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起變健康》
#文末分享抽獎送禮物喔🎁
#達到我心中的最強魚油
#新聞人只用好東西
最近改變了多少你的生活跟思維呢?
那天工作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
問了句:璇依最近忙什麼~
我:忙著讓自己變強:)
對方先是笑了 緊接著說 確實這就是妳~
喜歡把生活填很滿的我
身為職業婦女卻堅持斜槓
無法忍受原地踏步 對我來說那就是退步
儘管疫情衝擊了生活
我依舊能透過直播主持 參與線上論壇
提升自己 發揮自己 充實自己
籌備已久的財經書籍 也即將出版
而我指的變強
不只是自己的能力
還有身體的能耐
與其擔心
或是羨慕別人好像很健康
不如提升自己
讓自己的健康維持最佳狀態
才是治本的方法
除了注重養生飲食均衡之外
營養品的補給 我也要選擇最強的
歐3加福魚油 的omega-3魚油
是讓我更強的我的日常營養品
#為什麼要吃魚油
身為新聞人貫徹查證發現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
Omega-3 脂肪酸具有調節生理機能的特性
#你是外食族嗎?
當飲食大量西化後
超量攝取紅肉中的油脂、大豆油..等
會讓原本Omega-3與Omega-6比例
從最適當的1:1,提高成1:20以上
只要生活中多Omega 3的營養補充
就能獲得健康好處維持
#你也有以下行為嗎?
天天黏網路、
三餐老是在外
喜歡油炸食品
又很少吃到深海魚類
(看到這是否點頭如搗蒜🤣)
醫師及營養師建議可以補充精萃濃縮魚油
魚油含有豐富的Omega-3
裡面的關鍵營養素EPA和DHA成分
EPA主要是針對外食族及長輩們
促進新陳代謝
DHA跟好精神有很大的關係
你若需要精神飽滿地去工作
非常適合以精萃濃縮魚油來補充
每天兩顆歐3加福精萃濃縮魚油
就能方便、快速地
補充體內的必須 Omega-3 脂肪酸
我在意的 沒有魚腥味 好入口
以及關鍵的純度!
他們都辦到了~
「歐3加福」精萃濃縮DHA和EPA魚油膠囊
推出後便樹立起魚油新標竿
攜手西班牙國際大藥廠
採用SCC超臨界濃縮萃取技術
有效分離出精華DHA和EPA
確保每粒魚油膠囊Omega-3濃度至少達65%和85%
符合GOED國際檢驗標準
對於環境污染源、安全性和新鮮度的要求
比「歐洲藥典」還更嚴格
#達到我心中的最強魚油
採用獲得國際組織GOED認証頂尖會員資格的
西班牙大廠Solutex魚油來源
以來自大西洋及太平洋的鯷魚和沙丁魚
含有優質的油脂(主要為 EPA 和 DHA)
屬於 Omega-3 的魚種之一
也是環保、安全的魚油來源
#財經主播畫重點
☑️沒有魚腥味 小顆粒 好吞食
☑️純淨、安全、友善地球
☑️專利分離 DHA 及 EPA,讓你吃的更精準!
☑️符合 GRAS 標準 魚油來源為鯷魚、沙丁魚
☑️符合 GOED 檢驗標準
☑️採用西班牙 Solutex 頂尖魚油來源
☑️百位醫師專業推薦
☑️科懋公司三十多年的專業醫藥背景把關
跟我一起變強吧 這裡買➡️
#EPA(85% Omega-3)
想要促進新陳代謝(外食族及長輩)
點這裡:https://bit.ly/3snQUjg
#DHA(65% Omega-3)
想要上班好精神或是孕哺婦
點這裡:https://bit.ly/3jV5g74
如果跟我一樣都想兼顧就每天EPA/DHA各一顆!!
🎁璇粉也要一起變強的機會來囉!!
各送出一盒回饋粉絲~
抽獎方法
Step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Step 2 tag兩個需要補充魚油的朋友並留言「每天EPA/DHA各一顆!!外食族也有上班好精神~」
Step 3 等待幸運之神眷顧囉
截止日期 8/27(五)2400
大豆油好處 在 營養師 Nuturefi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植物肉
植物肉❓動物肉❓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起來看看什麼是植物肉
植物肉跟動物肉那裡不同,需要注意什麼👉🏻
前陣子植物肉問世,大家吃過了嗎?
小編私心覺得跟真的肉蠻像的,但有香菇的味道😆另外吃起來稍微鹹了一點⋯
🌱🍔植物肉是利用植物蛋白,例如豌豆蛋白、大豆蛋白等,經加工而製成的「仿效真肉的植物蛋白質食物」,具有彷彿真肉的口感及外觀,是素食者的新選擇!
比較植物肉與動物肉,有什麼差別呢?
如圖,植物肉相較豬肉,含有膳食纖維和少量碳水化合物,雖然由植物蛋白製成,蛋白質卻不亞於葷食的豬肉~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什麼👀
①植物肉的鈉含量非常高😱足足是豬肉的七倍!營養師建議,植物肉烹調時要注意調味品用量,可多利用蔥薑蒜等辛香料來增加風味,減少額外的鹽分攝取
②小心飽和脂肪不比紅肉少!植物肉加工過程會加入一些植物油,例如葵花油、大豆油、椰子油等,其中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在健康議題上仍具保留性,吃多了需擔心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③脂肪含量也高!Why?為了更貼近動物肉的口感,部分植物肉會加入油脂,讓口感更逼真加分,外加需補足植物蛋白本身所缺乏的油份,如此一來脂肪也不低了😨
註🌱並非所有款式的植物肉皆如此,本篇僅整理普遍植物肉會有的狀況~
那麼,植物肉還有什麼其他好處呢?
答案就是「環保♻️」
除了提供素食者一大選擇外,植物肉環保無毒的特性,也吸引了許多環境保護者的關注👀
植物肉的生產能減少水資源及土地資源的使用,另外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減少能源利用,對於環境保護,相較於畜牧業真的是很優秀,值得鼓勵👏🏻
大家有空也可以試試看,嚐鮮適量即可🤗
#減脂 #女生#健康 #營養師 #nu編營養知識文#nuturefit #nuturefit營養師
大豆油好處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肥胖解密】網路上搜尋到的系列文章,作者是shanemate,內容與建議多半是來自於較新的論文研究,摘要分享給大家。結論先來,四大要點:
一、運動讓你不復胖: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脂聯素的分泌。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中高強度運動四到五天。
二、該吃什麼?
-避免糖與代糖的攝取,減少對甜味的依賴。
-減少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改吃未精製的五穀雜糧。
-不僅僅吃低GI飲食,而是要吃低FII飲食
-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取,例如牛油,豬油,奶油,魚油,冷壓椰子油。攝取未過度加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冷壓初榨的橄欖油,酪梨油,亞麻子油。
-避免氫化植物油(例如氫化椰子油),避免加工的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沙拉油(大豆油),玉米油,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葡萄籽油。
-避免油炸物。
-避免脂肪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一同攝取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適量,甚至少量的蛋白質攝取(一公斤體重0.8~1克),這和減肥無關,和長壽有關。
-增加天然有機蔬菜水果的攝取。
三、限制進食的時間與頻率:把一天的進食時間限制在八小時內,剩下的16小時都不要吃東西。例如只在中午12點到晚上八點之間進食。這叫做16-8的間歇性斷食。
四、釋放壓力與充足睡眠:飲食不是肥胖的唯一原因。如果肥胖是因為長期的壓力,飲食的效果會不太好,培養運動的生活習慣,釋放壓力反而比較有效。睡眠不足也會讓人變胖。
【肥胖解密1:肥胖的設定點理論 Set Point Theory】
人體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恆胖計」,所設定的體重或體脂程度,就叫做設定點(set point)。胖子之所以胖,是因為他們的設定點高,減肥失敗是因為減肥的方法沒有改變設定點,所以節食一段時間後都會復胖。瘦子之所以瘦是因為設定點低,怎麼吃都不會胖。
不同食物吃進肚子,對於賀爾蒙的影響都不同,所以就減肥而言,不同食物的一卡路里都不一樣。減肥要成功,一定要慢慢改變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哪些賀爾蒙是引響肥胖的關鍵角色?
1. Insulin 胰島素與 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
2. Leptin 瘦體素與 Leptin Resistance 瘦體素阻抗
3. Incretin 腸泌素
4. Cortisol 皮質醇
【肥胖解密2:胰島素讓你胖】
體內的胰島素量和肥胖有正相關。胖子的胰島素分泌量比一般人平均高出20%,且胰島素和體脂比例,腰圍等都有正相關。
肥胖,不是熱量失衡,而是賀爾蒙失衡!減肥的關鍵不是如何平衡熱量,而是如何去平衡賀爾蒙。如果胰島素讓你胖,那麼減肥的目標首要就是降低胰島素的量。
【肥胖解密3: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是身體內胰島素失去作用的指標,它與一系列的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阿茲海默症)都有密切的相關。
長期持續地高胰島素濃度會一步步提高胰島素阻抗。這裡有兩個要件,高濃度與長期。這是目前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的狀況。他們一步步看著自己走向終點,指標就是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就算在健康人體內,高胰島素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
為何在一開始就有高胰島素?很明顯,精緻的澱粉,糖等高GI的食物是個主因。但別忘了,我們還需要第二個要素,時間,長期且持續的高濃度胰島素才會產生胰島素阻抗。
那麼要如何維持體內胰島素一直在高檔?你就一直吃就對了!早餐後吃個點心,喝杯加糖熱拿鐵,中餐後來杯含糖飲料,下午再加個下午茶,晚餐後吃甜點,睡前加宵夜。你就只要一直吃吃吃,一天六餐或是含糖飲料不斷,就可以持續維持體內胰島素在高檔。
【肥胖解密4:胰島素阻抗的成因,新的典範】
肌肉一方面會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另一方面會接受胰島素的指令把葡萄糖轉為肝糖儲存起來備用。
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肌肉使用(氧化)葡萄糖的能力與儲存葡萄糖的能力都下降。
肝的胰島素阻抗:肝臟持續不斷地製造葡萄糖,同時肝臟也累積了一堆脂肪。學界已經認可脂肪肝會形成胰島素阻抗。
上述這兩個胰島素阻抗都有脂肪的異常累積(ectopic lipid accumulation)。脂肪的異常累積是說脂肪儲存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肌肉與肝臟細胞內。因為脂肪的過度外溢,把細胞裡面塞滿滿的。
脂肪細胞分泌脂聯素(影響脂肪累積與形成胰島素阻抗最重要的激素),脂聯素分泌不足會降低脂肪細胞儲存的能力,造成脂肪外溢,然後導致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疾病。
【肥胖解密5:胰島素阻抗的解方,新的典範】
想辦法去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才是治本的解方。目標:
1. 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胰島素會阻止人體使用脂肪作為能量,進一步提高胰島素阻抗)
2. 大量消耗細胞內被塞滿滿的葡萄糖與脂肪
3. 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
方法一:運動
長期且持續的運動才有顯著的幫助。持續到半年以上的運動訓練,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運動4~5天,不管是哪種運動(有氧或重訓)都可以,但只有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有用。
有氧運動:以自己最大心跳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的百分比決定運動強度。
中強度:60~70%MHR
高強度:70~80%MHR
重量訓練:以自己的最大肌力 (1RM,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的百分比為主。
中強度:60~65% 1RM,只能夠做15下就力竭的重量
高強度:75~80% 1RM,只能夠做8~10下就力竭的重量
鍛鍊後,肌肉細胞裡的粒線體數量會增加,還可以增加大腦內BDNF的提高,改善大腦的每個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創意等)。
方法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一種超低碳高脂飲食,10%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蛋白質,70~80%的脂肪。生酮飲食不吃任何澱粉與糖,不吃水果(有果糖),10%的碳水化合物都來自蔬菜。也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肝臟會使用胺基酸製造葡萄糖)。當身體沒有葡萄糖,就只能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
生酮飲食對於減肥有奇效。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就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身體的胰島素始終維持在低檔,直接降低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胰島素一直在低檔,就直接改善了所有和胰島素相關的代謝症候群疾病,例如肥胖與糖尿病。
方法三: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在減肥與降低胰島素阻抗上有驚人的效果,上面低碳飲食的好處(減肥,降低HbA1c,提高 LDL/HDL,降低血脂濃度)它都有。且有提高腦內BDNF、抗老化、治療關節炎、提高體內生長激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好處。
小孩,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孕婦,哺乳婦女,及瘦弱的老人不適合進行斷食。
【肥胖解密6:肥胖的終極原因 The Ultimate Cause】
瘦體素是控制食慾的關鍵賀爾蒙。當瘦體素分泌量低時,會觸發飢餓素使人產生飢餓感,提醒說該吃飯了。瘦體素分泌量高過一個閥值時,會刺激腦部會發出飽足感,告訴人已經吃飽了,不用再吃了。高濃度的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與瘦體素阻抗。胰島素一方面幫你囤積脂肪,一方面又告訴你還吃不夠,怎麼吃都吃不飽。
只要一進食,胰島素上升,血液中脂肪酸濃度就馬上下降,六小時後才回到原本的濃度。也就是說,只要你一進食,就不會燃燒脂肪。運動是為了降低胰島素阻抗,並不是為了消耗熱量或燃脂。
要怎樣降低恆胖計的設定點?要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減少進食時間、挑選不刺激胰島素的食物。所以減肥不需要計算熱量。不用計算熱量不代表不控制飲食,暴飲暴食,而是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不餓不吃,餓了才吃,吃飽就好。當你的設定點降低,身體自然會降低食慾與增加飽足感。
[肥胖解密7:高蛋白減肥法有效嗎?]
研究者在以色列找來了322位志願的胖子,隨機分成三種減肥飲食,並且嚴格執行兩年(2005-2007):
第一種是低脂飲食,並且限制熱量為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這派飲食就是普遍最流行的,減少熱量攝取(但是大於基礎代謝率),製造熱量赤字的減肥法。飲食中有30%脂肪,碳水化合物則以穀類,蔬菜水果為主,避含糖飲料和脂肪攝取)。
第二種是地中海飲食。一樣限制熱量(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攝取大量蔬菜水果,避免紅肉,以魚和雞肉代替,飲食中有35%脂肪,以橄欖油和堅果類為主。
第三種就是標準的阿金飲食。不限制熱量,從低碳(20g/day)開始到中碳(120g/d)的循環(阿金飲食說不用一直維持在超低碳)。
結論:只要吃對食物,不需要限制熱量。即使熱量攝取相同,低脂與地中海飲食的結果大相逕庭(血脂、膽固醇等也都不同,地中海優於低脂飲食),這說明同樣的一卡路里,如果來自不同的食物,對身體的賀爾蒙影響也會不同,a calorie is not a calorie。
【肥胖解密8: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雖然蛋白質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1967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空腹胰島素佔了24小時胰島素總分泌量的50%。
血糖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胰島素。如果只顧血糖,你有可能攝取了低GI,但卻會引起高胰島素的食物,結果依舊造成肥胖與糖尿病。
當食物一進入口中,胃就會分泌腸素胰素(incretin, 包含GLP-1與GIP兩種肽),腸素胰素會馬上指示胰島分泌胰島素。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都會刺激腸素胰素的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只是程度不一。
FII值依序最高的分別是 馬鈴薯、白麵包、全麥麵包、白米飯,炸薯條。FII值最低的是全麥義大利麵,義大利麵、裸麥麵包、糙米飯。全脂牛奶的FII值遠低於脫脂牛奶。
純脂肪的胰島素指數相當低,大約是白麵包的3%。腸素胰素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胃部蠕動,這個作用會增加人的飽足感,告訴人們快吃飽了。
簡而言之,腸促素對於肥胖同時有一正一負兩種效果,一方面增加胰島素,另一方面增加飽足感。蛋白質對於肥胖的效果取決於這一正一負的作用。就長期追蹤研究的調查來說,喝全脂牛奶有助於減肥,脫脂牛奶則不會。提高肉類的攝取則和體重增加有正相關。
【肥胖解密9:碳水化合物假說與沖繩】
在日本有一群人,很長壽,百歲人瑞比例全世界最高,這區的人口平均BMI是20.4,他們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疾病比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低,但是他們的飲食有85%是碳水化合物。他們是沖繩人。確切地說,是沖繩的老人。
雖然吃的是超高碳飲食,可是他們都很瘦,沒有肥胖的問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中風)與癌症的比例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低。傳統沖繩人的主食是紫地瓜(69%),配上一點點米飯與五穀雜糧、豆類、和一點點魚。飲食中碳水化合物85%、蛋白質9%、脂肪6%。
地瓜、粗糙的五穀雜糧與米飯麵包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差別在哪裡?膳食纖維。纖維是一種保護因子,會減緩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除此之外,纖維會妨礙結腸吸收脂肪酸的速度,這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減肥不必然要減碳,但是要提高纖維的攝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與馬鈴薯替換成高纖維的五穀雜糧。目前學術界對長壽研究的共識,是熱量限制與蛋白質限制,沖繩飲食完全符合這兩項原則。
【肥胖解密10:糖與代糖,苦澀的真相】
一份葡萄糖吃入體內只有小於5%會合成脂肪。同時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腦知道我們吃了東西,會知道何時要給我們飽足感。果糖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量攝取果糖不會給我們飽足感。果糖100%進入肝臟代謝,它不會變成肝醣儲存起來,全部的果糖都必須被肝臟代謝掉。
這些果糖除了一部分變成能量外,其他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質、新生的脂肪與膽固醇,還會刺激肝臟的發炎反應。人體的膽固醇有八成是肝臟製造的,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變成人體內儲存的比例極低。吃蛋黃不會給你膽固醇,但是吃果糖,會。
糖會提高得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攝取果糖不好,那我們改用代糖好了?但習慣喝越多代糖飲料的人體重增加越多。代糖的使用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還可能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在進食後兩個小時,阿斯巴甜組(Aspartame,圓形)與甜菊組(Stevia,方形)的胰島素指數是蔗糖組(Sucrose,三角形)的五倍以上!這表示在同樣的血糖變化量下,代糖組的人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去工作!代糖確實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它會間接影響人體對於其他食物的胰島素反應。和保護性的纖維相反,代糖似乎會加大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肥胖解密11:飽和脂肪錯了嗎?】
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和人體內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聯。脂肪的膽固醇假說是錯的,反倒糖(果糖)的攝取才是關鍵。
大量吃脂肪的好處(降低血脂、膽固醇)都來自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當血液中同時存在著大量的葡萄糖與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進入肌肉細胞之後就會妨礙胰島素的工作,提高肌肉的胰島素阻抗。
但是如果飲食中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與脂肪。在人體內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與甘油,沒有葡萄糖。這兩類食物都是零GI,不會升高血糖,就沒有了上面的問題。
可以正常攝取飽和脂肪(動物油,椰子油),但是請避免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同時攝取。建議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橄欖油,酪梨油。除了富含omega-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魚油、亞麻子油)以外,避免其他的植物油(氫化植物油,葡萄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所有一切外面餐廳普遍使用的油)。
吃奶油會讓你瘦,當你只吃奶油的時候。奶油讓你瘦,但奶油麵包會讓你胖。
系列原文:
https://shanemate.blogspot.com/2017/01/1-set-point-theory.html
大豆油好處 在 大豆油做菜真的就好吗?健康用油,三个知识要点一定牢牢记住 的推薦與評價

大豆油 做菜真的就好吗? ... 二更| 纯手工还原万历年间皇后大婚穿的凤袍,太惊艳,秒杀范冰冰凤袍 ... 但是它对身体的 好处 竟多到你无法想象. ... <看更多>
大豆油好處 在 對抗癌有着極佳的作用。山茶油還富含維生素E和鈣、鐵、鋅等 ... 的推薦與評價
山茶油的食用方法及好處... ... 山茶油還富含維生素E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以及被醫學家和營養學家譽為「生命之花」的鋅元素,其含量是大豆油的10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