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枝椅的虧欠]
廿多年前,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會去購買整套的酸枝家具,寄箱船運到彼邦。那些年酸枝家私相對較化算,木材靚,師傅手工好。隨歲月洗禮,家具越變越美麗。
到了外國,才知道這些家具的矜貴。加拿大房子大,買IKEA家品的品質已經算是不錯,當地便宜的家具很多,貴價的,一般人買不起。
而這些酸枝家俬,竟成為了緊急回流家庭,送親友的最名貴禮物。
多倫多Suburb獨立屋林立的小街,住了亞裔華裔印度裔,白人是小數。大部份人各家自掃門前雪,唯獨一對黑人夫婦Mary和James熱情又善良,我們笑說,他們像「街坊福利會主席」。
Mary來自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丈夫來自南美洲北部的圭亞那(Guyana)。兩人祖先都是來自非洲,因十八世紀的奴隸買賣而離開祖家。移民加國後,太太從事護理,丈夫則做工程,子女都已在加國落地生根。現在已退休。
我們住這街廿多年,知道每戶情況。誰家剷雪機剪草機壞了,他們都會協助修理。近來有人在大房子裡成立非法劏房,租客不停更換,後花園一團糟,James向市政府舉報過,但不得要領,James很氣結。
搞非法劏房的人來自中國內地,James和我們認識很久,我也要花心思解釋,我們來自香港,有點不同。但在加拿大要解釋這一點,也不容易。
閒時James看球賽,花很多時間料理前花園。他的前園的草,永遠是綠油油茂盛的,你看過草坪的邊緣像地毯一樣彎下去的嗎?在加拿大,your lawn your fate.你的前園漂亮,你的臉上便有光。
「亞洲」在他們心目中很遙遠,James儲了很久的錢,花巨額參加了一次「遠東旅行團」。他們數年前參加旅行團到中國旅遊,登長城遊長江,短暫到過香港。路經香港時,他們到離島長洲拾了一塊木頭,把香港區旗黏上去。當他們把木頭展示給我看,我看到笑不攏嘴。在他心目中,香港就是中國南的一個城市,你們之間有甚麼瓜葛,他很難了解。
James和Mary的子女長大,都搬走了,去了加拿大另一個省份。他女兒是加拿大皇家騎警,很強壯。那時香港反修例運動,她那位騎警女兒反而告訴我,她支持香港示威者。但談到Black Lives Matter,她一定站在非洲裔美國人的那一邊。
「遠親不如近鄰」,他知道我家人情況,我請他們多關顧。每年探親,我會從香港帶點茶葉或中式餅食,毃門探望。他們會招呼我入厨房,吃件餅飲杯茶閒話家常。
去年夏天,家人急病,我由香港打長途電話到加拿大請這兩位鄰居幫忙。Mary是退休護士,即使面對疫情威脅,無人願意去醫院,她還是二話不說開車把家中老人送往醫院治理,如救命恩人。到我買了機票飛到那邊,已是一星期後的事。
反而是老人始終介懷。出院的時候堅持不讓Mary開車接走,我又花了很多心思安排一個香港移民朋友接老人出院。
後來我們賣屋回流,把家具送人。Mary很喜歡我們的酸枝椅子,幾十年前師傅的手藝加上靚木材,今日難找。她拿走了幾張酸枝椅,配襯她的西式家具也甚美。她還很客氣,不想接受免費禮物,偷偷把一點錢放入一張Thankyou Card塞了給我。他們有舊派人的禮儀。
我們承諾她,上飛機前把最後一張酸枝椅送她。然而,往飛機場的車到了,我回到屋子裡,赫然發現那張酸枝椅不翼而飛,原來家人把它送了別人。我很怕失信於人,怒火中燒,反而是Mary安慰我:「不要緊,椅子主人應該忘記了。」
對於「非我族裔」,部份香港移民還是十分抗拒。我家老人,曾經不讓我到訪芝加哥,說「黑人區很危險」;又不准我叫Uber,原因是開車的都是有色人種,的確我坐Uber時,跟印度新移民談得興緻勃勃的。而士嘉堡住很多斯里蘭卡人,我條街也有一個印度家族,男戶主是開計程車的。
每次聽到移民廿多年的老人跟我投訴「黑人怎樣」,我就拿Mary James跟他們討論。「全條街對我們最好的,不是香港人鄰居,而是Mary and James, 他們不是黑人嗎?」老人曾經說過,Mary和 James的皮膚黑得發光,我卻覺得極漂亮。
他們的心,最漂亮。
直到今天,Mary和 James都有電郵跟我聯絡,上飛機前,我悲從中來,Mary抱着我的肩,我忍不住在她懷裡哭了出來。Mary仁慈地安慰道: 「Vivian, you have done all you could do.」 我哭得更厲害。
(專欄原刊於明報,此為增訂版,朋友指正此套家具為黃花梨, 不是酸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年前開始上載的第一輯-更新版)卡薩羅馬堡壘主人亨利.米爾.柏拉特男爵(Sir Henry Mill Pellatt)於1859年出生, 17歲畢業於加拿大的阿波爾學院,隨後便進入了家族經營的柏拉特股票經紀公司工作. 1882年愛迪生發明了蒸氣發電機,機敏的亨利查覺到透過電力可以獲得龐大的利潤,於...
多倫多短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旅遊回顧 | 人生第一次的出國旅行
2021年的三天元旦連假Y編就只賴在家裡軟爛,突然想起我似乎很少在粉絲團裡分享一個至今我依舊很喜歡很懷念的城市,而這個城市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的首個目的地——加拿大溫哥華。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的出國旅行,是在2007年還在念大學的時候,當時由於自己一直懷抱著研究所想出國留學的夢想,於是父母同意在暑假時先讓我一個人獨自去加拿大多倫多遊學一個月感受一下。
在當時連飛機都沒搭過的我,不知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勇氣,就這樣買了長榮先飛溫哥華的機票,先在溫哥華短暫停留個兩天,再飛往遊學的目的地多倫多。就這樣帶緊張又有點興奮的心情,就一路飛到加拿大。10個多小時的航程,在飛機上實在沒什麼睡,抵達溫哥華機場時,對於出入境程序還矇矇懂懂的我,就這樣面對了加拿大海關的入境審查。
當時加拿大海關問了我幾個問題,但不知是太過緊張亦或是頭腦還沒清醒,整個突然吱吱嗚嗚無法好好的用英文回答,而許多證明文件也都留在電腦裡,沒特別印出紙本來。海關看著我獨自一人,以為我英文似乎聽不太懂,還特別叫了中文的翻譯來協助我回答,幸好最終還是成功的入境了加拿大。
就這樣在溫哥華的第一天,在當時行動網路還不是非常發達的時候,靠著一本旅遊書和紙本地圖,就這樣一路逛了Canada Place、Gas Town、溫哥華美術館等市區景點,甚至自己還特別租了一輛腳踏車,自己獨自繞了超大的Stanley Park一圈。
當時的心情只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的雙腳居然踏在別的國家的土地上了,對於溫哥華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新鮮,那種興奮感至今仍就難以忘懷。而溫哥華悠閒的生活步調,還有處處都是公園綠地的生活環境,也讓我就此愛上了這座城市。也因為實在太喜歡了,甚至4年後又帶著媽媽再次重遊一次。
如今依舊無法出國的2021年,只能回頭翻翻過去的照片來回味。雖然現在看到十多年前當時對於攝影一竅不通的我所拍下的照片,只覺得慘不忍睹,不過那種在國外什麼都是第一次的新鮮感,之後還真的沒有哪一趟旅程能有相似的感受。不知道大家人生第一次出國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justgotraveler #旅遊回顧 #第一次的出國旅行
#加拿大 #溫哥華
多倫多短租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些年我喝的綠茶之牽手女孩】(後記-完)
先補充一些粉濕的疑問或有誤解的地方:
1. 第一次在她家發生「付費會員的深度內容」時,我是有戴的,而且是她提供,因爲我當天根本沒預料到她會留我。(我問她為什麼有準備這個,她給的說法是「女生要懂得保護自己」
2. 房租部份她有支付,我一開始有跟她說可以不用給,但她堅持要給,她的說法是不想被覺得用身體在抵房租。(租金基本上是她原本租屋處的一半再少一點)
3. 真正的工具人另有其人,他比我可憐很多。(後記會提到)
4. 她在離開加拿大的前幾天就託工具人幫她搬家,等於是我離開後的一週內她就先離開我家了。
5. 我跟她共赴巫山那麼多次,為什麼沒搞出人命?啊我就有準備「人生意外保險套組」啊⋯⋯
【後記】
短暫的愛情驟逝,那天我掛上電話後本以爲能夠壓抑住失戀的情緒,我不斷的告訴自己「感情本來就是這樣」、「得失心不能這麼強」、「我沒事」。
但,我錯了。我沒想到自己沉淪在她給過的溫柔鄉裡竟無法自拔,我笑了,我哭了,我瘋魔般的想以笑聲代替我的哭聲,但此刻的我,竟連聲音都發不出來,每滴淚落下的聲音都清晰的震耳欲聾。
我想挽回,挽回這個讓我曾一度就要將天上的星星摘下給她的這個女孩。我想告訴她「我們不該是這樣的」、「我若有不好的地方我改」、「我們可不可以重來?」
接下來的幾日,我仿彿靈魂被抽空了一般,我面無表情的過著日子,在父母面前強顏歡笑,當我老母問起那女孩時,我只能避重就輕地說「我們分手了。」我老母一聽便責備我「你是不是對人家不好?一定是這樣。」
我只能苦笑辯解「沒有,我們只是個性不合。」
但依我老母那種千錯萬錯一定是自己小孩錯的想法,基本上我還是被唸到臭頭。
那晚我拿起了手機,小心翼翼的在LINE上敲出「回到我身邊,好嗎?」她已讀但遲遲不回。我想起我們還要好時提過要一起經營「外匯車進出口」的生意,我在LINE又打出了「妳不是說要一起弄生意賺錢的嗎?」
「一起做生意賺錢可以,但我不想跟你複合。」她終於回應了。
我這時心想,只要還能有往來,也許就有機會吧?後來,我變成盤算著用利益的方式讓她留在我身邊,我不知道當下的我為什麼這麼蠢,明知道用利益維持的不可能會是感情,但也許就像我前面說的,我早已沉淪,我千方百計地想挽回她。
佛說「執著是苦」。
我的執著不僅讓自己痛苦,也促成了心魔的孳生,我知道當我想挽回她的那一刻起,萬劫不復。
幾日的交談,我刻意的避開感情話題。直到那天我們約在土城見面,要一起去某家外匯車商洽談進出口的事情。完事後,我們在捷運裡,我看著她說「我們,真的不能在一起了嗎?」她皮笑肉不笑的搖了搖頭。
我苦笑了一聲,說「其實,我可以把生意大部份的利益都給妳,什麼六四分、八二分,我並不差那些錢,妳要全部我也能給妳,我只想妳留在我身邊。」
聽完我這些話,她用著一臉憐憫的表情說「天啊,聽著我都快哭了。但是,我們真的不適合。你知道嗎?如果不是要一起弄這個生意,我都沒想過要再跟你聯絡。」
「妳的意思是,我們之間有生意才有朋友可言嗎?」我說。
她不語,只是點了點頭。
我們就這樣沉默了許久,我的心已經想不出什麼話來,我不懂是什麼讓她如此堅決的離開我。
隨著捷運裡的廣播到站了,她向我說了一聲「掰掰」,轉身頭也不回的離去。我一個人靠著窗,看著窗上被黑暗映出的我,憔悴了。
我搭上了回嘉義的國光,不知怎地,我拿著手機敲出了「對不起,我想一起做生意的事就算了吧。」
「為什麼?不是都談好了嗎!?」她秒回,語氣裡帶了點責備。
「我沒辦法接受有生意談才有朋友可言的這層關係。」我說。
「隨便你吧!你這個偷看我手機的變態!」她憤怒的說。
我黑人問號臉🤨
待我要再回傳她訊息時,她已經把我封鎖了。坐在車裡的我,這回我沒有哭,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難過,我的心魔在拉扯著的思緒,最後,我選擇把她的LINE刪除。
我真的解脫了嗎?
那幾天時不時哼著李千娜的歌....
「再愛的 再疼的 終究會離開
再恨的 再傷的 終究會遺忘
不捨得 捨不得 沒有什麼非誰不可...」
我說服自己的心魔該放下了。最後,我去台中找了個朋友,她也知道她...
「幹,沒想到你說的女友是她耶,那時候是有聽說她搬走了,沒想到是搬到你家。」
「她就蠻神秘的呀。」我說。
「你不知道在我們這些圈圈裡面,我們都覺得她很婊嗎?她對每個男生都嗲聲嗲氣的,然候女生她都當空氣。」
「幹,我都不食人間煙火幾年了,我怎麼可能知道啦。」我說。
「她有個工具人,那個男的被她拒絕很多次,但是她會一直找那個男的吃飯,然候那個男的剛好是我室友。」
「妳說的不會是那個XXX吧?」我問。
「對呀,然後她從你家搬走,就是找工具人去搬的呀!她要留在台灣幾個月,東西現在堆在我我家到處都是,就那個工具人答應讓她放的。工具人還問她跟你什麼關係,她說朋友而已。」
「哈,她搬來我家要租的房間根本沒有床,他覺得她跟誰睡一起?」我笑著說。(PS. 北美這裡租房時房東沒有義務要提供家具)
說真的,我其實挺同情這位工具人,被她拒絕了好幾次,最後還幫她搬家,什麼都沒吃到。
跟這位友人聊出她一堆內幕後,我豁然開朗。雖然從知情的友人口裡發現綠茶瞞了我很多事情,但我倒是很慶倖,因爲我除了時間之外,並沒有損失什麼。
喝綠茶的故事到此結束了。
後來聽到她的名字時,是另一位友人跟我說綠茶回到多倫多後跟一個老外在交往。再後來是去年變成跟一個Canadian born in Taiwanese的台灣富二代在交往。聽說對方長的像大蕃薯,但家裡靠北有錢,綠茶還到處跟別人說對方有多好,她遇到真愛等等的屁話。
幹,當初交往時,明明講說自己不看重錢財也不是為了要拿身份,說要靠自己的。
現在想來特別諷刺。
(完)
最後來聽一首黃明志寫的好歌,這首歌有他媽戳中我。
#內容沒有虛構
#沒有參水豪洨
#事實就是事實不需編
多倫多短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四年前開始上載的第一輯-更新版)卡薩羅馬堡壘主人亨利.米爾.柏拉特男爵(Sir Henry Mill Pellatt)於1859年出生, 17歲畢業於加拿大的阿波爾學院,隨後便進入了家族經營的柏拉特股票經紀公司工作. 1882年愛迪生發明了蒸氣發電機,機敏的亨利查覺到透過電力可以獲得龐大的利潤,於視訊樹成立了多倫多電力公司. 1889年亨利成功地獲得了獨家為多倫多提供30年電力的合約. 同時又斥資鉅額投資橫貫加拿大全國的太平洋鐵路, 大量購買加拿大東北的地產公司股票,短短幾年間投資獲利高達當時的400萬加幣. 1902年在尼加拉瀑布興建了加拿大第一座水力發電廠. 此舉讓亨利成為了加拿大金融界的當紅炸子雞. 其實亨利的發跡不僅僅只依靠他敏銳的膽識以及魄力,更是依靠在軍界的人脈, 亨利一生效忠於英國皇室,在學生時期即加入了女王步兵團. 1905年,亨利獲得英王愛德華七世冊封男爵頭銜,表彰他為加拿大軍界的服務以及為加拿大電力發展所作出的偉大貢獻.亨利男爵生性浪漫,為了讓行動不方便的妻子瑪麗可以欣賞美麗的歐洲建築,便請到最好的設計師使用最好的建材來修建一棟歐洲古典城堡樣式的房子, 以此做為送給愛妻的禮物. 1909由加拿大建築師E.J利諾斯繪製藍圖 開始興建他畢生的夢想, 在一個可以俯瞰多倫多市區的地方蓋一座中世紀風格的城堡. 卡薩羅馬是北美最大的私人住宅,主體是三層樓的中世紀城堡,主廳高達60英尺是整個古堡的焦點, 城堡內共有98個房間一部電梯等等整體設計追求英格蘭風格. 溫室花圃地面的大理石進口於義大利.花圃內還安裝了在當時十分罕見的蒸氣水管,以保持室內溫度. 其中也有一套客人房間採中國風設計裏頭收藏著亨利的東方骨董整個古堡內有如博物館美輪美奐,卡薩羅馬的美麗是絕對令人讚賞的,但令人更印象深刻的則是古堡主人戲劇般大起大落的人生.亨利夫婦樂善好施,資助女王步兵團 維多利亞護士團 以及多倫多天主教會,夫人瑪麗出任加拿大童子軍首任軍長並於1919年在卡薩羅馬家中獲得童子軍最高榮譽-銀魚獎章.亨利男爵以及他的夫人在城堡中度過了一生最美好的時光.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亨利投資的大量房地慘因為戰爭貶值,戰後經濟暴跌使他的股票變的一文不值.一連串的巨變使得亨利只能開始變賣家產. 1923年亨利為了不要失去爵士封號,同意銀行拍賣他位於卡薩羅馬家中的收藏骨董以及藝術品,5天的瘋狂拍賣,在這場被稱為世紀大削價的拍賣中,一座價值1500美元的野牛銅像只賣出50美元,總共拍賣獲得14萬元還不及當初亨利投資於這些藝術品的十分之一. 據說那天是亨利一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亨利爵士一家黯然離開卡薩羅馬 一年之後他的夫人便去世了. 1937年同濟會俱樂部把卡薩羅馬租下並發展成一個旅遊勝地. 這棟美輪美奐的城堡因為亨利男爵的故事更增添了許多色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zsGxqTWpM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