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5/6,綠豆爸・粉圓媽在花蓮演講喔!
【阿德勒教妳成為教養孩子的專家】成長講座
講師:趙介亭執行長 /展賦教育教養團隊
5/06(六)09:30-12:30 社會福利館302會議室(報名參加,限30人)
【女力●平權-職場友善路人甲】母親節系列活動
依據統計花蓮有近七成的女性進入婚姻家庭,顯示如何在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與身心照顧具有重要性,婦女中心於母親節關懷女性就業狀況,營造性別友善職場,表達對母職的感謝之意,期待大家都能成為職場友善路人甲,共同創造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
------------------------------------------------------------------
※熱烈報名中,報名連結:https://goo.gl/IvhX35
------------------------------------------------------------------
【宣導記者會】
5/12(五)10:00-11:30 花蓮市斑馬公園(花蓮市林森路190號)
【女性簡易水電教學】
特力屋講師團隊贊助教學(報名參加,限30人)
※水電教學課程於宣導記者會後開始
【夜市趴趴走】微電影放映及有獎徵答活動
5/12(五)19:00-21:00 玉里夜市
5/17(三)19:00-21:00 壽豐夜市
5/20(六)19:00-21:00 鳳林夜市
【阿德勒教妳成為教養孩子的專家】成長講座
講師:趙介亭執行長 /展賦教育教養團隊
5/06(六)09:30-12:30 社會福利館302會議室(報名參加,限30人)
【女性的愛與能量寶典】成長講座
講師:許瑞云醫師 /波士頓大學醫學博士、慈濟醫院主治醫師
5/24(三)09:00-11:00 花蓮縣政府大禮堂(報名參加,亦開放現場報名)
※母親節系列活動現場皆贈送減壓小禮,感謝母親及所有照顧者之辛勞。
※活動諮詢電話03-8246385,如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
※於4/25(二)開放報名,報名連結:https://goo.gl/IvhX35
---------------------------------------------------------------------------------
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花蓮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
承辦單位:婦女救援基金會
協辦單位:花蓮市公所、特力屋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縣攤商發展協會、花蓮縣玉里夜市自治委員會
經費來源:花蓮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
※特別感謝特力屋贊助水電教學講師及減壓小禮
壽豐水電行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民轉型正義 穩健畫設傳統領域
pasuya poiconü浦忠成/東華大學教授(花縣壽豐)
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歌手巴奈及那布等多位原住民下午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歸還傳統領域;圖為原住民與聲援人士企圖進入二二八紀念公園內,遭警察阻擋。記者陳正興/攝影
此時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猶有原住民持續靜坐,表達對於原民會劃設傳統領域,僅針對公有地,而排除其中的私有土地的抗議。關鍵議題所指位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私有地,大宗的主要是國營的台糖土地、退輔會安置榮民的農場,以及過去漸次轉為私人所有的土地(如台東初鹿牧場、壽豐礦場、兆豐農場等)。
原民會處境亦如整體原住民族,本質結構上屬於弱勢;但每逢原住民族遭逢災變(內政部等)、土地遭到侵占(司法檢調)、資源匱乏(行政院國發會)、權益受損或法規不全(行政院)之際,族人首先責難的必是原民會。其實族人要認真面對的是,行政院其他部會能否支持原民會的政策?占據原鄉土地者如各類財團與平權會團體,及其政經人脈網絡,短期能夠輕易釐清?台灣社會對於原住民族意欲自主管理是否理解與支持?先不論這些結構性霸權的存在,逕以之責求原民會在傳領土地劃設能夠一步到位,全區入袋,這是過度的期待。
加拿大約一萬五千人的克里族在一九七一年起因魁北克政府在詹姆士灣上游開發水電林礦資源並發展觀光而提起的訴訟與談判,過程漫長而艱苦。人口不到萬人的尼斯卡費時百餘年追求土地權與自治,才在上世紀末實現。地廣人稀的加拿大,其原住民部落爭取土地領域自主管理尚且如此,地狹人稠的台灣要劃設幾占國土面積一半的傳統領域,談何容易?
恐怕最大癥結仍在於主流(漢族)社會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認知與接納的程度。如果追根究柢,在國家行政的政策考量、資源分配與自主管理上,原住民族與漢人社會是否確實同在一塊土地上?彼此間的語彙與思維指涉相同嗎?這樣的憂心並非無端。總統去年八月向原住民族慎重道歉,而至今仍有不少漢人朋友不解詢問:總統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這就是關鍵所在!
平心而論,原民會至少對於進行已十多年的傳領調查範疇予以初步確認;即使各方有不同的見解,所詬病的是原民會的策略與表述方法,而非實務上做錯。
長期投入傳領調查的林益仁教授認為原民會應該表明,這階段是劃設「公有地中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不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地」;熟悉加拿大第一民族土地與自治發展的施正鋒教授則主張,可參考加拿大克里族傳統領域劃設,區分為蛋黃、蛋白與蛋殼區域,逐次劃定、依序處理私權問題。曾任原民會政務副主委的陳張培倫教授也說:劃設傳統領域,如果納入漢人的私有地,(開發)也要取得部落同意,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原漢對立,因此能理解原民會「咬牙」折衷僅劃設公有土地。說明現實上確有不得不的苦衷。
原住民族擁有的傳統土地共有、分享思維,跟有土斯有財、安土重遷的漢民族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解決如此錯綜的問題,不易一蹴可幾,需要步調穩健,方可期其成功,原住民族歷史轉型正義最艱難的就在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