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專題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主義之外:那些關於地景與都市的二三事
只要點擊「#產生唬爛」的按鈕,就能從 #地景都市主義文章產生器 網站隨意生成拗口的 #地景都市主義名詞,例如: 「多元化的互動周邊」、「協同後端相態」、「邊緣破口繪圖」······,這些字彙諷刺地景都市主義走向艱澀的哲學命題後,所謂的 #主義 到底還剩下什麼意義?(產生器參考:https://reurl.cc/0z0gEx)
本文作者孟宗,用這一篇文章將我們從「主義」之中解救出來,他說:「地景都市主義或許是花園城市在二十一世紀的投胎轉世,終究來說它不會是另一個「主義」之下時尚形式的操弄,也不應該是科技旗幟之下另一個「形隨機能」的週期復辟。」
孟宗認為,「在這個氣候變遷的年代,社會人類學者拉圖爾(Bruno Latour)的《面對蓋婭》(Facing Gaia)讓我們體認到『自然』與『文化』這樣的分類本身就是任意而武斷的,而科學與政治的混雜狀態,正是環境問題在各個政經協商場合中呈現無解狀態的根源所在。地景設計中的「自然與否」不再是純粹的美學問題,而是對於『人類施為』(human agency)的重新提問。由此看來,或許圍繞著地景都市主義的紛擾爭端,不過是重現了過去數百年間地景、建築和都市的交融互惠,以及其中互放的光亮。」
這篇文章是本月的主題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的最後一篇,點擊 hashtag 可以快速回顧這一系列的文章,同時,這也是今年的最後一篇文章,在此,眼底城事祝所有讀者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
#景觀都市主義
#地景都市主義
#2019byebye
#happynewyea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期講堂內容將聚焦於建築家三十歲年代的回顧與現況的凝視。邀請到旅學歐美日的建築名家們,以其豐富的國際執業經驗,嘗試從建築設計、結構探索、歷史理論、城市地景、文化觀照及藝術展演等關鍵視角與廣闊的創作能量,廣角綜觀台灣當代建築前線創作者們所共同建構的建築風景。 我們期許這些視角的交疊,能夠給予人們看待建...
地景都市主義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十二月專題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昂貴的 #綠色迷魂陣—側寫” #地景都市主義”
在這一篇文章,客座編輯T.H. 為「地景都市主義」側寫一份批判性的概念演變歷程:直指「景觀」如何一路從建築量體外的綠色補綴;變成建築、都市設計的概念核心。
甚至顛覆人們對都市公園的簡單想像,成為當代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的代名詞。這也是為何本月主題命名為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的主要原因。
「景觀」在空間設計行業一直都是個討喜的賣點。作者爬梳從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景觀作為遭受汙染的都市的救贖;到紐約中央公園的景觀建築師 Olmsted 確定景觀建築行業的主體性。
再到近代後工業時代的棕地再造,成為近20年最有代表性的地景都市主義。最後,他指出地景都市主義結合生態學、後現代主義艱澀難解的哲學術語,成為一種「昂貴的綠色迷魂陣」。
建議閱讀本文時,順便搭配月初的 #眼底圖解 一起服用,能對 地景都市主義有一個歷史性、批判性的綜合理解。(順便預告本月最後一篇是 孟宗的文章)
https://eyesonplace.net/2019/12/27/13449/
地景都市主義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二月專題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Landscape Cultivation︰ #地景的形塑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公司 主持人 #吳忠勳 認為,當代的地景建築師的任務是:賦予都市生活與都市空間 #連續性。他認為,所謂的「好地方」是設計者依照使用者需求,不斷 #改造空間的連續性過程,「透過實際使用將空間深深刻劃出想要的形狀;地景反映了各年代的需求與價值觀,地景反映社會,表現人生。」
對於 #地景的形塑,這篇文章有個巧妙的比喻「就像油彩畫每一層上色都是某種程度根據前一層輪廓描繪,你面對的不會是一張空白畫布;重要的是,面對畫布上種種已經存在的色塊,要怎麼加入新的色塊,將它譜出一幅美麗且有意義的畫作。不同的是,地景這幅畫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
他特別舉例台灣自90年代起興起的 #藝文空間活化 ,其本意是空間活化,不過後來卻變成與生活斷裂的公式化,藝文落入俗套、鄰里切割碎裂,簡單的說,因為地景彼此連接著,地景建築師的責任,就是使得景觀涉及的自然環境、日常生活、文化脈絡能銜接地自然而連續。
在本月主題第一篇 #眼底圖解 介紹 #景觀都市主義 時,提到景觀都市主義正在向前邁進,邁向 #生態都市主義 的範疇,這個概念的 #範式移轉,吳忠勳透過他對於 #第二自然 觀點的詮釋—世界上已經沒有真正「自然」的地方了,因為人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個角落,所以對我而言,「地景」可廣泛地涵蓋到每一個有人為使用的空間/環境—提供一個理解的逕路。
最後,這篇文章原本刊載於 ta台灣建築雜誌,內文提供5-6個精彩的案例,回應上述有關「地景的形塑」的方法論。例如:為台東的海堤添上架高的新地皮,讓「觀海步道,應該要看的到海」;或者,透過將地表延伸向量體屋頂的 #公園立體化 手法,在開發的壓力下,重新提供稀缺的地表開放空間。內文有設計前後的對照圖,值得看一看,達觀設計在地景畫布上的 #連續性 畫法。
原文作者: dA_VISION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原文轉自: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Vol.274期
#景觀都市主義
#地景都市主義
https://eyesonplace.net/2019/12/20/13286/?_thumbnail_id=13319&doing_wp_cron=1576812746.4516060352325439453125
地景都市主義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期講堂內容將聚焦於建築家三十歲年代的回顧與現況的凝視。邀請到旅學歐美日的建築名家們,以其豐富的國際執業經驗,嘗試從建築設計、結構探索、歷史理論、城市地景、文化觀照及藝術展演等關鍵視角與廣闊的創作能量,廣角綜觀台灣當代建築前線創作者們所共同建構的建築風景。
我們期許這些視角的交疊,能夠給予人們看待建築眼光的不同切面,並延伸對於建築想像的振幅與深度。讓建築的愛好者、開拓建築之途的建築人們,能持續突破台灣建築領域的境界,應許下一輪建築盛世的未來 。
6.05 百年建築摩登的新詮釋:有時間感的現代性
陳玉霖 ╳ 謝宗哲
6.12 由建築與結構面向兼備的SDG學校所構築出的自由空間
王銘顯 ╳ 陳冠帆
7.03 流體的向度:建築的空間、空氣、聲音及表情
王 喆 ╳ 方尹萍
7.10 美術系建築:建築、美術、策展的生活美學三重奏
謝宗哲 ╳ 方 瑋
7.17 景觀建築:地景都市主義的實踐之路
吳書原 ╳ 蘇孟宗
7.24 建築嘉年華:從空間、策展到城市祭典的建構
劉真蓉 ╳ 謝宗哲
官網:https://pse.is/ERA2J
兩廳院購票連結:https://pse.is/HMQZB
ACCUPASS購票連結:https://pse.is/H9STA
★特別感謝文化夥伴:室內interior 美兆文化 https://pse.is/J2N5F
地景都市主義 在 【地景都市主義】... - 築璟都市更新-逐步前進,追求願景 的推薦與評價
面臨市中心生活品質低落造成的都市擴張現象,「地景都市主義」為19世紀的美國重塑了城市形象,逐漸改善市容。台灣舊時代的許多工業區因為融合地景的完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