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大澳名校,如今的社區廳堂。
山水之間,棚屋之側,大澳水鄉的太平街靜立着一座白色教堂,它旁邊的校舍是「永助學校」舊址。曾經,永助是享譽全大嶼山的「名校」,大澳、水口、塘福、貝澳的學子皆想入讀,而永助則把這些漁民、農民子弟教養成一臉自信的「名校生」。1923年,永助因大澳學童的教育需求而創校,最終因大澳人口急劇外移、收生不足而在2003年殺校。曾經繁華,如今寧靜,一座村校,記載了整整80年的大澳教育史。
春季號《就係香港》難得邀來在這裡教書32年,見證大澳曾經「通街都係細路」的梁偉培(校長),聯同也是永助舊生的女兒梁儉恒(Maria),以及大澳畫家黃志泉(志泉)一同回到舊校,分享回憶。
戰前,大嶼山只有數間村校,主要集中在大澳。戰後,因政府鼓勵民間辦學,並開始制定《十年建校計劃》及《小學擴展七年計劃》等教育政策,大嶼山的長沙、水口、大浪灣、昂平、杯澳等地,遂在五、六十年代紛紛創辦村校,整個大嶼山的村校多達30間。
1968年,梁校長剛到大澳教書,當時,大澳共有四間學校,分別是永助學校、大澳漁民子弟學校、大澳小學和大澳公立學校。當時大澳尚未有橋,學生若到其餘三間學校上學,都要坐橫水渡過河,而永助座落於「市區」太平山街,水口、貝澳等學生坐車到大澳後,「(在永助讀書)落車可以行返學,其他學校要過海」。即使當時永助學費收得最貴,但也最多學生入讀,全校共有12班,每班40餘人,共500多個學生。永助的名氣,來自其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以及在大嶼山或離島的聯校體育賽事中,獲獎無數。
永助學校則於1923年由天主教會創校,原名為育智學校,於1937年改名為永助學校。學校除了有一位神父任職校監,尚有一位傳教士協助傳教、為學生和街坊開辦「道理班」。而在50年代,神父會向外國教會或慈善團體請求捐贈麵粉、奶粉、食油、衣服等物資,再送贈街坊。60年代,永助校舍開設了一間麵包工坊,這是當時大澳惟一產出新鮮麵包的地方,學校以廉價把麵包賣給學生和街坊。這段日子,不少學生和街坊領洗成為天主教徒。
永助和大澳街坊一直守望相助。除了早年神父對街坊的物資送贈,學校更一直在颱風吹襲時開放校舍,供棚屋居民暫避。2000年大澳棚屋大火後,學校開放予受災居民商討重建方案。即使在2003年殺校之後,學校與社區的密切關係並未有中斷,校舍及毗連的「永助聖母小堂」仍對外開放,供人彌撒及參觀,儼如社區客廳。
訂閲詳情
shop.beinghongkong.com
#永助學校 #大澳 #大嶼山 #2021就係香港春季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題籽:胚芽故事】 大澳有一家外表毫不搭調叫「EARTH.er」的公平貿易小店,播印度音樂,賣自家設計及尼泊爾、泰北村民手製的環保時裝。在偏僻人流又少的大澳開店,其實為乜?店主袁俊偉(Benny)說:「家人笑我是個藝術家,不用吃飯。因為當初他們是為了尋工作機會而離開大澳,我卻走回來。」五、六十年代...
大澳人口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澳的古老漁村文化教人嚮往,近年不乏當地及外間團體用不同方式孜孜活化村落,甚至將早就式微的漁網編織技術轉化成為日常燈具,令棄置魚網獲得第二次生命。
臨近珠江口岸水域的大澳,因其鹹淡水交匯的天然地理,水域海產豐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先,黃花魚更主導了大澳漁民的收入。其時漁民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工具和捕魚作業方法,並以人手編織漁網,過程繁複-先接合原材料、織網,再進行烹煮、晾曬、漂網、染網等工序,並以鴨蛋白混和蒸煮作防水,最後裝上浮泡和沉子才叫完成。隨著五十年代末大澳捕魚業式微,加上內地製造網線的取締,這門外人看來浪漫的手藝亦告消失。
素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師Florian與Christine @florianchristine_hk ,一次遇上被棄置在海灘的漁網,靈光閃現,研發將魚網材料upcycle成燈具。兩人集中研究海洋塑膠污染,意外發現了棄置漁網亦是污染源頭之一。於是兩位不諳廣東話的「老外」,透過大澳文化協會的協調,與當地漁民學師編織漁網,製作燈具外觀,並研發提取漁網中的尼龍以及繩纖維,進行3D打印,製作燈罩本身,設計出一盞揉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的「大澳燈」-既將物料upcycle,亦令一門式微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下來。
「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耐性。」Christine如是說。隨著本地漁業的不復返,加上大澳人口外流,編織漁網的技藝,同時失卻繼承的條件和需要。儘管如此,Florian認為,漁網盛載了一段純樸且堅韌的漁村歷史-須知道漁網只有七至十四天壽命,且用上兩、三次便會出現損耗,漁民往往要邊用邊補。往昔修理物品的耐性以及惜物的精神,對於習慣舊了就換新、壞了就外判修理的都市人是難以想像的。他希望設計一方讓編織漁網的手藝得以承傳和活化,轉化成一種符合現代需要的手藝,一方為這些棄置物料提供二次生命,實現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示範了,歷史與傳統除了被憑弔,亦可再次融入日常使用之中。
#大澳 #大澳漁村 #StudioFlorianandChristine #大澳燈 #民間手藝 #本地upcycling #DesignTrust #Tai O Cultural Association
大澳人口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係香港2021春季號 #現已出版 #精彩內容sneakpeek #一年訂閱優惠
在焦慮當中,2021春天已然來到身邊。面對一個回不去的香港,更讓人珍惜留下來的一切。春季號《就係香港》以Legacy 為主線,聯乘近二十位本地攝影師、插畫家、設計師、文化人、傳媒人及旅遊達人,呈現大嶼山過去六十多年的變化。當我們享受著這個島嶼的天然資源,以及多年累積的人文特色時,也不忘思考可以留下些什麼給未來的人,而「遺產」的真正意義又在於什麼?
# REvisit REthink REserve// 昨日今日明日——大嶼山
面積比香港島還大一倍的大嶼山,向來被視為「香港後花園」,島上不少地方仍保持著郊野原貌。但自五十年代政府興建石壁水塘,九十年代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2005年又有迪士尼,加上2018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以及即將啟動「研究」的「明日大嶼」,都一直在改變大嶼山原貌。雖說變幻原是永恆,但在取捨決定之前,或者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大嶼山在不同年代,不同角度的面貌。
# REmains// 大嶼山的牠
黃花魚、中華白海豚和耕牛,都是大嶼山重要生物。 但五十年代後黃花因濫捕而絕迹;千禧年後大嶼山北部水域各項工程又大大威脅白海豚的棲息; 而農業消失後,大嶼山耕牛只能四處流浪。專題以插畫再現「昨日黃花」盛況; 又以圖片故事記錄大嶼牛在鄉郊徘徊的無奈; 本地兒童繪本作者貓珊 @maoshanconnie 則畫出最後一條白海豚的悲歌,以及芝麻灣牛牛如何被拯救及重生的故事 。
# REdefine the Legacy// 燦爛的遺產
遺產的價值不止在於金錢,更在於後人在當中獲得什麼啟發。世代居於大嶼山邊遠之地牙鷹咀的文頭,在祖傳荒地上一手一腳重建祖屋,延續家族記憶;五十年代初創立正記建築公司的富商曾正,留給12個子女最珍貴的遺產,卻是字裡行間的做人道理。而六十年代初曾正擔任東華三院主席期間,推動東華嘗產重建,並進行完善記錄,為日後重建並出租物業作慈善收入奠下重要基礎。
# REdesign//公共設計,由郵票說起
公共設計(public design)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呈現出一個地方的生活氣息和美學。由政府標徽、紙品文件如證件、鈔票、公文、刊物和郵票,公共空間及建築,以至各類型宣傳廣告,都對市民帶來重大影響。專題不但重溫郵票上的香港百年歷史,更邀來四位本地平面設計師及文化人,對談公共設計的可能不可能。
其他精彩內容:
# REvive Tai O// 新生大澳
大澳人口老化嚴重,年輕一輩為了工作都遷出市區,但近年卻有新世代回流的趨勢,令社區出現了一些新氣象。他們如何融入這個傳統漁村社區?社區又會為年輕人帶來什麼發展空間?由百年警署建築活化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當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 REwild// 牛糞——一個城市再野生化的指標
致力研究城市規劃的「島民」(Islanders ) @islanders.zine,製作另類大嶼山地圖,以牛屎為主線,回顧耕牛與社區的關係,也帶來一種Rewild 大嶼山,提供永續有機生活的可能性。
# Reading HK// 漫漫長夜,與那些直擊靈魂的書
音樂組合「鍾氏兄弟」的主唱鍾一諾 @rogerychung ,另一個身份是公共衛生學者。是次推薦的四本書,涉及政治、人性乃至生死教育,更為我們朗讀書中個別章節,打開QR code「聽書」,更能感受內容的重量感。
即時試閱👇🏻
010.beinghongkong.com
立即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大澳人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專題籽:胚芽故事】
大澳有一家外表毫不搭調叫「EARTH.er」的公平貿易小店,播印度音樂,賣自家設計及尼泊爾、泰北村民手製的環保時裝。在偏僻人流又少的大澳開店,其實為乜?店主袁俊偉(Benny)說:「家人笑我是個藝術家,不用吃飯。因為當初他們是為了尋工作機會而離開大澳,我卻走回來。」五、六十年代,大澳人口曾多達三萬,今日只剩不足兩千,當中超過三成為長者。在不少都市人眼中,它是條偏遠漁村,頂多是假日閒逛好去處,但這幾個80、90後,卻因不同原因搬到這裏。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大澳人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這麼的一片天空,碧空如洗。
有這麼的一個大海,翠藍如黛。
滄海尺空之間,存在着一幅寸土,飄搖陣陣鹹香。
馥郁之鄉,名為大澳。
垂涎之馡,來自蝦醬。
此股鮮味,處處勾搭食魂。
出處不如聚處,強叔如此形容大澳的蝦醬業。他一生時光都與蝦醬相伴,是大澳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蝦醬廠,「鄭祥興」的第四代。要數蝦醬、蝦膏由哪一年開始出現,他也搔搔頭,只知道鄭家的香蝦廠,一九二零年已存在。
那個年頭,大澳居民大多以捕魚或務農為生。每年六月至十月,是漁民捕獲銀蝦的旺季,銀蝦屬「下欄」貨,但因為窮苦,漁民當然不會浪費,於是他們想到用大量鹽將其保鮮,攪拌其間蝦被磨碎,於是將計就計,把銀蝦與鹽製成醬狀、膏狀,用以炒菜、拌飯,強叔憶述:「嗰個年代,大家一羹蝦醬就送到一碗飯,咁所以咪變咗好受歡迎嘅副食品囉。」他把一個個大澳人稱作「芼欄」的竹篩子攤放於陽光之下,倒入未曬的蝦醬推勻,每小時再用名為「笛」的架生為蝦醬反面,反覆進行五次左右。原來此舉為了把醬中水分曬乾,令其保鮮期更長,「喺曬嘅過程中,我哋又發現蝦醬會變得更香醇。」烈日正雄,汗腥默默被鹹鮮掩蓋。
穿出「鄭祥興」的鏽閘,玉步稍移,鵝黃色的古舊雲石牆上,「勝利香蝦廠」五個大字映入眼簾。此蝦廠同是一九二零年代屹立至今,老闆平哥是土生土長的大澳居民,幾歲起開始做蝦醬,他傲言大澳蝦醬之所以馳名,全賴船隊於夜晚捕魚,銀蝦入夜後爪子離開海床,因此捕獲的蝦子裏頭沙石甚少,故為純蝦。憶起以往的大澳,他遠眺彼岸:「以前大澳幾萬人口,成個海都係漁船,見唔到對面。」奈何忽至海浪,水上漁民影蹤不再,大澳人口如今只餘數千。波濤湧起之年,正值二零一二,政府立例禁止拖網漁船於香港海域捕魚,結果除了漁民上岸,香蝦廠亦隨浪而去,只餘下現存的三至四間,「其他地方好似長洲﹑屯門﹑馬灣嗰啲,都因為收地而唔做,除咗大澳,都冇人做蝦廠。」他為蝦膏印模,語畢,又把印好成一磚磚的蝦膏捧到外頭曬太陽。晴空依舊,人面全非。
人啊,總得跟隨時代步調。留下來的蝦廠,都要接受現實,作出改變。因此,強叔及平哥都只能跟陽光﹑台山等大陸地區廠房合作,向他們提供技術及鹽蝦比例配方要求,由他們負責捕蝦,醃製,再把發酵好的半製成品送來大澳,再自行磨滑曬乾及包裝。
「一手做梗係最好啦,但你都要因應個時勢改變,唔通坐以待斃?」平哥苦笑着,拉起兩桶半製成的蝦醬準備加工。
「呢個行業可以話係無所謂,做得幾多得幾多,回憶只可以喺自己腦海裏面。」相隔不到三百米的強叔除低墨鏡坐下,滿目唏噓。
梧桐一葉落鏡水,漣漪泛,落葉隨波浮。
鄭祥興香蝦製造廠
地址:大澳石仔埗街17號A
電話:2985 7347
營業時間:不定
勝利香蝦廠
地址:大澳石仔埗街10號
電話:2985 7330
營業時間:不定
大澳人口 在 大澳文化協會 的推薦與評價
大澳 文化協會成立於2017 年,本著「以創新的方式,將文化重新詮釋」的理念,與大 ... 然而在協會開始於區內製作傳統舢舨後,這些老化的人口居然迅速的活躍了起來;除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