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大家的心裡都想說,2021年秋天看有沒有機會飛出去吧?但到了2021年的夏天快結束的時候,又覺得2022年好像又沒機會了,看看2023年有沒有可能吧?
我的心裡也是相當難受想哭的,不是因為貪玩,而是很多工作跟收入都受到了影響呢!看著毫無止盡的疫情,內心又不禁擔憂了起來,要讓全世界活下來的人,都順利接種到一定比例的疫苗,是得花上幾年的時間呢?又或者未來是否有機會出現治療新冠的藥能奇蹟般地出現呢?
2021年開始接種疫苗之後,似乎出現了一道曙光,重新燃起了我們對疫情結束抱著希望,無奈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很快地進入多個國家造成大流行。Delta株的R值高達7~8,若依群體免疫閾值計算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1 -(1/R0),對抗Delta這麼高傳染力的變種病毒,疫苗涵蓋率甚至是需達85%以上才有機會群體免疫了。依照目前全世界都在缺疫苗,而且每個人又不只需要打1~2劑疫苗而已,到底疫情會拖到何年何月了呢?
而且還要考慮未來是否又會有相同高傳染力且又有著高抗藥性的新型變種病毒出現,當然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次世代更厲害的疫苗出現,我們心中也只能這樣盼望接下來有更多的好消息出現了。
--
【日本疫情狀況】
1. 日本首都圈的新增感染者是Delta株比例從上週的75%到本週的89%,關西的Delta株感染比例也快速從32%上升到63%。東京都的檢查陽性率在一個月之內,從5.6%快速上升到20.7%之高。完全可以感受到Delta的恐怖啊,等於是每5個接受PCR檢查就會有1人是陽性的概念啊!從新聞也可以看到大白天的東京,大排長龍的人潮就是在等待著接受PCR檢查,感染急速爆發之下的東京,在檢驗能量跟醫療量能上面都將迎接最嚴峻的考驗。
雖然我並不是醫者,但觀察了一年半日本與國際間的疫情狀況,算是對日本疫情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基本上現在日本的狀況就跟我前兩篇提到的內容幾乎雷同。日本學者的模擬數據確實是低估了Delta的高傳染力,我一直懷疑先前的某個倍率或因子之類的應該是搞錯了吧?原本是說東京在8/10才會達到單日4500人的數字,果不其然,今天8/5就直接破5000人給您看了,今天總確診數直接突破15000人。就如我前幾天所說的,這兩個禮拜日本的疫情真的要有心理準備了!今天日本學者的推算當然又改了,因為疫情是比想像中的還嚴重,兩週後甚至東京平均單日會超過萬人感染。
2. 日本政府這幾天又出來增加幾個地區的緊急事態宣言跟まん延防止等重点措施了,大家應該都看到沒感覺了吧?是的,就算您現在發布全日本都宣布進入緊急事態宣言,也不覺得意外,諷刺的是可能還有一大部分的國民並不把它當一回事,人潮繼續湧現。除非日本能回到去年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那樣,絕大多數店家配合關店、人民也都願意暫時待在家中,那才有機會改善目前的疫情狀況。但又要把大家都給關住,店家已經倒了一堆,很難啊!
在上一篇的貼文我也提到"封城"的問題,結果這兩天日本Yahoo新聞就有舉辦投票議題,很多日本網友也認為是要走到lockdown的地步才能將Delta造成這可怕的疫情暫時緩和下來。但菅首相看起來還沒有打算走到這一步,八月中的盆休目前仍是呼籲大家要更加嚴格實施不要不急的外出、盡量在宅上班這樣而已。
安倍下台之後的這位舉牌大叔,看起來就是出來背黑鍋用的,不管民調下滑到多跨張,做事情仍讓人無法感到任何的魄力,感覺講話還會發抖。至少在歐美的一些國家元首都還蠻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有一定的執行力,至少很多國家在疫情進入失控局面的時候還會考慮封城這一步。日本始終如一選擇"自肅"這一招,不是我們不願意尊重日本人的文化,而是我們確實看到人性醜陋的那一面,疫情失控呼籲你自肅,但一堆人還去海邊群聚玩水,政府人員只能在海邊發傳單宣導,又是何等的諷刺呢?
日本的法律沒能像台灣這樣說改就改、說罰就罰,您可以自己查新聞報導,入境國人違反隔離規定亂跑,政府只能警告您說要公布姓名跟個人資料喔!對於在家療養的感染者,仍舊沒有法律可以約束這些人的行動自由。沒有人敢說這些確診者100%都那麼有良心不會亂跑出去,就算私自外出也沒有像台灣這樣直接重罰100萬,在這獨特的文化之下,日本疫情會失控,真的也不意外。
3.日本自疫情以來的總確診數應該會在明天突破100萬人,說實在的,依照日本這些日子以來的防疫方式,也不得不佩服確實他們已經是個很優秀的民族了。像是英國總人口數是日本一半還多一些而已,總感染數卻是快達到600萬人,也就是日本的6倍...如果加上口比例計算,那應該是12倍感染數。
我想這還是歸功於日本人確實是比較愛乾淨,在整體衛生習慣比較好,東方人戴口罩的習慣也比西方人好,而且有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還是願意乖乖配合自肅的。日本的衛生習慣確實也是比台灣優秀許多,過去我們在旅遊時都可以看到那乾淨的街道,雖然說在新宿池袋的繁華街仍是有幾段是蠻骯髒的,上野也有很多遊民。
在台灣其實還蠻常看到很多小吃業者很常摸完錢又去煮食物,就以在7-11買咖啡來說,也很少看到店員是先用酒精消毒完手部之後再去處理。即使戴著手套,那也都是一直在摸錢摸收銀機啊!在日本則是能看到比較高的比例,店員在處理客人食物之前會先做手部的消毒動作。台灣人民整體的衛生觀念還是要再加強的,尤其是在這種病毒已經威脅到我們生活的時刻。
4. 影響疫情的關鍵仍是在人流的管控,可以看到東京有常高比例的感染者是落在20-40幾歲之間,而這個年齡層也是疫苗覆蓋率較低的。甚至是19歲以下的感染者仍佔了一定的高比例,我想很多也都是家庭或者校園群聚感染造成的吧!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進入感染病毒這樣的風險當中,實在不是很好的示範啊!
英國之前的感染數太多,依"總感染數600萬/總人口數6817萬"來計算,從自然感染中恢復得到抗體的人口數就貢獻了9%,再加上英國疫苗覆蓋率在完成接種第一劑有70%,這兩個數據疊加上去就有超過80%以上了,難怪他們可以解封脫掉口罩幫全世界做實驗!但英國也歷經好一段時間的封城,後續也有瘋狂作篩檢的動作,而且還導入APP定位追蹤(雖然說有人會偷偷關掉),至少是還有些強制隔離的政策。
這些在日本的防疫政策上面都沒有見到。所以您說日本的疫情會走向怎樣的程度呢?"100萬/1.23億"的總人口數....這樣是連1%都不到的。因此日本若要邁向群體免疫之路,絕對是要讓疫苗接種率瘋狂往上拉起來!當然是不希望日本會跟英國等同有這麼多的感染數,畢竟這是要付上2%左右死亡率的代價。大家應該也會認為日本社會目前是有蠻多的黑數存在著吧,畢竟這陽性率也是高到蠻誇張的,所以之後日本如果單日破兩萬三萬的,都是很有可能的。
5. 日本也有國產疫苗的消息,但可能不會那麼快就可以幫上目前疫情的難關。知名的「第一三共」藥廠也是在開發mRNA技術為主的新冠肺炎疫苗,「鹽野義製藥」則是使用「基因重組蛋白疫苗」技術。所以日本還是得先熬過這一波疫情,尤其是現在也面臨缺疫苗可打的狀態。
日本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達45%了,在不選擇封城這條路之下,看來也就是繼續拚疫苗覆蓋率的拉高了。高感染數沒有關係,至少是讓重症患者比例下降、死亡數不要上升。日本目前開放接種的Pfizer、Moderna、AstraZeneca三款疫苗,在預防重症都有一定成效。就算打完疫苗之後當然都還有可能確診,但至少會讓您大幅減少引發重症的機率,相信大家看到目前美國疫情狀況就是很高比例的重症病患都是落在未接種疫苗的這群人上面。美國、歐洲、日本也都有反疫苗的團體人士,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只能用自身免疫力跟他拚,對於本身就有痼疾或者高齡者相當不利,人類只能選擇接種疫苗這件事實,否則就真的只能物競天擇了。
6.至於這幾天在瘋狂吵的「中等症」還要經過醫生判斷才能入院療養的爭議,不僅是人民,日本政府官員內部也都吵翻了。畢竟呼吸困難、肺炎、需要供給氧氣的中等症病患,若沒有接受緊急治療,很有可能就直接掛在家中或掛在救護車上面了。8月這幾也已有8人因為這樣在自宅療養期間而失去性命了,日本人當然也會擔心這個自宅療養將會造成死亡急增問題。
政府的這個政策也等於是默默宣布即將進入醫療崩潰狀態了嗎?因為爭議太大了,再怎麼看都非常沒有人性啦,畢竟日本仍算是先進的國家耶!又不是什麼醫療落後的國家。因此,政府在晚間也更改療養政策,針對中等症狀患者改為"原則入院"。
7.東奧倒數幾天了,仍是不斷有選手與工作人員等關係者傳出感染,其實也蠻多選手是因為檢查陽性而只能放棄比賽,籌備五年賽事的心血只能這樣白費。
先前大家也都擔心各國變種病毒都聚集來到日本,會不會產生新的東奧專屬變種病毒,希望是不要啦~~光是現在這隻Delta就已經夠難搞了!雖然說日本在防疫上有蠻多的缺失,但至少是在奧運賽事的準備上仍是相當用心的,希望這幾天的東奧賽事都能圓滿結束,有個振奮人心的閉幕典禮,在煩悶的疫情時刻,帶給全世界人類一個希望,
2020東京奧運竟然就這樣延遲了一年舉辦,至少是各個賽事都有精彩地完成,但應該誰也沒料想到,東奧舉行的此時此刻,也是日本新冠疫情有史以來的最高峰,最慘烈的確診數字。
往好的方面想,還好這次東京奧運沒有開放球迷入場觀賽,不然這個感染數恐怕不只這樣而已!
8. 說那麼多也無能為力,反正就是要等到全世界人類大多數人都有了抗體,不管是從自然感染中恢復獲得,還是打了兩劑三劑的疫苗,才能逐漸邁向恢復正常的那一天。
至少台灣又再度把確診數控制在"個位數"了,未來在社區內仍要持續遵守乖乖戴口罩的規定,更要嚴防邊境的任何漏洞,這種一燒真的可能兩三天就會燒起來了,隨時都有可能回到升級的日子。您看到日本受到Delta變異株影響,病毒株的快速置換,以及性率在一個月內飆升3.7倍,就知其嚴重性了。
--
圖片來源:ANNnewsCH
--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 Agoda 10%訂房優惠券免費領
https://bit.ly/3a0jr7i
✅ 防疫新生活必備紫外光空除菌商品
http://bit.ly/3oL7O8V
✅高鐵國旅聯票85折再9折
https://bit.ly/32TSmy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出現疑似接種完嬌生新冠疫苗後血栓案例,對此我國專家表示,AZ跟嬌生都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也都產生血栓副作用,推測是腺病毒造成人體凝血功能異常,不過國產疫苗,包括高端及聯亞科技,都是採用基因重組蛋白疫苗,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也少,但缺點是短期內難以大量製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
基因重組蛋白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台灣同行」—蛋白質疫苗的優缺點,和關鍵技術
高端疫苗是台灣首支與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合作開發的疫苗,與另一款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所研發的Covid-19疫苗同樣採取「蛋白質次單位技術」(即「基因重組蛋白技術」)。
■美國諾瓦瓦克斯(Novavax)同樣採用蛋白質次單位技術來研發疫苗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表示,其研發的兩劑式Covid-19疫苗,在美國和墨西哥的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有症狀感染具有逾9成的保護力,對中度至嚴重感染的保護力更達百分之百,且對全球主要變種病毒株的保護力也達9成。
根據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報導,美國藥廠諾瓦瓦克斯採用「蛋白質次單位技術」,這種疫苗與已在美國獲得緊急授權使用疫苗,其不同之處在於此種疫苗包含棘狀蛋白本身,人體無需再製造,再搭配一種輔劑,以強化免疫系統反應,可讓疫苗更具保護力。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最新研究也指出,藉由以Covid-19復原患者血清的中和抗體濃度做比較,結果顯示七款Covid-19疫苗中,保護力最佳的是莫德納、諾瓦瓦克斯及輝瑞,其次分別為俄國衛星五號疫苗、AZ與嬌生,最後則是中國科興疫苗。
蛋白質重組技術過去曾用在B型肝炎與百日咳疫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曾表示,蛋白疫苗不會像mRNA或腺病毒到處跑,該疫苗透過肌肉注射讓局部產生免疫反應,不會有過敏性休克或血栓等副作用;此外,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許多,因此無須特殊冷鏈要求[1]、[2]。
■蛋白質疫苗的優缺點,和關鍵技術
蛋白質疫苗的目的,是讓「白血球看到『關鍵的』蛋白質」。在三十多年前,用純粹的病毒蛋白質做為抗原的首款疫苗-B 型肝炎疫苗上市。
相較於常聽到的 mRNA(如:莫德納)、腺病毒載體(如:牛津 AZ)、去活性(如:科興)疫苗等,使用純粹的蛋白質做為疫苗,有以下優點:
►使用歷史悠久
▪蛋白質疫苗開發至今,已累積了三十多年以上的接種經驗。
▪如我們熟悉的「B 肝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等。相較於 mRNA、腺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疫苗在臨床熟悉或民眾信任度上,更讓人放心。
►友善保存環境
▪蛋白質疫苗僅需 4℃ 保存。
▪相較於需要低溫冷鏈的 mRNA 疫苗,保存與運輸條件更便利。
►沒有血栓副作用風險
▪已知腺病毒載體疫苗(如牛津 AZ)有一罕見但致命的副作用:「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目前推測可能是由疫苗外洩之負電的核酸所引起,而蛋白質疫苗不含類似物質(帶負電之高分子),較無此疑慮。
►沒有整顆病毒的風險
▪歷史上曾發生幾件慘烈的疫苗事故,都與直接使用病毒的去活性有關。1955 年的美國,藥廠用整顆病毒製作小兒麻痺疫苗時,因為未能完全殺死病毒,也就是疫苗內仍有活病毒,結果導致 4 萬人染病、近兩百人癱瘓、10 名孩童死亡。蛋白質疫苗不使用整顆病毒,無此疑慮。
蛋白質疫苗也有天生的缺點:因為「不夠像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而產生的免疫力不足。所以此類疫苗中,有兩個關鍵成分:「抗原」及「佐劑(adjuvant)」。
►「抗原」讓白血球認識敵人
▪Novavax 疫苗抗原的特色,在於使用「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從 2002 年的 SARS 後,科學家針對冠狀病毒累積了各類研究。他們發現,想對該病毒家族開發疫苗,「表面棘蛋白」是最好的抗原。
▪科學家可透過基因工程,讓細胞生產大量的目標蛋白質;大量的棘蛋白被生產,並黏著在奈米顆粒上,形成表面佈滿抗原的奈米粒子(30~40 nm)。而這種大小、仿似真實病毒的奈米粒子(virus-like nanoparticles, VLPs)設計,能誘使淋巴系統捕捉、進一步提升抗原被白血球吞噬、辨認的效果。
►「佐劑」模仿微生物入侵的信號,激發更強烈的抗體反應
▪Novavax 的佐劑(Matrix-M™)則使用了樹皮裡的東西。
▪皂樹(Quillaja saponaria)的樹皮萃取物:皂苷(Saponin),它能讓局部組織發炎、受損,模仿病原體入侵人體的反應,呼喚更多的免疫細胞到達現場、吞噬更多抗原[3]。
■次單位疫苗 ─「重組蛋白疫苗」
次單位疫苗是最近幾十年發展出來的技術,「次單位」意為只取病原體一部分結構製成疫苗。
作法有兩種:
▪一種天然的次單位疫苗,直接培養病毒再取出病原體一部分毒素,純化減毒後做疫苗。
▪另外一種是重組的次單位疫苗,又稱重組蛋白疫苗,這次國內3家疫苗廠,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及聯亞生技,研發的新冠疫苗即是「重組蛋白疫苗」。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研究員暨生物製劑廠」劉士任 執行長解釋,所有的生物體包括病毒及細菌都有基因,也就是DNA,DNA製造RNA、RNA製造蛋白質,病毒或細菌外殼有很多不同表面蛋白,重組蛋白疫苗就是在病毒外殼的蛋白中,篩選出所需的病原蛋白質,以基因工程的技術,將蛋白質的DNA序列植入細胞培養,使細胞長出病毒蛋白質加以純化,再製成疫苗打入人體,讓免疫系統經由偵測到病毒蛋白產生免疫反應。
現在的B型肝炎疫苗跟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都是用重組蛋白的技術來製成疫苗。但蛋白質純化需要時間,而且不同蛋白質純化技術不一樣,開發蛋白質疫苗需較長時間[4]。
■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長期備戰才是正解
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同屬RNA病毒,流感病毒由8條、冠狀病毒由1條RNA組成,它們的複製過程由於缺乏校對機制,容易累積突變。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分析,這就是RNA病毒如此善變難搞的原因,連研究了百年的流感,到現在都還找不到萬用疫苗預防或萬靈丹治療,更遑論是人類還很陌生的冠狀病毒,不過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仍持續在努力。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甚至有流感化趨勢,馬徹語重心長地說,這是全世界要一起面對的問題,大家不必過度恐慌!新冠肺炎不會是人類最後一個面對的新興傳染病,說不定10年後又有新疫情爆發,任何國家都要長期投資備戰,對於新興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高端二期解盲成功》技術同門Novavax」: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4103
∎[2] (自由時報)「諾瓦瓦克斯疫苗 保護力逾9成」: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54747
∎[3] (PanSci 科學新聞網)「Novavax 疫苗的優缺點?蛋白質疫苗的關鍵技術!」: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3206
∎[4] (康健雜誌)「台灣新冠疫苗最快3月到貨,5張圖看懂疫苗怎麼做」: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548
∎[5] (科技大觀園)「檢測、治療、疫苗——科學家抗疫總動員」: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00cc8c-085a-40b3-a127-98437cb071ad
➤➤照片
∎(康健)「台灣新冠疫苗最快3月到貨,5張圖看懂疫苗怎麼做」: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548
∎「Vaccinating health and care staff」:
https://content.govdelivery.com/accounts/UKDEVONCC/bulletins/2b3f58d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蛋白質疫苗 #高端疫苗 #諾瓦瓦克斯 #Novavax #蛋白質次單位技術 #基因重組蛋白技術
衛生福利部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Nature Medicine
基因重組蛋白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來台灣國產疫苗不同於輝瑞、莫德納、AZ等疫苗,是採用傳統技術啊🧪有4個特點☝️🧐
基因重組蛋白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出現疑似接種完嬌生新冠疫苗後血栓案例,對此我國專家表示,AZ跟嬌生都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也都產生血栓副作用,推測是腺病毒造成人體凝血功能異常,不過國產疫苗,包括高端及聯亞科技,都是採用基因重組蛋白疫苗,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也少,但缺點是短期內難以大量製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61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8BVRqSaFio/hqdefault.jpg)
基因重組蛋白 在 「次單位疫苗」是什麼?重組純化病毒蛋白【發現科學】 的推薦與評價
次單位疫苗#病原 蛋白 #新冠疫苗2021.07.23【發現科學】探索科學新知、體驗生活科學,今天的發現科學專題,要帶您了解疫苗原理,國產疫苗陸續解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