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日常_關於北車補習的的日子]
下課鐘聲響起,背起書包的我,今天還沒結束,叫上那些一樣被體制折磨的同學,搭著人擠人的262,前往台北車站,沒錯,就是補習班的集散地。
飛哥赫哲陳建宏劉毅陳立夏朵甚至儒林,這些陌生的名字也許佔據了高中時期三分之一的話題,我們詮釋著 [ 考上醫學系主義 ] 下的動物行為,因為到北車的時間幾乎無法好好吃上一頓飯再加上學生口袋之空虛,我那時總喜歡外帶60元能吃到雞排的大便當加上一杯不喝就不潮的青蛙ㄉㄨㄞ奶,
我們常笑儒林隔壁的街道是ㄆㄨㄣ街,卻殊不知這是高中生集體行為所創造的世界,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為了滿足這些時間短暫,口袋空虛,食量驚人的怪物所建構出來的世界,密集度極高的便利商店,小小的卻擠滿有錢學生的連鎖店餐廳,仔細看,那些店跟店的縫隙也賣起了馬上點就能馬上裝好的咖哩飯還有關東煮,
你也許會問我:
明明是補習街為何卻鮮少看到人拿著書吃飯?
因為吃飯,是我們的唯一逃離時間,逃離那些關於高分主義的現實,讓我們能和同苦的朋友嬉笑怒罵聊八卦的時間,只有呆子與強迫症患者才會拿著書吃飯,至少我是一直這麼認為的,台北車站,補習班隱藏著地獄,而其餘的空間,是社會壓力釋放的場所構成的物質複雜山城。
偶然的因為一些公事再次經過北車附近的巷道,而那裡,藏著我們高中壓抑的那些年。
每每來到夜晚十點半,總有大量補完習疲憊的基隆囝仔在國光站等著,等著在客運上半睡半醒,等著穿過隧道,等著回到那個下雨的城市的擁抱,
倦鳥歸巢,
我總覺得這也是基隆人的通勤日常寫照。
#倦鳥歸巢
#基隆通勤日常
#所以我們還是我們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