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12/24/2020 The News K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文:熊淳儀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8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謝謝每一個善良的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
「增加對台軍售」的推薦目錄:
增加對台軍售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我們才報導過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訪談時發表了他對台灣地位的看法,他說「台灣非中國一部分,過去35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兩黨都了解台灣是民主典範。」這是第一次美國國務卿公開表態「台灣不屬於中國」。
.
而最近,國務院的政策規劃處主任伯科維茨(Peter Berkowitz),也在當地時間週三(25日)在參與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s for Defense of Democracy,FDD)座談時表示:「在我看來,維護台灣的自由與獨立是當務之急」(It seems to me preserving Taiwan’s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is a priority)。這個座談主要是討論國務院近期公布的一份針對中共各種行為的研究報告:《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The Elements of the China Challenge),報告的重點在於闡明中共的野心是全球性的,且對美國構成嚴峻的挑戰。
.
以上這兩段談話的意義極為重大,因為一直以來,立場偏保守(和國會相比)的國務院官方不曾這樣就台灣地位表態過。
.
尤其是科維茨所在的單位:國務院政策規劃處(Policy Planning Staff),來頭可不小。基本上這個單位就是國務院的中樞神經,以往該處的主任都是由最能綜觀全局、最全面性的人來擔任,負責所有國務院的文稿、政策大綱規劃。像觀測站之前文章提到過的余茂春(蓬佩奧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就是在這個單位底下。過去一些制訂美國重要外交政策的人士,像是提出圍堵策略的肯楠(George Kennan),就曾是該單位的主任。現在即將擔任拜登政府國安顧問的蘇利文(Jake Sullivan),十年前也在這個單位待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追蹤這個單位的人士任命,該單位主任常常會出來說話)。
然後其實我們政府也有這個單位的對口,就是外交部底下的研設會(冷知識補充一下)。
.
➤ 更新:關於政策規劃處,本站成員的最新文章補充更多相關的背景脈絡以及討論
推薦大家閱讀
https://pse.is/3avumz
.
那我們要怎麼去理解這些發言呢?當然,你可以從字面上解釋說美國挺台獨(這樣說也沒錯,而且我們知道北京一定會跳腳),但這其實要放在美國對台戰略方向轉變的背景來看。近來,由於近來中共武力侵台的態勢逐漸明顯,華府政策圈的熱門議題即是美國傳統對台的「戰略模糊」策略是不是需要改變。
.
我們要知道,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元素:雷根時期的「六項保證」、台美關係基石的《台灣關係法》,以及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其中,六項保證和台灣關係法中的文字,其實都有提到美國對台灣安全防衛的保障,但都保留模糊解釋的餘地,使得美方行政當局在制訂政策時有揮灑轉圜的空間。
.
但自從香港事件爆發後,美方、甚至國際都已經見識到中國威權、漠視人權,以及無法遵守國際條約規則的本質。除了有了一連串美國對港政策的檢討與法案提出,連帶的,許多人也開始討論美國對台是否有改變的必要性,尤其是在香港國安法之後,中共武力犯台的風險逐漸升高。
.
今年8月31日時,AIT解密了過去有關對台軍售的電報文件,包含當時美國總統雷根著名的對台「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以及美國對《八一七公報》的闡釋(註:這兩份文件都和美國對台軍售有關):「美國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的意願,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持續承諾。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則美國將增加對台軍售。」且強調,並沒有答應當時鄧小平逐步終止對台軍售的要求。外界認為AIT此項解密動作,意味著美國已向對台「戰略清晰」邁出了第一步。
.
伯科維茨此番發言的前一天,剛好是總統蔡英文宣布啟動「潛艦國造」(IDS)計畫的動工日,且AIT處長也高調出席,這段鞏固美國協防台灣承諾的談話可以說是來得正是時候。大約在兩三年前觀測站就開始說美國政策圈風向開始轉變了,但當時的轉變主要是對中政策;而如今,這股風也終於吹到了對台政策這塊了。目前已經有不少人,包括智庫學者、國會議員、甚至行政單位官方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應往「戰略清晰」的方向發展,但也還是有人認為,若以美國利益為首出發,還是要保持戰略模糊才是上策。但不管是哪一邊,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都會較以往更加清晰,只是到底要保留多少程度的戰略模糊,還有得爭辯。
.
➤ 國務院報告《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https://rb.gy/7j4avd
➤ FDD智庫座談:https://rb.gy/e6lgtn
➤ 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個層次:
https://pse.is/whu55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增加對台軍售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特朗普轉為向中國發難,美國鷹派力推對華強硬政策
https://reurl.cc/8nbD0R
👉劃重點: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職以來,他的國家安全團隊中的許多成員一直渴望與中國對抗,他們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威脅。
現任和前任官員稱,在三年時間裡,他們面臨的最大障礙一直是一位不認同他們觀點的總統,當時特朗普最為重視的是與北京方面談判一項貿易協議。
一名前國家安全官員回憶起特朗普政府執政初期的情況時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說,‘給我們列出你們想要與中國對抗的方式清單吧。’」相關提議包括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以及阻止中國通信設備企業在全球的發展等,但幾乎沒有實施具有實際意義的行動。北京方面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
如今情況已發生轉變。自3月以來,特朗普已經批准了一系列令人頭暈目眩的對抗中國行動,包括美國派遣航空母艦前往南中國海(中國稱南海),阻止中國科技公司獲得先進技術,增加對台軍售,以涉嫌間諜活動為由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並尋求在美國市場上禁用熱門中國應用程式。
▪️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三季度經濟快速反彈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01019/china-economy-covid/zh-hant/
👉劃重點:當世界大部分地區仍在艱難應對新冠疫情之時,中國再次向世界表明,只要病毒能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就有可能快速反彈。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宣布,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經濟在7月至9月這一季度增長了4.9%。這一強勁表現使中國幾乎恢復到疫情暴發前報告的6%左右的增速。
世界許多主要經濟體已經迅速走出了春季經濟收縮的低谷,當時由於封鎖措施,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經濟降幅多達三分之一。但中國是第一個報告增長明顯超過去年同期的國家。雖然美國和其他國家預計也將報告第三季度的快速增長,但仍然落後於、或者剛剛趕上疫情前的水平。
未來幾個月,中國的領先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中國現在幾乎沒有本地新增病例,而美國和歐洲則面臨著另一波加速的疫情。
▪️國際:法國成吉思汗展覽引發的爭議:蒙古歷史與現代中國國家敘事的碰撞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4606464
👉劃重點:法國一家博物館因「不滿中國政府干涉」決定推遲舉辦一項有關成吉思汗的展覽,這家博物館指責中國試圖「改寫歷史」。
位於法國城市南特的布列塔尼公爵城堡歷史博物館說,他們將把展覽推遲到至少三年之後。
據報道,這家博物館同中國官方的爭議包括使用「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等措辭。
成吉思汗被現代蒙古國奉為民族英雄,同時作為元太祖被列為中國的歷史人物。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日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增加對台軍售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謝謝每一個善良的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臺灣焦點】
00:20 基本工資第四度調漲
01:38 白宮推進台灣F-16V軍購案
02:55 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弊案
04:18 檳榔違法噴藥 南投蜂群大量死亡
05:11 台灣豬豬加油
【國際關注】
05:50 中國的「侵略式競選」
06:55 金正恩生氣了
07:38 高音多明哥性騷擾疑雲
08:22 墨西哥警察強暴少女案
【溫馨新聞】
09:49 暖男郵差
10:13 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醫師逝世
10:46 感謝支持我們的每一個你
11:31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力寧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基本工資調漲
→ 2020年基本工資拍板:基本月薪調漲700元,時薪增加8塊錢:http://bit.ly/2KGP8pi
→ 基本工資可望連4漲 中小企吃不消:http://bit.ly/2NhZFZL
→ 基本工資月薪漲3%為2萬3800元 時薪調為158元:http://bit.ly/2Zjupjm
→ 勞團肯定基本工資調漲 學者憂轉嫁消費者:http://bit.ly/33UwvpE
🔶白宮推進對台軍購案
→ 川普證實 批准售台價值80億美元F-16戰機:http://bit.ly/2MsmeeA
→ 白宮推進對台F-16軍售案 美兩黨參眾議員力挺:http://bit.ly/2TQiyo6
→ 川普續推對台軍售 蔡英文致謝:錢花刀口!國防能量提升才能確保和平:http://bit.ly/31RLiPM
→ 全文/韓國瑜大動作發中英文聲明 「感謝川普批准軍售」:http://bit.ly/2HinYmK
→ 美對台F-16V戰機軍售案川普證實批准:http://bit.ly/2NfVu0F
→ 林昶佐 Freddy Lim【韓國瑜,你幹嘛買武器?】:http://bit.ly/2Msmz0Q
🔶桃機二航廈弊案
→ 二航廈爆收回扣處長認了有拿錢 陽台還被搜出70萬現金:http://bit.ly/2Z4rqMK
→ 桃機公司工程弊案 工程處長及工程師收押禁見:http://bit.ly/31S0xbH
→ 桃機公司工程弊案 董座王明德:不護短:http://bit.ly/2MnXbcJ
→ 林佳龍:桃機第三航廈修改設計 否則擬解約:http://bit.ly/30uCDT6
🔶檳榔違法噴藥 南投蜂群大量死亡
→ 南投蜂群大量死亡 農委會證實:檳榔農違法噴農藥害的!:http://bit.ly/33Ju74X
→ 蜜蜂農藥暴斃0817》災情擴大,南投近半蜂農受損,防檢局:應是檳榔噴藥飄散污染:http://bit.ly/2ZfnrI4
→ (獨家)埔里蜜蜂暴斃死亡千萬,連三年檳榔花期遇浩劫,蜂農逃難怒政府不作為(2019):http://bit.ly/30h39Q5
🔶台灣豬肉加油
→ 掰了口蹄疫!台糖豬拚外銷2020東京奧運:http://bit.ly/2HdHhNK
→ 防非洲豬瘟 蘇貞昌拜託養豬戶互相督促:http://bit.ly/2PeFw9s
→ 以台灣名義加入口蹄疫聯盟 陳吉仲:突破國際政治現實:http://bit.ly/2Zdl0WD
🔶中國以強勢要脅手段,再度取得聯合國要職
→ 世界風雲:中國加強軟實力 爭奪國際組織領導權:https://bbc.in/2MpRlrn
→ 中國布局國際組織 現有6人掌要職:http://bit.ly/2ZaJccl
→ 中國拿下聯合國糧農組織要職 台灣國際參與隱憂擴大:http://bit.ly/2MpNUkn
→ 中國主掌聯合國要職 利益換選票內幕曝光:http://bit.ly/31PZmta
🔶金正恩不高興
→ 除了「2045一個韓國」,南韓總統文在寅的光復演說還講了什麼?:https://bit.ly/2HgAqDz
→ 被文在寅「一個韓國」說法惹惱,北韓試射飛彈還說「再也不想跟南韓談」:https://bit.ly/2Z4SLyi
🔶多明哥 性騷擾疑雲
→ 「不上床就報復!」世界知名男高音多明哥 遭9位女性指控性騷擾!:https://bit.ly/2MrEKnn
→ 世界三大男高音多明哥 被控性騷擾多名女性:https://bit.ly/2MonYWx
→ 三大男高音多明哥遭爆性騷 女歌手揭露性侵過程:https://bit.ly/2P1Aflz
🔶墨西哥警察強暴少女案
→ 鏡頭背後/當攻擊女性成社會常態?墨西哥連爆「警察性侵案」:https://bit.ly/2ZiQxGV
→ 警強暴少女引民怨 墨西哥市6警被停職:https://bit.ly/2z8KgTx
🔶暖男郵差
→ 使命必達!郵差栽水田 吹風機「吹」乾200封信今全送達:https://bit.ly/31OllRh
→ 台中郵差大雨墜農田使命必達 郵局將呈報敘獎:https://bit.ly/2HaaJEz
🔶門諾醫院創辦人逝世
→ 花蓮行醫逾40年 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病逝:https://bit.ly/2zaow9D"
【 延伸閱讀 】
🔶基本工資調漲
→ 基本工資馬拉松:為什麼台灣落後了南韓?:https://bit.ly/2KIXNaO
→ 最低工資法有明確指標 避免基本工資審議淪喊價:https://bit.ly/33GEsyF
→ 最新無薪假人數飆至2,012人 創今年新高:https://bit.ly/2Zadw6Q
→ 工具機業慘放無薪假 經部3箭搶救:https://bit.ly/2Zc8oza
🔶白宮推進對台軍購案
→ 花2507億向美國買66台「舊武器」F-16V?國軍27年來首度添新機:https://bit.ly/30iNpvJ
→ Trump Administration Approves F-16 Fighter Jet Sales to Taiwan:https://nyti.ms/31Lr3n6
🔶桃機二航廈弊案
→ 桃機三航廈爭議遭柯嗆良心不見 鄭運鵬:設計是馬政府選的:https://bit.ly/2YN53tY
→ 流標3次、預算已破790億:桃機第三航廈造型驚豔卻傳「蓋不下去」:https://bit.ly/33P1K5x
🔶檳榔違法噴藥 南投蜂群大量死亡
→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三十年:https://bit.ly/30zvKQo
→ 你知道被汙名的檳榔,養大多少台灣農村孩子嗎?:https://bit.ly/23ZqUIt
🔶台灣豬肉加油
→ 捱過23年的等待!脫離口蹄疫疫區 台灣豬業將成下一個「發大財」產業?:https://bit.ly/2QAuOHE
🔶中國以強勢要脅手段,再度取得聯合國要職
→ 掌控世界餐桌,中國攻勢凌厲,屈冬玉接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主席:https://bit.ly/2TNaIvu
→ 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擴張在聯合國勢力:https://bit.ly/2ZiT9I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JIACZycA4k/hqdefault.jpg)
增加對台軍售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一,北市府三大公司媽祖繞境 疑幫柯佈局2020
二,柯名言「垃圾不分藍綠」 其實白好不到哪
三,民調只輸韓 柯穩第二 藍綠政客不汗顏?
四,趙少康專訪 王金平:我的民調已經起來了
五,擋服貿揹黑鍋? 王:我連一點關係也沒有
六,撇藍皮綠骨 王:柯建銘幫國民黨很多忙耶
七,郭董0415東森堵麥 曾馨瑩0416蘋果電訪
八,訪美回國攤牌? 韓郭二選一拼2020總統?
九,假設一 韓不選 韓流韓粉韓家軍灰飛煙滅
十,假設二 郭初選勝 2020大選一定贏嗎?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一,蔡總統指示 宣揚一國兩制、武統可拒入境
二,堂堂國家安全會議 竟淪落到討論such瑣事
三,阿共學者主張一國兩制、武統 危害國安?
四,言論自由範疇 理應包含統獨各種排列組合
五,大器辦國際研討會 探討一國兩制利弊得失
六,力邀阿共學者談武統 增加老百姓敵我意識
七,美對台軍售5億美金 自由頭版大篇幅報導
八,川普三次軍售22億美金 主要是零件維修
九,吳釗燮爆料 阿共日前繞台戰機軍艦數字
十,這款外交部長 邦交守不住 推特嗆阿共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 統獨議題 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0417每日一句:
郭台銘:我願意參加初選 絕不接受徵召
●狗吠火車,2019-0417-209-3三問王院長
2007調查局組織法 為何火速三讀一週解決
2013會計法修正案 朝野協商紀錄可公開嗎
2013柯建銘關說案 「勇伯會處理」啥意思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8Q2Ivl6Mq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ACVLr_yvRyaUob5NgyZIS8RjeGA)
增加對台軍售 在 美再通兩項對台軍售無人機、魚叉反艦飛彈要來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 增加對台軍售 ❗️ 無人機、魚叉反艦飛彈要來了❗️保衛台灣更有力 ================ ⭐捍衛未來用行動支持新唐人➡ bit.ly/ntdtvfriends 美 ... ... <看更多>
增加對台軍售 在 台灣國防軍備實力再提升! 拜登政府第6度對台軍售6.55億美元助 ... 的推薦與評價
拜登政府第6度 對台軍售 6.55億美元助"樂山雷達"大升級靈敏度.偵獲率 增加 |記者魏汶萱簡宏圻|【台灣要聞】20220904|三立iN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