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連 5 季大減,但 Q2 即將好轉!?
2020 年是東陽非常黯淡的一年,主因為受到車市衰退與疫情的影響。但好消息是,東陽之前發言人表示,2021 年全球車市回暖,公司手中訂單狀況不錯,但 2021Q1 受到缺櫃的影響,使得訂單出貨延後。
不過從 4 月起,強勁的市場需求,加上公司調漲產品售價,轉嫁近期飛漲的原物料與匯率成本,使得單月營收年增 44%,AM (售後維修) 市場成長 67% 、OEM (車廠代工) 市場成長 11% ,雙雙繳出良好的營運表現。
且這還是在海運運費高漲、塞港及客戶遞延出貨影響下的成績,如果這些狀況日後有暖解,考慮 2020 年基期很低的情況下,東陽 (1319) 2021 年營運表現應該不錯。
---
👨🏫延伸閱讀
東陽 (1319) 股東權益報酬率、EPS 紛紛創下歷史新低,但「這個」數據說明公司的谷底已過!? : https://pse.is/3hmrwj
---
📌 東陽 (TW-1319 )
公司成立超過 55 年,主要營業項目為汽、機車零組件,為台灣塑膠件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一大的汽車 AM 塑膠件製造商,塑膠件全球市佔率 70%、鈑金部份市佔率 35%,在原廠零件市場 (OEM) 方面,東陽也是台灣汽車塑膠件的最大 供應商,只要是國產車,大部分外觀塑膠品都是東陽生產。
.
📌 主要產品
保險桿東陽營收佔比最大的產品,佔其 AM 維修市場營收 43%,用途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在行車的過程中,減緩車輛遭受撞擊所帶來之的衝擊,舉凡有發生車禍,保險桿都一定會換。意思就是只要汽車有毀損或事故意外,東陽就有生意。
.
📌 營收結構
截至 2020 年的營收比重:
AM ( 修車市場 ) 佔 71%
OEM (組車市場) 佔 29%
.
📌 終端應用:
撞來撞去的安全防護
.
📌 經營據點
全球總共有 25 個生產據點
但總部設在台灣,研發與設計也在台灣
AM 市場以台灣為主要供應基地
OEM 市場則是在地政策,中國自產自銷
.
📌 銷售地區
主力的 AM 市場,有 67% 收入來自北美,
中南美洲 11%、歐洲 12%,
等於歐美就佔了AM 市場 90% 的營收。
OEM 組車市場部分,
主要服務的是台灣與大陸一線車廠,
中國營收占比 63%
台灣營收占比 37%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基期高意思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不是投資建議
.
最近航海王太紅了。我也經常看航運的產業新聞,練一下分析的觸角。
.
有朋友聽我講過產業分析的話,我通常會說「除非是基期小的新公司,否則看MoM意義不大;每家企業通常都會有他的營收/大小月模式。」例如說,某間公司的第二季是傳統旺季,假設七、八、九月向來是一月比一月好,要看是不是表現真的很棒,看MoM不準,該看YoY。
.
所以,之前聽我說HTC時,我常說記者在文字上玩遊戲。因為看 MoM 沒甚麼特別的意思,之前幾年有幾個月根本被打到地獄了,如果一定要挑特定某幾個月來看,很容易找到MoM 為正的數字,但應當還是看YoY 「較」有意思,能看得出這家公司是不是逐年成長。
.
沒想到航運公司最近完全反了我的三觀。現在看YoY意思不大,因為跟去年比都是爆炸性成長;反而是當每個月都被認為可能是今年最高時,沒想到下個月又更高了 ... 。
.
怕.jpg。該不會今年真的會「月月高直到年底」吧?大開眼界。以大公司來說,這成長模式重回青春期,太威了。
基期高意思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股怪教授 #晨彥有約
【買股如何不踩雷?選股一點都不難】
艱澀的財報不用自己讀
股票上漲的原理很簡單,只要有人願意買,股價就會持續上漲。而這個市場中口袋最深有能力一直買股票的,就是機構法人。而以法人的專業度,財報的解讀絕對比起自己半路出家自學要來得更精準,因此追蹤法人持續買進或是長期持有的標的,就能降低踩雷的風險。
從指數挑選產業龍頭
追蹤法人的標的當然是一種選股方式,但還是得花時間去觀察與追蹤。所以,更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指數裡的成分股挑選想投資的產業。由於指數裡的成分股,都是經過嚴格的財務審核,才能被納入編制。舉例來說,美國道瓊指數,裡面的30家企業都是各個產業的龍頭企業,也具有相當規模的市場佔有率,因此獲利自然也穩定。
機構比我們更怕踩雷
從指數挑選產業龍頭還有一個好處,指數編製的機制除了有嚴格的篩選條件,也會定期進行審查,將不再符合條件的公司汰換掉。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家企業營運開始出現衰退,自然就會被指數給汰換掉,等於是透過指數公司的專業評鑑機制幫我們過濾掉地雷股。
ETF踩到地雷機率低
前述的幾種選股方式已經可以確實降低踩雷風險,但個股的實務操作上,還有資金分配的問題。若依照當時的產業循環來調配資金比重,又涉及到總體經濟和產業面的分析。對於不擅長這部分的分析,指數型ETF會是較為合適的投資方式,如果對產業敏感度較高,也有產業主題式的ETF可以投資。
主題型ETF更為省力
對於總體經濟或是產業循環有所研究,就可以透過主題型ETF做較精準的投資。舉例來說,以現在美國即將進入疫情解封的環境下,未來的報復性消費將可推動成長型企業的股價,例如SCHG這檔ETF,內部組成都是向蘋果、微軟、亞馬遜、VISA等高成長型產業中高市佔的龍頭企業。或是新經濟主題的MSCI中國自由50指數,相當於港版NASDAQ,包含了阿里巴巴、騰訊、美團、蔚來汽車等50支與新經濟相關的大型股,加上港股基期相對偏低,更適合做為長線布局的切入點。
#ETF
#MSCIChinaFree50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