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麗寶 T12 賽車飯店】兩人平日含早餐只要 $3099 #大小車迷真實賽道看飆車 🛍Outlet&遊樂園一次玩起來
🚩 內行的直接看方案:http://bit.ly/了解方案請點我
----------
#躺床爽看現場賽車 房客獨享的 VIP 待遇
霸氣蓋在國際等級賽車場旁的【麗寶 T12 飯店】,大廳即可親眼見證跑車高速奔馳,那個帥度絕不是電視轉播可以比擬!小編激推面賽道的房型,享有 #賽事頭等艙 的私人大陽台,還能待房內爽吹冷氣、吃零食看賽事,這絕對是 VIP 才有的超級待遇🤩
#中部最大複合式outlet樂園在隔壁 兩天一夜就醬玩
不得不說飯店位置hen棒,一旁就是中部最大的麗寶Outlet,還有水陸雙樂園!安排一天賴在房間耍廢,一天去逛街撿便宜 or 瘋玩樂園,2 日遊這樣玩剛剛好~
-----------
#重點特色一次秀給你
🎉 免費接駁車往返麗寶Outlet和樂園,逛街玩樂園都超方便
🎉 親自下場開 GoKart 卡丁車,在全台最長的賽車場上痛快飆車!
🎉 還有全台最大的 VR 遊戲館,多達 14 種的實境遊戲
🎉 超養眼的超跑名車展示館,賽車迷超興奮
🎉 豐富的親子教學設施,小朋友也能親自上車體驗
🎉 一生真的很難得有睡在賽車場旁的體驗
👉 看更多介紹:http://bit.ly/賽車飯店開箱文
﹏﹏﹏﹏﹏﹏﹏﹏﹏﹏﹏﹏﹏﹏﹏﹏﹏
最高CP1️⃣ 兩人成行平日一泊一食3099
﹋﹋﹋﹋﹋﹋﹋﹋﹋﹋﹋﹋﹋﹋﹋﹋﹋
📅 入住日期:即日起~2021/12/31
✅ 兩人成行適用(未滿 115cm 可免費入住)
✅ 入住【傳奇雙人房 (兩大床)】乙晚
✅ 健康能量早餐 2 客(未滿 115cm 可免費共食)
✅ 免費享用館內健身房、休閒設施、館內免費停車
﹏﹏﹏﹏﹏﹏﹏﹏﹏﹏﹏﹏﹏﹏﹏﹏﹏﹏﹏﹏﹏﹏
小編激推2️⃣ 升級極限客房3380起,房內爽看賽事
﹋﹋﹋﹋﹋﹋﹋﹋﹋﹋﹋﹋﹋﹋﹋﹋﹋﹋﹋﹋﹋﹋
這樣住最划算!挑 #週五及週日入住享平日價 ,選擇 #面賽道【極限雙人客房 (兩大床) 】一天逛outlet樂園,再留一天房內看賽車~ 兩邊都能玩到超滿足!✨想週六入住也只需加 600 元✨
🚩 詳細方案&報名:http://bit.ly/了解方案請點我
---------------------------
📣 就是這麼誇張‼️飯店太夯 #客滿日已逼近年底!幸好我們老早就幫大家抓好房間,現在熱門日期入住【極限客房 (面賽道) 】 #保證有房且無需加價,不過間數有限,卡位真的要趁早!
✔️ #熱門平日3380
📅10/8(五)、10/11(一)、10/17(日)、10/22(五)
📅11/5(五)、11/7(日)、、11/14(日)、11/19(五)、11/21(日)、11/26(五)、11/28(日)
📅12/5(日)、12/10(五)、12/12(日)、12/17(五)、12/19(日)、12/24(五)、12/26(日)、12/30(五)
✔️ #熱門假日3980
📅10/16(六)、10/23(六)、10/30(六)
📅11/13(六)、11/20(六)、11/27(六)
📅12/4(六)、12/11(六)、12/18(六)、12/25(六)
🚩🚩 詳細方案&報名:http://bit.ly/了解方案請點我
–––––––––––––––––––
🤘曼谷幫(有GO台)團隊帶你深度玩翻台灣🤘
🔥精選全台最優質飯店:https://bit.ly/3sdEz0N
🔥獨家出品全台包車小團:https://bit.ly/2SzWGj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teven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繼上次一日雪北之後 最近又去挑戰了一座也是非常艱難的百岳 中橫四辣中的特辣 ~ 白姑大山 (白狗大山) 是岳界公認很硬的一座百岳 不只有百岳的高海拔(H3341m) 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假山頭 (三錐山H2570m、白姑東南峰H3035m) 尤其是過白姑東南峰後 揭開了白姑大山地獄的序曲... 開始了...
「大小霸接駁」的推薦目錄:
大小霸接駁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解放軍距你有點遠,但美軍距你非常近!
2018-11-08 方格子
王臻明 經營部落格「假圖天國」,專長為戰史、中國近代史、軍事、國際關係與地緣戰略,持續提供非主流、非熱門的軍武發展分析與國際政治情勢解讀,也常回顧重大歷史事件與戰史。
是說在討論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時,常常希望能破除一些迷思,讓國人瞭解中國解放軍其實並沒有辦法突然發動大規模的對台作戰。因為集結大量部隊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而在這個衛星時代,不止衛星時時監看,預警雷達的偵測範圍也廣達數千公里,要調動集結數量龐大的部隊,幾乎不可能不被察覺。而在論述這個觀念時,最常舉的例子,就是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以美軍運輸能力之強,也是花了好幾個月才讓部隊一一抵達作戰位置。也因此目前運輸能力還遠不如當時美軍的解放軍,要集結空軍戰機、海軍艦隊、登陸部隊、載運登陸部隊的兩棲艦艇,恐怕要花費一番心力才能辦到。而另一個好例子則是台海九六年飛彈危機時,解放軍以演習之名進行兵力集結時,其動員規模還未達可以發動大規模渡海作戰的程度,前前後後卻已花費了數個月時間準備,其困難度可見一斑。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擁有全球快速反應與部署能力的美軍就是例外。
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安全防禦承諾的美國,常常會面臨需要緊急介入各國危機的情況,也因此一直在研究如何讓部隊能快速反應,立即機動部署到衝突地區。從越戰開始,到過去兩次的波斯灣戰爭,美軍對於自己的表現有諸多檢討,並認為還有極大的精進空間,所以慢慢發展出了一套有效的新模式,可以讓地面部隊快速趕到需要的地方。一般來說,想到美國的快速反應部隊,許多人腦海里第一時間出現的都是美國陸軍的82空降師與101空中突擊師。只是這兩支部隊雖然戰功彪炳,但空降或機降步兵都屬於輕裝步兵,雖然可以一聲令下,立刻由其中輪值快速反應任務的戰備旅,在幾天內部署到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但輕裝步兵的缺點,在於很難抵禦敵方的機械化重型部隊。因為傘兵為了可以快速部署,捨棄了裝甲車與重裝備,因此雖然可以快速趕到戰區,卻不一定能擋住敵人。
因此另一支也常常被視為是美軍先鋒部隊的海軍陸戰隊,就必需要負擔起這樣的作戰任務。海軍陸戰隊除了也能夠快速部署,趕赴戰場外,還可以快速發動一定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將兩棲突擊車、主力戰車、火炮、各種載具等重裝備開上灘頭,投入戰場之中。而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性質不同的海軍陸戰隊與陸軍傘兵,就要有不同的策略。陸軍傘兵由於是在輕裝的狀態下,可利用運輸機進行長程運輸,在美國擁有龐大機隊與空中加油能力下,傘兵部隊只要部署在美國本土即可,只要讓不同的旅級單位,輪流擔任戰備,負責快速反應任務,就可以兼顧日常的作戰訓練與人員輪休的需求。畢竟這世界上沒有一支部隊可以長期擔任戰備任務,不斷保持可以隨時出動的警戒狀態。但擁有各型重型武器,又以海運為主的海軍陸戰隊,就不能採用這樣的方式了,若部署在美國本土,將無法即時趕到世界各地的戰場,但如果讓部隊長期維持在作戰狀態下部署於海外,又會讓海軍陸戰隊師老兵疲,因此需要另外想辦法。
美國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前進與預置部署」,也就是預先將海軍陸戰隊集結部署在可能發生衝突,而且作戰環境又適合海軍陸戰隊的地區。像歐洲戰場是典型的大陸型作戰環境,海軍陸戰隊所能扮演的角色較小,但太平洋戰場大多是濱海國家與一連串的島鏈,是海軍陸戰隊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而且最重要的是還有日本這個盟邦可供駐軍。也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三遠征軍,就長期駐紮在沖繩。第三遠征軍是所謂的「空地特遣隊(Marine Air-Ground Task Force,MAGTF)」作戰編組,包含指揮參謀單位,下轄地面部隊,空中作戰聯隊,與後勤支援群,可以發動一場兩棲登陸作戰,並獨力作戰一段時間,等待後援抵達。空地特遣隊的最大優點是組織靈活,可以視作戰任務的需求,快速調整編成規模的大小,一般是分為三級,規模最大的就是海軍陸戰隊遠征軍(Marine Expeditionary Force,MEF)、其次為規模較小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Marine Expeditionary Brigade,MEB),而規模最小但最靈活的則是海軍陸戰隊遠征隊(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MEU)。
目前美國有三個海軍陸戰隊遠征軍,第一海軍陸戰隊遠征軍位於美國西岸,第二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則位於美國東岸,而第三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就是前進部署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部隊。第一與第二海軍陸戰隊遠征軍,下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與遠征隊,會輪流擔任戰備任務,而第三海軍陸隊遠征軍則只下轄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征隊,由美國本土的海軍陸戰隊,以輪流派駐的方式擔任戰備。擔任戰備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會與海軍的兩棲戰備艦隊(Amphibious Ready Group,ARG)一起配合,在接到命令的一、兩天內,就能立即開拔前往衝突地點,同時會攜帶可供獨立作戰15天的彈藥補給。兩棲戰備艦隊通常包括一艘兩棲突擊艦,兩艘的船塢登陸艦,物資運輸艦與油彈補給艦,當然還有海軍的水面軍艦與水下潛艦擔任護航任務,以保護這支兩棲戰備艦隊的安全。美國目前常保兩支的兩棲戰備艦隊隨時待命,甚至在很多時候,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就裝載在兩棲戰略艦隊中,在各地參與演訓,只要調轉航向,就能一刻也不耽誤的地立刻開往戰區。
2.jpg
上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空地特遣隊」與「兩棲戰備艦隊」的編成表,可搭載一個完整的陸戰隊遠征隊(MEU),下圖為神盾艦護航下的兩棲戰備艦隊正在進行訓練。
美國就是用陸戰隊遠征隊(MEU)加上兩棲戰備艦隊(ARG)的方式,確保美國可以隨時將重裝武力投射到全球各地。第三海軍陸戰隊遠征軍轄下的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征隊駐紮在沖繩,距離台灣非常的近,從沖繩航行到台灣,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若再加上裝備上船的時間,不到三天就能抵達台灣,並立刻發動一場小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即使正在亞太地區別的地方演訓,航程比較遠,但因為節省了裝備與人員上船的時間,最遲也差不多三、四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台灣。因此一旦台海突然爆發戰事,或是美國想要攻打台灣,那第一階段就是由空軍發動第一波打擊,美軍的大型空軍基地就位於台灣附近的沖繩與關島上,台灣會在幾個小時內受到第一波攻擊,空襲可能會持續數波,同時就在西太平洋海域巡弋的第七艦隊軍艦,會航向台灣,並發動長程巡弋飛彈攻擊,隨後第七艦隊的航空母艦會趕到,與空軍一起發動更大規模的空襲,並清理出安全的灘頭,掩護趕到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展開首波的兩棲登陸作戰,建立起灘頭堡。
當然,只有兩千多人兵力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只有15天的作戰能力,並沒有辦法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來結束戰事,只能確保灘頭堡的安全。這時候就要動用另一項秘密武器,也就是「戰略預置艦」了,而其中的一個中隊離台灣也很近,就部署於近在咫尺的關島。當來自沖繩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在登陸台灣時,美國本土的海軍陸戰隊員也正在登機,會「空手」搭客機抵達關島,準備啟封長期停泊於海上的海軍陸戰隊「戰略預置艦」。
長程運送部隊,其實困難的不是人員,而是人員所使用的裝備與後勤輜重,一架運輸機可以搭載上百名的武裝士兵,卻運送不了幾輛的悍馬車與主力戰車。美軍在記取過去的幾次教訓後,發展了出一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預先將裝備與補給裝載於大型運輸艦上,部署在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附近。一旦需要出動海軍陸戰隊時,只需要空運「空手」的海軍陸戰隊員到達當地,登上這些大型運輸艦,將裝備啟封後,就能立刻投入作戰,速度快又有效率,甚至還可以節省寶貴的空軍運輸能量,直接租用民間的客機來載輸人員即可。這種平日載滿各種武器彈藥的大型運輸艦,就叫「戰略預置艦」。過去美國擁有數個戰略預置艦中隊,遍布全球,但隨著近年來情勢改變,目前縮編到只剩兩個,一個位於印度洋,另一個則位於西太平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預置艦,平日就停泊在關島的附近海域,等著有狀況發生時,從美國本土搭飛機來的海軍陸戰隊員啟封裝備。
1.jpg
美軍戰略預置艦隊的編成組合與可以籌載的武器裝備與彈藥數量,能提供一個陸戰隊遠征旅約1萬5000人的部隊,獨立進行30天的作戰任務。
一個戰略預置艦隊,共包括五艘的大型運輸艦,滿載各式各樣的重裝備,包含兩棲突擊車、主力戰車、火炮、武裝攻擊直升機與各種戰術支援車輛。另外還有一艘彈藥補給船,一艘機動登陸平台(Mobile Landing Platform,MLP)。其武器裝備與彈藥補給,可支援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獨立進行30天的作戰任務。在戰略預置艦的幫助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可以在10至14天內,啟封裝備並趕到責任區的任何一個地點,並在已經建立灘頭堡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幫助下,快速上岸參與地面作戰。而且甚至不需要有碼頭,因為又被稱為「半潛船」的機動登陸平台,可以像海上浮動碼頭一樣,讓大型運輸艦卸下裝備,再由小型登陸艇或氣墊登陸艇直接送達灘頭。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擁有接近有1萬5000人,並擁有強大的空中支援火力。以關島距離台灣之近,美國的陸戰隊遠征旅,從啟封裝備,到登陸台灣,應該花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
2.jpg
機動登陸平台MLP正在替運輸艦卸下裝備,再以登陸艇或氣墊登陸艇接駁到岸上,不再需要深水碼頭,即可快速將作戰裝備運送到灘頭上,等於是一座浮動碼頭。
由於美國本土仍然擁有擔任戰備任務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這些戰備部隊在其他海軍水面艦隊的協助下,也會不斷趕到戰場,因此在作戰開始三十天後,其地面部隊的規模,理論上會擴充到一個完整的海軍陸戰隊遠征軍,超過三萬人。而海軍陸戰隊需要獨立作戰,並支撐三十天的目的,在於這是美國陸軍的重裝師從美國本土抵達戰場所需要的時間。雖然美國陸軍也一樣有戰略預置艦的設計,平日已將部分裝備與補給裝載在大型運輸艦上,美軍的運輸能力也獨步全球,但陸軍的重裝師擁有更多的人員與重型裝備,因此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有辦法讓部隊進入備戰狀態,並將陸軍的重裝師運送到戰區。這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月內戰事仍未結束,那美國陸軍的重裝師也會開始陸續投入戰場。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美國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部署最少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軍與一個陸軍的重裝師,再加上最少兩個以上的航空母艦打擊群,而這樣的戰力已經遠遠勝過世界上多數的國家了。
因此美軍的快速反應能力可以說是十分驚人的,但是這樣燒錢的速度,也是十分的恐怖。且先不談要維持航空母艦打擊群有多麼昂貴。光是要讓兩支兩棲戰備艦隊隨時待命,就代表要擁有數倍於這個數量的兩棲作戰艦艇,才能隨時維持兩支兩棲戰備艦隊可以隨時出動作戰。而完成戰備,並前進部署到沖繩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也需要不斷輪調,其費用也是極為驚人。至於戰略預置艦中隊,除了本身租用大型運輸艦的費用外,也代表必需要多採購並封存一整套海軍陸戰隊遠征旅的裝備與補給。以目前美軍擁有兩個海軍陸隊戰戰略預置艦隊來估算,就等於美國差不多要多採購了一個海軍陸戰隊師的裝備與後勤補給,平日都不用,就閒置在海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再花錢檢修這些閒置的裝備,更新有保存期限的食物與耗材,確保所有的武器在戰時都可以立刻啟用。美軍之有錢程度真的不是一般國家可以想像的,才能用這種方式維持快速反應能力。
一般國家當然無法像美軍一樣做這樣的事,畢竟平日裝備說不定就不足了,怎麼可能再多買一套,裝載在船上,事先預置於可能發生戰事的地區,而且還不止是海軍陸戰隊有這種設計,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在內,都有這種物資預置艦隊的措施,分布在全世界的美軍基地附近,隨時可以啟用。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美軍的戰略預置艦隊,真可以說是完美詮釋這句話的最好例子。一般的國家在發動跨海作戰之前,要先集結部隊,並讓部隊達到作戰狀態,再籌補後勤物資,最後一一將部隊與維持部隊作戰的後勤補給都一一裝上船,在確認已完全奪取了制空權與制海權後,才讓兩棲登陸艦隊出發,在軍艦與戰機護航下渡過茫茫大海,靠近灘頭,發動兩棲登陸作戰。這是一般國家的作法,因為一般國家不需要隨時準備進行攻勢作戰,沒有協防它國的義務,所以平日不需要花費這麼鉅額的軍事費用,維持如此巨大規模的快速反應能力。
所以美國與一般國家的作戰動員模式完全不同。一般國家需要很長時間來進行的準備工作,美軍已經事先做完了,並且在擁有全球空中打擊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與壓倒性的海空優勢下,可以迅速發動兩棲登陸作戰,投射兵力到任何地區。因此解放軍看起來離台灣很近,中國的軍事基地距離台灣只有一水之隔,但是中國的軍事動員能力與一般的國家一樣,甚至因為國土較廣闊,備多力分,所以集結部隊的效率還要更差一點,所以在計算「時間」這個因素以後,其實沒有多數台灣人想像的那麼快速。而美國本土看起來離台灣很遠,但多數台灣人並不知道美國為了維持前進部署與快速反應能力花了多少心血,再加上美國這個國家目前並沒有攻擊台灣的企圖,戰時是否會出兵救援台灣,也維持著模糊的態度,好讓美國擁有外交折衝空間,因此不會特別強調美軍在台灣附近的兵力部署情況。這也讓許多人台灣人誤以為,美軍若要救援或攻擊台灣,必需從本土出發,辛苦地越過遼闊的太平洋,才能趕到台灣附近海域。
美軍是否會救援台灣也許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但是很確定的是,如果有一天台灣成為了中國的一部份,台灣就要面臨美國的軍事威脅,「美國攻擊台灣」這個戰事想定就會變成事實。那台灣面臨的可不是需要幾個月的準備,才能進攻台灣的解放軍,而是幾個小時內就能發動一連串攻勢,幾天內海軍陸戰隊登陸,一個月後陸軍重裝師就能抵達的超級強權。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建立了這個架構來確保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利益,而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與美國在實戰中所獲取得寶貴經驗,也讓美國的全球快速反應與部署能力遙遙領先。只是美國身為一個民主國家,不會以文攻武嚇的方式來恫嚇盟邦,但若因此以為美國對西太平洋的軍事衝突沒有準備,那就未免太過天真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屯駐大批的軍火,而台灣就位於這個軍火庫的旁邊,這才是這個世界的真實戰略地圖。
★ ★ ★ ★
photo.jpg
九六年台海危機時,美國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到台灣海峽,其中一艘為尼米茲號
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是否已過時?
2019-03-13 方格子
王臻明 經營部落格「假圖天國」,專長為戰史、中國近代史、軍事、國際關係與地緣戰略,持續提供非主流、非熱門的軍武發展分析與國際政治情勢解讀,也常回顧重大歷史事件與戰史。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故意不講清楚,萬一台灣受到中國攻擊,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而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是有深思熟慮過的,原因可以分成幾個層面來談。
首先,美國因為「聯中制蘇」而承認中國,並與台灣斷絕正式外交關係,在法理上等於不承認台灣政府,理論上不再是台灣的盟友,但問題在於美國也不想放棄台灣這個重要戰略據點,更想利用台灣牽制中國,在「聯中制蘇」下又「聯台制中」,因此形成了既不承認台灣的政府,卻又繼續出售武器給台灣,支持台灣國防的奇特狀態。美國一方面說不會介入兩岸事務,不會擔任兩岸調人,卻又要求兩岸問題不得用武力解決,阻止中國攻擊台灣。在台灣過去長期無意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下,就形成了目前的僵局。
這樣的僵局其實符合美國的利益,同時美國不止不希望看到中國攻擊台灣,也擔心台灣故意挑起戰事,這在卜睿哲的公開信中,已經講的很清楚了,美國過去非常提防蔣介石出兵反攻中國,而將美國捲入戰爭之中,也不贊同過去陳水扁所發動的防禦性公投。因此故意保持模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避免防衛台灣的承諾淪為一張空頭支票,讓台灣「肆無忌憚」地與中國爆發衝突,將美國捲入不必要的戰事之中。而這樣的戰略性模糊,在過去四十幾年間,對美國來說是個很成功的外交策略,不止幫助美國拉攏中國,打贏冷戰,也在很多時候成功打台灣牌來牽制中國,而更重要的是,這還阻止了台灣出現任何不利於美國的政治路線。
但是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美國的戰略性模糊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社會一直以來都懷疑,在中國武力犯台時,美國是否會堅持地支持台灣。而這也是過去台灣社會內部統派勢力的最有力論述,認為美國的安全保證並不可靠,在中國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之際,美國越來越不可能會像九六年台海危機時一樣,為了保護台灣而出兵,台灣萬萬不能冀望於美國,因此與中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是台灣很重要的自保之道。雖然這樣的論述在過去算是少數派,但是很明顯目前情勢已經有所改變。原因在於中國已經明白文攻武嚇的效果並不佳,利用台灣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環境,用收買媒體與操控網路的方式,來瓦解台灣的民心,是比較方便而且已經證明有效的方式。
在這樣的媒體與網路攻勢下,中國不斷強調解放軍的軍事發展已經有能力嚇阻美國馳援台灣,意圖讓台灣社會失去對防衛自己的信心,而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則剛好成為了這種宣傳攻勢的操弄重點。在美國不正式講清楚對台灣的防衛承諾下,台灣社會的信心在中國無孔不入的宣傳攻擊下,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而台灣獨立運動團體在這樣的危機感之下,想要儘快尋求獨立,以反制中國,卻又因此違反了美國所劃下的紅線。其結果就是美國的這個戰略模糊政策,現在已經反過來成為了中國對台統戰的幫手,還限制了台灣自我防禦的機制。
近來中國發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攻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美國不准中國攻打台灣,要求兩岸問題要和平解決,但台灣又長期不願意進行政治談判,結果形成兩岸僵局的這個架構。因為在這一個架構裡,台灣雖然無法立刻走向獨立,但仍保有不被中國統一的安全,只要台灣不躁進,美國其實是願意遵守其防衛承諾的。但是中國利用其媒體與網路攻擊,削弱台灣社會對美國承諾防衛台灣的信任感,想讓台灣社會在感覺到自身安全已受到威脅下,選擇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最後簽下所謂的「和平協議」,打破美國所建立的這個架構,使台灣自己走向終局統一的陷阱。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攻勢,美國與台灣卻都缺乏足夠的反制手段。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不可能走回頭路箝制新聞與言論自由,在台灣政黨輪替已成常態下,也很難保證親中政黨上台時,會不會立刻啟動與中國的政治協商,而打破美國為保護台灣而設下的防火牆。美國本身則長期奉行「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多數的官員也早已經習慣這樣的戰略性模糊政策,雖然目前美中關係因貿易戰而陷入谷底,但短時間內要徹底改變也有其難度。因此海峽兩岸未來數年可能出現的問題,其實不是台灣獨立運動團體所推動的獨立公投,畢竟這有法令的限制,除非修法否則不可能出現,反而是統派團體與親中政黨想要進行的和平協議談判,已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危機。
一旦台灣在媒體與網路的操弄下,自己走向終局統一的陷阱,那將會嚴重損害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國家利益。美國才剛剛將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定位為未來的重要戰略競爭對手,若讓中國先馳得點,在台灣問題上取得上風,則美國可能要花費千倍萬倍的力氣,才有可能扭轉這個劣勢。在這樣的危機下,目前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策略雖然仍在某些層面上對美國有益,但就整體來看,則已經是個過時且被中國所利用的錯誤政策。美國其實需要重要思考一套新的政策,來避免最壞的情況快速在台灣海峽出現。
近來AIT利用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紀念,展開一連串的活動,頗有向台灣社會重申美國承諾的意味,但無奈目前台灣的媒體已無法發揮正常的新聞報導功能,這從AIT理事主席的專訪影片都被下架,就可一葉之秋,因此效果恐怕很有限,在美國繼續維持戰略性模糊下,不易扭轉情勢。或許更進一步來說,美國過去以戰略性模糊來換取中國的合作,但當美國認為中國是敵手,未來的競爭無法避免時,再維持這樣的戰略性模糊無異是多此一舉。
而對台灣來說,台灣社會必需要理解,美國這種戰略模糊的出發點,與為什麼美國不願意給予台灣百分之百的防衛承諾。台灣應該要明白「美國不作兩岸調人,並要求兩岸問題和平解決,而台灣長期拒絕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其實就是一種維持現狀的架構,並以美國目前獨霸全球的強大軍力做擔保。因此不談判、不簽和平協議,就是台灣目前維持現狀的最好方法。一旦開啟政治談判,與中國簽署和平協議,從歷史的殷鑑來看,除了無法獲得任何的保障以外,還自己打破了和平的現狀,選擇走向統一了。
https://vocus.cc/sophist4ever/5be3e8cffd89780001d871b8
大小霸接駁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登山人口大爆發之前,我的立場一直都是希望雪霸開放大鹿林道通車,畢竟維護這麼好的道路,一直封閉說不過去。
但經過這幾年和雪霸深聊後,發現除了迴車和停車問題以外,最重要的是,拿掉那要命的17k林道以後,大霸就會變成一座很簡單又很有名的山。
然後我們就多一個天天爆滿搶不到的地方了。
今天雖然九九山莊容納量超大,但基本上難搶的程度跟玉山雪山奇萊南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就是因為那要命的林道把「一次性觀光客」全擋在外頭的關係。關於這種純觀光行為會帶來的爆量人潮,就算開1000床也不夠住,我還是傾向於不要,這種的留給玉山就好。
因此,綜觀台灣今天的登山局面,我也改變了我的看法,變成下面兩點:
1. 以現況而言個人不支持通車,也不支持接駁,但學校機關例外(我支持讓山野教育有個好搶的地方,看過太多老師搶不到山屋的眼淚了)
不過呢,如果雪霸或任何人要爭取開放接駁,我也不會反對就是。畢竟大鹿林道那邊怎麼樣對我來說沒有影響,這邊只是說出我個人看法,還有讓大家了解支持開放通車或接駁後會帶來什麼結果而已(´・_・`) 結果IG有超過500人和我意見相同呢!
喔對了,開放通車對生態「不會」有什麼重大影響,那個是很老派的藉口(當年嘉明湖每年封山也是用這個,生態真香)。目前不開放只是國家公園不想給走而已,純粹心情,我們要先知道這件事。
如果覺得會有影響,去看看郡大林道和人倫林道吧!
那邊繁盛的野生動物就會給你答案囉!
至於要不要這麼積極爭取破除這個國家公園的不作為,我個人表態「不支持」,但不代表「反對」,只是把這件事的序位調後面而已。一來因為不想看到大霸變成下一個搶不到的玉山雪山,二來還有太多不正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關注,等輪到它的時候再來努力就好。
再者,退一萬步而言,林務局確實有權針對林道「管車不管人」,有法源依據,所有權也是他們的。所以如果是林務局授權給雪霸管車,那要戰大鹿林道不開放接駁,就代表林務局也必須開放所有林道通車,因為封閉無理,不然就是大小眼。
然後山老鼠就笑了,盜伐運輸成本雪崩式下滑 (´・_・`)
如何權衡公權力管理林道時,對一般人所設下的限制,是非常值得細緻討論的議題。換句話說!只要林務局宣告他們開放大鹿林道通車,雪霸國家公園就完全沒有理由在登山口設柵門攔車了,於法於理於機關倫理都不容啊~ 所以想爭取開放的朋友們,應該先去問問林務局的意見囉!
順帶一提,管車不應包含自行車,因為管車的目的是遏止盜伐。
2. 全力支持開放「登山自行車」進入林道,19K的越野路線,又有中海拔涼爽的氣溫和美麗的景致,這樣一條國際級的自行車路線,至今卻以舊時代的媽寶思維「因為危險所以你們不准進去」而持續封閉,實在是說不過去,也非常丟臉。國賠法已過,國家公園請安心啦~
以上,就麻煩 登峰造極 雪霸之美 繼續加油囉!以後我不會再戳大鹿林道通車了,但自行車請記得放行嘿~~ 謝謝啦!
—
歡迎大家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now_ram/
限時動態不時會有一些連結和調查什麼的喔~
大小霸接駁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繼上次一日雪北之後
最近又去挑戰了一座也是非常艱難的百岳
中橫四辣中的特辣 ~ 白姑大山 (白狗大山)
是岳界公認很硬的一座百岳
不只有百岳的高海拔(H3341m)
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假山頭
(三錐山H2570m、白姑東南峰H3035m)
尤其是過白姑東南峰後
揭開了白姑大山地獄的序曲...
開始了一段陡下海拔300m的陡坡(回程的夢魘)
下到海拔H2797m的吉他營地後
開始了將近海拔600m的爬升
沿途陡升陡降跨倒木拉繩攀岩(像冷門中級山的感覺)
爬不完的陡坡、鑽不完的箭竹、跨不完的倒木和翻不完的山頭
沒有熱門百岳那樣完善好走的路況
在稜線上上下下起伏
大跨距碎岩稜、假山頭、鐵杉林(有點像北大武最後1k的感覺)
最後眼前看到一片海拔需爬升150m的大石瀑(消磨意志的最後一哩路)
才能確信白姑大山真的...快到了(汗顏...)
不過白姑大山一等三角點的展望沒讓人失望
列名台灣百岳的「十翠」之一
這次不畏艱辛揹了空拍機上去
就是為了要記錄下獨霸一方白姑的雄姿啊~
北望雪山西稜、俯瞰大甲溪谷
東眺南湖中央尖、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和能高安東軍
南觀玉山和甘卓萬等群山
自九二一地震之後
岳界新開闢了從紅香部落經三錐山、司晏池攀登白姑大山的東南稜路線
由於山徑陡峭、上下起伏頗大
一般山友通常花二至三日攀登白姑大山
重裝在途中的司晏池營地過夜
我覺得無論是2天一夜或單攻都很累
最好的安排是三天二夜
才不會被嗆辣到XD
這次我們前晚先來紅香部落入住紅香山莊
莊主就跟我們說你們確定要3點才起登嗎~
很多單攻團都半夜12點、1點就起登了(嚇 !
走完後果然很陡硬最好不要太晚起登...(當然神人沒差XD
我們跟司機大哥約晚上6點登山口見
最後靠者我們下山的速度6點多回到登山口
看到夜裡接駁車的微弱燈光以及等待我們的司機大哥
那感動是難以言喻啊 !
我想,這就是一日單攻熱血迷人的地方吧~
怎麼會有人那麼喜歡自虐啊(誤XD
行程表
3 : 00 最後農家登山口 H2044m(0k)
4 : 10 三錐山 H2570m(3.3k)
6 : 00 司宴池 H2890m (5.5k)
7 : 00 白姑東南峰 H3035m (6.4k)
8 : 00 吉他營地 H2797m (7.4k)
這段走了好久...
10 : 50 石瀑 (空拍)
11 : 20 白姑大山 H3041m (9.9k) (空拍&耍廢1小時)
12 : 30 離開三角點
油門催下去~
18 : 30 白姑大山登山口(0k)
與司機大哥相擁而泣~(誤XD
章節
0:00 片頭
1:02 紅香部落尋幽之旅
2:26 前往白姑大山登山口
3:26 起登
4:48 白姑東南峰 H3035m(開啟最後3k地獄的序曲)
6:26 吉他營地 H2797m
7:01 開始最後艱困的陡上
11:00 草青池
11:45 最後的魔王石瀑 !
13:40 登頂白姑大山
14:37 空拍雄霸一方的白姑大山
16:22 片尾花絮
17:41 感言
18:30 Relive紀錄~
當天白姑行程的詳細路況資訊
部落格連結在下方歡迎參閱~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0/12/13/2020-11-22-%e7%99%bd%e5%a7%91%e5%a4%a7%e5%b1%b1%ef%bc%9a%e4%b8%80%e6%97%a5%e5%96%ae%e6%94%bb-%f0%9f%a6%8b%e8%8a%b1%e8%9d%b4%e8%9d%b6%f0%9f%a6%8b/?relatedposts_hit=1&relatedposts_origin=10643&relatedposts_position=1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白姑大山 #中橫四辣 #單攻 #百岳 #畢羊縱走

大小霸接駁 在 大霸尖山接駁 的推薦與評價
雪山西稜接駁/奇萊東稜接駁/新康橫斷接駁/登山口接駁包車 · 請參閱網站:Jiufentravel.blogspot.com · 我們可從台北宜蘭桃園新竹台中出發到各登山口接駁服務… See more. ... <看更多>
大小霸接駁 在 大霸尖山前一晚住宿 的推薦與評價
大霸 尖山前一晚住宿- 請問各位前輩登大霸前一晚建議住宿沒有交通工具謝謝各位前輩(登山與健行第1頁) ... <看更多>
大小霸接駁 在 [記錄] 秀霸線三日(原路來回不含加利山) -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2022.11.19~2022.11.21
成員:1人(邊緣人獨攀)
溫度:4~18度
天氣:皆大晴天,D3中午後有雲
負重:12~13kg
-----------------------------------
** 前言 **
拖了很久沒寫的心得,寫這個滿花時間的,
寫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看XD,
剛好友人近期要去,
先幫他整理小弟之前走過的路線,
憑藉自己的印象,希望也對大家有幫助。
-----------------------------------
當初為何選擇秀霸線來回走,主因有下:
其一:霸南山屋比九九山屋好申請。
其二:接駁方便,武陵農場來回獨攀比較省事。
其三:不想踢傳說中的大鹿林道(大怒林道)。
其四:此路線基本上不缺水。
原本以為會比傳統大小霸九九山莊來的輕鬆,
走完才發現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
秀霸是隔著前一週馬比杉山走,
也算是小弟的復健爬,
南湖先累積一些獨攀的經驗再來走秀霸,
我覺得幫助不少!
感謝老天給我連續兩週大好天氣。
-----------------------------------
此次行程D0搭友人接駁先到武陵果園,
友人要去閂山鈴鳴,我則是獨攀秀霸,
D1先重裝殺到霸南山屋,
D2再以霸南山屋當根據點輕裝去取大小霸群峰,
最後一天從霸南山屋回武陵農場。
想加碼的可自行斟酌東霸尖山XD
不過要三天搞定那麼多百岳還頗硬的,
至於四秀因為之前分開走過就都不取。
-----------------------------------
** 參考影片 **
推薦高畫質路況影片(香港人有字幕)
https://youtu.be/FhRd5-HcpvI
** 參考紀錄 **
2014年秀霸路徑
秀霸路徑 - 登山補給站 (keepon.com.tw)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a601139d-1a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https://reurl.cc/MRKzjk
-----------------------------------
** 行程 **
D1
武陵山莊→品池登山口→三岔營地→新達山屋→塔克金溪源頭→巴沙拉雲山屋→霸南山屋
里程:13.85K;爬升:+1880m;下降:-680m
重裝:7小時45分鐘 (0.67)
D2
霸南山屋↔瘋狂石瀑↔I LOVE U平台↔小霸尖山↔霸基↔中霸坪↔伊澤山
里程:10.2K;爬升:+910m;下降:-910m
輕裝:7小時 (0.84)
D3
霸南山屋→巴沙拉雲山屋→塔克金溪源頭→新達山屋→三岔營地→品池登山口→武陵山莊
里程:13.6K;爬升:+680m;下降:-1880m
重裝:7小時 (0.67)
-----------------------------------
** 分日詳細時間及路況、心得 **
Day1
08:30 武陵山莊 H1890m
09:20 品池登山口 H2212m
12:00 三岔營地 H3195m (休息吃東西20分鐘)
13:00 新達山屋 H3169m
14:00 塔克金溪源頭 H2855m (濾水休10分鐘)
15:35 巴沙拉雲山屋 H3225m
16:15 霸南山屋 H3104m
-----------------------------------
Day2
05:35 霸南山屋 H3104m
05:50 瘋狂石瀑 H3130m
06:30 I LOVE U平台 H3310m (等人休息拍照20分鐘)
07:00 煙囪地形 H3370m
07:35 小霸尖山 H3418m (拍照20分鐘)
08:30 霸基 H3223m (排隊拍照10分鐘)
09:15 中霸坪 H3392m
09:45 伊澤山 H3297m (拍照休息30分鐘)
11:00 霸基 H3223m
11:45 I LOVE U平台 H3310m
12:20 切太深忘記轉轉 H3040m
12:30 回到正確的路牌 H3117m
12:35 霸南山屋 H3104m
-----------------------------------
Day3
07:00 霸南山屋 H3104m
07:45 巴沙拉雲山屋 H3225m
08:45 塔克金溪源頭 H2855m (濾水休10分鐘)
10:35 新達山屋 H3169m
11:30 三岔營地 H3195m (休息吃東西10分鐘)
13:10 品池登山口 H2212m
13:55 武陵山莊 H1890m
-----------------------------------
** 路況 **
因為四秀路線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贅述,
這邊單純寫一下秀霸中間的路段,
因為小弟獨攀,
路線都做最保守的規劃,不走品斷,
選擇來回都走塔克金溪,另外也可以順便取水。
-----------------------------------
新達山屋往塔克金溪先瘋狂下切,
這邊切到溪溝有很多青苔跟咬人貓要注意,
不能切到太深要記得左轉!
小弟就是切得太開心差點迷路,
這也是獨攀的缺點,因為離線地圖會飄,
布條比較少的地方就要注意路徑,
心理建設要做好,走錯路是正常,
這時記得別慌張,回到原路就好!
-----------------------------------
接著會通過一片草原可以看到遠方很美的大霸跟東霸,
進樹林後過倒木繼續下切,
塔克金溪要過3次左右,因為已過豐水期水位不高,
之後過小崩壁往上爬,
續行後有一個U Turn要走,
這邊路徑稍微不明顯,
過一段樹林後繼續上攀,
就可以看到廢棄的巴紗拉雲山屋。
巴紗拉雲山屋往霸南山屋算是大眾路線,
沿路都有布條,路徑也很明顯。
-----------------------------------
面對霸南山屋右邊的路可以往大小霸,
沿著瘋狂石瀑一直抖上,
左轉往I LOVE U平台,右轉往東霸尖山,
平台展望極佳,繼續往上走通過煙囪地形,
煙囪地形沒甚麼裸露感,重裝通過記得可能卡背包。
-----------------------------------
接著右邊是很久以前上大霸尖山的鐵梯路,
現已不能登頂了,左轉繼續往小霸尖山,
後面的路線就不贅述了,
都是傳統大小霸路線。
-----------------------------------
** 中華電信訊號 **
四秀到新達山屋訊號良好,
新達山屋→塔克金溪→霸南山屋→小霸尖山岔路,
整段沒訊號。
大霸傳統路線某幾個點訊號不錯。
-----------------------------------
** 心得 **
秀霸線有別於傳統大鹿林道來回大小霸,
是展望很棒也很有趣的行程,
個人建議沒有經驗的山友結伴同行,
因為路徑跟布條相對傳統路線比,需要自己認,
尤其獨攀的不確定性很高,
要盡量採取保守策略。
在新達山屋→霸南山屋→小霸尖山岔路都是沒有訊號的。
這時用手機沒辦法跟留守人做及時的回報。
(Garmin Inreach、衛星電話或許可以。)
-----------------------------------
新達山屋到霸南山屋這段,
個人覺得是路徑比較不清楚的地方,
而且沿路不太會有山友,是相對冷門的路線,
因為到新達已經中午了,擔心會摸黑到霸南,
下切到溪谷時有聽到前面有一隊人馬的聲音,
馬上振奮精神加速前進,想說至少有伴可以一起走,
沒想到過溪谷過崩壁都沒有看到人...
頓時整個毛起來,這是我少數在山上卡到陰的經驗,
加上這一段剛好是在山坳處,陽光基本上照不太進來,
溫度變的更低,小弟嚇到差點漏尿。
-----------------------------------
抵達霸南山屋看到有一團10人隊伍,
一問之下發現他們昨天先住新達山屋,
所以中午左右就打達霸南山屋了,這時間我才剛到新達,
這也表示我聽到的聲音絕對不是他們...
更糟糕的是我得知他們是要繼續往九九山屋推進,
意味著明天只有我自己睡霸南。
趕緊聯絡去閂山鈴鳴的隊友能不能一起回去,
我第三天不玩了,第二天去完大小霸就殺回武陵農場。
-----------------------------------
第二天我跟大團一起走到I LOVE U平台,
因為他們行程很輕鬆都慢慢走,每個點都要等他們20分鐘,
小弟趕著去小霸跟伊澤山,過平台就自己走了~
由於從霸南山屋到小霸岔路都沒訊號,
去閂山鈴鳴的隊友說他們會提早踢出來,
我確定無法跟他們一起下山了...
這晴天霹靂的消息讓我很崩潰,
前一天才遇到很詭異的事情馬上要自己睡山屋,
這邊跟REN、麥可道歉,當時傳了有點情緒性的話。
-----------------------------------
小霸尖山裸露感比想像中還可怕,
我一開始走錯從右邊上去,沒有繩子自己找路free solo,
感覺生命再度受到威脅,驚險刺激,
聽到旁邊有聲音才趕快繞過去,結束地獄等級模式,
豁然開朗!
個人覺得小霸裸露感的部分比奇萊北峰可怕,
但是奇萊北峰的路徑比較長,也比較危險一點。
-----------------------------------
原本沒打算要去伊澤跟加利,食物跟水都沒帶夠,
加上沒心情就沒去加利山了,回霸南的石瀑還切過頭,
狼狽的自己又爬回去,我想我心態上還沒準備好獨攀。
事後自己想想,這天大好天氣其實很棒。
晚上一如往常的整晚沒睡,
小弟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緊張兮兮的,
實在沒完全享受登山的樂趣,
看來我不是適合獨攀的人。
-----------------------------------
** 後記 **
感謝好心人看到我從武陵果園要踢到武陵山莊順路載我,
回程原本有好心山友載我回台北,
但他跟隊友走到爆掉了,我在山下等了4-5個小時,
本來要上去幫他們,最後因為時間太晚,
只在池有附近留了一些補給給他們,
隔天要上班,就跟另一個阿伯一起先回台北了。
最後一天切記要留體力,從塔克金溪要陡上回新達山屋!
-----------------------------------
** 照片 **
Day1
登山口的光影
品田池有沿路展望
熟悉的池有名樹
往品田山展望
準備下切塔克金溪
切太深的乾溪溝(很多咬人貓跟青苔)
東霸尖山跟大霸尖山 霸霸霸霸霸!!!
聽到詭異隊伍聲音的塔克金溪
小崩壁
往上爬石瀑
廢棄的巴紗拉雲山屋
Day2
霸南山屋後瘋狂陡上石瀑
絕美小霸尖山
I LOVE U 平台
超美聖稜線(穆特勒布山)
往小霸尖山
大霸尖山
煙囪地形
伊澤山展望
霸基
東霸尖山及大霸尖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82749664.A.B7F.html
※ 編輯: JacobBaker (111.246.22.3 臺灣), 04/29/2023 14:41:14
不然怎麼大家都從觀霧XD
我只是因為邊緣人沒太多朋友一起走QQ
內心還是拒絕獨攀的
※ 編輯: JacobBaker (111.82.236.109 臺灣), 05/29/2023 21:07: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