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老師,從不說老師壞話開始】
~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最近加拿大與澳洲學者共同發表了一篇研究教育工作者工作狀況的論文,刊在《劍橋教育期刊》,驚訝發覺,竟有高達九成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自己經常的被下屬或學生們「言語霸凌」,其中近半(35%)已達極不舒服程度。
比較特別的是,這種「言語霸凌」由於是下對上,因此往往並非面對面的,而是被底下的同事、學生流傳著老師各種「不是」,有些流言蜚語,老師根本就有做過、也沒說過,此研究為這樣的霸凌行為許了一個專有名詞,稱為「不文明」
(incivility)。
此名詞特別引人注意,私底下亂說老師壞話,學者並不稱它為「不禮貌」,而更進一步稱其為「不文明」,到底不文明與不禮貌之間的差異在哪裡?
當年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當地公立高中念書,有一位華裔老師,說話有些廣東口音,長相土土的,有幾位白人學生就私底下為這位老師取綽號,學他口音說話,捉弄這位老師。
有一次,同學過火了點,老師交辦作業,幾位同學賴在座位不起身,表情輕蔑不屑,還有同學故意用手指拉高自己眼睛兩角,歧視東方面孔,突然間,角落有一個同學倏地猛然站起,義正嚴詞的說:「不要再鬧了!」
我記得,那是一個綁了兩條辮子的本地女孩,她大聲且堅定的喝止這些同學:「你們這樣不對!」(This is not right!)
我記得,這一喊,猶如敲了一記響鐘,把那些不能說的、不敢說的全都打得一乾二淨,當下,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說話,華裔老師仍繼續寫黑板,教室只剩下粉筆在黑板上磨擦的沙沙聲。
那件事到了今天仍記得非常清楚,歐美並沒有明顯的「尊師重道」概念,但不表示他們不尊敬老師,而是他們並不會因為某人是老師就必須言聽計從的順著他,然而,他們卻有另一個觀念,不只對老師,而是對所有事情,皆有一套「什麼是正確、什麼不是正確」的辯證理路,當他們觀察到一些細微的不對勁,總會有人力排眾議、不畏異樣眼光、適時發聲,讓每一個人都受到平等的尊重,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
回到台灣,這個理應被儒學之尊師重道影響深遠的地方,我發現,老師似也慢慢變成被批評的對象。有一次,孩子年紀尚小,某天,一群家長聚餐,家長們聊八卦,孩子在旁邊玩耍,某位家長說,老師最近作業出得多,學生寫到半夜寫不完,家長們七嘴八舌起來,說這個老師早就臭名在外,本來就應該有人站出來發聲,還有家長問旁邊同班的孩子,這位老師這麼過份,要不要家長們出面和校長報告?桌上討論氣氛熱烈,旁邊玩的孩子全都被吸引過來,大人與小孩全部一起對這位不在場的科任老師,進行一番「指教」。
我覺得不妥,轉頭和我孩子說,記著,老師就是老師,我們不要這樣說老師,但,另一個家長馬上說,老師也會做錯事呀,老師錯了,就應該糾正呀!
察覺氣氛不太對,我將我家孩子帶開,但我自己一時也覺得不解,我是不是一個老古板,從小被教育一定要尊師重道,尊師重道是否真的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有的老師管教過當,是否會又因為尊師重道的舊習而難以被揭發?我在國外受教育這麼久,怎麼會如此老腐呢?
不過,這篇研究卻讓我終於豁然開朗──原來,令我感到不安的,並不是老師被批評,而是大人無意間教了孩子可以如此言語霸凌一個長輩(老師)。透過孩子無知之口,老師的形象在口語交談之間失控的愈變愈糟,家長與孩子的行動計畫也愈發誇張、愈更激化。我不要求孩子進行腐舊又無知的無條件的禮貌,但,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從小就感染到這種「不文明」啊。
(本篇刊於2021年9月27日《國語日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
國語日報舊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分享)110,9,27國語日報2版
第五屆臺灣國際聾人電影節
楊惠芳/臺北報導
第五屆臺灣國際聾人電影節即將在十月二日及三日舉行,其中宣傳影片,將「文學」和「手語」結合,選用林良爺爺的〈白鷺鷥〉詩句,透過小男孩無聲的手語演譯,讓觀者的心沉靜下來,但想像力卻依舊無限延伸,鮮活呈現出詩人眼中的可愛動物、可親的大自然、純真孩子和甜蜜生活。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理事、第五屆臺灣國際聾人電影節牛暄文表示,會邀請孩子拍攝宣導短片,讓小朋友用手語表演〈白鷺鷥〉,主要是因為這首詩很符合手語的畫面感,詩境也很美。〈白鷺鷥〉一詩出自國語日報社出版的《蝸牛:林良的78首詩》。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合辦的「臺灣國際聾人電影節」,今年主題為「零距離 看見你」,希望藉由影像從教育、文學、影片多元化角度來探討手語文化,也透過來自英國、美國、日本、臺灣的八部影片,共同傳達聾人的生活世界,讓聾人與聽人零距離,看見同一片天空下的彼此。
國語日報舊報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是小學時期,但淡定的表情依舊沒變 (´▽`ʃ♡ƪ)
🍎《蘋果》直擊 新聞最真實
【小林同學3:4惜敗給頭號種子 國語日報分享他10歲奪金萌照「太可愛了吧!」】
https://bit.ly/3ydSyGj
【飲恨大魔王!林昀儒3比4不敵中國球王樊振東 明晚爭銅牌】
https://bit.ly/3i9ezAw
#東奧 #東京奧運 #Tokyo2020 #TokyoOlympics #オリンピック #TEAMTAIWAN #Olympics #桌球 #林昀儒
國語日報舊報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在此畫上題了一段長文:
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夫人為吾友張君懷忠之室,清才雅藝,有趙達妹氏機針絲三絕之稱。此雖寫生小幀,而風韻靜逸,正復取法徐黃。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惟取李靄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矣。
33年前﹙1982年﹚5月第二個禮拜日,正是母親節,服務中山文獎會的收藏家李葉霜,是曾當內政部長黃季陸的女婿,喜愛中國字畫,經常出入骨董商店尋寶。他在牯嶺街舊書店發現張大千慈母曾友貞畫的「耄耋圖」印刷圖片,店長只知道是一幅白貍貓躺臥的圖畫,不知畫者是誰,只以普通價賣給李葉霜;這對書念得多又愛追根究柢的李葉霜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此乃當時鼎名譽世大師之母的傑作,他直奔外雙溪摩耶精舍,請大千先生過目求證。
大千先生看到慈母「耄耋圖」手澤,激動顫抖,淚水奪眶而出,當下拜託在場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台灣國語日報總編羊汝德、東京李天海跟樂恕人,分別在港、台、日三地尋找,大千說:「此畫應該還在民間,打聽到時要錢給錢,要畫換畫!不顧一切、何種代價,就是要取得。」這是張氏曾友貞唯一被發現尚存作品,大千先生何只希望早早獲得?更是因為蘊藏意義非凡。惜隔年沉苇窗(1918-1995)才在香港寻获此画,无奈大千刚过世,便依其心愿挂于摩耶精舍中。
「耄耋圖」是畫一隻白色貍貓,蹲在草地上,有條長長漂亮白毛尾巴,雙眼凝神對著一棵淺磚色雁來紅,背後三朵白花,上方有隻白色蝴蝶。畫上左上方,是曾太夫人寫的「耄耋圖,戊午春,友貞張曾益」題款外,還有上二方印,一方是白文「張曾益」,一方是朱文「友貞」兩字。戊午是民國七年,距今已近百年。畫上還有四川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沅叔﹚先生的長題,時在癸亥年,亦即此圖完成後六年。後來不知是收藏人請他加題,還是什麼狀況下,這位四川老翰林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加長題於此幅畫中。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資料來源故宮網站/每日頭條/世界日報)
國語日報舊報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螳螂就是草猴、草猴就是螳螂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拈花惹草、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為電視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台灣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自然觀察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小學國語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熱血福利克
https://goo.gl/8aSPnq
熱血部落格
https://goo.gl/sbju9z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著作: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我與鍬形蟲的日記』(紅樹林出版)。
『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
書籍連結網址:
https://goo.gl/8297jJ
國小六年級國語「馬達加斯加 出發」課文作者(康軒文教集團)
東森節目:好好玩自然(講師兼任主持)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
【更新】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https://goo.gl/YDgJgH
國語日報舊報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蘿潔塔的廚房】夏日開胃菜:涼拌小黃瓜。做法簡單,快速入味,加了寬冬粉更好吃。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準備材料:
小黃瓜 550克左右
鹽巴 10克(小黃瓜的2%略少)
三溫糖 10 克(任何糖都可以的)
辣椒 一條(可省略)
蒜末 20克
檸檬汁 一顆
寬冬粉 一把
冷壓白芝麻油 一大匙或隨意
###########
夏日開胃菜:涼拌小黃瓜。
明天開始就是孩子們的暑假,媽媽們的惡夢。。XDDDD
拍完這部片,塔塔可能要暫時休息一下,下個月應該會發文送一些贈品給粉絲們,大家要緊盯手機喔~~(哈~大誤)。
暑假想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們,尤其是女兒今年要上小一,想要自己教她寫注音,不想送去國語日報了,感覺 好像也沒比較輕鬆,還要特定時間去上課,來回的奔波,媽媽都累了。
今天這部影片,塔塔去年也拍過,本想要放舊影片,但是又覺得去年拍的有夠爛,所以又重新拍攝,連比例都重新算過,讓大家可以輕鬆地按照比例做出剛剛好味道的涼拌小黃瓜。
我喜歡在涼拌小黃瓜中加一點寬冬粉,滑溜滑溜的好好吃喔~~愛死了~
做好後,只是叫兒子來試吃,然後我去買個東西回來,發現整桶的小黃瓜都被吃完剩下渣渣了XDDD
塔塔嘆了口氣:那到底入味沒?
阿肥仔兒子滿足的說:非常入味,非常好吃,比那家什麼牛肉麵的小菜好吃~
好險這道菜做法非常快速簡單,讓我能趕在嘴刁持家男回家前再做一份給他品嚐。
去年的舊影片,大家也可以點閱比對一下,塔塔有沒有進步喔~
https://youtu.be/NeUYCDdkd6s
國語日報舊報 在 國語日報漫畫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語日報 漫畫板長期耕耘國人原創漫畫每天陪伴孩子閱讀成長。 ... Cover Photo: 國語日報漫畫版's photo. ... 想第一時間看到最精采的故事,請每天去搶報紙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