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像爸爸還是像媽媽?
大家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爸爸票數很多媽媽也不少😂
其實都有像啦~我們合力製作的咩!
我知道這時候很多人心裡想法是干我屁事,我不想知道….啊不是阿~這裡是我的版欸我不po自己的事分享不然po川普家裡的事嗎? 🤣
話說~我小時候就有雙眼皮眼睛很大也有可愛的下巴,只是後期不小心一直變寬又變大,五官變得很擁擠你們看了也很難理解而已….但是除了我從小左眼右眼彼此距離生疏之外,該有的我還是天生就有的😂
至於我老公其實如果他用小時候照片玩交友我一定是…..很認真跟他談心那一種但就僅止於談心喔!他算是一個越長大越工整的人,我們真的是徹底的兩款人🤣🤣🤣
(但他現在真的胖了很多,我在月子中心時有一個可愛的護理師說:之前看過我跟一個男生但瘦瘦帥帥的~他後來再看到我老公不好意思問,因為怕是不同人….但他仔細看了幾天又好像就是他!
我快笑死了….其實都是他只是他胖很多但其實也好,產後慢慢恢復身材說有伴一起健身一起認真)
最後老話一句,很多人看表面不知道事情原貌,又或者非常熱心關心要告訴你怎麼當媽媽,我知道新手媽媽內心很脆弱容易受傷…也知道你們明明很認真聽衛教與學習為什麼還要抨擊指責教導你~千萬不要在意!
沒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的狀況小孩的狀況,再專業的人也只會用分享不會告訴你怎樣才是絕對,更沒什麼好絕對的!
我們都在學習怎麼當媽媽,但沒有人有資格告訴妳怎樣才是好媽媽💪💪💪💪
PS:今天有一個網友問了我,你天上的阿公阿嬤知道你生寶寶了嗎?
畢竟他們是你最愛也最愛你的人,我看完超級感動的😭
我說:當然有啊~
我始終相信他們一直都在守護著我擔心我,我告訴他們今後不用再為我擔心,而且我已經長大還自己當媽媽了….不要再牽掛放不下我!
今後我不是一個人更會帶著當初他們一直讓我引以為傲的隔代教養,用他們充滿智慧的方式教育我的小孩,讓她正義有愛又善良❤️
阿公阿嬤別再為我放不下,儘管驕傲滿足開心的笑吧❤️
外雙眼皮長怎樣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開始我把「您已登入N號房」的照片放在Ig上時,許多網友表示想登入卻又怕事件令人髮指看完不舒服。但其實這本書雖說是由事件揭發者自述行動的真實紀錄,但為了避免二次傷害,其中並沒有詳細呈現影片的內容或是被害者的痛苦,而是著重描述作者追查事件的契機、中間遇到的阻饒、心理的壓力、情緒轉折及後續對韓國社會法律造成的影響。
N號房裡的性犯罪影片種類很多,其中使用deepfake技術進行「熟人凌辱」使用的犯罪模式令我印象最深刻。犯罪者透過影像合成技術將A片人物的臉孔任意置換後販賣,甚至在群組裡客製化競標自己想看的人物,從總統、網紅、明星到前女友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也因為這樣的技術日新月異,影像以假亂真,受害者因此得不斷澄清影片中的主角不是自己。 尤其當作者們在追查過程中,發現親近的男性友人竟也在房裡時,不免擔心自己也變成被害人。即使後續主謀「博士」被捕,受訪時,她們仍猶豫是否該露臉,深怕因追查而被狹怨報復,畢竟仍有太多躲在幽靈帳號後面的加害者還沒落網。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犯罪行為,最近鏡週刊就針對此議題做出相關報導。
看完這本書和報導後,我第一時間不免擔心自己受害,畢竟醫師的臉相當容易取得,我還轉念自我安慰有刺青又很壯的AV主角不多。聽到我這樣的反應,先生馬上冷笑的說,「妳也太傻,太低估AI合成的技術,人家存心要搞你,哪有可能辦不到!」
但這兩個小女生並未因害怕而退縮,即使看了大量不堪影片,產生可怕的殘影因此惡夢連連,他們仍持續追查,倡議催生相關法律,令我深深佩服。她們是如此的有勇氣,比她們年長又有一定網路聲量的我,怎能不更加關心社會,努力破解迷思呢?
書中我最喜歡的部份是第二部份,採用兩個女生交換日記的格式,帶出兩位作者的背景,如何組成追蹤團「火花」,又因怎樣的契機開始追查此事件。另外也能從她們日常遭遇的惱人小事看出韓國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好比頻繁卻被輕忽的職場性騷擾、公眾場所的偷拍、單身歧視、家庭刻板的性別分工,甚至連她們撰寫的女性政治人物事業專題,也被編輯修改成以外表、家庭、感情為主的八卦性質報導。
在各種她們遇到的韓國性別事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掙脫束衣」。這個運動主要是鼓勵韓國女性素顏、砸爛化妝品、剪短髮,來對抗韓國社會過度在意女性外表的氛圍。好比大學生沒化妝,就可能被男同學指責「妳沒帶臉出門」、「單眼皮要戴假睫毛、貼雙眼皮才像個女生」
。這樣的群體壓力下,女生往往得花更多的時間金錢才能符合社會的期待。
仔細想想韓國女生真的很少素顏上街,各種保養美妝產品還真是獨步亞洲、五花八門!只不過運動走到後來難免有點極端,以至於有些女生化妝打扮時還會被同溫層質疑不夠「女性主義」,這也讓作者在這樣的拉扯中,進退兩難。
回看台灣,除了某政治人物公開說過台灣女生素顏就是嚇人外,對於女性就該化妝打扮的壓迫,似乎沒有韓國那麼深。不過相對的,我曾看過批踢踢有大量文章討論「男生喜歡女生素顏還是化妝」、「男友不準我化妝怎麼辦?」,也有認識愛濃妝打扮的學姊交了新男友後,在對方要求下連粉底都不敢擦。彷彿化不化妝都會有人有意見,可以隨意說三道四。其實我一直認為這樣的運動背後精神應該是,我化不化妝就這樣,高不高興隨便你!
我自己在這方面倒是一直很自在,大學時期很愛畫煙燻妝、收集各種眼影、戴假睫毛,婚後也曾上過化妝課,學習看不出來有化妝的「素顏妝」。直到最近我則會故意素顏出席各種場合和講座,等對方問我怎麼不打扮時,我就可以半開玩笑地問他「蛤!有一定要化妝嘛?我這樣不美嗎?」說真的!還真的有主辦單位問過我,看他們被我反問啞口無言的樣子覺得好有趣。
另一個令我有感而發的點是其中一個作者,因家中沒有兒子,為了滿足爸爸的遺憾,勉強自己陪爸爸摔角、在爸爸面前大口吃肉喝酒、故作豪放,揣摩「兒子該有」的模樣。但相反地,她在男友面前又得扭扭捏捏,裝成食量小鳥胃的「小女人」。兩個皆是偽裝出來的樣貌,讓她深受委屈,直到她組成追蹤團火花後,開始努力追求真實的自己,力求不管在誰面前都要展現出最真的一面,而因此更幸福自在。
我還記得以前住院醫師時代,也曾怕被同事認定利用女性優勢而養成不哭、裝兇強勢的樣子。也擔心被病人認定太年輕,不夠專業,總喜歡板起臉孔故作嚴肅冷漠。但最後過猶不及又時常因不溫柔、臉臭而被投書,導致我有段時間非常矛盾、容易自我懷疑。直到有學姊提醒我作為醫師,其實就是發自內心拿出專業關心病人,和性別氣質無關 。至此之後,我在面對病人時就更加自在。面對各種關於「態度不佳」的投書時也更能坦然面對。畢竟人的氣質本來就是多元 ,先接納自己的不同面向,才能進而同理各式各樣的人。
看完這本書。讓我不僅對網路性犯罪的樣貌有概略了解,也因這兩個的女生勇敢追尋真相的過程,讓我感受到滿滿的力量。
如果你習慣用聽的吸收知識,我會推薦法客電台ep98專訪鏡週刊記者蔣宜婷和數位女力聯盟的理事長朱芳君律師,更能完整了解「deepafake」在台灣的猖狂及法律上的不足。另外針對韓國性暴力事件,其實還有一本「我是金智恩」值得推薦,我會陸續分享我的心得。
不過我得自私的說一句,大家如果預算有限,還是要優先預購我的新書「無框身體」喔!
#七月二十一日預購
#三本一起買免運
外雙眼皮長怎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這幾天過得好嗎?我很好,謝謝關心。從上週四公司開始實施居家辦公川已經待在家十天以上,從開始的超級不適應到現在已經漸漸習慣,雖然還是很想念在外面走跳,和朋友相濡以沫(?)的日子。
以前覺得「儀式感」只是貌似勤勞地做一些很懶惰的事,譬如挖耳屎前播放最喜歡的爵士清單,緩慢地將耳掏鑽進耳道,右腳必須翹在左腳上面,營造出一點莊嚴感。但困在家裡的時候沒有一點儀式感,很難消磨掉大量的零碎時間(不包括要帶孩子的家長們,辛苦了)。就像《甄嬛傳》裡的敬妃,那些零碎的時間真的會讓你把家裡有裂縫的磁磚都屬過一遍。
例如以前起床時就忙著刷牙洗臉、換衣服、想著要吃什麼早餐,進公司就無接縫進入工作狀態。但現在床和書桌距離只有五步,反正不出門刷牙洗臉弄頭髮更顯得沒有必要(?)所以買了瑜伽墊,每天早上去書桌之前我會先在墊子上做一些伸展和疑似瑜珈的動作,有時只是換一個地方發懶。如此開始工作前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完成了某些事,離成功人士的生活型態又更靠近了一些,。
再來,由於待在家和自己獨處的時間多了,便有了很多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像是「如果我留鬍子會長怎樣?」「如果我雙眼皮會長什麼樣子?」「如果我三天不洗頭會有擦髮膠的效果嗎?」「如果我夠努力,我的舌頭可以舔到手肘嗎?」「要不要買個帳篷在家營造旅行的感覺呢?」
事實證明,日子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在這段自我監禁的日子裡我沒有被無聊打敗,這樣充實地走到現在,而且最近還發現可以在全民Party上用手機和朋友唱K,連續兩個晚上和朋友們熱唱五個小時,也學了不少新歌。當然還有平時收藏在片單裡的影集和架上的書終於也有時間可以好好消化了。闊別兩週,我有可能變成一個飽讀詩書舌頭舔得到手肘的鐵肺歌手,想想這段時間真的有可能讓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
大家都在家裡幹嘛呢?我是不會問有沒有想我這麼卑微的問題的,但有的話我不介意你告訴我。
Stay home, stay 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