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亞洲國家在歐洲三大影展創下大滿貫?南韓聽牌中!】
.
柏林影展將在台灣時間今日午夜過後揭曉金熊獎得主,一時好奇到底有哪些亞洲電影曾在歐洲三大柏林(金熊)、坎城(金棕櫚)、威尼斯(金獅)影展掄元,整理之後才發現自1951年黑澤明以《羅生門》揚威歐洲至今,已經有日本、印度、中國、伊朗四國創下大滿貫紀錄(各國獲得首獎之紀錄列表請見下方)。
.
今年的焦點將在南韓身上,繼2012年金基德的《聖殤》以及去年奉俊昊的《寄生上流》之後,如果洪常秀稍後能以《The Woman Who Ran》奪得金熊,將使得南韓成為第五個創下歐洲三大滿貫紀錄的亞洲國家。
.
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個趣味紀錄,但背後蘊含意義其實也可以很深遠。過去南韓電影常被認為是以商業掛帥,欠缺在電影語言上做出創新的作者導演,但隨著朴贊郁、洪常秀、金基德、李滄東、奉俊昊、羅泓軫等導演的出現,這個說法已經不再實際。能否兼具作者風格又賣座,反而可能是許多韓國導演正在摸索的方向。
.
雖然因為婚外情事件在國內名聲敗壞,但洪常長年維持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在歐洲擁有一票死忠支持者,也早已叩關大獎多次。這一次如果他能夠摘下柏林金熊,將延續奉俊昊炫風,傳遞出韓國電影連歐洲三大與奧斯卡獎都能通吃的恐怖訊息,如此「韓流」實在不容忽視。
.
而目前同樣差一座完成大滿貫的國家還包括我國,台灣從1993聽牌至今達27年,只差一座金棕櫚。下文列表也將以色列與土耳其納入,兩國雖然在地域上位處亞洲,但其文化歸屬感其實是屬於歐洲,列入僅作為參考。
.
本屆柏林影展共有四部亞洲電影入圍,除了南韓的《The Woman Who Ran》和蔡明亮的《日子》之外,還有柬埔寨紀錄片《Irradiated》、伊朗電影《There Is No Evil》。柬埔寨也可望在今年首開紀錄。
●
列表如下(年份/片名/獲獎影展/備註)
●
●
日本🇯🇵
1951《羅生門》(威尼斯)
1954《地獄門》(坎城)
1958《無法松的一生》(威尼斯)
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柏林)★完成大滿貫
1980《影武者》(坎城)
1983《楢山節考》(坎城)
1997《鰻魚》(坎城)▲並列獲獎
1997《花火》(威尼斯)
2002《神隱少女》(柏林)▲並列獲獎
2018《小偷家族》(坎城)
▲《地獄門》當時獲得獎項名稱為國際評審團大獎(即影展首獎)。
●
●
印度🇮🇳
1946《Lowly City》(坎城)
1957《大河之歌 The Unvanquished》(威尼斯)
1973《遠方的雷聲 Distant Thunder》(柏林)★完成大滿貫
2001《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威尼斯)
▲1946年的《Lowly City》是以英屬印度為產地在坎城獲獎,當年共有11部作品獲得名為國際評審團大獎的首獎。
●
●
中國🇨🇳
1988《紅高粱》(柏林)
1992《秋菊打官司》(威尼斯)
1993《霸王別姬》(坎城)▲並列獲獎★完成大滿貫
1993《香魂女》(柏林)▲並列獲獎
1999《一個都不能少》(威尼斯)
2006《三峽好人》(威尼斯)
2007《圖雅的婚事》(柏林)
2014《白日焰火》(柏林)
▲ 《霸王別姬》當年是代表英屬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國際奬項,但考量該片拍攝地點、製作團隊與故事背景,仍列為中國電影。
●
●
伊朗🇮🇷
1997《櫻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坎城)▲並列獲獎
2000《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威尼斯)
2011《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柏林)★完成大滿貫
2015《計程人生 Taxi》(柏林)
▲後記:午夜之後揭曉了2020年的金熊獎得主,獲獎作是來自伊朗的《There Is No Evil》,這是伊朗的第三座柏林金熊獎。
●
●
台灣🇹🇼
1989《悲情城市》(威尼斯)
1993《喜宴》(柏林)▲並列獲獎
1994《愛情萬歲》(威尼斯)▲並列獲獎
2007《色,戒》(威尼斯)
▲《色,戒》為三國合製,有鑒於該片代表台灣角逐金球獎等國際獎項,以及製作團隊有一定比例台灣籍電影工作者參與,故仍列為台灣電影。
●
●
南韓🇰🇷
2012《聖殤 Pieta》(威尼斯)
2019《寄生上流 Parasite》(坎城)
●
●
泰國🇹🇭
2010《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坎城)
●
●
越南🇻🇳
1995《三輪車伕 Cyclo》(威尼斯)
●
●
菲律賓🇵🇭
2016《離開的女人 The Woman Who Left》(威尼斯)
●
●
以色列🇮🇱
2009《黎巴嫩 Lebanon》(威尼斯)
2019《出走巴黎 Synonyms》(柏林)
●
●
土耳其🇹🇷
1964《Dry Summer》(柏林)
1982《Yol》(坎城)
2004《愛無止盡 Head-On》(柏林)
2010《蜜 Honey》(柏林)
2014《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坎城)
.
.
(圖為洪常秀新作《The Woman Who Ran》劇照。)
地獄少女菊理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哪些亞洲國家在歐洲三大影展創下大滿貫?南韓聽牌中!】
.
柏林影展將在台灣時間今日午夜過後揭曉金熊獎得主,一時好奇到底有哪些亞洲電影曾在歐洲三大柏林(金熊)、坎城(金棕櫚)、威尼斯(金獅)影展掄元,整理之後才發現自1951年黑澤明以《羅生門》揚威歐洲至今,已經有日本、印度、中國、伊朗四國創下大滿貫紀錄(各國獲得首獎之紀錄列表請見下方)。
.
今年的焦點將在南韓身上,繼2012年金基德的《聖殤》以及去年奉俊昊的《寄生上流》之後,如果洪常秀稍後能以《The Woman Who Ran》奪得金熊,將使得南韓成為第五個創下歐洲三大滿貫紀錄的亞洲國家。
.
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個趣味紀錄,但背後蘊含意義其實也可以很深遠。過去南韓電影常被認為是以商業掛帥,欠缺在電影語言上做出創新的作者導演,但隨著朴贊郁、洪常秀、金基德、李滄東、奉俊昊、羅泓軫等導演的出現,這個說法已經不再實際。能否兼具作者風格又賣座,反而可能是許多韓國導演正在摸索的方向。
.
雖然因為婚外情事件在國內名聲敗壞,但洪常長年維持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在歐洲擁有一票死忠支持者,也早已叩關大獎多次。這一次如果他能夠摘下柏林金熊,將延續奉俊昊炫風,傳遞出韓國電影連歐洲三大與奧斯卡獎都能通吃的恐怖訊息,如此「韓流」實在不容忽視。
.
而目前同樣差一座完成大滿貫的國家還包括我國,台灣從1993聽牌至今達27年,只差一座金棕櫚。下文列表也將以色列與土耳其納入,兩國雖然在地域上位處亞洲,但其文化歸屬感其實是屬於歐洲,列入僅作為參考。
.
本屆柏林影展共有四部亞洲電影入圍,除了南韓的《The Woman Who Ran》和蔡明亮的《日子》之外,還有柬埔寨紀錄片《Irradiated》、伊朗電影《There Is No Evil》。柬埔寨也可望在今年首開紀錄。
●
列表如下(年份/片名/獲獎影展/備註)
●
●
日本🇯🇵
1951《羅生門》(威尼斯)
1954《地獄門》(坎城)
1958《無法松的一生》(威尼斯)
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柏林)★完成大滿貫
1980《影武者》(坎城)
1983《楢山節考》(坎城)
1997《鰻魚》(坎城)▲並列獲獎
1997《花火》(威尼斯)
2002《神隱少女》(柏林)▲並列獲獎
2018《小偷家族》(坎城)
▲《地獄門》當時獲得獎項名稱為國際評審團大獎(即影展首獎)。
●
●
印度🇮🇳
1946《Lowly City》(坎城)
1957《大河之歌 The Unvanquished》(威尼斯)
1973《遠方的雷聲 Distant Thunder》(柏林)★完成大滿貫
2001《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威尼斯)
▲1946年的《Lowly City》是以英屬印度為產地在坎城獲獎,當年共有11部作品獲得名為國際評審團大獎的首獎。
●
●
中國🇨🇳
1988《紅高粱》(柏林)
1992《秋菊打官司》(威尼斯)
1993《霸王別姬》(坎城)▲並列獲獎★完成大滿貫
1993《香魂女》(柏林)▲並列獲獎
1999《一個都不能少》(威尼斯)
2006《三峽好人》(威尼斯)
2007《圖雅的婚事》(柏林)
2014《白日焰火》(柏林)
▲ 《霸王別姬》當年是代表英屬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國際奬項,但考量該片拍攝地點、製作團隊與故事背景,仍列為中國電影。
●
●
伊朗🇮🇷
1997《櫻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坎城)▲並列獲獎
2000《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威尼斯)
2011《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柏林)★完成大滿貫
2015《計程人生 Taxi》(柏林)
▲後記:午夜之後揭曉了2020年的金熊獎得主,獲獎作是來自伊朗的《There Is No Evil》,這是伊朗的第三座柏林金熊獎。
●
●
台灣🇹🇼
1989《悲情城市》(威尼斯)
1993《喜宴》(柏林)▲並列獲獎
1994《愛情萬歲》(威尼斯)▲並列獲獎
2007《色,戒》(威尼斯)
▲《色,戒》為三國合製,有鑒於該片代表台灣角逐金球獎等國際獎項,以及製作團隊有一定比例台灣籍電影工作者參與,故仍列為台灣電影。
●
●
南韓🇰🇷
2012《聖殤 Pieta》(威尼斯)
2019《寄生上流 Parasite》(坎城)
●
●
泰國🇹🇭
2010《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坎城)
●
●
越南🇻🇳
1995《三輪車伕 Cyclo》(威尼斯)
●
●
菲律賓🇵🇭
2016《離開的女人 The Woman Who Left》(威尼斯)
●
●
以色列🇮🇱
2009《黎巴嫩 Lebanon》(威尼斯)
2019《出走巴黎 Synonyms》(柏林)
●
●
土耳其🇹🇷
1964《Dry Summer》(柏林)
1982《Yol》(坎城)
2004《愛無止盡 Head-On》(柏林)
2010《蜜 Honey》(柏林)
2014《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坎城)
.
.
(圖為洪常秀新作《The Woman Who Ran》劇照。)
地獄少女菊理 在 尤拿Ally髮型設計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本可以不發生的。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病例,攀升得比我預想中更快。1月21日凌晨0點,我看到的數據是291例。睡一覺醒來440例。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加。太快了。看看全中國地區的疫情圖,一片通紅。
疫情擴散,人心惶惶。一聲嘆息後,我更多的是憤怒。武漢肺炎背後的導火索,指向了一小部分人愛吃野味的惡習。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場疫情,本可以不發生。
1月20日,鐘南山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起因,和2003年的非典如出一轍。SARS病毒,禍起野味市場。
17年前,廣東河源發現了第二個SARS感染者,他是一個處理野味動物的廚師。截止2003年1月底,39%的感染者與野味有關。緊接著,中國就爆發了第一例1人傳染上百人的超級傳播事件。那個有名的「SARS」毒王,就是一個海鮮銷售員。
在這幾起事件里,我看到了同一個關鍵詞:野味,野味,還是野味。後來,記者調查當地野味市場時,發現果子狸等野生動物全都沾染SARS病毒。又過了13年,科學家發現SARS病毒來源於一種蝙蝠——菊頭蝠。果子狸被蝙蝠傳染,被野味愛好者購買,端上餐桌。這條食物鏈以人類為終點,卻是SARS病毒拉開序幕的起點。
SARS最終蔓延32國,造成8000多人感染,700多人死亡。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蝙蝠,不是果子狸。而是把病毒吃進嘴裡的食客。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員石正麗就譴責過:如果沒有那些食用果子狸的人,那麼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非典給了廣東一個太過慘痛的教訓。過後,廣東省立刻取締了野生動物交易。
那麼吃野味的人停下他們伸向地獄的筷子了嗎?看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源頭,就能知道答案。並沒有。今天中午,國家疾控中心已經確定: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其實我們早就知道,第一批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絕大多數與華南海鮮市場直接相關。不是海鮮市場的商戶,就是去海鮮市場採購的人。病源,就來自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名為海鮮市場的地方,內里大有乾坤。
來,我帶你開開眼。關在籠里的野生動物有刺蝟、土撥鼠、蛇、虎斑蛙、蛇、果子狸、梅花鹿、野雞、活獾、竹鼠、活豬。這麼多野生動物,擠在小小的籠子里,每個籠子都緊緊挨在一塊。更要命的是,籠子沒有專門的封閉空間。走進市場,人人可以直接接觸。這哪裡像一個菜市場?分明就是野生動物園+寄生蟲培養皿+交叉感染基地。
果殼主筆游識猷發微博譴責:本來冠狀病毒可能只寄生在某一特定的野生動物身上,不會輕易傳染給其他人或者生物。 然而,野味市場把各種野生動物和人聚集在這裡,創造了病毒傳染的環境。 這類海鮮市場,簡直就是養蠱。 病毒的傳播,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這種違法行為,對當地人來說早就不是什麼秘密。相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在當地頗有名氣。
喜歡吃野味的人不是少數。在武漢肺炎出現之前,野味市場生意紅火。大家看看這份明碼標價的野味菜單。上面有你聽都沒聽過的奇珍異獸:活孔雀、活鴻雁、活狐狸、狍子肉、松鼠肉……商家還承諾:我們都是活殺現宰,還可以送貨上門,代辦長途托運。
豆瓣網友爆料:在距離武漢華南市場開車5分鐘的地方,有一個很有名的野味餐館。特色菜是大王蛇,斑鳩。菜單里還列著刺蝟、娃娃魚、紅燒狐狸: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鳩、大王蛇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但當地網紅似乎並不介意。紛紛掛上小紅書,當做美食推薦。
單是想到這些動物被做成一道菜,就讓人頭皮發麻。違反法律,不計風險。
商家是利慾熏心,食客無知者無畏。
一個真敢賣,一個真敢吃。
除了武漢,廣東也是野味重地。貓頭鷹、夜遊鳥、老鼠、蛇.......上天入地,無所不吃。有一句話流傳得很廣: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地上四條腿的,除了桌子不吃。其他的廣東人都吃。廣東人甚至早就走上了吃果子狸的老路。經歷SARS,熱情絲毫不減。
在吃野味的花樣上,廣東不只種類豐富。吃的方式也極富變化。有一種最殘忍的野味吃法:活吃猴腦。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準備一個有洞的桌子,把活的猴子固定在桌子下,防止它跑掉。然後用小錘子錘破猴子的腦袋。再將滾燙的熱油倒進破碎的猴腦之中。有時猴腦被人吃完了,猴子還沒有徹底死去。它們在桌子下面無法逃走,只能在慘叫中乞求死亡快一點到來。
現在,吃野味坐上了互聯網的東風,正在影響更多年輕人。在視頻網站上,一些「美食博主」捕殺食用野味的視頻竟然收穫了一大票喝彩。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打開B站,搜索野味。有個美食博主有很多「野味」視頻。其中一個,是去野外殺豪豬來炭烤。還拍過一個視頻,是捉浣熊,水煮。
然而,彈幕里很少能看到質疑的聲音。
他們會吐槽博主廚藝不精,暴殄天物。
但全然不知,屏幕對面的人吃下的是一個個病毒炸彈。眼見著吃野味成了新風尚。我不明白,這麼多人違法送命也要吃野味,到底是為什麼?
事實上,野味並不好吃。美食家蔡瀾早就說過:吃野生動物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沒有這個味覺基礎。言下之意,一般人根本就吃不慣野味。
有很多傳言說,野味能養生。時至今日,虎鞭的百度百科里,還光明正大地寫著「壯陽」。其實,野味養生全是騙局。就拿傳說中治胃病的蛇膽來說吧。事實上,蛇膽中含有大量寄生蟲。生吃蛇膽不但不治胃,還會造成生命危險。
我看過一則新聞。16歲少女小佩經常頭痛,卻找不到原因。最後,醫生在她大腦里發現了一條20釐米的寄生蟲。還是活的。來源正是她生吃的蛇膽。而且藥物治療根本無法殺死寄生蟲。最終,她面對的是風險很高的開顱手術。
網上隨便搜搜,還能看到很多人吃了野味,直接中毒:放眼世界,食用野生動物導致的傳染病數不勝數。在非洲,猴子、猩猩、蝙蝠都是當地人的常見食材。烤老鼠, 猴子,甚至被稱為「窮人的蛋白質」。然後,各種恐怖的病毒爆發了。
大家都知道HIV病毒吧,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它傳染性高,死亡率高,無法根治,讓全世界聞風喪膽。本來,HIV病毒還只是黑猩猩與白眉猴體內的SIV病毒。當地人獵殺猩猩、白眉猴時不小心感染。這種病毒在人體內,逐漸變異成現在的HIV病毒。截至2018年,全球有170萬人感染HIV。他們的免疫系統會逐漸破壞。人快速消瘦下去,呼吸困難。在最後一段人生里,他們身上會遍布帶狀皰疹。一場感冒就可能送命。痛苦不堪,毫無尊嚴可言。
非洲還有一種比艾滋病更恐怖的傳染病。」非洲死神」——「埃博拉病毒」。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重的病毒之一。死亡率高達88%。至今仍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感染者發高燒,頭痛欲裂。在幾天之內,鼻子、眼睛、牙床、內臟開始出血。然後,死亡。
埃博拉病毒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地方。有的病人在意識模糊時,會撕咬所有運動的物體。不論是家人,還是醫生,還是路人。然後,病毒就會被傳播給更多人。
埃博拉病毒的源頭,正是非洲野味——蝙蝠。蝙蝠傳給猴子、猩猩,然後被人吃掉。這條食物鏈眼熟嗎?沒錯,和SARS太像了。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過一個數據:在過去30多年里,超過70%的新發疾病,都是源自野生動物。但很顯然。無論是埃博拉,還是HIV,SARS。這些殺死幾百萬人的病毒,還是沒能讓人類警惕。於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它再一次向人類證明:食用野生動物,無異於敲響人類的喪鐘。
加繆在《鼠疫》中寫:人世間所有的罪惡,幾乎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
大家知道為了克服在「吃」上犯下的愚昧無知,人類做了多少努力嗎?我們創立了一套科學的肉製品養殖、檢疫辦法。
大部分都見過豬肉上這個紫色的章吧?這就是經過檢疫的證據。我國的牛羊豬等肉製品,是要在各地的屠宰場經過統一屠殺。在這之前,肉製品產地要經過檢查,看看是不是疫病區。動物外貌,皮膚溫度,脈搏呼吸,排泄物,甚至連包裝袋是否清潔,運輸工具是否消毒都在檢驗範圍內。而在進入市場之前,還要經過當地食品藥品、衛生防疫、工商機構的統一檢查。複雜吧?但這才能保證我們的飲食安全。
其實大家想想就知道。野生動物從被捕殺,到端上餐桌。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安全隱患。先說捕殺。不良商家會選擇成本最小的辦法——用毒藥。殘留的毒藥很容易端上餐桌,對人類造成傷害。說不定病毒還沒入口,毒藥先進了人體。
在送上餐桌前,檢疫當然是缺席的。因為販賣野生動物是違法的,商家逃還來不及。而且野生動物很可能根本無法通過檢疫。它們身上攜帶了大量病毒。科學家估計,哺乳動物里至少有32萬種病毒,絕大多數是科學盲區。超出人類認知範疇的32萬種病毒,哪怕1種傳入人體,都有可能引發SARS級別的慘劇。
現在大家明白了嗎?那些談笑間大吃野味的人,根本是在含笑飲砒霜。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同情那些吃野味的人。虐殺無辜動物,不顧人類安危。可以說,就是他們向病毒伸開了懷抱。為了口腹之欲,裹挾了全人類的生命。
今天,我們公司提前放假了。但絲毫沒有春節的氛圍。微信群聊、朋友圈刷屏的,全都是對於疫情的恐懼。有人因為武漢肺炎,不能回老家和親人團聚。有人計劃了旅行,因為疫情不得不取消退票。有人因為買不到口罩,連門都不敢出了。這麼多的「本可以」,都緊跟著一個「只可惜」。而可惜的源頭,居然是愚蠢的野味愛好。
新型冠狀病毒,不是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 它們從未想過主動入侵人類的世界。是人類一直在侵犯本屬於它們的世界。他們沾沾自喜吃著野味時,沒想到野生動物正在醖釀著一場報復。
可那些不吃野生動物的人,做錯了什麼?那些無辜被感染的受害者,做錯了什麼?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又做錯了什麼?
貪戀口腹之欲的人,該閉上你們的嘴了。對著野生動物開的槍,是在拿全人類的性命玩輪盤賭。否則,總有一天,總有一顆子彈。敲響的,是人類的喪鐘。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