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木山騎自行車到萬里》
《蔡適應爭取外木山設置綠色載具據點》
北觀處接管外木山海岸風景區區域後,針對北海岸的自行車道串連,邀請交通部觀光局、基隆市政府研議相關的規劃,特別是幾次的說明會議,適應口頭和書面都向主管機關表示,外木山要設置綠色載具,才能活絡地方觀光,因為金山、萬里、外木山串起來後,北海岸的自行車道才算完整,目前外木山的自行車道,在執行了2千2百萬的優化工程後,從海興游泳池過去到大武崙沙灘沒有問題。
不過大武崙沙灘的部份,內寮里長 #嚴福神 希望大武崙沙灘意象和河堤整修的部份,能盡早規劃出方案,適應也請基隆市政府和北觀處多溝通、協調,提出符合地方需求的規劃,來讓自行車道串連減少斷點。
適應和 沈發惠委員、 賴品妤委員
會持續監督、推動這項建設,
讓基隆市與新北市的
#北海岸自行車道 串接順利!
#外木山自行車道
#基隆市政府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立法委員蔡適應
外木山海興游泳池整修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13、14次議會市政考察|富貴市場拆遷案、外木山貨櫃造型建築、太平國小發展定位】
第十九屆基隆市議會第13、14次臨時會,在3月17日至3月19日進行市政考察與檢討,實地到六堵工業區、富貴市場、外木山貨櫃造型建築、太平國小發展定位以及基隆嶼(基隆市議會沒有安排討論😓)進行考察。
以下我針對較重要的三個考察進行整理與提出我的關心,也希望市民朋友一起來關心!
#富貴市場拆遷案
位於信六路21號的富貴公有市場,因市府認定有安全疑慮,在與攤商租期四年約滿後,於今年(2021年)3月21日廢止使用。然而關於安全性的相關資料以及重建規劃市府都未提供與說明,再加上要求攤商與住戶遷離時發生許多爭議。於3月17日參訪完的下午,我和幾位議員希望於市政議會討論上與市府釐清相關疑點,如下:
1. 如程序一致性的標準不一,在相關檢測後,建築物是要進行拆除、補強還是重建,此未有統一標準並無法適用所有公有市場。
2. 安全性評估完整資料仍有不足或矛盾:倘若建物不安全當然該拆,但「不安全」不是嘴巴說說,應拿出完整評估來!要求市府提供目前結構鑑定之初評、詳評資料,並提出第三方公正的結構鑑定資料,亦請基隆市產發處提出議會報告中所提到的建築師評估「一年內要拆除」的佐證資料,最後是要求市府說明拆除的計畫與拆除後之規劃。
3. 市府應更細緻檢視住戶與攤商之關係:除了市政府提供的關懷訪視次數或些微補償費等已作為程序外,我更要求提供受影響攤商與住戶訪調資料,需包含身分確認、目前狀況等訪調紀錄、弱勢者需求等,以釐清目前攤商與住戶的需求,加速社會關係補償與修補。
以上資料市府和市長都無法在市政考察討論時說明或提供更完整說明,因此,包含我在內的幾位議員在此案進行結論時,將以上三點資料要求納入,卻在市長 「罕見」地於 #議會進行結論 #舉手發言 表示「安全不能打折,以上」之後,議長直接將相關資料與市府進行專案報告之結論刪除。
安全性不能打折我們都非常同意,但「建築物不安全」的說法不能僅是市長口頭說就成立,要有明確的檢測證據佐證,卻因為市長發言讓議會直接拋棄要求資料之結論,非常誇張。
富貴市場拆遷案之監督僅是憲法與人民賦予地方議會與民意代表之基本職權,地方立法機關基於監督制衡之職責要求行政權「補上相關資料」、「進行專案報告」卻被直接無視,讓人非常傻眼。最後我和幾位議員在恢復大會的最後發起臨時動議連署,才將相關要求作成提案、請市府於2021年第5次定期會前到議會辦理向議員進行專案報告,於後再辦理地方說明會。
#外木山造型貨櫃建築
外木山整體觀光服務設施分由北觀處與基隆市府管理,因應外木山發展觀光之需求,北觀處辦理外木山人行道及旅遊服務設施改善,如停車場規劃、人行道及自行車道拓寬、水域活動沖洗設施、景觀接題等,周遭海埔新生地緊鄰海興游泳池據點,接續外木山漁港旁的海埔新生地(協和街)的旅客服務設施和商店規劃以及整體空間整合則由北觀處提供1700萬與基隆市府自籌600萬共2300萬辦理規劃設計及後續工程。
其中針對外木山漁港旁的海埔新生地(協和街)將設置貨櫃造型的建築(以下簡稱貨櫃屋)以整合旅客服務設施、自行車租賃與商店空間。由於產發處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期細部設計,我也特別提醒,現地市政考察時經常使用此設施的海興游泳協會會員大哥大姐提出很多建議,都是基於使用者經驗,在細部設計時因將使用者需求蒐集並考慮。
另外,由於此處商業空間較小,很適合在地產業進駐,我也特別建議商店OT規劃除了營運考量以及服務規劃,更應該思考要如何和全台灣都有的「貨櫃造型商店」做出市場區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納入「在地特色」——此處鄰近外木山漁港,應將外木山在地產業如漁船家的海產商品帶入貨櫃屋的經營,甚至搭配假日的漁業市集做整體考量。
#太平山城發展定位
太平國小因碼頭沒落、人口外移與少子化,在2017年正式停止辦學後,基隆市都發處以太平國小為基地,以建築與設計者之家和基隆山海工作、山海市集等形式,用藝術和參與凝聚社區共識,積極投入太平山城的歷史脈絡挖掘、文化再現與地方創生,與在地一同在太平國小與其周遭社區歷史錨點上創生此處的山城文化,也以「港城丘的『丘』」將太平山城作為基隆市港規劃目標的定位。
未來將轉型成地方特色的亮點基地,因此目前正在進行空間整修,未來將會以活動策劃、在地進駐搭配委外經營持續深化。
由於有議員擔心太平山城難以抵達、需開車前往,但此處停車空間不足應重新規劃。我也特別建議都發處在大眾運輸規劃還未確立時,因積極透過發展「步行」路徑,保留「港城丘」的風貌與內涵,也就是,彰顯「從火車站前往太平山城只要15分鐘」的步行時間,透過盤點步行空間和整理山城的人行路徑,讓遊客可以更清楚如何走路就能抵達太平國小,並透過停駐點或店家的搭配,展現山城的特色並同時縮短「心理」距離,讓更多基隆人或慕名前來的遊客更能在港城丘的步行中感受基隆獨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