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前達明一派的演唱會)
【達明一派及《神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我應該是二十來歲接觸達明一派。一開始是因為聽黃耀明。非自《春光乍洩》那堆首本名曲開始,第一隻聽的大碟是《若水》(2006) 。因為那個封套非常華麗和詭異,合眼緣,就開始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摸過那隻真跡,封套大得好像黑膠唱片。然後就往回聽,像《光天化日》(2000)、越夜越美麗 (1997);後來因為研究黃,聽了他某一次 live 翻唱的《Saturday Night》,知道了 Brett Anderson 此妖,進而栽進 Suede 之中。
不是黃耀明,我應該不會聽那麼多英倫搖滾;不是劉以達那代老文青吹奏那麼多年,我也不會隨而接觸 David Sylvan、Japan、Culture Club 等等。達明一派那兩個人在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成為經典,受到一整樂迷和社會評論家禮贊,如此激烈和空虛。之後黃耀明單飛,劉以達則做幕後以及演出周星馳電影因而「大紅」,後來還信了基督教。
很多的後來。後來黃耀明的音樂更加的電子化、更加的都市和華麗。達明一派相當「九龍」,而黃耀明則很港島。《越夜越美麗》當然有《春光乍洩》,但整張大碟是統一的精緻和迷離;後來《光天化日》有《下一站天國》這樣刻骨銘心的情歌,林夕「介入」之下,也真是掏心掏肺,一字一血。
達明累積下來有很多中國歌迷,後來據說黃耀明經常跑中國,專輯也越來越多國語歌。到了《拂了一身還滿》(2011) ,國語歌去到接近一半的比例。然後時間去到 2014 之後,明先被封,之後達明也被封。距今九年,不禁會想如果香港沒有出事、黃耀明又不是那麼「敢言」,不知他以香港教父級歌手的地位,會在中國紅到甚麼程度。
後來黃耀明終於出了櫃,在政治上也是。看得出他因為某些原因,非常關心苦難中國;但你又不能說他是「大中華膠」,因為歌迷就會看到,「著作等身」的黃耀明在後來還是孜孜不倦的改編翻唱香港黃金時代的粵語歌,顧嘉輝黃霑的一堆、黎小田盧國沾的又一堆,將香港的經典流行砌成了一個獨立體系。不是他,我學不懂欣賞那個老正年代的歌。當然用後來出現的政治觀念將他們歸類,也有點褻瀆。2014 年前後,你會覺得他們有點膠、太過金鐘,不過他們是藝術家,不是社評家不是政治人。就算他們曾和 Deadbody 一起出鏡,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活遺產,活著的傳奇。
近來達明的翻唱音樂會,我看的是尾場。他們翻唱《意難平》和《神經》這兩張在六四前後的唱片。我們這一代,對那時基本沒有記憶,對他們一直的紀念方法不是反感就是無感。這件事也十分奇怪,你問上年紀的人,都無法找到實感的六四。一些人非常激烈、情感滿瀉,而且假定所有人都應該有一樣的反應;一些人則閃爍其辭,總之時間將你隔開,你就無法真正經歷。聽《神經》這張達明告別作來研讀上一代的 psychohistory,也許比直接問上一代還要像真。
《神經》音樂上非常濃烈,甚至驚悚;文本上,由英國殖民末期、移民、六四、政治運動的碎片等等形成一個時代劇場;意象上,中國的天、殖民地的皇后大道、「地獄荒土流離」的毀滅意象、夢魘與 PTSD 的指涉頻繁出現。我們不會知道具體上他們當年為何解散,但做完這張唱片,一定十分創傷,或者唱片本身就是創傷的反映。你還能做甚麼更加介入社會或政治的唱片呢?已經沒有更加,《神經》已經立下了難以超越的標準。
後來當然有很多抗爭歌、或我後來才知道 Supper Moment 的《無盡》也被聽者寄托政治鬥爭的意味,但那些歌都是打氣,是身處於震央之中的人寫來為自己人打氣;《神經》則遙距一點、卻陰暗殘暴得多。可能是因為有距離,才能盡情描寫旁觀者特有的焦慮和痛苦。當你是經歷者,有時反而語塞。
19 年到現在,大部份人其實都無法對自己、對他人言傳,究竟發生了甚麼,而自己又是甚麼感受。很多人渴求「黃圈」活動,是因為其有解氣和情緒互助的作用;但《神經》不是,你越聽,只會更覺如臨深淵,不會覺得有輕易的解脫。這才是我們需要聽的歌,它不令人舒服,它令人直面現實,像在一個斷癮的午夜醒來,滿身冷汗的恐怖感。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
「天國與地獄電影」的推薦目錄: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九個月前達明一派的演唱會)
【達明一派及《神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我應該是二十來歲接觸達明一派。一開始是因為聽黃耀明。非自《春光乍洩》那堆首本名曲開始,第一隻聽的大碟是《若水》(2006) 。因為那個封套非常華麗和詭異,合眼緣,就開始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摸過那隻真跡,封套大得好像黑膠唱片。然後就往回聽,像《光天化日》(2000)、越夜越美麗 (1997);後來因為研究黃,聽了他某一次 live 翻唱的《Saturday Night》,知道了 Brett Anderson 此妖,進而栽進 Suede 之中。
不是黃耀明,我應該不會聽那麼多英倫搖滾;不是劉以達那代老文青吹奏那麼多年,我也不會隨而接觸 David Sylvan、Japan、Culture Club 等等。達明一派那兩個人在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成為經典,受到一整樂迷和社會評論家禮贊,如此激烈和空虛。之後黃耀明單飛,劉以達則做幕後以及演出周星馳電影因而「大紅」,後來還信了基督教。
很多的後來。後來黃耀明的音樂更加的電子化、更加的都市和華麗。達明一派相當「九龍」,而黃耀明則很港島。《越夜越美麗》當然有《春光乍洩》,但整張大碟是統一的精緻和迷離;後來《光天化日》有《下一站天國》這樣刻骨銘心的情歌,林夕「介入」之下,也真是掏心掏肺,一字一血。
達明累積下來有很多中國歌迷,後來據說黃耀明經常跑中國,專輯也越來越多國語歌。到了《拂了一身還滿》(2011) ,國語歌去到接近一半的比例。然後時間去到 2014 之後,明先被封,之後達明也被封。距今九年,不禁會想如果香港沒有出事、黃耀明又不是那麼「敢言」,不知他以香港教父級歌手的地位,會在中國紅到甚麼程度。
後來黃耀明終於出了櫃,在政治上也是。看得出他因為某些原因,非常關心苦難中國;但你又不能說他是「大中華膠」,因為歌迷就會看到,「著作等身」的黃耀明在後來還是孜孜不倦的改編翻唱香港黃金時代的粵語歌,顧嘉輝黃霑的一堆、黎小田盧國沾的又一堆,將香港的經典流行砌成了一個獨立體系。不是他,我學不懂欣賞那個老正年代的歌。當然用後來出現的政治觀念將他們歸類,也有點褻瀆。2014 年前後,你會覺得他們有點膠、太過金鐘,不過他們是藝術家,不是社評家不是政治人。就算他們曾和 Deadbody 一起出鏡,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活遺產,活著的傳奇。
近來達明的翻唱音樂會,我看的是尾場。他們翻唱《意難平》和《神經》這兩張在六四前後的唱片。我們這一代,對那時基本沒有記憶,對他們一直的紀念方法不是反感就是無感。這件事也十分奇怪,你問上年紀的人,都無法找到實感的六四。一些人非常激烈、情感滿瀉,而且假定所有人都應該有一樣的反應;一些人則閃爍其辭,總之時間將你隔開,你就無法真正經歷。聽《神經》這張達明告別作來研讀上一代的 psychohistory,也許比直接問上一代還要像真。
《神經》音樂上非常濃烈,甚至驚悚;文本上,由英國殖民末期、移民、六四、政治運動的碎片等等形成一個時代劇場;意象上,中國的天、殖民地的皇后大道、「地獄荒土流離」的毀滅意象、夢魘與 PTSD 的指涉頻繁出現。我們不會知道具體上他們當年為何解散,但做完這張唱片,一定十分創傷,或者唱片本身就是創傷的反映。你還能做甚麼更加介入社會或政治的唱片呢?已經沒有更加,《神經》已經立下了難以超越的標準。
後來當然有很多抗爭歌、或我後來才知道 Supper Moment 的《無盡》也被聽者寄托政治鬥爭的意味,但那些歌都是打氣,是身處於震央之中的人寫來為自己人打氣;《神經》則遙距一點、卻陰暗殘暴得多。可能是因為有距離,才能盡情描寫旁觀者特有的焦慮和痛苦。當你是經歷者,有時反而語塞。
19 年到現在,大部份人其實都無法對自己、對他人言傳,究竟發生了甚麼,而自己又是甚麼感受。很多人渴求「黃圈」活動,是因為其有解氣和情緒互助的作用;但《神經》不是,你越聽,只會更覺如臨深淵,不會覺得有輕易的解脫。這才是我們需要聽的歌,它不令人舒服,它令人直面現實,像在一個斷癮的午夜醒來,滿身冷汗的恐怖感。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火口的二人》電影原著小說 #新書預告及活動募集
🔥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大No.1,2019撼動國際狂掃獎項的大銀幕衝擊之作!
🔥直木賞作家 #白石一文:「連思考都無用的時候,只能用身體去感受。」
如果沒有明天,
生之慾望也許會像火山迸發……
獲日本指標性評選「2019電影旬報十大佳片」第一名的《#火口的二人》,R18+的分級尺度,露骨的性愛橋段與家國存亡的荒涼直逼大島渚《感官世界》,電影原著小說終於登台──
故事從男主角賢治回到家鄉福岡參加親戚直子的婚禮,二人原來是昔日的戀人,一本舊相簿令他們憶起愛欲洶湧的往事,及一張見證他們年輕荒唐與青春夢想的 #富士山火山口 海報。等待直子未婚夫歸來的倒數五天,二人不考慮明天地徹夜歡合,直到真正的末日襲來……。
★《不知道也無妨》《天國與地獄》影帝 #柄本佑 大膽演出:
「在這個時代,誠實地依循本能而活的人已經太少了。小說中乍看無可救藥的男主角,他最後的選擇,反而讓人看到溫柔的一面。這樣看,就能看出這部作品的脫俗不凡。」
★ 日本 x 台灣文壇同聲推薦──
#日本女性小說雙后 辻村深月.窪美澄 #台灣小說家 陳雪・劉梓潔.張亦絢・高翊峰、#詩人 徐珮芬・崔舜華・李豪、#影評人 馬欣・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深愛捧讀
小說家 #張亦絢:「極其樸素、官能與政治的『福島之戀』。封閉於一己的憂傷,在本質上即與亂倫相通——兩種行為,都是『對象的匱乏』。禁忌遊戲中,追求『非對象』的退化自繭織理與絕望,化成眾多悖論交織。即使出現『撩過我就再不可拒絕我』這種反動場景,小說仍非反動。我力推。」
作家 #李豪:「直言不諱自己是白石一文的頭號粉絲,自當兵時讀了《一瞬之光》之後,遇人就大力介紹他的作品。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毀滅來臨之前,心底最深層的渴望,身體都知道,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且讓我們想像如果沒有明天,一同品嚐書裡的這場末日之戀。」
詩人 #崔舜華:「本書裡描寫賁張難抑的不倫情慾,而這股高漲的情慾又與整個國家的焦慮連結為一體。小說家巧妙地將流淌的體液與富士山飽滿流溢的岩漿,設計為互相纏繞的隱喻組合,小賢與直子那交歡糾纏彷彿融為一具的身體,既是人欲的肉身,倫理的肉體,也是一具巨大而焦躁的、即將爆發的國體。」
-
📍新書分享活動方法:
1.即日起,於本文下方留言分享一本「尺度很大、文學性依然深刻」的小說,並分享本文到您的個人頁面,將權限設定為「公開」。我們將從中抽出2位幸運讀者,贈送白石一文的末日小說《火口的二人》新書一冊。
2.時間:即日起至7.21(三)23:59截止。得獎名單將於7.22(四)公布,獎項於7.26(一)後陸續寄出。
3.活動附帶說明:
贈書限寄台灣。活動若有不可抗力原因無法舉辦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並於粉絲團公告。有任何疑問,請私訊本粉絲團,或於上班時間來電:02-23311830。
-
白石一文《火口的二人》7.21情熱上市🔥🔥🔥
線上新書座談:https://forms.gle/RgdHuXMztYrUZUzt5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吳孟達達哥喪禮將於 聽日3月7號設靈嘅資料畀大家聽下,亦都分享一下喪禮前後嘅冷知識。
田雞表示,設靈當日下午5~6時給傳媒採訪, 跟住晚上六至七時為公祭時段,開放給公眾人士及影迷前來致敬;隨後的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屬私人儀式進行,只限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3月8日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同樣是私人儀式進行。
另外,田雞又特意為達哥家人澄清說︰「因應近日謠傳四起,現家屬謹此聲明,沒有授權或同意任何人士、機構,以任何方式、渠道代收帛金或舉辦任何追思會事宜。」以免撞中有人混水摸魚 ,謀取私利 。
訃(附)告表示為表對亡者的敬重及尊重家屬意願,任何時段於靈堂範圍內嚴禁攝錄, 違者將逐出靈堂。因應疫情持續,進場人士必須遵守衛生署現行有關場地人數限制、佩戴口罩及遵守治喪處防疫安排,不能作長時間逗留,以策安全。
而家我又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出殯前後嘅冷知識。
香港的殯儀程序一般包括:
設靈〔於先人出殯前一晚進行,同時進行宗教儀式,傳統上親人會在當晚於靈堂過夜,稱為守夜
入殮〔把先人遺體安放入棺木〕
大殮〔包括瞻仰遺容、封棺、辭靈等,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出殯(靈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為土葬或火葬,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從殮房直接出殯則只可簡單儀式。
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3]、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 「回魂夜」其實係一連兩晚….
第一晚為「私歸」,即是先人自己偷偷回舍探望家人。
第二晚為「正歸」,「正歸」才是「回魂夜」日子,即是當晚會有牛頭馬面(凶神)及黑白無常(煞神)帶住先人回舍、享用祭品及離去。
「回魂夜」當晚,生人睡覺前需將較剪或其他利器放於床頭才睡覺。到第二朝早,將較剪或利器拋擲出客廳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係避免仍有凶煞神停留於屋內,此舉稱為「出煞」。
..............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天國與地獄~瘋狂的2人前導預告- 喬伊FUN電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天國與地獄 ~瘋狂的2人前導預告. #綾瀨遙、#高橋一生、北村一輝. 91. ·3 kommenttia·21 jakoa · Tykkää. Kommentoi. Jaa. Lisää käyttäjältä 喬伊FUN 電影. ... <看更多>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天國與地獄~瘋狂的2人~》——我們只能看到綾瀨遙副Body 的推薦與評價
#903格 #視覺格 #回到戀愛終結時 #日本電影 #愛情小品 #平淡故事 #伊藤沙莉 #池松 ... 而我最想說的是,當初吸引我看《天國與地獄》的原因是綾瀨遙——是綾瀨遙個樣同埋 ... ... <看更多>
天國與地獄電影 在 【陶與戲】黑澤明經典系列:天國與地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 電影 大師黑澤明的作品,不少被奉為 電影 教材,1963 年上映的「 天國與地獄 」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戰後貧富對立的日本,男主角要作出人性的抉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