惱,跟信任的人分享自己難為情的經驗,
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我明明付出了,他卻……」
「我很忍耐,可是他總是……」
「又不是我的錯,我只是要一個回應!」
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人們總是不安的,總是被誤解,或者認為自己滿腹委屈,想找人說說心裡話。而更多人選擇悶在心裡,最後累積太多壓力,無法靜下心來檢視自己的整體狀態,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做出誤判。
那些過度累積的工作或者雜事,總會讓人陷入不安或不滿的情緒,再加上事情尚未解決,心情焦慮不安,無法抒發的困擾逐漸累積後就會惡性循環,讓人陷入「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似乎已經沒有任何解決辦法」的思考模式,進而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一步。
我小時候在國外讀書時也有過這種焦慮的心情,總會跟同學們鬧彆扭,認為這些老外不懂我的想法,覺得跟周遭的每一個人都格格不入。
那陣子我過得很不快樂,唯一的華人朋友,每週六都得聽我訴苦,長達半年之久。
直到有一次,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振作起來。於是找了國際學生部的輔導老師溝通,她建議我把心情寫成日記,舒緩自己的不安。事隔幾週後再翻閱,會發現許多問題遠沒有自己想像中來得複雜。
而後來,那本日記簿成了我如今創作的素材(笑)。
許多問題,當你願意寫下來分享時,其實就已經開始好轉;記錄煩惱,發洩煩惱,跟信任的人分享自己難為情的經驗,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現在,每當看到那些網友給我的信,我都抱著鼓勵的心情,即使我無法一一回答,但對這些網友來說,試著將問題寫下來的過程,就能幫助釐清問題、檢視心情。而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些人則會寫信告訴我說,事情過了之後再重新檢視,心情已經平復許多。
時間是一帖苦口良藥,它會讓我們在苦澀中發現什麼東西是重要的,什麼就讓它隨風而去。
我們常忽略人生不是在追尋非黑即白的解答,它其實有更多種可能,而不是只有兩種選項的選擇題,它更像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通常,想法太過極端的人,只會把自己推向更痛苦的深淵。
建議如果真的陷入那種沒有未來、人生絕望的思考模式時,試著用打分數的辦法來重新思考,讓自己稍微喘一口氣吧。
像我會把自己遇過最痛苦的事一一評分,以一百分為滿分一一計算比較,比如:情人劈腿、事業受挫、離鄉背井……各占我人生中多少痛苦指數。
扛不住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如試著把現在所遭遇的挫折與過去相比,最痛最苦的時候已經過了,就會覺得「這次也沒那麼難熬!」進而幫助自己增加克服困難的信心,走出逆境。
這個辦法也許不適用每個人,也無法實際解決問題,但或許可以讓你脫離痛苦的情緒,遇到困難時不妨一試。
痛苦不可能馬上消失,沮喪的心情也一樣,但可以透過不斷調整,用不一樣的角度,客觀的整理與檢視心中的負累。
(文章來源: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7-156502?page=6)
***************************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 · 狀態:1080p · 類別:愛情片 · 主演:詹姆斯·麥卡沃伊 傑西卡·查斯坦 妮娜·阿裡安達 維奧拉·戴維斯 · 年份:愛情片 / 2013 / 內德· ... ... <看更多>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friDay影音- 前世多少次回眸,才讓這兩人又坐在一起 #詹姆斯 ... 的推薦與評價
去電影院前先看《#牠》https://bit.ly/2LJhKka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https://bit. ly/2m4C6rN 《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以後》https://bit.ly/2lNXpxW. ... <看更多>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線上看 在 [普無雷] 僕愛/君愛兩部平行時空的純愛動畫片-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僕愛 5/10分_ 君愛 6/10分【兩部聯映】
完整片名如下 (滿饒口的)
《#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 以下簡稱僕愛
《#僕愛君愛:#致深愛妳的那個我》 以下簡稱君愛
總之就是以男主角為視角
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下
與兩位女主角發生的愛情故事(各為一部片的主軸)
回想起來
好像還真的沒有電影是用這種方式去呈現的
印象中只有之前的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
《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以後》
這兩部片 是同一段愛情故事
分別從男生與女生的角度去呈現
但也是跟僕愛/君愛不太一樣就是了
而因為背景故事是在已經可以時空跳躍的設定之下
所以不免會有《命運石之門》、《倒帶人生》等片的既視感
只是相關細節片中雖有提到 但也沒有講得很明白
所以大概懂就好了 哈
先說僕愛
整體是偏向Happy Ending
故事偶有亮點
但整體較平淡
而君愛的話
劇情比較有張力
胃痛感更為強烈(?)
情緒起伏也更明顯
我自己是有看到鼻酸
整體來說就是一種情緒上的過癮感吧
雖然有一個吐槽點我無法忽視…
但整體觀影體驗還算圓滿
最後收尾的呈現方法我覺得很讚 (雞皮疙瘩)
而兩部片都有的缺點是
對話與節奏稍嫌冗長緩慢
動畫品質一般般 不算好(我一直很在意角色的下巴畫很尖…)
可能被其他動畫片養壞胃口了吧
如果要選擇觀影順序的話
我推薦先看僕愛 再看君愛
要是只能看一片的話
我推薦君愛
但可以的話 還是推薦兩片都看啦
兩片主軸不同 但很多小地方互有關聯
不看不知道 看了嚇一跳 (是也沒這麼誇張)
總之
不到必看
看對這種題材劇情有興趣的話
可以試試叻
--
無雷 電影/影集短評IG:
https://www.instagram.com/zacksnyzh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14.210.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76234605.A.2A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