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地理小百科,新聞回顧)
(臺灣人民深深感謝,我們都熱愛自由🌻)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發文,表示「 #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許多臺灣網友湧入留言致謝。
人口不到300萬人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今天宣布,捐贈2萬劑AZ COVID-19疫苗給臺灣。臺灣網友除了火速湧入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推特留言感謝,也在社群平台上熱烈討論各種「報恩」方法,有人立刻下單買立陶宛巧克力,得到店家熱情回應。🥰
🇱🇹立陶宛巧克力專賣店: Rūta (露特)。
https://www.ruta.com.tw/pages/ruta-chocolate-story
🇱🇹立陶宛在去年2020年04月21日接受我國中華民國政府(臺灣)的口罩捐贈,共計10萬片醫療級口罩。立陶宛外交部長林克維丘斯(Linas Linkevičius)當時特別在Twitter以繁體中文推文表示感謝,並「高度讚賞這種精誠團結(抗疫)的行動」。🥰
🇱🇹2021年03月05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將在臺灣設立辦事處,此舉被外界視為對中國的一大挫敗。
🇱🇹立陶宛近來挺臺灣力道增加,有50名政治圈以及教育圈人士於3月16日組成「立陶宛-臺灣論壇」,將推動與臺灣的關係。成員包括現任經濟部長Aušrinė Armonaitė 、外交副部長Mantas Adomėnas、首都維爾紐斯市長Remigijus Šimašius等。🥰
⚠面對中共政權,推展歐盟來往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新疆(東突厥)維吾爾族「再教育營」(集中營)的迫害人權爭端。2021年05月22日,立陶宛表示已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認為這個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國分裂歐盟的因素。
🇱🇹立陶宛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譴責中國對新疆穆斯林少數族裔維吾爾人犯下「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立陶宛國會也要求聯合國調查中國在新疆設立的拘留營,同時要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檢討歐中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再次被蘇聯吞併。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
#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
又稱 #自由之鏈 或 #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9月6日,蘇聯政府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
2004年5月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 #歐盟。
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 #歐元區 第19個成員國。
這是位於歐洲,波羅的海附近的國家,地理課本時常稱呼波海三國,由北至南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他們面積並不小,確實人口規模約略是百萬人口。立陶宛的面積是65,300平方公里,接近我國台澎金馬的面積2倍,人口為2,794,329,大概是台中市的人口規模。
波羅的海,「的」唸成ㄉ一ˋ,英文是Baltic Sea。是中歐和北歐之間的陸間海,海域橫貫北緯53度至北緯66度,東經10度至東經30度,介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部分、歐洲大陸和芬蘭諸島之間。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波羅的海」一名的來源沒有定論,它可能與日耳曼詞彙belt有關,指代兩條貝爾特海峽,但也有人認為它來源於拉丁語詞彙balteus(腰帶)。
立陶宛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理事會、聯合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約及歐元區等國際機構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屬於 #高收入經濟體 並為 #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
2018年9月,維爾紐斯觀光發展局新推出的一系列廣告短片和海報,就是以「#歐洲G點」這個名號來做城市行銷,幽默主打這個不為人知的「極樂天堂」,一旦有觀光客能「深入秘境」直達終點的話,馬上就能體驗到一波波高潮迭起的旅遊快感。
這樣概念是針對年輕世代的笑點來設計,看到的人多半也都是會心一笑。然而,在立陶宛這個天主教國家,有一群人可是笑不出來,他們就是教會神職人員。
立陶宛主要的觀光地包括首都 #維爾紐斯、#考納斯(立陶宛語:Kaunas,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和舊都)。立陶宛現在有三處世界遺產,是 #克爾納韋、#維爾紐斯舊城 和 #庫爾斯沙嘴。
克爾納韋(立陶宛語:Kernavė)是立陶宛的一個地方,以前是立陶宛大公國的首都。
維爾紐斯擁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的格局,環繞市政廳發展起來。主幹道Pilies街將宮殿與市政廳連接起來。從這裡向外放射出許多狹窄、彎曲的街道,兩邊布滿教堂、店鋪、手工作坊、貴族的府第和隱蔽的庭院。
維爾紐斯舊城的規模較大,面積達到3.6 km²,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蹟都集中於此。舊城內將近1500座建築物,分別建於幾個世紀,形成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的壯麗輝煌的藝術效果。儘管維爾紐斯以巴洛克城市著稱,這裡也有許多哥德式(如聖安娜教堂)、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如主教座堂)和其他風格。
庫爾斯沙嘴: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沙洲,把庫爾斯潟湖與波羅的海分開,長98公里。目前為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和立陶宛所管轄。
資料引述:中央社、上報、蘋果日報、轉角國際、中央廣播電臺、Wikipedia。巫師地理小編彙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30的網紅初心者鉄道探検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
「多哥文化」的推薦目錄:
多哥文化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幕後大揭秘:後台小職人CrewKids▪️
丫前兩年有看過兒童話劇、音樂劇 (這兩年呢?無。疫情嘛😒 ......),每個星期也有參加劇團的兒童話劇班。但對於舞台幕後如何運作,她全無概念。
剛剛星期日去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參加了《後台小職人》活動。小朋友在演藝學院哥哥姐姐指導下體驗燈光💡、音效📣和舞台佈景及道具🎭這三大部門的工作。
一開始分成三組,每組四個小朋友到不同部門「訓練」。每完成一項可拿到襟章,合共三個。
+++
丫到「佈景組」時,導師問,佈景通常見到什麼?
丫快速舉手答:有人,有時有車,多人就出車。
善良的導師回答:嗯,人有時都係佈景。
導師再細問,她又牛頭唔答馬咀「........要記錄寫低.....講咩事.......」,無人明。她突然不明大家不明什麼:「咁你又話報警?!」
咳,可見她真的完全不明什麼是佈景,所以要去學。
++
這workshop以家長角度來說搞得很好。
每組只得四個小朋友,試玩、體驗的過程很多;哥哥姐姐也愛心無限,其他工作人員的支援也很足夠 (家長可坐著專心發呆)。
體驗完三個部門,你以為玩完?最後的彩蛋是有個即場的迷你表演 (很精彩),由小朋友擔任幕後。
少女時代的我有玩過話劇,因此對幕後有點皮毛認識。望著她學習不同部分的工作時,感慨當年我中學才接觸的事情,她六歲已有機會去體驗,幸福啊。
丫說超好超好玩,下次想再玩,也想學習燈光技巧 (回家不要搞我的燈謝謝)
+++
🔍 下星期六日即12-13/6,還有六場。
但,門票,已賣光光 (不要打頭)。
西九文化區定期有舉辦親子文化活動。
自己去follow........
Facebook: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西九文化區
#後台小職人
#crewkids
4/25
多哥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白沙屯進香 Day9 通霄慈后宮 - 白沙屯拱天宮
「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盡全力為你加油,快到家了!」
這是我第一次走白沙屯媽祖進香,以前跟著奶奶去進香,總是只記得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但這次,真的不一樣。
在出發前我甚至還不清楚「進香」和「遶境」的差別,只知道,報名白沙屯媽祖就對了!
懵懵懂懂的踏上了這條路,但我從來不知道這九天竟然可以了解那麼多,知道這麼多,認識這麼多人。
結緣品、頭旗、山邊媽祖、急行軍、萬年香火、壓轎金、進香旗、報馬仔、報起馬、報落馬、換八人大轎等等,我原本什麼都不知道,這九天的途中,卻遇到了好多哥哥姊姊,無私的跟我分享,把每個不同的意義告訴了我。
才知道哇!這一趟進香真的很不簡單,他不只是走路走到北港再走回來而已,而是富有很多文化含義的。
一年多前當我走進宮內時,還記得自己那突如其來的潰堤,那種感動,那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溫暖又感動,就在今天,我們走回白沙屯拱天宮了。
看到媽祖進宮,我們大喊「進喔!進喔!進喔!」愈喊愈激烈,愈喊愈高亢,這就是一種力量,讓我們齊聚一堂,放下所有心結,呈現最無私的一面,完成這趟路程。
「很多事情做一次就夠了,但進香絕對是這輩子都要做的事!」
台灣人必做的事:徒步環島、游日月潭、登玉山,我真心覺得一定要加上「進香活動」,這才是最象徵我們台灣人的熱情啊啊啊!
辛苦大家了,明年再與你們相會 ❤️
💡 明天發布最後一集進香影片,大家敬請期待呦~
多哥文化 在 初心者鉄道探検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地図帳 https://amzn.to/2PQ6rd1
ドメイン取るならお名前.com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G373+3WIDUY+50+2HEVMR
ナウでヤングなレンタルサーバー!ロリポップ!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Z1UR6+348+60WN7
2021年1月4日撮影
門司港駅(もじこうえき)
JR九州。鹿児島本線
1891年(明治24年)4月1日 九州鉄道(初代)が門司駅として開設。
1897年(明治30年)4月20日 門司 - 小倉間複線化。
1901年(明治34年)5月27日 山陽鉄道が関門連絡船を就航。
1906年(明治39年)12月1日 山陽鉄道が国有化され関門連絡線も国有となる。
1907年(明治40年)7月1日 九州鉄道(初代)が国有化され帝国鉄道庁が所管。
1911年(明治44年)10月1日 下関 - 小森江間で貨車の車両航送開始。
1914年(大正3年)
1月15日 東方より200メートル移転し現在の駅本屋が完成。
9月 関門連絡船用桟橋竣工。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門司 - 外浜間貨物支線開通。
1942年(昭和17年)4月1日 関門トンネル開通計画に伴い門司港駅に改称。
1964年(昭和39年)11月1日 国鉄関門航路が廃止。
1974年(昭和49年)10月1日 貨物営業廃止、旅客および手荷物扱いのみとなる。
1985年(昭和60年)6月1日 荷物扱い廃止。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国鉄分割民営化により九州旅客鉄道が継承。
1988年(昭和63年)11月18日 駅舎が重要文化財に指定答申される。
1993年(平成5年)6月10日 駅前のロータリーを移転し、噴水を復活させ広場とする工事が完了。
2007年(平成19年)11月30日 近代化産業遺産(31.北九州炭鉱 - 筑豊炭田からの石炭輸送・貿易関連遺産)に認定。
2009年(平成21年)
2月6日 近代化産業遺産 続33(09.鉄道と港 - 関門航路関連遺産)に、関門連絡船通路跡とともに認定。
3月1日 ICカード「SUGOCA」の利用が可能となる。
2019年(平成31年)3月10日 グランドオープン。1階の残り(旧3等待合室等)と2階、駅前広場を開放。
2019年(令和元年)度の1日平均乗車人員は5,173人で、JR九州の駅としては東郷駅に次いで第38位。
The camera uses GoPro HERO 9
Mojikō Station
JR Kyushu. Kagoshima Main Line
It opened on April 1, 1891.
The average number of passengers per day in 2019 was 5,173, which is the 38th largest JR Kyushu station after Togo station.
相機使用GoPro HERO 9
門司港站
JR九州。 鹿兒島本線
它於1891年4月1日開業。
2019年的每日平均乘客人數為5,173,是繼多哥站之後的第38大JR九州站。
相机使用GoPro HERO 9
门司港站
JR九州。鹿儿岛本线
它于1891年4月1日开业。
2019年的每日平均乘客人数为5,173,是继多哥站之后的第38大JR九州站。
카메라는 GoPro HERO 9를 사용하고 있습니다
모지 코역
JR 큐슈. 가고시마 본선
1891 년 4 월 1 일 개관했다.
2019 년도 1 일 평균 승차 인원은 5,173 명으로, JR 큐슈의 역으로는 도고 역에 이어 38 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B6eEbzH3qc/hqdefault.jpg)
多哥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從墨西哥、古巴到巴拿馬,深入動盪又動人的神祕國度」介紹
訪問作者:Winny
內容簡介:
第一本台灣人深入中美洲的探索紀行與攻略!
Winny繼暢銷書《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之後,再度與另一半攜手,踏上5500公里的旅途,這次他們選擇征服未知的中美洲,來一場顛覆想像的蜜月之旅!
「在挑戰人類耐心的國度,養成隨遇而安卻不輕易妥協的旅行態度!」──Winny/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
●深藏熱帶雨林的馬雅金字塔、岩漿滾動的活火山、神祕的雲霧森林與天然井⋯⋯69天,步步驚險直搗神祕中美洲!
捨棄一般想像的豪華郵輪蜜月,Winny和York以陸行交通深入古巴、墨西哥、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與巴拿馬七國,展開非比尋常的蜜月之旅!
他們在新世界七大奇蹟「奇琴伊察」見證羽蛇神降臨、在古巴遇見海明威鍾愛的小酒館、獨享千年馬雅遺跡、造訪「地球上消失前必訪之地」蒙泰韋爾德雲霧森林……飽覽神祕壯闊的美景之餘,中美洲獨特的美食風味也極具特色!Winny和York嘗試了古巴雪茄與芭樂釀酒,更愛上薩爾瓦多平民美食普普沙與墨西哥粽塔馬利⋯⋯無論景點或美食,都超乎想像!
●過境海關騙局、親歷火山爆發與全民暴動的險象⋯⋯政治動盪之下的中南美洲,讓旅途充滿大小驚險!
旅行中美洲,除了令人讚嘆的自然美景之外,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氛圍更讓此行處處充滿挑戰!Winny和York遇見海關過境騙局、見證每日血腥的薩爾瓦多媒體頭條、親歷尼加拉瓜全民暴動的緊張氣氛;甚至,他們不畏狂風暴雨潛入海中尋找沉船,眼見火紅岩漿在眼前滾動,還差點經歷活埋兩千人的火山爆發⋯⋯這六十九天的旅程,Winny和York從四千兩百公尺的第一高峰塔胡木耳科火山,探索到水下十公尺的馬雅天然井,種種挑戰都無法澆熄Winny蠢動的旅行魂,化為一生難忘的動人回憶。
●不只紀行更有攻略,中美洲各國介紹、行程建議、交通安排、風險資訊大公開
除了Winny與York的旅遊紀實,本書更是第一手的中美洲旅遊指南。從中美洲各國的簽證、貨幣、氣候等必知資訊,以及天數行程規劃、交通方式選擇、實用網站與App推薦,到出發前應該進行哪些疫苗施打、如何以八公斤行李進行長途旅行、旅遊花費大公開⋯⋯Winny熱情與你分享,儘管放心跟著她出發!
作者介紹:Winny
台北人,7歲移民至紐西蘭。
喜歡和世界交朋友、與人分享旅途中的小故事以及實用資訊的射手座。累積旅遊足跡踏遍7大洲、75 國且持續增加中,定期於《背包客棧》發表文章。
目前定居澳洲擔任驗光師,兼任台灣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Global Village 英文單元主持人。
2016年2月與另一半一同辭職,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著有《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8公斤行李x325天x35個國家,拉著未婚夫飛向世界盡頭》,並榮獲博客來「2018年度百大」。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B-2f2srwv4/hqdefault.jpg)
多哥文化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ELCOME TO PINGTING. WE LOVE PINGTUNG.
歡迎美、義、比、菲、印尼、剛果、多哥等7國青年來到屏東,和近50位高中生完成3天全英文的餐桌文化高峰會,Homestay感受屏東文化,一定會想再回來。
餐桌文化Family Table從台灣發起,現已推廣到世界各地,甚至吸引聯合國注意,屏東也多次舉辦跨國青年論壇,這些領袖明年就會到聯合國分享在台灣的經驗,讓屏東品牌再次登上世界。
#世界走進屏東 #屏東走進世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mOTdWFA9Zk/hqdefault.jpg)
多哥文化 在 西非三國(貝南、多哥、迦納)自助旅行經驗與攻略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 然而,這裡有著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文化景觀、往昔非洲帝國的遺跡,以及見證奴隸貿易歷史的場景, ... 獨自在西非的其中三個國家貝南、多哥、迦納旅行了一個多禮拜。 ... <看更多>
多哥文化 在 Light UP TOGO 非洲多哥-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多哥 北部的村落呀!謝謝攝影師Pok Chi Lau ,從多哥首都洛美,坐整整一天的車程,遠赴名為Basama的地方,拍攝這些充滿當地文化特色及風土人情嘅相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