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的高標準、自由與透明,將有助臺灣農業轉型升級,開拓更大市場】
今天行政院正式宣布,已向紐西蘭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申請文件。CPTPP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高標準的區域協定之一,現有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秘魯等11個會員國,其中許多都是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總GDP佔全球13.1%、貿易值佔我國貿易總值超過24%,爭取加入這個區域協定,對我國整體經貿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臺灣農業來說,加入CPTPP也是一個全面轉型升級的絕佳機會。近年來,我們致力在國際上開拓新市場,例如生鮮冷藏水果今年上半年外銷日本成長272%,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新通路也都有所進展。CPTPP會員國每年進口農產品2,200億美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若我國成為會員國,將能享有會員之間的優惠關稅,甚至免關稅,例如臺灣外銷日本長紅的毛豆和香蕉,現有關稅分別是6%與20~25%,一旦我國加入CPTPP,關稅將變成0,更有助於臺灣毛豆和香蕉在日本擴大市場。
另外CPTPP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公開透明與高標準。加入的會員彼此之間都要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貿易障礙,共同遵守基於公平互利及科學原則的規範。例如我國的鳳梨、釋迦和蓮霧今年遭遇到不合國際常理及欠缺科學證據的檢疫刁難,事後對方甚至相應不理、拒絕諮商,這在CPTPP會員國彼此之間的貿易將不會發生,因為所有的會員都要在相同的遊戲規則下公平諮商,藉由公開透明的機制與科學對話來解決問題。
2002年我國加入WTO,當時有許多臺灣農業將會衰退的擔憂,但後來的歷史證明,相關的衝擊不但沒有發生,反而有助於產業提升。時至今日,我國的農業生產總值較2002年增長了43%,農家所得也成長了28%,外銷總額更是成長62%。面對CPTPP的入會談判,我們將會比照當年加入WTO的做法,並參照日本、越南等成功國家的談判經驗,爭取稻米等敏感性農產品排除降稅、保留關稅配額,或爭取16年、甚至21年的較長降稅期,同時編列充足的調適經費,好讓臺灣農業能有足夠的時間轉型升級,大步邁向世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治大學化南新村位於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一段65巷1至93號,興建於1960年代,曾住過多名政大教授,保留初期政大復校的教育文化記憶;建築群分為甲、乙兩區,住宅為二層樓加強紅色磚造雙拼建築,建物內部空間精簡,反映1960年代經建條件,而區間留設小公園,形成極富特色的鄰里景況。 不過,由於政大學院空間不...
國 科 會 經費 編列 原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市跟竹北市,行政層級有什麼不一樣?
修憲時刻,台灣應該要認真面對行政層級與區劃問題了。簡化行政層級、提升行政效能、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事實上是關乎台灣的長治久安、嚴肅的課題。尤其是數位時代來臨,台灣還需要309鄉鎮的編制嗎?還要再選出鄉鎮市民代表、鄉鎮長?搞得台灣每天都在搞政治、搞選舉?台灣也是時候應該要告別樁腳政治的舊時代了。這些經費支出,還不如多給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教育與生活的補助、讓兒童的營養午餐吃好一點,比較有意義!
△降低修憲門檻 推動台灣行政層級二級制
中華民國憲法第108條第109條等等條文所規範的地方自治「省、縣」制度,事實上已經在「憲法增修條文」中,將台灣省政府「虛級化」了,因為194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1947年成立的台灣省政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2018年開始,完全沒有組織編制、也沒有編列預算,當然也完全沒有功能。這個是有高度「社會共識」的進步,我也要藉這個機會呼籲大家,要降低修憲的門檻,畢竟資訊爆炸、國際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快速,應該要讓台灣的憲法能夠與時俱進,面對現實!
我期待這次的修憲,能夠有機會確立台灣的行政層級二級制、確立行政區域劃分的原則,現實上,就台灣的面積與人口而言,只需要「中央與地方」兩個層級,不用再需要「省政府」「鄉鎮市政府」。而目前的制度用「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包括組織編制差異、歲收歲入原則、統籌分配稅款、重大建設的核定等,甚至連直轄市政府的公務人員都「高人一等」,長期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就造成了城鄉差距的現象,甚至常常會有所謂「一等公民」「二等公民」的評議。
△調整行政層級 不必侷限人口數
如果能夠確認中央與地方的二級制,也就能夠討論行政區域的劃分問題了。如果以現在「直轄市」的制度,人口數125萬為標準,台灣2300萬人口大約可以設置8-10個直轄市,但是這個方案的標準在現實上太複雜,竹竹苗合併?雲林跟嘉義合併?彰化跟南投要合併嗎?可行性實在是不高!
其實行政層級的調整,根本就不必只局限在人口數的思考,就維持現在的縣市政府行政範圍有什麼不可以?只是改變行政層級,既能達到目標,也不會擾民。唯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省轄市」怎麼辦?台中市與台南市已經「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是否要「合併升格」?
△我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有著共同生活圈,包括交通、環境、教育,就業、就學、生活上的各種議題都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新竹縣市如果能夠「合併升格」成為「大新竹市」,成為擁有「千億級預算」的地方政府,才能與新竹的發展現況相符合,能夠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對於爭取資源、整合重大建設也有相當大的幫助,肯定是新竹縣民市民的福祉!
現實上,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獨特的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治所在地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突飛猛進,那大新竹市的市政府要設在哪裏?選舉區域如何劃分?鄉鎮市區是否要同時整併?這都有賴「社會共識」做為「合併升格」的基礎。
至於基隆市是否要合併加入新北市成為「基隆區」?嘉義市是否要與嘉義縣「合併升格」?都是需要討論的議題。
△憲法要與時俱進 台灣才能長治久安
憲法以及法律的修正、對於制度的變革,常常會以「施行日期」作為日出條款、日落條款的規定,讓關係人都能夠有時間與機會因應、準備,也可以減少進步的過程中,抗拒改革的壓力。
蔡英文總統已經進入第二屆的任期中,勇敢對抗中國、建立自主國防,外交上也讓台灣成功走出世界,讓世界看見民主自由的台灣,已經是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們也期待,在內政上透過修憲行動,面對現實,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相信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大新竹 #合併升格 #鄭宏輝
國 科 會 經費 編列 原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直播】黨團記者會〡東奧表現齊讚揚 扎實訓練需科學
●時間:7/30(五)9:30
●出席人員:立委高虹安、蔡壁如,民眾黨桃園區服務處主任 陳品杰
●說明:
東京奧運四天進帳六面獎牌,創歷屆奧運新高;不過選手真正需要的,其實不是錦上添花式的沾光,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系統性且重視根基的培訓。
我國編列國光獎金激勵選手固然很好,但國家編列這些預算是否有幫助到選手本身的發展?許多運動表現優異的先進國家,他們對於運動員訓練內容的「目的、強度、次數、組數、休息時間」都要根據運動員生理機制的改變來精準的訂定,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這就像是醫生臨床上給予處方都會依照「精準劑量」的治療原則。
民眾黨團期待政府未來相關的經費要紮實地用在師資培育,一般學校老師(包括體育老師)都有師培學程,掌管競技運動的單位也應該花時間建立專業運動科學訓練的教練師資培訓系統,讓未來的教練能夠具備國際的水準,而不是困在傳統體育課程的框架中。
民眾黨團呼籲,政府應深耕落實運動訓練科學化、運動醫學專業化到各個競技層級。
國 科 會 經費 編列 原則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位於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一段65巷1至93號,興建於1960年代,曾住過多名政大教授,保留初期政大復校的教育文化記憶;建築群分為甲、乙兩區,住宅為二層樓加強紅色磚造雙拼建築,建物內部空間精簡,反映1960年代經建條件,而區間留設小公園,形成極富特色的鄰里景況。
不過,由於政大學院空間不足,校方擬在化南新村興建法學院大樓,當地居民反對,向文化局提報文資,訴求全區保留,文資委員也多次前往會勘
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辦法
中華民國106年7月27日文化部文授資局綜字第10630079121號令訂定
第一條本辦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聚落建築群之修復及再利用,應基於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之原則,並保存主要紋理、原有建築式樣、風格與外在形貌或重要之開放空間、環境與景觀。
第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應符合其聚落建築群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規範,優先保存聚落建築群原有生活形態與無形文化。
第四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包括下列標的:
一、聚落建築群之建築、構造物。
二、聚落建築群整體空間紋理。
三、聚落建築群保存再利用之必要公用設備、公共設施。
第五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其辦理事項如下:
一、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二、規劃設計。
三、施工。
四、監造。
五、工作紀錄。
六、其他相關事項。
第六條前條第一款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依據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之保存強度分區、分級設定,擬定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及內容。
二、現況調查,包括擬修復或再利用範圍內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結構、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調查。
三、文化資產價值與再利用適宜性之評估,原有建築形式工法之調查。
四、景觀維護方針、修復或再利用原則、方法之研擬。
五、必要之現況測繪或圖說。
六、修復或再利用所涉建築、土地、消防與其他相關法令之檢討及建議。
七、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四條所定因應計畫研擬之建議。
八、修景、環境設施整建整備、防災系統設施之設置建議。
九、修復或再利用實施期程及經費概估。
辦理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應具開業建築師、相關執業技師或經依法審定之相關系、所助理教授以上資格。
第七條第五條第二款規劃設計,應依前條修復或再利用計畫為之;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必要調查之資料整理分析。
二、規劃及設計方案之研擬。
三、現況之測繪、圖說繪製及必要差異分析。
四、必要景觀與設施保存之設計。
五、必要之結構安全檢測及補強設計。
六、施工說明書之製作。
七、工程預算之編列。
八、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國家公園法、建築法、消防法及其他相關法規適用之檢討。
九、依前條第一項第七款之建議研提之因應計畫。
辦理規劃設計,應置執行主持人一人,並具開業建築師或相關執業技師資格。
前項所定之開業建築師或相關技師,其參與執業之範圍,應依建築法、建築師法及技師法之規定辦理。
第八條第五條第三款施工,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原有構件、文物種類及數量之統計。
二、各項現況之清理、清點、核對及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之記載。
三、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
四、有關施工之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與設備商資格文件及名冊之備置。
五、修復構件之量測及彙整。
六、原用材料之保存、修復或更新及品質之管理。
七、原有文物、重要風貌、設備保護措施之執行。
八、施工中因重大之發現所為對業主之通報。
九、依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將竣工書圖及因應計畫送土地使用、建築及消防主管機關建檔。
施工廠商於第五條第三款施工中,應置工地負責人,並依其他法令或契約規定置相關人員。
第九條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之施工工地負責人,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具一年以上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或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相關工程經驗。
二、參加中央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構)、學校或團體辦理之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
前項修復或再利用工程經費達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者,並應領有營造業法所定工地主任執業證。
工地負責人於施工期間,應確實到場執行業務。
第十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內容中,其保存強度分級高者,原有建築與景觀形貌,應由具備傳統匠師資格者施作。
第十一條第五條第四款監造,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施工廠商辦理之原有構件及文物種類、數量統計之監督。
二、清理、清點、核對各項現況之督導,並查對設計書圖與現況不符事項及其後續之建議。
三、傳統匠師或專業技術人員、重要分包廠商及設備廠商相關資格文件之查對。
四、對施工廠商執行修復構件量測成果之校驗。
五、施工廠商辦理原用材料保存、修復或更新與品質管理工作之督導及查驗。
六、施工廠商執行原有文物保護措施之監督。
七、施工廠商依修復原則及設計書圖,執行各項保存、修復及仿作等工作之監督。
八、施工廠商現況施工中重大發現提報之查對及建議處理。
九、施工廠商依第八條第九款規定,辦理竣工書圖與因應計畫建檔之協助及督導。
第十二條第五條第五款工作紀錄,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修復或再利用範圍之建築物群之環境、景觀、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施工前後修復狀況之紀錄。
二、參與施工人員與匠師施工過程、技術、流派紀錄及其資格文件。
三、採用科技工法之實驗、施工過程及檢測報告紀錄。
四、修復工程歷次會議紀錄、重要公文書、工程日誌、工程決算、驗收紀錄及其他必要文件之收列。
五、修復成果綜合檢討與建議。
第十三條聚落建築群修復或再利用工程之進行,應受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前項指導監督,主管機關得邀集機關、專家或學者召開工程諮詢或審查會議。
前項諮詢或審查會議,得為規劃設計之審查、協助審查廠商書件、指導修復工程進行、審查各項計畫書圖及其他必要之諮詢。
第十四條因應聚落建築群之特殊性或非屬聚落建築群整體性之修復或再利用者,經主管機關審查核定後,其修復及再利用得依實際情形簡化,不受第五條至第十二條規定之限制。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國 科 會 經費 編列 原則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1)日審查中華民國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質詢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時質疑,基金預算中25億的微型貸款部分,不僅貸款對象不明,甚至花蓮縣政府已提出200多億元預算的「綜合發展實施方案」,投資計畫卻只編列15億元,顯然不合理。蕭美琴指出,這筆15億預算如何使用,有何優先處理原則,完全看不出來,中央與地方的願景有極大落差,讓地方無所適從。蕭美琴並批評,這筆基金已經兩年了,經建會至今連一個計劃都還沒做,對此她要求經建會盡快執行地方已有共識且無爭議的部分,同時建立民間參與機制。
蕭美琴也依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之業務計畫及用途別科目中所列之捐助、補助與獎助項目,指出該項目明列就是為辦理落實花東地區永續發展之相關計畫及補助花蓮縣、台東縣政府辦理微型貸款利息補貼計畫,以促進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及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之用,但去年度已編列使用5億元,對於項目使用至今沒有相關措施與方案,未見經費使用成效,今年不僅增編10億元,另外還多編了15億元的花東地區永續發展投資計畫,但相關計畫及方案都尚未擬妥,預算的執行不如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