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是怎麼樣的呢?一個自閉、內向小孩的血淚成長史!XDD】|自由工作者番外日記
.
最近看到身邊朋友,發生了一些人際相處和友情上的煩惱事。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也不禁覺得有些感慨。~
.
不過這些年來,在社交與友誼的這條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整個心境,也算是成長了不少呢!
.
想著或許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跟我一樣害羞、自閉的孩子,或受困於友情逆境中的大人,也正在痛苦的被「朋友」這件事情,給深深困擾著!
.
所以就決定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和近年來對「友情」的想法轉變。希望多少可以,達到一點療癒的效果。
.
雖然我天生好脾氣、好相處XD,身邊一直都不乏朋友,平時挺得人疼的,也沒有什麼真的被眾人討厭或排擠的經驗。
.
但因為從小個性實在太過自閉、內向,所以在「交朋友」的這條路上,還是走得十足辛苦。
.
童年的記憶,一直都是有些孤單的。
.
小學的時候,我甚至可以從早到晚,都不和任何人說上一句話。一直一直靜靜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就這麼自己待上一整天。
.
不是我天生文藝魂,而是「讀書」實在比「和朋友玩鬧」,還要容易太多了!(還好以前的暑假作業都是「讀書心得」,而不是「跟朋友玩」這類強人所難的艱困任務。🤣🤣🤣🙌)
.
有時候都很想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阿婷啊!妳可以成長成現在這麼社會化的樣子,也真是很不容易呢!真的辛苦妳了~~XDD」
.
如果說,來到一個新的社交場合,有「主動去認識人的人」和「被動等人來認識的人」這兩種類型的話。以前的我,大概就是那種:「被動的等人來認識」,而且就連人家來了,都還要偷偷拿出事先寫好的「10個聊天話題」來偷看的那種怪咖少女。🙈🤣🤣🤣
.
國小有一陣子,我興奮的發現,同學間「開玩笑的互嗆」是一種能快速拉近距離的神奇互動!
.
但實際實行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
要知道,對「極度內向」的小孩來說,要自在的互相嗆來嗆去,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
別人大概都是你嗆我、我嗆你,然後就很快的打成一片了。
.
而當年的我,則是那種你嗆我,我會先尷尬的愣個三秒鐘,再認真思考一分鐘,之後才能弱弱的做出一個「也不知道算不算反應的反應」的那種人。
.
真覺得什麼「幹話寶典」、「嘴砲聖經」這類超實用的人生工具書,實在很有盡快出版的必要!!🤣🤣🤣
.
學校生活更是痛苦!我一直不是那種天生的校園風雲人物,或特別擅長交朋友的人。
.
甚至可以說,身為一個生性內向的小孩。我的一整個童年,都在用盡力氣的學習,如何和人自在相處、正常聊天,如何交到朋友,或僅僅是不突兀的融入在一個群體當中。
.
所幸,努力的結果還是有收穫的!可以說,我的每一個不同人生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體悟和成長。
.
隨著年歲漸長,我終於從成功交到「人生第一個朋友」,到收穫許多美好而真摯的友誼。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長成了現在這個充分社會化的搞威女子。🤣🤣
.
而對「友情」的定義,也隨著心境的成長,而一直不斷轉變。
.
國小的時候:
完全不懂怎麼社交,但終於還是在不懈的努力後,交到人生的第一個朋友了!也因為她,讓我開始慢慢知道,要如何跟人比較自然的聊天、認識,也開始知道要怎麼交朋友了。雖然後來,我們因為生活圈的不同,而逐漸少有聯絡。但心裡還是非常非常感謝她,成為我的第一個朋友。
.
國中的時候:
我不知道男生是怎樣?但在女生的世界裡,好像都至少一定要有一個,可以「一起上廁所(不知為何那時自己上廁所都感覺像是在犯罪)」、「一起分組」、「一起走到術科教室(真的!!! 那時自己走會莫名好像很可憐?!! XDDD)」然後在路上大聊各種八卦與心事的超級好朋友。而且,只要對方交了新朋友不再和妳黏在一起,就會幼稚的覺得天要亡我、世界毀滅XDD。記得那陣子,還曾經晚上難過到抱著阿母哭。🤣
.
高中的時候:
大家其實都很好,但還是常常莫名的感到孤單。好渴望可以融入隨便一個「小圈圈」裡,但就是怎樣都覺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痛恨所有需要「分組」&「以小圈圈為單位移動到其他教室上課」的行程!🙈🤣🤣
.
大學/研究所的時候:
似乎終於,越來越能把自己活得自在了。開始開心的參加各種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有趣的朋友。終於學會享受獨立的日常,也開始學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驚訝的發現,原來交朋友並不一定要「一大群人一起瘋鬧」,「可以深度交流」的「三五好友聚會」或「一對一談心」,或許才是更適合我的交往模式。其實,與其在一群人裡互相遷就、勾心鬥角,不如和幾個知心好友單獨聚聚,或灑脫、快活的一人獨行。
.
出了社會後:
越來越懂得和世界相處,也總算明白,該如何和自己相處。還是繼續盡可能的以誠待人,但多了幾分成熟和世故,對「關係」也不再有太多的「糾結」和「強求」。合則來不合則去,留下來的,自然會是那些適合,且一直彼此用心相待的真正朋友。
.
一直到現在,真的是經過了好多事,才開始漸漸明白,古人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
.
以前都覺得這句話好無情,後來才知道,是自己當時太年輕。
.
現在重新再看這句話,覺得還真是非常有道理,也受益良多。
.
君子之間的交往,本就應該是「可以毫不費力的」。
.
不用去勾心鬥角、奮力討好,或艱苦的維持。沒有功利,也沒有高低。
.
一切隨緣、隨心,對彼此「沒有要求」,就能寬懷的相互理解。不會過分濃烈,卻總能在每一次的相處中,洗滌彼此的身心。像是無需調味的清水,讓人不知不覺的,就這麼一飲到老。
.
你或許也曾經遇到過那種朋友,老愛說什麼「我們是朋友,所以你 “應該” 怎樣怎樣...」。友誼本就情出自願,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XDD
.
越是互相尊重、不用免強,舒心自在、清淡又純粹如水的關係。反而才越能永續長遠!
.
所以呀,現在的我對友情又有了全新的解讀。
.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在品德、智慧與心性上,都能令人欣賞的。
.
應該是可以相互理解、相處輕鬆,不給彼此壓力、不會互相算計,不對彼此苛求,且會互相為對方著想的。
.
真正的朋友,不會時不時的用交情或情緒,來勒索、綁架彼此。且在各個方面都能完全信任對方,也會尊重彼此的決定和選擇。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起成長。
.
不需要時時刻刻膩在一起,或訊息、電話不斷。也不用很嘻嘩的互相追捧、熱情如蜜。但心裡還是總有一個重要的角落,會時常惦記著對方。
.
不必去執著的緊抓住對方,因為人生聚散本就是常態。真正的友誼,就算相隔遙遠、多年不聯絡,情份也一直都在。
.
不會去要求彼此,但看到對方好,會真心的為他高興;看到對方遭遇困難,也會主動跳出來盡量給予幫助。
.
真正的朋友,差不多應該就是這樣一種,珍貴又可愛的存在吧!
.
就好像作家 三毛 所說的:「”朋友的可貴,就在於自由” ... 聽見水中白鵝戲綠波,感到內心歡悅,但不必每一分鐘都跑到門口去老看那條河。因為河總在。」
.
至於那些品性不好的朋友,和有毒的人際關係,就算再痛也儘早捨棄了吧!
.
回想自己的人生裡,確實有幾個特別的時刻,會突然認真的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而當我第一次下定決心,痛心的徹底離開某位相識多年的朋友時,就是其中的一次。
.
不再往來後,竟然感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或許這就是離開一段有毒關係後,會有的如釋重負吧?!(戀愛關係也適用哦XDD)
.
其實說了這麼多對「真正朋友」的理解,也不過只是一些個人「到目前這個年歲後的小小心得」罷了。到了真正在交朋友時,誰還來得及一條一條的仔細對照啊!哈哈哈哈!唯心而已。
.
只要確保自己總是懷抱善意、真誠待人,就行了!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誰還沒有傻過那幾回。如果實在很痛,就謝謝他們給的那些美好回憶吧!要是每段關係都要細細計算、戰戰兢兢,從未徹徹底底的付出過真心,那麼這短短數十載的人間走一回,也未免太過遺憾、可惜了一點,對吧?
.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能夠與他人靈魂相交、相知相惜,的確是一件幸事。但在人生的旅途裡,我們也不能讓自己,變得「過份依賴別人的愛」。
.
因為,這不管是對對方還是自己來說,壓力都太大了。
.
每個人都要學會,對自己的「情感與精神需求」負責。不能總將自己的「情緒起伏」和「生活豐富度」,建築在「別人」的身上,要旁人來對你負責。
.
畢竟,世事無常,誰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有誰來作伴。能義無反顧的陪你走到最後一刻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
我們遲早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
就連那些白頭偕老、相守一生的超浪漫阿公、阿嬤,最後都還是免不了有一個人要先走。那種巧到同時斷氣的神仙眷侶,真的太稀少了!嗷嗚嗚嗚~~🙈😆
.
所以說呀,在與人交往之外,也開始學著和自己交朋友吧!
.
學會獨處,才能享受專屬於自己的平靜時刻。也才能更有時間,去思考、反思和創造。
.
怪不得人家常說,能在某個領域中有所成就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善於獨處的人呢!
.
最近還聽到一種說法,覺得挺有趣。想想也滿有道理的!
.
他說人人都以為朋友眾多、處處合群才是常態。但每個個體本就不同,而我們又天生嚮往自由。
.
所以過度追求合群,不過就只是一種「無止境的自我折騰」罷了。越能學會享受孤獨,才越能活得瀟灑、自在。
.
「有你很好,自己一個人也很棒!」、「孤獨但不寂寞」,大概就是一個這樣的神奇境界吧!😻😻😆~
.
老友說:「這是一種 “天地一孤鳥” 的感覺和狀態!」哈哈哈哈!好像滿貼切的!
.
總之,不管你現在有朋友、沒朋友,都不妨開始一起培養「獨立精彩的能力」,灑脫的開啟「天地一孤鳥」的快活鳥鳥人生吧!!(飛呀~~~XDDD
.
——
.
🔻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
➡️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
.
🔻更多「野放上班族」XDD🔻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kkk,Kpo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快訂閱我們 #記得開小鈴鐺!! *特別推薦a新鮮人必看影片: 【這樣過保證精彩!大學新鮮人必知四件事】(很值得看) https://youtu.be/QMQuONdzID0 【不打工也存得到錢!窮學生的無痛存錢術】(這支也很強) https://youtu.be/TA95htVlR7c ...
大學 怎麼交朋友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憑什麼相信你】
*感謝時報出版社的閱讀邀請
人是群居動物,可望與他人有情感上的連結
所以有時候,有問題不會是找專家
而更傾向找像朋友一般的人詢問其意見🧑🤝🧑
之前有小涵堡問我,在一個新環境要怎麼交朋友
無論是上大學、轉學、社團,甚至是實習、工作
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五點
在新環境如何跨出第一步💗💗
#實用 #教學 #分享 #工作 #推薦 #懶人包 #請教 #求職 #面試 #畢業 #畢業生 #交朋友 #朋友 #內向 #害羞 #擅長 #心情 #人生 #社交恐懼症 #書籍 #社交 #憑什麼相信你 #好人緣
大學 怎麼交朋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集合吧!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到了今年十月已經不如上半年時火熱,但這仍是今年最具話題性的電玩遊戲之一。面對遊戲,人類學家總是不關心到底好不好玩,而是看到背後的人類整體社會對於遊戲的需要及期待,以及這個心理背後所代表的社會文化意義。
這篇來自【遠見】雜誌的報導,分享了各方對於《動森》的分析,當中也來自版主的人類學觀察。這裡的分析延續了《在一起孤獨》中MIT社會心理學家雪莉.特克爾強調了從當代人與機器人等數位角色之間的互動已經非常頻繁,形成了新的親密關係。這層關係雖然不是《動森》在疫情期間爆紅的主要原因,卻是不能忽視的社會因素。
--------------------------------
動森在疫情期間爆紅,引起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的注意,他從數位人類學的角度,分析「動森瘋」的謎底:動森對於「友情」的設定,使得這款進入門檻很低的沙盒遊戲,內涵卻極具深度。
宋世祥發現,動森初代從2001年開始販售至今,恰好歷經千禧世代的成長階段,很多人的社交場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千禧青少年邁向成年的過程中,對於「怎麼交朋友?」其實有著非常深的焦慮。透過網路,跟陌生人產生關聯與互動很容易;但要如何才能真的變成朋友,他們反而感到茫然。
「他們非常仰賴透過玩遊戲,尋找自己的社群的認同感,」宋世祥表示。
《在一起孤獨》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心理學家特克爾(Sherry Trukle)曾提出,網路雖然讓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愈來愈密切,人類自身卻愈來愈孤獨。而人類和機器的關係迅速增溫,當代人已非常習慣把虛擬的角色,當成是投射情感的物件。
動森抓住的,正是千禧世代對機器人陪伴的熱愛。更厲害的,是玩家跟動物互動方式的設計,也得讓兩者的對流強烈,感染力十足。
比方說,玩家送給動物一件襯衫當成禮物,看牠連續穿了兩天後又不穿了,但是當進入牠住的房子,卻發現被掛在牆上,當成寶貝一樣看待,令玩家覺得被在乎,認為這隻動物朋友非常認真地在交朋友。
「這些雖然只是虛擬角色,但人們會很自然跟牠們發生真正的感情,」宋世祥解釋,這些細節讓玩家體內的興奮因子熊熊燃燒。
因此,對動森來說,好玩只是過於膚淺的讚美。
17世紀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的一首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描述每個人都是這片大陸的一份子,是社會主體的一部分,恰好與動森身處無人島、但連結全球的遊戲體驗非常類似,甚至可轉譯成新冠時期一個非常明顯的隱喻。
由於疫情,每一個人都變成一座孤島,要隔離14天的人,自覺是孤獨的島民。把口罩帶上無接觸用餐,不也是一種孤立嗎?
但,被迫孤獨的人們,無不等待著與他人連結,更執著於溫暖關係的追逐。
動森就是這樣一根繩索,將人們從幽閉的深淵中拉出。透過網路,跟全世界連結,打破孤獨感,投射在島上動物們的眷戀情誼,安撫了深層焦慮。
《在一起孤獨》的世界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宋世祥不禁反問:「我們都有一座自己的島了,你怎麼還沒有?」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4931?fbclid=IwAR1dRDXhpvVn7CQZfzAf3nFdD86ucyFtFAtauHA4E_J3kjGxOKe_4V0DgkI
大學 怎麼交朋友 在 kkk,Kpop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快訂閱我們
#記得開小鈴鐺!!
*特別推薦a新鮮人必看影片:
【這樣過保證精彩!大學新鮮人必知四件事】(很值得看)
https://youtu.be/QMQuONdzID0
【不打工也存得到錢!窮學生的無痛存錢術】(這支也很強)
https://youtu.be/TA95htVlR7c
【安全沒蟑螂!新鮮人找房租屋最強五攻略】(這超強!激推!)
https://youtu.be/J6LPVg_c54E
✎太賤唉居 : https://www.instagram.com/kkkkpop_official
✎太賤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kkpopop/
✎合作請洽 : [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TmgO-Zm2cY/hqdefault.jpg)
大學 怎麼交朋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國際關係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文隆 教授
內容簡介:
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國際關係屬於政治課題,而政治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表現,由此可見,國際關係是人際關係的擴大。那麼「國家」要如何和另一個「國家」進行交流呢?他們怎麼交朋友?彼此看不順眼時,要怎麼打架?打架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麼?本書透過8個議題,帶你細數近代國際局勢的分與合,呈現出強權之間的縱橫捭闔,小國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一同瞭解今日國際關係是如何形成。
作者簡介:
王世宗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十九世紀歐洲史、二十世紀史
王文隆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研究員,研究專長:中國近代外交史
周雪舫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俄國史、世界現代史
陳小雀
淡江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研究專長:拉美文化研究
林志龍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現代企業史、國際航運史、郵政史、大英國協史
趙秋蒂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伊斯蘭宗教與文化
廖舜右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國際經濟學、國際政治理論、亞太區域整合、國際金融議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e5zcrIhd4/hqdefault.jpg)
大學 怎麼交朋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格子共同工坊 #劉欣宜專訪
這集一樣繼續介紹格子共同工坊,劉欣宜老師。她也是去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所木雕組畢業的學生,去年一樣就被楊北辰老師選入格子共同工坊來擔任木雕講師。
劉欣宜老師,出生在單親家庭,父親在他二歲時就離開,所以他對父親的印象是相當的模糊,他的媽媽為了扶養、陪伴他長大,而放棄公司外派去大陸工作的機會,最後被裁員,所以一路走來,家裡的經濟一直不是很寬裕。原生家庭可以是陰影也可以是動力,所以這一切反映在他的作品上,都是小孩子做創作,而表情總有淡淡的憂傷、無辜的大眼睛,就是如同他的內心是渴望被關懷和照顧的,我想一位成功的藝術家,勇敢面對自己的過去,化陰影為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專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他內在的強大力量。未來,我已經看到一位偉大的木雕藝術家一點一滴在成長著…。
劉欣宜 1992出生
關於作品:
我的作品都以小孩子為主題作創作,他們的臉上老是露出一副憂鬱的表情。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他們總是這麼悲傷,為何不讓他們笑一笑?
我想,在別人面前,笑相對於哭泣,是不是笑容易的許多?
悲傷,是一種很特別的情感。當我們快樂時,很容易感染、分享,
但是悲傷卻只有當下那個人才知道箇中滋味。
也許會讓人流淚、感到胸口的痛楚,但我從不覺得它是不好的東西,
我甚至覺得它是人生的必需品。
也許一直快樂的日子很棒,生活中充滿歡笑,人和人之間的生活很愉快。
但是悲傷卻能顯現出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讓人學會去珍惜、把握更多的人事物。
當人悲傷時,要他打起精神、說些鼓勵他的話也許是個方法,但是我更喜歡默默陪伴著他經歷那些憂傷。
我希望能藉由我的作品能向人訴說:並不是不能悲傷,可以的,而且當你難過時,我會陪在你身邊。
學歷:
2010 畢業於私立東山高中
2014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經歷:
2015 「Young Art Taipei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台北。
2015 「青春.com III」,夢12美學空間,台北。
2014 「木木生機」四人聯展參展(學生自籌展覽)。
2013 台中藝術博覽會(ART Taichung),參展。
2013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學系《第四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立體創作類,入圍。
關於自己:
小時候的我很沒自信,不知道該怎麼交朋友,但是仍渴望友誼。實在沒辦法,我便看著班上最受歡迎的那個人,看著它怎麼做,學習模仿他的行為,也因此我很早就明白如何偽裝。
我扮演了「不是自己的人」,很長一段時間,
**小孩子是可愛、討喜的,而同時也是脆弱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4IUS3Yyi7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