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台北市道路豆知識。
本文推薦齋友讀圖文版,有早期地圖能做說明
https://reurl.cc/NXgaEn
1.為什麼沒有中正路?
有啊,士林不是有中正路嗎? 但事實上,士林區是台北市於1967年升格直轄市後才併入的,原本歸屬陽明山管理局。原本台北確實有中正路,就位於今日忠孝東西路和八德路上。
原本台北市的中正路還分做東西二段,西起今日的忠孝西路,至今日華山文創時,走入今天的八德路,謂之中正東路。那你可能會好奇忠孝東西路呢? 原本所謂忠孝路,只有從華山到建國南路。高玉樹市長還曾為了開闢忠孝東路,與母校台北工專(今北科大)吵了一架,因為台北工專就躺在今天的忠孝東路上。
那麼是誰這麼好大膽,敢改掉老蔣的「中正路」?
其實正是老蔣自己改的。當時的說法是中正路與台北東西幾條道路的名稱不搭,畢竟「中正」和忠孝和平仁義信義這八德確實不同。
BTW,原本的八德路也不是今日的八德路,而是今日的四維路。
2.為什麼高樓都集中於市中心較南處?
因為松山機場的航空管制高度。以松山機場跑道為中心,半徑3公里內的建築物高度限制為90公尺(約為20層樓)。3公里的南向半徑,正好落在忠孝東路上。這也是為什麼忠孝東路以北幾乎沒有高樓之故,也是為什麼101、遠企、南山廣場等高樓都在信義路沿線之故。
3.為什麼與新生南路相接的是松江路?
新生南北路早年是日治時代的「堀川」(非瑠公圳),戰後被填上造陸,取名新生。松江路只是被設計得「正好」能與新生南路相接。
4.為什麼信義區有一堆松X路? 而且松江路也不在信義區?
1990年以前並沒有信義區。信義區那塊地方早年是松山區,是政府自80年代開始逐步推行的「信義計畫區」計畫後,才將松山區分割為今日的松山區和信義區。換句話說,信義區松X路的松,是指「松山」,而中山區松江路的松,是指「松花江」。
BTW,台北市道路中以中國地名命名者,多數與中國地理相對位置有關,這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就不多提了。
5.為什麼棋盤規劃的道路,卻有很多歪斜的巷弄?
不負責任地說,有很多歪斜的巷弄,其實下面都是渠道、水溝或圳。
6.要如何從門牌編號分辨方位?
台北市的門牌規則很簡單,東和北為單數,西和南為雙數。舉例來說,假設你正對著忠孝東路三段20號,那肯定正面向著南方;假設你看著中山北路二段11號,那你的正前方肯定是東方。這套規則很有用,尤其在找店家或住址時,可以決定要不要先過馬路。
7.東西路、南北路的分界在哪裡?
東西路的分界很簡單,中山南北路。至於南北路的分界則較為複雜。用於劃分南北路的分界,是那條已經消失的「中正路」。換句話說,當你在華山以西時,劃分南北的是今天的忠孝東西路,可是當你在華山以東時,就由八德路來劃分南北路。這也是為什麼中山北路始自忠孝東路的行政院,但東去忠孝敦化站時,往北卻仍是敦化南路之故,因為敦化南路始自更北方的八德路口。
8.台北市幾條林蔭大道的由來?
台北市目前有三條最知名的林蔭大道,分別為中山北路、敦化南北路和仁愛路。中山北路我們第10題再說。敦化南北路和仁愛路皆為高玉樹市長所開,之所以為林蔭大道,有相當的原因是這兩條道路,是外賓自松山機場下機後,通往總統府之道路。可想像自敦化北路以南,遇仁愛路右轉,即直達總統府。換句話說這是國家門面工程。另,外賓從總統府離開後,北沿中山南北路,即可到達圓山大飯店。所以換句話說,這也是國家門面工程。
PS.高玉樹開路的相關故事,我們找個機會再說。
9.忠孝復興附近為什麼有條很短的安東街?
因為原本的安東街很長,且與復興南路平行。1975年,政府整頓復興南路,將旁邊的安東街共同整併,才有今天的寬敞的復興南路。而原本的安東街南段,就是今天天龍名人巷瑞安街。
10.哪條道路最能代表台北市?
中山北路,絕對的答案。日治時期時,由總督府(今總統府)一路向北,會到台灣的第一座公園「圓山公園」(今花博公園),旁邊佇立著「台灣神宮」(後因二戰時火災,於戰後被改建為圓山飯店)。
換言之,中山北路是「敕使街道」。日本皇族自台北火車站,沿著中山北路往北至台灣神宮參拜所使用的道路。
戰後,台灣長期接受美援,當時許多美國重要設施或營地,也都在中山北路沿線一帶,今日南京東路口的光點台北即為前美國大使官邸。這也為什麼中山北路上為什麼有眾多大飯店、精品街之故,因為這是台灣早年最有消費力的道路,其影響力遠超想像。
====
結語:這些年來實在讀了不少當代台北的發展歷史,加上親身也實地走過這些舊地。原本想寫一篇有系統整理的文章,但組織得不夠,且機緣也不足,就以這篇豆知識先擋一擋,希望這陣子有機會來動筆寫篇較有組織的文章吧。
有興趣的人就讀一讀。我相信有不少人對這些問題感到有趣,如果你有甚麼疑惑的問題,也歡迎提出,也許答案我知道,也許問題我也無法回答,但在能力範圍內,我盡力就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好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便宜飯店搜尋比價(好用啊!!) http://bit.ly/2emTwsJ 日本最古老的網紅:本願寺蓮如,靠著簡單易懂的御文,快速將淨土真宗勢力擴大,連織田信長德川家康都要讓這群出家人三分,蓮如御文裡的"摂州東成郡生玉乃庄内大坂",更是確立了大坂從以前的浪花,浪速,難波,正式確定為大坂,也就是...
天龍飯店歷史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颱風假也常在信義區度過嗎?】
以前不懂事的時候,如果颱風假的風雨沒有太大,就會到信義區看電影、逛百貨,度過跟老天爺偷來的一天假,這裡什麼都有,還有連接各棟建築的空橋,讓人們不淋到雨就能穿梭在這龐大的水泥/鋼鐵叢林中。
現在知道了,颱風假還是要待在家比較安全,不管是人身,或是荷包都是。
今日的天龍國,其實是奠基於1976年才(因營邊段計畫胎死腹中)應運而生的都市計畫。
然而直到九零年代初期,這裏都還有可供孩童垂釣的池塘,只有台灣第一家五星級飯店-君悅酒店和世貿中心,和1994年才甫遷移過來的市政府,孤單地佇立在一~大~片待開發的、甚至還曾被不肖廠商濫倒廢棄物的「荒煙漫草」當中。
#信義計畫區 這條副都心的崛起之路,一直緩慢地走了二十年,才在市政府「台北曼哈頓」的作多之後,在後來的二十年中,成了百貨公司、豪宅和頂級旅館爭先恐後進駐的「天龍國」。
關於天龍國、關於這城市的中心轉移,關於在日常背後影響著幾代台北人的「都市計畫」,都請加入我們,一起從計畫圖開始讀起,看見這一路以來,信義區是如何從兵工廠,一步步蛻變成了現今的樣貌。
10/19(六)10:00-12:00|信義計畫區:從兵工廠到天龍國|黃瑞茂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167
快速報名|http://bit.ly/2ZW6PcV
—城市中的建築深讀,系列活動—
10/05(六)10:00-12:00|建築與歷史聚落:入寶藏巖不空手而回|林芳正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165
快速報名|http://bit.ly/2ZW6PcV
10/20(日)08:00-16:30|馬崗石頭屋:傳承百年的人海共生|蕭文杰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185
快速報名|http://bit.ly/2ZW6PcV
11/02(六)14:00-16:00|公益講座-眾力建築:孩子的青林書屋|楊紹凱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190
快速報名|http://bit.ly/2ZW6PcV
*本場講座將捐出五成收入予孩子的書屋
-----
2019年,我們從台北城市散步成為島內散步。
#島內散步 #永續旅行 #建築
天龍飯店歷史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47/365
📚小小地球人--飛機✈️主題閱讀
#小小地球人最近成為最常點播的套書之一
面向廣大的延伸
有趣的主題
可愛的畫風
翻翻頁的設計
超級吸引雙娜目光
媽媽和兩位小妹讀完後也覺得獲得許多新知
再加上從科學知識延伸到繪本
讓左腦右腦都平衡
也讓她們了解前人知識累積的重要
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
也期許未來能為人類貢獻小小心力❤️
1️⃣出國流程與搭機細節
已經出國逾10次的雙娜
對於出國的手續十分純熟
因此看《飛機》這本書時超有興趣
除了可見的出國流程外
對於無形或事前的準備
小小地球人也交代得很清楚
💡哪些東西不能帶出國?
👉寵物、爆竹、盆栽、水果、肉品
(超合乎現在時事)
💡飛機餐有哪些種類?
👉印度餐、糖尿病餐、水果餐、嬰兒餐、兒童餐、素食餐、猶太教餐
(直接打開航空公司的APP
讓她們看看有哪些飛機餐可以選)
💡出國前要注意哪些地區?
外交部網站會依各國情況發出旅遊警示顏色
直接打開網站
讓她們知道最近的情況
🔶印度(2019-3-7發布)
💛海地(2019-3-7發布)
💡遇到亂流怎麼辦?
雙娜搭機時最期待「安全宣導短片時間」🤣🤣🤣
每次都拿著指示牌對照螢幕的順序指著
我想她們應該覺得很有趣
但事實上遇到亂流
媽媽可是嚇得半死
但她們好像老神在在
根本無感
還是很開心的觀賞機上娛樂🤣🤣🤣
但在共讀時
我們一起練習趴著、戴氧氣罩
她們玩得超開心🤣🤣🤣
2️⃣飛機結構
在「登機了」中分別介紹飛機的結構和地勤工作的設施
有別市售相關書籍
小小地球人對於飛機結構有較詳盡的介紹
還有分解圖介紹飛機轉彎、下降時
方向舵、副翼、升降舵的擺放位置
讓孩子更進一步了解飛機起降
💡#臺灣麥克 #3Dinsider 的《飛行》介紹更詳細
3️⃣動物的飛行
💡利用局部圖片讓孩子猜猜屬於哪種動物的飛行部位
我覺得很有趣
可以測試孩子的觀察力
💡哪些鳥類不會飛?
👉駝鳥、鴯鶓、威卡秧雞、企鵝、奇異鳥
💡起飛、降落、飛行的軌跡大解密
直線型:小白鷺、烏鴉
波浪型:白鶺鴒
畫圈圈:禿鷹(隨熱氣流往上)
💡鳥類飛行的特殊結構:
空心骨骼+有力的胸肌+氣囊+羽毛
💡鳥為何要組隊飛行?
鳥拍動翅膀會產生上升氣流
若飛行時組成V字隊伍
就能藉由彼此的上升氣流
減少體力的消耗(鳥很聰明)
4️⃣不同功能的飛機
配合 #第一次大發現 #飛機
介紹水上飛機、消防飛機、直升機、巨無霸飛機
#3Dinsider 《飛行》有更多戰鬥機、客機、火箭的介紹
5️⃣有關飛行的奇聞異事
超喜歡有關世界各地的延伸
不只孩子
💡連媽媽都能在共讀時大開眼界
如大飛機背著小飛機
💡起降距離地面最近的茱莉安娜公主機場
💡空中表演藝術
💡飛機大飯店
💡鳥人大賽
完全就是增廣見聞來著的
6️⃣飛行歷史
人們對於飛行的渴望由來已久
要感謝前人的創意與不斷的嘗試
才讓我們有安全舒適的飛機
在天空遨翔
穿梭在各國間
#第一次大發現飛機
有簡單的介紹
在小小地球人有更多篇幅介紹
我也挑了兩本繪本和孩子分享
在這些人名中需要有故事支撐
才能賦予意義與生命
#達文西與會飛的男孩
#飛行者萊特兄弟
兩本繪本介紹著在飛行史上有相當啟蒙與貢獻的偉大人物
達文西不因自己是天才而自傲
反而謙虛并處處為人類尋求更好的未來
雖然他發明的飛行器並未成功
但卻帶給後人許多啟迪
萊特兄弟的「飛行者」成功實踐人類在天空飛行的夢想
讓孩子的夢想不再是夢想
7️⃣天空的藝術:風箏
介紹各國各式各樣的風箏
💡繪本延伸
#偷走閃電的賊:班傑明.富蘭克林
雙娜對於富蘭克林的印象
僅止於美國百元大鈔的阿公
看完這本繪本後
大娜不停稱讚富蘭克林好厲害👍
藉由風箏發現了電
隨後發明了避雷針
拯救成千上萬個家庭免遭雷擊之殃
看完這本繪本
覺得這些天才真的太偉大了
8️⃣飛行延伸繪本:
#富蘭克林的飛天書店
這本書是大娜的最愛
因為書中女主角也叫Luna
和她的名字一樣
所以媽媽我只好當綠色飛天龍
故事中飽讀詩書的飛天龍富蘭克林
遇上同樣愛書的露娜
一起研究如何讓不愛閱讀的居民愛上閱讀
於是他們共同策劃讓居民愛上閱讀的方法:
飛上天空
乘風飛翔
在月光下享受閱讀的美好❤️
📎非常推薦 #小小地球人雜誌
是一套超級完整懶人包的主題雜誌
很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與父母共讀
詳洽#Timothy Liao
📎第一次大發現、3D insiders
詳洽#東雨文、 #臺灣麥克陳麗雯
#希望分享帶小人搭飛機的小撇步請留言+1🤣
天龍飯店歷史 在 好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日本便宜飯店搜尋比價(好用啊!!)
http://bit.ly/2emTwsJ
日本最古老的網紅:本願寺蓮如,靠著簡單易懂的御文,快速將淨土真宗勢力擴大,連織田信長德川家康都要讓這群出家人三分,蓮如御文裡的"摂州東成郡生玉乃庄内大坂",更是確立了大坂從以前的浪花,浪速,難波,正式確定為大坂,也就是後來的大阪,蓮如的石山本願寺也就座落在上町台地上。大阪的坂是來自於有很多坂,而沒有特別指哪一個坂,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天王寺七坂。
簡單好懂,持之以恆,觸動人心,蓮如上人就是把這三件事做到極致,希望這位日本最古老的網紅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倫的臉書粉絲團別忘記按讚
http://fb.yehland.com
影片推薦
新宿車站為什麼這麼大?新宿同志酒吧見聞錄
https://youtu.be/thTqs0ZIOfo
怎麼拿永住權或歸化取得日本國籍?為什麼日本人不開放移民
https://youtu.be/5LtM7sgmmng
山手線為什麼叫山手線?大阪為不寫成大坂?日本地名背後的天龍人密碼
https://youtu.be/SV-_f8y6I3E
2017日本自助旅遊省錢法:便宜車票金券店,免費住宿,快過期上網SIM卡
https://youtu.be/eHf-FCYjU7c
好倫冷笑話:
以前我不知道出家人沒有姓,有位台灣的尼姑留下資料說想要買日本房子,我打電話過去就說:
"請問釋小姐在嗎"
那位師父就有點動怒說
[叫我師父就好了啦, 什麼釋小姐]
所以三重彭于晏 不是姓三重,本願寺蓮如也不姓本願寺,不是犯跟我一樣的錯哦。
補充資料
大阪の由来になった坂はどこにあるんですか?
https://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313788588
大阪の坂探訪
http://bit.ly/2oXmWUm
天龍飯店歷史 在 好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日本便宜飯店搜尋比價(好用啊!!)
http://bit.ly/2emTwsJ
2015年 新宿車站每日平均載客342萬人,是台北車站的26倍,新宿車站是怎麼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車站呢?
新宿的同志酒吧聚集在新宿二丁目,夾在新宿通和靖國通中間的仲通,短短240公尺的 仲通,就開了450間的同志酒吧,其實不可怕哦。
好倫的臉書粉絲團請幫忙按讚
http://fb.yehland.com
影片推薦
怎麼拿永住權或歸化取得日本國籍?為什麼日本人不開放移民
https://youtu.be/5LtM7sgmmng
山手線為什麼叫山手線?大阪為不寫成大坂?日本地名背後的天龍人密碼
https://youtu.be/SV-_f8y6I3E
2017日本自助旅遊省錢法:便宜車票金券店,免費住宿,快過期上網SIM卡
https://youtu.be/eHf-FCYjU7c
圖片來源: wikipedia
[「Kevin MacLeod」創作的「Ishikari Lore」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19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天龍飯店歷史 在 毛亮傑A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加入facebook:毛亮傑的空中隨想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989ALAN
IG:989alan☕️🌹
https://www.instagram.com/989alan/
楚留香,是很多人學會的第一首廣東歌,1982年,楚留香在台灣造成港劇炫風,超過70%的收視率更是電視神話。念國小的我,也是香帥迷,還當起追星族,擠進來來飯店(喜來登)看鄭少秋、沈殿霞登台,到處炫耀握過香帥的手呢。當時影迷還分成沈慧珊與蘇蓉蓉兩派,為香帥比較愛誰爭執不下。
楚留香的超高收視率,把張小燕的「綜藝100」打得落花流水,也讓本土藝人發出受到威脅的驚恐抗議,電視學會最後決定三台播出港劇以4個月為限,使楚留香由中視硬生生被轉到華視。從「楚留香」回顧民國70年代的台灣電視生態,我們發現了許多值得玩味的軌跡,現在日劇、韓劇逐一興起,娛樂事業的文化霸權史,也可從「楚留香」窺見一二。
1982年3月6日:中視以金鐘獎外片觀摩展名義首播粵語原音的楚留香。
1982年4月18日:晚上8:00楚留香正式以國語配音在中視播出。
1982年8月5日:鄭少秋、沈殿霞於來來飯店登台表演。
1982年8月8日:楚留香在中視播出第17集。
1982年8月14日:楚留香轉華視播出。
1982年8月18日:「無花和尚」關聰、「胡鐵花」吳孟達等人來台,關聰並於包國良「歡樂假期」節目落髮為颱風災後募款。
1982年10月2日:楚留香播出完結篇。
1982年12月1日:「沈慧珊」汪明荃來台宣傳在台視播出的「楊門女將」,上崔苔菁的節目「夜來香」。
1982年12月3日:「蘇蓉蓉」趙雅芝來台宣傳。
從1982年4月18日中視播出「楚留香」、華視「琥珀青龍」、台視「楊門女將」、台視「英雄出少年」、中視「十三妹」、中視「飛鷹」、華視「天蠶變」、一直到1983年12月4日台視播出「天龍八部」完結篇,在各方角力下,港劇炫風暫時告一段落。
但楚留香的熱火並未因政策熄滅!
鄭少秋開拍楚留香系列電影,與林青霞合演「楚留香之午夜蘭花」,「楚留香大結局」,電視劇也不少,包括鄭少秋與米雪來台拍攝的「楚留香傳奇」,1985年中視推出「楚留香新傳」,女主角是陳玉玫。至此,鄭少秋接演楚留香的版本之多,已讓人眼花撩亂,稱得上是民國70年代的傳奇。
「楚留香」開啟了港劇熱潮,之後透過錄影帶出租,「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新紮師兄」、「鹿鼎記」、「上海灘」、「倚天屠龍記」等港劇在台灣爆紅,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苗喬偉、湯振業等「無線五虎將」,還有劉嘉玲、張慢玉等港星在台灣打開知名度,也陸續來台發展。
劉德華、陳玉蓮的「神雕俠侶」,讓周遊搬到台灣,拍成潘迎紫、孟飛的台版「神雕俠侶」,馮寶寶的港版「武則天」,也被周遊引進,讓潘迎紫主演「一代女皇」。製作人宗華則邀請馮寶寶來台,主演「楊貴妃」、「西施」等歷史大戲,其中「楊貴妃」還與湯蘭花同戲對打,相當精彩。
港星來台發展大致分成「戲劇」與「歌唱」兩種,一開始多屬巨星蜻蜓點水的方式來台宣傳,炒短線,片紅就來登個台,上幾個節目,再炫風離台。港星來台灣演戲,大多有語言的障礙、需要配音。歌唱部份,香港藝人大多影、視、歌全方位發展,容易塑造巨星,但早期港星在歌唱這塊,遠不及當時台灣國語歌壇創作的豐富。港星在台所推出的唱片,大都直接翻唱粵語歌,非國內作家所作,感覺上有份疏離感。
梅豔芳挾著香港天后地位來台出片,台灣則以同屬中低音的「蔡琴」迎戰,台灣創作的歌曲,就是比較動人,但梅豔芳「中華體育館」售票演唱會成功,她的舞台魅力、能歌善舞,也給台灣歌手上了一課。
1988年劉德華將在台推出唱片「回到你身邊」專輯,開始由國內創作人製作,所有音樂和詞曲風格的走向都以台灣聽眾為主,梁弘志、曹俊鴻譜曲,鈕大可、陳復明、陳家麗、楊立德、林秋離等耐人品嚐的精緻文筆,讓港星真正打進台灣流行歌曲市場。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與在台灣拍廣告紅回香港的郭富城,都與台灣創作人合作,繼起的草猛、杜德偉的專輯,也都由台灣團隊製作。不管國語是否標準,只要詞曲動人,加上港星特有的魅力,就容易受到歡迎。
1990年代台灣在國語歌壇、電視劇的發展逐漸追上香港,港星則在電影的發展立於優勢,香港四大天王都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巨星,台灣何時能出一個「全方位巨星」,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