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恐懼成真了:我終究會像他一樣,成為另一個可憐的馬拉威農夫,在農地裡辛苦耕作,骨瘦如柴、全身骯髒、雙手跟獸皮一樣粗糙、腳上永遠沒穿鞋。
我很愛我父親,也對他敬重有加,但是我不想跟他一樣,否則我的人生就不是由我作主,而是由雨水以及肥料和種子的價格來決定。
我的未來已經注定,現在單想到那種光景,就把我嚇得想吐。但我能怎麼辦?沒怎麼辦,只能接受。
────────
在天災人禍不斷的非洲,在愛滋病與貧窮交相迫的馬拉威,在巫術風行的小農村,在這個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所在,十四歲的失學小男孩威廉‧坎寬巴無法上學,當玉米田裡也沒啥活可幹時,小男孩威廉就到圖書館借書來自修,希望來年收成好可以復學時,能趕得上同學的進度。最後,他造了一座風車,富足了家鄉,創造了一個光明的奇蹟。
#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夢想能帶我們到多遠的地方?
➤百看不厭的《#馭風男孩》https://bookzone.pros.is/3mzj3f
➤延伸閱讀
抓住對事物的熱情,夢想就會實現
https://bookzone.pros.is/3n2kwb
#天下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見全文:www.thenewslens.com\post\161498 4/25的尼泊爾大地震造成許多數百年的佛寺和神廟倒塌或損壞,這對尼泊爾這個宗教信仰虔誠的文明古國無疑是極大的災難,彷彿象徵尼泊爾人的心靈支柱遭到動搖。然而,在加德滿都有一座上千年的神廟卻在大地震中屹立不搖,它是親友陪伴亡者走...
在天災人禍 在 中環十一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21兩周年, 不貪心,既然追求「真相」無望,只希望能夠降低損失,見到內地鄭州水災,不少內地巨賈也乖乖繳納善款,但願香港人無需被揼心口,被南水北調,被過河濕腳。
香港人一向有義氣,碰上大事總能夠發揮互助精神,但這一點卻不時被內地利用,早年的汶川地震也可見一斑,曾白白斷送過百億元,上一堂真正的國民教育。
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國總捐款超過650億元人民幣,這筆錢之中,香港佔了一大筆,2008年香港政府一共捐贈過百億港元,當中不乏城中富豪,李嘉誠、邵逸夫、李兆基等也分別捐出至少1億元。不過你有你捐,善款去向,你懂的。
隨後有關善款的醜聞陸續爆出,香港政府資助重建的綿陽紫荊民族學校落成不到十一月,即被改建萬達商場,陷入用地爭議。反正在650億元之中,至今只有約150億元公布使用詳情,其餘近8成約500億元捐款去向未明。
即使再有同理心,香港人也懂得自愛,對一些假愛國活動敬而遠之,但這隨即引來大陸有不少評論員或高官近年「唱衰」香港,批評港人「要不是中國」。但若願意虛心地重溫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一段歷史,就會明白香港對大陸改革開放能夠成功何其重要。尤其在天災人禍,香港的支持,又有那一次缺席?
在天災人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期間,上班沒有委屈的權利]
這幾天,除了關心疫苗外,大家最矚目的應該是病毒越來越強!英國變異株之後,有印度Delta,人人聞之色變!本來我們的社交距離訂在1.5公尺,現在恐怕必須拉到5公尺,講話要用喊的才行;而且過去是病毒4天有效,現在聽說10天內走過都可能會染上……
我看著電視新聞瞠目結舌說太可怕了,我先生在旁邊淡定的說:
「你想活,病毒更想活下去!」
這句話,完全說中我們現在上班族的心情!
昨天線上教課,前後共來兩批工作人員,第一批先是影音組來設定各項設備,接著第二批是原業務組同事接手,監控現場進行。因為三級警戒,業務組同事原來負責實體課程,可是實體課程沒了,全部的人一夜之間都成了線上操控人員。影音組的主管跟我聊起來,說業務組同事真不簡單,因為—
「每個人全部立即上戰場,從來不懂的設備馬上學會,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我淡定的回說:
「他們也想活下去呀!」
這是什麼時節,還能掉以輕心,沒快步跟上隊伍嗎?人人的螺絲都拴得死緊,精神也繃得死緊,誰都鬆懈不得。疫情之前,偶爾還聽到這群20多歲上班族相互說笑打趣,現在則顯得嚴肅多了。彼此心裡有數,眼睛得尖一點﹑說話得機伶一點,動作得迅速一點,否則明天不只是在家工作,而是回家吃自己。
因此年輕人一起步便遇到疫情,固然倒楣,其實是好事。有統計指出,在天災人禍時期畢業的年輕人,工作難找之餘,起薪也會偏低,必須經過好幾年才有可能將薪水拉到之前的水準,難免令人感嘆生不逢時。不過我在旁觀察,倒覺得挺好的,這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替他們慶幸,藉著疫情提早明白職涯兩件事:
💚1.人是會失業的。
💚2.會失業的未必是中年人。
這讓年輕人學到一個態度:珍惜工作!比起中年人,年輕人的求職相對順利,尤其條件優秀的人到處有人搶著要,容易得意忘形,以為自己能力有多強,或是以為公司靠他才得以有今天。現在疫情栽了跟頭,甚至工作朝夕不保,就知道形勢比人強,是時勢在造英雄,不是英雄在造時勢,便會努力工作﹑精進技能。
常言道,少年得志大不幸,就在說這個道理。所以吃苦要吃在人生的前頭,才會心生警惕,對工作懷有敬畏之心,做人做事懂得小心翼翼﹑不敢大意;時間一拉長,養成習慣,職涯這條路就能走得長長遠遠。最怕年輕時,什麼苦都沒吃到,傻傻分不清是非好壞,等到中年遇見難關,就缺乏能力應付裕如。
最近有個上班族來跟我私訊,談到他在疫情期間,跟老闆對於辦公室分流工作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氣悶,最後兩手一攤,選擇在家工作,一切眼不見為淨。都42歲了,比20幾歲的年輕人還不成熟﹑不懂事,看來應該是工作還算穩妥,否則他大概大氣都不敢吭一下,哪裡還敢跟老闆生悶氣!他說:
「可是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心裡很委屈。」
我得說,疫情期間,做上班族沒有委屈的權利。我有一本書不僅暢銷,還長銷,過了4年仍然熱賣中,書名是「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是不是很呼應這時上班族的心情?可是我要說,現在再委屈,也不如老闆們委屈!
假使你的行業不是電商﹑生技等,在疫情期間反而大發利市,其他行業的企業主多半都咬著牙硬撐著。你看連飯店業股王晶華飯店都賣掉小金雞達美樂披蕯,為的是手裡握有現金,以因應不確定的明天,在疫情一波一波來的時候,保住員工有飯碗。所以如果我們還有工作,要心存感激,因為委屈的是老闆們!
還有一位上班族選在此時申請換座位,老闆在三級警戒前是同意的,三級後卻反悔,他感到萬分委屈。可是他不知道老闆總有些立場是說不出口,也不看時機,還再三去提。這個時候,哪個老闆不煩心,無不想辦法守住業績不崩盤,以及保住員工飯碗。無關這兩件事的,作員工的無妨暫時忍一下,疫情過了再說。
沒錯,覆巢之下無完卵,疫情期間就是要跟公司共體時艱,一起拼下去!讓我們都有工作,一起活下去!這時候你要做的是—
💚眼睛尖一點,做該做的事。
💚手腳勤一點,多做一些事。
💚嘴巴甜一點,讓大家開心。
這是懂事﹑是成熟,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更是疫情期間做員工應有的態度。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感覺受益,請你幫我在留言區+1。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在天災人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見全文:www.thenewslens.com\post\161498
4/25的尼泊爾大地震造成許多數百年的佛寺和神廟倒塌或損壞,這對尼泊爾這個宗教信仰虔誠的文明古國無疑是極大的災難,彷彿象徵尼泊爾人的心靈支柱遭到動搖。然而,在加德滿都有一座上千年的神廟卻在大地震中屹立不搖,它是親友陪伴亡者走完最後一程的地方,也是陽世和陰世最後的交會處,它能在天災人禍中倖存,賦予了尼泊爾人走過苦難的力量。
尼泊爾有大約90%的人信仰印度教,而這座名為帕蘇帕提拿寺的印度教神廟,已經有大約1600年的歷史,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供奉印度教主神─濕婆神的寺廟中,最神聖的一座。
帕蘇帕提拿寺在這次的劇震中幾乎沒有受到損害,這在尼泊爾印度教徒心中是一個奇蹟。在失去親友、流離失所的苦難中,宗教信仰撫慰著尼泊爾人的心靈。他們相信,帕蘇帕提拿寺是濕婆神埋葬自己頭的地方,所以神聖的力量在地震中保護了這座神廟的完整性。
帕蘇帕提拿寺外,緊臨著聖河旁,有一座全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場,加德滿都附近,甚至全尼泊爾的人,都會希望死後能到這裡進行火化。由於這座神廟在地震中得以倖存,所以它能夠持續擔負火化亡者的重要角色。在震災期間,總共有數千具遺體被送入火葬場。家屬在陪伴震災死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將他們的骨灰撒入聖河,希望他們能進入天堂,這場莊嚴神聖的儀式給與死者最後的尊嚴和虔誠的祝福,也給與痛失親友的人們安定的力量。
帕蘇帕提拿寺的倖存也有科學解釋。印度的古蹟保存學者說,這座神廟的建築格局方正,重量輕盈,天花板、地板與四周牆壁的連結十分牢固,因此能夠在歷時千年仍維持完好。

在天災人禍 在 丸玩藝- 面對天災、人禍時,覺得生命好渺小也好脆弱,更難受 ...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不安心的夜晚,深深祈願,平安與安慰能夠臨到每位罹難者家屬、倖存者、家屬及每個人的心中。 也祈願救災人員的身心壓力能有釋放的機會,願救災的工作平安、順利。 當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