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比工友低?」能熬過小聯盟的人並不多,美國職棒不是唯一的選擇】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雖然美國職棒大聯盟有令人稱羨的薪資水平,但小聯盟球員的待遇在美國社會卻屬於最底層,根據美國勞工局統計數據,在中小學打掃清潔的工友,平均年薪還比小聯盟球員來得高。
有人認為這樣的折磨才能促使小聯盟球員進步,但也有人覺得這樣的薪資狀水準實在太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我們可以透過 Carter Stewart 的例子來思考:大聯盟可能並非唯一選擇。
#MLB #日本職棒 #CarterStewart
大聯盟1a 2a 3a 在 ¡Ánimo!運動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知名棒球作家在詢問完MLB各球團及球探意見後,做出了這個亞洲各國職棒實力評比列表:
日本 — 大聯盟與3A之間
南韓 — 3A與2A之間
台灣 — 高階1A與低階1A之間
各位球迷怎麼看?是覺得評價剛好呢?還是完全不符合事實?
#中職也是有不少旅美過的好手
#小編覺得跟南韓有拚啦
大聯盟1a 2a 3a 在 健心運動心理團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最近台灣成為第一個職棒開打的國家,大家知道某些職棒球隊的編制是有運動心理教練的,有些則沒有;也可能在新聞中看到運動心理教練對於球員的幫助的相關報導。究竟運動心理對於職業球員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今天我們要來分享一篇2019年哈佛的研究,這篇研究在探討運動心理教練可否提升職業棒球選手的表現。
研究找來135位現役或退役大聯盟體系選手(投手83人、打者52人),這些球員至少打滿兩個球季,投手至少出賽100局,打者至少有750的打數。這135位選手中,有36位有和運動心理教練合作過,平均合作3.06年。選手層級分布從大聯盟到新人聯盟選手都有(大聯盟12人、3A 27人、2A 26人、1A 64人、新人聯盟6人)。
【結果顯示】
1️⃣表現方面:16位和運動心理教練合作的選手中,他們與心理教練合作1/4的職業生涯中,表現和沒有合作時相比提升1.27個標準差(防禦率降低0.85,打擊率提高.027)
2️⃣職業生涯和層級:有和運動心理教練合作的選手有較長的職業生涯(平均多2.3年)。和心理教練合作的選手能夠打比較高層級的聯盟(兩組平均差1.25級,有心理教練的選手多在3A和2A)
3️⃣選手自陳量表:有和心理教練合作的球員認為自己球場外的生活對於場上表現有正面影響;較不認為自己具備原本該有的技術表現。
但是,研究提到通常選手因為糟糕的反應才開始僱用運動心理教練,而獲得立即性的收穫。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研究設計以更好地瞭解運動心理教練對運動員表現的影響。
【我們的觀點】
1️⃣會去找運動心理教練的選手,或許與他們的人格特質、自我覺察能力有關,因此會較願意針對問題進行處理,這樣的特質或許對於延續職業生涯是有益的。
2️⃣影響表現的因素很多,但或許在和心理教練合作後,球員對於特定情境可以有較好的因應能力。
3️⃣心理教練與選手是長期合作關係,而非短時間見效後就可以結束的。
4️⃣心理教練不只提供技術相關的訓練,提升球員私生活品質也有一定的影響。
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又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歡迎留言跟我們說。下一篇將稍稍跳出運動員,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心理跟健身的關聯,請大家追蹤我們,來看到底健身跟心理會有什麼樣的關聯吧!
參考文獻:Hayes, C. (2019). Mind Games: Does Using a Mental Skills Coach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運動 #心理 #運動心理 #健心運動心理 #壯猿運動訓練室 #匯傑國際行銷junctions #棒球 #職業棒球 #中華職棒 #cpbl #mlb #職業生涯 #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