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一致表示:囤房稅沒路用❓❓
明明台北市實施後,成功抑制房價飆漲❗❗
日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的「囤房稅理盲說」被指出嚴重打臉自己在 2014 年擔任教授時認為 #囤房稅能讓房價溫和下跌。
沒想到昨天內政部又發新聞稿,表示「數據顯示臺灣囤房問題有限,整體趨勢朝向均衡」、「實證顯示,囤房稅對空屋率的影響並不顯著」。這根本是把過往各界推動居住正義的努力全盤否認掉,實在令人感到憤怒!
針對內政部提出的說法,時代力量邱顯智委員也提出多項質疑,包括空屋數字未包含建商、囤房應看家戶而非個人等等,並要求內政部應要說明清楚。
回到地方,去年新竹市議會第二次定期會,我針對開徵囤房稅的議題質詢林智堅市長,並要求新竹市稅務局應進行相關的研究。
市長在議場上不清楚也就罷了,看到稅務局書面答覆上的第一點,差點沒昏倒。
稅務局依據信義房屋 2008 年第 1 季至 2018 年第 1 季的房價指數,比較台灣地區、桃園市、台北市和新竹市的成長幅度,分別為 76.56%、92.42%、56.72% 和 74.56%,然後就得出結論說:「實施差別稅率與否和房價指數並無直接相關」。真的是滿滿黑人問號。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住宅房價指數(以台灣地區 105 年全年為基期,指數 = 100),台北市未施實囤房稅前的房價指數從 102 年第 1 季的 94.42 一路飆升到 103 年第 3 季的 108.81,短短不到兩年就增加超過 15 %。
實施之後,指數一路從最高點下跌到 106 年第 1 季的 98.29 ,是後來在 106 年議會通過修正案,降低建商的囤房稅後(給予 3 年的寬限期,持有 4 戶以上從 3.6% 降到 1.5%),指數才又微微上升到 108 年第 4 季的 100.08,回到跟102 年第 3 季差不多的水準。
同樣的期間,全國的房價指數一路從102 年第 3 季的 88.94,漲到 108 年第 4 季104.14,漲幅超過 17 %。由於手邊尚未取得內政部的原始資料,不然光看新竹市的漲幅,說不定比 17 % 還高。
數據這麼明顯,結果新竹市政府竟然還可以說實施差別稅率(囤房稅)跟房價指數無直接相關。這不是睜眼說瞎話,什麼才是?
市府說要解決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問題,近幾年積極推動「包租代管」和「金城青創宅」,但實際上包租代管實施一年後只媒合了 62 戶,沒錯你沒看錯,就只有 62 戶!青創宅也因為種種原因,根本沒有實質的進展,新竹市依然「零」社會住宅。
囤房稅當然不是萬靈丹,沒辦法立馬解決所有的住宅問題,但面對高房價、空屋居高不下的問題,政府應該要窮盡一切方法來嘗試解決,而不是從中央到地方都一再否認「囤房稅」,甚至汙名化推動居住正義的人。
#居住正義 #囤房稅
#可以不要再繼續打臉自己嗎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
台灣居住正義協會
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
OURs 都市改革組織
===
粉絲頁相關發文連結:
【市長不要再閃躲飄,唯有開徵囤房稅,青年才能安心宜居】
https://reurl.cc/oDXje3
【不是說好跟宏輝「一起」嗎?智堅市長依然拒推囤房稅!】
https://reurl.cc/62X6EO
邱顯智委員發文連結:
【居住正義是陣陣花香 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
https://npptw.org/L7aQtm
【連急難救助都看家戶存款 囤房現象不用考慮家戶囤房?】
https://npptw.org/hSUpjw
相關資訊:
內政部次長跨越時空自打臉
https://reurl.cc/207dZX
數據顯示臺灣囤房問題有限 整體趨勢朝向均衡
https://reurl.cc/O1QyAX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住宅價格指數
https://pip.moi.gov.tw/V3/E/SCRE0201.aspx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