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成為男人的方法」介紹 訪問作者:沈信宏 內容簡介: 像母親一樣厭棄男人, 讓我變成了這樣奇怪的物種。 (一塊失落的生命拼圖,一次勇敢的性別凝望) 以遭父親遺棄的兒子為始, 當他也成了父親,跟著孩子天真學步, 是否就能走回最單純的地方? /// 像母親一...
「壓抑自己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壓抑造句救星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壓抑造句救星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壓抑自己意思 在 年少有為If I Were Young (華納Official HD 官方MV) - YouTube 的評價
壓抑自己意思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知道這5個秘密,別說你了解天秤座。】
★本文與Podcast同步播出
★天秤座之友記得支持《今日宜小聊》https://reurl.cc/n50L02
天秤座是風象星座最懂得愛,卻也是最冷酷的星座。
雙子座的理性帶有土象的懷舊、水瓶座的理性帶有水象的薄弱安全感,唯有天秤座理性起來,擁有最風象星座的克制、無情,厲害的是,他們擅長用金星之美來包裝他們的陰暗面。
某種程度上,天秤座付出的愛,不只局限於「人」,他愛的可能是一個「群體氛圍」、一個他認同的「價值觀」、一個可以理解他的「制度」。
在天秤的兩端,一邊是流出美好交流感受的熱水、一邊是沖淡矛盾紛爭的冷山泉水,因此天秤的矛盾可以被視為:「先感性、後理性」的順序,只要你能理解他看待事物的特性,就能夠成為天秤座最想要的知心寶貝。
★天秤座理性過頭終究造成壓抑。
天秤座喜歡與人為伍,我很少看到天秤座的人單身超過1年、午飯1個人吃(整體還要看他的星盤配置,這邊單指太陽、上升星座)、1個人去看電影。天秤座總是願意在關係當中成為「付出者」,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也可以為群體做出調整與妥協。
但天秤座並不是吃素的,你不要以為他有水象星座的「同理心」、土象星座的「慈悲心」,風象星座能做到的只有「換位思考」。
天秤座在考慮一件事情時,往往都會花上許久的時間反覆在腦裡思辨。在理性化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去想:「自己投入值不值得?」、「如何可以更好?」但搞笑的是,在人際關係、情感關係當中,理性的人往往最後都是被犧牲的那位。感情很少有道理可言,天秤座往往覺得自己想做出明智決定時,還是很容易被情感的牽絆給帶著走。
所以就算天秤座對於愛情、情感、人際交流暸若指掌,卻還是很難看到他們流露情感,因為理性過頭的人,往往為了整體考量,最後只能被壓抑。
你可能要跟一個天秤座來往好幾年,才能看到他們脫下假睫毛的樣子,才能看到他們因為不爽你而破口大罵的情緒反應。而在這幾年,你一直以為他都是沒有脾氣的大慈善家。
★天秤座的男女通吃。
風象星座都具備男女特性的星座。男性具有女性陰柔細心的特質、女性有男性剛烈的個性,天秤座也不例外。我認識的天秤女,外表再多嬌柔美麗,內心都住著開著砂石車的司機大哥魂。她們上一秒還在跟你聊名牌包,下一秒看到隔壁桌媽媽在打小孩就會衝過去叫她住手,或是搬家找天秤女,她會開著小貨車來幫你。
我認識的天秤男都有股溫和的特性,講話都在75分貝左右、很少大小聲、喜歡拍照打卡分享、好朋友都是女生、會追韓劇也熱愛看時尚雜誌,但他們並不是gay,而是一種心理上的特質,對於女性和女性事物感到興趣。
所以天秤男的女友總是可以無縫接軌、天秤女的男性朋友總是很多。其實這真的跟坊間所說:「天秤座都長得很好看」沒有直接關係,而是他們的心理素質總是表現出與異性有關的天賦,早戀對他們來說跟交朋友一樣簡單。「脫單」這兩個字完全不會寫。
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的使命,「情感關係」的理解與修煉,是天秤座的使命,你要強大還要游刃有餘,其他人玩不起。
★天秤座是個優雅的叛逆者
天秤座是12星座最能實踐理想主義的人。
天秤座的腦子只有兩件事:「先取得平衡」、「再決定選左還是右」。這麼簡單的二分法,卻如同小劇場之於處女座、玻璃心之於巨蟹座一般,困擾天秤座一輩子。天秤座如果在做決定時,把自己建構的理想世界帶入參考,那麼他就會越來越離經叛道、越來越走入另類的小世界、選擇跟這個世界對抗而不是合作。
所以很多天秤座在工作一兩年後,從座位的角落看到老闆癡肥、搞小三、廢物的模樣,內心就會想:「這才不是我要的人生!」天秤座也不會思考未來年薪、跳槽、獵人頭等等職涯方向,說走就走、說離職就離職、說去開書店、咖啡店、創業就真的去。
前提是,你要讓一個懶惰至極的天秤座看到最不優雅的「真實狀況」,他才會逼自己奮力離開那個環境。
天秤座的成長之路,都是慢慢脫掉對這世界的濾鏡、一邊跌倒一邊喊痛,卻一邊不服輸的繼續跟這真實噁心的世界互戰後,最終在年老時跟這世界(抑或是他的中心思想)和解,才明白「其實這世界對我還是挺不錯的。」
附註:所以你要跟天秤座分手,讓他看到你最噁爛的真實狀況即可。
★天秤座喜歡有高級感的伴侶
想要做天秤座的戀人,請不要跟他們述說太多關於感受的問題,先把自己的品味與外表打理好。
坊間對於天秤座喜歡好看的人這件事我無須贅述,然而真正的天秤座並不是「感受」人格,他們很怕絮絮叨叨的各種「溝通」、也不喜歡你用情緒來表達想法。比起述說感受,天秤座更會用理性去做出反應,而真正的高級感,來自於你懂得浪漫。
沒錯,就是浪漫。這個浪漫不是鮮花牛排節日,而是來自於你懂得天秤座伴侶身上的「陰陽合體」特質,看穿天秤女在外面的強悍、圓融、得體,但在你面前她可以躺著當廢物小女人嘴巴張開就有得吃。
天秤男往往有一個過於聰明的腦袋,比起當他的戀人,他更喜歡如同朋友一般的愛情。這種「浪漫」只有跟天秤座扯上好幾年的關係才能理解,理性的人要的浪漫是一種共鳴,你不理我時我也可以玩得很好,但我們在一起時卻又有很多話可講。
然後,沒見你的幾天裡,你怎麼又更好看了?
★要怎麼依賴天秤座
天秤座是非常重視存在感的人。所以我常常打趣說:「天秤座不能跟獅子座同時出現。」
依賴天秤座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你沒他會死。」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就這麼簡單。但等等,小瑜你不是前面講說天秤座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嗎?空間是指三不五時要讓他們離開愛情監獄放放風,讓他們抽根菸、打個電話回家、抬頭看看天空這樣,但存在感是:「老大,3號牢房沒你我們活不下去。」懂我意思嗎?
存在感是天秤座非常非常迷戀的一種情緒解藥。
這種有隱約公主王子成癮症人格的個性,往往你只要不經意地提需求,天秤座都會假裝沒聽到但實際上腦子已經深刻記著,下次見面他就會默默拿給你說:「剛好看到,感覺很適合你。」
你這時候一定要把他的存在感刷滿整排愛心,發個臉書都沒問題。天秤座可能本人礙於面子假鬼假怪說不要,但嘴角藏不住的笑意已經準備好下次再幫你買東西。
越是理性的人,越渴望被理解。因為他們往往都是理解別人很多,卻沒人真正理解他們。我喜歡天秤座的原因是,天秤座的理性,不就是為了我們這種死屁孩而存在的嗎?
兄弟們,瞄準天秤座的胳肢窩,搔起來!
#天秤座 生日快樂,祝福你們都能擁有一個不畏懼理性,活騷胳肢窩的屁孩寶貝。
壓抑自己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情感上的失敗與挫折,都是靈魂上的成功與進化。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在一段不甚滿意的關係中,甚至帶有破壞性的成分,也都試著讓自己自由,卻無法解脫歸於徒勞,是為什麼呢?這種深陷於深淵不出走,卻又極力把痛苦加在自己身上,其背後的心理動力是什麼呢?我在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對於死亡與精神病理學中提到的幾則故事當中找到了原因,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故事是48歲的波妮,她有嚴重的循環系統疾病(伯格氏病),結婚20年膝下沒有兒女,和丈夫分居10年。她先生熱愛戶外生活,是個感覺遲鈍、自我中心、獨斷獨行的人。因為波妮健康不佳無法一起出外打獵釣魚,最後棄她而去。在分居的10年中,他完全不提供波妮生活開銷,與好幾位女性發生婚外情(並且把事情告訴她),每周到她住處一兩次,為的是使用洗衣機,看看有沒有商務電話的留言,每年和他做愛一兩次。
波妮出於強烈的道德標準,拒絕在尚有婚姻關係的情形下,與別的男性約會。她一直執著於丈夫,有時一看到他就生氣,有時卻仍迷戀他。生病、寂寞、和丈夫每週一次洗衣機之訪的折磨,使她的生活越來越消沉,可是他不願意離婚,不切斷他的電話,也不終止他的洗衣特權。
結婚21年的波妮,丈夫凡事都為她做決定,他是個萬事通先生,對她非常照顧,所以在他分居之後才了解「被照顧」會限制他的成長和自信,可是知道有一個人總是在保護和救援她的感覺實在很舒服。波妮罹患癌症的疾病,即使在分居10年之後,仍然固執地相信先生在外面照顧她。當治療師催促她回顧先生不在場時的生活,她就會非常焦慮。如果他發生緊急事件怎麼辦?他可以打電話給誰?沒有他的生活實在寂寞難以忍受。
顯然他是她不用面對嚴酷現實的象徵,其實並沒有人在外面,而緊急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並沒有象徵性或真實的人可以幫她解決問題。
第二個故事是與男性有一長串令人不滿意的關係的戴洛拉,她在35歲時嫁給一個心裡不成熟常常強迫對方的人。她結婚之前曾因慢性焦慮和十二指腸潰瘍接受心理治療,婚後丈夫一絲不苟的控制,很快就使她發現以前的焦慮實在算不了什麼。
他訂下戴洛拉週末的工作時間表,早上9:00到10:15整理花園,10:30到中午到雜貨店購物等。還要她把消費金額詳細列表,監聽她每一通電話,指責她花時間和別人在一起。沒多久戴洛拉就充滿焦慮和壓抑的憤怒,可是一想到分居或離婚就感到非常害怕。
戴洛拉就像波妮一樣害怕孤獨,雖然丈夫極度限制她,她卻寧可選擇婚姻的牢籠,而不願去自由的大街。她說自己就像被拋棄的人,好像沒有適當對象的女人,四處尋找偶然邂逅的單身男子。治療時只要請他想到分居,就足以引發嚴重而焦慮的過度換氣。
第三個故事是31歲的瑪莎極度渴望結婚,建立一個家庭。她交往多年的男友屬於一個神秘的教派,這個教派教導他越少做出承諾就越能得到更大的自由,以至於他是很喜歡瑪莎卻不願與她同居或做出長期的承諾。他警覺到她的需求,她抓得越緊,他就越不願意承諾。
瑪莎一心想和他在一起,因為他不願承諾而非常痛苦,然而她對他如此著迷,無法自由離開,每次她與他分手就覺得痛苦難耐,最後還是沮喪恐慌中打電話給他。他在分手期間非常冷靜,他雖然喜歡她,但沒有她也過得很好。瑪莎對他過於全神貫注,並沒有積極尋找其他關係,她人生的主要計劃,就是設法取得他的承諾,即使依照經驗和常理判斷這個承諾不太可能發生。
瑪莎讓自己的生活受未來掌控,當治療師請她想像放棄這位不願承諾的男友會是什麼情形時,她的反應是:「63歲仍獨自吃飯。」請她解釋承諾是什麼意思,她說:「它可以保障我永遠不會獨自生活或孤獨死去,」
瑪莎一直活在將來可能孤獨的恐懼中,他就像許多精神官能症病人一樣,並沒有真正活在現在,而是在未來中尋找過去(與母親的舒適連結)。瑪莎的恐懼和需要是如此巨大,使她無法和男人建立令她滿足的關係。她太害怕寂寞,不敢放棄目前並不滿意的關係,而她的需求是如此狂亂,以至於不敢離開預期中的伴侶。
以上述三個故事中的女性來說,連結的力量都不是關係本身,而是恐懼孤獨。在孤獨中最害怕的,就是缺乏神奇有力的他人圍繞著我們,觀察並預料我們的需求,並為其提供對抗死亡命運的盾牌。所以可以很明顯的理解,死亡焦慮能夠呈現在生活中的範圍是很廣大的。
以為的感情問題,其實與生存及死亡焦慮有關。
illustrator: lost7
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成為男人的方法」介紹
訪問作者:沈信宏
內容簡介:
像母親一樣厭棄男人,
讓我變成了這樣奇怪的物種。
(一塊失落的生命拼圖,一次勇敢的性別凝望)
以遭父親遺棄的兒子為始,
當他也成了父親,跟著孩子天真學步,
是否就能走回最單純的地方?
///
像母親一樣厭棄男人,
讓我變成了這樣奇怪的物種。
細聲細氣,被取笑沒有男子氣概。愛漂亮,被譏諷娘味滿溢。
我覺得男孩們似乎都和爸爸一樣粗野,總對親愛的人動手動腳。
當他開始意識到男生女生真的有差別的時候,家裡已經沒有男人了。提起家暴又外遇的賭徒丈夫,母親總瞟他一眼,怨憤難掩,「男人,不值得信任。」
他縮進羞赧的洞,他竟與叛家者同性別。
但一名卑怯小兵,如何宣誓效忠?身軀薄弱、聲音尖細且敏感纖柔的他,如何長成媽媽理想中,有肩膀又足夠強悍、不像爸爸的男人?
那種模樣,就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嗎?
傾圮之地長大的小孩回看著那個家,一刀一刀,刨挖出男性深深壓抑的傾訴與渴盼。沈信宏說,文學是一種真誠的練習。《成為男人的方法》便是他毫不留情的自我剖解。
傷口泛淚,洞裡曾經躲著遭厭棄的自己,原以為永無可能重見天日。
直到他亦成丈夫、父親,挺胸昂揚地起步迎向光之境,有他們同行。
作者簡介:沈信宏
高雄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
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中文所博士生。
曾獲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林榮三文學獎等。曾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與小說選。
著有散文集《雲端的丈夫》、短篇小說集《歡迎來我家》。其中,《歡迎來我家》入圍「二○二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書中所收〈兩個女人的故事〉由高雄文學館改編為劇本。
作者粉絲頁: 我是信宏爸爸,偶爾媽媽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壓抑自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咬手、拔頭髮、猛眨眼……從辨識警訊開始,讓孩子學會紓解焦慮,安定成長」介紹
訪問作者: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老愛啃指甲、考試流手汗、上學肚子痛、上臺就口吃、分離焦慮、社群憂慮、別人被罵他卻哭、分組就想逃、不斷洗手的強迫行為……
{{焦慮,需要被懲罰嗎?}}
→焦慮無法完全消失,但學會辨識、彈性思考、適切表達,大人跟孩子都一定能與焦慮和平共處。
◆◆◆
●市面少見,專門解決兒童、青少年焦慮的臨床心理專書。
焦慮是警訊,提醒我們:
孩子內心在受苦,無法解決,需要我們更細膩去觀察、去瞭解、去協助。
孩子不說,不表示沒事。
●焦慮未好好處理,將成為跟著孩子一生的噩夢!
「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書店老闆隨口一聲警告,卻在男孩心裡烙印上巨大汙點,引發害怕犯錯的無盡壓力。從此,他寫字一定要用尺才覺得工整,而寫錯字、數字有錯……任何小瑕疪都會立刻喚出創痛,爆發焦慮。
但是無論再痛,他從未對大人說。
那個小男孩,就是王意中心理師。他決定成為兒少心理師,正是因為傷痕累累地走過,更能體會:
●孩子內心焦慮,往往說不出口,但表現於外在行為是求救:「幫幫我!我想要擺脫痛苦!」
焦慮是很常見的情緒,說來就來,無法控制,更不能說停就停。焦慮不只表現在一處,可能同時有不同狀況。
壓制、懲罰和責罵無法解決焦慮,只是硬逼孩子壓抑情緒,但是焦慮的「源頭」沒有好好處理,孩子將一輩子受影響,失去自信,人際、學習與生活受挫。
本書針對從幼兒到青少年的常見焦慮狀況,協助大人先冷靜自己,同時提出具體、周全的方法,陪伴孩子舒緩當下的緊繃,進而學會當焦慮來襲時,更有能力跳脫情緒困境,出聲呼救。
【深呼吸,以靜心傾聽取代怒氣責罵,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定力量。】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四百萬!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壓抑自己意思 在 年少有為If I Were Young (華納Official HD 官方MV)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