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黃偉民易經講堂
說了三十多年的港人治港,今年突變成「愛國者治港」,工聯會說:讓我們走得更遠!
一個一個在獄中的區議員辭職了;四成老師,準備劈砲。他們說,現在學校要他們教的,和他們懂的不同,無法教下去了!
有兒女的,收拾細軟,賣樓匯錢,舉家準備離開。中年辭職,徬徬徨徨,連說再見都沒有時間……
這時,林鄭接受澳洲記者訪問,被問及香港出現移民潮,是否擔心人才流失?
這位特首回應:
離開的,都是逃犯,我們不在乎!
當晚特首辦深夜補鑊:
僅指犯罪離港者而已。
林鄭不愧巨門化忌人,兜唔到的,因為她真的是這樣想!
她當香港人都是犯人,所以離開,就是逃犯。她本人不在乎!
艱難,也是修行的好機會。
玄奘法師,十萬八千里的由長安去天竺靈山取經。步步艱難,日日魔考,取的,不是什麼佛祖秘笈真經;取的,其實是沿途的艱難經歷。
佛教的本義是蓮花。
骯髒的淤泥,可以長出潔淨的蓮花,今日香港這個城市是修行的好機遇,也是個人修行的好環境。
佛經中成佛法門的,叫《妙法蓮花經》,也即是《法華經》。
《易經》作為衰世之學,其中第五十二卦,艮為山卦,是教我們止欲修行的卦。
第五十一卦是震為雷,第五十二卦是艮為山。震為雷,艮為山,震代表腳,艮代表手;震為動,艮為止。行是震,止是艮。兩卦合起來,就是人生的行止。
震艮兩卦相綜,互為一體,代表人生的行止關係。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時機成熟便行,時機不當便止。像駕車時兩個腳掣,一時油門,一時煞車。
行中有止,止中有行。行極則止,止極則行。
兩者既對立,又統一。
人,不能永遠的行,也並不可能永遠在止。這便是陰陽循環的道理。
行是陽,止是陰,行止永遠在交替運行。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靜到極致,我便看到萬物的運作模式,是循環往復的。
第五十一卦的震為雷卦,本意是動,上下都是震,重雷疊至,一個又一個的雷響,象徵人生的打擊。一個按一個,永不休止。
生命既有嚇你一跳的打雷,就有五十二卦的艮為山的處理智慧。
上卦是艮,下卦也是艮,重山之象。古人見山即止,這個卦叫你停下腳步。
《論語》里仁篇說:以約失之者,鮮矣。
人生修養第一課,就是學習約束自己。懂得約束自己,在言行上犯上過失,是很少有的。
這個止,是教我們止欲修行。
人生的打擊,往往根源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貪嗔癡欲念。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有無窮之欲,像孫悟空的如意金剛棒。這支可大可小,用的時候拿出來的東西,就是人類的煩惱根源。孫悟空就是用它來大鬧天宮。
天翻地覆,群仙束手無策,最後如來佛祖出手,這個手,就是艮卦,艮為手,為指。
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任他法力高強,就是跳不出佛祖的掌心。那便是艮,止欲修行的象。佛祖的手,五根手指,壓住悟空五百年。
現世修行,當下即是。轉煩惱成菩提,金剛棒是煩惱之根,也是降魔之棒。此岸就是彼岸。
艮卦的卦辭: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艮為止,卦名在這裡作動詞用。艮其背,在亂世修行,要止欲,將我們的欲念壓下去。
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源頭,都是身體,要修行就得從身體開始修。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這個身體,這副臭皮囊,無論儒家道家佛家的修行,都是為了超脫肉身的障礙。人間的欲望無窮,要修到及吾無身,沒有肉身的包袱,吾有何患?那裡還有什麼煩惱呢?
這就是解脫禍源的概念。
艮其背,就是佛家修行的面壁。用背,對著滾滾紅塵中飲食男女,金錢權力的誘惑。
人開始修行,總因為定力不足,先要跟塵世隔離,到山上,艮為山,塵世人多煩惱多,在山上人少煩惱相對便少。所謂「艮其背」,就是從遠離誘惑開始。
「不獲其身」,好像連肉身都不見了。這是象徵性的說法,因為一切煩惱都是從肉身而來,一旦艮其背,通過面壁苦修,到肉身彷彿都不見了。小乘佛法修到最後就是這個境界。
《金剛經》說:無我相,先空掉自己開始,然後再進一步無人相;做到無我無人,時間空間都失去意義,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進入永恆的空相了。
但這只是羅漢的境界,只不過是個自了漢,只是自渡,沒有渡人,小乘境界而已。
佛教追求的,是兼善天下,普渡眾生,所以必須重返人間,照顧自己以外的眾生,這是菩薩的層次。
有了「艮其背,不獲其身」的基本功,走入人群,各行各業都是修行道場。政客可以修,豬肉佬可以修,有錢佬可以修,乞兒可以修,動中修定,就是「行其庭,不見其人。」
走出門戶,接觸人群,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見其人。芸芸眾生,不管男女老少,鰥寡孤獨廢疾者,無眾生相,都沒有差別。
離一切諸相,即是無一切諸相,故名諸佛。
這樣,結果就是無咎。
艮卦,止欲修行,就是追求無咎。不是吉凶悔吝,不是成敗得失。
無咎,就是沒有遺憾而已。
不要怨恨今日甩甩爛爛的香港,佛教的本義是蓮花,生長在最骯髒的淤泥。修行就是在最髒的地方,開出最潔淨的蓮花。
艮卦《彖傳》:
艮,止也。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易傳十翼》,說到艮卦,都是一個「止」字。所以,一定要從「止」字開始,去瞭解艮卦。
也就是說,艮卦第一步,要停得下來。至少,要暫時停下來。
艮卦的初爻,也是用身體取象,叫:「艮其趾」。
足之所止曰趾。
要在自己立足之地,立定腳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立身的條件。
站不站得住,立場有沒有問題,便很重要。
艮為止,止於至善也是止,要止到什麼境界呢?
止字上面加一條線,便是個「正」字,也是止於一。
《周易》從頭到尾,都是講這個「正」字。得位是正,得中是正,貞 也是正。簡單點說,是要止於一。
什麼叫做一?
老子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是萬物化生的總原理。萬物化生的程序,是由這個道開始,生出一種氣。這氣又分為陰陽,陰陽兩氣交合,又產生了新的和氣。陰陽兩氣如此不斷的交合,不斷的創生,於是,便繁衍成萬物了。
萬物稟賦著陰陽而生,這陰陽兩氣,互相激盪而生成新的和氣,以調和將養萬物。
人的修行,就是要得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一, 不是個東西,而是追求這個完整,不容分割的象。
《雜卦傳》中,有三個卦,都用上這個「止」字。
艮,止也。
大壯,則止。
節,止也。
大壯,覺得自己最勁的時候,便是出事的時候了。
大壯最易闖禍,止,是克制的法門。
艮,止也。是追求止,因為艮卦的錯卦是兌卦。兌為悅,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欲所在。止的對象是人性的欲念。
至於節卦,它的止,是一種限制。水澤節,湖上水位,不能多,不能少,要調節。
三個止,各有重點。
不要以為止,就是停下來什麼都不做。
艮的止,是: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卦的止,是活的。
震艮相綜,本為一體。動極轉靜,靜極思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一如。
人的一生,不礙乎行止。
如何決定行止?
止,不是永遠的止,而是等待時機。
止,是有節奏的,時止則止,時行則行,一切由「時」來決定。
《彖傳》告訴我們,對艮卦不要誤解,動靜都要恰到好處。
動靜不失其時,才會其道光明。
艮卦是修行的象。
凡大修行者,頭頂上都有一個光環。這表示,修行者的道,是光明的。
動靜一如,才是真佛。
艮卦能帶來光明的象,就因為定得往,才會有光明智慧,才能看得清楚。
乾卦說:大明終始;
坤卦說:含弘光大。
先有乾卦的明,作為發光的本體,才會產生坤卦外放的光。
乾卦象徵的「明」,加上坤卦象徵的「光」,合起來就叫「光明」。
修行到大宗師頭頂的光明,其道光明,也即是剛柔互濟,陰陽和合,生生不息。
艮其止,止其所也。
人,要守好自己的崗位,不要越界。
靜得下來,就能找到自己的崗位。好好的守在那個位置,自己得其所,眾生各得其所,社會就能夠安定了。
每個人都有他的「所」,《大學》就叫「無所不用其極」,每個人 在每個「所」上,都可以發揮所長。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八純卦六支爻,都是敵應,陰對陰,陽對陽,沒有應與的。為什麼刻意在艮卦提出來呢?
因為艮卦是兩重山,上卦是山,下卦也是山。兩座山對峙,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沒有互動,不相與也。
上下卦內外卦,不相往來,充滿溝通的障礙。但不要擔心,因為艮為止的止,是因時而止的。只要「時」這個因素改變時,一切便變了,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這階段,沒問題的,因為時間會變,行止便會變了。
香港艱難,我們學習艮卦的精神,守好自己的崗位,守住自己的立場。
《大學》說: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敬,
為人子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
這是說,各止其所,守好自己角色的本份。
天 機 化忌 很 痛苦 在 桃桃喜-命理大師簡少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中的玄學-母親節遠行
今天是母親節,很多人會返鄉探親,
我陪著老婆在一陣混亂的情況下早起,
接著一陣混亂的幫孩子穿衣後,
急急忙忙的趕到車站,終於順利的出發。
通常有特別事的一天,紫微斗數的流日也值得研究,今天果然有遠行的星象。
主遠行的看法有很多,例如遷移宮能量強,有祿,或是流日在寅申巳亥四馬地都會,還有一種是移民等級的是日月對坐,在占驗派宗師天乙上人的書中提過,日月對坐的命,會有移民的跡象。
而我在北京驗證之後發現,移民不一定,但遠行的概率非常高,因為台灣很小,大陸很大。
所以下次看到日月對坐的盤,大家可以問問看是不是常有遠行的機會。
至於混亂是怎麼顯現呢?
一般在遠行的星象時,如果同時伴隨著化忌在其中,那這個遠行往往伴隨著各種的麻煩和費心,至於是何種事物就要看伴隨著哪種化忌。
經驗上最怕是天機化忌,因為天機又代表著交通,遠行又遇到交通不良,那真是令人痛苦,嚴重的話還可能出車禍,所以要多加注意。
#生活中的玄學
#生活中的紫微斗數
#生活中的簡少年
#母親節快樂
天 機 化忌 很 痛苦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習近平率領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高調地捐款抗疫。其他地區的最高領導,省委書記,市委書記,見此都一呼百應,一一響應捐錢,對付這場瘟疫。
林鄭也率領她的政治問責官員,捐出一個月的薪金,支持習主席。
這種政治體制,只有貼貼服服的官,沒有堂堂正正的人。
問題是,習近平等七常委,捐了多少錢?捐去什麼機構?
現任七位常委,是中共政府最高權力的核心,掌控中共一切政策,他們一句說話,可以將全國儲備用去救災,他們高調做這場政治show,劍指什麼人?
他們捐款的金額不能說。
按月薪,他們可以捐出一兩個月的薪金,三兩萬元人民幣;按身家,他們捐出一二千億,也輕而易舉。總之,金額不好說。
在職的領導人,以私人身份捐款救災,在中共歷史中,未出現過。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經歷千災萬難,你見過毛主席帶領林彪副主席,捐出二十元人民幣,打救全國飢荒?也沒有和江青同志,捐出什麼私人金錢,給易子而食的飢民。
退了休的領導捐款,像朱鎔基、李鵬、李瑞環那些,都是不在位,退休寫書,捐出稿費、版稅作慈善用途。
今日的中國,「太強大了」,政府應有足夠的金錢應付疫情,單靠習近平等中央領導的月薪,加埋什麼地方一把手的薪金,捐一世的收入,都不夠買口罩!
以中共這種賣弄計謀的政府,做場show,總有政治目的,打擊對象吧?
中央打逃稅,一個范冰冰,都可追回八億。可以拿幾十億出來追隨習主席捐款抗疫的,名單應該有一千幾百人吧!
這是否是用來清洗習近平政治對手財富的柔性政策?
還是中共政府的資金鏈斷了,地方政府不要指望中央撥款賑災,各省市城鄉,自己籌措資金物資,向地方富戶募捐。習近平以身作則,給地方官員勸捐的神主牌,不捐就是反習反中央,全國支持習近平,全國支持黨中央!
晚清洪楊之亂,橫掃南京一帶。大清束手無策,慈禧一紙詔書,給湖南曾國藩,要他自組湘軍,剿匪平亂。
但朝廷沒有給曾國藩一塊錢,一個人,怎樣打長毛?打洪秀全?
慈禧的意思,拿著我這紙詔書,你在湖南,要錢要人,你找對象。誰人不從,就是反朝廷,與洪秀全一夥。錢和人,無法提供;但給你三分權力。
曾國藩以此組成湘軍,奇蹟地剿平這個令慈禧寢食難安的太平天國。
這場武漢瘟疫,令大陸全國停擺,人人自危。工廠不開工,工人留在鄉間自我隔離,也不願復工。中央三令五申,三月復工;但地方唯唯諾諾,陽奉陰違。他們深知,工人聚集,同工同食同住,交叉感染必然出現,瘟疫一旦再現高峰,在自己管轄地區,便要承擔政治責任。工廠不開工,半開工,假開工,是經濟災難。
經濟災難是全國災難,誰都不用負責;我負責的地區大量工人確診,我便烏紗帽不保。所以,在地方角度,自我隔離抗疫第一,復工?停留在嘴巴呼應階段。
世界工廠不復工,地方經濟癱瘓,各地如何運作?
捐款吧!
地方政府,找你們的對象捐款吧,習主席既然以身作則,第一個捐錢,在全國電視出現,人人學習習主席,全國上下共渡時艱。
香港那些愛國愛港團體,民建聯工聯會之類,應該響應習近平及六大常委的捐款賑災行動,搞個全港籌款大會,像過往的長江水災,四川地震之類的慈善活動,支持中央。
香港有錢人多,因北京政策而暴富的有錢人更多,張曉明一張書法都拍賣到一千八百萬元,今日國難當前,那些坐擁數千億的財閥,捐一百幾十億出來救國,也是本份吧?
鄺美雲說:沒有國,那有家?
相信鄺美雲,支持習主席,行動起來吧!
很多人以為,捐錢就是布施。
佛教行人,有所謂菩薩六度,六波羅蜜的法門。
波羅蜜,是過渡的意思。
六波羅蜜,是六種修行方法。行之,可以從苦惱人間,過渡到清靜彼岸的法門。
過渡的,是輪迴苦海。
六波羅蜜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布施。
布施,不是捐錢。
不是捐錢愈多,功德愈大。
布施,是能夠捨。
是將人生的習氣捨掉,改變,丟棄。將整個人生轉化。
放下便是捨。
萬緣放下,就是布施。
捐錢給權勢,期望將來有回報,反正親共有著數,花點錢,將來方便方便。這是疏通,政治投機,與佛法無關。
一個人,能真布施,此心清靜,便是持戒波羅蜜了。
心不清淨而「做之做佐」的不做這個不做那個,那是刻意的造作持戒。
你能此心清淨,念念清靜,不需刻意的做什麼,不做什麼。因為你本身已是戒律。
什麼是戒?
戒一切壞行為,惡行。
如果念念清淨中,無惡無善,便是至善了。
這便是持戒。
跟著是艱難的忍辱波羅蜜。
佛法說的辱,不是侮辱,羞辱。
人生在世,一切的不如意,都是辱。一切的痛苦,就是辱。
老了是辱,病了也是辱。
老病是人生必然的階段,人人都要走這一轉。但老病招來許多煩惱,也帶給身邊人很多煩惱。
所以,這個世界充滿缺憾,沒有一條生命是圓滿的。《周易》稱為咎,讀易,追求的,是無咎。沒有遺憾。
像《紫微斗數》,人人的星盤中,都有火鈴羊陀,刑忌交集。
火星是衝突;
鈴星是煎熬;
擎羊是鬥爭;
陀羅是拖累;
天刑是刑克;
化忌是遺憾。
劫煞是攔途截劫;
陰煞是暗藏不測。
天虛是挖空一切;
大耗是沉迷耗盡。
天哭是傷心;
天月是疾病。
蜚廉主是非;
破碎是分離。
孤辰寡宿皆主寂寞;
截路空亡是突然障礙,橫生枝節。
一支命,就是由這些繁星建構而成,分佈在不同的宮位。
我們的人生,在不同時間,不同的位置,都有遺憾。
所以,佛教稱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艱難堪忍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眾生,安於忍受諸煩惱,不肯出離。
但也因為如此,這個娑婆世界上的眾生,才得以能夠成佛。
天堂沒有痛苦,天天享受福報,那裡的天人不修行,便不會成佛。
我們都生活在娑婆世界,有善有惡,所以能夠從逆境中,刺憿你發生解脫的智慧,這便是成佛的道路。
香港,是修行的福地。
同一個時間,我們見到林鄭用機心,借疫止亂。不確切封關,期待社區爆發。
我們又見市民們自求救,政府買不到口罩,我們互相幫忙自己買;政府對弱勢社群不關愛,義工們落區派防疫物資。
她要鬥爭曾參與罷工的醫護,因為他們逼政府封關;她賞勵警暴,因為他們助她施惡政,行惡法。
高調政治檢控黎智英,要新聞界人人自危。
但做這麼多,仍阻不了群眾。
831太子站慘劇六個月,雨傘重現。警暴、瘟疫,阻不了熱血青春。
今年的值年卦是《周易》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卦。
日月無光,明夷待訪。
明朝覆亡,滿清入關,中華文化血脈,眼看毀於一旦。當時明末三大儒:顧亭林、黃梨洲、王夫之,基於知識份子的責任和良心,四出奔走,期為往聖繼絕學。
黃梨洲見民族多艱,檢討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借地火明夷卦義,寫成《明夷待訪錄》一書,指出中國之病,病在傾一國之力,供奉一家一姓,所以朝代興替,民間多苦。
他提出一個政府的正當性,應以「治亂」來分別。
帶來治世,人民安居樂業的,政權便是正當的;
導致亂世,民不聊生的政府,則是不正當的,不合法的。
政府的正當性,合理性,應以天下的福禍為指標。
政府的角色,就是為了「萬民的憂樂」而存在。
所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因此,一家一姓,一黨一派的制度不除,天下萬民,永無安居樂業。
明夷待訪,就是等待光明重臨。
九七之後,香港都在亂中,就是無論誰當特首,無論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林鄭月娥,都沒有以香港人的憂樂為工作目標。各人賣弄聰明,但求中港盡早融合,不理港人禍福,所以,邪惡當道,民心思變。
用黃梨洲的標準,一個政府的正當性(Legitimacy),是決定治亂的基礎。
目前林鄭政府,誅滅光明,與民為敵,這是一個不正當的政府。
追求光明,人心不死。林鄭必須下台,警暴必須追究。我們期望光明重臨,明夷待訪。
https://youtu.be/fpCmCnb2-HM
天 機 化忌 很 痛苦 在 紫微斗數談『共盤』 的推薦與評價
『陽梁女』在不同時期裡,分別認識了『同巨男』及『天機男』,很巧的是這三人的命 ... 是你的配偶或另一半很黏,離不開你,就算分手,回頭率超高,但是夫妻宮化忌,是 ... ... <看更多>
天 機 化忌 很 痛苦 在 天機化忌會是智慧犯嗎? | 選修第五十七堂《紫微解密》(字幕版) 的推薦與評價
無相閣命學新創學院聯繫方式========= 相關合作請洽LINE:@445lpbcw 或微信WeChat:WXG_1931 服務項目:紫微斗數教學、論命、找人生方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