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同甘苦患難,尤其是藍顏知己難遇
#這輩子難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士為知己者死,法正的前半生幾乎都效力劉璋,儘管他與劉備的相識、相知、相惜十分短暫,但應該稱得上是不枉此生了。 訂閱追蹤頻道|https://goo.gl/rB4ayd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劇:阿睿 剪輯:小葉 諸葛亮堅持北伐戰略是對的嗎?▶ https...
士為知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苦澀實驗》
最近,在職場過起苦澀的日子。對,在所謂正確的職場,還是會有讓投射者感覺到苦澀的邀約。
那一開始不要接受不就好了?職場打滾又不是一年兩年,是快要二十年,總會學到一點點以退為進、欲迎還拒的技巧吧?
可能是修得還不夠。然後,職場常態是,有些邀約,被包裝得客氣,”Would you please….”,真正的意圖其實沒在跟你客氣:”You go to do….”。不是洽詢,是命令。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會讓我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35歲以前,還很堅持知人善任這個原則,不懂得正確使用我,那何必再合作?士為知己者死,我沒有想浪費生命在消耗我的人身上。35歲以後,生活突然張牙舞爪起來,包括接踵而至的各項金錢支出,房貸、學雜、安家…族繁不及備載,也包括了血淋淋的職場現實:看重新鮮的肝、更勝歷練的腦。我於是脫胎換骨成,一個在職場上「珍惜自己位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從前我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戀棧,油條,很孬。
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矛盾,骨子裡我仍然高風亮節,但我知道,在過得起瀟灑的日子前,我得先彎腰存活,把一些基礎準備好。人生下半場,與其當一個盡情的人(那是我在上半場最擅長的角色),我更希望少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
而且,那些命令,打著邀請的旗幟,周而復始地在我的職涯中出現,到底甚麼意思,我也想搞懂。這會是一個hint嗎?還是一個將我的路途,從此帶往不同方向的邀請呢?
簡言之,我是一個負責替組織進行內外溝通的人,讓訊息好好地被說,也幫助品牌聽聽大家都怎麼說。我的工作,和許多人都會站得極為靠近,某部分也應證了我這十年以來的輪迴交叉主題:「極端」,和人們相處融洽,化解歧異,使他們愛屋及烏,是我熱愛的事。
但也因為跟人群站得近,對於我的職責,連帶也產生了極為多元的闡述和擴張空間:比方說,銷售,能不能叫好之後也叫座呢? 也比方說,預測,接下來到底會流行甚麼,讓大家瘋狂搶購,你能分析一下嗎?
曾經,有個我很看重的主管對我說,妳把自己看得太保守了,能夠推廣理念的人,必定能夠帶動其他的東西,銷售、人流、回購,化腐朽為神奇。為什麼要把自己只當成一個溝通的人呢?妳有沒有想過,妳可以憑藉不同歷練的累積,有天變成管理眾人的人,就像我。
ㄜ,我得說,當我的耳朵聽到銷售這兩個字,就自動關上了。即使他對於我的期許,不僅動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可惜,我志不在此。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我的數學程度大概只有小學五年級,可能會把公司賤賣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傻數鈔票吧。)
而包裹著如此期許的邀約,反覆出現了好幾年,前些日子再度被提到我耳邊的時候,我決定,要和這個宿命直球對決。我準備接受這個邀請,也形同對自己發起了苦澀實驗。
都說投射者如果應許了錯誤的邀約,最終將會收獲苦澀。我想知道,苦澀只能作為抵禦錯誤邀約的保護機制嗎?還是它有其他的意義想告訴我?
我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好,收到,will do。
過程當然是很曲折的,還很辛苦,有一種旱鴨子划水的尷尬。也是在笨拙感油然而生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我以為的、或我宣稱的那麼「具有彈性」。我的思考模式、執行技巧,跟著我自豪數十年的老經驗,一起逐步變老。許多被我一口咬定不可能的事,其實仍有可為。只是我的方式太舊、身段太硬。
看我笨拙的起手式,同事很過意不去,頻頻向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付我委屈了的樣子。說實話,開始時我覺得一萬個委屈,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把溝通的本位做好,導致必須用其他的方式,來證明部門的功能性價值。後來,她隨口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讓我立刻沉靜下來,「我知道,就結果論來說,這的確不是你的責任,也很難因為你做了甚麼,局面就有所扭轉。很多事情,就是『過程』,我們把『過程』好好走完,就好。」
好,別過度執著於「結果」,來拆解「過程」彩蛋吧。
爾後,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了解銷售的各項環節,東西賣得不好,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來自赤裸的人性,這是過去在設計高大尚的溝通campaign時,我很少碰觸或深挖的。
覺得卡住了,我就走出辦公室亂逛一氣,看隨性的快閃店、看豪奢的精品間、也沒放過剛來台灣拓展的文青小食據點,閱讀大量的書,從商模開發、文案力到記憶術,龐雜得一蹋糊塗。這些看似與我被交辦的功課毫無關聯,卻是投射者喜歡與擅長的事,觀察,歸納,反思,漫無目的地接觸全新的刺激。我把探射燈對外調節到最大亮度,看有甚麼會彈返回來。
彈返回來的,除了一些新的靈感,更有對於職涯定位的洞察。以及盤根錯節的恐懼。恐懼自己不夠能力,去做範圍以外的事。頭腦包裝出來的說法是,「我堅持初衷」。事實是我害怕嘗試未知後的失敗。
這些年來往往返返的職場本題,說穿了就是這樣。在初衷之外,你願意釋出多大的可能性?以戰勝妄自菲薄的預設心態呢? 會不會,關於職場裡「錯誤的邀約」,我太無限上綱了?這段時間,我不斷反問自己。
職場,比年輕、比價格、比經驗、比勞力;同時比膽大、比彈性。會覺得苦澀,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發起或接受了不應該由自己起始的proposal。但換個角度來說,由苦澀中累積出來的,讀空氣的能力、等待或搓合時機的身手、三折肱而成良醫的見聞,也成就了投射者洞見觀瞻的立足點。
苦澀實驗的結果,證明了,這項作業的確不該在這個時候,由我主導。不過,職場有時看重的是,過程中所展現的can do attitude。結果反而其次。問我覺得心裡苦澀嗎?當然啊,as always。
不過,我學到了一個消化苦澀的方法,那就是,把這段摸索的歷程,挑個好的時間,像case sharing一樣,分享給上位者了解,不要以為老闆萬能而無所不知,還會讀心術,沒有,他們忙到太關心眼前的事,而忽略外面還有一整個世界。讓對方知道你在過程中的碰撞,你新開發的可能,你在現階段的限制。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正確邀請與使用你。
我覺得,投射者在職場中的苦澀,在所難免。若真如此,何妨讓苦澀發揮它最大的利用價值,從苦澀中篩濾與精煉出自己的本質和潛能,也形同為正確的邀請,做好前置準備。
苦澀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士為知己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3月號 專欄】
.
職業足球員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當然,只限於國際知名的球隊。但足球員的生涯最多十多年,即使踢的是大球會,也要籌謀退役後的發展。一般而言,當上評述員或教練是留在球迷視野的好方法。兩者比較,後者當然較為尊崇,但在歐洲足球壇上,教練卻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首先要先理解,教練和領隊的分別。事實上,兩者很多時候都是一人身兼,但很多球會,特別是西甲,主教練(head coach)就是單純負責排陣、戰術,購買球員的工作另有體育總監等人負責。而英超有些球會,例如曼聯以前的領隊(manager)費格遜,除了戰術之外,還掌握球員買賣、青訓管理等行政工作。教練吃力不討好,因為一旦買賣球員等大權落在董事局身上,則空有理念,但頗受制肘。具體而言,就是教練有自己的一套足球哲學,想購入某些球員、想將隊中的球員善價而沽,但董事局也許會從商業角度、宣傳層面考慮,如此兩方易有衝突,一旦成績未如理想,教練就會成為代罪羔羊。
.
教練掌權,還有一個好處。一眾球星身嬌肉貴,而且正選只有十一人,正選後備之間的取捨考慮延伸到更衣室氣氛,還有球員的私生活紀律,都是無法迴避的問題。當教練大權旁落,球星自然知道發號施令者不過是有名無實的紙老虎,爭執之外,還會繞過教練與董事局直接對話,如此將帥不和,自然影響球隊成績。相反,一旦教練手操大權,即或你是天皇巨星,也不得不服膺其指導,會更有效實踐戰術體系。那麼,你也許會問,教練的威信從何而來?又如何建立威信?
.
一般而言,教練的威信來自兩方面,一是頂級球員出身,「踢而優則教」。這類的教練以皇馬的施丹為首,球員時代已是無出其右的中場領軍人物,三奪世界足球先生,是不少球星童年時的偶像。球技出眾,兼具魅力,所以施丹當上皇馬教練,即使執教經驗寥寥,卻治得一眾球員貼貼服服,進而問鼎不同比賽殊榮。值得一提的是,「同聲同氣」的吸引力,也是教練的優勢,據聞法國超新星麥巴比希望轉投皇馬,施丹的「同鄉」因素,也是消息甚囂塵上的原因之一。而且,昔日讓施丹得以大放異彩的球會正是皇馬,貴為名宿,說話特別有份量。而如果非頂級球員出身,則只能靠執教經驗和獎盃加持。這類教練多是由小球會、青年軍開始執教,逐步遷升、轉會。享負盛名的葡萄牙教頭摩連奴正是一例,球員時代司職中場,只踢過低組別球會。但因為精通六國語言,輾轉從助教到教練,帶領過不同球會奪過無數頂級殊榮。他先後兩次入主車路士,俱奪得聯賽冠軍,治軍嚴明,其足球理念雖然未必人人認同,但不少球員對他的「死心塌地」卻是鐵一般的事實。看過傳奇射手杜奧巴的掛靴感言,他說摩帥改寫了他的人生;又荷蘭球星史奈達、瑞典神鋒伊巴謙莫域都曾說過,願為摩帥而死。士為知己者死,贏得球員如此「重視」的主帥,絕無僅有。
.
——〈球場天下事〉
林溢欣 @yylamjayden
.
完整文章載於三月號《藝文青》。
.
三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專欄 #YY #藝文青3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2021年3月號
士為知己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士為知己者死,法正的前半生幾乎都效力劉璋,儘管他與劉備的相識、相知、相惜十分短暫,但應該稱得上是不枉此生了。
訂閱追蹤頻道|https://goo.gl/rB4ayd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劇:阿睿
剪輯:小葉
諸葛亮堅持北伐戰略是對的嗎?▶ https://youtu.be/saXcagncYWA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英雄說書LINE@|https://line.me/R/ti/p/%40bhw1846j
#法正
#軍師
#劉備
士為知己 在 士為知己者死,韓國最後的英雄,文在寅忍辱負重十年的複仇之路 的推薦與評價
談到為兄弟兩肋插刀,很多人會想到管仲那句耳熟能詳的: 士為知己 者死。但你知道嗎?在現實中韓國也有一位這樣為兄弟赴湯蹈火的人。為了給摯友正名, ... ... <看更多>
士為知己 在 看板YuanChuang - [推薦] 古代士為知己by 藍色獅完結 的推薦與評價
文名:士為知己
作者:藍色獅
網址: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918525
完成狀態:已完結
是否為VIP:是
分類Tag:
BG 軍旅 西漢 漢武 征戰 慢火 1v1 HE 優質男配 墨家 西域 樓蘭 匈奴 女扮男裝
文案/簡介:
他是如神一般的傳說,是呼嘯九天的驃騎將軍。
他率領鐵騎踏破胡奴,開拓了漢武的萬里疆域,創下不世功勳。
一將功成萬骨枯,輝煌功績裡埋有萬千匈奴人,也有他萬千的袍澤兄弟。
作為君王的一把利劍,在征討殺戮之後,
他如何來面對這如山的重負以及那一點深藏的惻隱之心?
她是墨者的後裔,血液裡浸透了俠與義的守律,為義父男裝從戎,
為同袍捨身潑命,為一諾可以棄功別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她的眼界超越了家國,鋤強扶弱,兼愛非攻,是她的信念。
他烈情似火,一旦明瞭自己的心就毫不退縮;她情深意重,
一經愛上,就生死不棄。在殘酷如斯、命如草芥的戰場中,開出最美的花兒。
僅僅是一段戰火情緣嗎?遠不止如此……
看獅子娓娓道來,讓你感受到,什麼是信念,何謂一諾千金。
人生得一知己而足矣,雖百折而不撓,身萬死而不悔。
心得:
這是第二次看這本書了,和第一次一樣看完總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平復心中的激盪與惆悵
,讓人有種不吐不快的抒發欲,極想用文字將在心中衝擊的情感一一疏導。
第一次看時因為阿曼之死對我衝擊太大,對霍去病印象反而不深,心中只對作者賜死阿曼
這件事耿耿於懷,甚至不想要再看這本書,太傷心了。
距上次看大約有1年了吧(或者更久),最近因為〈大漢賢后衛子夫〉這部電視劇又引起我
對這個朝代的興趣,於是重看了一遍《士為知己》,雖然阿曼死時仍讓我淚流不止,但我
這次試圖分析了一下為何子青會選霍去病而非阿曼,儘管最後我仍對阿曼真的死了有無限
的怨念。
寫這篇心得當然無可避免地要推薦藍色獅的寫作功力,全書都是用尋常字句寫成,但字句
的組合卻常讓我有「寫得真好!」之感嘆;在描寫人物性格方面也是用言行舉止來慢慢塑
造,而不是用許多華麗雕琢卻空泛的形容詞來做堆砌,真的就如她文案所做的承諾一般娓
娓道來,相當引人入勝!
這是篇由一生信念、袍澤之情和愛情揉為主軸的古代征戰愛情故事。
易子青(秦原)
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只為償還義父一家的救命之恩,軍中偶見故人而不相認,只因不想與
過往有所牽扯,但是,管得了言行卻管不了心。八百條冤死的羌魂,在父親不堪負重自戕
身亡後又將之扛在了肩上,成為她一生的責任。
一手好箭術,卻不顯不露,刻意射歪射近,只因與義兄約好了同進退。
荒山孤塚,不惜出手攻擊將軍,只為維護父親墓牌。
急流畔,救同袍一命而被對方上報是自己被他救,圓謊只因兩人皆性命安好。
大漠中,同袍生死一線,闖過刀林箭雨,置性命於不顧。
情竇開,生別離,欲遠赴樓蘭,再見無期,只因一諾千金。
聞惡訊,捨夫兒,兩匹千里馬一路疾馳,只為早一步報信警示。
遇刺殺,直面君王,直指野心,置生死於度外。
疫病虐,勇往直前,縱身死亦不悔。
子青說過最精采的一番話,是直言劉徹詭計時:
她仍轉向劉徹,唇角含著一絲輕蔑的冷笑,“陛下,我並不想狡辯,因為我不需要為沒有
做過的事情狡辯;同樣,你也不需要為想做的事情找理由。你雖獨尊儒術,但已故的太皇
太后尊崇黃老之說,有句話你應該聽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還從來沒有人敢這樣在他面前說話,劉徹盯著她,但是太陽穴上青筋凸起,眼底聚集著風
暴。
"你是想說,你不怕死,也不怕朕。”他冷冷道。
“不,我怕你!而且很怕……”子青站在那裏,荒野幼樹般柔弱而堅韌,
重重道,“我怕你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
子青GooD Job!!!!
有一點我十分不能認同的就是子青的味覺= =,只要是能吃的她都能吞下去,這是什麼
樣的神人境界(遠目)
還有,秦鼎扛的責任子青完全沒有必要繼續扛,那完全不干她的事,更甚者,她也是受害
者,簡單來說,她就是沒事找虐。
霍去病
因為上次看完後對他印象實在不深,這次我特地注意了這位男主角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
讓子青捨阿曼而就去病,畢竟,阿曼可是比霍去病更早向子青表白呀!阿曼甚至從出現後
就一路照顧子青呢!
霍去病最吸引人之處在於他的成長。從一個飛揚跋扈又跳脫的鮮衣怒馬少年,成長為一個
懂得珍惜每一條生命的將軍。在懂得「將帥要扛的,並不僅僅是輸贏。」之時,他真正認
識到什麼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寥寥數字,背負的卻是上千名信任他、聽他指揮、活生生
的性命。每一次的出征,不論輸贏,都是手底下將士們的以命相託。這份沉重,無人可替
,他只能一直一直地扛下去。
知道子青和阿曼之間深厚的情感,也不曾做過什麼幼稚的吃醋之舉,或者刻意陷害情敵這
樣的卑劣行徑。原本想任憑心意自私地將子青留在軍中不讓她隨阿曼離開,卻在阿曼一席
話後,幡然醒悟,忍痛割捨。
“你我心中都知道,且不論拳腳兵刃,青兒單憑性情便已是難得之人,世間難求。此生能
識得她,對我而言,是上天垂憐。”阿曼接著低低道,“無論她如何選擇,我都不會有任
何怨言,更不會有絲毫勉強。我只盼你也能明白,否則,她便是白白認得你了。”
他和阿曼,都有這樣的胸襟尊重子青的選擇,並且呈上最真摯的祝福。
也許是和子青扛下那八百羌魂相類,也許是彼此都知曉那份身不由己、避無可避的責任,
兩人才能一路相伴,生死相依。子青的行事、信念,正好給霍去病開了一扇窗,讓他看到
一個墨家子弟的風采與堅持,也讓他心中原就存在的善苗逐漸茁壯,進而盡己之力將征戰
損傷降到最小。
他對子青的情感,是日積月累的,有別於阿曼對子青的一見鍾情。他甚至在不知子青是女
兒身時,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後便下定決心要和她在一起,不為什麼,只因子青獨一無二。
若說世上有誰最懂子青,非霍去病莫屬。
阿曼(鐵力曼)
我看完第一次後會記住這本書就是因為阿曼。到目前為止,他仍是我看過的近百本小說中
最愛的男配角,沒有之一。
這次閱讀時,我近乎貪婪地珍惜他出現的每一個場景、說過的每一句話、做過的每一件事
,甚至每一次看到他就心就跟著難受一次。即使明知道他的結局,他死時還是無法遏止地
哭了,阿曼阿曼,你怎麼這樣就死了呢?
上次去查了資料,發現史實似乎的確是這樣發生,送往匈奴為質的樓蘭王子被刺身亡。這本書
大致上也是照著史實走沒錯,但我後來想了想,發現其實作者也可以讓阿曼詐死的不是嗎
?就像霍去病那樣,只是死在世人的眼中,此後他就可以海闊天空了,而且既然武帝都已
經派人把他哥送回樓蘭即位了,這個他視為枷鎖的王位正好可以丟棄。他的前半生已經太
苦了,好不容易讓他遇上生命中的曙光---子青,奈何這曙光竟也是他的夕陽,他甚至還
沒和乾兒子見上一面,怎麼就走了呢?
他對子青的好真的沒話說,實在是太好了,就好像.....傾盡他的生命去對她好一樣。
第一眼就認定她,一眼就看出她的本質,絲毫不顧自身處境執意要待在子青身邊,即使明
知匈奴部落對自己而言就如龍潭虎穴,好不容易才逃脫,卻因為子青的醫者天性而冒險陪
同保護,深入險境。
那支絕美而令人屏息的舞,他只為她跳;那樣熱烈奔放而真摯的舞蹈,足以打動每一顆心。
阿曼令人敬佩之處在於,正因為是自己心中摯愛,所以不願勉強子青要和在他一起,只要
子青過得好,即使身畔的人不是他,他也會放手;甚至在子青要跟他去樓蘭時,因為看穿
了子青已心屬霍去病,遂逼自己說出違心之語,只為了不讓子青受離別之苦,他那些故意
貶低子青的話,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劃在自己心上的刀。即使知道自己會日夜思念、知道沒
有子青的地方於他而言皆是一片焦土,他仍是將子青推到霍去病的懷裡,只因捨不得她傷
心難過。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下意識地仍在保護子青,將漢廷派來的殺手引入白龍堆的流沙群中
,只為了讓子青能平安回到霍去病和孩子身邊而不被他的身份所累。即使樓蘭是在夾縫裡
求生存的小國,他仍有他的傲氣與堅持,誓不向狗眼看人的漢廷低頭,甚至到死都不願如
劉徹的意,逕自將自己永遠留在了大漠中,就像樓蘭的守護神---火烈鳥。
引文一段
在樓蘭有一個傳說,相傳火烈鳥的羽毛豐滿之後便會一直往南飛,不停地飛,只為在南焰
山讓天火將自己的羽毛點燃,而後將火種帶回樓蘭,它們自己則在天翼山化為灰燼。
樓蘭的王族也是如此。 阿曼沒有愧對他們,他是為了樓蘭,將自己燃成了灰燼。
也許他沒想過自己最終還是會回樓蘭---他最愛卻回不去的故土,他深深愛著自己的故鄉
,但那裡卻沒有為他留下一席容身之處。他被親人、故鄉所拋棄,然而當樓蘭有難,他卻
又義無反顧地回去守護,保護自己的子民、維護大洪流中樓蘭殘存的尊嚴,直到生命的最
後一刻。
易燁
很討喜的一個角色,重看之初我還在想這是哪一號人物,沒什麼印象,直到後來他說出「
祖宗保佑」我馬上記起他來XD,實在太經典了!他也真就是個受祖宗保佑的幸運小子XDD
武帝
所有悲劇的源頭,造成一切悲傷的罪魁禍首!整個故事的大魔頭!即使最後有輪台罪己詔
也沒有用!傷害都造成了,人都死光了,民都不聊生了,再書面懺悔於事何補?
早幹嘛去了?!還我阿曼!!!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uanChuang/M.1418392915.A.1F7.html
※ 編輯: iwantgogo (1.174.133.215), 12/12/2014 22:19: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