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戶外藝文小寒營(藝文創作 X 益智解謎)
㊙️㊙️穿越歷史-實境解謎藝文全日營㊙️㊙️
…………………………………………………………………………
小學生平時都在教室內上課,趁著寒假帶孩子到戶外探索。🐿🌺🌾🐈🐉🍂🐜🍁🦋🐆🐌🐞
邏輯力、創作力、團隊力、感受力、活動力
➿穿越歷史 | 古色古香的老街古厝🧱
認識古老技藝:活字版印刷、透視圖學、拓印工法等等。
➿任務闖關 | 實境解謎大地遊戲🎯
引導孩子益智燒腦過程中,提升團隊精神與挫折耐受度。
➿創意手作 | 屬於自己的劇偶與舞台佈景🎭
達成玩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目標。讓我們拭目以待孩子們爆棚的創意吧!
活動說明:
➿第一天🏕新舊交織的歷史街區➿
🏮上午【剝皮寮老街】
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混合不同時期的文化發展與建築風格。
不同於傳統的導覽方式,昭雁老師設計「實境解謎-兒童版」讓孩子研究謎題的同時認識文化變遷、感受藝術氣息、拾起歷史的記憶。
⛩下午【鄉土教育中心】
深入體驗後,進入製偶手作,並在舞台演示小劇場,讓我們得以窺探孩子當天的成長。鄉土中心內有大量互動操作機關和古早童玩,跟著昭雁老師玩中做,做中學。
➿第二天⛰道法自然的古厝之美➿
👘上午【林安泰古厝】
台北市現存最古老的古厝,圍繞古厝的園林景觀更是意境豐富、仙氣不凡。昭雁老師帶領孩子們穿越歷史,探索古人寄情山水、藏風聚氣的秘密。在組隊挖掘謎底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古厝之美。
🌺下午【花博新生園區】
深入體驗後,下午在花博大草坪設計創意佈景,藝術彩繪融合自然素材,多媒材探索設計課程,豐富的自然美景結合心靈感受,不只帶來濃厚藝文氣息,更讓孩子在兩日的營隊中獲得滿滿的益智邏輯力與美感創作力。
🌈營隊梯次:
▪️第一梯次: 1/28(四),1/29(五)
▪️第二梯次: 2/4(四),2/5(五)
🌈適合年紀:6歲以上(小一~小四的小學生)
[昭雁 老師]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東海大學哲學系學士
自在灑脫幼兒美學教育-創辦人
尚品藝美學國際文教-專任教案召集人
Music Together×Tutti Art 幼兒美學老師(觸覺敏感專任)
各區五感親子美學課共學老師
總是『等待』孩子的靈感!
家長,只需要陪伴,不下指導棋!
👉讓孩子充分擁有自在的藝術饗宴
⭐時間&注意事項:
* #捷運站出口一樓電梯口集合。
*回程下課時大約為16:30返回捷運站,家長最晚17:00來捷運站接,報名後請務必加入營隊群組以方便聯繫。
*需搭乘大眾運輸請幫孩子準備『悠遊卡』。
*全日戶外營隊,途中會找地方休息讓孩子用餐及點心,請幫孩子準備"方便自己吃" 的午餐、點心及水!
*其他物品:雨衣、外套、帽子、防蚊液、消毒噴霧……等可幫孩子準備可以方便自己會使用的唷~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0的網紅Sex Chat 談性說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在錄音室鼻酸落淚! 繼上次訪問小林老師還有漉露後,我幾乎沒有再鑽研 BDSM 相關知識,但也因為做節目久了,以為大概有了底,以為這集會聚焦在執行細節,沒想到泡泡跟小林老師還有漉露一樣,真的是好溫柔好溫柔的人,傳遞那些更重要的,名詞之外,情慾裡的溝通與交流。 感謝牽線的 Ryan,多幸運可以認識...
多媒材探索 在 自在灑脫×藝術想想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8y兒童藝術課 🤖多媒材探索👻
【週六班】#大坪林捷運站附近
⭐在Tr.Rita的美麗教室⭐
-----------------
🔹週六班️日期&主題:
11/07-愛吃鬼卡達 /綜合紙藝-會動的關節
11/14-圓點女王 /立體捏塑彩繪-草間彌生
11/28-雲朵的那端 /五感探索-刮鬍泡系列
12/05-聖誕主題-精靈屋1-黏土彩繪
12/12-聖誕主題-精靈屋2-佈景與光影
12/26-聖誕主題-生生不息的苔玉藝術
----------------
自在灑脫課程的設計初衷:🔸培養解決問題的創意與自信🔸
現在資訊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化如此之快,什麼東西是現在教導孩子,未來仍有價值的?
「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是其中之一。隨著全球化趨勢、資訊快速流通,各種問題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巨大、複雜、也更嚴重。全球暖化、糧食問題、國際衝突等,這些龐大又令人乏力的難題比比皆是。
身為教育者,及育有兩個寶貝的昭雁老師,希望栽培孩子:
🔷 面對困境仍有不失自信的勇氣、
🔷 面對難題卻有不受拘束的創意、
🔷 面對挑戰保有開墾實踐的毅力與執行力
這個教育的目標遠大,不可能短時間就達成,我們做父母的僅能一步一步陪孩子成長,一點一滴地堆砌每個階段的學習功課,期待這份祝福與滋養成為他一輩子的禮物
-----------------
【幼幼階段】#親子塗鴉 1.5~3歲
我們希望引導寶貝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克服恐懼的勇氣,及擁抱混亂的自在,因為所有偉大的創意都是從一團混亂中萌芽的🌱
【幼兒時期】#獨立塗鴉 3~5歲
我們希望帶著小野獸們一起沉浸在創作的自由及樂趣中,不只是塗鴉、還要用旋律、用身體,用全身每一個細胞與創意互動💃
【兒童階段】#多媒材探索 5~8歲
開始著重誘發孩子舉一反三的創意,孩子要嘗試應用新素材或新技術到創作中,在研究與創作的過程中,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並培養把想法化為實物的手作能力✋
未來,當孩子越長越大時,我們希望繼續研發下一階段的課程,包含教育孩子面對問題挖得更深、想得更遠,以及在有限資源及技術下,怎麼發揮創意打造原型,展示腦中新點子。持續培養 #解決問題的能力
將來,不論孩子志在何方、從事什麼職業,我們對孩子的愛及教育,都將成為他生命的祝福與永遠的助力。
若您也渴望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歡迎加入自在灑脫一起共學玩創意🤟
----------------
5-8y兒童多媒材探索課《開課資訊》
週一。內湖港墘。16:30-18:00
週三。南京三民。16:30-18:00
週六。新店大坪林。11:00-12:30
12/19(六)將加開🌲聖誕專屬活動
請加入M&M小花園共學團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42970676502534/?ref=share
多媒材探索 在 自在灑脫×藝術想想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的擔憂>
5歲的小雪花非常非常熱愛創作,
如果時間許可,我會陪她做到滿意為止。
相較於文靜的小雪花,4歲弟弟超級活潑,
由於雙寶年齡很近,母親總是一次帶兩個。
弟弟如挪咋,馳騁風火輪,一到教室便會滿場飛,一下打翻這個,一下碰倒那個,常惹得小雪花氣嘟嘟,也讓母親大部分的精力都擺在弟弟的需求上。
這天進入正式課程前,我們全班一起組了一座莊園,每個人要設計出自己的建築物和交通路線。弟弟徜徉在自己的世界,即便我已將孩子們的空間距離拉大,小雪花的作品仍被弟弟撞翻。
小雪花:「厚!」了一聲
沒有下文,將抱怨聲默默塞回口袋。
她看弟弟的眼神,帶著不滿與嫌棄。
有幾次,我會鼓勵母親帶著弟弟課後1對1去散步,讓想繼續創作的小雪花留在教室繼續享受創作的樂趣。
這天,父親剛好也來教室陪課,弟弟交給爸爸照顧後,我和媽媽聊了一會兒。
我:「媽咪,妳有沒有發現孩子們越來越享受自由創作,也越來越有毅力去細心完成。從一開始兩手一攤說“我不會”,到現在能放心大膽做實驗,嘗試用各種媒材自由構圖。」
我展示著全班的作品,今天是製版藝術,每個寶貝的版畫都獨具特色,而且蓋到欲罷不能,光一堂90分鐘的課完成的作品數量都足以開小畫展了。
母親彷彿也感受到我的開心,
她愉快地給我看手機照片,展示孩子回家繼續延續作品的模樣。
「對啊,而且他們回家還會繼續做,以前的美術課結束回家都不會再碰,現在真的什麼都能做,也看到他們自信表達的樣子。」
突然話鋒一轉,
母親說:
「老師,我覺得小雪花上妳的課時比較放鬆。」
面容中微微透漏著擔憂。
我很感動,因為往往,
我們會將注意力擺在較活潑的孩子身上,
我很高興看到媽媽對姐姐的關懷。
我跟媽媽們說(大家都聚過來聽😄):
「多媒材探索課的教育目的是要
建立孩子的【創意自信】。
自信 必須是發自內心的,
而不是從外在讚美中獲得的。
小雪花是屬於比較心思細膩也乖巧的孩子,
在創作中,
如果老師的引導方式是一步步的示範,
最後完成一個符合老師期待的作品,
這在一開始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與安全感,
久而久之,
孩子會將個人創意與自信
建立在外在他人的期望上。
但大部分的課程教學都是老師構圖示範,
孩子如果不專心就容易被貼標籤。
小雪花除了自我要求高以外,
她其實也會期待弟弟表現得當。
如果課堂上老師一直要求弟弟要做好,要專心,
或制止弟弟的行為,這也會帶給小雪花壓力。
在我的課堂上,
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想像,
沒有對錯,
也沒有像不像的問題,
孩子們藉由前段引導,進入創作模式後,
我營造的氛圍就是放鬆自在地創作。
當全班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是被包容的、被欣賞的
沒有誰比較特殊的時候,
孩子們就能放鬆地學習,放鬆地上課了」
小雪花媽咪的另一個煩惱是
「姐姐不太願意講自己的事情」
針對5歲內向的幼童
我提出兩個小建議
1
試著安排出自己和小雪花一對一約會的時光,例如幫弟弟安排課程,雪花姐姐則是跟媽媽去喝下午茶。
2
幫內向的孩子培養用畫畫寫日記的習慣,可以特別營造一個精心的時刻,送她一本專屬塗鴉冊,每天畫出自己的心情日記。她願意分享我們就傾聽。
或是陪她用娃娃玩扮家家酒,從孩子們遊戲狀態便能略略窺探孩子心裡故事囉😊
多媒材探索 在 Sex Chat 談性說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又在錄音室鼻酸落淚!
繼上次訪問小林老師還有漉露後,我幾乎沒有再鑽研 BDSM 相關知識,但也因為做節目久了,以為大概有了底,以為這集會聚焦在執行細節,沒想到泡泡跟小林老師還有漉露一樣,真的是好溫柔好溫柔的人,傳遞那些更重要的,名詞之外,情慾裡的溝通與交流。
感謝牽線的 Ryan,多幸運可以認識泡泡,還能將她的生命經驗分享給大家。
最後分享泡泡與眾友人的部落格,很好看!!!
第四片心型葉➡️ https://spankclover.blogspot.com/?zx=269c8a9015c60e98 ✨
(過去筆名是米米)
聯繫泡泡 ➡️ mimihuang0813@gmail.com
學生社團資源:台大BDSM愉虐社、師大性善社(多元性慾友善社)、成大禁羈社、清大愛慾社(愛慾實務社)
BDSM 行事曆➡️ https://todo.smertw.com/ ✨
-
(00:25) 我與來賓泡泡的認識過程
(01:25) 私人場人體速寫心得 feedback
(04:55) 『我是一名行為藝術家』
(05:55) 小時候對於情慾、性向的認識與探索
(14:02) 走入 BDSM 有沒有一定的路程?圈子到底在哪裡?
(15:20) 開始認識 BDSM 的朋友、對親密關係的渴望
(17:35) 我突然有感而發,BDSM 的朋友都好溫柔啊!
(22:03) 關於溝通、感受、尊重,BDSM 跟普通情慾是沒有差別的
(27:20) 什麼是 DDLG ? 什麼是 SP ? 有哪些可能的執行方式?
(42:57) 有所謂的角色開關轉換嗎?
(47:10) D/S , S/M 中的角色定義、作為女王的經驗
(53:50) 女王的角色比較少? 、角色的練習機會
(56:15) DDLG 的女孩與女王的角色會有所衝突混亂嗎?
(59:35) 還有什麼想嘗試的?
(61:03) 對於想探索 BDSM 的朋友的建議、資源分享
(66:35) BDSM 是藝術的做法,身體、情慾、性、幻想,都是藝術的媒材與主題
-----
歡迎來到 Sex Chat 談性說愛。
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為了找個好藉口學習性知識同時探索自我而開的廣播節目。
收聽節目 🎙
Spotify : https://spoti.fi/2UDa6Mp
Itunes : https://apple.co/2IMYXCs
Google Podcast : http://bit.ly/2TNY8f8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sexchatpodcast
Firstory : https://bit.ly/33ewD2W
網站:http://sexchatpodcast.home.blog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exchatpodcast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exchatpodcast3/
💰斗內我,記得留地址收謝卡
謝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 https://pay.firstory.me/user/sexchatpodcast ✨
多媒材探索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覺得在處理展覽或是作品上,不會急著那麼的強顯,開始會有自己一個方法, 去面對展覽或是做作品的方式。」—— #周育正
「在《九條線》這個展覽,我就突然覺得不要再講這麼多話,所以發現造型物、單純的造型物,會是一個解決的方法,因為它還是可以有語言的性質。」—— #楊季涓
邁入45歲藝術生涯的階段,周育正從早期創作作品收支難以平衡的階段,再到40歲左右在創作狀態逐漸取得收支平衡的狀態,以及到45歲在畫廊市場與學術兩端都獲得極大的肯定,他回顧從《很膚淺》、《東亞照明》到最近期的《刷新、犧牲、新衛生、傳染、清新、機器人、空氣、家政、潔客幫、香煙、戴森、現代人。三》三階段,來談藝術創作系列如何流轉於美術館、替代空間、雙年展、藝博會不同的體制間。以及透過並置關鍵字構成計劃或作品名稱,以「造型語彙」及「造型方法」刷新創作元素中身分與物件間的關係。他將作品計畫和商業畫廊作品間相互交疊的關係,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應對機制與判斷標準。
敘事與擬人是楊季涓創作的重點,從《PLASTONKI》、《短篇集:石子臺》、《九條線》到《那些妳曾說過的事》,她創作逐步簡化過於明確的敘事,而是回歸到物質與物件的生產,即便僅以物件仍不斷觸發觀者從感官與記憶回應物件作品提供的情境。貫穿楊季涓創作的始終是私人經驗與記憶,其作品的細膩質感,探索人與人、地點、物件及事件間的種種關係。她將素描、情境式、裝置及聲音等不同媒材的作品,串聯起一系列與事物連結相關的敘事。 數年前,周育正與楊季涓搬遷至 #永和工作室 的現址,二人將此全面改造為工作與生活場域。空間中從生活選物、對於設計風格家具的興趣,凸顯二人的品味與生活方式,而這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創作與生活狀態。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鄧韻琴Sapphire Deng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周育正Chou Yu-Cheng、楊季涓 Yang Chi-Chuan、馬凌畫廊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TKG+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2SIbtpL
🔸相關閱讀|
🔸〈錯位,表演性,媒介置換,藝術有機體:周育正於關鍵詞間的創作〉:https://bit.ly/38XjEa9
🔸〈周育正、同卵雙胞胎、動態雕塑、無國界空氣、轉型、畫畫冊、動態結構、犧牲、TKG+、明天〉:https://bit.ly/3cRWEL7
🔸〈「繞道而行」展:望向藝術界的後學運世代與創作離心力〉:https://bit.ly/2P8lvSF
———————————————
🔸V-Touch 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多媒材探索 在 蔓蔓?蔓時尚 Slow Vash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曾經我拿著一張報紙,到花店買了一束花,開心發一則限時動態寫著#零廢棄。
但這樣就真的零廢棄了嗎?
謝謝PauroraPin的創辦人:PinPin與我分享好多,包括她從求學到實踐理想的過程💗
0:00 終於到了PauroraPin工作室!
0:26 蔓蔓PinPin相遇的故事
0:45 PinPin的零廢棄堅持
1:59 零廢棄的不只是作品,是生活
2:38 專長是撿垃圾的PinPin
3:21 PauroraPin背後的小秘密
4:42 PauroraPin提供的服務
5:12 不斷地探索新的零廢棄媒材世界
7:10 原來花店也需要零廢棄?
8:47 實踐美麗理想的第一步:先認識自己
9:27 零廢棄花店的誕生故事
10:44 圓夢之路上有辛苦也有甜蜜
12:53 理想中的未來世界
社會上越來越多為了永續議題努力的人們,如果每個人都跟PinPin老師一樣,
在發揮所長時,也能愛護地球,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很美好!
我覺得環保並不是一種專長,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的,
就算是多做一個小小的舉動,都看起來超有態度的:D
☆零廢棄花藝師:PauroraPin
https://www.pinkoi.com/user/paurorapin
||||||||||||||||||||🁢🁢🁢🁢🁢🁢🁢🁢🁢🁢🁢🁢🁢🁢🁢🁢🁢🁢🁢🁢🁢🁢🁢🁢🁢🁢🁢🁢🁢🁢🁢
📷Instagram: @slow_vashion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_vashion/
👩🏻Facebook: 蔓時尚 Slow Vashion
🔗https://www.facebook.com/slow.v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