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氫哥之亂
#文青的英文怎麼說?
☝️先說明一個概念:
語言之間本來就有很多字、詞語是永遠無法翻譯到百分之百正確,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詞語都是在某個文化現象下被創造出來,不同國家、民族、地區裡的人很少會有完全一樣的文化,創造出來的字當然不會完全一樣囉!
☝️再想一下,「文青」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自己也曾經自詡為一個文青的人:
滿愛泡在書店裡、買買書、蒐集電影DVD、逛文創市集,週末再去看場表演,當然還要帶粗框眼鏡,希望別人給自己的評價是:哇你好好有文藝氣息呀!
☝️有了這個文藝青年的「形象」後,可以怎麼表達呢?
I’m kind of interested in Susie. What is she like?
(我對Susie滿有好感的耶,她人怎麼樣啊?)
Well, she’s pretty nice. She loves performing arts and works at Eslite Bookstore.
(她喔,不錯啊,她很喜歡表演藝術類的東西,然後在誠品工作。)
Oh wow, she’s an art lover/enthusiast. 🤔
(喔是喔,這麼文青啊🤔。)
通常我們想要形容一個人的時候,會稍微提到他喜歡、常常做的事情,
有了這些描繪,自然而然就能讓別人瞭解他是什麼風格的人。
所以「文青」常常會喜歡文藝類的東西。
He reads a lot of books.
他很喜歡閱讀。
He’s kind of an artsy person.
他滿走藝術文藝路線的。
She’s a music lover/enthusiast.
她熱愛音樂。
She likes to roam around a flea/secondhand/holiday market.
她喜歡逛手作/二手市集。
She loves photography.
她很喜歡攝影。
A: Which one is Kevin?
(哪一個是 Kevin?)
B: That one. In super skinny jeans and a plaid shirt.
(那個,穿緊身牛仔褲和格子襯衫的。)
A: The one with the horn-rimmed glasses?
(戴粗框眼鏡的嗎?)
B: Yeah, that’s him.
(對!)
A: Oh, he’s such a hipster.
(歐~太文青了吧!)
我們也常常用穿著定義「文青」,對吧?(當然,不是一定要這樣穿的!)
Hipster算是最接近「文青」的字,不過美國文化下的hipster畢竟和台灣的hipster還是會有些不同,但是共同點就是,都有比較文藝、非主流的品味。
Do you want to go to Blueprint Cultural & Creative Park? There are lots of great spots for pictures. I can bring my Canon.
(你想不想去藍晒圖文創園區?那裡很好拍耶,我可以帶我的Canon(單眼)去。)
Nah, too hipster. I just want to have an ultimate food tour in Tainan. 🤣
(不要,太文青了。我只想來趟大吃大喝之旅 🤣)
有時候「文青」也被借來當形容詞來用,不算是最正確的用法,但有時候我們也是會說「這件衣服太文青了吧~」英文要這樣借用一下也是可以的。
你學起來了嗎?
國家藝術園區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GINA玩台灣 🌍 #機車環島中 🛵
📝 環島Day9-10 3/11-3/12 快閃高雄
從台南騎車下來滿快就到了 約1個半小時,其實我也沒想到會快閃高雄不到一天的時間😦
總兒言之就是在高雄住到一間日租套房太詭異 囧(IG限時動態有分享),整個讓我想先暫時立刻離開,想說高雄之前也來過,未來隨時都有可能會來就先跳過這裡的,當作過路一夜就離開了!隔天住在車程,不想一個人還特別找了背包客棧一住,但也是遇到民宿老闆搞了鳥事(之後有機會再分享),反正這天我也是睡不好,隔天出發來到了墾丁,也就是昨天立刻先去找廟一次拜了兩家,你說我迷信也好,但拜完真的好像就比較沒那麼亂想,畢竟我還要玩到下禮拜,如果每天這樣睡不著也太痛苦了吧!
✅ 追蹤我的環島旅行生活
>> https://www.instagram.com/ginalintw/
(限時動態不時會即時錄影)
Day 9 3/11(四)台南 > 高雄
早上在台南退房後最後跑了幾個台南點拍拍照,十鼓仁糖文創園區、奇美博物館,但因為時間太趕沒有進去,去「西濱公路」黃金海岸方舟 Gold Coast Ark、台南移民署台南第一服務站,早餐跟下午吃了夯胖日式碳烤吐司、醇涎坊古早味鍋燒意麵,鍋燒意麵本來真的沒有很愛,但台南到處都看到好像很有名?!就想說還是吃一下好了!(以上台南前天有打卡了)
當天傍晚抵達高雄 晚上去了「高雄愛河」「大港橋」看看夜景,「駁二藝術特區」之前來過幾次覺得這裡很文青,「高雄輕軌」初次見面,高雄居然有輕軌列車,看看我多久沒好好停留在這個城市了!中間有來辦過釜山的講座也不知道😁 人家輕軌有六年之久啊!產地西班牙,在歐洲 荷蘭、法國 等國家超常看到,台北淡水也有輕軌列車之前也有搭過,本來想體驗高雄輕軌,但真的太累了,還是決定先去覓食後,再早點回去休息。
自強夜市就在我住的地方前面街道很近,不知道是否受疫情影響,還是這區本來就漸漸沒落的關係,店家沒有很密集,還是也是因為高雄路大,但不曉得為什麼85大樓附近又瀰漫一種相當詭異的氣氛,可能加上裡面有飯店暫時停業的關係,整個遠遠一看超級暗⋯
晚餐吃了自強夜市有一家「戰鬥雞 油雞跟醉雞」在超商的十字路口斜對面,看到排隊超多人,我是買了醉雞+青菜+豆皮,都是特製的醬料非常好吃又清爽,真的是吃太多天重口味跟米飯澱粉很膩,然後隔天早上吃了「丹丹漢堡」🍔也是來南部大家推薦都會吃的,便宜又好吃!早上吃麵線也是挺特別的,我就早午餐一起吃就點了個套餐。
Day 10 3/12(五)高雄 > 枋山鄉、車程
前一天因為睡的超級差,住到地方真的超級後悔訂那邊,雖然有河岸景觀,但未來一點都不像再加錢升級,雖然住的很便宜,但以後再便宜也不會去住。高雄現在也很多新的商旅跟飯店、民宿,以後一定會慎選,有時候看評價也不太準,還是要上網查一下!
這個又讓我想起很多很多年前,跟國中朋友,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們一群人第一次南下到高雄遊玩,因為是學生還很窮,結果就選擇也是「老舊飯店商旅」那種,那時候另一組朋友還在最邊間的房子,整個也是詭異到朋友他們從另一個房間搬到我們這間一起睡。
台南那天也是住了兩家老公寓改建的民宿套房,一間旁邊就有公廟也沒那麼詭異,另一間也是佈置裝潢的很美,但老舊大樓跟公寓缺點好像就是隔音設備差了點,南部的住宿很多都稱做管家,有些客服感覺是團隊的經營,太像機器人回答😂
出發前往墾丁的路上,走枋山沿海「屏鵝公路海岸線」接縱貫公路,很喜歡這條路上沿路很多海景咖啡廳,雖然沒有過多精緻的建築,簡單就是美好,我是在「魔幻咖啡」停下來休息,附近很多家還有「三個傻瓜」「別也洞」「枋山觀山看海」等等,也有超商以及特斯拉充電站耶!「獅頭山廣場」是當地地標可以打卡喔
❤️ 跟著我一起團購|韓國代購亂買
加入「 GINA敗 想買就買 」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ginatw/
(可以搶先獲得第一手購物優惠的資訊)
.
.
.
.
.
.
.
.
.
.
#台南景點 #高雄景點
#台南美食 #高雄美食
#台南住宿 #高雄住宿
#台南飯店 #高雄飯店
#台灣景點 #台灣 #台灣旅遊
#環島 #機車環島 #火車環島 #開車環島
#GINATW #GINA環島旅行生活
#GINA環球旅行生活
國家藝術園區評價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八月至今,《明白歌》音樂說書劇場走訪台南、高雄、苗栗、屏東、雲林、宜蘭等縣市巡演,把故事帶回當地,也再一次創造記憶與新的故事相遇。9/22(日),《明白歌》在曾經關押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景美人權園區進行最終場演出,把音樂說書劇場一路的歌聲帶回國家行政機關所在的台北,帶回人權博物館。
演出舞台選在園區內的白鴿廣場,將臺北地區六張犁等案例的故事藉由說書劇場的形式呈現,召喚不同時代的觀眾對於白色恐怖記憶的追尋。政治受難者陳列、陳欽生、蔡焜霖、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多位政治受難者家屬,以及許多知名藝術與文史工作者皆出席最終場演出。
最終場的演出過程精心設計與場地互動的橋段。在受難者發現六張犁石碑的場景時,演員拉下布幕,露出舞台後方人權園區受難者姓名的紀念石碑。演出者合唱的歌聲迴盪在白鴿廣場,畫面相當震撼。
最終場講師為政治受難者陳列。陳列現為國家人權博物館駐館藝術家,將以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綠洲山莊的工作室為基地,透過藝術再現白色恐怖創傷記憶。看完《明白歌》的演出,也讓陳列回想起當年的戒嚴記憶。
陳列回憶,當年關押、審判的地點,就在觀眾席正後方的軍事法庭。當他第一次走上法庭,眼見庭內法官跋扈,書記官昏昏欲睡,現場各種答非所問,而他渾然不知自己為何被捕,內心充滿焦慮。多年間他思索審判與司法系統到底如何運作,何以職掌司法的人員卻是如此樣態。
「為何經常不參加升降旗?」《明白歌》演出的審訊段落,有一小句台詞擊中了他的心——看似普通的提問,正好曾是當時訊問陳列的特務所言。從小事檢驗思想品格,逼迫你坦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向國家宣告忠誠。陳列向現場的觀眾表示,不用擔心戲劇表現會否勾起受難者的創傷記憶,因為現實往往比戲劇更加殘酷,隱忍多年的受難已能沈穩以對。
最後,觀眾提問:「還會不會對這個黨有恨?」陳列則淡然回應,在牢獄的當下當然充滿情緒,但回到生活上還是希望能忘記。他憶起多年後再回到仁愛樓內曾經被關了四年的50號房,突然發現自己已記不清當時在牢房裡如何洗曬衣服、衣服又是從何處寄送來。明明是影響一生的記憶,卻變得稀薄。「也許是身體的保護機制,希望能快點忘記那些曾經被羞辱對待的記憶。」雖然那段創傷記憶的細節已被淡忘,但每當看見政治人物言不由衷的道歉、胡亂評價當年的受難者,又或著當他走過中正紀念堂,看著被尊崇的銅像,他內心還是會有一種憤恨,「這樣的傷口需要被誠懇處理,不然恨還是會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專委彭仁郁則回應,威權象徵處理是促轉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在多重政治受難敘事的脈絡下,重新理解與定位威權記憶,是國家暴力創傷療癒的重要環節,也是轉型正義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一次透過戲劇的方式呈現白色恐怖歷史面貌,就是希望能更讓更多人認識、感受這段歷史,並參與社會對話與討論。
《明白歌》自八月開始,走訪7個縣市進行演出,將故事帶到不同的鄉鎮。每場演出後,透過講者分享個人或家族的在地白色記憶,並與在場觀眾對談,從虛擬劇場走進真實,共同拾回遺失的記憶。最終場於前日順利結束,感謝所有觀眾,以及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我們期待透過不斷地訴說,讓故事得以繼續傳唱,不輕易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