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星期日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及財經周報內容預告》
#麻煩觀看電視,56頻道,九點開始。TVBS的文茜世界周報Youtube已經改為非直播,節目播出隔日剪掉廣告之後,才在Youtube播出。
* 本週專輯:疫情,正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許多原本國內宗教、種族矛盾、貧富懸殊、或是經濟貧困的國家,帶來動亂。當時是阿拉伯之春,歐債危機抗爭⋯⋯美國1%VS99%抗爭。
*本週南非爆發暴力抗爭,反對前總統祖魯因貪污入獄。祖魯為當年ANC活躍成員,曾經是反種族隔離政策的英雄。但取得權力後,成為腐敗之人。南非當地20%的人,控制70%的財富:目前疫情因為Delta入境,已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疫情地區之一。祖魯入獄事件,成為導火線,支持他的民眾街頭示威後砸搶商店。警方鳴槍,死亡數十人,街頭如戰場。
*緬甸疫情內戰。緬甸軍政府政變後,示威不斷,引入科興疫苗,抗爭者拒絕接受,鄰近印度,Delta病毒入侵,緬甸已從和平抗爭,走向局部地區內戰狀態。
*古巴爆發史上最大抗爭。美國經濟制裁下,經濟低迷,加上疫情,古巴正面臨革命之後,前所未見的示威。
*沒有任何疫苗的海地,其總統被前情報局退休官員,找外國傭兵刺殺,其背後指使者,本週浮現。
* 西歐百年一遇的洪水,代表當地球升溫1.2度時,每個人都曝露在極端氖氣的風險下。
*歐洲碳邊境稅。就在西萊因河百年洪災之前,歐盟選擇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日,一個歷史性的日子,公布在哥本哈根2009年大會時,本來預定實施的邊境碳稅。
歐盟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讓歐洲成為第一個碳中和的大陸,這意味著排放到大氣中的碳量,不應超過可以被(例如森林)吸收的碳量。
歐盟在7月14日公佈了迄今為止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最具野心的一攬子計劃,這個被視為等同登陸月球的提案,叫做「Fit for 55」,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的排碳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從而實現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印度雷擊。印度雨季雷擊事件頻傳,光是11日單日,3個省就有72人不幸被雷劈死。其中,在拉吉斯坦省,有11名死者是在當地12世紀建成的琥珀堡觀光,他們原本在瞭望台自拍結果被雷擊中。印度總理莫迪在社群平台發文,對遇難者表示哀悼。拉吉斯坦省也發給每名遇難者家屬,50萬盧比的補償金。
根據印度官方統計,從2001年至2018年,這18年間,總共是42500人是因雷擊事故死亡,而這個死亡人數,有超過九成在農村。由於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很多地方屋頂根本沒有避雷針,另外農村的房頂,特別喜歡用鐵皮來搭建,這樣的建築條件,就很容易受到雷電的襲擊。
幾年前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針對頻發的閃電現象做過研究,並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報告指氣溫升高,會導致雷擊數量的增加。研究報告指,氣溫升高每攝氏一度,就可能增加12%導致雷電現象,而到了2100年本世紀末雷電的次數將增加50%。
*法國強制注射疫苗,將群體免疫拉高至全體人口八成以上。馬克洪祭出三道行政命令,包括必須注射完兩劑疫苗或者24小時核酸檢測証明,才能進入餐廳、酒吧、電影院。
*拜登反壟斷。民主黨在2020年大選中,左派力量崛起,除了批評富人繳稅過低之外,對於Facebook 、Google、Amazon 的壟斷也提出反壟斷聲音。拜登本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FTC調查其反壟斷行為。
大陸經濟補償金 在 張耿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市議會第十九屆第五次定期會
市長施政總質詢
因受此次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所影響,深怕群聚會議影響疫情擴散,經大會決議確認此次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由書面質詢。其有關市民最關心的疫情問題面對病毒的人侵因應作為、政府紓困4.0的補助市府的相關作為為何?耿輝此次共提五大項,另外,對民生市政賡續追蹤案件,共提十五項,建請市長及各局處長,針對貿詢議題,具體可行回覆,其書面資料全文如下:
【疫情部份】
1.請問市長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全台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 12日,許多行業都因此大受影響,新北政府將補貼新北市企業停業之業者,每位全職員工各一萬元,另外補貼員工一次性薪資三萬元、就業安定基金加發一萬元,針對本市紓困補貼措施,請基隆市林市長提出,除了中央補助外,針對各種娛樂行業及其他具防疫風險營業場所(KTV、夾娃娃機店、桌遊棋藝店、小說漫畫店等),有何具體補貼的方式? 請市長具體答覆。
2.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防疫補償金申請恐暴增 社會處有何因應措施?據本席所知基隆市民申請防疫補償金-去年到現在共申請3738件發放4371萬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基隆也出現確診案例,需要隔離或是檢疫的民眾人數恐怕也將跟著增加,因此,本席擔心萬一疫情擴大,我們基隆市的防疫補償金有因應措施嗎?防疫補償金不夠用時,市政府需要自籌經費嗎?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3.自2/21本土第1例COVID-19確診後,明顯凸顯中央所說的超前部署有問題,全國都面臨疫苗嚴重不足,大家都在搶疫苗,請問林市長目前基隆分配到的疫苗數量是多少?明顯不足對吧!我們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基隆很多確診個案都和雙北有關,不能分開來對待。請林市長務必向中央呼籲,未來疫苗的分配要北北基桃一起來考量分配,區域聯防的觀念來分配才公平,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4.最近收到喪家擔憂與陳情,近期Covid-19 Delta 變種病毒入侵,而猛烈傳染力更是令人擔憂,每天殯葬業接送大體,人員進出各地方接送大體遍及醫院、喪家、殯儀館,聚集在密閉空間,第一線接觸大體提高染疫風險,而公文下來回覆疫苗不足? 這讓第一線人員情何以堪 , 官員不用接觸大體且自己已經打好打滿沒顧及每天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難不成你們要去接觸第一時間的大體? 萬一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染疫,返家過程是否成為防疫破口?
因此,本席深切希望,既然先前指揮中心認為高風險工作者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優先順序,那麼對於殯葬業接大體人員,是否也比照辦理 ?
此外,更應提供免費的PCR檢測,杜絕因接大體而衍生染疫風險。最後,我也要感謝立陶宛贈與我國兩萬劑AZ疫苗,對於當前疫苗仍極其短缺的台灣人民來說,確實是雪中送炭。立陶宛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96萬美元,都尚有餘力贈與我國疫苗,甚至都已經採購目前最新、最強的美國Novavax疫苗。反觀我國在民進黨內再三強調的經濟創新高,去年人均GDP接近2.84萬美元,主計處更預估今年超過3.22萬美元,至今都還未能籌足國際認可的Covid-19疫苗。進一步了解,立陶宛能夠自救救人的前提是,他們採購了超過人口數倍的疫苗,並且不單壓特定單一廠商,世界銀行統計立陶宛在2019年人口為279萬4137人,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於今年6月中旬,立陶宛已經批准採購總計達1620萬的疫苗劑量,等於是人口數將近6倍。此外,直到近日已經收到超過254萬劑疫苗,成效就是超過122.6萬人至少接種過1劑疫苗,佔總人口近44%,97.4萬人已經完整接種疫苗,佔比為34.8%。相較他們落實真正的超前部屬,令人恐慌的是,近期新聞指出全球瘋搶美國Novavax疫苗之際,美國Novavax疫苗公司卻證實「目前沒有跟台灣政府有任何聯繫」,如果涉及中國大陸代理的BNT還有藉口可以推拖,但連美國研發生產的疫苗,都尚未接洽,顯然蔡政府不是沒錢,不是外國阻擋,而是出現了某些不能說問題。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5. 本席最近接獲部分選民的詢問想詢問市長:
有關「紓困4.0」, 這次新增個人現金紓困330萬人次(上次個人紓困400萬人次,這次730萬人次)。去年無雇主的自營業者,勞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以上一萬元。農漁民排富後都可領一萬元。加入勞保的漁民(甲類漁民),投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者也可領一萬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位孩童1萬元。無勞保農漁保的自營業者,攤商、臨時工、接案工作等,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者,領1-3萬元。
藝文工作者領一到三萬元。
中低收入戶領4500元。
三級警戒後被政府命令停業的大部分業種(健身中心、電影院、補習班)分兩種類型:
停業期間,如果他有給員工至少基本薪資,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四萬元(雇主領)。如果他沒有給員工基本薪資以上的薪水,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一萬元(雇主領),而員工可領四萬元(員工領)。那對於部分有些沒辦法領紓困金的人,市長是否可以向中央建議,站在公正、轉行正義立場上再做詳加補助發放的對象,以昭公信!希望市長可以給予具體的答覆!
【市政部分】
1. 市長任內2屆,再過1年多的時間將屆滿2屆8年,對於七堵區過去與未來,有何具體落實的地方與展望?
2. 本席在第四次定期會市長施政總質詢,曾建議:林市長邀請蔡立委能夠積極爭取中央有關財劃法分配對商港建設補助,因廢除受損港口所在地縣市能予以立法保障。請問市長現爭取狀況有無具體成效?
3. 社區闔家歡增加篩檢名額,請問市長您上任至今一直沒有增加過,是否為市民健康保健著想,在明年預算編列,是否考慮增加,以利市民保健?請市長答覆(第四次定期會市長市政總質詢答覆本席會與衛生局長研討對策是否增加編列預算、增加篩檢名額)?
4. 基隆河沿岸步道串聯與優質化及整治親水休閒遊憩區,工程總經費5.2億,現尚缺3.4億,市長、蔡立委有無繼續向中央賡續爭取(何時行文或書面有無紀錄佐證,並何時經費全數到位?
5. 有關市民家中患有重大疾病雇請外勞看護或送安養專業機構治療者,予以酌請補助經費或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現市府向中央爭取狀況如何? 還有市府的作法為何?
6. 全民增加幼兒公托班次,以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現市府執行狀況如何?預定何年可以免抽籤全部可以就讀公托班了?
7. 有關「北五堵新市鎮」計畫,現執行狀況及進度為何?
8. 七堵區崇智橋之崇義街至富民里河濱公園一帶綠地提供市民休憩的大空間,市長上任近7年,本席認為市長魄力不夠,到現在均無進展?對不起市民
9. 七堵區百福公園重新規劃設計,打造大型戶外親子共遊基地,有關本案也拖延太久了吧!本席18屆提了案到現在19屆也將屆滿了,到底現在執行狀況為何?
10. 七堵區泰安公園重新改造提供市民健康活動場域,本席認為經費不多也是本會第18屆的提案三讀通過在案且讓我們七堵區市民等待多年,尚未見曙光,市長團隊要深入檢討,何時能完成!還是要等到下任市長來完成?!
11. 有關老舊社區改建,提高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現執行狀況如何?尤其七個區市容30、40年均沒有什麼改變老舊房屋依然存在,請問市長上任至今七個區市容觀瞻改變了多少?
12. 有關本市各弱勢團體身心障礙者福利爭取:如青少年將畢業後步入社會有關就業問題,還有以工代賑之場所,在市長任內有無增加?
13. 市府全面再次檢討山坡地管制措施,以利本市觀光休閒,產業之發展,林市長上任至今推動多少,具體成效如何?
14. 有關七堵區七期重劃區國產署土地聯合開發暨儘速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在前張市長任內以做可行性報告結果也向本會說明,要建設實施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結果林市長上任後暫緩實施,請問市長,全台哪一縣市鐵路大站,附近沒有客運轉運站?又何時能夠賡續推動七堵區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
15. 打造優質人行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現今全市各區執行狀況,請市府相關單位答覆。
大陸經濟補償金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旅遊泡泡啟動:擬以檢驗替代檢疫,讓旅客不掃興;全球疫苗免疫圈來臨:哪些國家打最快?不同廠牌的保護力和副作用差異?疫苗救濟機制爭議是什麼?疫苗時代如何牽動防疫政策?《報導者》推出即時頁面掌握全球資訊】
經過漫長一年的全球隔離、邊境封阻,加上疫苗問世,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疫情趨緩,疫情最嚴峻的美國,1月中旬單日死亡人數曾一度高達4千多人,今(9日)統計,過去24小時單日染疫死亡人數下降至749人,是3個半月來首度低於千人。
台灣今日則僅有一例境外移入個案,為一名台灣30歲多女性,2019年5月至宏都拉斯工作,今(2021年)1月出現鼻塞症狀,1月6日當地確診COVID-19,於住處隔離至2月19日,期間4次採檢均為陰性。2月21日,這名女性返台,入境至防疫旅館檢疫均無異狀,3月8日檢疫期滿,因工作需要自費檢驗結果確診,CT值(數字愈高,病毒量愈低)34,抗體陽性。個案接觸者1人,為返台同行友人,期滿後自費採檢結果陰性,現採自主健康管理。
■旅遊泡泡帛琉首發,計畫以「採檢取代居家檢疫」
繼針對中低風險國家商務客縮短居家檢疫時間的商務泡泡後,也將針對已無境內疫情國家,推出「#旅遊泡泡」,逐步解封邊境。台灣首個旅遊泡泡國家選擇帛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是因為目前台灣和帛琉都沒有疫情。今天上午,陳時中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指揮中心、外交部、交通部於昨(8日)下午召開次長級三方會議,討論帛琉旅遊泡泡實際執行的做法,方向將朝向「採檢取代居家檢疫」來執行,但還有諸多細節需要確認,後續交由外交部和帛琉方溝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在下午的疫情臨時記者會中補充,若需要居家檢疫會讓遊客玩興降低,因此朝取消居家檢疫作為努力。而帛琉當地的醫療、檢驗,也都由台灣的新光醫院負責,可以做進一步的溝通,台灣也能信任帛琉的疫情資訊。
莊人祥表示,未來帛琉泡泡若不做居家檢疫,就會有採檢規範,但細節還需要雙方談妥才能進一步公布。有媒體詢問,若需進一步採檢,帛琉當地的量能是否充足?莊人祥回應,還可以再協調採檢方式,若彼此互信,台灣人也可在國內先做採檢,就看帛琉方是否信任採檢結果。
■疫苗時代,全球125個國家地區進入疫苗免疫圈、總施打劑數逾3億劑
旅遊泡泡啟動的下一步,各國更期待進入疫苗免疫圈、擴大邊境解封。但疫苗時代,是否真的那麼樂觀?已開打的國家,疫情是否真的獲得控制?全球究竟有多少廠牌疫苗使用?效果和副作用狀況又是如何?快速通關的全新疫苗,救濟補償的配套機制又是否到位?
《報導者》串接數位出版機構「Our World in Data」資料,同時採訪醫界、公衛學者,整理出10張圖、7大關鍵重點,提供更詳細的疫苗現況與解析。(報導者疫苗即時追蹤頁:http://bit.ly/3bryvv8)
截至今天為止,全球共上百支疫苗進行研發,在臨床上使用的共有10家廠牌、共有125個國家地區已開始接種,首劑疫苗開打至今91天、總施打劑數3.05億。
■英屬直布羅陀和以色列接種速度最快,輝瑞疫苗67地使用最廣
至於各地接種狀況,英屬直布羅陀和以色列,每100人接種劑量分別達到129.74、101.09,是全球接種進度最快的地區;歐洲和美洲接種地區分布最廣;而非洲大陸中,總人口僅約10萬人的塞席爾已有44%的民眾接種完2劑,被認為有機會近日內即可透過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但非洲整體仍屬疫苗資源缺乏的地區。
使用最廣的疫苗廠牌為輝瑞疫苗,全球有69個國家/地區採用;牛津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則分別有58及30個國家/地區採用,名列二、三名。此外,中國有3款國產疫苗、俄羅斯兩款、印度一款已在臨床使用。主打只需接種1劑的嬌生疫苗,近期也已拿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授權,並開始接種。
■台灣首批到貨11.7萬劑AZ疫苗,醫護接種意願僅6成5,對「品牌差異」有疑慮
台灣目前預計透過多方管道取得3千萬劑疫苗,其中1千萬劑為AZ疫苗,505萬劑莫德納疫苗,476萬劑由疫苗全球取得平台(COVAX)配送,其餘1千萬劑擬向國內疫苗高端、聯亞採購。除了已到貨的11.7萬劑AZ疫苗之外,其餘疫苗到貨時間並不確定,國產疫苗至少需等到7月。
至於疫苗接種的順序,各國都有不同的考量。但參考WHO以及他國排序,幾乎都將一線防疫人員與最高風險族群,如安養機構住民列在首要接種者,接下來為次風險者、其他工作人員。台灣也採類似精神,列出更細緻的10大族群,第一順位為一線醫事人員,指揮中心將在不同廠牌到貨時,逐一詢問各族群接種意願,盡可能讓所有人都有選擇權。
目前已於3月3日到貨的11.7萬劑AZ疫苗,正由食藥署進行審核檢驗中,預計將在近期開始讓一線醫事人員接種。但AZ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總體保護力約66%,比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的95%低。指揮中心於1月29日至2月2日進行的接種意願調查中,醫事人員接種意願僅65.2%,其中不同廠牌疫苗也影響醫事人員接種意願。
■年長者保護效果佳、兒童孕婦則為「疫苗禁區」,疫苗不良反應救濟方式有爭議
除了防疫人員外,年長者是各國首要保護的對象。3月1日,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公布目前的750萬長者接種狀況發現,對於70歲以上長者的保護效果相當,接種一劑之下, AZ疫苗的防護率在60%至73%、輝瑞則在57%至61%;兩者皆能有效降低80%的住院率、即可減少重症率。
此外,COVID-19疫苗也有「禁區」,至於兒童及孕婦兩大族群,因為臨床試驗尚未囊括其中,因此不在目前疫苗許可接種的對象中。
當疫苗在全球大量接種,勢必會產生一定比例的不良反應問題,由於COVID-19是全球緊急公衛事件,多數藥廠是因應各國政府需求才研發、提供疫苗,民眾也承擔較常規疫苗更大的未知風險,許多國家採特別立法,提高救濟補償金,以增加民眾接種意願。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德國和紐西蘭等20多個國均特別針對COVID-19設立補償機制,WHO主導的新冠疫苗全球取得平台COVAX,也針對92個低收入、中低收入國家或經濟體建立無過失補償機制。
台灣則是循現有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因接種疫苗造成死亡、極重度障礙,給付最高達600萬元,引發民間團體不同看法,莊人祥接受《報導者》採訪時也表示,因為是過去從未接種過的疫苗,指揮中心將規劃加強版的監測方式,針對千名最先接種的醫事人員,透過掃QRcode、以LINE追蹤,關懷接種後的身體狀況,若有就醫需求也能快速得知、及早回報處理。
(文/陳潔、柯皓翔)
★提供觀點,促進思辨,#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帛琉 #疫苗 #旅遊泡泡 #商務泡泡 #疫苗免疫圈 #疫情 #報導者
大陸經濟補償金 在 金豐企業大學- 大陸勞動合同法運用第二十三課 的推薦與評價
大陸 勞動合同法運用第二十三課: 大陸地區的企業跟勞工要特別注意本條文。因為本條文引起的勞資糾紛特別多,如果沒有處理好還有可能從給付經濟補償金(資遣費)變成要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