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老師整理出鬼月的22個禁忌:
文/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
1、不宜游泳:相傳跳水死的好兄弟倘若有冤屈的鬼魂,因為無法轉世輪迴會找替身俗稱L「抓交替」。
2、不宜看屋齡30年以上老房:相傳往生者會在鬼月回來以前居住過的住家徘徊,倘若你八字較輕容易沖煞感冒。
3、避免半夜到醫院:相傳往生者死前較多記憶在醫院,倘若家裡沒有恭奉祖先的後代,祖先回不了家容易徘徊在醫院。
4、避免傍晚到廟旁邊走動:相傳眾多枉死的好兄弟,因為找不到地方申冤會找廟宇神明協助,於是廟宇周圍會有較多好兄弟,因此一般宮廟不辦事。
5、鬼月不可直呼「好兄弟」為「鬼」。
6、鬼月夜晚不宜曬衣服:相傳好兄弟找不到地方去,會依附在潮溼衣服裡。
7、鬼月不宜持咒(即:念咒):相傳鬼月持咒容易招來更多好兄弟來聽經,倘若你所持的是,具有「驅邪功效咒語」容易傷害到好兄弟。
8、半夜不宜大吼大叫:如果你鬼月大吼大叫,容易驚嚇到好兄弟招致睡眠品質變差。
9、鬼月不宜隨意拍打前方人的肩膀:相傳鬼月拍打前方人的肩膀會嚇到人,導致前方人魂魄不穩,易招好兄弟入侵,導致失神。
10、鬼月晚上不宜吹口哨:因為吹口哨音頻叫趨於陰間頻率,比較容易招喚來好兄弟。
11、鬼月半夜不宜點檀香或薰香:香氣裊裊會吸引好兄弟前來環繞。
12、鬼月切莫拜陰廟:鬼月的陰廟會顯得更陰,因此鬼月拜陰廟八字太輕者容易撞鬼。
13、鬼月不宜在山間、空曠地拍照:近期相機畫素越來越清晰,容易在鬼月捕捉到好兄弟的影子。
14、鬼月不宜一直說「死」這個字:以免惹怒好兄弟。
15、鬼月不宜玩試膽大會:喜歡冒險的年輕人喜愛在鬼月刻意玩試膽大會、碟仙、筆仙等,當心請神容易送神難。
16、鬼月半夜時切莫撥打13個7或0:以免接通的是往生者。
17、鬼月半夜看鬼片:當心好兄弟陪你一起看。
18、鬼月參加中元普渡切莫罵髒話:當心好兄弟在吃飯時,你不小心惹怒祂們,那就不好了。
19、鬼月到旅館時:記得放包艾草粉或鼠尾草,能幫助你一夜好眠。
20、鬼月動刀:儘量選擇白天對身體較好。
21、鬼月搬家入厝:儘量挑選正中午對運勢較好。
22、鬼月娶親:儘量避免傍晚放鞭炮,以免夫妻失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原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學...
大月薰後代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和香的因緣之七 》
方老道製香也有其一定的法度,我見其書齋中,櫃上羅列數層和香道歷代香譜,但老道說,時節因緣、文化背景不同,不應此限。因此方老道遇有空閒,自己也會配製屬於自己的配方,例如他經常使用供奉他宮殿中神明的線香,我所知道裡面就含有檀香、沉香、零陵香,還有藿香,再加上甘松、乳香等,這些物品先收攏集結以後,先要搗碎研末,再佐以白茅香……等,研製成條狀。一段時間,信眾常遇有頭痛、腦熱等毛病,他甚至於在香裡拌上甘菊、獨活、麝香⋯⋯再用蜜汁混合成丸狀點燃,沒想到效果甚佳。另外,方老道有一獨門絕活之香,附近鄰里街坊幾乎三天兩頭都有人與之索取,原因是許多人夜晚難寐,但只要一點方老道所製的藥香,幾乎都一覺直至雄雞鳴報,因此極受歡迎,也解決了不少人的困擾,其藥方中也是以沉香些許輔佐,再加上合歡皮、酸棗仁、薰衣草等為主要的香材……。
隨著歲月的更迭,雲卷雲舒漫轉,和老道長之間因緣漸深,從其音容舉止,其實也學習到不少老一輩修道人箕山之節,尤其要在大隱之中不受榮華名利誘惑,實屬不易。雖然老道長的宮廟不大,但由於道功了得,來訪信眾亦多有社會中出於其類、拔乎其萃之士,由於老道長身懷丹術中不傳之炁學,多次看其用香灸在患者身上穴孔之處,以氣御香,不數次,幾乎求助者不藥而癒。雖然數年來看盡無數受其惠者,自己也知道如何用藥香在何穴位上施灸,但效果上仍然有著天地懸隔之距。氣餒之餘,曾經多次叩詢老道,起初笑而未語,最後老道長看我意志頗堅再詢,最後他說:「炁者心也,你我之別在於心炁不同,你必須在專炁致柔這句話上再加用點心,漸漸地要把炁心守一,最後可以做到外境不入心,內情可化,最後炁與神合,神炁相凝,寂然而住,在此冥冥之中,守住一竅,此竅合於胎中之息,守之再守,至無所得,真息出現……」
方老道不僅道法精湛,並且熱心助人,並且律己甚嚴,和其相從之中,發覺一般之修道人很難有其一二,終年兩套長衫,一黑一青,便可替換四季,遇有信眾疾難之處,都自掏腰包慷慨解囊,幫信眾準備好藥物所需,如此數十年如一日。他還有與他人不同之處,即便相交再好之友,也從不攀緣,從不主動電話於人,或邀約友朋相聚言歡,他說一切是非善惡與衝突,皆是從言語而來,再好的摯友親朋,也都是因為情深而導致反目,所謂君子之交如同空心之竹,節節有致。老道平日只要沒有道務,唯一的嗜好便是品香、製香、研香,以及靜坐養丹,日夜如斯,這並非易事。一個人有道無道,看其平日所重之物便可了然……。
在方老道書齋置物櫃上,有一長圓形之玻璃瓶,高約三四十公分,其內大約有半瓶滿,如同雲母般形狀,顏色卻如冰塊結霜之物,大大小小,看起來令人頗為好奇,後來老道同我說這東西叫做龍腦,也是一種香品,他說他特別鍾愛此物:「我在年輕時一段時間靜坐,方法沒有掌握好,炁無法運行任督。一次靜坐中和我一室之道友,因不知我正值入靜,炁通行於任督之間,他突然間猛開房門,大聲呼叫我的名字,此一驚嚇,氣便走岔……,從此以後,我便度過了極長的一段痛苦時期,直到後來我的師父——他也是一位精通各類香法的方外高人,幫我研配了一組藥方,其中有一味叫做龍腦。它原來是一種樹,乾燥以後所取出的精髓便成為現在所看到的晶體狀,你不要看這些一片一片的透明東西,這在古代可是朝貢聖品,無論是佛、道,都一定會用到龍腦香,屬於極貴重之香,我知道佛教在浴佛節的時候,其中的香湯或香品必然會加上龍腦。在過去古代用來供奉點燃佛前的燈油也有是從龍腦香的樹脂所製而成,龍腦不只可以製香,也可以入藥,我要說的便是我的病便是有這味龍腦的藥性,才有辦法把堵塞多年的竅孔經由多次終於可以打開,簡直不可思議……」
這是我從方老道處聽聞到龍腦香除了可以製香,原來也可以入藥通竅之用,後來漸漸地也去研究在諸香品中,這龍腦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在中藥,龍腦的名稱為冰片,據說它的作用可以打通身內一切阻塞之竅,也可以疏散腑臟之鬱結,也可以治療腫痛之症,對於眼睛也可獲得明目之效,由於它是龍腦樹的樹脂所結成塊狀之晶體物,在唐宋時代,對於龍腦特別地重視,之所以稱為龍腦,是表示稀有、祥瑞之象徵。龍腦也可以用來淨化污穢室內之氣,單獨點時,雖然有股特殊的香味,但其煙甚少。後代也有不少人用來當成塗抹藥用之物,尤其在熱帶國家可以獲得緩解暑氣而引起的一切熱症……。(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大月薰後代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和香之因緣之一》
說到我從懂香、用香一直到最後的品香,這其中的因緣和由來頗長,若要細說從頭,香的啟蒙也是沿自於我的道家師父。師父在祭天或歷代道祖時,都會使用一種粉末式的香,這香會引起我的好奇,是因為此香有別於我所看過台灣經常會使用的檀香或沉香等,這在家家戶戶或一般宗教性活動早已相襲成風。這香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師父說過去帝王在祭天時,才會使用此香,到了唐代武則天更是酷愛此香成癖,唐代詩人也曾題詩說及武則天使用降真香的奢侈,所謂「素煙思爇降真香」,便是在形容武則天對於香的重視。
談到香,在唐代是最為盛行的風雅情事,幾乎所有的文人雅士都會把品香看成是生活中闕一不可的雅品。唐代皇帝還為此在年度中設有「鬥香」這檔事,因此流傳至今,許多和香有關聯的周邊文物也都是在那個時代所研發的。香在唐朝也變成為生活中品味極重要的一事,官宦家庭或書香門戶習慣會把家中衣物及臥榻被褥薰以芳香之氣,在唐代香的品級也如同現代化的西式香水一般琳瑯滿目,蔚為大觀。現在有許多品香師在使用的香球,最早也是源自於唐代,在當時朱門大戶、富比陶白之家,甚至會找好的金工師父用黃金打造成薰香的球形薰具,有些在球上雕以龍、鳳形制,球底部會有一處作為放置香末平台,上方有蓋,方便移換香末之用,各式各樣之薰爐鎏金鑲玉,目不暇給。在唐代,因為所製造的香料都是天然木料及植物所成,人們也已習慣把燃盡所存之香灰埋倒在果園或苗圃中,使得果實累累,花團錦簇⋯⋯。
據說武則天在某次的齋醮儀式中,主法的高功道士沿用一種淡紫褐色的香末,沒想此香即便是在風擺飆舉之中,奇特的是香煙仍然扶搖直上,有別於它香隨風搖弄,無法停歇。武則天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從此便愛上了降真,幾乎每日不可無它,此後降真的地位更是賽比黃金,也蔚為清雅之物,以及達顯之人用來彰顯格局重要的奢侈品。據說降真香在唐代一度被奉為聖靈之物,曾經在法事中隨著裊裊香煙直達蒼冥之際,竟然有一群仙鶴隨之下降法壇,因此降真可上達仙闕之說不脛而走。不只武則天深信此香可通天啟靈,亦可疏通諸脈護身避邪,去除煩憂,消災解厄。這對於一度為了國事、家事、心靈尋找不到通路的她而言,無異是取得身心安泰很重要的吉祥物。在唐宋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降真香,據說此香一點,可以防止邪靈入侵,也因為如此,所以降真香在當時便成為了那年代避邪、護宅極重要的香品。許多人把香料陳放在香囊內,做為護身所佩帶之聖物。在盛唐時期,亦有人把降真香視為生命中極重要的物品,原因是它可以成為人、神溝通之聖物,所以被尊稱為香中之王,在當時被視為祭天法祖之靈香,連被視為仙品的沉香也因此沉落了自己之品階⋯⋯。
說起這神奇的降真,我也從道家師父處聽聞無數種特殊之處,師父曾說:「所有頂級香品都具有十種德行,例如可以感天動地、淨化心靈、去除污穢、輔助睡眠、寧靜之聖友、有助安眠,在城市中忙裡偷閒之助緣,不會有厭煩之感⋯⋯」記得當時幾位道友也曾為了降真香一事啟問於師父,師父還講到:「在過去中國道教有段時間特別主張『如無降真,不能臨壇』,它的重要性勝過於檀香、沉香和一切諸香。當時盛行的多以百合研磨和降真相拌,做以拜斗、祭祀天神所用唯一之靈品⋯⋯」
降真從晉代便有記載使用此香之紀錄,直至唐代宗族李氏一朝主信道教,亦崇信香品,再有武氏之偏寵,降真之高貴更是無出其右。一時之間,許許多多皇族、王孫、貴胄,連家中也不惜高價把降真混泥築牆,做為避邪、防止外邪入侵之聖物。後代考古學家多次從陪葬所取物中,研究出貴族家中之床板,甚至於梁木,許多都有混以降真之遺木⋯⋯總而言之,降真香在中國的佛道史上,直至明朝以降,都是當時宗教界中之寵兒,並且價格之高,遠遠超過黃金。
我對降真之了解也是在十七八歲之際,從道家師父處經常有機會得聞,方知原來它和其他頂級名香一般,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香味,我曾聞過的就有清幽淡雅如花香般氣息的,也有一經入鼻之後,便覺有股龍眼花蜜之感,溫潤整個喉間,也有的如杏仁一般,又如玫瑰飄香襲人之氣⋯⋯應有盡有,令人著迷。
降真也曾被師父用來做為跌打止血金創之藥,手頭上還存有一瓶師父當年親製的止血散,友人曾因菜刀不慎傷及虎口,血流不止,情急之下便拿了我贈他的藥散輕灑患處,不消多久,竟然使得幾公分長之傷口癒合,並且疼痛之感頓除,這其中便有降真為主的成分。除此之外,據說也可以消炎止痛,軟化血管,活血化瘀,開通心竅,紓解胃痛⋯⋯等諸多效益,但這還得需要有足夠經驗的中醫師,才有辦法行伍配製。我曾經值遇過一位法友,初次閉關之時,曾受非人之侵擾,因為當時他堅決要至南部某一海拔近千公尺之山區一處茅棚結夏,走時來我處會敘,我觀其氣色之後,勸阻再三,誰料他閉關之意頗堅,無奈我便贈其我自己所配製之降真除障香,囑其攜帶,若有必要時,可持誦摧破金剛咒語,點燃此香,或許可避一劫⋯⋯越六月之後,此友復訪,特別致謝救他一命,原來甫入關,第二天夜晚子時前後,有一龐然大物,據他所說,約有他兩人高度,但看不清楚樣貌,直撲其身,令他動彈不得,持咒亦無法開口,在慌亂之際,他想起了我所說的金剛咒,雖然身體無法使力,口亦無法出聲,此時只剩意念不斷地持誦,竟然此異物漸漸鬆開其身,他便趁隙掙脫至關中壇前,取出我所給的法藥,不顧一切地猛點,沒想此龐然大物似乎對其味有所畏懼,不到一刻鐘,便從黑暗中消失⋯⋯(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大月薰後代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原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學院、集美師範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現已全部併入集美大學),集美歸國僑學生補習學校(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集美中學、集美小學、集美幼稚園等學校,還包括福南大會堂、圖書館、體育館、音樂廳、龍舟池、航海俱樂部等設施。它既是鐘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學村中的龍舟池節假日常舉行賽龍舟。鼓樂齊鳴,南音悠揚,人聲鼎沸,把平日寧靜的校園變成歡樂的海洋,集美學村也就成了廈門旅遊的一個熱點。2016年9月,集美學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894年,創辦惕齋學塾。
1913年,辦集美小學。
1917年,辦女子學校。
1918年,辦師範和中學。
1918年,成立集美師範 。
1919年,辦幼稚園。
地標性建築中學部南熏樓由主樓及兩側附樓組成,呈Y字形矗立與於潯江西岸的制高點上,1957年6月建成。樓名取自虞舜時南風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以示陳嘉庚一生興學造就後代的心願。主樓為高15層的西式建築,屋頂為中式方亭。塔樓頂部有“集美”兩字。兩側附樓似展翅的雙翼、淩雲騰飛。南薰樓全部用細紋花崗岩建造,綠瓦飛簷,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立面裝飾,都為集美標誌性建築。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的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頂、龍脊鳳簷、雕樑畫棟,人們稱其為“嘉庚風格”。建築特點是:一是穿西裝,戴斗笠。二是三曲燕尾脊。三是彩色出磚入石。四是梁檁桁柱不油漆。五是創新嘉庚瓦。陳嘉庚先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1953年,他親自督造龍舟10艘,組織村民和師生進行正規訓練和划船技術。為提供良好的競賽場地,1955年,陳嘉庚先生親自選址,在臨海風景優美之處,開闢了一個規範的大龍舟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集美學村龍舟賽幾乎年年端午節在此隆重舉行,舉辦龍舟賽除了追思屈原、紀念屈原外,還特別是宣導“誠毅”精神,一支龍舟隊要爭取好成績,隊員之間必須以“誠”相待、誠心努力,同時必須“整齊劃一”,堅持到底。
嘉庚故居坐落於集美鎮後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並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故居西側的一座三層樓房為“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蹟陳列館”,共以“經商南洋,情深鄉國”,“傾資興學,百折不撓”,“赤誠愛國,鞠躬盡瘁”三部分陳列。
1992年,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宿願,在鼇園的北面建設“嘉庚公園”。與鼇園相連,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園林自由佈局的形式。公園占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於1994年10月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竣工,向遊人開放。公園內紅柱飛簷琉璃瓦的亭臺樓閣,它們一個連著一個隨著曲折回廊成一條龍展布。嘉庚公園以中國式的庭院為主體,公園內還有水池、曲橋、石欄、草地,結構排列。公園西側正中有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芬芳》,展示了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莘莘學子仰望著"集美解放紀念碑",緬懷校主恩澤。園內的東邊有一個尊師重教榮譽碑,雕塑巨型蠟燭一根,石碑上鐫刻著捐資興學的個人和單位姓名。公園裡有著地毯式草坪、市樹和市花。位於集美東南海邊的鼇園原為一座小島,形似海龜、故為鼇園。1950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時,將這一島嶼擴填成園,於1961年完工,歷時十年,占地近九千平方米。園中共有650多幅青石雕,是閩南石文化的主要代表作。鼇園門廊兩側中國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鏤雕。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鼇園的主體建築,碑高28米。陳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紀念碑正南面,1961年8月20日,國家為陳嘉庚先生舉行了隆重的國葬。1988年,陳嘉庚墓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KFcMd5QSVM/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648z1CGtH7imhOg45L4PtpgE4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