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的只是身體,不該是我的人生,罕病勇者給媽媽的信:下輩子,不要再當你兒子】:「隨著時間消逝,我的肌肉會一條條無力,終致癱瘓。很幸運,我不是一出生便失去行動自由,可以在漸漸失去生活機能的日子裡,更懂得珍惜『我還活著』這件簡單又不容易的事情。」
零歲,帶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基因出生,十八歲身體明顯退化,在憂鬱得想自殺的當下,被母親搶下刀子。二十歲,首位以學測滿級分考入台大的狀元身障生,二○一四年總統教育獎得主、行政院青年顧問成員[1]。
■我是胡庭碩,而我的課題,老早寫進了身體:「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胡庭碩身為台大高才生,他一開口說話就散發著讀書人的氣質,講話不時引經據典,幽默的他也很愛開玩笑,就是個愛搞笑的陽光大男孩,和記者閒聊時聊到那陣子正夯的新聞,也就是乙武洋匡豐富的感情世界,他笑著這樣形容:「他透過非典型的方法來滿足這麼多人,這也滿厲害的吧!」
「我遇到人最喜歡問這個問題,你們知道我的電動車我多少錢嗎?居然只要2萬多,猜不到吧」,他熟練地操作著電動車,每個轉彎和角度都難不倒他,雖然很明顯看出他手部動作已經不太靈活,也舉不高,很多簡單不過的動作對他來說很吃力,像是開燈。但個性不服輸的他已經發展出一套面對的生活方式,沒辦法伸長手摸到電燈開關,他就拿出一根木棒,用木棒戳著開關。山不轉路轉,他總會想辦法克服。
胡庭碩從小就有些不對勁,容易跌倒,但當時卻診斷不出來是生什麼病,甚至小時候還曾被醫生宣判活不過6歲,直到18歲被確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他曾考上台大法律系,是台灣第一位學測考滿級分的身障者,如今不只在政大的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擔任行政助理,休假時他還是位地方創生工作者,非常熱衷於公益和社會活動。
■每個人都會有完全躺到床上的那一天 「但對我而言,那一天,很快」:「18歲那年開始嚴重發病,我本來每天可以自己搭公車回家,但我突然發現我上不了公車,甚至有一次我大熱天在柏油路上摔倒,我發現我怎麼都爬不起來,身上還被燙得起水泡」,胡庭碩的身體至今仍持續退化中,總有一天,他的身體會退化到喪失所有行動能力,這對當年才18歲的年輕男孩來說,要接受自己總有天會癱瘓的事實,真的太殘酷了。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等到完全躺到床上的那一天,不過對我而言,那一天,很快」,說出這句話時,胡庭碩笑得很平靜,但被診斷出罹患罕病當時,他可是經歷過極大的痛苦和低潮,「那時候我走不出來,我情緒的張力非常大,我永遠都在做夢,我在睡夢中就會夢到我醒來了,然後發現我不能動,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很可怕,可能只是那個時候鬼壓床吧,但那種恐懼是非常巨大的,我不知道會不會明天就是那一天[2]。」
■罕病勇者胡庭碩給媽媽的信:下輩子,不要再當你兒子
頂著建中、台大光環的社會創新工作者胡庭碩,並不是人生勝利組;他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也俗稱「漸凍人」的罕見疾病。他感謝母親不離不棄,用正向樂觀的關愛撫育他成人。他頌讚母愛的無私與用心良苦,即便病情未明,也足以領他勇敢邁進。
媽媽:
今天我生日,23年前的今天到現在,辛苦你了。
難以想像,生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孩子的你,怎麼捱過親友責難的每一天。你放下了保險經理的高薪,結束婚姻,毅然決然的扶養我長大,你大可把我丟到安養院,但你沒這麼做,為什麼?
醫生說:「這孩子活不過6歲、活不過12歲、頂多活到18歲。」
我不知道當時聽到噩耗的你,怎麼能笑著哄我說:「醫生叔叔說你6歲就會好、12歲就會好。」到18歲,我嚴重發病,鬧憂鬱症天天想死,我不知道當時失業的你,怎麼繼續撐起天空,不讓絲毫浮雲壓傷脆弱的我。
如今,我23歲了,多活的每一天,都因你而成就、而榮耀。
國中時,你因工作還債無法抽身,放棄到高雄領模範母親的獎;今天,我要細數你的光輝,大聲告訴你:「我愛你,你永遠是我心裡的模範母親。」
高中發病後,我不能再自己搭公車上下學、不能再走路到合作社領愛心午餐。剛坐上輪椅的我,難以接受仰賴輔具的事實,除了哭,就是鬧自殺,覺得老天爺為什麼這樣對我。我知道,你比我難受。但你忍了下來,只在我哭累趴在桌上時,逗我笑,問我要不要補充水分。
那一天,我拿著菜刀準備割腕。你奮力跟我掙,甚至用手直接握住刀刃, 你不管自己會不會受傷,你只在乎我要好好活著。我嚇到了鬆手,跌坐牆角。
「不要鬧了,媽媽要煮晚餐,把刀子給我。」
那時覺得荒謬,人都不想活了,還談吃飯。但你不知道,這句話陪著我,走過了之後好多好多低潮。「不管多痛苦多悲傷,日子還是會來、生活還是要過。」這是我學會的,謝謝你,用你的一生無怨無悔的待我。
你真的太偉大了,下輩子,我再也不當你的兒子,我要當你的父親、當你的母親, 好好呵護你,不再讓你這麼多痛、這麼多苦了。媽媽,我愛你[3]。
■被囚禁的靈魂--淺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疾病,是一種運動神經元全面性退化的疾病,盛行率約每10萬個人中有5個,大部分在中老年發病 (40歲以後),主要症狀為肌肉無力。肌肉無力通常始於局部肌肉,可為手、腳、上臂或口咽,然後逐漸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而且愈來愈嚴重,直至全身肌肉連半點力氣都沒有,因此患病者剛開始可能只是手的精細動作出現困難 (如握筆寫字、扣鈕扣),之後發展成下肢及軀幹無力、步行及站立困難、構音及發聲不能、吞嚥困難、全身癱瘓(動眼肌是唯一不會受到影響的肌肉),最後呼吸肌亦受影響,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為無力導致的肌肉萎縮及吞嚥困難,病人體重會減輕,此外還會有肌肉痙攣及跳動,因為退化的是運動神經元,感覺功能並不受影響,早期亦不會有疼痛及感覺異常,直至中晚期肢體無法移動時,才會有疼痛感。
漸凍人疾病之病程為持續進行,一旦得病即如大江東水一去不復返,死因多為呼吸衰竭,或與肺部相關併發症 (如肺炎、肺栓塞),病程一般為2-4年,約20%病人可活超過5年。若及時以呼吸器輔助,有時可再多維持幾年生命,然而病人已全身癱瘓 (除了眼睛),無法言語,插了鼻胃管,氣切口接上呼吸器,包著尿布,可能因久躺而有褥瘡,但是意識清醒,對外界訊息接受及感覺正常,故一旦得病,對病人及家屬的身心都是一大折磨。
約10%的病人會合併失智症。此病的治病機轉目前不明,一般認為個體易受性配合環境因子可能為其原因之一,其他可能相關因素還包含腫瘤 (如淋巴瘤、肺癌)、放射線治療、鉛中毒及雷擊。
漸凍人疾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及詳細的神經學檢查,若病人無力萎縮的肢體同時有深度肌腱反射加強,即可懷疑,此外,須再配合其他檢查結果 (如肌電圖、神經傳導、血液及腦脊髓液檢查、影像檢查),並排除腫瘤的可能性,即可診斷。
目前醫學上對此疾病並無任何有效的藥物治療,幾乎所有與此相關的治療試驗皆顯示無效 (包括免疫抑制、免疫加強,血漿置換、神經生長因子等等),Riluzole是目前唯一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核准可用來治療的藥物,但據稱僅能延長數個月的病程,且對生活功能及品質並無顯著改善。
目前的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復健、症狀治療及心理上的支持,復健治療在此疾病尤其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除了一些溫和的主動及被動的肢體運動外,生活輔具的使用以減輕能量耗損亦很重要。
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博士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於21歲時 (西元1963年) 被診斷得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在全身癱瘓的狀態下靠著復健及症狀治療仍能在物理學及天文學有傑出的貢獻並獲獎無數,存活超過40年,雖是特例,但亦為其他病友帶來無限的希望[4]。
罕病勇者胡庭碩在二十多年「正常退化的不正常人生」中,他以三倍速的節奏來經營人生:「我不樂觀,也不勇敢。正因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沒時間害怕!」
生命,是場推辭不了的鴻門宴;活得燦爛,是讓自己好過一點的選擇。胡庭碩一直在對自己喊話:漸凍的只是身體,不該是我的人生![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博客來網路書店)「漸凍人生又怎樣?」: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28381
∎[2] (三立新聞)「漸凍人生/「我很快會癱在床上」仍考上台大」: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12774
∎[3] (康健雜誌)「罕病勇者胡庭碩給媽媽的信:下輩子,不要再當你兒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988?utm_source=fb_ch&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ost-projectname-04-16-dgt
∎[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被囚禁的靈魂--淺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011/21.htm
➤➤照片
∎[2] 胡庭碩得靠電動車代步,身體持續退化,但他仍投身公益活動,是位地方創生工作者。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罕見疾病 #漸凍人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夢 衷 合作社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寂寞的十七歲―父女對照記8之4
我十七歲時,台灣正處於戒嚴時代,也就是現今所謂的白色恐怖時代。高二上學期末,雲門舞集「薪傳」首演,許多建中同學被老師找去當執火把的臨時演員,很巧的,就在當晚,中美斷交消息傳來,之後有些人擔心台灣變成被國際遺棄的孤兒,甚至害怕被大陸「解放」匆匆變賣資產移民到國外,原本如火如荼的立法委員選舉也停辦,不久後的元旦,許多民眾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這算是台灣首次大規模民眾自動自發的愛國運動吧!
所以我的「苦悶青春」,也是原本理當寂寞的十七歲,不知不覺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結在一起了。
那是一個理想正在燃燒的世代,物質雖困窘、社會雖滯澀,人民視野極其有限,但是有點像是山雨欲來風雨滿樓的情景,民間那滿漲的力量蓄積待發,每一個人想到未來,都充滿了熱情,眼睛眼充滿了光芒。
十七歲時我的高中校園社團生活,最興盛的不是山地服務隊就是慈幼社或登山社,當然,我投入的童軍團也非常蓬勃,單單建中行義童軍就有四個團,數百人之多。當時報導文學這種結合文學與新聞寫作的方式剛興起,也令我相當著迷,差一點就讀了社會組,後來因為自覺才華不夠,另外一方面也是勇氣不夠吧,所以還是選擇了讀醫這條傳統老路,不過當時才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醫生是我們的偶像,也想學他到偏鄉去幫助受苦的人。
撫今追昔,不免感慨當年的封閉與限制反而讓我們不會自怨自哀,反而會想突破。而今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少了要去打倒的對象,沒有了更大的關懷,反而困在自己的小世界。
寂寞的十七歲….A寶寫
我從來就不是個愛發思古之幽情(只有考作文時會裝一下),也跟文青扯不上一點關係的人。雖然共處一屋簷,我和妹妹的十七歲截然不同。翻開妹妹十七歲的行程表,哇,壯觀無比,裡面充滿文藝氣息。不是要聽什麼演講就是預計要看什麼書、電影,並以平均一個禮拜的時間頻率宣布她的新計劃,像是「早起讀英文計劃」、「中午跑步計劃」等,我也會熱情配合演出,只不過她通常是有很多理想,但最後成為了幻想。反觀我十七歲的行程表,也是很豐富,讀書考試作報告享受生活也是排得很滿,不過,就是多了一層「灰色」。怎麼說呢,可能是所
謂的「寂寞的十七歲」。
為什麼十七歲這麼重要?十七歲在寂寞什麼?我觀察了周遭的同學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發現十七歲可能的憂愁:憂心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卻又無力抵抗體制;想要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卻對要成為的樣子毫無頭緒。十七歲這個半大不大的年紀,可能還沒有從考試裡得到成就感,在這個很苦悶的教育體制海裡游到快要滅頂,卻不知道要怎麼換氣;很羨慕在一旁旋轉跳躍的海豚,也同時知道從人變為海豚的機率微乎其微。當夜深人靜或是屢屢在課業上得不到滿足感時,我的寂寞十七歲模式會啓動。不過,往往這時會漂來幾個名為「朋友」「閱讀」的漂流木,幫助我吸幾口氣。
我很高興能有寂寞的十七歲這些快要滅頂的經驗,讓我的十七歲在充實之中有比較深刻的體會。
寂寞的十七歲 ….B寶寫
還記得即將從國中升上高一的暑假,早早擬了展新的生活法則:如何一改國三夜讀的不正常作息,達成那最平凡不過卻永遠難以辦到的六點鐘準時起床,騎腳踏車繞後山一圈,每天閱讀兩小時,運動兩小時,晚上十點床上躺平的「新生活運動」。任憑早摸透我們的媽媽嗤之以鼻的笑看兩個士氣昂揚的夢想家,等待我們夢醒時分。揮別「危險心靈」的桎梏時光,我們可是要邁向「擊壤歌」的夢幻和「迷路的詩」的絢爛歲月,得要有番新氣象呢,我和姊有志一同地不理媽媽的預言。除了對規律生活帶來充足活力的興奮痴想,和新生活運動的兩大元素,閱讀與運動,空的很不真實的暑假也要想盡辦法用營隊、志工活動、旅行填滿。
距離十七歲也有段日子,記不得到底那些一點一滴改變我生命價值觀的活動,以及相遇那些可愛可敬的人們,發生的確切時間日期。只記得,十七歲的我大概不是忙著計劃生活,就是忙著實現計劃的生活,進進出出一場又場流動的饗宴。流動是因為人與人的交流互動,饗宴則是心靈受到衝撞激蕩而帶來滿足。十七歲的我,忙著學習忙著探頭進入一個個未曾涉獵的領域。高中的新鮮持續一陣子,學姊學妹制凝聚整個學校的團結一致、零食爆多的合作社及熱食部的肥胖誘惑快贏過你對7-11的忠實光顧,和好友耍文青跑藝文展覽、藝術館、博物館、演講,揪團當志工順便把分散在各校的好友抓來聚一聚,爸媽的放任加上我無可救藥的樂天,因而新鮮大膽的來個不及格初體驗,甚至讓讀書在充滿樂趣的小高一氛圍中也是一種有趣的活動。
十七歲,小高一,正向外拓展,沒有作家深刻的內心世界獨白,少了翻譯為成熟的寂寞,但我衷心感謝,這一點也不寂寞的十七歲。
時空跳回十七歲開頭那一長串的閱讀清單裡,那時,我們煞有其事地配合著即將到來的現實:我們十七歲了,翻出了一本書皮已將書蜷曲包覆的「寂寞的十七歲」。但,正如老爸所料,(每次只要我們有大型翻書搬書的怪異行徑,老爸會用狐疑的眼神摻著點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尊敬,想暗示我們克制一點)生活太熱鬧,熱鬧到沒有「寂寞」的容身之地,直到開學,超棒的國文老師旁徵博引帶我們超越課本,深入文學堂奧,於是白先勇又出現了,竊笑著自己早已準備好一本「寂寞的十七歲」正巧拿來惡補一下,回家翻箱倒櫃它卻鬧失蹤鬧寂寞去,不見了。一直到高三,快畢業,大掃除,為了迎接下一個嶄新的大學生活,書櫃裡的書本全部解構在建構新秩序,才又重新在書櫃最底層一角,挖到更蜷曲更滄桑的「寂寞的十七歲」。
寂寞被冷落了三年,也該是好好重視的時候。雖然到現在仍不知道白先勇的十七歲在寂寞什麼,但是猜測那應該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歷程。正在寫稿的三天後就是大學的第一天。遲來的寂寞襲捲而上,覺得該是自己好好想清楚要過什麼生活的時候了。寂寞,是沒有人來與我承擔自己做的選擇,但也正因寂寞才能孕育出許多不同吧。
【愛你一輩子守護志工培訓】25日(日)上午
第五堂 輩:背書少一點.. 終身喜愛學習靈活有創意
第六堂 子:指揮少一點..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https://sites.google.com/a/20187.org.tw/20187/shou-hu-zhi-gong-pei-xun/jin-qi-zhi-gong-pei-xun-zi-xun/13?fbclid=IwAR2EooQ5lF-6ro291tDqMlkUQrrjbPJCyt9Sx83a82QuZao4cAZqakP8WiU
文蓓蓓執行長的貼文...《2020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9月初已經開跑囉! 今年也特別規劃了影視教育影片 邀請到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老師與魚可文創執行長文蓓蓓老師一同對談,期望藉由兩位的引導,不僅讓同學們在觀賞電影時有一個方向,也能在與家長共同欣賞時 有更多的交流及火花 。
第一支影片的主題是有關「人與自己」
莊子:「人生的根本就是與自己相處。」
人最大的敵人與最值得學習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我們總學習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訣竅,卻忘記了如何與自己好好獨處、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雖然不是電影中的英雄主角,依然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認同自我。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介紹了四部電影,其中《大餓》、《奇蹟男孩》是我們這次影視扎根活動的推廣影片,另外也推薦了兩部經典電影《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四部影片雖然都是在講述自己認同與自己對話,但其中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面向~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老師的精彩對談吧!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GNfPBaBkQ......
夢 衷 合作社 在 金秀麗 Kimshow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製作了回顧影片
是我和 Dreams舞團2016年
因為和 伍玖貳 成立舞金航這個團體
第一次一起合作演出
一直到現在2020四年多了
很像讀大學一樣 畢業成果展這樣
在這四年多當中
有Dreams舞團 Diya Hung
黃亞力 柯豪 家祐 阿中
也有 和 部落星舞台 TRY ME Show crew舞團
吳玖奈 碧昂貴 古奈 Royal Kunai ice queen
等人 一起合作過
其中就是Dreams跟我合作整整四年了
從我還不會唱跳 😅
舞蹈韻律感也常常被舞者ㄉㄧㄤˉ😂
一直到現在
連續唱跳20分鐘都不會喘😏
真的超級感謝他們的陪伴以及指導
我們也在這四年當中
成立了 #勒樂芬夢想音樂工作室
還有 #勒樂芬舞蹈教室
也站上了 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
每一次站上新的舞台時
我們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竟然做到了😭
靠著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的努力💪
站上我們從未想過的舞台
一直以來,
我們都是非常感謝身邊的家人朋友們
高山青搬運勞動合作社 0986896998
陳青慧 潘如玉潘如玉
金山 金馬克 金美玲 蘇小虎 Shi Zhihan
柯迪爾
還有 Abu Tian叔叔 以及 米瓜比妮姐
魏金漢 漢哥 周莉文 姐
還有我的第二個家 南和部落 陳文山最親民的村長 陳峻鵬 最支持我們的哥哥
感謝你們把我當做自己部落的家人一樣看待
也謝謝你們對我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許多舞台都是由你們推薦的
真的由衷的感謝你們
一路上真的太多太多要感謝的人
沒有你們的支持
也沒有今天的《勒樂芬夢想音樂工作室》
也沒有 金秀麗 Kimshowly DreamS舞團.
9月份開始
我們即將有不一樣的轉變
#勒樂芬舞蹈教室 即將開課了
如果你跟我們一樣
熱愛音樂熱愛舞蹈
歡迎您/你/你
加入我們報名我們的課程
也歡迎私訊 #金秀麗Kimshowly粉絲專頁
#回顧影片 #勒樂芬夢想音樂工作室
#勒樂芬舞蹈教室 #金秀麗 #dreams舞團
#tryme舞團 #舞炯恩 #二零一六 #二零一七
#二零一八 #二零一九 #二零二零
#高山青勞動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