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我最喜歡的城鎮系列-005】
東非印度洋上的桑吉巴島 Zanzibar,整座島的小鎮村莊和漁村都是我的最愛。
這裡是坦尚尼亞國土外的海上明珠,是一處能夠與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相提並論的海上香料之島。也是來到坦尚尼亞必去之地,因為爬吉力馬札羅山最少要花你一仟美元,探索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之旅,最少花上五佰美金,但在桑吉巴島上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價位的旅行方式。
當踏上桑吉巴碼頭時,空氣中夾帶著鹹重的海水味,這是原始大海的味道,也是小帆八里家鄉近淡水河口的鄉愁味,我喜歡這味道,不管我旅行到世界何處,這味道總是輕易喚起年幼時家鄉的畫面。
桑吉巴島上總人口約一佰萬人,最大城鎮為Stone town石頭城。
碧海藍天、成林棕櫚樹、特色建築、阿拉伯人文氣息延漫在整個街道巷弄內。這裡完全不像坦尚尼亞,連人種都非常的不像,較偏向中東穆斯林的世界的人,幾乎也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石頭城裡的巷道婉如迷宮,但卻如此的迷人,十八世紀的殖民建築,琳琅滿目的小店商品,吸引旅人的目光,迷失在此是幸福的,尤其是對喜歡拍照的人而言,因為在下一個巷弄後總有驚喜發生,帶著您的好奇心好好走訪這擁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城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萬的網紅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R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R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 陳珊妮x陳綺貞...
坦桑石意義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不可輕視拜登 更不可輕視美國
拜登雖是美國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競選時更經常被特朗普形容為老人癡呆,但上任尚未夠100天,已做了不少事情,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最重要成就當然是加速接種疫苗,現今速度已提升至每日近300萬劑,已接種最少一針人數已超過1億人。近日拜登宣布上任100天的接種目標由1億劑翻倍提升至2億劑。
拜登認真治疫,成效立竿見影,每天確診人數已從非常恐怖的30萬,死亡人數4000多,回落至每天確診約6萬,死亡約700。社會逐漸重開,上周復活節期間,每天飛機乘客數目已回升至約150萬,因此美國疫情亦已呈反彈迹象。拜登苦口婆心,提醒國人抗疫仍未成功,且變異病毒已殺入美國,必須維持社交距離;但很多人不理,馬上衝出去玩,民族性格使然,無辦法!
美國接種疫苗速度比全球大部分地區快(中國務必急起直追),總算對國民有點交代,但亦體現美國的無比自私,囤積大量疫苗,導致大多數貧窮國家拿不到,已出現世衛警告的「災難性道德失敗」。即使西方各國也出現醜陋疫苗爭奪戰,加拿大雖已訂購5倍人口的超比例疫苗數量,但仍出現嚴重缺貨情况,已宣布第二針疫苗接種時間將延遲4個月,有效性必然降低。歐洲更慘,正面對第三浪的變異病毒,但BioNTech疫苗供應不足,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又確有嚴重問題,出現不少相關血栓死亡個案,不少歐盟國家又再停止使用。香港政府和不少香港人迷戀英國,聽到牛津已肅然起敬,但科學歸科學,人命關天,在此再次呼籲,港府應盡快取消阿斯利康疫苗的訂單。
拜登治疫有功,民望不錯,現支持率53.6%,遠比特朗普同期的40.4%高,所以有足夠動力促使國會通過1.9萬億美元的緊急刺激方案。且得勢不饒人,拜登連消帶打,繼續推銷高達2.3萬億美元的基建方案,同時亦建議把企業所得稅提升至28%。共和黨人當然極力反對,批評計劃中包含大量浪費。民主黨方面,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沃倫(Elizabeth Warren)和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等,則批評方案仍未到位,需要更宏大綠色經濟計劃,亦應增設針對億萬富翁的「財富稅」(wealth tax),但亦有較傳統民主黨人如前財長薩默斯擔心過度刺激經濟,引發通脹重臨,經濟變得過熱,反而縮短經濟增長期。
美多管齊下 今年GDP增長或達7%
治疫有進展,加上接近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接近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的財政刺激政策,美國經濟強力反彈,預測今年GDP增長或高達7%,或比中國還要高!上月美國新增職位超過90萬份,失業率降至6%,估計年底前可回落至5%以下。市場確有點擔心通脹,10年債息一度回升至1.75厘,但現已回落至1.65厘。一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所說,通脹長期低於2%目標,通脹預期不可能一下子改變過來,即使短暫超標也不用擔心,反而是好事。2月PCE報1.4%,PPI升至2.8%,但只反映經濟剛重開,不少供應鏈出現短暫供不應求情况,例如半導體芯片。不少人本預測美元,在財赤大增下,必大幅貶值,但今年美匯指數不跌,反微升了2%。美國最擅長的股市就更厲害,拜登上任至今,標指已升了6%,比最吹水的特朗普同期表現的4%還要好。早說過民主黨執掌白宮時代的股市表現比共和黨更好!
更重要的是拜登的所謂「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並非只是一個短期拯救方案這麼簡單,部分為福利政策的結構性改革,包括為單親媽媽提供長期援助,對少數族裔幫助最大,有人甚至預測可減少貧窮人數30%!分為8年的基建方案,長遠作用應更大,不止將翻新日久失修的公路、橋樑、隧道和機場等設施,更將大力推行電動車與充電樁網絡,同時提升電網和再生能源。部分計劃亦包含大量增加教育和科研經費。
主流傳媒如《紐約時報》,已開始吹捧拜登正帶領着一場影響深遠的「大政府革命」,推翻從40年前開始的所謂「列根革命」,列根當年在就職演講中說:「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今天面對疫病大流行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不可能倚賴個人或企業來解決,確需要強大和有遠見的政府來領導政策,其實更需要全球合作。
美國擅長打造超級大牛市
有人指出,2008年美國次按引發金融海嘯,結果由中國放水4萬億人民幣大建高鐵,帶領全球走出危機,但至今仍在消化債務。今次疫情,不論源頭,大規模爆發確從武漢開始,但中國經濟政策一直克制,反而美國不停放水,現在更計劃以扶貧和基建來刺激經濟,明顯在模仿中國行之有效的大政府政策!所以有些人亦預測美股表現將近似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A股,今年見頂,然後徘徊數載。
股市很難講,什麼都有可能,亦未必與實體經濟有太大關係。但按過去經驗,美國最擅長(中國相反)的正是打造愈來愈長,可以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大牛市。去年牛市終被疫情打斷了,但反彈亦超預期般迅速,未到年底已創新高。我無意估頂,但美國充滿流動性,且投資者永遠樂觀,不少人已在討論會否再現一次「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雖百年前的世紀泡沫最終也爆破,更招來大蕭條,但黃金十年,如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中的燦爛派對,所有人紙醉金迷,活在當下,誰管過後的「宿醉」(hangover)有多痛苦!
在2001年,「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出了一個他認為是市場價值的最佳指標──股市總值兌GDP比例,自此被稱為「Buffett Indicator」(BI)。巴菲特的建議非常簡單,如BI跌至70%至80%,買入股票的中長線贏面非常大;但當BI升至200%時,他形容危險程度就有如玩火。BI有點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Earnings Ratio, CAPE),有參考價值,但未必能幫你發達。BI在1999至2000年科網股1.0泡沫期,一度短暫升至200%,不久之後就爆破(巴菲特也是事後孔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BI反而只約140%。
我近日剛想起BI,無獨有偶,前天竟看到馬斯克(Elon Musk)向「女股神」Cathie Wood垂詢有關BI問題:「標普500總市值兌GDP比例已達150%,總市值BI更高近230%,市場是否已亮起紅燈?」近日Wood手風雖不太順,但仍不失其大好友風格。她答案兩點,分母和分子,分母的GDP產自工業革命年代,早已過時,不能準確量度數據年代的生產力進步,因此嚴重低估了GDP數值。我也有同感,但總不能說說就算,必須有完整理論和數據支持。分子方面,Wood認為現今科技經濟已逐漸成熟,有盈利支撐,且增長快速,跟2000年時不可同日而語。她更提到通脹溫和,證明盈利質素變得非常高,言下之意即是股市合理估值,可較從前的水平高。
大政府革命倘成功 美貧富懸殊將拉近
大致上贊同她的解釋,但漏了其他4個重點:
(1)利率水平對合理價值有極大影響,所以能否支撐高BI水平,取決於聯儲局掌控能力。通脹不足為懼,加密貨幣(crypto)功能在炒,並非替代美元,人民幣國際化遙遙無期,在在反映可見將來,美元地位穩如泰山。
(2)拜登的大政府革命亦很關鍵。如成功,貧富懸殊拉近,社會變得較穩定平和,綠色高科技經濟亦可帶來很多創新機會。
(3)美國亦非常擅長操控傳媒。雖然不少世人已看穿西方傳媒的假面具,但無奈中國傳媒影響力仍遠遠不及西方。美國人包括傳媒,不論左右,都自誇非常愛國。愛國固然是高尚情操,但絕對沒有中立,愛國必須偏頗,必會有雙重標準。愛國與國家主義,甚至種族主義,只有一線之差,差別區分亦非常主觀。在中國崛起的世紀挑戰面前,西方傳媒絕不會示弱,絕不會大力自我批評股市泡沫,只會久不久提醒一下,製造一些健康調整,使到慢牛股市走得更久更遠。
(4) Wood漏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企業雄霸全球。數據年代,美國Big Tech的全球優勢,可能比石油年代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通用汽車(GM)和波音(Boeing)更大。FAAMNG等企業的盈利來自全球,增長快速,賽道仍很長。所以根本以美國股市總值跟美國本土GDP作比較,已很過時,意義也不大。要比的話,可能要以全球GDP減去中國GDP作為分母來計算。
兩三年前,不少中國科技龍頭企業如阿里(9988)、騰訊(0700)、華為、字節跳動和小米(1810)等,雄心勃勃,都有衝出國際,跟美國Big Tech一較高下,爭奪全球巿場霸權的壯志。不幸經歷不公平的貿易和科技戰,和不停的無道德底線抹黑,已形成對中國企業極不利的國際環境。
被美國打壓的企業如華為和字節跳動,中國比較支持。較莫名其妙的是對尚未被美國真正開火的科技龍頭如阿里和騰訊等,自己反而有點過敏,已急急展開反壟斷調查。近日美國最高法院,極少開金口的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也提出有可能需要把Big Tech監管如公共事業。但為時尚早,即使有監管,美國也絕不會愚蠢到真的搞死FAAMNG等科技龍頭企業,他們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太重要了。
中國科技龍頭創始人「退休」是浪費
中國科技龍頭的CEO廚房已變得超熱,不少創始人紛紛急流勇退,有的享受打打太極,打打高爾夫球的「退休」日子,有的搖身一變成慈善家。有的更妙想天開,人到中年,突然想重拾當科學家的初心。志氣可嘉,但不幸科學家跟運動員一樣,黃金時間都在少年,大部分的偉大發現如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以至薛丁格的量子力學方程式,都是在30歲前完成的。相反,對企業家來說,40歲後的中年,才是黃金時間。年輕企業家提早「退休」,可能有助宣泄仇富情緒,但其實是一種可惜的浪費,亦對真正收窄貧富懸殊沒甚幫助。
壟斷固然不好,有一定經濟代價,扼殺不少初創企業的創意、盈利,甚至生存空間。一個餅分得較平均,亦確對社會和諧有幫助。但說到底,不可太過故步自封,無論人口或GDP,中國都只佔全球20%不到,如何先把餅做大,爭取更大市場份額,不是更重要嗎?
勿忘西方人喜征服全球
最近拜登已說得很明白,美國加上歐洲和亞洲盟國的GDP,佔全球的60%,遠比中國大。言下之意是只要團結,定必能抑制中國崛起。
中國雖已表明發展的目的並非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但請不要忘記西方人(尤其美國人)的特性,從十五世紀的航海探險年代起,已喜歡征服全世界。雖說帝國主義年代已過去,但西方人仍霸佔全球最大面積,最肥沃的土地,絕大部分發達國家亦屬於西方人。現今數據年代,除軍事外,資訊科技最重要,其實金融也只是資訊行業的一種。美國企業擁有無止境野心,即使中國只安於現狀,美國也絕不會長期接受此「8比2」的比例,仍必企圖攻破防線,征服中國市場。
最後想起華盛頓的至理名言:「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中環資產持有GM、facebook、Amazon、Apple、Microsoft、Netflix、Google、阿里、騰訊及小米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坦桑石意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分享上半年度的電影,今天則是書籍,這段時間裡有一長串的待讀清單還來不及讀,所以選出這八本其實稱不上公正,就是回顧六個月來自己讀完後私心特別喜歡的作品。其實書籍和電影不太一樣,要選出其中之最好難,這些文字帶來的感動是存在於不同層面與世界的,會以不同方式滲透讀者的心靈,常常讓人深感手背手心都是肉,相信所有愛書人都會明白如此說法。
姜峯楠《 #呼吸》有九篇或長或短的故事,遺世獨立的小說篇篇都具有《異星入境》的生命力道,別的科幻作家耗盡心神在創造未來世界的樣貌、在刻劃未知時空的輪廓,唯獨他,科幻只是背景、只是元素,更有條不紊從人的角度拓展深層想像邊際,書中一句話言:「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而他親筆銘刻下的,亦徹底體現人性面對科技的細膩心態,與那重來千萬次也無法改變的未來命運。
聶華苓《 #桑青與桃紅》是動盪年代下孕育的文明產物,也是政治衝擊後的社會脈動,聚焦於「人」,聚焦於人的「困境」,聚焦於人如何受「政治」所困。隨著主人翁的顛沛流離反覆適應環境變動,1945年的瞿塘峽,1948年的北平,1957年的台北,移轉到最後 1969年的美國,桑青與桃紅先後長於同一副軀殼,一個自然生成,一個環境使然,漸漸分裂為天壤之別的兩種對立性格。聶華苓由內而外塑造了當局者的主觀視角,從中國四面楚歌的困境,舊秩序的全面崩解,過街老鼠的躲藏生活,到白先勇老師所形容「其心也危,其情也哀」的空虛失根,四個極具時代意義的年代裡斷裂式循序推進,桑青清亮的身影逐漸淡去,桃紅主導的時間愈來愈多,透過日記形式成就這一部情節更為戲劇化的東方版《金色筆記》。
完整文章寫於:https://www.unitas.me/?p=13167
《 #吹過星星的風》共收錄八位影響深遠的近代韓國作家的八篇短篇小說,有被稱作韓國「托爾斯泰」的李光洙,韓國「契訶夫」的玄鎮健,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李箕永,諷刺文學大師蔡萬植,自我意識文學先驅李箱,女性主義運動者與左翼作家的姜敬愛,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崔曙海,寫實主義代表羅稻香,每一篇皆具閱讀價值與時代意義,某種層面與台灣共同分享了一種相似且貼近的東亞經驗,極其壓抑的日本殖民時期,惡性循環的窮困農民生活,筆觸所及教人痛心,也深刻入骨。
郭強生《 #尋琴者》滿是歲月洗鍊與時間錯落的痕跡,一場雪,一架鋼琴,一個人,構成了定格畫面,作者沒說的是景框外的種種失望以及種種沉默。《尋琴者》尋琴,也尋情,琴與情裡皆有愛有恨,有過的去的,也有過不去的。像石黑一雄的《夜曲》輕輕觸碰不停與現實妥協的哀傷靈魂,如此一個不起眼的中年調音師,曾是老師寄予厚望的音樂神童,曾經深深仰慕戴著金絲框眼鏡的年輕鋼琴家,卻眼睜睜與屬於自己的時機擦身而過,無法以理想的演奏家身份面對鋼琴,成為一個調音師也很好,靜靜於陰影處守護靈魂的依歸。始料未及的是,在命運的牽引下,他最終依然踏上了當年鋼琴家長久居住的紐約,忐忑帶著未能完成的純粹情感踏上這趟旅程,不只在於琴,更在於情,緣起緣滅和所有的一切都能於此處找到結局。
Graham Greene《 #沉靜的美國人》談越戰時的故事,令人再度刺穿充斥潮濕、不安、錯愕、困惑、瘋狂、死亡又孤獨的黑暗之心,其凝視的對象是美國、自由以及理想主義,而非西方殖民心態下被視為落後之地的越南。書中弗勒是被派遣至越南的英國戰地記者,帶著擁抱死亡的念頭來到此處,已屆中年的他解決不了家鄉的困境,也安於夜夜有越南女子鳳溫柔相伴的日子,雖然經濟情況稱不上寬裕,但一張外國人的臉蛋就足以讓他在當地享有優越待遇。然而一切隨著美國年輕人派爾到來而產生變化,那沉靜的性格、老實的為人、天真的理想,在多數外國人裡顯得鶴立雞群,與弗勒有所交集後漸漸介入他與鳳的感情,一天,卻在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些戰場之外的矛盾與衝突戛然而止。
卡繆《 #異鄉人》就如沙特所說,是一部以荒謬對抗荒謬的作品,書中主角莫梭在旁人眼裡輕如鴻毛的生命,行徑孤僻有違常理,態度麻木不仁,事事無動於衷,甚至消極被動面對生命中的許多大事,舉凡將母親送入養老院、葬禮上未流一滴眼淚、守靈時抽菸喝咖啡、隔天假日就去游泳約會看電影,那些聰明或誠實等形容詞原來可以是褒也可以是貶,原來審判一個人是否有罪,重要的是審判這個人的靈魂是否從眾、是否媚俗,是否容於社會主流價值。他選擇忠於自我的荒謬,非忠於世界的荒謬,因誠實面對自身情感而幸福,因承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而幸福,因擁抱荒謬而將生命意義真正掌握在手裡,迎向文學史上極為了不起的勇敢結局。
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是關於笑與忘的小說,關於遺忘、布拉格和天使的小說,七篇故事形成一張複雜的網,籠罩在布拉格的憂鬱蒼芎,有兩種笑,有 Litost,有死亡,有記憶,有過去,有未來,還有塔米娜,其中兩篇以塔米娜為主角,而塔米娜就是布拉格的化身,即使其他篇章屬於他人的故事,卻也都是由她的生命主旋律變奏展開。布拉格身為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是因為人們一次又一次打倒曾經立起的雕像,眼見蘇聯紅軍驅逐了德國人,歡天喜地迎接共產政府,卻沒想到 1968 年在坦克無情碾壓下走到布拉格之春的終點,人民只渴望改變,無意推翻,捷共的威權統治不但抹去人性的臉孔,更抹去了了幾十萬人生命的記憶,必須媚俗,必須從眾,必須強迫遺忘,否則便會成為被拋出跳舞圓圈之外的石頭,成為永無歸隊機會的叛徒,剩下廢墟上蔓生的野草,照片徒留一頂帽子虛懸空中。
完整文章寫於:https://reurl.cc/d0k0Ry
Sally Rooney《 #正常人》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書評近日分享。
坦桑石意義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R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R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
陳珊妮x陳綺貞x陳建騏x魏如萱x徐佳瑩
許哲珮x ØZI x呂康惟x馮翰銘 全陣容音樂人傾力加持
-
拼湊千瘡百孔的傷口 縫補成我的臉孔
〈臉孔〉從簡單的吉他前奏入歌,但唱著的是沉重的詞句,而楊丞琳運用敘事的口吻緩緩唱出,彷彿能感受到心平氣和;訴說的是一張張的臉孔都建構了現在的自己,鋪墊著走往現在的路;而我們遇見的每張臉孔都具備著它的意義,回溯到當初經歷的共同。雖然這一切都已經事過境遷滄海桑田,但都是不可抹滅的珍貴記憶,就算回想起來可能是曾經難以跨越的難關﹑椎心刺痛的凜冽,現在看來都已雲淡風輕。
#楊丞琳 #臉孔 #刪拾以後
-
〈臉孔〉
既然說終究看見
註定相去又不遠
的表面
何必有心或無心
刻下豔麗又凋零
的紋理
當我張眼
誰的視線
在跟隨
當我張嘴
誰不滅的餘味
剛好入睡
有人敲醒
那無聊的美夢
早被埋藏在心中
有人拼湊
那些洶湧的傷口
縫成了我的臉孔
聽見你悄悄路過
路過我左邊耳朵
不停留
誰的鼻息
一場風雨
被揚起
卻又平靜
被揉進我掌心
撫平光陰
有人敲醒
那無聊的美夢
早被埋藏在心中
有人拼湊
那些洶湧的傷口
縫成了我的臉孔
不要敲醒
那無聊的美夢
怎樣都不為所動
不要拼湊
那些洶湧的傷口
怎樣都千瘡百孔
不要煽動
那些遺憾的面容
他們都適得其所
成為了我的臉孔-
-
詞 Lyrics by /許含光
曲 Composed by / 鄭宇界
製作人 Producer /陳建騏 George Chen
編曲 Arranger /屠衡 Josh Tu, 羅恩妮 Annie Lo, 陳信伯 HsinPo Chen
吉他 Guitar /屠衡 Josh Tu
弦樂編寫 String Arranger /羅恩妮 Annie Lo
弦樂監製 String Producer /羅恩妮 Annie Lo
第一小提琴 Violin I /蔡曜宇 Shuon Tsai
第二小提琴 Violin II /朱奕寧 Yi-Ning Ju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 ( 隱分子)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陳以霖 Yi Lin Chen、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林正忠 Jerry Li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Taipei)
OP: 銀翼文創有限公司Mr. Wing Creative(SP: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Taiwan)/
OP: 北京大石音樂版權有限公司(SP: 大潮音樂經紀有限公司)
-
插畫家:Rami (拉米)

坦桑石意義 在 【寶石玩家必讀系列】紅、藍寶石、坦桑石1.0 I 人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萬寶坊地址: 旺角通菜街1A-1L號威達商業大廈2209室(新地址) 萬寶坊絕無分店,只此香港旺角通菜街一間門市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五 ... ... <看更多>
坦桑石意義 在 閃耀鑽石姐妹會- 如何區分藍寶石與坦桑石(丹泉石)...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區分藍寶石與坦桑石(丹泉石) 坦桑石的外觀很像藍寶石,可是它不是藍寶石,不要把二者混淆。其實現在坦桑因為都熱處理過一般,所以二色性弱了,小百科曾經看到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