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太魯閣號事故百日 台鐵改革打假球!」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今年4月2日太魯閣號事故,造成49位旅客罹難247人輕重傷,時任交通部次長,現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曾要求鐵道局在2個月內完成太魯閣號「行政調查報告」,但是事故發生迄今已超過百日,「行政調查報告」仍不知在哪裡? 國民黨團今(12)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斥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王國材,以為疫情嚴峻的當下,可以呼攏、蒙騙國人,說好的「行政調查報告」以為「今天公祭」、「明天就可以忘記」,但人民不會忘記,罹難家屬不會忘記,國民黨團嚴厲譴責交通部、台鐵局失職,同時在下個會期開議後,將要求交通部提出「行政調查報告」,公開與傷亡家屬簽訂的和解書,追究失職人員行政責任;同時也要求蘇貞昌、王國材必須負起阻礙台鐵改革的行政責任。
總召費鴻泰表示,太魯閣號事故滿百日,台鐵迄今仍未公布事故「行政調查報告」,當時的交通部次長王國財允諾國人,2個月內交出事故「行政調查報告」,結果卻是在事故百日後,藉由嚴峻的疫情,試圖唬弄、掩蓋應該交出的「行政調查報告」,乘亂不負責地只交出懲處名單,根本就是「微」改革。國民黨團嚴厲譴責交通部利用疫情逼迫家屬和解,事故發生僅開過1次說明會,就要求家屬簽署和解書,行政院、交通部一意孤行的做法,毫無人性!費鴻泰指出,國民黨團接到傷亡家屬陳請,指控交通部、台鐵惡劣、鴨霸的作為,將會在9月新會期開議之後,要求交通部提出「行政調查報告」、「傷亡家屬和解書」內容。
費鴻泰進一步指出,交通部不好好要求台鐵交出事故「行政調查報告」,卻暗地裡在搞台鐵「公司化」時程,在台鐵組織化中,包括「運工機電」4大項系統橫向整合,到目前為止毫無動靜,負責台鐵營運監理的交通部鐵道局,監理能量嚴重不足,連運輸安全委員會都指稱,當時鐵道局派人到太魯閣事故現場,幾乎不知道要做什麼,基本調查能力嚴重不足。國民黨團強烈質疑鐵道局,難道連找出問題、預防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嗎?交通部換上王國材擔任部長,依舊看不到台鐵改革的新氣象,仍是過去因循苟且不負責的官僚作為,國民黨團敬告交通部、台鐵局,下會期將會針對「行政調查報告」遲未交出究責,不能讓49條事故冤魂枉死,必須給輕重傷的乘客有所交代,國民黨團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該醒醒了,別讓老百姓活在恐懼之中!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當國人的焦點都放在嚴峻的防疫工作上,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在7月10日滿百日,交通部、台鐵趁疫情當下擺爛,甚至還逼傷亡者家屬和解,開過1次協調會後就不願繼續開協,根本就是欺騙、蒙騙家屬,交通部、台鐵至今都在迴避,官僚心態,讓台鐵的改革永遠沒辦法開始。鄭麗文指出,107年10月21日發生普悠瑪事故發生後,蔡政府信誓旦旦告訴國人,必將會改革台鐵;豈料,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之後,對台鐵改革毫無興趣,攸關台鐵改革的「總體檢報告」,石沉大海、無人聞問,甚至搞到當時的台鐵局長無人敢接,在綠營派系鬥爭、搶食資源之下,台鐵改革變成一個笑話。鄭麗文質疑,該提出的「行政調查報告」根本沒有做,倘若真是如此,交通部、鐵道局是不敢調查?不能調查?還是拒絕調查?又如果鐵道局作完「行政調查報告」送到交通部,交通部長是沒有處理?還是交通部將報告送到行政院,又被蘇貞昌壓在抽屜裡?死了49人對蔡政府來說,難道一點愧疚都沒有?連最基本的「行政調查報告」都拿不出來?
鄭麗文指出,王國材在太魯閣號事故後升任部長,無法兌現當時承諾,交通部擺明逃避責任,以疫情吃緊為由而停擺,行徑令人髮指,讓台鐵的改革永遠沒辦法有開始的一天。至於交通部提出的「行政責任報告」也只提出懲處名單,但該負的行政責任是什麼?疏失在哪裡?台鐵的責任在哪裡?在交通部的官網上遍尋不到,攸關傷亡賠償問題,也跟家屬只開過1次協調會,那次還禁止媒體參加、家屬錄音錄影,王國材向家屬承諾會安排第2次協調會,但之後石沉大海,沒有任何會議通知,交通部開始跟家屬協調和解,還強迫對和解書有疑義的家屬接受,過程中黑箱、沒有溝通,欺騙家屬,在毫無誠意的協商後就關閉協商大門,要家屬吞下去。國民黨團強烈譴責蘇貞昌、王國材,在普悠瑪號事故後信誓旦旦改革台鐵,卻又發生太魯閣號事故,根本沒有落實當時所做出的改革承諾,必須負起最大的行政責任!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交通部交不出的「行政調查報告」,就是典型行政部門的「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的作為,107年普悠瑪事故發生後,行政院要求交通部針對台鐵進行所謂的總體檢報告,但直到今天,所謂台鐵的總體檢報告,蘇貞昌遲遲未核定,仍舊壓在院長室的辦公桌抽屜內。同樣的,行政院、交通部到台鐵局,2個月內應該提出的「行政調查報告」,迄今不知在哪裡,遑論上網公開讓全民檢視。民進黨執政經常自詡的公開透明,非但施政內容既不公開,也不透明,連跟傷亡家屬協調賠償事宜,也是百般刁難,試圖黑箱,交通部、台鐵局至今仍存在著官僚心態,毫無痛下決心改革台鐵,國人鐵道行的安全,依舊讓人感到憂心。陳玉珍指出,就有台鐵員工投訴,台鐵在針對員工施打疫苗順序上,非第一線的台鐵高官變成優先施打,反而與乘客有密切接觸的第一線人員,必須抽籤、排隊才有機會施打,難道台鐵高官的命比較重要?這就是台鐵的改革?國民黨團會持續追蹤台鐵該交出的「行政調查報告」,台鐵沒有痛下決心改革,人民永遠沒有行的安全。
立委鄭天財表示,太魯閣號事故發生,肇因於台鐵執行「鐵路邊坡安全監測改善計畫」,施工包商未能按照計畫施工,也沒有依照SOP施工管理,甚至監工單位發生造假狀況,百日過去了,台鐵連「行政調查報告」都做不出來,意圖以疫情嚴峻來掩護、唬弄國人,逼迫傷亡家屬簽和解書,這等於是上從行政院、交通部到台鐵局,利用疫情掩蓋家屬傷痛,應該是賠償變成和解,根本就是複製高雄氣爆案「代位求償」的把戲,甩鍋給承包商,鄭天財呼籲行政院、交通部、台鐵局拿出良心,面對死傷慘重的交通事故,必須要有所承擔。鄭天財也呼籲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4月6日「太魯閣號事故初步調查報告」出爐後,迄今仍未有其他更進一步調查進度,請儘速完成「最終事故調查報告」給罹難者、傷亡家屬一個交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比較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不如越南 蔡英文不如賈永婕!政府昏庸無能 台灣人忍無可忍
台灣疫情持續三級警戒狀況到6月28日,截至6月14日為止已經造成13,106人染疫,452人死亡,蔡政府大內宣的「超前佈署」全數破功,非但疫苗取得不足,連醫療器材、醫護人員、病床數都發生嚴重短缺狀況,民間發起疫苗捐贈行動,遭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斷刁難,藝人賈永婕短短3 天募得「救命神器」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共342台捐給各大醫院,突顯蔡政府防疫的超前佈署,不如藝人、企業團體,防疫成績連越南都比不上。國民黨團今(15)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大內宣的防疫超前佈署,表現成績根本遠遠落後越南、連藝人募集醫療器材的速度都比政府快。因此,在這次審查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的臨時會中,國民黨團提出10項主決議,呼籲民進黨立委以蒼生為念、苦民所苦全力支持,包括在加速疫苗取得、紓困發現金、暫停夏季電價、全民免費普篩、加速PCR採檢能量上等,與人民站在一起,度過嚴峻的疫情。
總召費鴻泰表示,台灣過去1年半不斷大內宣、大外宣的「超前佈署」,經不起5月疫情爆發的檢驗,全民才赫然發現,台灣沒有疫苗、醫護不足、病床不夠、篩檢不普及、PCR檢測能量塞車,根本就是「超前吹牛」。費鴻泰指出,陳時中在5月13日於歐洲媒體投書稱「台灣可以幫助世界各國建立優良的醫療系統」,同一時間台灣本土疫情已經爆發;美國時代雜誌直接點名台灣有個最「膨風」的醫療政策,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台灣PCR檢測能量不夠、官僚文化無人敢「逆時中」,美國知名期刊甚至指出台灣過度自信、過度自滿、目光短淺,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蔡政府的超前佈署,被藝人賈永婕募集醫療器材的速度、越南政府的防疫表現,揭露原形,疫情爆發後,潮水退了之後,國人才發現陳時中沒有穿衣服,什麼都沒做。
費鴻泰表示,陳時中在執行蔡英文的意志,尤其疫苗採購、國產疫苗研發部分,完全貫徹蔡英文的政策,利用任何方法,阻擋來自民間各方捐贈疫苗途徑,費鴻泰感嘆陳時中不斷地利用EUA卡民間捐贈疫苗,不知還有卡掉多少條台灣人命,許多專家學者也不約而同指出,陳時中沒有公衛能力、經驗,做事剛愎自用、心胸狹小,在立院接受立委質詢時,遇到關鍵問題怒氣衝天、面目猙獰,遇到人命枉死的問題,輕描淡寫的帶過,彷彿失去的生命對他而言只是個數字。3+11的大破口甩鍋給萬華人,做出重要政策居然沒有會議記錄,公文旅行還要2個半月疫情指揮官。
費鴻泰表示,國民黨中央與立院黨團,同步推動在立法院提案要求蔡政府對於染疫民眾和往生者,比照普悠瑪號、太魯閣號事故標準給予慰助金和補償金,要求給予往生者發給新台幣30萬元慰助金、250萬元補償金,確診者5萬元慰助金、10萬元補償金。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發起接受罹難者家屬諮詢登記與邀請律師團,為不幸因新冠病毒罹難者進行國賠訴訟,國民黨團全力支持國賠行動。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全民剛過了一個無法回家團聚的端午連假,甚至在死亡陰影壟罩之下,國人因工作需要上國道,還要遭到政府懲罰、百般刁難,閘道管制的愚蠢政策,再次證明蔡政府的無能、顢頇。台灣染疫死亡的比例高達3.44%,高於全球。今年4、5月間,越南疫情爆發的狀況與台灣相似,初期疫苗到貨量也非常少,只比台灣多一些。越南人口9,800萬人,台灣是2,350萬人,染疫人數越南1萬出頭,死亡人數僅58人,0.6%死亡率,過去1年半,台灣防疫成績經常與南韓、新加坡做比較,5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台灣2個月染疫死亡人數比新加坡1年死亡人數還要高,如何能再與南韓、新加坡相比?台灣的GDP是越南的8倍,醫療量能與水準,遠遠超過越南,但為何死亡率、染疫數卻高於越南?顯然是政府失能、政策失敗所致,最大的禍首就是不作為的政府。
鄭麗文指出,當台灣發生多起確診數字,且不斷向上攀升的3位數字,國人才赫然發現,連最基本的醫材、藥材不足、PCR篩檢能量也嚴重塞車,國民黨團多次呼籲蔡政府,放寬民間企業或個人捐贈醫材給與免稅獎勵,藝人賈永婕日前發起募捐「救命神器」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3天共342台捐給各大醫院,蔡英文總統連一位藝人都不如,更突顯蔡政府的怠惰、無能。甚至連治療藥物如抗生素、瑞德西偉,竟然都必須緊急進口才能滿足醫療需求。蔡政府所謂的超前佈署的結果是沒醫藥、沒病床、沒醫護,讓人民死傷慘重。
鄭麗文表示,在這次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的臨時會中,國民黨團提出多項主決議,包括:一、要求政府在最短的時間補足醫材藥品;二、疫苗施打排序亂象叢生,爆發多起特權、政治親信施打事件,違背WHO防疫規定,世界各國施打疫苗經驗,因此要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重新審視、檢討疫苗施打順序;三、要求全民免費快篩;四、立刻提高PCR量能到每天10萬人次;五、要求蔡政府在8月底之前,購得經國際認證疫苗3千萬劑;六、全面重新檢討與國產高端疫苗合約內容,並依照《政府採購法》第26條規定,必須依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七、國產疫苗必須獲得國際認證,並依照國際標準完成三期期中報告,並且公布EUA審查過程和所有紀錄,一切公開透明攤在陽光下,國民黨團嚴正呼籲蔡英文總統,不要再以政治力介入國產疫苗研發,請政客把黑手收回去、無良的政客閉嘴,也請把髒手收回去!八、要求遭到染疫身亡國人,政府必須給予國賠;九、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給人民救生圈;十、緩漲所有電價,暫停夏季電價計費。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比較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週圖表【太魯閣又傳事故! 繼續用停在貨運時代的思維,面對客運時代 台鐵要怎麼防止下一次意外?】
兩年半前,普悠瑪事故18條人命,換來5份檢討報告、最後不了了之;今年清明,太魯閣號49條斷魂,能不能換來真的具體行動?
救台鐵成為藍綠最大共識,編列安全改善預算不手軟,員工數也早已回到20年前的高峰。政府給錢又給人,為何台鐵還是頻頻出包?
老舊管理結構、缺乏紀律與安全意識的組織文化、交通部無力的外部監管,正是台鐵長年無法改進的關鍵。
「台鐵現在是用貨運時代的組織,來面對客運時代,」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分析。唯有稽核、品管真正在組織發揮作用,台鐵才可能脫胎換骨,落實「安全」這個營運目標。
--
台鐵 vs. 高鐵 組織圖比較
#比較1:台鐵由政風、主計和企劃負責稽核,只管依法行政,卻 #不管執行品質。
#比較2:台鐵司機與調度人員分處不同部門, 徒增溝通成本,也 #難以快速應變。
--
為了阻止下一個憾事發生,我們除了心痛,還能怎麼救台鐵?
【從組織弊病到未來解方,請看《天下》深度追蹤】
#深入解析組織弊病
1600頁報告、3張圖挖掘出包真相 這一次,怎麼救台鐵?
🔥https://bit.ly/3xkvVA7
#未來解方
交通部監督台鐵有多鬆?普悠瑪事故後144個改善項目、109個解除列管
📣https://bit.ly/3v7vUxA
#改革作法
4000億負債拖垮台鐵?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總統才能解決
📣https://bit.ly/3sL42xB
--
📣支持更多深度追蹤報導,邀您訂閱《天下》全閱讀,限時加贈誠品$300禮券 >>https://bit.ly/3wIZNFU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比較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納入,希望在下個階段能納入所有戶籍設在東部地區的鄉親,同時希望實名制購票能常態化,不侷限於特定連假及特定少數班次,藉旅客分流方式,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部長: 中秋節將擴大辦理實際設籍民眾,且除了專車外將針對某些列車按照實名制來辦理增加返鄉者座位的比例。再者過去網路票務系統是公家機關在採購上受制於廠商,現已經用技術上能力更強的廠商來代替,過去需要3年時間改善,希望能加速於明年年中把這件事辦理到一定程度,至於是不是全面改善取決於這段時間把試辦跟廠商周旋的情形。
▶台鐵接下來各項列車的採購,希望能以12節車廂的新車為主軸,會比現在8節車廂列車多1/3的運量,藉以提高民眾買到票的機會,同時地方觀光產業更依賴著讓每一位想要到東部觀光的民眾都能買到車票。
▶有關東部鐵路出軌問題,所幸無人傷亡,但如果發生在山區北迴線上或是橋梁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問題更凸顯花東鐵路單軌的困境,當事故發生時南北雙向火車全部會停擺,而花東鐵路目前以單向單線通車的情況下,限制了增加班次的空間,更是讓現在有越來越多普悠瑪、太魯閣號快速經過很多鄉鎮過站不停,以致於本來位居偏遠的小城鎮連搭火車的機會都沒有。花東線雙軌化及北迴線增軌計畫可行性評估已接近完成,希望交通部及行政院能盡速核定執行。賀陳部長上任前說不必要的建設就不要進行,這話原則是對的,但對東部居民來說鐵路建設的進行卻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院長:一定會支持讓東部地區交通得到改善。
部長:關於票務之所以緊張,最主要是容量的問題,與其去買速度快但座位少的普悠瑪太魯閣號,應該要買車廂比較長的車種,但整個調度上要考慮到發車起點,未來有些班次變成主要來服務東部,在特別假期作這安排時,也需要全國老百姓體諒。路線容量因現在是單軌作業,中期措施要將北迴線先朝花東一些車站加強其迴車及評檢的改善,雙軌的案子還在進行當中,局部改善的部分可以先做。長期方案一定會按照既定時程加速辦理。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分三階段已經正在進行,期待明年開始能分段完工,目前的施工計畫是否按照原定時程進行?蘇花改工程是高難度的工程,在張院長卸任前才進行觀音隧道最後的貫通跟爆破,隧道裡面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希望能給這些基層的隧道及蘇花改工程人員加油跟鼓勵,但更希望在政策上作督促盡快克服萬難加速完成,這確實是地方居民長期以來的期待,尤其這幾天幾乎每天下雨,落石坍方的問題也持續發生中,對於農產品運輸,一定要以汽車、公路的方式經過蘇花公路民眾的安全我們更有責任維護跟保障。
部長:蘇花改是完全按照既定時程,有關蘇花改是不是要進一步在某些路段再去增加其隧道工程,這除涉及到整個政策檢討外,也對於環境需要做新案子的審查,不過既定已經核定的蘇花改工作,會按照安全的標準下繼續進行。
▶為了改善花蓮到臺東之間的公路運輸,地方提出台 9 線花蓮南段拓寬計畫,這部分公路局也已經在進行了,希望交通部、行政院能夠以專案的方式繼續改善台 9 線南段,尤其是縱谷地區的相關交通工程。相對於蘇花改,其對環境的影響是相對單純的,相關的評估也已經完成了,尤其花蓮段的部分,這部分請以最嚴謹的態度、最積極的方式儘速辦理。
賀陳部長旦:台 9 線南段的局部改善,其預算都成立了,也已經用專案的方式在發包辦理當中。只有在必要的地方用拓寬的方式,其他部分規劃多用一些局部工程的方式。
▶大眾運輸系統在偏鄉地區,尤其東部,目前是一個三輸的狀態,政府花錢去補貼、業者賠錢、民眾覺得不方便,因為班次少,又沒有到各個村落去,很多中南區的鄉親往往要搭好幾個小時的公車到花蓮的門諾醫院、慈濟醫院,這個公共運輸系統的改善非常迫切,攸關民眾的生活,過去在我們爭取之下,交通部有幾個試辦計畫,但是這些試辦計畫的範圍太小,我們希望能擴大辦理。
賀陳部長旦:偏鄉地方不能用定點的方式,而必須是一種隨機、隨需求的方式,對這樣的供需必須有個規模才能做到。在今年年底以前把試辦範圍擴大,配合東華大學跟東吳大學兩個學校的建議來做擴大服務。過去我們都把重點放在「路」,最近會用客運補助的方式來做,未來更進一步對於偏鄉地區乘客的服務,不論是電子票證、優惠、轉乘上的鼓勵以及資訊的改善,都會做為第一優先,使得路、車、人整個結合的更好。
▶花蓮國際機場使用率低,尤其現在國內線班次減少,國際包機寥寥無幾,交通部應極力推動跟其他國際城市之間的直航。以善用東部地區的觀光資源,使遊客分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既不收費,又沒有外溢的經濟效益。我們更希望有一些其他的觀光亮點,讓遊客可以分流,而不是造成每天下午國家公園裡面塞車的情境。其中本席曾經主張將現在行政院討論的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雖然張前院長已經核定設在新北市,但是我希望林院長能夠重新考慮。當初直接排除花東地區,其它脫離了原來的土地,更弱化了跟原來文化的連結。應將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原鄉的花蓮,讓原鄉部落有強化文化跟歷史認同的機會、以及教育的功能。原住民族的歷史及文化不該只是一個要給人口眾多的地方消費的商品,它更是連結土地、文化及情感的重要象徵,本席希望這個因素能夠納入考量。我非常不認同過去只以人口因素跟交通因素決定博物館選項的思考方向,如果以這樣的邏輯,那所有的建設都只能在都會地區,完全少了區域均衡發展的考量。譬如故宮也因為人數過多,設置了故宮南院,這就是人潮分流的概念。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不只有新北市爭取原住民族博物館的設置,包括花蓮縣、桃園市,乃至於高雄市都在爭取。所以我們未來的作法是要把選地點的方式重新評估。我們會用最公平、最客觀,而且是實際需要的地方來做評選。
▶花蓮到台東之間整個縱谷地區我們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希望在接下來整體觀光政策的規劃當中,也能將在地的文化、慢城的生活,甚至是地方部落的導覽等等都能夠納入下一個階段整個觀光政策的重新檢討。
▶政府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當中,有很多是以地區性為主的,但是不論是生技醫藥的研發、亞洲矽谷、智慧機械之都、綠能科技以及國防產業等等,獨缺東部,以前講重北輕南,現在則是重西輕東,不只是交通的不便讓大家痛苦,更重要的是讓地方產業能有發展的機會。因為這是提供地方人民工作就業機會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農業跟觀光一直是東部的強項,但是在農業領域,花東地區一直缺少二級加工的相關設施,農民在好山好水的環境所種植出來品質優異的農產品,它的銷售管道跟時程都非常有限,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它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新農業政策的資源配置上,我希望能以東部的比例為重,因為畢竟相較其他產業發展的機會,花蓮當地的天然環境及現在交通的狀況,我們能夠發展產業的選項沒有像西部這麼多元。
林院長全:其實我們整個經濟發展模式裡面不是只有五大創新產業,新農業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有請國發會做有關花東產業發展的規劃,特別是有機農業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有更好的整合。我們會把東部地區列為新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地區來考量。
▶有關綠能產業的發展,現在日本的 TOYOTA 汽車在發展氫能汽車產業,我們也看到具體的成果。台灣相較於日本,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們可以用機車作為示範的重點產業。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中華紙漿的廢氣能夠產生的氫能,足以滿足花蓮 5 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然而沒有啟動相關計畫就難以達成,我們需要許多配套,也需要政府在法規上、政策上及資源上的支援。院長是不是能夠考量,以東部作為氫能產業的示範點?東部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但是規模還是沒有辦法形成產業聚落,所以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林院長全:我們會讓經濟部跟工研院,做比較具體的評估
▶我希望行政團隊能夠重視的東部地區的另一個產業,是對國際學生的華語教育、教學產業。目前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有上千萬,我們只要能夠吸引一部分的人,讓他們到全球公認最移居的東部 long stay、學習。這是常住型的觀光,對交通往來的負荷是比較低的,而且他們長期在當地居住、消費,可以挹注地方產業。但是現在依教育部的規劃,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還是非常高,以致於目前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機構能夠辦理,private sector 反而很難進入這樣的新興產業。綜觀全世界各種語言學習的經驗,包括瓜地馬拉、西班牙文的學習等,我們看到很多很好的範例跟機會。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的推廣上,除了教育部之外,包含外交部、僑委會,都可以在整體產業上及法規上進行輔導、協助,為東部帶來新興產業的機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uYHjxIKi0/hqdefault.jpg)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比較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口頭質詢─
▶6/5在富里、玉里間發生出軌,部長說一個星期內提出檢討報告,但是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完整資訊,反而是臺鐵的網站上提了獎勵名單。本席認為獎勵一定要和檢討並行,沒有完整的檢討完全歸咎於天候狀況,讓人沒有辦法接受。
▶部長甫上任時說要重新檢視臺鐵提出新的一千多億元以上購車計畫,預計新購1,300輛以上的新車,目前有無新的進展?東部一直迫切期待的加長的12節車廂的預定的時程?
部長:支線的規格特別且急需,需做規格上、生產上確定的小量採購,因支線大部分沒有電氣化,但是到了主線又要進入電氣的使用範圍,所以它是燒油的,但是規格、性能就跟主線上大量採購的不太一樣,所以這部分的採購要多花一點時間來討論。大前天已經截止收件,其他的會按照歷次交委會決定規格、數量及廠商資格等方面進行嚴謹性的審查。
鹿潔身副局長:60輛支線使用的環保柴聯車,有兩家投標,會針對這兩家的投標文件進行資格和技術方面的審查,按照政府採購法採用異質採購的審標方式進行,並沒有訂特定的期限;另600輛的城際列車目前正在進行規範的最後審核工作,我們也希望找一些外部的專家來幫忙提供一些意見。經過審慎地審視後,按照政府採購法的程序進行公告。
▶過去國內使用的車種很多,司機的訓練也不太一樣,當初進普悠瑪和太魯閣號列車時,需針對這兩個列車特殊性能再做特定司機的訓練,導致駕駛司機的流動率無法提升,有時在人力不足或連假期間需要加班或增加運能時,還有招考人數的限制。而最近參與臺鐵相關國家考試的人數減少,如果車種過多,也會衍生後續軟體及配套的問題。所以,應在這次整體採購需求的設計中,納入駕駛車輛以及他們彼此之間互換不同線上使用的狀況、互通的需求,讓我們的資產有更多元的使用方式。
副局長:司機員採用證照制,按照不同的車型採用不同的證照。最近幾年一直朝車種簡化,車型單一化。另外運能的部分,路的部分有些長期的規劃,車的部分也希望按照能夠編掛的最大編組數,朝12輛一個列車的編組方向進行。
▶採購新列車的過程中,應善用舊有的車種和人力,同時考量臺鐵營運負債的狀況,思考舊車的翻新的可能性?甚至像古董車的翻新,一樣有其市場價值,翻新恢復它數十年、百年前的高檔列車的型態,可以帶來觀光價值。畢竟我們現有的人力熟悉的就是這些舊型態的車,這些車子本身的renovation和能否延長使用年限、相關經濟價值是否有做精算?未來採購計畫是否要全數用於新車的採購?或者一部分拿來作為舊車的翻新和延長使用年限?整體來講,經濟價值是否會更好?
副局長:舊車改造大概有兩個方向,第一,目前客運上還在使用的兩個主力車輛,例如PP推拉式自強號和500型區間車,在未來六年行車改善計畫裡面已經有編預算做動力改造,因為動力改造之後有一些資本的投入,所以會計上會要求我們延長使用年限。按照成本來看,新車一定比較貴,舊車雖然做了動力改造可以延長使用年限,惟服務的品質還是會遜於新車,而且還是有年限的問題,當然,安全上都沒有問題。另外,目前淘汰下來的莒光號客車,如果車況、安全還是許可,臺鐵也準備撥出一部分車輛來打造主題式的客車車廂來發展鐵路觀光旅遊。改造的部分在已經核定的六年行車改善計畫裡面已有編列預算。未來改造計畫和採購計畫採同步進行,下個年度預算裡面會分開編列。
▶舊的蒸氣火車有特殊觀光價值,目前我們還是有一些蒸汽火車偶爾臺鐵會拿出來用,非常受民眾歡迎,甚至有遠自英國的旅行社也在詢問這些蒸汽火車什麼時候會上路、是不是可以租用讓國外鐵道迷來使用。整體如果有一些特殊的觀光旅遊,例如與鐵道迷專屬的旅遊行程結合,是否有計算過相關的價值?是不是可以把這些舊的蒸氣火車局部性的使用?我們怎麼從它的票價和營運常態化來提升整體周邊的效益,以及住宿和其他旅遊行程,是不是能夠有配套規劃? 請提供有關舊的蒸氣火車的復駛、相關的成本、現在的票務售票狀況、使用的計畫等書面資訊。
部長:新車採購在規格和期程上面都要擴充能量和效益。關於舊車再利用部分,等於在創造臺鐵的特色,同時開發品牌,善用舊的司機、舊的車輛型態來喚起一些特定地點和地方觀光結合。最近松山臺北機廠跟文化部合作,過去隨著技術已經不再適用、維護的空間,透過妥善利用,除了在文化上面是資產之外,更彰顯臺鐵在服務上多元化的經營。
▶華航有一些增班的規劃,這些規劃都是在兩岸、歐洲、東北亞、紐澳等航線的增班直飛,但是現在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會特別針對印度及東南亞強化雙邊關係,這樣一個整體國家政策並沒有呈現在華航對未來航線的增加及開發上,這個落差到底要怎麼改善?也請交通部民航局及華航提供書面答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EH1dfT1RI/hqdefault.jpg)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比較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關票務分流機制係依據花東居民、陸客團、一般旅客三種客源,按其購票需求不同,來改善東部一票難求問題。尤其「回家」是基本權利,所有公共運輸工具應優先處理之。
▶本席長期推動具名優先購票,台鐵應具體說明目前法規限制為何?並儘早突破。另有關身分驗證問題,先前復興航空曾推出花蓮居民優惠方案,民眾購票時只需輸入身分證字號,航空公司馬上就可以做戶籍連結,本席雖是在國外出生身分證是 A 開頭,不是 U 字頭,也不是 V 字頭,可是航空公司馬上就有辦法連結,而且是自動扣抵,本席甚至不曉得原來還有這個優惠,既然民間的私人公司就有辦法克服這個技術上面的問題,更何況是國營台鐵。
部長:針對身分證 U、V 字頭這個部分,技術上確實有困難,可以搭配返鄉專車一併處理,會要求臺鐵儘可能去突破法規障礙,但是也要統合考慮例如身分證不是 U、V 字頭但是住在當地的民眾。
▶第四代票務系統更新花費一億五千多萬元,預計對整個程式進行更新。我們已經 10 年沒有更新,本席持續在催促、督促,我們希望更快的更新這些相關系統,讓民眾購票、買票更加便利,本席希望可以新訂票系統能夠納入分流機制,保障不同旅客的各種需求。
部長:票務系統合約雖已決標,其實合約裡頭有CCO,也就是合約的變更部分,所以軟體的變更其實也可以納入合約裡頭。合約的修正、決標反而是小事,真正的問題是在於怎麼做,如何克服技術上的困難,以及是否符合大家的共同期待。
▶ 花東雙軌建置的問題非常迫切,本席理解它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所費不貲,但西部已經有這麼多選項的時候,東部鐵道卻只有單行道,非常不公平。
部長:可行性評估已經快結束,綜合規劃的部分預計需要 10 個月時間,等報院核定完以後,10 個月內完成綜合規劃,至於後續,工程建設大概要 5 年左右的時間,會儘可能做處理。
▶北迴線四軌化可以達到客貨分流效果,這一條線的貨運使用量相當龐大交通部也應積極辦理。另外和北宜鐵路改善計畫接軌的問題,未來發車時,如果臺北都會區面臨相關空間上的瓶頸,是不是改從南港或是其他車站來做考量?比照日本東京,雖然新幹線往來都是不同的方向,從不同的車站發車,但是他們彼此間的連結其實是相當關鍵的,所以希望我們能有一個比較長期的願景和規劃,思考未來不同系統之間的銜接問題。環評、法定程序都一定要走,但是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是做長遠的,對於整個環島交通服務來說,尤其是公共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東部,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
▶有關千億購車計畫,主要是以改善西部的區間交通為主,這讓本席感到相當失望,畢竟西部的替代選項很多。之前採購傾斜式列車時,都是以東部需求做為優先考量,但後來很多傾斜式列車還是拉到西部使用,在東部的需求還沒有完全滿足之前,你們就做這樣的配置,本席覺得這在資源分配上還是相當不公平,畢竟西部不是只有臺鐵一個選項,還有包括捷運、公路、高鐵等等不同的選項。以這麼大的採購案來說,應該從全國各地資源的公平正義和均衡的角度出發,思考未來整體公共運輸的公平性。這些傾斜式列車只有八節車廂,和原來十二節車廂的運能相比,是減少的。
部長:上一期的購車計畫有一些結餘款,這些結餘款特別用來加買兩列普悠瑪號、兩列太魯閣號,其中普悠瑪號春節期間已經投入營運,太魯閣號的部分 4 月大概就會投入東部,太魯閣號會有十二節車廂。未來的 997 億元採購計畫當中,會有 600 輛城際列車投入東部地區營運。
▶本席長期在爭取花東公路台 9 線的拓寬經費,過去已經有 40 億元左右到位,接下來還需要 100 億元左右的預估經費。希望你們下年度進行預算前置作業的時候,能夠以專案的方式,比照蘇花改的工程,或是比照其他比較大型的專案做專案編列。
部長:希望一個禮拜以內能夠報院。另,花東快可行性評估報告,月底期末報告會出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2S3PH75ZmE/hqdefault.jpg)