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星期三 絕對音樂】
「人生的挑戰在於,不只要讓自己的履歷反映出你的事業成就,
更要反映出你的人生目的,
因為將來有一天,當你受挫摔跤,跌入谷底時,
能夠幫助你走出谷底的,就是你的人生目的。」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南投廣播 FM99.7
線上收聽請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太乾淨的手賺不了錢~~我從父親身上學到的「耐髒力」》
擔任主管職逾十年,每次和擔任企業主的朋友談論用人之道時,結論幾乎都是一致的「屈的下去(台語),不怕髒,就是人才」。但不幸的是,我有一個「屈不下去」的老爸。
23年前,父親用三哥的名義向銀行貸了二千萬,想經營小家電東山再起。當時我已在這個行業浸淫兩年,父親希望我幫他成立進口部門,順便陪陪罹癌的三哥,於是我毅然離開台北,回到台中。
一到老爸的公司,就聽見老爸在會議室訓斥幹部。30分鐘後,七、八個幹部們垂頭喪氣,魚貫而出,坐在裡頭的老爸一臉神氣。我心中一陣不祥,詢問老爸:「公司多少員工?人事開銷一個月多少?公司加倉庫房租一個月多少?現金流有多少?」
得到答案後,連忙向會計室調了上個月的損益表。天哪!一個月人事加土地成本上百萬,毛利卻不到20萬,簡直是在扮家家酒。我趕快告誡一樣回來幫忙的兩位哥哥:「老爸半年內會倒,能離開馬上離開!」,但基於「孝道」,他們都留了下來,但我隔天就開始計畫轉換跑道,最後走上教職。
如我所料,老爸半年後倒了,罹癌的三哥也成了負債一千多萬的票據犯。此後老爸又嘗試各種飲食業,他永遠是兩手插在口袋,出一張嘴,下指令叫「手下」的員工動手,當然,每做必倒。
現在老爸已年逾七十,每次聚餐又會常常提起他的創業夢:「只要給我五十萬,不管是投資股票或任何行業,我保證一年後賺個一百萬沒問題。」
去年我終於忍不住,把憋了二十多年的話一股腦兒傾瀉而出:「爸,太乾淨的手是賺不了錢的。以前我進口小家電時,下游銷售量最大的是三重的一對夫妻,先生是司機兼業務,老婆是總機兼會計,他們一個中秋節禮品的營業額可以做到你的兩倍,但公司員工數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這大概是老爸第一次專心聽我說話,我繼續不吐不快:「只有第一線動手的人最能夠感受到市場的脈動,他們的決策可能比老闆還準,所以王品的店長及決策小組一定是從基層產生,上層的人也必須時常回到現場走動。但你賣麵不煮麵,開店不顧店,永遠怕髒,永遠不動手,就永遠不了解細節,也永遠缺乏執行力。」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老爸「吐槽」。老爸不到30歲就取得川崎摩托車的三縣市獨家代理權,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舒舒服服,一個月可賺一棟樓房,但「早出日不成天」,他以為複製「過去」的經營模式,就可以成功一輩子,但,他錯了,一輩子也毀了。
但最慘的是,全台灣有一些像我老爸一樣的「決策者」,他們乾淨的雙手插在口袋,不了解現場,沒有實務操作經驗。當他們一決策,人民就跟著陪葬。
我稱他們是「專家」,以與日本、德國的技術「達人」做區分。他們嫻熟理論,拳拳服膺學術,因此常被尊稱為「學者」,他們讀過許多「過去」的書,東湊西湊後,得到一個學位或名位,開始指導眾生面對「未來」。例如沒從商經驗的教你怎麼做生意、不會創作的人教你如何欣賞文學、沒幹過行政的教你如何在學校「領導」老師,更可怕的是,沒唸過高職的博士(以前會唸書的,沒人念高職)叫高職生和高中生念一樣的歷史、地理、國文,一起升學,一起不動手。
一位擔任科技大學教職的的朋友感嘆道:「以前工專時代,學校要花很多錢買機器讓學生上實習課,但教育部教我們『升格』為科技大學後,實習課緊縮,學校成本降低,蓋教室學理論就能給文憑,董事會和學生都高興,但現在看到科大畢業生薪水比以前的專科生低,真的很心痛…我們真的是一起毀掉台灣技職教育,造就台灣今日『有人無才』產業空洞化危機的共犯。」
教改的精神是對的,並非一無可取,但一些美國回來的「學者」橫向移植美國式教育,卻因未「屈下去」了解教育現場,純理論式的「紙上談兵」,終於造就台灣教育史的現代「長平之戰」,被坑殺的學生人數,何止二千年前的四十萬。
「學者」怕髒,無法屈身碰觸土地,不代表下一代不能改變思維,不要跟著陪葬,但可惜的是,「怕髒」的思維已根深蒂固在多數新生代的心底。
詢問一些大學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竟然有許多人的第一選項是「大樓裡吹冷氣的白領階級,薪水低一點沒關係」;現在大家一窩瘋選擇「觀光餐飲」,許多更是只看到它光鮮亮麗的一面,最後才發覺,因為讀了太多理論,沒有足夠時間學習核心技術,只能低薪低就,永遠翻不了身,成為全球化浪潮中最容易被取代的一群。
然而,只要「不怕動手」,離開學校後,仍然可以靠「做中學」累積關鍵能力。
一位高中同學,書唸的不好,重考後才考上私校國貿系。畢業後擔任跑醫院的進口醫療器材業務,但境遇多舛,醫生不見他,老闆無心經營,最後他費盡千辛萬苦,從醫生那裡了解醫院的需求,老闆離去後,借貸扛下公司代理權,最後發覺產品技術關鍵,得到澳洲原公司授權在台生廠。他曾自豪,對產品製程,念國貿的他,比化工系的畢業生還熟,問他原因,他謙虛回答:「我比較不怕髒吧,遇到問題,就東摸西摸,最後連機器也搞熟了。」
這個同學現在更發揮「不怕髒」的精神,嗅到老齡化的未來需求,藉由醫療的網脈,包下一間署立醫院後方整座養老院的經營權。現在已是多家公司的大老闆。他不畏困難,喜歡動手解決的習慣,使他掌握許多細節的核心能力,三哥也是如此。
三哥專科學的是機械,在父親倒閉後,我介紹他到補習班任職。他一邊治療癌症,一邊在補習班擔任導師,他發覺學生對校系選擇非常茫然,因此每天「屈」在補習班,研究各校系的歷史、師資、校友出路等,再花時間與每一位學生諮商,終於能掌握學生最需要的細節,成為補教名嘴。現在他已是事業有成的四家補習班老闆。他對大學新鮮人的忠告是:「22K只是起薪,若願意在一個行業『屈』下去吃苦磨能力,不出三年就能成為該行業的達人,建立不可取代性,告別低薪。」鄰人阿興想法也一樣。
阿興比我小很多歲,生在創業不易的年代,雖然只有高工補校的學歷,但喜歡動手組裝腳踏車。如今是一家腳踏車工廠的老闆,一年有數億的外銷營業額。前幾日他感慨一位擁有國立大學機械系學位的員工對他抱怨,為何薪水拿不到三萬。他回答:「薪水代表的是你目前解決問題的能力,你以前只會讀書,動手做的訓練太少,若你讀書階段,就有操作與實習的訓練,你現在早就有設計及改良腳踏車的能力,薪水將何止三萬?」
跳脫書本的純理論學習,加入操作與實習的德國雙軌教育,是阿興喜歡的制度。
上個月邀請德國雙軌教育下的受惠者──22歲的Hannah到校與同學交流。
Hannah是大學生,也是愛迪達的員工。在重視理論與實務的雙軌教育下,她三個月工作、三個月讀書,但讀書日是早上到晚上,一天十二小時的課,翹掉兩堂課,就會被愛迪達開除,讀書是為了增加解決職場問題的能力,每天要學的紮實,活的充實。
近年來德國在世界不景氣當中,仍保有輝煌的經濟發展與全歐最高就業率,與德國重視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制度有必然關係。如成功大學教授孫全文研究,2007年全德已有超過55%以上德國企業願意參與雙軌教育訓練。我們期待有理念的大學和企業合作,推年輕人一把,讓年輕世代捲起袖子,培養動手做的習慣與全球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當權的大人們,也要跳脫「專家思維」,要「屈下去」,要永保「學徒」願意動手的學習力。
常感慨,許多夥伴,缺乏動手處理細節的習慣。每當一起討論棘手的新問題時,常顧左右而言他,閃躲問題的癥結點,最後以「我們會妥善研究」帶過,等到未處理的「魔鬼細節」長成真正的「細節魔鬼」時,已養廱為患,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已緩不濟急,最後常危及組織,貽害至深。
大人是孩子的鏡像。當我們這些以前四肢不勤、只會唸書、靠考試爬到這個位置的長者,不再兩手插在口袋,願意彎腰撿起一片垃圾,這時,「孩子會學會動手」。當我們願意示範用腰力拖地或掃乾淨廁所時,這時,「孩子會學會不怕髒」。當我們願意坐下來,一起處理共同的困境時,這時,「孩子會學會面對細節」。
考試第一、升學至上、動腦不動手的教育思維,已讓台灣長成頭重腳輕的失能怪獸。當我們站在世界競局的十字路口,進退失據時,若我們不再只強調IQ,而開始培養願意動手做(Do)、不怕髒(Dirty)、懂細節(Detail)的高DQ人才,或許幾年後,台灣那隻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黑手」,會再重新長出來!
(文章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8549&type=Blog)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财访你特备篇】 【打工族對薪水的滿意度是多少?】 那天人類回想起被薪水支配的恐懼。 物價高漲,通貨膨脹,薪水卻不漲。 因為收入和薪水的限制,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想要改善生活,有時候也是要努力踏出那一步,才會有結果。 比如說,談判。向勇於向老闆談判加薪。 這次【財訪你】特備篇,我們財訪打...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爛漫珍妮花 美しい生活 in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討論] 真的有可能三十歲薪水還不到三萬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更-國立大學畢業月薪從沒超過三萬-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洪雪珍- 【薪水低到3萬以下,你仍然有機會翻轉命運﹗】...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2023畢業生起薪排行3行業起薪上看4萬|華視新聞20230407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心得] 不給王威晨上場對得起他的薪水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國考停損點ptt 2023 - huzki.online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國考停損點ptt 2023 - geldikba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2023 國考停損點ptt - necmisini.online 的評價
- 關於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虹堡科技ptt 2023 - cukuk.online 的評價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條條大路通羅馬 #大膽出走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你走的人生是你的還是別人的 #關於我的人生 #文長慎入
還記得之前看讀了一些換日線的文章,時常覺得很感慨。感慨大部分的文章,說的並不只是在國外的所見所聞,更多的是,台灣的年輕人應該大膽出走。
以前我以為所謂的大膽出走,是有一天自己還會回到台灣貢獻自己所學。就像19世紀的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科技、社會、民主制度,把更好的技術、觀念帶回東方、帶回自己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更好。
然後現在我們所謂的大膽出走,是出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其實來了英國以後,自己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來英國?
如果我當初沒有來英國,或者當初畢業後回台灣,我會後悔嗎? 雖然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人知道,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條路比較好?
如果你問幾年前的我,我當然會說,當然要出國啊! 留在台灣要幹嘛?一輩子領低薪?一輩子被說是魯蛇? 被說是爛草莓? 然後結婚、生小孩?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台灣社會算很叛逆的孩子。總是希望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可是越長大越發現,還是只能走,乖乖念書,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的路。
從高中開始,我已經意識到所謂的社會階級。前三志願的高中永遠找前三志願的高中辦聯誼,學校的老師總是和我們說,要好好念書以後才能考上好大學,嫁一個好老公,像我們之前的學姊,念了台大法律系,老公也是台大法律的同學,一個是法官、一個是律師,天作之合,加上老公家裡也有錢,家裡有給房子、還讓他們可以時常出國遊玩。
考上大學後,家裡還是繼續持有「念歷史系能幹嘛?」「為什麼不念台北的學校?」「為什麼不考轉學考?」
雖然自己很不想承認,但真的覺得很不甘心。心理的OS是,如果可以念台大我也想念台大啊! 啊就是沒考上你想我怎樣? 我承認我的確沒有很認真念書,我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日劇、看動漫、打電動,和朋友出去圖書館念書也是有看沒有懂。因為我根本不想念啊!
從小,我喜歡閱讀,我喜歡學習新知,但我真的很不喜歡念學校的課本、念那些無聊的論語、古文(我只喜歡故事或小說,像是牡丹亭、鏡花緣那類的)。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科學,直到國中我還是很喜歡物理化學,但我很討厭數學。討厭數學也是因為,計算很無聊,我不是很擅長計算,我是個很粗心的人,總是計算錯誤。但在台灣,計算錯誤就是全錯,沒有人會看你計算過程,知道你其實懂這題數學,而給你分。只要最後的答案錯,就錯。(後來我知道,在英國你並不會因為計算錯誤就全錯,老師會根據你的內容而給分,代表你其實還是知道怎麼解題的,程設也是一樣的,會根據你寫的內容而給予部分計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念了國中、高中、大學,我會越來越討厭念書,越來越覺得,念書也只是為了考試。小時候我喜歡幻想,自己成為各式各樣的人。我想成為探險家、想成為考古學家(我有恐龍的考古玩具組)、想成為科學家、想成為發明家。到了國中,我想成為創業家。到了高中,我只想考上國立大學(排名越前面越好,什麼系都好)。到了大學,我只希望自己可以考上研究所(排名越前面愈好,科系最好好就業)。
大四上學期,申請了幾所台灣的研究所都沒上,但大四下已經申請要到韓國交換,也無法用考試的方式考上。當下真的覺得很崩潰,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很迷惘,也很不甘心。我當時問了男友,我該怎麼辦?其實大部分的時侯,我都是一個,很自我中心的人,只有很崩潰的時候才會問男友。他也說,他不知道。我當時的男友,是個家裡幫他他把人生都安排好的人,即使他想反抗也反抗不了,所以他乾脆也不反抗,反正這樣比較舒服。他大我兩屆,和我一樣,他不喜歡念書,家裡還是幫他請了很貴的英文家教,逼他唸英文。和我一樣,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所以不太認真地念書,考上了和我一樣的大學,唯一不同的是,他數學很好,實際上問他喜不喜歡數學,他也不知道,只是好像念起來很輕鬆,比英文好念,所以念理工科。他念了資工系,原因只是比電機好念,他喜歡走輕鬆的路。研究所繼續在我們學校念,進了輕鬆的Lab 一切都只是因為,比較輕鬆,但還是得找個理由說,「喔~也是因為我對演算法比較有興趣啊!」我們的興趣都是這樣而來的。
我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和我們一樣,都那樣迷惘,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能從眼前幾條看起來好像可以走的路,緩緩往前邁進。
在自己沒有研究所offer這件事情的打擊後,我突然想到之前某場演講的老師提到,自己原本有打算申請留學貸款出國這件事情。於是我立刻Google了留學貸款,找了關於留學的文章,預約了留學代辦,和男友說,我要去英國念書。他當下也覺得很突然,畢竟我所有事情都是這麼突然決定的。然而,當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任何東西的時候,當然會想背水一戰。我就只是,想要從狹縫中找出一線曙光而已。至少當別人問起我未來要幹嘛時,我還可以說,「我其實打算出國念研究所。」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很有未來,很有上進心,其實就只是因為,我想不到其他可以走的路。
從韓國交換回台灣後,我更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出國,因為回台灣後,我發現,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我當時還沒有錢可以出國,雅思也還沒考到,連自己都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出國念書,還是只是個障眼法。
期間我也掙扎了很多,覺得自己對不起男友,覺得自己很自私,把兩個人相處的時間都拿來弄出國的事情。當身邊穩定交往中的朋友都邁入婚姻時,自己還在想自己要出國念書。家裡也曾經希望我們可以先結婚,但我總覺得,結婚後我就被綁住了。曾經我很嚮往結婚,我也一直很喜歡看婚禮相關節目,但真的要認真思考結婚的問題時,我卻覺得害怕。一來,我和男友的家人相處得並不融洽,二來,男友一直以來也夾在,家人和我之間的兩難。他家就是傳統爸媽幫小孩把一切都準備好,房子、車子準備好,小孩長大結婚,孝順爸媽那種家庭。連房子都幫他買在他爸媽家附近,就是傳統式的大家庭概念。
男友的媽媽說,我是個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或許吧!我爸媽也時常說我很不孝,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或許真的是這樣吧!但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夠不顧一切的飛來英國,一個人在這裡生活。
剛來英國時,我還以為,我畢業後會在英國工作一兩年,然後回去台灣和男友結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也沒想到我就這樣跟他分手了。實際上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分手,我只是想擺脫自己原本在台灣的一切,重新開始吧!或者說,不分手我沒辦法堅定的留在英國。
曾經有段時間是,你會想,自己為什麼不是英國人?自己為什麼要花比其他人好幾倍的努力,達成他們一出生就有的東西? 為什麼台灣人要花這麼多努力,來到別人的國家工作,努力進入別人只是普通生活就可以進入的公司? 其他英國人也只是,普通的出生、長大、念了自己喜歡的科系、念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大學,畢業,找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工作,一邊做著自己還算有興趣的工作,下班或假日經營自己的興趣。而我們卻要,歷經一大堆的辛苦,內心的掙扎,跑來這裡,很努力的,爭取別人原本就有的東西。
我不是一個很會經營感情的人,我總是很自私的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只是因為男友沒有不顧一切的衝來英國找我,我就這樣拋棄他,感覺真的很自私也很殘酷。但拋棄他也是代表,我拋棄了以前的自己。
對於現在的男友,我也很自私,還是一切為了自己的未來找想,要求男友無私的支持著自己,不論自己未來要留在英國或台灣,都應該要順著我,因為我拋棄了過去的自己。時常我覺得他把我當成和他一樣的英國人,但我還是台灣人。我總是覺得,我無法成為英國人,因為我就是台灣人。我不知道其他和我一樣在英國生活的台灣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是否也有這樣的認同問題。一方面想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不希望他們把我當成外國人看待,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就是台灣人,一輩子都是台灣人。
我喜歡follow很多部落客,打開我私人的FB,上面都是在不同國家生活的台灣人的粉絲頁,這樣才有很多不同的人生可以供我參考,讓我思考自己要的是哪一種。
可是啊!當我打開自己的粉絲頁,發現大家私訊我都是,看了你的粉絲頁,讓我也想看你一樣,也想去英國念書,也想念資工所,也想離開家,也想在英國生活等等的訊息。我想到的是,為什麼大家嚮往我的人生呢? 即使我依然是如此迷惘? 一直說「不想後悔」,也是因為已經選了,後悔也沒有意義。但你沒選,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人生就像賭博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也不能重來。就像某個換日線作者的文章提到,成功的人,只是做了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成功」的定義,我也一直在想,難道我這樣是成功了嗎?只是因為我成功地來到英國留學、成功的留在英國工作,成功的從歷史系畢業生轉職程工程師,這些就是大家想要的嗎?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現在的我,或許會說,這絕對是我想要的。可是現在的我,會說,「你確定嗎?」
就像高中讀了辛棄疾的詩,「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時我想,我能理解什麼是愁滋味,因為我不是普通的少年。但過了十年,自己真的才能理解,為什麼小屁孩是小屁孩。
現在偶爾會想像,自己在台北工作,每天過著加班到八、九點的日子,然後和同事去吃完晚餐抱怨完回家洗澡睡覺,假日可以和朋友去唱歌或去華山逛逛的日子。沒有錢,只能租個小套房,和男友過著月底就要吃土的日子,但百貨公司特價還是亂花錢,反正下個月又會有錢。沒有存款,買不起房子,反正結婚可以住在男友家給的房子,被罵不孝媳婦也無所謂,可以拿他們的錢,在家耍廢,一個月領三萬多的薪水,錢都花光光也無所謂,有小孩的話在讓他們出錢養,或讓他們顧。
想像起來,除了一般人好像會努力當個好媳婦跟婆家打好關係以外,其他都和我身邊同年紀朋友的人生差不多了。
可是啊! 現在的男友和我說,你忘了你的粉絲頁,還有很多人是看了以後,「想來英國闖蕩,想擺脫自己原本的生活,想成為女性工程師的嗎?」
的確,這也是我以前沒想過的,我的粉絲頁,讓很多女生,突然想成為工程師,現在更努力成為工程師。我的粉絲頁,讓原本對海外生活卻步的人,更努力想到國外生活。我的粉絲頁,讓原本以為,只有念了Top University或者有錢人的小孩可以來國外念書、生活的人,有了更多的動力與藉口可以奮力一搏。
一直以來,我想說的只是,我就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並沒有比較聰明、並沒有比較優秀,我只是運氣比較好,遇到很多願意幫助我的人,不管是前男友還是現在的男友,我的代辦、我在Durham沒見過面的學長、我學校的Career Advisor 我的Super Visor, 我在Durham的一切朋友,我在台灣的一些朋友,大家都是這麼願意相信我,我可以做到一切我想做的事情,僅管大部分的決定都只是我臨時下的目標。突然打算出國念書、突然某一天和男友說,我要留在英國工作,突然某一天說,我絕對不要回台灣,突然有一天說,我絕對要成為工程師。一切都只是我任性,隨意做出的決定。
謝謝一直以來都有在看我寫的廢文的粉絲們,我相信你們都是比我更優秀、更有才華、更努力的人。所以你們,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那條路充滿一大堆不確定性,即使你依然迷惘,但不管走哪條路,最後都是自己說了算,就像我一直以來,都在安慰自己,自己走的是最好的路,也是因為「不想後悔」,不管你今天留在台灣生活,不管你今天來到英國生活,一定都有屬於你自己的路。
我希望你們都可以過得很好,但我不希望你們覺得,複製我的道路,就會過得好。這也是我害怕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都不一樣的人,
或許很多部落客、很多粉絲頁想表達的是,「像我一樣吧!」尤其很多美妝部落客、或者代購、代言產品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形象生活要塑造,就像youtuber、一些成功的名人,大家看了他們的影片、文章、書籍,想要和他們一樣成功。尤其是那些標題「如何減肥成功」「如何成功賺大錢」「如何成功在海外找到工作」「如何成功脫離低薪」
老實說,這並不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所以你們可以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我能做的,只是提供資訊。
很多人會來問我說,你覺得我該去英國工作嗎? 即使是這點,我也不能真的回答你,因為我不是你,我不認識你,更不知道你為什麼想來英國工作,更不認識未來的你。
也很多人問我關於留學的事情,老實說我也不是代辦,也不是學校代表,也不是你。當你問我「你覺得我該去英國留學嗎?」說真的我也回答不出來,甚至你問我學校的選擇,其實我也只能盡我所知道的回答你,而我知道的也只是代辦告訴我的。
某天當我和我的代辦聊天時,她告訴我,很多人寧願相信網路上的部落客也不願意相信代辦說的話,因為他們都覺得代辦會騙他們,部落客不會。但你們想想,部落客難道會比代辦專業嗎?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在英國留學受到霸凌,於是告訴大家,來英國留學你都會受到霸凌,不要來,你就因此不來了嗎? 我也看過有換日線的文章提到,約克大學種族歧視很嚴重,有什麼英國社交淺規則,尤其我們是「黃皮膚的亞洲人」,那種formal dinner的場合不是給我們用的。但當我和念約克的英國同事聊天時,他說根本沒有這一回事,他自己的女朋友也是台灣人,他也認識一大堆在約克念書的台灣人和其他亞洲人。
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你們可以好好為自己的未來Google,相信你們會做出對自己最正確的決定。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爛漫珍妮花 美しい生活 in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老公剛剛分享的心路歷程💖 #凡事親力親為💪🏻
#順便附上一張10年前我在台灣剛開始做生意的照片😜
「想到10年前我從日本回到台灣開店的時候,整間店的裝潢、油漆都是我自己不睡覺做好的,就算到現在,所有公司的採買還有工程的監製還有一切細節我都堅持要參與,做任何生意我都自己先完成標準流程,看來我這種雞婆性格真的是對的抉擇,我要 #勉勵自己保持這種站在第一線的精神,這是做生意的根!!!勉勵各位一起加油💪🏻」
下面的文章寫的很棒,如果還在迷惘的朋友或是還在抱怨自己薪水不行的人可以參考參考,可能會有點啟發喔!!!
#珍妮花的日本實地創業課程💴
🔻🔻🔻🔻🔻好文分享🔻🔻🔻🔻🔻
一位擔任科技大學教職的的朋友感嘆道:「以前工專時代,學校要花很多錢買機器讓學生上實習課,但教育部教我們『升格』為科技大學後,實習課緊縮,學校成本降低,蓋教室學理論就能獲得文憑,董事會和學生都高興,但現在看到科大畢業生薪水比以前的專科生低,真的很心痛…我們真的是一起毀掉台灣技職教育,造就台灣今日『有人無才』產業空洞化危機的共犯。」
教改的精神是對的,並非一無可取,但一些美國回來的「學者」橫向移植美國式教育,卻因未「屈下去」了解教育現場,純理論式的「紙上談兵」,終於造就台灣教育史的現代「長平之戰」,被坑殺的學生人數,何止二千年前的四十萬。
「學者」怕髒,無法屈身碰觸土地,不代表下一代不能改變思維,不要跟著陪葬,但可惜的是,「怕髒」的思維已根深蒂固在多數新生代的心底。
詢問一些大學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竟然有許多人的第一選項是「大樓裡吹冷氣的白領階級,薪水低一點沒關係」;現在大家一窩瘋選擇「觀光餐飲」,許多更是只看到它光鮮亮麗的一面,最後才發覺,因為讀了太多理論,沒有足夠時間學習核心技術,只能低薪低就,永遠翻不了身,成為全球化浪潮中最容易被取代的一群。
然而,只要「不怕動手」,離開學校後,仍然可以靠「做中學」累積關鍵能力。
一位高中同學,書唸的不好,重考後才考上私校國貿系。畢業後擔任跑醫院的進口醫療器材業務,但境遇多舛,醫生不見他,老闆無心經營,最後他費盡千辛萬苦,從醫生那裡了解醫院的需求,老闆離去後,借貸扛下公司代理權,最後發覺產品技術關鍵,得到澳洲原公司授權在台生廠。他曾自豪,對產品製程,念國貿的他,比化工系的畢業生還熟,問他原因,他謙虛回答:「我比較不怕髒吧,遇到問題,就東摸西摸,最後連機器也搞熟了。」
這個同學現在更發揮「不怕髒」的精神,嗅到老齡化的未來需求,藉由醫療的網脈,包下一間署立醫院後方整座養老院的經營權。現在已是多家公司的大老闆。他不畏困難,喜歡動手解決的習慣,使他掌握許多細節的核心能力,三哥也是如此。
三哥專科學的是機械,在父親倒閉後,我介紹他到補習班任職。他一邊治療癌症,一邊在補習班擔任導師,他發覺學生對校系選擇非常茫然,因此每天「屈」在補習班,研究各校系的歷史、師資、校友出路等,再花時間與每一位學生諮商,終於能掌握學生最需要的細節,成為補教名嘴。現在他已是事業有成的四家補習班老闆。他對大學新鮮人的忠告是:「22K只是起薪,若願意在一個行業『屈』下去吃苦磨能力,不出三年就能成為該行業的達人,建立不可取代性,告別低薪。」鄰人阿興想法也一樣。
阿興比我小很多歲,生在創業不易的年代,雖然只有高工補校的學歷,但喜歡動手組裝腳踏車。如今是一家腳踏車工廠的老闆,一年有數億的外銷營業額。前幾日他感慨一位擁有國立大學機械系學位的員工對他抱怨,為何薪水拿不到三萬。他回答:「薪水代表的是你目前解決問題的能力,你以前只會讀書,動手做的訓練太少,若你讀書階段,就有操作與實習的訓練,你現在早就有設計及改良腳踏車的能力,薪水將何止三萬?」
跳脫書本的純理論學習,加入操作與實習的德國雙軌教育,是阿興喜歡的制度。
上個月邀請德國雙軌教育下的受惠者──22歲的Hannah到校與同學交流。
Hannah是大學生,也是愛迪達的員工。在重視理論與實務的雙軌教育下,她三個月工作、三個月讀書,但讀書日是早上到晚上,一天十二小時的課,翹掉兩堂課,就會被愛迪達開除,讀書是為了增加解決職場問題的能力,每天要學的紮實,活的充實。
近年來德國在世界不景氣當中,仍保有輝煌的經濟發展與全歐最高就業率,與德國重視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制度有必然關係。如成功大學教授孫全文研究,2007年全德已有超過55%以上德國企業願意參與雙軌教育訓練。我們期待有理念的大學和企業合作,推年輕人一把,讓年輕世代捲起袖子,培養動手做的習慣與全球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當權的大人們,也要跳脫「專家思維」,要「屈下去」,要永保「學徒」願意動手的學習力。
常感慨,許多夥伴,缺乏動手處理細節的習慣。每當一起討論棘手的新問題時,常顧左右而言他,閃躲問題的癥結點,最後以「我們會妥善研究」帶過,等到未處理的「魔鬼細節」長成真正的「細節魔鬼」時,已養廱為患,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已緩不濟急,最後常危及組織,貽害至深。
大人是孩子的鏡像。當我們這些以前四肢不勤、只會唸書、靠考試爬到這個位置的長者,不再兩手插在口袋,願意彎腰撿起一片垃圾,這時,「孩子會學會動手」。當我們願意示範用腰力拖地或掃乾淨廁所時,這時,「孩子會學會不怕髒」。當我們願意坐下來,一起處理共同的困境時,這時,「孩子會學會面對細節」。
考試第一、升學至上、動腦不動手的教育思維,已讓台灣長成頭重腳輕的失能怪獸。當我們站在世界競局的十字路口,進退失據時,若我們不再只強調IQ,而開始培養願意動手做(Do)、不怕髒(Dirty)、懂細節(Detail)的高DQ人才,或許幾年後,台灣那隻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黑手」,會再重新長出來!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财访你特备篇】
【打工族對薪水的滿意度是多少?】
那天人類回想起被薪水支配的恐懼。
物價高漲,通貨膨脹,薪水卻不漲。
因為收入和薪水的限制,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想要改善生活,有時候也是要努力踏出那一步,才會有結果。
比如說,談判。向勇於向老闆談判加薪。
這次【財訪你】特備篇,我們財訪打工族們
他們理想中的薪水,到底是多少?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 點擊簡介鏈接,你就可以免費獲得《終極加薪手冊》🔥
http://bit.ly/cfnep3-ebook
财访你是一档现代理财类的街坊短片系列,追踪大众在新时代、新经济管理财务上所面对到的问题,探索大众对理财的潜在思维,开辟大众对理财的全新认知。
每一期,我们的团队将筛选一个时下热议的课题,到街上收集大众的想法,看看你是否与大众相同还是你是个异类。
希望每一次的调查结果能够帮助大家在理财的道路上增添一份信心,为财富自由的目标冲刺,这是我们的使命!
如果你对课题有想法,我们欢迎你留言或私信我们。
.
关注價值思維 (VIM) Facebook主页追踪更多理财资讯:
https://www.facebook.com/valueinmind/
订阅價值思維 (VIM) Youtube频道观看更多免费理财教育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c1E5gT_CRk27JBGEaHAA
订阅Spark Liang Youtube频道学习理财新知识:
http://bit.ly/sparkliang-youtube
#薪水 #錢不夠用 #賺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cWttf0LO2A/hqdefault.jpg)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更-國立大學畢業月薪從沒超過三萬-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 中興大學. 更-國立大學畢業月薪從沒超過三萬 ... 有一年行銷背景會跟廠商溝通,協調能力還算不錯看到版上一位台大發文月薪不到三萬,我也是… ... <看更多>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洪雪珍- 【薪水低到3萬以下,你仍然有機會翻轉命運﹗】... 的推薦與評價
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個女生,國立大學碩士,薪水是3萬1千元,被資遣半年找不到工作,也是住家裡。父親開計程車,母親生病,等於家裡只有一份收入。 ... <看更多>
國立大學畢業薪水不到三萬 在 [討論] 真的有可能三十歲薪水還不到三萬嗎?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身邊所有人薪水都有三萬,
我自己也只有第一份沒三萬,
後面都超過,
還有不少強者第一份就35以上了,
主計處說30歲平均33k,
真的有可能30歲不到三萬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H43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93.1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66706751.A.BC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