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防疫停課第三天,一個媽媽的想法⋯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防疫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太小題大作的問題,從疫情爆發的地方來看,如果一開始不小題大作,後來絕對是不可收拾。
有些人說「致死率比流感還低,怎麼沒看你們因為流感停課或擔心?」但我覺得致死率這個數字,是在加入了「患者得到充分的醫療照顧」的情況下算出來的,如果爆發大規模流行,醫療人力和資源一定不夠,那就不知道會有多少患者因為得不到正確的醫療而留下長期的後遺症甚至死亡,致死率會跟現在的不一樣。
再者就算只是一個普通的感冒,嬰幼兒一旦得到都很難照顧,更何況現在是如果得到就要和家人分開隔離,連需要多久時間會好都很難說,沒有任何特效藥的疾病,想想實在是不敢冒險,越小心越好。
***
我今天還想到如果大人得到的問題。一個大人得到,小孩立刻沒人照顧,而這種無症狀就有傳染力、無特效藥、後遺症和致死率都還不明的疾病,誰敢接手照顧病人的小孩呢?跟腸病毒停課一樣往長輩家裡送嗎?但長輩也是年過六十五的老人了,這個疾病的死亡風險最高的就是老人,抵抗力差又可能有慢性病,真的是合適的人選嗎?
所以這個疾病對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可怕的挑戰,就算武漢那麼大的城市,要因疫情而陷入癱瘓也是幾週而已,想到那裡的人原本的夢想、生活、誰照顧患者的孩子⋯就覺得很令人難過,除了為他們祈禱以外,覺得只能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去談我們有沒有可能幫助別人😥。
現在能做的只有嚴防社區感染,因為所有從疫區回來可能得到的人都還在潛伏期,所以孩子們延後開學,大人們除非是工作,否則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畢竟感染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被傳染)把疾病擴散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我覺得是對自己好,也對所有人都好的⋯
所以我最近連出門跟朋友見面都取消了,也不外食,要買外面的就外帶。
我不覺得自己是大驚小怪神經兮兮,光是想到我如果被傳染,就算致死率不高,我很有可能會好,但這段時間誰能照顧我的孩子?這又讓照顧的人承擔多少風險?更可怕的是孩子抵抗力差,被再傳染又該怎麼辦?要是進醫院隔離,這麼小的孩子每天見不到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害怕一直哭怎麼辦?
我光是想像就覺得不敢想像下去😣⋯這太可怕了,所以任何看起來好像小題大作的事情,我都覺得,只希望事後證明我是太小題大作了。
希望疫情過後,朋友們在一起,能夠像是聊一件往事那樣輕鬆的說「哎呀當時多緊張啊」,能那樣就好了。
***
雖然延後上學在家一打二真的很累,而且非常時期又不能帶著小孩出去逛百貨公司,但我覺得過了這段可能的潛伏期,生活能恢復正常,台灣沒有任何地方爆發群聚感染,就是值得的了⋯
不過我雖然說越小心越好,口罩這件事情我相信專家的看法,健康、也不是從疫區回來的人不需要「隨時都戴著」,我帶孩子去戶外公園,就真的沒戴了。(但也有隨身攜帶肥皂讓孩子常洗手)
我覺得大眾運輸工具或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確實要戴,其他時候,口罩還是省著用吧。也不要囤積,(我有兩盒之前買到的,這陣子就都沒有再去買了)讓其他真的常常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的人可以買到。
再說,也是要留著真的不得已要看醫生的時候戴啊⋯現在冬天流感和過敏都還很多呢⋯
總之,雖然無後援家庭遇到停課很辛苦,但還是想跟大家說加油,我們一起撐過去,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孩子們可以快樂的成長💪
#為疫區的人祈禱
#看新聞真的看得很難過
#一個媽媽的想法也可以分享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羽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羽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分享] 躲不掉的腸病毒-連2年中鏢的哀傷- 精華區Preschooler 的評價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大人腸病毒怎麼辦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 - 醫院診所網路 ... 的評價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大人腸病毒?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感染腸病毒會得腸胃炎!? 大人不會得腸病毒!? 腸病毒終極懶人包 ... 的評價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羽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03防疫停課第三天,一個媽媽的想法⋯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防疫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太小題大作的問題,從疫情爆發的地方來看,如果一開始不小題大作,後來絕對是不可收拾。
有些人說「致死率比流感還低,怎麼沒看你們因為流感停課或擔心?」但我覺得致死率這個數字,是在加入了「患者得到充分的醫療照顧」的情況下算出來的,如果爆發大規模流行,醫療人力和資源一定不夠,那就不知道會有多少患者因為得不到正確的醫療而留下長期的後遺症甚至死亡,致死率會跟現在的不一樣。
再者就算只是一個普通的感冒,嬰幼兒一旦得到都很難照顧,更何況現在是如果得到就要和家人分開隔離,連需要多久時間會好都很難說,沒有任何特效藥的疾病,想想實在是不敢冒險,越小心越好。
***
我今天還想到如果大人得到的問題。一個大人得到,小孩立刻沒人照顧,而這種無症狀就有傳染力、無特效藥、後遺症和致死率都還不明的疾病,誰敢接手照顧病人的小孩呢?跟腸病毒停課一樣往長輩家裡送嗎?但長輩也是年過六十五的老人了,這個疾病的死亡風險最高的就是老人,抵抗力差又可能有慢性病,真的是合適的人選嗎?
所以這個疾病對家庭和社會來說都是可怕的挑戰,就算武漢那麼大的城市,要因疫情而陷入癱瘓也是幾週而已,想到那裡的人原本的夢想、生活、誰照顧患者的孩子⋯就覺得很令人難過,除了為他們祈禱以外,覺得只能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去談我們有沒有可能幫助別人😥。
現在能做的只有嚴防社區感染,因為所有從疫區回來可能得到的人都還在潛伏期,所以孩子們延後開學,大人們除非是工作,否則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畢竟感染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被傳染)把疾病擴散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我覺得是對自己好,也對所有人都好的⋯
所以我最近連出門跟朋友見面都取消了,也不外食,要買外面的就外帶。
我不覺得自己是大驚小怪神經兮兮,光是想到我如果被傳染,就算致死率不高,我很有可能會好,但這段時間誰能照顧我的孩子?這又讓照顧的人承擔多少風險?更可怕的是孩子抵抗力差,被再傳染又該怎麼辦?要是進醫院隔離,這麼小的孩子每天見不到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害怕一直哭怎麼辦?
我光是想像就覺得不敢想像下去😣⋯這太可怕了,所以任何看起來好像小題大作的事情,我都覺得,只希望事後證明我是太小題大作了。
希望疫情過後,朋友們在一起,能夠像是聊一件往事那樣輕鬆的說「哎呀當時多緊張啊」,能那樣就好了。
***
雖然延後上學在家一打二真的很累,而且非常時期又不能帶著小孩出去逛百貨公司,但我覺得過了這段可能的潛伏期,生活能恢復正常,台灣沒有任何地方爆發群聚感染,就是值得的了⋯
不過我雖然說越小心越好,口罩這件事情我相信專家的看法,健康、也不是從疫區回來的人不需要「隨時都戴著」,我帶孩子去戶外公園,就真的沒戴了。(但也有隨身攜帶肥皂讓孩子常洗手)
我覺得大眾運輸工具或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確實要戴,其他時候,口罩還是省著用吧。也不要囤積,(我有兩盒之前買到的,這陣子就都沒有再去買了)讓其他真的常常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的人可以買到。
再說,也是要留著真的不得已要看醫生的時候戴啊⋯現在冬天流感和過敏都還很多呢⋯
總之,雖然無後援家庭遇到停課很辛苦,但還是想跟大家說加油,我們一起撐過去,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孩子們可以快樂的成長💪
#為疫區的人祈禱
#看新聞真的看得很難過
#一個媽媽的想法也可以分享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戴口罩」對許多孩子來說是不舒服的(我自己小時候也是),加上大人愈是要求,愈容易激發孩子「我不要」,因此我們的做法(在家、在非學校都同),是請孩子提出想法,如何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不會讓病毒經由飛沬漂散在空中。
另外,我們也要理解,生病在絕大多數,不是因為「同學直接傳染」這麼簡單,以上學期我們家孩子腸病毒為例,其他學生和老師也都沒有得到腸病毒。
再來,生病是「正常」的身體反應,偶爾生生小病,反而可以讓身體免疫系統多做反應,非學校的家長要做的,是讓學生有「獨立在家休養休息」的能力即可。
吃藥會苦,也是很多孩子不愛的事情,但若是家長的界限:一定要吃藥,則會建議「分裝」,只帶在非學校要吃的份量前來。
唯有生病變成「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才能懂得開始練習照顧自己,而不是藉由生病吸引關注,或是和家長權力鬥爭(生病是很名正言順的理由呀!)
生病請假這類「小事」,也是「性格教養」的最好時機~
家長A:
孩子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喉嚨很痛,我請她等一下打電話到教室跟老師請假。
介亭老師:
為了避免身體不舒服「倒果為因」,成為孩子未來請假的「目的」,因此當孩子因任何狀況而請假時,要請家長維持原本的作息表,不要過度照顧或關注孩子喔!
這不是不相信孩子身體不舒服,事實上我們必須相信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
我們是避免孩子「錯誤解讀」的回應方式,孩子們是很敏銳的觀察者,卻是很差勁的解讀者。
分享給全體家庭喔~
家長B:
週一孩子請假那一天,我和爸爸有照常上班,傍晚我們才去看醫生。我和妹妹都有輕微感冒。
但是早上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是否沒有戴口罩影響到其他人,雖然生病有很多種成因,但我一直都教導孩子生病要留意以免傳染給別人,週六她參加教會活動 本來有戴,後來又拿下來,我提醒她,她沒有理會,是不是我的方式需要調整?昨天她也忘記帶藥回家。一直以來都覺得 這應該要成為她的「常識」,看來我需要開家庭會議一起討論,可能這變成是我單方面的要求,是嗎?
介亭老師:
「戴口罩」對許多孩子來說是不舒服的(我自己小時候也是),加上大人愈是要求,愈容易激發孩子「我不要」,因此我們的做法(在家、在非學校都同),是請孩子提出想法,如何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不會讓病毒經由飛沬漂散在空中。
另外,我們也要理解,生病在絕大多數,不是因為「同學直接傳染」這麼簡單,以上學期我們家孩子腸病毒為例,其他學生和老師也都沒有得到腸病毒。
再來,生病是「正常」的身體反應,偶爾生生小病,反而可以讓身體免疫系統多做反應,非學校的家長要做的,是讓學生有「獨立在家休養休息」的能力即可。
吃藥會苦,也是很多孩子不愛的事情,但若是家長的界限:一定要吃藥,則會建議「分裝」,只帶在非學校要吃的份量前來。
唯有生病變成「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才能懂得開始練習照顧自己,而不是藉由生病吸引關注,或是和家長權力鬥爭(生病是很名正言順的理由呀!)
家長A:
其實爸媽這兩天也前後有感冒喉嚨痛咳嗽的症狀,不一定是同學。我們就一起做好身體保健的事。
家長B:
謝謝你們的分享。
介亭老師:
在可能非學校,我們都要更有「雅量與包容」,不去責怪別人,也不要擔心別人責怪。
坊間太多「都是別人傳染我小孩、都是別人帶壞我小孩」的說法,我們要一起改變它!
家長B:
前天我有跟孩子問一般感冒大約幾天會好,她希望自己需要多久時間好,要怎麼做照顧自己的身體,她跟我說不知道。(我想目前真的生病還沒有變成自己的事)
介亭老師:
生病對很多孩子,是一種很「矛盾」的情緒,一方面身體不舒服,但另一方面又可以享受父母的額外照顧。
一方面覺得父母關心他,另一方面又嫌父母嘮叼。
因此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邀請父母把「孩子生病」當成「自然狀況」,不要有特殊反應。
家長B:
是,我有觀察到孩子咳嗽,我去注意她時,妹妹也會在後面跟著咳嗽。
但是是裝的…,現在變成真的因感冒咳嗽了。
介亭老師:
妹妹(第二胎)的觀察力都更敏銳
家長B:
還好有大家…讓我請教
家長A:
我會持續觀察孩子的狀況。
以前她曾為了不去幼兒園而裝病,但現在她是可能非學校的新生,也喜歡可能的老師同學和課程,早上我仍不好直接判斷。
孩子她打完電話請完假就又直接睡著了,其實一樣感冒的媽媽我今天原本預計就要在家休息,只是多了個小孩躺在身邊…
家長C:
“唯有生病變成「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才能懂得開始練習照顧自己”,很認同介亭老師這句話。
孩子加入「可能非學校」四年多的時間,印象很深的一個調整,就是開始放手讓她決定天冷要不要穿外套這件事,起初真的會有很多擔心,即使孩子堪稱是健康寶寶,還是怕她會生病。那時老師一直鼓勵我要讓孩子自己去感覺身體的體溫變化,雖然我們不希望孩子真的感冒然後落井下石(妳看吧!誰叫妳不穿外套),因為不穿外套不等於一定會感冒,但孩子必須有生命經驗的累積和連結,才有可能記在心裡。這幾年孩子在教室有充分的運動,加上超穩定的作息,輔以保健食品,身體的抵抗力一直不錯。而孩子不讓自己輕易感冒最大的動力,是教室的學習,她不想錯過任何一天可以去上課的日子。
上週同學生病請假,孩子回來跟我說當天要多吃三條益生菌,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同學生病,她覺得病毒有潛伏期,她要先提升免疫力,避免病毒入侵。她能主動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是真的長大了。
家長B:
謝謝你們的分享!
介亭老師:
大家的討論很精彩,請讓我整理成專欄文章喔!
https://poedu.org/nonschool/13431/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人 得到腸病毒會再回傳給孩子? ... 預防腸病毒感染,大人和小孩一樣都要勤洗手,要記得酒精不能殺死腸病毒! ... 也就是孩子恢復到生病前的狀態花了多久時間. ... <看更多>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大人腸病毒?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大人腸病毒 ? 趕緊去另一間皮膚科看醫生說是腸病毒之後在跑去大醫院看醫師說手足口病擦藥吃藥就可以了! ... 要7天~10天才會好抵抗力差的可能要更久... 腸病毒有分類型 ... ... <看更多>
大人 腸病毒 多久 會好 在 [分享] 躲不掉的腸病毒-連2年中鏢的哀傷- 精華區Preschooler 的推薦與評價
又到了暑假,正是腸病毒的高峰期,
哀~今年連我都中鏢了!!
希望大家多多注意阿~
圖文好讀版
https://anniehung.pixnet.net/blog/post/427205846
--------------純文字版----------------
腸。病。毒
沒錯,就是鼎鼎大名的腸。病。毒。!!!
這已經是我們家第2次中標~
猶記2014年7月(也就是去年7月),
我正準備要回到職場工作,
當時決定送滿3歲的小睿到幼稚園試讀,
沒想到才入學一個禮拜就立馬中標,
勒令回家休養一周才能復學,
在家休息期間1歲多的圈圈也無法倖免,
陪哥哥一起痛苦,
那一個禮拜過得真是漫長的不能在漫長了!!
這次2015年6月(也就是整整1年後),
還是躲不過被傳染的命運,再次中標,
這次換圈先發病,小睿經過5天的隔離還是失手中標,
本來想做到完善的自我隔離,
不讓哥哥一起痛苦的說...!!!
講得這樣積極,但也中鏢的媽媽我實在覺得很無力阿~
(沒想到大人也會中獎,一定是工作壓力太大太累了...)
大人的症狀其實算輕微,就是嘴破跟喉嚨痛這樣,
也是進食不易,吃飯變超慢,
希望這一個禮拜我有變瘦!!!
PS:今年雖然媽媽也中獎,
但因為有做不完的工作沒辦法請假,
所以沒有在家顧小孩,就沒有拍照片分享給大家,
那回顧一下去年的照片吧!!
有圖有真相,Start...
兩個小鬼頭都已經生病了還在玩親親,
難怪交叉傳染好不了阿!!!
介紹一下腸病毒這個沒藥醫的可怕傳染病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傳播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
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所以小睿得腸病毒之後,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拿酒精來消毒,
殊不知酒精是殺不了病毒的,
稀釋漂白水才有用阿!媽媽我有夠笨又沒常識的~
然後第二反應是給兩個小孩都戴上口罩,
小睿還勉強講的聽但圈就完全戴不住阿!!
所以只要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就一定會傳染的~
就像我今年努力認真的想要和圈自我隔離,
都撐到第5天,卻終究失敗了,
小睿還是在圈發病後第6天早上開始發高燒,
2個人都是連2天反覆燒退燒退道地3天才真正退燒沒再發起來~
潛伏期:
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至10天,平均約3到5天,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
在,即開始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
,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
說實在的我覺得發病後期感染力最強說,
難怪學校都有管制學生得腸病毒一定要在家裡休息至少一周,
才不會傳染給同學,
但這次圈圈的幼稚園約20位小朋友就發生5個腸病毒案例,
園長居然沒有要停課的意思,
讓我有嚇到,開始懷疑學校是不是連其他家長都沒有通知!!!???
對於這次的腸病毒園長給我的解釋是說,
第1個發病的孩子都已經發燒了家長卻還是送到學校,
而且家長聲稱沒有得到腸病毒,
所以校方也沒辦法,
停課的部份則是要經過家長同意才能停,
並沒有什麼停課標準規定一定要停課~
這個解釋我實在無法認同和理解...
後來我才知道學校連衛生局都沒有通報,
聽說有家長就自行通報去了,
衛生局馬上派當地衛生所的人到幼稚園查訪,
當天我接到園長電話問是不是我舉報的XD
隔天我就接到衛生所的關切電話囉~
發病症狀: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
狀。
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
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
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
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
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
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
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
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
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
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
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至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
小水泡。
我們家這2年症狀應該都是屬於以上第1、2種類型,
發燒
發燒是一定有的,
而且連燒個2、3天好像都是正常現象~
泡疹性咽峽炎
在家休養期間我一直叫小睿嘴巴開開給我照相,
還好小睿都還算配合,
今年圈發病時我就是拿這些舊照片嚇唬小睿不要靠近我們母女倆的~
面目猙獰的張開嘴巴~
這張可以清楚看到小睿舌頭兩側都是破洞,
其實嘴巴裡還有很多小水泡拍不出來,
尤其喉嚨會紅紅的滿滿都是水泡,
吞嚥都好困難,基本上就是用「無法進食」來形容~
伴隨而來的就是流口水了~
圈圈也是口水流得不像話~
而且嘴巴幾乎和不起來~
發病後的4、5天後還是口水一直流,
但今年倒是沒有這種情形,
可能是2個小孩都長大了,過了流口水的年紀吧??!!
這段期間只好吃些冰涼的食物補充一些熱量,
不然都不吃東西也不是辦法...
布丁、果凍、優酪乳、花生牛奶、冰淇淋、愛玉、仙草、豆花、八寶粥
我們家都囤積了超多,
幾乎都一次買一打回來放!!
但這也造成一種現象是
並都好了還是一直要求要吃布丁、冰淇淋...
手足口病:
身體出現好多令人發癢的小水泡,
這個症狀也是連2年都一樣~
圈圈的整隻腳滿滿都是~
手比較少,但還是有~
開始發病後的4、5天有稍微有開始結痂~
預防方法: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
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治療方式:
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絕大多數患者會自行痊癒,對於腸病毒重症患者之治療,只能採取支
持療法。
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
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
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我們到汐止國泰看醫生,
一樣也只能開抑制病情和減輕疼痛的藥而已~
今年帶小睿去看醫生的時候,
醫生說要開退燒藥和噴嘴破的藥,
但我想退燒藥家裡很多了,
噴嘴破的藥雖然是去年開的,但醫生說還可以用,
所以最後居然什麼藥都沒有開,
$330的掛號費有點貴阿阿阿~~~
這罐藥就是噴在嘴巴裡讓破洞不那麼痛用的,
一開始傷口會有點麻麻的,
後來持續1小時左右真的都不會痛喔~
媽媽我有親身實驗過,
不過圈圈倒是滿抗拒的!!
圈OS:媽媽~我不要我不要!!
約莫過了一個禮拜,
終於覺得這兩個小孩再次有了生龍活虎的跡象了!!
捏嘴巴也不太會哀哀叫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207.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436092040.A.F62.html
> -------------------------------------------------------------------------- <
作者: o2doll (只有為妳) 看板: Preschooler
標題: Re: [分享] 躲不掉的腸病毒-連2年中鏢的哀傷
時間: Thu Jul 9 10:15:17 2015
看到這篇想來回個文,
我女兒也是上上週中了腸病毒,
週日晚餐時說喉嚨痛, 那時還想說大概是扁桃腺發炎了
夜裡就發燒了,週一就馬上帶去看,醫生看到喉嚨有兩三顆小紅點說應該是腸病毒
建議我們隔天再去複診看看, 當天顧及到可能是腸病毒就沒去幼稚園上課了
其實我女兒的症狀算輕微,她目前大班,只有看疹前那晚發燒,
看疹那天喉嚨痛,接下來的一週都活蹦亂跳食慾正常,
但是我還是有去藥局買噴喉嚨的消炎藥定時噴
(請注意要買包裝上寫消炎的,不要買消毒殺菌的!)(有兒童用)
還有都吃軟的溫涼的流質的食物
然後三天後家裡的爸爸也中了!!
(一般兒童被傳染腸病毒的機率是90%,成人20%)
雖然是大人..但是超慘的!!反覆發燒兩天,喉嚨痛到無法吃東西,
他說吃東西就像刀割所以寧可不吃, 所以我只好讓他吞些B群,
生技公司樟汁液.康貝兒什麼的,但是吃不多 也看不出效果,噴喉嚨也只有短時效
壓不下來疼痛 ,痛到晚上根本不能睡,很可憐~
吃的部份有發現優格,蕃茄吃了會更痛,所以也不行
第三天晚上時爸爸的手腳也都長很多疹子跟水泡,走路都跛腳了!
不過我們找到治療的好方法了, 去看中醫!!
是的沒錯我女兒跟先生分別去了不同西醫診所看腸病毒,
醫生都說沒有特效藥,只能自然好,開的藥都是感冒藥.退燒藥,
後來上網查到有一種中藥方是對腸病毒有效的!!!
果然他去看回來藥單上就是那一帖藥 普濟消毒飲
(是古代治療瘟疫的藥方,可以清熱解毒, 腸病毒就是一種熱毒)
第一次三天的藥吃完時喉嚨痛已經好的差不多,腳也不太痛了
回診後的藥吃完就好的差不多了! 所以很建議若不幸中了直接去看中醫喔!
(中藥房也有賣這帖藥,但是還是看醫生比較好,劑量什麼的會幫調整
我們家從來不看中醫,但是這次之後如果有感冒會想去給中醫看喔)
以上經歷希望有幫助到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6.47.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436408120.A.10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